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摘抄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由F.S.菲茨杰拉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盖茨比》精选点评:
●于是颠扑向前,逆水行舟,一次又一次,退回到过往,很努力地读完了,但总觉得似懂非懂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在图书馆,在自习室,身旁的一切还让我开心又悲伤。因为一部电影来二刷此书,已不再有波澜壮阔之感,不再有影射现实之感,不再有荒唐讶异之感,书中的一切都似乎是一个朋友在向我讲述当前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曾陪伴自己的人,我静悄悄的不跟讲故事的人说出这个秘密,但眼神交汇中给予他无限的肯定。我还会去打球,游泳,穿运动衣,还会去看书,独处,寻觅美食,但心境已然不是少年。没有什么对错,怎会有人评判现实是对还是错?但我的心中似乎有了要避开的那条路径,那条像流星一样闪耀且短暂的路径。
●春节回家时,误把本该带上飞机读物遗落在托运行李箱中,趁着时间还早,便去机场书店逛逛,厦门T4那间书店并不大,我喜欢的小说类读物也很少,大多是侦探类的,看到这本书时,想到之前看过迪卡普里奥版的电影,索性买了看看原著的区别。书并不厚,只有280页,里面的情节顺序,内容基本和电影一致,丝毫不意外,对于看过电影的人来说,书的亮点在于心理活动
●The Great Gatsby.
●“月亮如薄饼,照着盖茨比的宅邸,夜色静好,花园灯火通明依旧,人声笑语却不得闻,而月色尚长,刹那间,空虚泄地······他站在阳台上,一手高举,礼数周到地与宾客挥别。”为什么要把一部外国小说翻译成这样不伦不类的样子……
● 这一版的翻译,我竟然蛮喜欢的,对比了图书馆的其他翻译。
●结局感觉没读懂呢。通篇围绕盖茨比寻找多年前的情人黛西叙述了盖茨比的生平等事。盖茨比为了心中的美梦付出了很多,到最后身边却没有留下可靠的朋友,令人唏嘘。可是只有作者一个朋友也就够了“他们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你一个”,许多微小的力量支撑着我们的一生。盖茨比、黛西、汤姆布坎南、乔丹、尼克卡拉韦、威尔逊、默特尔、凯瑟琳、盖茨。
●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结尾句:于是颠扑向前,逆水行舟,一次又一次,退回到过往。盖茨比的结局太悲催了。
●这个版本翻译很棒!
●昏昏一梦,終为一场空。脚步啊脚步,能追的上那纸醉金迷的梦吗?追的上又如何,既为纸醉金迷,便是真情抵不过金钱利益,曾经的爱情全都是回忆,空洞洞的回忆,就是回不去。看不透的盖茨比,放不下的黛西,一方折了命,一方避得远远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一):仿佛在听斯科特讲一个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在图书馆,在自习室,身旁的一切还让我开心又悲伤。因为一部电影来二刷此书,已不再有波澜壮阔之感,不再有影射现实之感,不再有荒唐讶异之感,书中的一切都似乎是一个朋友在向我讲述当前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曾陪伴自己的人,我静悄悄的不跟讲故事的人说出这个秘密,但眼神交汇中给予他无限的肯定。我还会去打球,游泳,穿运动衣,还会去看书,独处,寻觅美食,但心境已然不是少年。没有什么对错,怎会有人评判现实是对还是错?但我的心中似乎有了要避开的那条路径,那条像流星一样闪耀且短暂的路径。特别喜欢这一版本的翻译,所以摘了几句话:1.我爱她的不眠,爱她夜里的冒险,爱她交错的人影车影满足我躁动不安的眼。2.无论爱火再炽热,肉体再青春,男人在鬼魅心谷里日积月累而成的美梦,说什么也无法撼动。3.三十岁—未来是十年的孤寂,单身的朋友越来越少,兴奋的事情越来越少,头发,也越来越少。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二):看完一阵悲凉
翻译装帧扣一分= =
据说村上十分推崇这本书,久仰大名,篇幅挺短的(约12万字),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一阵悲凉。大概就是“繁华背后一场空”、“人总是孤独的”、“感情脆弱不堪”这些论调。 不知道为何书名叫 The Great Gastby,除了对爱情有一些浪漫执念之外,看不出盖茨比的great,而且之后浪漫也是破灭
觉得叙述角度十分好,“我” 即 卡拉韦是特别没个性的人物,看完甚至想不起他的名字,在书中充当了很好的叙述者的角色,全书没什么多余的部分,很紧很完整,所以看的过程中很容易外推剧情
看完之后猜测小说和社会背景社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为感觉小说人物生活在上流社会,但在精神上无所依靠。有待了解
看的纸书,是中信的版本(译者张思婷),翻译不好,很多地方很怪,翻译整体风格不一致,个别地方把剧情译得很难理解,剧情本身并不复杂,书的装帧也不好
Re:于20170329在先锋读完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三):还有几个盖茨比?
如果你生活中,有那么一盏灯照耀你,引领你,那这本身已经算是幸福。
我们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无法左右任何事情,这个世界毫无目的地发展,你只是期中一员,历史的巨轮滚滚运转,你的那份力量只能算作车轮的惯性。生如草芥,再怎么茁壮成长,任然是草芥,编不成女人头上的花冠。
有些事情无力更改,但仍要一试,于是便不同,结果没有变,意义不同。
这生活有很多事和人,沾染的社会习气够浓,谁也跑不掉,你不随波逐流,便被别人抛在脚后。这真够厌恶的。特立独行,你应该也保持不了多久。你想逃脱一切,没那么容易。
如果你真的把某些东西看得比命还重要——我是说,除了人民币的其他东西,因为现在是个人都把钱看得比命重要,疲于奔命,这个词太好了——那么,最好不要告诉别人,免得受到嘲笑。默默坚持,默默坚守。
也许别人就是把你当做草芥,其实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不比谁卑微。样子是不能区分高尚和卑微的,那么就看三观。闪闪发光的往往就是这三观。
有的人就是可以抵挡社会的蹂躏,保持内心的干净,一般人还要无知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四):她的声音里,满是金钱的味道。
N年前已经听说过的电影,却以为这是一部比尔盖茨的自传而视而不见,心里还想着,这也太自大了吧,居然还了不起,挣钱多真的了不起吗。结果才发现是自己误会了。无知害死人。
初看觉得故事结构很简单,一个平民,爱上了富贵花,欲求不得,曾经一度接近,最后却葬身游泳池。而世界该怎么过怎么过。
它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做梦吗?或许有那束绿光就好,永远,别戳破那虚伪的真相,那绿光竟是眼镜蛇眼里透漏出的微光,细瞧便足以丧命。连半点眼泪都不带。
黛西是美丽的。初见她的时候那轻柔逗人的声音,听得 耳朵也跟着阴阳顿挫,仿佛她吐出的每个字都是音符,一经演奏便成绝唱。最难忘的还是她语音里掩盖不住的兴奋,仿佛永远有着天真和快乐。那都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欢愉。唯一的烦恼只有丈夫情妇太多,只好到处搬家。你看,有钱人的烦恼总是这么朴素而简单。也验证了那一点,你以为钱能解决的关系问题,其实都不是没有钱的问题,有了钱,问题还是会在。
盖茨比出现了。
他花费千方百计,让一切只为了显得真实。是什么人需要这么做呢,或许只有久经沙场的骗子吧。从见不得人的勾当发家,所以一旦要把自己的真实暴露时,总显得不那么真实。也的确,牛津只读了几个月,赚钱的事情也无从解释,只会越发让人怀疑。这是汤姆old money自带的优越感,世袭下来的财富,总是瞧不起那些不干不净的,哪怕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而来的人生。
盖茨比代表的美国梦,也许和今天的深圳梦何其相似。
人人口袋里未必揣着许多金,但都有着同样朴素致富的愿望。而深圳的确也给予了这片希望,一不留心,搭上黄金列车,便也上了道。
只是啊。
除了金钱以外,那些和他人的关系,那些内心的苦恼,可不要全部被它掩盖了为好哩。
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想要的,另一种是得到。-王尔德
单独附上那些打动我的句子。
“批评别人之前,要记得,”他对我说,“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从小就那么好命。”
至今我还是害怕会错看了什么,所以不敢忘记父亲当年自命不凡的弦外之音,并且自命不凡地重述:人生器量,出生已定。
这种成名得早的人,往后的人生总是饱尝下坡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