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木心谈木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10篇

2018-05-29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10篇

  《木心谈木心》是一本由木心 讲述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一):求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读《木心谈木心》

  我知道《文学回忆录》的内含不出《琼美卡随想录》,但是知道这本《木心谈木心》出了,还是买了,翻一翻,是有些寂寞,这并不是音乐家演奏自己作品,我听过几段顾城读自己的诗的音频,象童话,别人读一定读不成那样,便是读成那样别的人也会以为不应该是那样,但是听顾城一读,顾城的诗就是那样的童话质地,卡夫卡也读他的作品给朋友听,听过他的朋友们一定比别人更能把握他的作品,这才是音乐家演奏自己的作品,这种事情在从前的文学沙龙里应该很普遍吧。

  一翻之下,还是有两个收获,一是知道《明天不散步了》是木心最满意的文章,恰恰我也挺喜欢这篇,一是那句“老妇不可怜,那灯可怜”木心给了解说:

  【各式的门和窗都严闭着,悄无声息,除了洁净安谧,没有别的意思,倘若谁来说,这些屋子,全没人住,也不能反证他是在哄我,因为是下午,晚上窗子灯光,便觉得里面有人,如果孤居的老妇死了,灯亮着,死之前非熄灯不可吗,她早已无力熄灯,这样,每夜窗子明着,明三年五年,老妇不可怜,那灯可怜,幸亏物无知,否则世界更逼促紊乱,幸亏生活在无知之物的中间,有隐蔽之处,回旋之地,憩息之所,落落大方地躲躲闪闪,一代代蹙眉窃笑到今天,

  (木心说)“如果孤居的老妇死了”,一句写三个状态:孤、老、死。“每夜窗子明着”,要写“明”,不写“亮”。“明三年五年”,不可能目的是“老妇不可怜,那灯可怜”。以人情带进物悲。】

  以人情带进物悲,既然幸亏物无知,物悲是个什么悲法,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便只能借重于多情种了,我已经多年不滥情,可谓无情矣,却忽然深得物悲,那灯真是可怜,可怜到那虚拟的老妇远不及它可怜,因为我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读过的一篇小小说作者应该是莫泊桑,为什么应该是莫泊桑,这个我用的是排除法,我读的短篇小说不多,除去海明威、卡夫卡、契诃夫,便只有莫泊桑了,偏偏那篇小说是以编排取胜,应该就是莫泊桑了,我想起那篇小说的情节,想去翻一翻,重温一下,这想法一点不过分,对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却有点奢侈,那书在几百里外闭于暗室,蒙着灰尘,如果讲物悲,它跟我谁更可怜呢,幸亏有相聚的一天,但是这段读感不想等那么久,那就请看见的朋友帮忙查查吧,以下是我所能忆起的大致情节:

  镇上有一对夫妻,很正常的两个人,但是有一天,邻居发现他们有点不正常了,因为正常的社交断掉了,过了好多天,肯定没有三年五年那么久,真相出来了,原来夫妻中的一个去世了,另一个无法接受老伴离去,每天都还同床共枕,直到尸体的腐臭无法掩住。

  这对夫妻,谁可怜。

  我的大姑父去年去世了,快一百岁的人了,大姑母比他小十来岁,也八十多了,她让儿女把大姑父的每样东西都留着,今年过年的时候她的小儿子说她糊涂了生活已经不能自理,让我父亲帮主持一下,让两个儿子轮流来照看她,父亲觉得这意思很好,但是和他的老姐姐一说,情况并不象她小儿子说的那样,大姑母的脑子清楚得很。与去世一年多的大姑父相比,真的是:大姑父不可怜,大姑母可怜。

  物悲有些难,以人代物,再将心比心,就容易多了,思君如流水,与那盏一直明着的灯比起来,大姑母还不够可怜,莫泊桑那篇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可怜。

  三月十日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二):木心原来都是假的

  《文学回忆录》出了补遗《木心谈木心》,很多读者高兴。也有人疑问,好端端,三年过去了,又补什么遗?个中原委,陈丹青已在后记中表明,我就不啰嗦了。总之,文学课还没有上完,没过够瘾的同学自搬好板凳准备听讲就是。

  这一课,不再讲文学源流,只讲自己。自己讲自己,不好谈的,一般作者也不大会讲,招式剑法可以讲,自己功夫来历轻易怎么可以给人看,要出麻烦的。木心也推辞,但陈丹青他们一再恳求,于是答应了。当然要感谢陈丹青和他的同学,就像我们要感谢卡夫卡的那位朋友布罗德,恩,也感谢宋以朗。

  肉麻的话不多讲,木心开课了。

  课有九讲,分别谈了十余篇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已然可以见到不少秘密,就像木心自己说的,这些可都是“杀手的拳,老师不教的——写作的秘密”。对写作有心的人来说,等于是路上捡到一本武功秘籍,且修炼着吧。对于不事写作,只是爱读木心的人来说,就好比是吃货进了高级饭店的后厨,可以一睹制作过程,这道菜为啥这么炒,为什么用橄榄油不用花生油,都是名堂呢。

  比如,木心讲,文章中提到地名,不要只提一个,要有呼应,用小括号也是,用了就多用几个,要不然孤单。文中最好不要用别人的话,要自己讲,讲得再不行,文章总是本色,炒青菜总是好的。还要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场景自如

  如上总总,还有许多,虽是小处着眼,但都实实在在,一般文学课堂,没人会讲的。没人会讲的,还有木心自己的脾气趣味

  比如他说,序也要好好写,要写成“蛋糕上的樱桃”。但序到底怎么写呢?写不出来怎么办呢?答:写不出——后来就写出来了。果然是嘛,后来就写出来了,还能怎样呢。

  还有,比如第一讲开始,首先不是谈文章,而是讲访谈,具体说,是怎样接受采访

  怎么接受采访呢?第一个问题,要用点力气答。过程当中,应有节奏气势不能弱,不要落入陷阱,遇到笨问题,该骂就骂,但也不能刻薄,到最后,要收得住,回答好,即使是个小问题,也要大作,出一个有力的结尾。讲完这一通,木心说,“这篇访谈一出,再也没人来找我访谈了”。这是他自嘲,不知道听课的同学有没有笑。

  论成果,文学史不知道怎么样,采访的对策功力,陈丹青倒是一流的,莫不是原来也从这里来的?

  以上总总,读得过瘾开心,但还有一个问题,是一根冰尖,不能不谈。就是题目所说的,假和真的问题。

  木心有文《塔下读书处》,写他少年读书经历,以及和茅盾的关系,其中有一段是他去茅盾家拜访,与茅盾谈了一席话。讲到这里,木心说,这都是没有的事,对话往来,全是编的。还有一篇《童年随之而去》,主要写少年时随母亲上山做佛事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回忆家庭教师和他关于窑瓷的对话,也说,“全是假的”。这假的还有许多,很多对话,具体的场景,都是假的。这篇文章讲到最后,陈丹青恐怕也被这些“全是假的”震住了,末了一段,木心刚念完,便问,真的还是虚构的。木心回答,半真实。不知道当时陈先生是不是和我一般有点懵住了。

  之前我是一贯相信散文大抵是真实的。所以,每每看到某人文章,细节丰富,对话一句一句,流畅繁衍,总羡慕,人家记忆力真好。到底是怎样记住的?

  原来啊原来,“都是假的”。木心讲,“老老实实写,没什么好写的。”嗯哼,我还是太嫩了些呀。我要找个山洞修炼去。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三):木心谈木心——透过大师看自己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喜欢陈丹青,可能只是跟他的长相有关。对于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先生我倒是喜欢的,大概这个年纪老人我都会有好感。这么以貌取人虽然不太好,但是与生俱来改不掉了。

  木心先生的书以前是读过的,名字我还记得,叫《素履之往》。纯粹为了装文艺而买,走马观花翻一遍就可以在跟人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看过这本书了,以至于现在早就不太记得书里的内容

  这次拿到这本《木心谈木心》之后翻了一下目录,直接就先看了关于《素履之往》的那章。

  木心先生的语气一点都不像老先生那样一本正经,端着架子让人难以亲近,反而透出一股老小孩俏皮。但是真正在谈到遣词造句部分又回归到了一个大家的严肃字斟句酌严谨。透过这些文字仿佛能看到一个老先生在写文章认真推敲揣摩的情景

  我年少轻狂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虽然也跟别人一样时常读一些大家的文字书籍,但是内心伸出常常对此嗤之以鼻,总觉得很多名人不过是捧出来的。所谓时势造英雄,要是换了一个人处在那个位置也能出名,现在想想真是汗颜。

  看《木心谈木心》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读书太少了。

  前不久我写了几篇文章,给朋友看的时候人家也都是点赞的,现在回过头来去看,那是什么东西啊。纯粹地靠着故事写下去,语句情节完全禁不起推敲,别说对于每个词语,每段话斟酌了,我连写完后多读几遍找找拗口的地方都做不到。沾沾自喜,自以为很有才。越是见识少,越是无知,就越觉得自己很厉害

  由于《木心谈木心》是一本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因此包含了一些学生提问,这些提问恰恰问出了喜欢木心先生的人的一些心声。而木心先生的回答也没有让人失望,不侃侃而谈,不把自己摆在俯视众生的位置,不藏着掖着,而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学生,真正的教书育人

  真正想要在文学方面好好学习的人真的应该认真揣摩这本书,书里的很多内容是有些难懂的,跟读时下流行畅销书不能比。但是读完之后的收获不一样。

  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办法真正地在木心先生的课堂上听上那么一节课,但是这本笔记可以帮我们聆听老先生的教诲。这就好比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夕死命读一下学霸的笔记,单单应付考试却是足够了。

  写下这篇书评的时候我是很心虚的,因而根本不敢往文中内容去写,像我这样的水平又何谈去评论一个大家的话呢?

  书已经读过一遍了,但是显然不够,我只是想如果我能够真正读懂读透整本书,应该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吧。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四):写作没有想像的那样简单

  写作似乎很容易,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写作文,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段式,日记周记之类更简单,写写事件加一句感想就算交差了。

  就我自己而言,读大学之前写的还多些,走出校门以后渐渐的很少动笔,闲下来一件事想了好多,真要提笔却不知如何开头。所幸平时有事没事还喜欢拿本书翻翻,总算跟文字没有离得太远,有时看到写的动情之处会跟着作者哭,跟着作者笑,但几乎不曾想过,作者为何这样写,如果换一种写法会怎样?就像看一幅画,读者看到的只是最后的成品,到于过程中如何布局,如何勾勒,如何上色全然不知。

  10月读书会换书时随机抽到了《木心谈木心》,拿到书的瞬间耿云同学叮嘱说这本书很高大上,不禁好奇。回家以后翻翻,才了解原来这是木心先生被学生鼓动在讲文学史之余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一本书,整本书就是从当时学生之一的陈丹青先生笔记整理而成。在书序以及正文中不止一次提到,木心先生其实是很避讳谈自己作品的,担心被人视作“老王卖瓜”,可是经不住学生们的热切期盼,于是关起门来在小课堂上讲了一部分。老先生这种传统知识分子矜持与自律可见一斑

  可是真静下来细细读时才发现老先生在自律与矜持中对文学创作的本旨,对遣词用句的考究,尤其是对文化刊物专访的分析应对却是大道至简,收放自如。自来读书弄不懂的就是散文,所谓形散意不散,可是往往散文在铺衬描写了各种景色、人物、心理后究竟要表达什么,总是不得要领。可是看先生写的《哥伦比亚的倒影》、《狂遗篇》、《童年转逝而去》却发现在用典至精、用字至简的字里行间能让人清楚的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那种读来酣畅的感觉原来并不需要文字的堆砌与情景的喧哗,一个故事在虚虚实实中流传,一个人物在真真假假里如生。

  读完散文再去间错着读他对自己写作的解读,也是一大享受。在《S.咳嗽曲》一篇里解读与正文相得益彰,乍一看题目以为作者要写欣赏曲目的所得,可是读完竟发现是不折不扣讽刺小品,但是写的精致凝练,让人印象深刻。先生坦承如果再写不会写这么用力,可是我居然心理暗自庆幸还好他没有惜力,不然如何看到这么精彩的作品呢?看《公交车》时不仅为作者一句“我成天白日做梦,可即使在梦里也没有吃饱”失笑,可紧接着对于祖孙弄糖的描写却急转直下,先是觉得温暖,进而觉得心酸,这些感受只在一句话的转念间就完成。那描写的生动点评犀利,自嘲的幽默只怕是让读者只能感叹原来写作并不如想像的那样简单。

  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喜欢且受益,已列入还会重读之列。喜欢读书和写作的朋友读来试试,想必都会有所收获。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五):木心是精灵 : 逗乐了魔鬼,急了天使

  木心真正最该畅销的是这一本小书。

  陈丹青先生在木心去世之后,整理30年前听课笔记所出的《文学回忆录》,早就出版了,如果还没有看过的人,不必遗憾。因为我看过了,告诉你很好看,书中指点古今中外文豪大家,颇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不过看完那本厚厚的笔记,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忧愤,不是对文学,也不是对木心,而是对自己为何看不到“什么是文学”而懊恼,明明从木心的嘴里说出来,什么都那么的理所当然。

  同样是还算看过一些书的人,思维境界如何就变得与木心这样的人,如此不在一个世界了呢?这差距都是怎么被拉扯开的。看完《文学回忆录》,对这位当年还并不算老的纽约异乡人,那一句句看破人心的妙语,那一段段把人性如同透过江河湖海看一切鱼儿的超脱感,不得不折服,同时又心生疑问,木心究竟是何许人也,怎得就未曾有过一个一样的人(甚至一类一样的人)在人间存活过一般的陌生呢?这种陌生感让人瞬间觉得后背发凉,人原来可以这么明白而洒脱地活着,而恰恰应证了自己以往为“三斗米”颠沛流离,是如何的不堪,且无齿(就是牙齿的齿)的了。

  陈丹青先生在《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这本书的说明中,再三解释了为何在《文学回忆录》中偷偷剪去了这本书的内容,是因为这本文学武林秘籍,断不敢轻易透漏。更重要的是,木心先生本人,对如何才是真实完整的自己,特别羞于去阐述。不是他胆怯,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得太透了,知道自己的名声鹊起之后,必定会被各种俗套之人,拿来玩味和矫情比对。一个如木心这样的以艺术家自居的读书人,觉得被别人放在哪一本书中,都或多或少有一种被辱没的焦躁和悲情感觉,在书的字里行间流淌而出。

  中国人一直在劝自己“不要活得太明白”,可是如果像木心这样的明白,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身心都可以如此孤独飘荡下去,而无悔。

  如果没有读《文学回忆录》的读友,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先去读它。最好的读法是如陈丹青先生当年上课的顺序一样去读这两本书。《木心谈木心》是当年的课时里,被反复邀请木心先生讲讲自己的文学才肯最后讲的一些精华内容。这篇内容非常之必要,否则一定会有莫名其妙的丢失感,能说出“木心精语”的人,所有的五官脸孔非常模糊不清,会生出“莫非木心就并是一个正常人?”的疑问来。

  “钟声,不属音乐范畴。当大教堂的巨钟响起,任何音乐都显得烦琐多余。音乐是人间的,巴赫、莫扎特的曲奏全是人间事。从未闻说天国充满音乐,充满人间之声的会是天国吗?音乐是路,钟声是桥,身为精灵者,时而登桥凭眺,时而嬉戏路畔。精灵一跃成天使,一跌成魔鬼,他们调皮在不跃不跌,偶作跃跌状,逗天使着急魔鬼发笑。然则天国一定是要在那里的,才有路有桥可言,天使魔鬼也一定是不可缺少的,才显得精灵的调皮大有余地”。——艺术家不要做天使,也不要作魔鬼。艺术家可以做做精灵。拜伦、海涅、普希金,都是精灵。(木心谈木心自己的作品)

  我以为,木心毫无疑问也是个精灵。他逗乐了魔鬼,也急着了天使。

  人若做到“不跃不跌”,内心里有的是对这个万事万物的“平眼轻掠”,也就很美了。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六):我怎么敢谈木心

  这样拆解自己的作品,确实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与同学熟识后的私房话,用来指导写作。把文字段落都老老实实的揭开,就像掀魔术的底,剩下的只有术,没有了魔力。肖邦来弹奏自己的作品并不会告诉你这里为何重,那里需要留余音多久,一切那么流畅。写作的虚实讲出来是掏给学生,我们从这样一本书里得到这样的私授,总有一种奇怪的误会。

  书开篇的问答,以及解析显示出木心先生的性子来。简单说是文人的傲,也不对。

  后写与茅盾先生之间的往来,虚实真假全交代实了,突然从文学情感上变成一种技巧手法,如同情歌中的深情都变成腔调的技巧,从写作教学来说,这真是实例,作者自作语文填空答案的写作指导,于学生来说,是在好不过的了。但,仅是这样,我们还是学不来木心先生的文字。音乐要自己体会,光有技巧是不够的,文学写作也是。

  “那少妇——中国南方从不见有上酒店独酌的女人——时而全跏,时而半趺,一口一口手势分明地抽烟,手势也很分明地饮酒,在南方是没有的。”——“时而全跏,时而半趺,用一用老字,但不卖弄。手势也很分明的饮酒,再多一次,手法高明了。”

  我也时常会把书里的句子段落摘抄出来作笔记,但很多时候仅仅觉得好,并无法这样剖析哪里好。跏和趺也确实是老字,老得甚至都没见过,但在句子里还是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

  “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写到这儿,从意象到哲理,到:生命是什么,主题第一次出现了,像音乐。随意用“……”(未记)

  这里我能理解原文的生命,不能理解何以像音乐。后(未记)里又应该是什么内容。这原原本本的课堂笔记,囧。

  说到中国现代艺术。

  木心说:全部加起来,无知。无知不动,是无奈,动起来,是无耻。

  这话好理解。

  在这场木心自己的文学作品演奏会里,虚实章程都交代出来了,后记最后也讲了陈丹青扣留这补遗部分的原因。以及这九堂被众人撺缀出来的私房话,也就理解了各种的缘由。

  要好好补齐穿插其中的文章,后,才有资格,再慢慢听讲。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七):读书笔记2018.3.23《木心谈木心》

  1、作家”是个“行业”?当“道德”由“职业”来规范时,还可能是道德? 倒可以谈谈作家最不道德的行径是什么,那是:存心欺骗人,蓄意狎弄人,使读者习惯于被欺被狎,久而久之,以为不是这样就不是文学——“这样”的现状,正是作家的作孽。 2、商品社会不受文化制约,便反过来制约文化。文化一旦成为商品,必然变质。 3、反思中国文化命脉的延续和发展,只能期许于社会的多元架构的缔造。中国的现状是,有的地区“元”而不“多”,有的地区“多”而不“元”,“文化”一直在商品和政令的夹缝里喘息,中国文化可真经得起折腾,这个韧性,也许便是希望之所在,不妨提前“其言也善”,走着瞧而瞧着走吧。 4、哈代说:“多记印象,少谈主见。” 5、此书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八):被看见才最快乐

  年龄的增加,就是又多懂了一点。“那你以前为什么不懂?”那是没有办法的。

  梵乐希说:陶渊明的朴素,那是大富翁的朴素啊。

  熟能生巧。你不要以为你不能巧,你还没有熟啊。高上去,高上去,说起来是个本质的问题,其实也是个方法论。

  这是我大爱的一位作家。不过,对于自己喜爱的人,总是不懂如何表达,不知道表达什么。他喜欢的东西,自己也会去涉及。之前为了准备看蒋勋写的《红楼梦》解读,补看那本在家里躺了快20年,书页已经发黄发霉的120章回的“大书”。为了看懂木心写的《诗经演》,有空讲不定也会去找《诗经》补看。

  他的文章一向写的好玩,所以看得很快。看这本书就像呆在大学课堂听老师上课,重点段落点评,关键措辞点明。事实也确实是陈丹青先生的上课笔记。

  到底是他文字中的什么吸引我,觉得他与众不同呢?除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他写的东西一点不迂腐,没有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烙印,反而洋溢着一种现代化的氛围,有种比张爱玲还小资的感觉。相信他一直在“入世”的世界里保持着“出世”的状态,而这只有内心有力量的人才可以做到。不被生活打扰,保持精神世界的种种自由和自己的奇思妙想,用文字和这个世界玩游戏。

  看到的书也是讲缘分的,我很荣幸可以读到他写的字,这已经是我的福气。总会被他的俏皮话惊艳到,然后遗憾太少人知道他,心疼他会不会自娱自乐太寂寞。又感叹他淡泊名利,才可以保有自己创作的自由和快乐。

  不过还是希望他被更多人看见,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都被他的文字吸引。想念他,好希望他还活着,写出更多作品来……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九):他的书须慢慢读

  我生来愚昧,不懂文学大家的风采,想来写木心的书评也会贻笑大方。可我知道他的书好,就像木心大师这个人一样。

  百度了一下木心,当看到黑白照片上那个带帽子满头银发的老人,我几乎有点不敢相信,按理说,大师老后方可颐养天年,靠着名声过日子,为什么他还要写?他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栋小公寓里,每天要写下七千到一万字,比起笔者每天最多三千字的写作还叫苦连天,真令我不得不汗颜,与之对比不得不令人自惭形秽。

  他在七年前写的一本书,当时的他对徒弟陈丹青说这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可过了八年后上课提起,他神色羞愧的说那本书太过华丽,现在不敢那么招摇了,这里面足可以见他对文字的自省与艺术的教养。

  木心大师的书并不同于现在快餐时代的快节奏网文小说,也不是讲世界文学史的,是他在讲世界文学史时学生们撺掇他讲的关于自己的文章,而翻开书,第一句话就是“过去的音乐家,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这样一句话,所以当时算是木心大师的文学作品演奏会,来,让我一起翻开书本听听他的演奏吧!

  对于写作,他说“再听我讲也没用,一定要自己写写。”

  是的,唯有自己写才能深深地明白那些感触和自在,了解写作的好处和方法,更为妥帖的知道文学的可贵与可爱。

  我用手轻轻地摩挲这本书,纸质不错,带有冰凉的触觉,他说“小孩子是相信虚构的”,有限虚构,迷死人,文学就要虚构,傻瓜才就着真人真事一板一眼的写呢。

  翻开书第二页是一张照片,是1989至1994年,陈丹青的五本听课笔记,当时的木心老师应该62岁了,现在人本应该退休的年纪,他却坚持讲课教徒弟,精力充沛,仿佛不曾老去,令人敬佩之余不由得心生感激,若不是他这般热爱文学和艺术,恐怕我们也看不到这本文学回忆录了。

  问到谁对木心老师的影响最大,显然这是个值得回忆的问题,然而他回答“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影响最大,那是病态的”。这句话如醍醐灌顶,浇醒了我,刚看到这个问题时,笔者在内心思索谁对自己影响最大呢?后来看到这个回答就想明白了,大抵我还是误解了什么,或者没出息的认为谁能影响我一生,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太没出息,人根本就不可能被谁影响一辈子,谁都有可能离开谁,人啊,还是要自己靠自己,若是一生只靠别人影响,那当真像他说的那样太没出息了。

  但有时候也不妨把一本书太过当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慢慢品味就好,就如《最后一课》中说道: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有所牺牲的”,让我们慢慢读,体味木心作品的可爱,但不也不妨有时候艺术的看待人生,然后再去感受好玩的生活吧。

  我细细翻看这本书,书中太多令人寻味的语句和事例了,若看得快了,反而看不懂,就像有些东西太想得不到反而求不得,有些事还得慢慢来,细细感受。

  而木心大师的书则须慢慢读。

  《木心谈木心》读后感(十):如同一堂解剖课 剖自己 罕见的异常清醒

  木心 调皮 刻薄 讽刺 淡泊 又有一种谦谦君子般自然而然的做作 说做作 不是贬义 恰是一种由衷的敬佩

  尽管我们说某些人是天才 或是天赋 只有在这样一本自我剖析的书中 才能明白 什么叫努力

  可爱的是木心承认自己写作中的小心思和小做作 承认得异常可爱 可爱得非常木心

  佩服这样的清醒 这是一种自觉 人贵在自觉 作为自己的旁观者 或许才是佛学中真正的放下 才是老子天下无我的胸襟和格局

  看木心是会跟着他哭跟着他笑 跟着他欢喜 跟着他刻薄的 因为太真实 有我到无我再到有我 辩证的最高境界是看清之后放下之后的回归 可以做作也可以不做作 就像魏晋时期贤者的真实 这个圈绕完看似回到原点 而只有自己知道什么不一样了 改变的不是表象 而是别人看不见的本质

  解剖自己的作品 解剖自己的性格 木心就这样毫不避讳的把自己摊在读者面前 无畏无惧才是真正的觉醒和强大

  爱这样的真实 爱这样的木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