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什么是文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什么是文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15 01:4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什么是文学?》的读后感大全

  《什么是文学?》是一本由[法]让-保尔·萨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文学?》精选点评:

  ●介入理论的通俗读本。诗歌的语言不是符号,其目的就是自身;散文是思想的媒介,目的是传递观点。文学(散文)的内容需要介入生活,干预政治,用自由的思想对抗僵死的陈规。作家永远不是为了自己写作,读者的阅读才能让文学显现价值。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落脚点都在“做”,但这种完全理想化的介入实际比任何传统文学思潮都难实践,可即便如此,还是很认同这种文学观,读着超级燃哈哈哈。

  ●萨特拿诺贝尔文学奖,情理之中。

  ●萨特在这本书里真是大放光彩,简单梳理一下内容:第一部分比较诗与散文的不同,第二部分写读者和作者的自由,阅读是一种介入,第三部分回顾了文学史,文学恰好经历了潜藏读者与真正读者之间由完全重合到完全分开的过程,直到超现实主义,从抽象的否定性变成了绝对否定,最后否定掉文学自身。(很喜欢他对小说技法的分析

  ●C+ / “什么是写作”这部分不错其他emmmmm

  ●有的时候,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又活过来了。先星标起来,日后写书评~

  ●【上帝知道,如果说公墓是宁静的,最惬意的公墓莫过于图书室,死者都在那里;他们惟一做过的事情是写作,他们早就洗涤了生的罪恶,何况关于他们的一生,人们只是通过别的死人写的有关他们的书才有所了解。兰波死了。帕台纳·贝里松和伊萨贝尔·兰波也死了;碍事的人都消失了,只剩下沿着贴墙的搁板,像骨灰存放处的骨灰盒一样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小棺材。】

  ●为存在主义做出了辩护。哲学家的文论有一种自己的调调,我想这来源于他们总是理论的缔造者,而非理论的拥护者(因此,先不谈别的,他们总是有几分势在必得的自信)

  ●阅读是知觉与创造的综合,创造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因而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项召唤。书是作为目的被提供给读者的自由,而在自身显示自由的同时也揭示了他人的自由,因而写作必然是介入的。 此文中萨特一直在强调写作的介入性质,相比作家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白。

  ●最优秀的作家拒绝合作。

  ●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翻译比前一篇好

  《什么是文学?》读后感(一):笔记

  

人是这样一种生灵,面对他任何生灵都不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甚至上帝也做不到。

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

文学是这样一种运动,通过它,人得以每时每刻从历史中解放出来,总之文学就是行使自由。

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学当它未能明确意识到自身的自主性,当它屈服于世俗权力或某一意识形态,总之当它把自己看做手段而不是不受制约的目的时,这个时代的文学就是被异化的。

只有在无阶级的社会里,作家才能发现他的主题和他的读者群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文学的主题始终是处在世界之中的人。

作家照原样重新把握这个世界,保留它未经加工的样子,让它流着汗,散发恶臭,呈现它的日常面貌…在这个无阶级的社会里,文学将成为自身在场的世界,虚悬在一个自由的行动里并把自身提供给所有人去自由评判的世界,文学将参与一个无阶级社会对自身的反思;通过书籍,这个社会的成员可以随时进行总结,看到自己并且看到自己的处境。

  《什么是文学?》读后感(二):《什么是文学?》阅读小记

  

这本小书包含了萨特的两篇文章《什么是文学?》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在《什么是文学?》中,萨特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和为谁写作?文章论述十分严谨,作者先是抽丝剥茧地反驳了人们对于他“文学介入”主张的质疑与攻击,从为什么“诗的介入”不可行谈起,引出“散文的介入”何以可能,并阐明散文的功利性本质;从什么是写作引出为什么写作进而引出为谁写作,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萨特认为“所谓信息是一个变成客体的灵魂。……人们把使这些游魂变得不能加害于人的全套加工过程叫做文学艺术。它们经过鞣制、提炼和化学处理,就能为买主提供机会,以便他们从整个儿向外发展的一生中抽出片刻来培育自己的主观世界。”;关于为什么写作,他总结道:“不管作家写的是随笔、抨击文章、讽刺作品还是小说,作家作为自由人诉诸另一些人自由人,他只有一个题材:自由。……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来到文学界的,不管你曾经宣扬过什么观点,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至于为谁写作,萨特认为“作家必须为一个享有改变一切的自由的读者群而写作,这就意味着,除了取消任何独裁,还要永远更新干部,还要在秩序一有凝固倾向时就推翻秩序。……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处于不断革命中的社会的主体性。”

这篇长文中蕴含着大量food for thought,包括人的存在、物的存在、作家与意义、作家与读者、情感与文学、文学与美学等等,一时难以穷尽。随着自己思考的增多,如果再重读,想必会收获更多。

  《什么是文学?》读后感(三):萨特对“自由”的修正及“反抗绝望”

  

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集中论证了他“文学应该介入”的观点。

第一部分将(他所处的时代)诗与散文分开,是一种非常机智的论述方式,事实也确实如此,应该注意到不同体裁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之处,有的体裁带有功利性,而有的则更接近其他品类的艺术。有趣的是,我读过的有关文学与现实功用关系的文章中,主张文学审美独立性的论述对象往往也确实要偏重诗歌,而强调现实功用的则常常针对的是宽泛的“大文学”的概念。在这一问题上,区分体裁是必要的。

萨特在这本书中,已经体现出他对于早期“绝对自由”概念的某些反思,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第二部分“为什么写作”上。在这里,读者不再是早期作品里那个必然与我的意识产生冲突的他者,所谓“他人即地狱”。相反,这里萨特指出,写作时读者作为一种想象的他者的存在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我写作,是为每个人写作。我写作的自由,也是对读者阅读的自由的召唤,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其他人的自由为前提。自由不再是一个局限于主体的抽象概念,而是在于他人的关系中成为可能的东西。

第三部分以“为谁写作”为视角,切入了文学史的梳理,非常新颖,这部分萨特对于一些作家的评论可谓尖刻,如评论福楼拜,“他的作品既聋且瞎”,评论托辞文学“行为与众人无异,做人独标高格”是一种自欺,无非是行为盲从大众,同时给自己营造一个高逼格的姿态。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反省自己是不是多少也陷入自欺。

第四部分对于萨特及同时代介入作家的处境的描写,很有萨特绝望哲学的风格,他将“我们”描绘成了一群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的无根的人,“我们有读者,但没有读者群”,将所处的时代描绘为一个文学异化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读者群),因此,“我们”成了一群在文学上“反抗绝望”的写作者。萨特还是忘不了他的绝望。这也是我始终没办法完全信服他的原因,因为我们终究身处两个语境,我没有经历过二战带来的“绝望”,因此也无法彻底将“虚无”和“绝望”作为哲学的起点。

  《什么是文学?》读后感(四):萨特的文学主张

  Jean-Paul Sartre, 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Gallimard, 1948.

  萨特的文学经验

  萨特对于文学的探索既存在于实践层面也存在于理论层面。他写过不少东西,有回忆录、自传、戏剧等等。在文学创作之余,他还致力于在抽象层面思考文字的艺术。

  1945年,萨特和女伴波伏娃共同创办了一本杂志,杂志的名字叫做《现代》(Les Temps modernes)。他在这部杂志上面发表过几篇散文,专门从本体论层面讨论文学。后来这些文章由伽立马出版社结集出版,题名为《什么是文学?》(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这部散文集汇集了萨特对于文学的理论性思考。具体说来,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分别是“什么是写作”(Qu’est-ce qu’écrire?)、“为什么写作”(Pourquoi écrire?)以及“为了谁而写作”(Pour qui écrire?)。我们主要关注前两个主张。

  一、写作是什么?( Qu’est-ce qu’écrire?)

  萨特认为,文学是写作的艺术(l’art d’écrire)。文学是由词汇(mots)而非其他符号所构成的艺术形式。

  他区分了两种文学形式或者说两种说话的方式(la façon de dire les choses)。这两种形式分别为散文和诗歌。

散文(L’art de la prose) :

  La prose, c’est l’empire des signes.

  Les écrivains cherchent la vérité du monde en utilisant le langage.

  Le prosateur est un écrivain engagé. Il s’agit d’un homme d’action.

  Le fonction de l’écrivain ou le but de la littérature, c’est de dévoiler le monde et de faire que nul ne puisse ignorer le monde

诗歌(L’art poétique) :

  La poésie ne s’intéresse pas au Vrai du monde.

  Les poètes refusent l’idée du langage utilitaire.

  Ils sont en dehors du monde des choses. Ils sont dans le monde des mots.

  二、为什么写作?(Pourquoi écrire?)

  艺术可以用来做什么?艺术除了可以表现“美”以外,还有其他用途咩?关于艺术之功用的争论其实非常常见。

  一些人强调艺术的美学维度,认为艺术本来就应该是无用的、不功利的。法国文学家对此可是有话可说的。19世纪初法国文豪戈蒂埃(Gautier)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说法,其后来者如福楼拜(Flaubert)更是明确反对文学的“有用性”。

  当然还有一些人反对这一主张,推崇经世致用的文学。代表性人物之一就是萨特。

  (未完待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