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锦集

2021-03-23 02:57: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锦集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一):爱生活,爱世间,爱平淡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总说汪曾祺“淡”,他自己也这么认为。淡,不代表无味,一切返璞归真,则显得更为纯粹与有味,耐读耐看耐品。

  风格不显山不露水,也绝无大道理与人说教,适合每晚入睡前思考人生。文章中的趣味总能逗你会心一笑,感叹其中的奥妙。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世间,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同,保留一颗质朴平淡之心尤为可贵,最为难得。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二):随遇而安的生活

  最近这段时间读了汪先生的几本书, 汪先生说自己是个有三杂的人,读杂书,写杂文,吃杂食,每每看到汪先生的书都觉得这个人性格一定的特别好的。看到这本《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的时候,开篇的文章写道汪先生曾经在张家口下放劳动的经历, 任何经历过那段年代的人都会有所感触, 即便是过了那么多年,回想起当年的日子都觉得是苦的吧。但是先生讲的就是一句随遇而安, 不必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就好了, 内心的不甘心也好憋闷也好,都不能阻挡事情的发生,而这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作者汪曾祺说,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收录了汪氏诸多私人照片,从年轻到年老,神态各异。书中三辑题目分别为:随遇而安、人间草木、七载云烟。由题目可见,基本上所选文章都是比较恬淡闲适的。汪曾祺确实写过很多很悠闲的文章,比方说家乡风俗,比方说大家最爱的美食,还有一些花鸟虫鱼。但是他同样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甚至很沉痛的作品,感慨颇多。

  汪曾祺的文字有着别样的力量,像温润的小溪安静的流淌,笔下没有尽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有静静的情景呈现,人物、景致自然而然流泻而出,不带一丝烟火气,美的让人不敢惊扰。我平时喜欢在书上涂涂抹抹、写写心得,但在汪曾祺的书上,我竟不敢写字,生怕惊扰亵渎了这份清雅。 借用铁凝对汪曾祺的评价“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寞,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这就是我看到的汪曾祺,一位真实的作家,一位有味的文人,一位亲切的老朋友。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四):很简单

  我看过很多本汪曾祺的书,尤其对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写美食,他的每本书都能够了解到他的一部分,因为他的文学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本书汇集了他经典的散文作品,我刚好大学毕业,对于书中的文字已经到了深有体会的时期,在紧凑的生活当中能够有这种怡然自得的作品增添我们生活的色彩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我相信如果没有沈从文,汪曾祺的文章依然会被大家熟知,因为他懂得享受生活。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文章也逐渐变得更加平淡,但是从这种平淡中刚好体现了它的耐读性,一本书如果不能让读者反复阅读就不能被称作是经典。一本好书对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可能有些人没有经历过汪曾祺所说的生活,却依然能够看懂书中讲的是什么,但是真正能够发挥这些文字巨大作用的时候是被真正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去阅读。汪曾祺的作品反复被以新颖的方式印刷出来,购买的人依然很多,这也就证明了他的经历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汪曾祺的散文每隔一段时间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因为凡事没有绝对,汪曾祺对于这点控制得很好。简单的事情可以看得复杂,也可以与其本质一样,看的人不同,心境不同,也就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他的文章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读者之前没有了解过汪曾祺,可能还认为他依然在世,并且不断写着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想。他的作品其实不用做宣传就已经被人们抢着读了,最近突然出了这么一堆他的作品我也是感到一惊,不过想想经典的作品不都是被印刷出了好多个版本么。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常人能思考的,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能力,这种问题也应该有一个导师带领我们。而且这本书也很真诚,书中加入了汪曾祺的生活照片,这些难得的图像更使得这本书具有收藏价值。在书中看到他平时的样子就能够想象得到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般能够达到这种水准的人家庭一定是无比温馨的,因为他看透了这些世俗,也能够在其中找到更好的生存方法。

  全书一共分三辑,这种组合正好从各方面完整地叙述了汪曾祺的一生,看一个人的作品之前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个人,这本书做到了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去了解作者。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五):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句子太短,文章太散。每一段都是似乎各自分开的。而实际要浑然天成。 我有些怀疑是忘了平时就像汪老平时写的写的微博。一句话写出茉莉怎样,栀子怎样。举重若轻。目的不在于科普而发挥了科普的作用。非常适合现代的碎片化阅读。 但另一方面,一个现在在网上发的东西很受欢迎,印在纸上才发现真的不怎么样。也许拿那些哗众取宠的人和汪老比太不公平。

  我喜欢这种浅易温和,不故弄玄虚,不试图讲道理。 我有点担心自己是"你因不知诗,见了这浅近的就爱,入了这个格局,再出不来的。"但我这才发现这种美是我最喜欢的,我其实不喜欢那些残忍暴力恶心黑暗颓丧之类的感情,我喜欢这种优雅安静,连沈从文的悲伤都冲淡了。明白晓畅,最简洁的文字可以充分调动我的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别人的东西,再厉害也不过是在看电影,更厉害的如做梦全景式体验,唯有汪老,让我觉得,是我在此情此景,颇有兴致地观察,然后文字是我写的。哈哈。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最喜欢的都作家了。 也许是在中学课本上脸刷的太多,像端午的鸭蛋,受戒…… 只想说一点葡萄月令。1月2月3月。枯燥无聊的农活儿也给他写的极有意味。博物君也特意介绍了他的人间草木。也说喜欢这种不落痕迹的科普式文章。实际上并不美好的。干过农活的人就知道那些挑粪啊,打农药啊,都是辛苦的工作。就简直有些愤恨中,这个老头子怎么能把那么辛苦的事写得那么有情趣了。无哀无怨。有情有景。 那篇课文结束后,老师跟我们讲的。隔壁学校的大学生,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子。成绩优良家境中上还有女朋友。从13层楼处跳了下去。还特意在底层的摄像头处的近,做了个鬼脸,摆了个yes。老师同学都很震惊。他离去后。警察在他的硬盘电脑中发发现了很多变态杀人自残蓝鲸之类的视频。看日期已经很久了。他平时真的表现的很正常,没有人发现异端,警察判定他是精神分裂。他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外省赶过来。一开始根本不相信。直到在警局看见儿子的尸体。一下子。崩溃。就是那种感觉吧。一下子全身无力,缓缓蹲下。想抱头痛哭却哭不出来。 结论就是好好活着。开心点活着。别伤害家人。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六):人生苦短,“难得最是得从容”

  年少时最读不得的文章体裁便是散文,平平淡淡扯东扯西的讲述,哪里有小说读起来那般让人勾人心魄?就算是杂文至少也读得让人感觉心潮澎湃,总好过散文如白水一般索然无味。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却越来越喜欢散文这东西了。尤其是讲述人生经历以及生活小事,若是再带上些闲情逸致的小趣味,便更爱了。人生本就苦短,要多多寻乐才是。

  阅读并爱上汪曾祺的文字应该是我在2017年阅读的收获之一。

  从《慢煮生活》到《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再到这本《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今年一年共接触到汪曾祺先生的三部散文文集。

  《慢煮生活》中的文章,讲述的是如何细细品味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滋味。《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则是汪曾祺先生对各种食物的记忆与体会。

  《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呢?说的则是人生中的经历。人情世故、生活琐碎、花鸟鱼虫……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一切都是那样生动且富有情趣。文章接地气,是汪曾祺先生作品的一大特点,此书的书名既然为《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所讲所述自然是贴近生活日常,读起来让人亲切无比。

  此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本着八卦之上的态度,此书看得最为津津有味的却是第三部份。因为在其中,汪曾祺先生讲述了诸多民国知名人物的逸闻趣事。

  汪曾祺先生曾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星斗其文,赤字其人》这篇文中,便是记述了许多沈先生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处处可读到汪曾祺先生对老师的崇敬以及怀念。

  对于金岳霖其人,之前的所知是来自于那位民国知名才女林徽因。在此书中,汪曾祺先生也讲述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在汪曾祺先生的眼中,金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人。文中还稍稍提带了一下那位金岳霖先生爱慕了一辈子的才女,哪怕她已去世多年,金先生也会记得在她生日的那一天请诸位老友相聚。

  “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有太多太多的亲情、友情割舍不下。人生苦短,“难得最是得从容”,若是不能够“自得其乐”,这人生未免过的太无趣。汪曾祺先生应是参悟透了,将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过的是如此温暖而又有灵性,在当下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实在是太需要有这样的文字来平复我们的心灵。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七):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汪曾祺说:“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淡淡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

  铁凝说:“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猫》——我不喜欢猫,我的祖父有一只大黑猫,这只猫很老了,老的懒得动,整天在屋里趴着。从这只老毛我知道猫的一些习性: 猫念经。猫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念经”,整天呜噜呜噜不停。这呜噜呜噜的声音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怎么发出来的。不是从喉咙里,像是从肚子里发出的。呜噜呜噜••••••真是奇怪。别的动物没有不停地这样念经的。 猫洗脸。我小时洗脸很马虎,我的继母说我是猫洗脸。猫为什么要“洗脸”呢? 猫盖屎。北京人把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想遮盖而又遮不住,叫“猫盖屎”。猫怎么知道拉了屎要盖起来的。谁教它的?——母猫,猫的妈? 我的大伯父养了十几只猫。比较名贵的是玳瑁猫——有白、黄、黑色的斑块。如是狮子猫,即更名贵。其他的猫也都是有品,如“铁棒打三桃”,——白猫黑尾,身有三块桃形的黑斑;“雪里拖枪”;黑猫、白猫、黄猫、狸猫•••••• 我觉得不论叫什么名堂的猫,都不好看。 只有一次,在昆明,我看见过一只非常好看的小猫。 这家姓陈,是广东人。我有个同乡,姓朱,在轮船上结识了她们,母亲和女儿,攀谈起来。我这同乡爱和漂亮女人来往。她的女儿上小学了。女儿很喜欢我,爱跟我玩。母亲有一次在金碧路遇见我们,邀我们上她们家喝咖啡。我们去了。这位母亲已经过了三十岁了,人很漂亮,身材高高的,腿很长。她看人眼睛眯眯的,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成熟的美。她斜靠在长沙发的靠枕上,神情有点慵懒。在她脚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绣墩,绣墩上一个墨绿色软缎圆垫上卧着一只小白猫。这猫真小,连头带尾只有五寸。雪白的白得像一团新雪。这猫也是懒懒的,不时睁开蓝眼睛顾盼一下,就又闭上了。屋里有一盆很大的素心兰,开得正好。好看的女人、小白猫、兰花的香味,这一切是一个梦境。 猫的最大的劣迹是交配时大张旗鼓地嚎叫。有的地方叫作“猫叫春”,北京为之“闹猫”。不知道是由于快感或是痛感,郎猫女猫(这是北京人的说法,一般地方都叫公猫、母猫)一递一声,叫起来没玩,其声凄厉,是在讨厌。鲁迅“仇猫”,良有以也。有一老和尚为其叫声所扰,以至不能入定,乃作诗一首。诗曰:

  春叫猫儿猫叫春,

  看他越叫越来神。

  老僧亦有猫儿意,

  不敢人前叫一声。

  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八):淡化世界里的儿女故事

  ‘有人说故事就像说自己,’

  ‘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故事里的故事,永远透着真实的生活,汪老的书籍透着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一生所遇之人,虽然有的地方记录有些重复,也证明了记忆的清晰,季节不同,年份不同发生的故事也有所不同,相同的还是那个人,增长的年龄,减少的时光。

‘淡化’。淡化主题、淡化人物、淡化情节。

  ‘淡化’确实是一个有着奥秘的词汇,怎样才算淡化,怎样淡化才能把人物故事里的情节详细的讲解出来,就像上学学习的数学题目一样,方程式不同,答案一样,简单和复杂的程式你会选择哪种呢。我眼中的‘淡化’就像做饭似的,咸、淡就看个人的口味是那般,其实复杂还是简单最终要看的故事是否打动你。

  汪老的故事,永远都是简单的文字透着生活的真实,对于任务的细节也是很详细,虽然简短可并不拖沓,让你满意累赘感,都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写作的,让我们就用平平淡淡的心态去读汪老的书籍。

  本书分了三辑;

  第一辑;随遇而安

  在汪老的书中记录了自己从出生到七十的事迹,关于汪老出生的地方放在现在也是一个旅游胜地,写了自己得父亲的喜爱,对于母亲的记忆甚少,停留到三岁,因为自幼就讨喜,继母也甚是喜欢。对于自己画画的爱好,最初是受父亲的印象,也记录了自己成为‘右派’时体验的农村生活,以及农场里的农民。

  第二辑;人间草木

  多次提起的就是生母居住的小院子里的秋海棠,看到了秋海棠总要想起自己的生母。也提到了自己生活地方的花木以及湖,出生之地到后来定居北京散步时的草木,亦有对采蜂人的描写,在书中提到的草木大多我们都是观赏,从不知有些可以食用,也在书中提到怎样烹制才可口。

  第三辑;七载云烟

  ‘悠悠七十犹耽酒,’

  ‘唯觉登山步履迟。’

  ‘书画萧萧余宿墨,’

  ‘文章淡淡忆儿时。’

  ‘也写书评也作序,’

  ‘不开风气不为师。’

  ‘假我十年闲粥饭,’

  ‘未知留的几囊诗。’

  这首诗是汪老七十岁写的一首《七十书怀出律不改》(详见29页,30页有注解)

  人到老年古来稀,回顾一生中发生的事情,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自己遇到的人,遇见的事,都在这一辑里有着很详细的解说,对于前序文章中提到的人物也有了一个解说,人慢慢变老,对于过往云烟由是清晰与朦胧,对于很多事情看看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中找寻快乐,读汪老的书总有一种可以把烦恼与忧愁抛开,在他的书中总能体会到生活其实很简单,何须那般复杂。

  每个人都有一生的故事,就看你要如何叙述,颜色都是一样的,就看当时看风景的心情。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九):"通达"与“悠闲文学”

  文/赵客

  最近发现很多出版商都在出版汪曾祺的作品,尤其是汪曾祺的散文随笔一类,挑得人眼花缭乱。买之前总要看看收录了哪些文章,是否和已有的书内容重复,而哪些又是没用收录过的。汪曾祺作品的井喷是让人困惑的,难道是因为汪氏子弟极其缺钱用,所以才一下子出版了这么多本书,准备收版税?或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太过紧张压力太大,反而更想看悠闲文学调剂一下心情?又或是盛世宜歌,出版商选择有限,看中了汪老的作品可以大卖?个中缘由,不得而知。

  汪老的这本儿《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收录了汪氏诸多私人照片,从年轻到年老,神态各异。书中三辑题目分别为:随遇而安、人间草木、七载云烟。由题目可见,基本上所选文章都是比较恬淡闲适的。汪曾祺确实写过很多很悠闲的文章,比方说家乡风俗,比方说大家最爱的美食,还有一些花鸟虫鱼。但是他同样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甚至很沉痛的作品,感慨颇多。

  书中收录了一篇汪老发表于1993年11月3日的文章——《老年人的爱憎》,文中提到:这几年不知道怎么提倡起悠闲小品来,出版社争着出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的书。而很多人认为汪老的作品属于悠闲文学一类,而汪老本人则是优先文学的一个代表人物。但是显然他自己是对此并不认同的。文中写到:

"通达"往往和冷漠相混。鲁迅是反对这种通达对。《祝福》里鲁迅对本家叔叔堂上对联对下联写到便是"世理通达心气和平",鲁迅是对这位讲理学到老爷村讽刺之意的。

  无独有偶,红楼梦第五回当中也有一副类似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副对联里,蕴含着多少人情世故,如果一个人做人真能做到这种水平,那么往往是冷漠而麻木的。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无疑是人情世故中的高手,曹公对他的评价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虽然美丽,但却无情。金钏儿因为和宝玉调情,被王夫人撵出去之后跳井自杀,薛宝钗安慰姨妈也只是说:

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汪老憎恨这样的通达,也不喜欢这样的恬淡、悠闲,认为一窝蜂的出悠闲小品,并不是什么好事。他讨厌中国人"忍"的哲学,认为是很庸俗的人生哲学。这个忍并不是"忍辱负重"的忍,而是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小日子"的忍。杜牧虽然有"忍过事堪喜"一句,却在《阿房宫赋》中写道:"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十):远去的旧时光

  汪曾祺老先生(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做过编辑,写过剧本,创作小说和散文,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读他的文字,非常的舒服,也许是人到老年,越发的返璞归真,朴实,诚恳,娓娓道来,看他的文章,如同和一位长者闲话家常。心是落到实处的踏实。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一书里汪曾祺说,“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越琢摩越觉得“世间小儿女”这几个字实在是妥贴。人之一生,如一叶浮舟,飘飘无所适,和广袤无垠的宇宙和天长地岁的时光比起来,人如此渺小,而“小”才是我们的常态。“小”一生里则伴随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诸多滋味。禅语有言,“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教人离苦得乐,然而生而为人,苦乐掺半,常甘苦与共。

  在这本散文集里,汪曾祺回忆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其中有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是首次刊出,非常难得。在这些回忆性的文字里,汪曾祺淡然面对曾经的苦难和艰难,将那些难挨的岁月都化作笔下温润的人和事,这些旧事读来不仅是从容,还有随遇而安与关照万物的人文情怀。这,在当下也非常难得。

  这几个月来汪老的书重版了许多部,陆陆续续也读过好几本了,有看过他谈旧时光里的各种吃食的,也有各种物件的。但无论笔下何事何物,总是一派从容和随遇而安——我想这是因为心有所属,心有所归,爱好广泛,心之所向往之处也并不在那些权钱利的浮萍之上的缘故。汪曾祺看重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看重家庭生活,看重人之真性情的关系,故而,在他的笔下,处处体现出的也是那种舒舒然式的疏淡和平静。就像水,“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而在这样的山水氛围里,也造就了汪曾祺如水般的温润情怀。

  书中第二辑《人间草木》中收录了汪曾祺的许多画作,对他的画,汪老说,“我很喜欢徐青藤、陈白阳,喜欢李复堂,但受他们的影响不大。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画是文人的情趣,心境装的是千姿百态的生活。第三辑《七载云烟》里,回忆在战乱中,西南联大里一边读书,一边苦中作乐的日子。恩师沈从文,爱花成性的老舍,关爱后辈的德熙,样子有点怪的金岳霖头等西南联大的老师们等等。汪曾祺在云南住过七年,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到1946年西南联大宣布结束迁回原址。课业之余的生活是无目的闲走,闲看,看“这就是生活”,这段经历对汪曾祺一生影响非常大,“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

  “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生活化的作家,懂生活,更懂生活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