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的读后感大全
《助推》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塞勒 / [美] 卡斯·桑斯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8-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助推》精选点评:
●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和想法都挺好的,但是说非要干涉自由主义其实是值得讨论的,而且其实有点老调重弹,不够有趣
●如何使用心理学、经济学等手段不强制的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呢?社会人和经济人究竟有什么差别? 本期推出一个重要的方法,默认选项,透明公开化。。。。缺点是例子大多数非常的American,微妙的点很难去体会。 也希望未来更多的人掌握助推的精神,把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思维方式体现在公共水平治理等方方面面。 另外非常同意,未来社会学大一统重要的节点肯定是行为经济学。
●经济人(以及一些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学家)是十足的非社会化动物。如果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他们便会与别人交流;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如果他们能够获得切实有用的东西,他们便会向别人学习。但是,经济人却不喜欢赶时髦。除非出于实际需要,否则他们衣服的尺寸总会保持不变;他们扎的领带也是千篇一律,从来不会尝试着换换款式
●书中对婚姻等问题演绎和分析有些浅尝辄止,或许没有点到关键所在,但例子都非常棒,而且不乏某种自由民主社会中的执拗。若是在另一重社会背景下,政策的实施根本没必要助推,不动用强制力就已经算是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助推的悖谬在于被推者最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方向上受到助推,此时助推才最有效,但若如此,助推是一种软或温和权威在代替人们做出判断。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是否尊重了个人的自我选择,对此经济学解释只能说如果效果好,又有何问题?
●《助推》也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著作之一,何謂「助推」?1. 男洗手間的小便池蒼蠅,減少了 80% 尿到小便池外邊 2. 餐廳把不健康的食品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人們就會更多去吃健康食品 3. 發工資的時候,默認把一筆錢存起來當養老金,要是不想存得單獨申請,那存錢的比例就會大大提高。這些做法的好處是我不強迫你,也不剝奪你的自由選擇權,只是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做個引導,就能幫助人們做出更好的決策,沒什麼副作用。就像用胳膊肘輕輕地推別人,而不是用刀槍逼著別人這麼做。這個思路就叫助推。也是整個 20 世紀,在自由放任政策和政府積極干預政策之外的第三個選項。
●婚姻私人化的那一章比较有用
●看看鸡汤也蛮好~~~(其实蛮心理学的,这本书也挺实用)
●用人性的本质来操作人,主旨就是来说,人很懒的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拿自己跟别人比较 或多或少 这里或者那里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 潜意识里觉得别的存在是合理的 那如果我跟那个存在不一样 很可能我是错的 反过来 我跟别的个体都一样了 那即便大家都错了 也是大家一起错 有人跟我一样处境 跟我一样承担后果 感觉世界上不是我一个人特别惨 感觉much more acceptable = =
●前半部对个人生活有很多借鉴意义,后半部分似乎应该是政治家或社会学家关注的内容。
《助推》读后感(一):助推让世界美好
2017年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使行为经济学有了更广泛的被认可同时也走入人们视线之中。行为经济学更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味道,注重于人潜意识的直觉思维产生的事件影响。它让传统经济学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经济源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同时又产生经济效应。自由主义的温情专制主义,就像给予你自由选择权力的同时在不良事态上发展方向又有强制性措施一样,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香烟上的文字警告标语和吸烟引发的病状图片便是政府管控吸烟的助推举措,在医院告知手术风险评定时,“这一手术的成功率为90%”带来的心理因素效应要远远高于比患者听到“这一手术的失败率为10%”。同样的结论医生以更聪明的措辞优化减轻了病患心理压力,我们的助推形式的确能某种程度上提高认知的成本,由此改变人们的动机。助推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助推》读后感(二):不错的书
收获如下:
1延期保修是骗钱的,别买。
2一定要交养老保险,多交点。
3买股票赚钱,但是别着急卖,等20年。
4自己公司的股票别买太多,风险太大。
5跟人打赌督促自己做事很有效。
6一个有助推的环境能提高你做某事的概率。
7默认选项可以默默替你做出很多选择。
8有很多公司在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哼)
9允许排污权限的购买和自由交易,反而能产生更好的环保效果。
10公开信息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11择校是有必要的。(和教养的迷思观点一致)
12保险选择较高的免赔额,长远看来更划算。
13应当允许病人放弃对医生的诉讼权,这样医患双方都可以受益。医患双方还可以通过自由协议来商定赔偿限额等事项,避免医患纠纷。
14助推无处不在,随处可用。助推的工具多种多样(默认选项,会跑的闹钟,信息公开和对比,标语等)
《助推》读后感(三):理想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并不存在
每读完一本书,回答3个问题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的书,揭露了社会人做选择时许多非理性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以使人获得健康快乐幸福。
2.整本书在讲什么? 感兴趣的内容、概念: 损失厌恶 锚定心理 诱惑和无意识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他律,解决自制力问题的外部工具 例:我把闹钟放在需要我起身去关掉的地方 思维会计 人不完全是经济人、理性人,还是社会人,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模样会越来越像,一方面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相同,更重要的是,人们会互相模仿对方。 社会影响个人的例子 小小的引导有奇效 设置良好选择的6个原则 繁琐的流程、表格让人拖延 信用卡陷阱——让人盲目刷卡,花钱没感觉 第三条道路,介于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 社会人三个特征:有限的理性,缺乏自控力,从众效应 本书的精华在首尾,尤其是尾。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
指导自己理性选择
设置好的逻辑,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警惕从众效应,这个是最害人的东西,也是最要保持清醒的
通过自己设定助推的方式,让自己更加快乐、幸福
《助推》读后感(四):核心
不一样的是,《“错误”的行为》更偏重介绍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助推》这本书更侧重讲行为经济学理论在生活和政策方面的应用。 《思考、快与慢》在人类的决策过程中,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理性系统的懒惰和高成本,往往是直觉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你的决策就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1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偏见性的因素,会对你的决策造成影响呢?
原书列举了很多因素,比较重要的是三种效应,锚定效应(先入为主)、可得性效应(这种效应说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和损失厌恶效应(这种效应说的是,你失去某种东西的痛苦,会远大于得到它的快乐。这种效应会让你产生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的盲目保守心态。)。 还有随机性效应,是说你常常会对随机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随便寻找原因。 盲目乐观效应,是说你常常会过高估计自己。还有默认选项效应,是你常常被动接受默认选项,但你并不管它是不是最佳选项。这些偏见都会导致决策失败。 除了这些偏见性因素之外,另外两方面因素也会影响你的决策。
一是诱惑性因素,它指的是你在感官和思维层面面对的各种诱惑,会动摇你的理性。
另一个是群体性因素,也就是你与生俱来的从众心理。生活在社会群体环境中的人,很难摆脱从众心理对决策和判断的影响。 2如何采用助推的方法,优化你的决策环境,帮你更好地做出决策。 第一,减少直觉迷惑。 第二,提供容错空间。 第三,优化默认选项。 第四,提供充分信息。 第五,简化选择体系。 因此,这种办法,就是适度简化选择体系,控制选项数量,如果数量不好控制,那就要想办法为你比较和权衡各个选项提供便利。 3其中,有三个领域的成绩很突出,一是推动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保障计划,二是促进节能环保,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提高器官捐献比例,来拯救更多生命。 助推的思路在教育领域,是争议最小的。主流教育理论认为,对孩子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应该在为孩子提供自由空间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行为。比如在家里把图书放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让孩子更容易看见,会有助于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就是助推思路的一个应用。
《助推》读后感(五):加力“助推”
现实社会中,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活动的选择面前,大部分人缺乏辨识能力,这就要求选择的设计者应该有一种方式,帮助大家做出恰当的选择,以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本书所使用的助推一词,就是指的这种方式。 “助推”这种方式可以称作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它既不妨碍人们自由地做出选择,也不会增加选择者的负担,不会强迫人民改变自己的选择,也不会去为难他们。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过多的选项因没有助推的选择,已经造成人们经济利益实际的受损,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前提是不能是专制主义,没有选择权是不行的,哪怕选错了得到教训再改过来就行了。 其实我们身边有好多实际的例子,比如到底买不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买多少合适,以及买多少车险等等,人们都需要得到合适的助推,以期获得最好的利益。期望这种“助推”的方式能多多出现。助推7.6[美] 理查德·塞勒 [美] 卡斯·桑斯坦 / 2018 / 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