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收集者手册的读后感大全
《云彩收集者手册》是一本由[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一):云彩是天空的表情
“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心情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愿意仰起头,看看远处的天空,不管是蓝是灰…每次看到那些慢慢变化的云,除了感叹天气好和不好以外,也格外喜欢它们的模样……
看过这本书,对云彩又多了一份执念,我愿意静下来,愿意花时间,看云舒云卷,并记录下来。
遇见的每一片云,都有我和它的缘分。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二):.
在手机上看完这本书,可能我本人对云的知识不那感兴趣吧,我读下来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科普的知识忘记得也特别快,而且我感觉同一种名字的云,其实个体差异性是很大的,有时候没有办法拼接书里的描述去判断所见的到底是什么云。
建议对气象知识有一定兴趣的人去购买,不然可以在手机上阅读一下。
..................................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三):云的字典
#推荐《云彩收集者手册》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著。非常棒的手册,好像是博物馆的讲解器,让我们从云的形状、成因、变种等等几个方面去了解,见宝识宝的感觉非常棒。我们的词穷不仅在表达上,比如美,好看,也在认知上,比如这个云、那个云。而这本小册子,会告诉你这个是什么云,那个是什么云,介绍方式也是科普性质的,不会让人觉得头大或者索然无味。小册子很薄,但是对于中低纬度的云彩介绍的很详细,基本可以覆盖我们日常能看见的云彩了。
云彩飘啊飘,每天都在,每天都不在。愿你我都能在观云时感受到一点点小确幸。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四):要做天边的一朵云
小时候在闲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云,上学的时候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就是我的赏云时间,他们变幻莫测、瞬息万变,像是你永远也猜不透的爱人,无比奇妙和美好。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和美好,而收集东西并不等于要拥有它。你甚至也不用去想如何抓住它。你要做的,只是去看,去记录。
收集云彩不像收集硬币那样有可持续性,也不像收集稀有邮票那样可以进行交换,但有一些非常切实的意义。云彩体现了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的变幻无常。就像拉尔夫 · 沃尔多 · 爱默生写的那样,“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应该随身携带的一本云朵书,抬头看了看我头顶的云,今天应该是普普通通的积云-淡积云。
这是一本最最美好的漂亮的图画书。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五):身体可以被禁锢,但思想不能
喜欢看自然、科学一类的书籍,他们让我知道日常琐事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美妙时刻。
小时候望天,会感慨时间如此缓慢,一天有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而不用被责骂。
大学时候望天,感觉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规矩囚禁了自己,等着破壳而出发光发热。
工作几年,开始珍惜城市里被磨碎的绿色和生机,被规划的草坪和选择性培育的鲜花一样缤纷却刻意,唯有天上的云最难被控制。如果你有一个参照物,就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流动和变化,每时每刻,不同角度的人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眼中的形状。
这时,我会幻想自己被拉高到地球的表面,经由雾气一样的大气层进入浩瀚的宇宙,再回头来凝望自己的存在,陷入虚无主义的空挡中。
这些细微的体验只有我能体会,即无法被表达也不能被理解,这一丁点的意义,就是能支撑我走过一生的光点。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六):我们一起抬头看云吧!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我惬意的,自然一定要算上。我喜欢仰头看天空,我喜欢在日出日落时看着太阳升起落下,我喜欢阳光,也喜欢听雨落下的声音。
现在回想,小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好朋友总喜欢抬头看云,笑嘻嘻抓一把,假装自己吃了一大口棉花糖。再到后来高中,我很幸运,到了深圳占地面积最大的高中,有青蛙,有山,有绿树,有木棉花。下了体育课,大家就在树荫路下走去小卖部买瓶冰饮料,冰饮料还冒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亮亮,我们仰头喝着饮料,抬头就是蓝天,真的特别美好。大家吃完晚饭从食堂出来,都能看到夕阳落下,有粉色的橙色的紫色的天空,很美。
在晴朗的天气,抬头看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晚上可以看星,白天可以看云。收集东西并不等于要拥有它。你甚至也不用去想如何抓住它,只需要去看,去感受。
这本书的内容偏专业性,我以看图为主。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七):读出了一种浪漫情怀
哈哈,很喜欢这本书,仿佛大自然的解说者,又给人一种古代谋士观各种天象之后胸有成竹的作出各种 预测 的感觉——如果我能成为那样的人就好了,哈哈,想想就很爽啊。另外,书里提供了一种收集云彩然后打分积分的方法,我觉得和我之前给自己想的一套生活计划啊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妙,且能帮助我的方法进行量化,很心动的一点。所以我要好好看完,然后就去实践。
以前喜欢看云,拍云,但是拍来拍去好像也就那样,后来逐渐失去兴趣,但是这个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云彩,重新激发了内在的兴趣啊,以后会多拍照多识别,甚至可以去加入那个叫“赏云协会”的组织,想想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2019.4.27)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八):来收集云的R卡 SR卡 SSR卡
遇到这本书时,有一种“原来你在这里”的感觉。我从小起就很喜欢看天空、看云,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在飞机上,云都是最好的伙伴,每当观云的时候,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愉悦感,嘴角也会不禁上扬。
这是很好的一本书,介绍了46个云种。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被启发了一种新的“游戏”。很多人都挺喜欢玩收集类游戏的,通过操作和运气,得到R卡、SR卡和SSR卡。收集云彩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有趣的游戏呢?积云、层云等最常见的云是R卡,雾霭、波状云、堡状云、彩虹等略稀有的是SR卡,开尔文·亥姆霍兹波、马蹄涡、贝母云、夜光云等极度罕见的是SSR卡。
当然,看完书之后,不可能立刻记住所有云之间的区别,就连十种主要云彩也不能很容易分清。但可以观云拍照,然后花五分钟时间对照书中的定义描述图片,确认云的种类。慢慢大概就可以get一个“用云的名字来呼唤云”的技能了吧。
云是最变幻莫测的,永远不会看到一模一样的云,所以即使只观头顶一方天,风景也永远不同。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九):《云彩收集者手册》 [英]加文·普雷特-平尼
喜欢看云。
在晴朗的天气,抬头看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晚上可以看星,白天可以看云。就像拉尔夫 · 沃尔多 · 爱默生写的那样,“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英国“赏云协会”的官方出版物。
云就像是天空的表情,但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
层积云 ,低低的一层或一团云。
层云,是所有云彩种类中高度最低的一种。
高积云,几层中云族云彩或许多成团的小云块,形成团块状或条状。
高层云, 这些云条被称作波状辐辏状高层云,通常没什么特点,云层灰暗。
卷云,所有云彩类型中外形最优雅缥缈的,也是高度最高的——云体全部由冰晶组成。卷云通常看上去像白色的头发(其拉丁名称正是来源于此)。
卷积云,呈现为很高的成块或成层的小云块。
卷层云,是一层精致的冰晶,通常延伸开来,覆盖大面积的天空,看上去就像是在蓝蓝的天上铺了一层浅浅的乳白色。
雨层云,经常带来降雨或其他降水。
积雨云,这种巨大的暴风云通常有着铁砧状形态,可以单独形成,或与周围邻居共同形成多单体风暴或者超级单体风暴。
《云彩收集者手册》读后感(十):笔记
积云 CUMULUS低云族(云底高度低于2000米)
层积云 STRATOCUMULUS低云族(云底高度低于2000米
层云 STRATUS低云族(云底高度低于2000米)特别低,不高于450米,奇特的幽闭恐惧感
高积云 ALTOCUMULUS中云族(云底高度2000—7000米)被打翻了的棉球罐子
高层云 ALTOSTRATUS中云族(云底高度2000—7000米)靠近天空的塑料膜,毛玻璃
卷云 CIRRUS高云族(云底高度5000—13500米)像钩子或者头发,由冰晶组成
卷云增厚,在蓝天中逐渐铺开,是高空湿度增大的第一个信号,表明云彩的连续发展过程已经开始,这个过程将最终形成雨层云,并将在一天左右的时间内产生降雨或降雪
卷积云 CIRROCUMULUS高云族(云底高度5000—13500米)非常非常遥远,甚至看不清云的纹理结构
卷层云 CIRROSTRATUS高云族(云底高度5000—13500米)条状或纤维状,可以出现非常棒的晕
雨层云 NIMBOSTRATUS多个云族(贯穿不止一个云层)lame....
积雨云 CUMULONIMBUS多个云族(贯穿不止一个云层)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