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結合人間》读后感精选
《東京結合人間》是一本由白井 智之著作,KADOKAWA出版的単行本图书,本书定价:JPY 1,728,页数:3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東京結合人間》精选点评:
●撕掉开头上岛前的故事和最后几行可以给四星。捐给我一双没看过这本书的眼睛吧。还有四年过去了你某诡计回收再利用啊。
●太强了……尤其是画图论证那段,这就是我所追求的逻辑美啊!我永远喜欢白井智之.jpg
●一本SF的、鬼畜变态血腥重口暴力的、伏线流的、拥有大段轮番逻辑推理的、上面这些已经够了结尾居然还隐藏了一小坨叙诡的毒物。白井小贼请问你是人吗,不是的话墙裂建议你以后好好做个人。()
●明明有那么坚实的逻辑打底,偏偏要加上这样令人作呕的设定是为了什么呢?这样的疑惑在看完尾声后就了然了,原来这才是白井老师想要写的诡计啊,那之前的那般繁复的逻辑肯定是在构思诡计的主框架之后才完成的吧……所以白井老师是在为了自己所想写的诡计、自己所爱的故事而写出了那些逻辑,这样的白井老师……简直和疯子一样……
●难以评价。单看推理肯定是难得一遇的杰作,比起堆砌老梗的出道作有很大进步,怒涛般的伏线、长逻辑链、多重解答、反复逆转,可以说把古典本格的技法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作者写小说的技巧之拙劣,在推理作家里也是很罕见的。我们当然不必指望一位90年出生的作者写出什么深沉雅驯的文字,但写成这样无疑会限制受众群的扩大。作为一本通俗小说,异色作这个评价绝对不是什么褒义词。早坂吝已经上岸了,白井老师也考虑一下吧。
●很符合霓虹人的重口味,就本格层面来说相当不错,伏线、推演、逆转全齐了,不仅齐还挺有意思,但是单故事来说又污又恶心,余味很差。没想到比彩虹牙刷还爆炸,希望作者以后好好做人。
●逻辑性极强,循环推理那段真的是充分体现了逻辑之美,真解答伏线回收和切入点也是上乘,而且完美结合了结合人这个鬼畜设定,白井老师本格功底真的太强了。但是其他地方就不太喜欢了,开头对于少女虐杀的片段真的是很劝退(并不是多么恶心,而是白井老师文笔实在是白开水了点,无聊了点。)个人觉得还是《无人逝去》更胜一筹。
●(19/100)设定系超强神作,六星奉上。白井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所有惊爆眼球的设定,看似荒诞却立足于现实,且都是为核心诡计服务的,不俗媚不矫情,全是干货。本作中含有密室,暴风雪山庄,孤岛模式,反复推翻不在场,多重解答,多重逆转,惊人动机,好看元素一个不少,推理过程极为硬核。全书近一半都在推理,老梗装新瓶,第一个伪解答就精彩爆表,后面依靠结合人的独特设定(男女结合,身高异常,老实人)以及小细节(水果刀,皮筋,锥子,皮套)的不断推演,每一处设定都大有作为,每一个真相都在情理之中,但之前不经意埋下的小伏笔又可以精准地切入盲点,令真相全盘推翻重来,阅读快感如排山倒海。
●第一章开篇人设和发展都像人面疮,第二章就传统孤岛了,就很无聊,事实上布局推理诡计设定运用都不及人面疮,几个伪解答都挺牵强然而真解答也不意外,回头看都感觉很多线索都硬凑真解答打死一半,,当然伏线回收在线,冗长无聊的铺垫也在线( 当然这本在人面疮之前写的就是了,
●很久没有体验到能如此给予人快感的设定布局和逻辑逆转了,希望白井老师以后能继续不当人地写下去
《東京結合人間》读后感(一):鬼畜鬼畜还是鬼畜
看重口味推理小说要靠豆瓣原版民翻大佬,或许这已经成为共识?这本《东京结合人间》是鬼畜大家白井智之出道后的第二部作品,其重口味和恶趣味远胜于前作的啃人脸,推理诡计水平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小说序章第一句就写了“XX穴”,让人难以直睹,再看下去方知是此书的核心设定:男女结合是一个钻另一个的“XX”(真恶心)变成结合人,一般都是女钻男,偶尔男钻女后会产生出不会说谎的怪胎(核心设定,记下来要考的)。个人以为小说可以分成前篇和后篇。前篇讲述3个从小就在一起的恶徒(这不和《Delta的悲剧》很像吗)做着介绍卖Y的生意,并诱拐监禁了某少女,为实现少女的临终愿望又拐了一名少女,最后把2名少女都处理掉了的悲惨故事......一年后,这三个家伙准备到小岛上拍摄一部电影,并计划邀请七个真话人参加(其中2个是假的),没想到却在赴岛的船上听到了令人惊异的真相......后篇讲述7个真话人(有冒牌货)在岛上的冒险,接待他们的岛主父女被人杀害,莫非凶手就在自己一行人之间,几个“真话人”展开了推理......
还是那句话,明明可以靠着扎实的推理写书,却要搞什么鬼畜,白井真是为艺术而献身的作家啊。这么一来,白井的作品长篇中在下只有《人面疮》(好在已经有台版的,也许哪天会买回来作为白井的中文版收藏)和最新的名侦探XX(据说这本鬼畜度大不如前?)在下尚未读过了,不过倒是希望大陆能有哪家出版社敢于勇敢的出版简体版小说(哎,在下总觉得无人逝去多少还有点可能,而且这部残虐性不强,强烈建议出版)。
《東京結合人間》读后感(二):聊聊四重解答
白井野心不错,不过是存在硬伤的。第一个解答的硬伤在画室地面大量喷溅的血迹,这个作者在第二个解答的一开始就提及了。第二个解答我认为没什么好讨论的必要,估计白井本人也是抱着玩笑的态度写的吧。第三个解答,关于循环论证,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密室的破解,作者说凶手找机会从玄关溜出去,也只有在两个人没有都到现场之前有机会,仅在6点50到7点20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且在瞎逛的时候才有可能,还不一定不被监视者看到。一般思路应该是等监视者走掉相对安全再出来吧,但是“凶手”不可能预见另一个监视人“圷”即将出现,如果真的等到7点20,“凶手”就不可能避开视线出来了,这里作者并没有深入,反而避而不谈。“凶手”不可能在监视者们进入的同时溜走,因为老化的地板一定会有声响,这一点书中有论证过,那么此时“真凶”将无路可逃。(请注意,以上是基于“凶手”未在7点20前溜出狩狩馆做出的推断,如果满足以上条件,那“今井”自然排除了嫌疑,至此已经出现矛盾,推论得出的嫌疑人已被证明无罪。根本不用管“偷走时间”的理论了,即使真的存在,也无关紧要了)但是作者又很想传达第三种解答,感觉有点使不上力的感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限定条件不够。再来看,如果按第四种解答,四面被冰雹打碎的仓库就成为硬伤了,这是第三种解答的限定观点,但在当前解答里这个事实是如何实现的呢,无从解释,这里就是漏洞所在。读者如果完全跟着作者的设计的思路,确实逻辑很有趣,思路也很清奇,但独自思考的话又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设计的条条框框太多,有的限制的太狠,反而影响了解答的发挥。这是推理大忌,既然想传达一种解决思路,又回避谈某些点,为了炫技而损失了一些东西,有些得不偿失了,逻辑流推理最重要的就是穷举,讨论可能性。这是作者接下来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東京結合人間》读后感(三):屁滚尿流的逻辑美
这是一本绝对不可能引进中文版的推理小说,在此我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吊胃口)。
“一名男子要去天堂,但面前是分叉路,分别通往天堂和地狱。两条路口各站着一名守卫,已知一名守卫绝对说真话,另一名绝对说假话,但男子无办法辨认。现在,你只能向其中一人提一个问题,弄清哪条路通往天堂,你会怎样问?”
——相信大家年少时都接触过这类经典逻辑题,答案不言自明。但玩归玩,闹归闹,“绝对说真话”这个设定怎么可能放到推理小说中?!这还用推理破案吗?!作者还怎么赚钱?!
偏偏,白井智之就这样做了。
《东京结合人间》创造了一个男女必须通过肛门进入对方身体,进行全身的结合才能成功交配的特殊世界。结合成功后,会变成拥有四只手臂、四条腿、身高相加的巨人。而男女的意志则分别掌控大脑不同的部分机能。
而在结合过程中,有低概率诞生一种完全没有办法说谎的老实人!(没想到我是这么诞生出来的,老实人实惨~)
某天,7位老实人前往孤岛拍摄共同生活的纪录片,过程中发生密室杀人案件。孤岛上除了这7位老实人外没有他人,而所有老实人都称自己没有犯罪。
僵局之下,新的牺牲者再度出现……
一本350页的小说,前100页讲述了拉皮条三人组针对少女的各种犯罪,如强J、强迫卖Y、非法囚禁、故意杀人……
“千果的食指慢慢插入大树紧闭的肛门。”
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
“千果长吸了一口气。如今已变得黏糊糊的千果头部,比第一次更加顺滑地插进了大树的直肠中。大树紧紧闭上眼眸,两人变得犹如八脚蜈蚣般的姿势……还差一点,千果的头仍在下腹部的腹腔内挺进。而她的手则紧紧握住大树的手。恍若耻骨爆裂开的疼痛,让大树感觉到视野都发生了颠倒。”
开篇即是男女结合的详细经过,内脏满天飞,极度变态鬼畜的设定,极度恶心的动作场面,极度cult的杀戮交配,口味极重,分分钟劝退普通读者,真不愧是日本人的恶趣味……
但请小心,作者不只是为了单纯的猎奇,描写这些其实都是对后面的真相作铺垫。
100页过后,画风突然正常起来,就是常见的一行人登陆孤岛然后发生案件……但在这过程中,又有不少猝不及防的剧情意外袭来,例如船上突兀的打斗,例如推理推着推着莫名其妙就开始靓坤上身到处砍人,然后又是各种器官内脏满天飞,实名演绎“一言不合就砍人”,菜刀锤子什么的全用上了,wdmnd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在玩Q宠大乐斗呢……
剧情的发展相当崩坏,颠覆世界观。假如这是p站——呸——b站上的视频,一定会惹来满屏?????的弹幕。
这本书最最最牛逼的地方,莫过于最后足足长达100页、多达数万字的逻辑推理。
令人难以想象,在如此变态的世界里,最后竟然会有如此接地气,唯逻辑的冰冷美感。
推理小说发展180年至今,潮流已被各种新本格占据,或是用新奇的设定作卖点,或是用复杂的诡计吸引人,或是用惊人的动机增加冲击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少人走欧美黄金年代推理小说的结构,奎因流的逻辑推理也越来越少人能够写好,从而有不少读者对古典本格的初心慢慢被替代,渐渐忘记了古典本格的魅力。而《东京结合人间》,除了具备满足当下潮流审美的优点外,最重要是,它让我们找回了对“逻辑推理”本身的崇拜,对纯逻辑的敬仰与享受。白井智之用《东京结合人间》唤醒了我们读推理小说的初心,提醒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抗拒逻辑的魅力。
逻辑之美,淋漓尽致。本书不是我今年最爱的推理小说,但一定是最烧脑的推理小说。
最后100页,我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久违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爽快。这种烧脑,不会使人疲倦厌烦,它带来的是极致的快感。
《東京結合人間》读后感(四):第一重解答详解?
你只看到了第二层,而你把我想成了第一层,实际上,我是第五层。
——大司马
泄底,泄底,泄底,泄底,没看过千万不要往下看。
#
#
#
东京结合人间第一重解答详解(也许后续会补充二三重)
这是个相当正八经的古典诡计新用(?),就是太复杂了,白井老师成功将逻辑诡计写出了机械性诡计难以脑补的特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要是实在想看剧透的可以先移步fang大的blog看一下剧情。)
没耐心的可以直接看“总结而言”部分。
所谓双重伪装,即是第一重——将杀人伪造成自杀,第二重将自杀嫁祸为他杀,其实亦可以延伸到第三重——那就是嫁祸他杀被发现,归于第一重自杀伪装。
这里我们必须不能忘记一件事,在犯人的视角里,可以确定的是,在自己之前,在当天夜晚并无通过山路的人,而且如果计划成功的话,直到二人被杀,凶手也可以确定没有人上山(因为他在海盗馆里可以听到外面动静)。这种理想情况下,凶手就可以将现实“篡改”成从陷阱被设下到父子二人被杀害这段时间里,山下的众人并无人上山,成立这个误导的条件需要1.除了自己外,确实无人上山。2.山下的人除自己外,都为正直者。2已经成立,按照目前线索,神木应该没有机会察觉到山下的众人还有另外一个正直者,而且正如前文所说,是否是真正的正直者并不重要,只要让警方相信是正直者即可,从另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考虑,山上发生了命案,自己又是会说谎话的普通人,所以肯定会拼命掩饰自己的身份,将计就计,称自己就是正直者最为合适。条件1则是理想状态,需要确实没有意外发生。但由于陷阱已经被自己触发,所以一定是人走过了山路,即使犯人误以为陷阱是麻美所设,但如果麻美将此事告诉给父亲大木洋子,将海盗馆设下更多更复杂的陷阱戒严甚至一意孤行将众人赶出去,自己再下手就难了,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太冒险的事,几乎没有人会起这么个大早来这里闲逛,除非又来了个想杀人的,而这种情况,无疑是微乎其微的。(说不定犯人也已经做好了,如果被发现就用那套“转移注意力”把戏逃跑的打算,而且很不幸,最后应验了)
另外还有个point即是嫁祸杀人,关键点在于作为凶器的水果刀,如果计划成立,山下的人肯定一个都没有上山,那么凶器是哪里来的呢?只会是山上的人下山偷来的,而且联系到山路上的陷阱已经被人触发,所以我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父子中的一人下山偷刀,不小心触碰到陷阱,拿到刀回来后,杀死了另一个人然后自杀,由于偷刀这个行为的出现,可以看出父女二人积怨已久。此即是真相,而为了确定这一点,也就是父子谁杀谁再自杀的问题,凶手必须做出选择,考虑的因素即是陷阱的制作者,凶手选择了麻美,因为那个陷阱很小孩子气,而实际上那是大木洋子所制作并在之前就提醒过众人的,因此凶手的伪装不成立,凶手即是没有听到大木洋子警告的神木。
总结而言,
1.凶手在触发陷阱前的计划是这样的,
用现场的凶器杀死大木洋子父子,并将现场设置为其中一人杀死另外一人然后自杀的误导。
但在发现自己触发陷阱后,这个计划不会成立,因为大木洋子父子大半夜散步的可能性很低,并且陷阱制造者中了自己制造的陷阱,这无疑是很不可思议的。
2.所以在发现自己触发陷阱后,凶手的新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层——凶手用自己带过来的水果刀杀死父子二人,
第二层——将作为凶器的水果刀,两具尸体都放在婴儿房内,过了三十分钟后,对麻美进行第二次伤害(此处在下面会用%提及)。
此时的现场就变成了——
宿舍里的外来者侵入住宅杀死了大木洋子二人。
3.然后是A否定——
其实是大木洋子伪造现场成外来者入侵的景象,山下众人无人上山作案。
支撑原因①直到二人被杀时无人上山(凶手自己触碰陷阱,所以当晚无人上山,凶手在馆中杀人,通过监视外面动向得知外面无人上山)②山下人没有上山这件事百分之百可信(七人皆为名义上的正直者,正直者不会撒谎,所以证言百分之百可信。如果凶手的计划得逞了,确实没有除自己之外的人上山,自己是普通人会撒谎,而其余六人确实没有上山并且他们的话百分之百可信,凶手是山下人的可能就会被彻底排除。)
4.所以现实就被逆转为——
大木洋子与自己女儿麻美积怨已久,决定杀死女儿后自杀并嫁祸给山下的不速之客。所以大木洋子到宿舍偷来用以嫁祸的工具——水果刀,在途中不小心中了麻美设下的陷阱,回到海盗馆的他用水果刀杀死女儿麻美后自杀。
支撑原因——
由A否定可知,触碰陷阱的不是山下人,所以只会是山上人。
%麻美死后的第二道伤口证明杀人者是大木洋子,由其反推可知,凶手认为大木洋子不是陷阱制造者,麻美才是陷阱制造者理由有二①陷阱制造者与触发陷阱,下山偷刀的凶手不是一个人(中了自己设置的陷阱,太灰太狼了。)。②那个陷阱显然很孩子气。
5.B否定——
凶手不知道陷阱是大木洋子所设的,所以当时未听到大木洋子警告的神木就是凶手。
支撑原因①大木洋子设下了陷阱,陷阱制造者与触发陷阱,下山偷刀的凶手不是一个人。②七人中没有听到大木洋子警告的只有神木。
所以神木就是凶手。
6. 现场密室产生的原因,
这个凶手运气太差了,好巧不巧就又有人上山了(可能他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他的计划不得不被打乱,只好移动尸体来吸引入侵者注意力,以此乘虚逃跑,然后惊慌之下又把刀落下了(你瞅瞅这凶手的不专业程度)。
好了,完了,thank 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