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博物馆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精选

2021-03-22 01:2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精选

  《孤独博物馆》是一本由纽太普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一):其实我们并不孤独!

  [cp]#欧阳书评##孤独博物馆# 《孤独博物馆》是一本与“孤独”有关的书,孤独的作者写了一些“孤独”的人的故事,这里之所以给孤独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孤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源自身体和精神上的孤独,这里所说的孤独其实应该解读成“独特”,这里有独特的灵魂,有独特的坚持只卖阳春面的老人,有隐身于小小院落的武林高手,有被僵尸粉包围的微博博主,还有有着拯救世界能力的特异功能拥有者!他们在生活中并不孤独,有的甚至还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物,他们的孤独来自他们自身的特殊性!在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所擅长的领域,所坚持的原则上,他们是孤独的,是不随大流的,是有异于普通大众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必然是能做出一些超越常人事情。一碗阳春面也可以做到味绝天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武者也可以做到雄霸天下,一个普通人也可能成为拯救世界的神使!他们不孤独,他们只是身负特殊使命。[/cp]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二):肖申克逃出去了?

  不太想评论,除了这个。肖申克逃出去了?肖申克在爬行?是作者写错了还是根本就没看过这部电影,自己天马行空脑补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多年前的经历。早些年郑州,曾经一度很流行那种理财投资担保之类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骗子公司,其中有个看似靠谱的公司,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都会普及一天的投资理财金融知识。其中有个讲师讲到1944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居然说是一个叫布雷顿的人提出的,我当时就被雷的里焦外嫩,好歹我也是金融专业的学生,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

  一个叫布雷顿的人提出的,看看有多像?

  肖申克爬出了监狱?

  那安迪是谁?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三):无题没有李商隐

  孤独博物馆 近来生活颇有颠波,在极端暴躁的情绪中看到了这本书。《孤独博物馆》本来想从中找到一些,能够告慰自己如此暴躁情绪的东西,未曾想到,竟由此发现了一本不可错失的好书。 这本书在我看来,他诉说着灵魂深处那些关于孤独的柔软想象记忆。偶尔矫情与自怨自艾的自己。以及深夜落泪时一个人默默感伤的自己。 近年来以孤独为题的文学作品,不胜其数。我们好像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内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常性的审视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柔软,脆弱。 《孤独博物馆》里面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都在诉说着关于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18个快意江湖的小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以及个性都十分的鲜明活波,通读下来,带给人一种莫名的温暖与期盼。 他说阳春面,是这个世界上最寂寞的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食物都是让人失望的,只有阳春面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做人,做面都是一样的。阳春白雪断红尘,阳春面就是红尘里来的东西。没有见过最繁华的世界,说什么淡泊名利。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处在一种不满意当下生活的状态。人生在世,好像不欢乐的时候总比欢乐的时候多。最近的生活感触其实颇多了。想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做成。为了生计,疲于奔波。但是有时候我又很庆幸,整天不知所谓的繁忙和一事无成的颓废情绪,让我放弃了很多东西。唯一没有放弃的便是阅读了。比起电子书,我更偏爱于纸质书。因为相较于电子书而言,纸质书更容易使人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孤独博物馆》一个个孤独的灵魂陈列在一座名为“孤独博物馆”的展馆里,孤独有很多种,有的叫作梦想,有的叫作回忆,有的叫作梦想,有的叫作自己。透过这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孤独故事。 其实看完这本书,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他不应该仅仅是作为文字印于纸上。还可以化为声音,在深夜萦绕我们的耳边。深夜,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耳边萦绕着温暖的声音浅浅的诉说。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四):孤独|红尘里出落的一碗阳春面

阳春白雪断红尘,阳春面就是红尘里来的东西。没见过繁华的世界,你说什么淡泊名利?

  读完了《孤独博物馆》,对清汤寡水的阳春面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好感。

  最初是被《孤独博物馆》的封面吸引来的, 主色调采用最简单的红、黄、蓝三原色搭配黑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一个不起眼的路灯投射出一束巨大的亮黄色灯光,灯光之外是无尽的黑暗,一个穿着裙子的兔耳朵小人儿孤独的站在光明处,四周寂寥无人。然而在封面的背面,也正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一只同样是兔子耳朵的小人儿,背对着山崖,正在守护着她。

《孤独博物馆》书封

  除了封面,最初对《孤独博物馆》这本书是没有好感的,在文学作品中,最不乏以“孤独”为主题的,清一色的鸡汤文,通篇类似“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这种,一边大肆宣言孤独的好处,一边用孤独博着同情。但是读起这本书的时候,却陷入了作家纽太普用巨大的脑洞架构的一个又一个关乎孤独的童话故事中,作者将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孤独依托于其他物质之上,用最直抵人心的童话体戳动人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18篇虚构的童话故事,有悲有喜,就像一幕幕儿时最熟悉的动画片,浮于纸上,看看之后历历在目。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五):打卡#孤独博物馆

  很幸运,从这本随手翻开的好书中,很幸运的,读到了孤独的十八种样子。但是吗,同事也很不幸,这种幸运也同样可以称之为孤独。打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人,一个人空空荡荡,甚至连读完这本书想到的东西也无人分享,那些触动我让我想到谁的一个故事,我不知道和谁说,可能,这会是一个更孤独的故事。

  生而为人,置于家庭社会,慢慢长大,长成我们不想成为的所谓大人。小时候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总会有一个落单的小盆友,没有朋友,只能自己和自己玩,也是尴尬,更是孤独。那是每个人都会体验的感觉,世界再纷扰,世界在冗杂,似乎这一切和我的关系,并不大,我说不出我和他们的联系,我只知道,没人懂我,没人会和我说话了,我不知道和谁说,我该怎么办。

  和我一样寂寞的还有这十八个人,和我不一样的年纪,给我不一样的生活,和我不一样的经历。是谁说,看了别人的故事,想着自己的人生,于是乎,我们自己的人生,似乎在这十八个人中交错也复杂起来,可能在脑海中自己YY了剧情,但是故事的主线总是和想象中不同。那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十二星座把人的性格定位在黄道十二宫,是多么的肤浅和狭隘呵。

  把孤独的串联和集体称呼为博物馆,似乎又更添了几分所谓孤独,想要说的并不是这样,想要说的是,我们本来并不孤独的,我们也不想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孤独公之于众的。于是孤独就成了人人干大的过街老鼠,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原来孤独是这么可怕的东西,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而作者的反其道而行之,将孤独定义到博物馆,人人观赏,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终究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看着别人的故事,也洞悉了一点自己的人生,原来,我们都一样,一样的独身一人,一样的皓月孤星,一样的鹤立鸡群。

  短篇故事集依然还是现在很炙手可热的写法,一是故事的篇幅不会很长,阅读的间隔性会很好,毕竟孤独的我们已经只能碎片化时间阅读了。二是故事的工整性,这种工整不同于小说,不在于整体故事人物或者情节的连贯,而在于故事整体的风格,山穷水尽一样的独树一帜,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灵的另类拷问。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六):光怪陆离之间的美好回味

  博物馆本用作陈列历史遗留的珍贵独特之物,作为研究和再现历史史实的重要领域,不论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在氛围烘托上,往往自带一种庄严和雄伟,深受世人敬仰,同时又因其陈列之物均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是通向过去的大门,也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之心。

  初拿到这本书,看到题目,不禁心生疑惑,怕这样一本短篇小说集不能驾驭这个名字。但读罢这本书,深感它的内容,确实是配得上《孤独博物馆》这个宏大的名称的。下面就浅浅地分析一下原因。

  每个人心里都装载着很多“思想的游丝”,这些“游丝”就如同陈列在自我内心这个建筑中的奇妙的小物品,一丝丝一缕缕的封存在玻璃的橱窗里,散发着淡淡的各色微光。作者想来应该属于“游丝”特别多的那种。大多数成年人,随着年纪逐渐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可与童年时期同日而语,但作者似乎并未受到阅历和年纪对思想的侵蚀,还是那么的“童言无忌”,还是可以任凭思想天马行空。但是,拥有“童思”并不等于稚嫩,在这样的思想之下,贯之以阅历磨炼而成的“成人式”的奇思妙想,给予作品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最终成就了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作品。那么何谓“孤独”,这很好理解,毕竟没有哪个成年人会捧着满脑子的奇异故事整个世界的散播,除非以书本这样一种媒介,将它表达为一种艺术,来与人分享。

  全书十八个故事,每一个都极具特色。

  首先,整体思想上,作者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光怪陆离,尽是无厘头的奇思异想,同时,又充满现世的意义,一个故事读完再返回来想,总觉值得回味——英雄的饼干颇有大话西游里至尊宝的韵味,“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上金箍如何爱你”,体现了在爱中的挣扎与无奈;鬼魂世界的“居委会”,也是充满情谊充满爱,每个“小鬼”也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其次,内容上,纷繁多彩。从古至今,从岳不群到现下流行的微博;从阴到阳,从都市故事到鬼魂办事处;从“人界”到“物界”,饼干、机器、宠物统统上线,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故事,或温暖人心 ,或情节斗转,让人大跌眼镜。

  最后,写作手法上,通俗的叙述,字里行间却充溢着波澜起伏,读着好像听评书、看小品一样,绘声绘色,平易近人,可以说“老少皆宜”。

  读完这本书,好像回到小时候,满脑子的奇怪想法也被吊了出来,这个,也许只有亲身读过此书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七):孤独的奇妙物语

  孤独,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和千万个人如影随形。“我想把身体里的孤独全部都挤出来”这句话是作者在《孤独博物馆》的封面写道的,谁都设想过,却还是让孤独陪伴左右。《孤独博物馆》这本书,虽然题目写道孤独,但作者的文字,却风趣幽默,仿佛我们并没有在读孤独,而是融入到书中每一个故事,与他们成为朋友。

  《孤独博物馆》写了十几篇独立的故事,或虚幻或真实,但个个都精彩,每个故事读完不得不拍案叫好,意犹未尽。这十几个故事,仿佛就像陈列在博物馆,供我们观赏,让我们品味。我们从中寻找的乐趣,发现的精彩,都让我们暂时忘却了我们的孤独。这就是关于孤独世界的奇妙物语。

  整本书读下来,我最喜欢的两篇是《饼干城的故事》和《岳不群的年轻时代》。这两个故事都和爱情有关。《饼干城》故事讲到一块牛奶饼干的故事,它喜欢宝石花饼干,为了博得它的喜欢,牛奶饼干努力在它面前展示最好的自己,最后因为面包城的入侵,牛奶饼干为了保护宝石花以及饼干城的伙伴,最后成为了饼干骑士,最后它以骑士的身份向宝石花求婚的时候,宝石花却心系牛奶饼干。我之所以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因为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牛奶饼干,我们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去成为最好的人,到头来,却发现,她喜欢的不过是最初的那个我,那个虽然不够优秀,却始终陪伴她的我。“无论成为英雄也好,无论变成最帅最强大的人也好,都比不上那个傻乎乎带她去兜风的我。”读完不禁令人感叹。《岳不群的年轻时代》也是写爱情故事的,但是这个爱情故事读来却无比现实。爱一个人,却为了自己前程而抛弃了她,到头来,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世间有太多令人可惜的爱情故事,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不懂得珍惜。

  每一篇精彩的故事中,总能发现一些自己的身影。而作者把这样的孤独写出来,也是想让我们觉得,其实我们的孤独,也是大家所经历的孤独。能把孤独写得这么精彩的人,应该也是把自己心中的孤独积攒起来,把自己看到的孤独也积攒起来,最后用这样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此时此刻,孤独博物馆里的各位的故事,都在继续上演着,而我们也在生活中继续努力奋斗着。我们不能因为孤独而消极,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中,去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也不要因为孤独而随波逐流,因为这样显得自己很廉价。把孤独作为自己向上的动力。如果此时此刻的你正经历孤独,不妨拿起《孤独博物馆》读一读,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每一个奇妙的故事,温暖我们的心灵!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八):故事中的小世界

  在《孤独博物馆》的封面上写着两句话,一句是关于孤独世界的奇妙物语,一句是在孤独博物馆里找到属于你的独孤故事,第一句话可以说将全书得故事言简意赅的概括了出来,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对于第二句,我则有一些别的感触,因为我不仅没有看到孤独,反而看到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世界。 孤独博物馆中的故事,是不会让人感到孤独悲伤难过的。最起码我在读这本书得时候更多的情绪是忍俊不禁的。纽太普的故事很有意思。在他的故事里你总会发现作者似乎在讽刺什么,又或者在渴望着什么。李老太太的大宝剑的故事中提到了无良企业强拆,民众诉求无门,反而要依靠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太太拿着宝剑去惩恶扬善;凯旋路第四居委会的故事里的小忆为了避免被侮辱跳楼身亡,连具完整的尸首也找不到,明明知道是谁害了自己,却偏偏没有法子去讨个公道,只能搞个临时工的身份装神弄鬼来为自己伸冤。这两个故事怎么读都带着一股子深深的讽刺意味,其中的道理自然不便细说,明眼人一眼人就可以看的出来,在诙谐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纽太普自己或者还有让我们对社会的一些不怎么好的东西的思考。在岳不群的少年时代里,这种感觉变得更加的明显,在文中借着左冷禅的一句话来说,善和恶本来就不那么好区分,尤其在这个善恶不分的年代,其实就文章而言,这句话出现的很是突兀,虽然前文以及后文提到了两人一起与所谓的魔教妖人战斗的事情,但是从这句话里,貌似作者真的在表达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借用当前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你懂的。

  与这几个故事相比,我或者更喜欢老方和阿六头的故事,老方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干净整洁懂得享受,车开的稳稳当当,甚至有些过于谨小慎微了些,有时会让你感到这个男人有点没有男子汉的气魄,但是当看到平头男肇事逃逸的时候,却又挺身而出,说有些事,不能怂,这是一个有爱的大叔。阿六头则更像一个隐士,身怀绝技却又不显名声,教给孩子们功夫,也要三令五申说学功夫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了修炼自身,即便是做些行侠仗义的事情也生怕别人知道,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也是我在本书中认为真正孤独的一个人。。。 纽太普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一定是在人与人的丛林里徘徊过,在孤独里观察记忆,才能找到故事背后的人性共通之处。他的故事是会引起我们的共鸣的,我们会跟着他的故事时而哈哈大笑时而黯然神伤,他的故事也会引起我们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说是故事,其实也更像是一个个小的寓言故事吧!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九):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孤独

  生活中需要欢歌笑语,也需要黑夜的思考;生活中有步步高升的激情,也有一波三折的人生思考;生活中有慷慨激昂的胜利,也有人生地点的冷静。没有一个人一生都是那么顺畅,或多或少有些挫折、困难,这些事情看似那么可怕,但是它们让我们在孤独中思考自己、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孤独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智、更智慧。

  《孤独博物馆》描写作者生活中的感悟,文笔流畅,通俗易懂。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生活中处处有哲理,处处都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孤独中探索。事情都要有个度,太多孤独会让人走向极端,例如,梵高就是太孤独,没有知己,忽略了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

  孤独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孤独是是人类诞生以来任何人所经历过的最孤独的48分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阿波罗11号上一共有三名宇航员。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搭乘登月舱在月球上降落时,还有一名宇航员——他的名字叫迈克尔·科林斯,留在了指令舱中,独自一人绕月球轨道环行。其中有整整48分钟,指令舱处在远离地球的月球背面,与地球彻底失去通讯联络。

  知乎上有一个很热门的问题:你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答案形形色色,但无一例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有人说孤独是读书中深有体会很想和人分享时,却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自己;有人说孤独是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夫妻两人在外散步,却发现自己是孤身一人。有人说孤独是在人生遇到挫折时,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旅行,看到美丽的风景,却只能分享在社交网络上。太多的孤独,需要内心的强大。

  孤独的路上需要强大的内心。我们都惧怕人生的路上太多的孤独。孤独是通向光明的必有之路。一开始毛泽东的思想不被人认可,被组织抛弃,但是在人生的低谷,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实事求是,在这平淡的四年中,毛主席更是在遭受到病魔的困扰。这段时间的毛主席无疑是孤独的,但是这更是毛泽东思想启蒙的时期。在这段时间让他更加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思考革命的道路、思考中国走的道路。伟人是如此的,更何况平常人。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遭受什么挫折,这需要我们在孤独中积聚力量。

  现实生活中,丰衣足食中同样需要冷静思考。吾日三省,更是道出了每天孤独一下,反省一下自己的重要性。最喜欢的是在黑夜中,一人在写日记,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孤独,更是一天生活中最丰富的时刻。最喜欢的是一个人登到高处,眺望远方,感受孤独,更是感受自己的心灵的深处。工作中,繁忙的我们没有时间思考,这样长期我们会失去自我。繁忙中需要我们停下来,静静的想,一个人孤独一下.....

  《孤独博物馆》读后感(十):十八个孤独的故事,十八个快意江湖

  今年的冬天没有下雪却意外的冷,恶劣的天气使得我心情压抑,于是我给自己找个借口宅在家中,网络书店里,我发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书《孤独博物馆》。作者别气,你自己都说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了,所以我也就随其自然的把这本书当作故事集来看了。本来是想看着打发时间,用来消遣的书,看过一遍以后,感觉这些故事很有意思,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鲜明的性格,故事背景看似玄幻又贴近生活,整个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单纯的把这本书当作故事读的话是非常能吸引人的。

  虽然作者纽太普说这些故事都是孤独的,我却有一种在茶馆里听书的感觉,一篇故事读下来会忍不住拍案而起,大声的来个喝彩,喊上那么一两个“好!”才痛快。叫好之后还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个故事书很好的挤掉了我因为天气带来的坏心情,这个冬天的午后时光因为有了这本故事书变得紧张了许多,也有意义了许多,因为感兴趣,所以重新捡着喜欢的故事又开始翻第二遍,还登陆了许久不上的微博,在微博里搜索作者的信息,有事情能让人忙碌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许多人都在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认为这是十八个关于孤独的灵魂的故事,而我却执拗的认为这里有十八个侠客,十八个各种各样的快意江湖。平时大家在评价侠客的时候,会说侠客之于江湖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什么是江湖呢,不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吗?武侠小说里的是江湖是侠客,作者的故事里,我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侠客,尽管他们的身份不是那么的显赫,做过的事情也算不得轰轰烈烈,但是真正读过这些故事后,我认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属于某种意义上的侠客了,做过法医的理发店师傅,从不晨练的李老太太,老西和他的青龙偃月刀,饼干城里的牛奶饼干,他们有敬业、有执着、有见义勇为、有勇气,各种让人钦佩的品格一一体现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在这十八个故事中,有各种各样的主人公,他们经历的事件各有不同,每一个故事的情节很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不是说故事很矛盾,而是故事的主人公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表现出让人向往的举动,而作者对每个故事里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都有非常成功的塑造。人们通常对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会产生一种非常向往的心理,有些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些主人公身上的各种美好的让人钦佩的品格的,作者塑造出来的这些优秀的主人公们,很成功的让这些故事更加吸引人。

  所以,在这个冬日的午后,作者纽太普用他的故事来告诉我,《孤独博物馆》里总有一个故事会让人感受到来自于灵魂的温暖。可以让人在读到他的故事后感觉到那些故事中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