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紫禁城》读后感摘抄
《局部紫禁城》是一本由张淑娴 / 窦海军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20-12图书,本书定价:160.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部紫禁城》读后感(一):一本实在又有趣的书
从特殊渠道搞到了一本,出乎意料的好,封面绝了!读了以后我就成了中国古建筑的专家,比一般的导游牛多了,都能带团了。不光故宫,对中国所有的殿堂式的建筑,我已成了一个表面鲜亮的行家,书中所说的都是绝大数人感兴趣的事,不高大上,却俗而又雅。我想买几本送给好友,但还买不到,我也不好意思再向出版社要了,再等等吧。
《局部紫禁城》读后感(二):起码是今年最好的一本书
今年我已经买了18本书,这本书是别人送给我的,结果在19本书中,它排第一,这本书特别适合伴我在阳光下喝茶饮酒,它传达给我的知识普通而又独特,读起来心情超好,在平和宁静中与历史的辉煌交流,让我感觉到了古人的伟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书的装订非常牛,不是精装,但比精装翻起来还舒服,仔细查看,是一种我没见过的装订方式,大开眼界。
《局部紫禁城》读后感(三):感谢《局部紫禁城》让我成为建筑入门级选手
首先这本书到我手上时,我就感觉到了历史“沉甸甸”的分量。因为照片居多的原因,整本书比较大,又加上很好的纸材,所以自然有一些重量在。书的封面是明黄色的背景与故宫层层叠叠琉璃瓦,背面是深红宫墙,是非常经典的紫禁城色调,显得端庄大气不失沉稳。正如书名的英文解释的那样,这其实是一部所有层级的读者都能读懂并大有所获的紫禁城建筑细节的全方位解读。 我之前去过很多次故宫,从故宫的节目、微信公众号和导游的解说词那里也学到了许多故宫的建筑知识,但这样全面地了解每一处建筑细节还是第一次。这本书从屋顶开始把每一个建筑构件都单拎出来解释,不仅把他们系统的归了类,还把那些故宫中不同寻常的建筑特例单独讲述,确保每一处都不遗漏,就这样一点一点在每位读者心里重新搭建起一座紫禁城。读完这部书,不仅能对紫禁城的建筑有了全面掌握,更能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个大概了解。 作为一部入门级书籍,我觉得这本书做的很不错。首先它里面有很多高清大图,可以十分直观地辅助文字。其次里面的文字都很通俗易懂,简洁生动而不过分解读。因为主题是建筑,所以并没有涉及过多的历史故事,这样的详略安排是很恰当的。说实话,第一天我在地铁上就已经看完了半本书。因为字不多,所以它更能吸引我这种懒人的阅读兴趣,确保我在心血来潮还未消退时读完,从而避免了读到一半就被束之高阁的尴尬。最后,这本书里的知识十分全面细致,可以作为故宫游览必备指南。从前我以为的很多装饰性构件原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纯是为了好看而存在,而常常是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必不可少的。像故宫屋顶上的仙人走兽,其实也是为了保护下面的铁钉不被雨淋,而铁钉则负责固定瓦片不使其下落。又如梁间彩绘,里面也加了草药等物质以防木梁遭受虫蛀。这些细节我从前很少留意,只懂得欣赏其所呈现出的美丽,而现在通过这本书,我得以更好地窥见其所蕴含的先人智慧。 其实书里还有些无可厚非的地方。有极少处出现过一两句带有情感色彩的评论性语句,比如:“欧洲的洛可可建筑和清代对紫禁城一些局部的改造,就都属于此类——虽然雍容华贵,却有些矫揉造作。”我是很理解并有些喜欢看到编者这样流露个人情感的句子的,最起码能证明这不是一部死气沉沉的专业书。但是类似的一捧一踩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艺术的存在,毕竟洛可可式的欧洲宫殿也有它美丽的不可替代性,不是吗?可能是怕影响照片的美,书里面的照片并没有很多的文字标注。可我想作为一部普及知识的书,多一点像封面一样的文字指示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在房梁彩绘等部分理解起来可能确实要花费一些功夫。
《局部紫禁城》读后感(四):故宫的细节
读完这本书迫不及待地跟朋友们分享,推荐理由有许多:首先比起实地看故宫看这本书甚至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地欣赏到故宫的细节。这一点去过故宫的朋友可能会感同身受。比如太和殿的藻井和皇帝宝座,我扒着铁栏杆看过好几回,可每回都只能看到黑洞洞的宫殿和土黄色的陈设。然而在这本书中摄影师近距离的高清拍摄让每个细节都尽收眼底,饱满的色彩,生动的细节,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忍不住伸手抚摸了一遍又一遍。第二个理由就是本书中对于故宫局部的介绍十分详尽,读完这本书之后非常后悔自己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莽莽撞撞地走进了这样一座中国建筑文化宝库中,又晕头转向地走了出来。下一次去故宫之前,我要再将这本书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通读一遍,不,去到故宫里的时候,也要带上这本书,从而更加全面透彻地看懂故宫每一个细节:每一扇门、每一片瓦当、每一个花纹…… 从前读过不少关于故宫的书,但要不就是关于故宫的历史,要不就是笼统地介绍各个宫殿,细写故宫各个局部的书还真是第一次读。翻看这本书时,其中高清的精美插图以及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文字让人仿佛变身为故宫里的福尔摩斯,手持一柄放大镜,细细观察一个纹饰或者一根立柱,从中读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深沉。
这本书先从故宫的屋顶讲起: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以及屋顶上有着丰富寓意的神兽们:垂兽、仙人、走兽……还有屋顶上的黄瓦:板瓦、筒瓦、瓦当……而后自上而下,讲到了故宫各式各样的朱红大门和窗,以及门上的彩画类型及窗上的窗棂造型,还有故宫的红墙。接下来就是各种摆设:照壁、狮子、地砖、烟囱…… 问一些细节你可知道:你是否知道故宫红墙上那一块块透雕的花砖是用来给内部木材透风?协和门、熙和门前台阶上有些钻了孔的望头,它们是用来固定牛角号的“石海哨”?当年给和珅二的十款罪状中有一条是建筑装修逾制,其中一个证据就是他使用了皇帝专用的毗卢帽垂花门?九龙壁第三条白龙肚子底下有一块木质“琉璃砖”,这是因为当时那块原装的被打碎了?中国古建筑院中安装照壁是因为古人认为通过拐弯就可以挡住晦气?景山是用故宫内挖掘金水河的土堆筑而成的?……
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人心中一处美丽而又神秘的所在。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故宫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故宫里的猫,故宫里的雪,故宫里的文物,故宫里的故事都可以成为热门话题。《局部紫禁城》这本书从一个更加细微和具体的角度给了我们又一个了解故宫的机会,抓住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