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0: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10篇

  《我们都是世间儿女》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一):我是世间小儿女

  梁媛

  喜欢汪曾祺的人很多,不光是因为他的文章,更因为他做人态度特别喜欢翻寻这种笔调的散文小品来读一读。不会乞求刻意的寻觅得来的欢喜,读到文字时候内心会情不自禁的涌动各种思绪

  对于汪曾祺,他的清新淡雅的文字永远会给读者以“内伤”。抛开书来看,我觉得始终有一样不可不提的东西:他带给我们对生活态度思考。在汪老的文字世界里,处处慢生活。目及当下,每日繁忙工作焦头烂额处理着各种事情,甚至没有喘息余地的早起与熬夜,生活已然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沦为一种条件反射的应付。在这样的境况下重读汪曾祺,却是深感庆幸。因为能再次受到撼动,因为还愿意去渴望与触碰他的那种生活态度。想起一位禅师说的一句话:“心能往千向,但于此幽径,吾安稳而行;步步和风吹,步步花绽放。”意思是说:放下快行的步伐,每迈出一步,一定让你的心跟上。每走一步,将心从平常繁琐中释放出来,只爱惜当下。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收录了汪曾祺的多篇经典篇目。从《冬天》到《夏天》,从《果园》到《北京的秋花》,从《跑警报》到《吴大和尚和七拳半》,完全没有矫揉造作成分。正如季羡林先生曾说过的一番话:“貌似平淡也无不可,但要平淡得有意味,让读者读了前几句,必须继续读下去。”不得不说,最最吸引我们的,确是汪曾祺朴实无华真诚到底的文字。汪曾祺的文风受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影响非常大,无论写景还是写人,都是带着一种虔诚。越读到后来,就越是“文可见人”,完全为他的人格性情所折服。张充和曾经为沈从文写的挽辞这样写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哪怕现在再用这样的话来评价汪曾祺,也是很妥帖的。

  这本书里的一篇《花园》,我觉得汪曾祺把它写得美极了。这是记述他家的小花园以及幼时的记忆印象很深的是写神堂屋里的鸟笼,“那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身子太小了)。只有巳时将近,它唱一会,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一个平凡的景,经过汪曾祺的视角,便是美得天真与烂漫。就感觉这个文字出来之后,仿佛在眼前看到了这个动态的景物。他字到何处,何处有画境。

  结尾末段,“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我抽一支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那一次,我感觉我跟父亲靠得近极了。”这些日日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曾有缘与我们有交集的平凡场景,在汪曾祺的眼里却是另一番意象,一一细数,娓娓写来,竟是可爱至极。

  汪曾祺说过:“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儿,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是呀,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我们都是在平常的人,做着平常人该做的事儿。愿我们珍惜前人,都能活泼泼地在尘世中生活!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二):汪曾祺:我嘴角上扬,看你一生沉浮

  汪曾祺,多被人唤作汪老,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师从沈从文,经历过“文革”,戴过“右派”的帽子,他形容文革的经历,是“随遇而安”。为了更贴近真实的汪曾祺,我也称呼他汪老!

  刚刚读过汪老的《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被他的逗趣和平和心态打动。

  先来分享汪老书中一些好玩句子:“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我的笛风甚好,是‘满口笛’,但是后来没法再吹,因为我的牙齿陆续掉光了,撒风漏气。”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的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一) 他们影响了我的为人,也影响了我的文风!

  从《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当中,可以理出一条影响汪老写作的人、事、物的线索

  汪曾祺曾师从沈从文。“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汪老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受沈从文影响的。《沈从文小说选》让他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兴趣,并且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的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我熟悉这些属于市民阶层的各色人物待人接物,言谈话语,他们身上的美德和俗气。这些不仅影响了我的为人,也影响了我的文风。”

  “我写作,强调找真实,大都有过亲身感受,我不能靠材料写作。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

  关于写书评、写序,汪老说“写书评、写序,实际上是写写书评、写序的人自己。借题发挥,拿别人来‘说事’当然不太好,但是书评和序里总会流露出本人的观点,本人的文学主张。”大多写书评的人会有一个困惑,写书评要不要流露自己的观点主张?汪老这么一说,是对一些写作者醍醐灌顶

  “有一些青年作家受了我的影响,甚至有人有意地学我,这情况我是知道的。我要诚恳地对这些青年作家说:不要这样。不要‘学’任何人。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三四十岁就写得很淡,那到我这样的年龄(此时汪老七十岁),怕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一点,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特别受用。真好,他像一个谆谆的师者,告诉年轻写作者应该走怎样的路。

  (二) 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老是大智慧的人。他的一些表达是用感性方式诉说理性,最后呈现出理性。

  我们都有一些关于“文革”的“记忆”,那并不是一场好的“记忆”。汪曾祺在1958年被“补课”,划成“右派”,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但那个时候,摘掉“右派”的帽子不等于就不是“右派”了,而是换了个叫法“摘帽右派”。到1979年给全国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平反,汪老才算跟“右派”的影子告别。期间经过二十年!

  别人问汪老被打成“右派”的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答“随遇而安”。“‘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对自己被打成“右派”的经历这样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在汪老的世界里,生活是很好玩的!看《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总能被书中汪老的或描写、或用词、或温情打动,叫人嘴角上扬。

  汪老是在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只有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常常保有这样的心态吧。我们都是该像汪老学习的。

  (三)“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位作家,家庭背景是他后期所有的生活甚至写作的底片!

  在《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里,汪老也写到了他的祖父、父亲、母亲继母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教他读《论语》写八股文,对他偏爱。父亲能骑马、玩乐器、作画、刻图章、做各种小玩意儿,是个孩子王。父亲也懂眼科医道,帮人治病。父亲待人随和,没有架子,时常周济穷人,参与公益。在父亲的陪伴下,“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汪老的生母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没有多少关于生母的记忆。其后,他有两任继母。他对第一任继母的感情是体恤,是爱。继母喜欢他,他管继母叫娘。他写“偎在娘怀里,我觉得很幸福。”这个娘,就是第一任继母。他对这位继母是有很深的情感跟感激的,但他没有写。

  不过在后面的一篇文章里,他写到一位养蜂人的老婆。养蜂人的大儿子不是她亲生的,大儿子的儿子自然也是跟她不亲的孙子。汪老写到养蜂人的老婆对待这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孙子:“她很爱这个孩子。这种爱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讨丈夫的欢心,也不是为了和丈夫的儿子一家搞好关系。这是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我想这也应该是汪老心中对自己第一任继母的赞誉。

  我最喜爱这本书中的第二辑《人间草木部分,汪老写到很多植物以及他经历过的春夏秋冬。相比于我们现在通过天气预报、通过手机变化温度提醒感知四季,汪老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是通过大自然的变化来感知四季的,露水、雪、秋海棠梧桐叶。他们因此对四季时序的变化凝聚出深厚的感情!

  汪老的《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里,有叫人长寿秘密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李小白Lin”更多好书、电影、综艺与你分享!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三):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七十七岁离世的汪曾祺先生,不愧为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汪曾祺先生以其对生活的敏感,怀着赤子之心,为我们留下了纯粹纯净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的有志青年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本《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以三辑的内容传递着汪曾祺先生丰富精神世界。抛却人世间的烦杂与黑暗,致力于精神的圆满,以此来拯救灵魂,达则兼济天下情怀不坠青云之志豪情。汪曾祺先生虽已离世,就此方面,何尝不是人生的长久。以文立德,以文立志,以文救众,髦耋之时,爽朗依旧。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第一辑随遇而安中十一个短篇,反映出作者困苦之中精神的淡然,以苦为乐心境平和,这种心志是广大不忘灵魂的知识分子文人写照吧。《随遇而安》篇里记叙了那个时代下文人的悲剧,被打成右派的汪曾祺先生并未消极,沉沦,自暴自弃,而是将此当成人生的经历,生动记录下面临浩劫——精神摧残的浩劫,人性的浩动,世间百态,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文字救了汪曾祺先生。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滑稽感。

  一桌一椅一笔,无论外界如何狂风暴雨拥有这颗沉静之心便可。人心脆弱,倘若没有安放之处,生如春花美好又如何能实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活命之道。漫长艰苦的沦桑岁月,人间草木处处鼓励艰辛光阴

  在第二辑《人间草木》可观赏到汪曾祺先生的画作,画作与文字的写意流畅体现出大磨难之后的淡泊,单调日子也变得盎然,有形的生命体会消亡,而无价的精神却可流传至久。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不虚掷不自扰,静心做好自己兴趣所在。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教会我安然处理的哲学。第二辑《人间草木》的十二篇文章,源于草木花卉,看着这一篇篇温情的文章,烦躁的心也会沉静下来。难道人还不如《灵通麻雀》里那只活了四年多的麻雀吗?天地间有玄妙,依心做好自己的纯粹方为大道

  第三辑《七载云烟》十三篇,人生浮迹,过客忧思,过眼云烟。同道中人,哪怕是日常点滴,也别有情味。安格尔与聂华苓的相伴,沈从文先生的往事,老舍先生的爱花成性,金岳霖先生的趣事......各色人物在汪曾祺先生笔下灵活同,勤劳恬淡、平和、也正是汪曾祺先生的真实写照。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四):随遇而安地走过真实的一生……

  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无所有的,纵使未来生活中,拥有名与利,拥有金与银,拥有爱与恨,但在离去时,终归还是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只能带着爱或是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撇开那些虚浮不实的荣华富贵,洗尽那些世俗伪装的铅华,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是世间的小儿女,都需要闯过上苍给每个人设置的每一道关卡,尝尽人世间的每一次的酸甜苦辣,直至功德圆满。或许是前世尝过的苦太多,有些人这一生会过得甜一些,也或许是前世品到的甜太满,有些人这一生会过得苦一点。

  汪曾祺先生的一生,经历过甜似蜜的富足生活,中药中看市井百态,墨香中观奇花异草,也经历过苦似黄莲的惊恐岁月,身体心理双重打击的百般折磨,可以说,在天堂地狱都曾走过一遭。过去的衣食出行方式早已成为了昨日黄花,消逝在时代的洪流中,回望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与汪曾祺先生曾经历过的过往实在是要来得幸福得太多了。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条难走的道,我们虽然看似幸福,却也在承受着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就如同汪曾祺先生,以及那些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经历他们所要经历的,承受他们所要承受的。时代虽然不同,责任同样沉重。

  之前没有看过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所以对汪先生不太知晓,这次有幸品读了《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发现汪曾祺先生虽然经过了人生极致的甜和极致的苦,为人倒极其的乐观,七十岁生日时,想得不是自己还能够在这世间弥留多久,而是想着再也没有六十几了。或许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于生死早已看透吧。我在想,倘若我生在那个年代,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是颓废灰心,还是消沉失望就不得而知,但以我对自己的了解,可能消极多于乐观吧。虽然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但就这一点,我就很佩服汪曾祺先生,以及那个年代咬牙坚持的名人名士和无名人士们。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种隔空交流的感觉。恍惚看见汪先生坐在沙发上,面对面的讲述着这些年发生过的事,这些年心里的动荡,时而皱眉,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时而哀伤……汪先生的文字有种勾人的能量,虽然言语间都是些陈年旧事,如今听来倒也受益万分,尤其是汪曾祺先生对于人生百态的态度——随遇而安,二十年的右派岁月,在别人那里是“逆来顺受”,在汪先生这倒成了“随遇而安”,是给自己的平淡人生添点波澜,在他的字里行间里,轻描淡写的讲述着二十年的右派帽子戴了摘,摘了又戴,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

  每读完一篇汪先生的文章,就对那个年代多了一份了解,也对汪曾祺先生更添一份敬佩。《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讲述的是汪曾祺先生的过往,与家人的过往,与友人的过往,与时光的过往,正如汪先生说的那样:“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纵观汪曾祺先生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像他写作写书评的态度那样,强调真实,随遇而安。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真实也过一生,不真实也过一生,干嘛不真实过完自己的人生呢。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五):原来汪曾祺和沈从文还有这样的关系啊?

  汪曾祺和沈从文的渊源要从汪曾祺在江阴南箐中学读高二的时候说起,当时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汪曾祺当时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这避难的半年里,汪曾祺除了带了准备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课外书,其中一本是《沈从文小说选》,还有一本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汪曾祺毫不夸张的说,就是这两本书使他对文学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汪曾祺的写作风格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1939年,汪曾祺赶到昆明考大学,当时赶到昆明的时候还得了一场恶性的疟疾,还住进了医院,据汪曾祺说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住院,也是唯一的一次,当时高烧超过40度,在那样的情况下汪曾祺还不失去幽默的和护士开玩笑的说“要不要写遗嘱?”,就这样护士给注射了强心针,然后晃晃悠悠的进了考场,发榜后发现居然考到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也就是当时沈从文任教的学校。汪曾祺之所以考西南联大就是冲着沈从文去的,也许在当时发烧到40度,考试一点都没有信心、缺乏意志力的时候,“沈从文”三个字就是他当时的吸引力。沈从文对汪曾祺吸引到什么地步?当时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开了三门课,分别是: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汪曾祺对沈从文开设的课程全部选了,可见汪曾祺对沈从文的崇拜之情。据汪曾祺说当时沈从文授课的时候,讲话声音很小,湘西口音很重,很不好懂,汪曾祺和沈从文好像“心有灵犀”似的,沈从文在讲课的时候汪曾祺什么都懂,别的学生理解不了的,汪曾祺准能理解得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经常去看沈先生(汪曾祺对沈从文的敬称),还书、借书,陪沈先生上街,逛寄卖行、旧货摊,买火腿月饼,听沈先生和客人谈天。饿了就和沈先生到宿舍对面的小铺吃一碗加鸡蛋的米线。汪曾祺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写过2篇稿子,写出来已经有几年了,当时没有地方可发表,沈先生知道后把汪曾祺的这2篇稿子寄给了上海的《文艺复兴》,因为稿子是用毛笔楷书写在学生作文的绿格本上,据说当时郑振铎打开原稿的时候,发现上面已经叫蠹虫蛀了好些小洞,可见沈先生对汪曾祺的这些原稿已经保存了很长的时间。

  1946年汪曾祺离开了昆明,汪曾祺在昆明一待就是7年,7年让汪曾祺对昆明这个城市有了很深刻的感情,特别是昆明的翠湖,翠湖留下了汪曾祺很多的记忆和寄托,在离开昆明翠湖38年后,听说因为搞建设,把翠湖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汪曾祺觉得很愤怒,因为他觉得翠湖就是昆明这个城市的眼睛,后来又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汪曾祺又觉得放心了。这一年汪曾祺来到了上海,因为当时汪曾祺没有找到可做的职业,情绪很不好,沈从文得知汪曾祺的状态后,特地写信骂了汪曾祺一顿,沈先生来信中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有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而且沈先生还在信中说了他自己刚到北京所遇到的困难,沈从文对汪曾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恩师,更是汪曾祺人生走向作家的导师。汪曾祺对沈先生的佩服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了,汪曾祺说:“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1958年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作,汪曾祺和农民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对农村、农民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四年的积累也为汪曾祺以后写作的道路提供了很多的素材。直到1961年汪曾祺摘掉“右派”的帽子,回到北京。后来有人问汪曾祺被打成“右派”后,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汪曾祺只给了对方四个字的回答:“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逆境,“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能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这是汪曾祺被划为“右派”后对自己的定义,以及对当时所处的环境适应。汪曾祺身上有着我们需要学习的力量和坚持,在逆境中成长和对生活的态度,也正因为当初的不放弃,才有了后来的汪曾祺。

  1988年,在沈先生去世的时候,汪曾祺在书中说了这样的话:“沈先生面色如常,很安详的躺着。我走进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了一眼,我哭了。”沈先生很喜欢汪曾祺这个学生,据说有一次汪曾祺晚上喝得烂醉,坐在路边,沈先生到一处演讲回来,以为是一个难民,走进了发现是汪曾祺,沈先生二话不说和两个学生把汪曾祺扶到住处灌了好些浓茶;说还有一回汪曾祺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沈先生一看一句话没说,就跑出去买了几个大橘子抱着回来了。沈先生很欣赏汪曾祺,汪曾祺不但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还可以说是沈从文的得意高足,这就是汪曾祺和沈从文的关系。因为一本书而认识了沈先生,后来沈先生就成了汪曾祺的指引,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六):怀念汪曾祺老先生:世间小儿女的爱

汪曾祺老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汪曾祺老先生已经走了20年了。

  20年的时间,当初呱呱坠地的婴儿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当初一棵刚冒出嫩芽的树苗都已经成荫了,当初的读者或许已经跨入了油腻的中年了。

  20年,时间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作为一名喜欢汪曾祺老先生的读者,并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出版市场每年都有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以不同的书籍出版,每一本汪老的书都会收割一批新鲜的年轻读者,文字还是那一些,但读者却是发生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最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新出了一系列汪曾祺老先生的书,很多文章是以前看过了,再读又读出了另一种滋味。一系列最新汪曾祺老先生的书里,让我感觉最亲近的是《我们都是世间小女儿》这本书了,书腰上画着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三、四个或许是洋葱或是板栗,汪老先生笔下里浓郁的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我并没有肤浅得仅凭书腰就看上了一本书。其实,这本《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最有价值的地方是首次公开了汪曾祺老先生的私人老照片:亲朋好友,讲学及游览山水的照片。每一次明星宣布分手时,都有一批的粉丝说不相信爱情了。这个时候,我特别想请他们看看汪曾祺老先生和他的夫人施松卿女士两个人从意气风发时的合影到两个人的鬓发变白的合影,眼睛或许变小了,但眼神里流露的爱至老未变了。现实版的天长地久,和和美美的一对伉俪,这才是爱情的真正归处,何必只关心娱乐圈里游荡的爱情呢?

年轻时的他们。图片来自网络。年老的他们。图片来处《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里公开的照片还包括汪曾祺先生的姐弟合影,友人合影以及游览山水时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里的汪老先生都是淡淡地微笑着,并不沉寂,正如他的文字一样。不过,有一张照片你可能会疏忽了,这就是最后一页最汪朝女士提供一张全家福的合影。你会赫然地发现,汪老年轻时也是瘦瘦的,高高的,浓眉大眼的斯文青年,此时的这位斯文青年已经是一位父亲了。

图片来自《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这本书里浓缩了汪曾祺的一生,全书共三辑。第一辑“随遇而安”收集的是汪老写的他的家,他的父亲、母亲和老年生活。可以说,这一辑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父亲在汪曾祺的笔下是聪明、文武双全,正义,扶危挤贫,更让他怀念的是父亲给了他一个美好的童年。

  最让我感动的是汪老写他的第二个继母,三岁生母过世,第一个继母爱他、疼他,他和她们在生活里有过交集,他对她们是有感情。可是第二个继母任氏娘过门时,汪老已经十七岁了,大都在外求学,并没有多少的交集,但是汪老这样写道:“我对任氏娘很尊敬。因为她伴随我的父亲度过了漫长的很艰难的沧桑岁月。”说实到,一个儿子能从心底里真正地感谢一个女人对父亲的陪伴,这需要很大的胸襟,也是从心底里散发真正对父亲的爱。

  第二辑“人间草木“写的是春夏秋冬里的田园、果园以及在自己在逛菜场里所风的花花草草,这些看似无情物,但在汪老的笔下却有它们的风韵和生命。

  第三辑“七载云烟“写的是故人。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汪曾祺承继了沈从文散淡而的平静的小说写法,文脉上他们有承继的关系。即使是在生活里,沈从文先生也是汪曾祺的精神导师,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汪曾祺初到上海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坏,沈从文写信骂他:“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上有一支笔,怕什么!”汪老特意把信的原文真实地呈现在文章里,可见沈从文的骂对他来说是一种鼓舞了!

  第三辑里的故人的故事多,看汪老写老舍先生、金岳霖先生,吴大和尚,静融法师等人。汪老先生会诚实地告诉你哪些人是小说人物里的原型,而他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样。这个可以少掉了很多文学考证者的工作了,也满足了许多读者的好奇心了。

  汪老曾说他“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生哲学,甚至是贯穿在自己写作里的哲学呢?答案就在这本书,汪老说:“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

  是的,这本《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写的平平常常的人的爱,小儿女的爱。

  2017.11.11灵林玖玖原创。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七):远去的旧时光

  汪曾祺老先生(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做过编辑,写过剧本,创作小说和散文,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读他的文字,非常的舒服,也许是人到老年,越发的返璞归真,朴实,诚恳,娓娓道来,看他的文章,如同和一位长者闲话家常。心是落到实处的踏实。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一书里汪曾祺说,“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越琢摩越觉得“世间小儿女”这几个字实在是妥贴。人之一生,如一叶浮舟,飘飘无所适,和广袤无垠的宇宙和天长地岁的时光比起来,人如此渺小,而“小”才是我们的常态。“小”一生里则伴随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诸多滋味。禅语有言,“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教人离苦得乐,然而生而为人,苦乐掺半,常甘苦与共。

  在这本散文集里,汪曾祺回忆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其中有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是首次刊出,非常难得。在这些回忆性的文字里,汪曾祺淡然面对曾经的苦难和艰难,将那些难挨的岁月都化作笔下温润的人和事,这些旧事读来不仅是从容,还有随遇而安与关照万物的人文情怀。这,在当下也非常难得。

  这几个月来汪老的书重版了许多部,陆陆续续也读过好几本了,有看过他谈旧时光里的各种吃食的,也有各种物件的。但无论笔下何事何物,总是一派从容和随遇而安——我想这是因为心有所属,心有所归,爱好广泛,心之所向往之处也并不在那些权钱利的浮萍之上的缘故。汪曾祺看重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看重家庭生活,看重人之真性情的关系,故而,在他的笔下,处处体现出的也是那种舒舒然式的疏淡和平静。就像水,“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而在这样的山水氛围里,也造就了汪曾祺如水般的温润情怀。

  书中第二辑《人间草木》中收录了汪曾祺的许多画作,对他的画,汪老说,“我很喜欢徐青藤、陈白阳,喜欢李复堂,但受他们的影响不大。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画是文人的情趣,心境装的是千姿百态的生活。第三辑《七载云烟》里,回忆在战乱中,西南联大里一边读书,一边苦中作乐的日子。恩师沈从文,爱花成性的老舍,关爱后辈的德熙,样子有点怪的金岳霖头等西南联大的老师们等等。汪曾祺在云南住过七年,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到1946年西南联大宣布结束迁回原址。课业之余的生活是无目的闲走,闲看,看“这就是生活”,这段经历对汪曾祺一生影响非常大,“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

  “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生活化的作家,懂生活,更懂生活的意义。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八):有味文人汪曾祺

  初读书名《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心中充满疑问:它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何谓“世间小儿女”?于是一拿到书,便迫不及待地拆开。当看到作者汪曾祺在封底所写“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瞬间便了然于心。 这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兴趣、家庭、求学、工作等一一涉猎;第二部分描述了自己记忆中的花花草草、虫鱼鸟兽;第三部分将视角转向别人,沈从文、老舍、和尚、大妈等等人物一一勾勒,但其实在说别人的故事时也在说着自己。整本书的语言都很平淡朴实,一个个人或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亲切自然。读着它,工作的烦躁、生活的琐事、都市的喧闹,仿佛慢慢都离自己越来越远,心中所剩的是平静、是恬淡、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品的风格往往得益于作者的阅历与性格。汪曾祺出生于旧式地主家庭,从小物质条件比较优越,考取“拔贡”的祖父、多才多艺的父亲对他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之后从西南联大正规科班毕业,可谓一路顺风顺水。但后来他还是赶上了“文革”,成为“右派”后便被下派劳改。这段经历可以说是人生低谷,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日子苦不堪言,但汪曾祺却恰恰相反。《随遇而安》这一小节完整地讲述了作者“右派”中种种遭遇,这也是全书让人感触最深的部分。面对逆境,作者直接写道“三生有幸,要不然我的一生就更平淡了”。是啊,人的一生有顺有逆,这样才有意义,要不然在老来时对一辈子毫无记忆。心态好了,自然在逆境中不会自暴自弃。相反,往往会出其不意,汪曾祺正是这样。除了劳作,在这期间他参与文娱活动,画出了《中国马铃薯图谱》;切近地观察农民,为日后创作提供了素材。这一节文末,作者对“随遇而安”进一步作了解释:“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 作品的广度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最早了解汪曾祺是从他的美食作品《汪曾祺谈吃》开始的,而在《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中进一步知道,他不仅对吃有研究,兴趣更是方方面面,他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而书中第二部分更是详述了他观察到的许多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花草鸟兽,记得很有意思的是关于山丹花的短文。以前仅限于知道它是野生花,除此一概不知。读罢才了解,原来山丹花开花朵数是自己的年龄记录,每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之外,他对哑蝉、粉蝶、土蜂等的描写,同样轻松活泼,充满趣味。看了他的《人间草木》,只想说一句:其实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文章的广度在人物上来说,便体现在涉猎各行各业大小人物。既有文学巨匠沈从文、老舍,又有邻居大妈、养蜂人、和尚等普通素人。在作者笔下,他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喜怒哀乐、家长里短,毫不遮掩,跃然纸上。 “我写作,强调真实。”我想这也是汪曾祺对自己作品最实实在在的概括。“真实”始终是贯穿全书的原则,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作者生活中所遇所见。没有为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也没有为文章结构规整而苦心经营,更没有为追求思想玄奥而刻意深沉。自始至终,只讲求更家常、更自然、更真实。所以读这本书时,会感觉平易近人,亲切熟悉。就好像一位老朋友或者一位身边的长辈,面对面地给你讲述他的人生阅历、生活感悟。讲到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你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最后借用铁凝对汪曾祺的评价“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寞,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这就是我看到的汪曾祺,一位真实的作家,一位有味的文人,一位亲切的老朋友。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九):很简单

  我看过很多本汪曾祺的书,尤其对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写美食,他的每本书都能够了解到他的一部分,因为他的文学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本书汇集了他经典的散文作品,我刚好大学毕业,对于书中的文字已经到了深有体会的时期,在紧凑的生活当中能够有这种怡然自得的作品增添我们生活的色彩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我相信如果没有沈从文,汪曾祺的文章依然会被大家熟知,因为他懂得享受生活。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文章也逐渐变得更加平淡,但是从这种平淡中刚好体现了它的耐读性,一本书如果不能让读者反复阅读就不能被称作是经典。一本好书对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可能有些人没有经历过汪曾祺所说的生活,却依然能够看懂书中讲的是什么,但是真正能够发挥这些文字巨大作用的时候是被真正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去阅读。汪曾祺的作品反复被以新颖的方式印刷出来,购买的人依然很多,这也就证明了他的经历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汪曾祺的散文每隔一段时间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因为凡事没有绝对,汪曾祺对于这点控制得很好。简单的事情可以看得复杂,也可以与其本质一样,看的人不同,心境不同,也就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他的文章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读者之前没有了解过汪曾祺,可能还认为他依然在世,并且不断写着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想。他的作品其实不用做宣传就已经被人们抢着读了,最近突然出了这么一堆他的作品我也是感到一惊,不过想想经典的作品不都是被印刷出了好多个版本么。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常人能思考的,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能力,这种问题也应该有一个导师带领我们。而且这本书也很真诚,书中加入了汪曾祺的生活照片,这些难得的图像更使得这本书具有收藏价值。在书中看到他平时的样子就能够想象得到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般能够达到这种水准的人家庭一定是无比温馨的,因为他看透了这些世俗,也能够在其中找到更好的生存方法。

  全书一共分三辑,这种组合正好从各方面完整地叙述了汪曾祺的一生,看一个人的作品之前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个人,这本书做到了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去了解作者。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读后感(十):淡然如水汪曾祺

  

淡然如水汪曾祺

最近几日心里面不大太平,工作的繁杂、感情的落寂、生活的苦闷相互叠加,整个人颇有些郁郁。于是找来了这本《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来看,希望可以从汪曾祺哪里学到几分宁静。

  汪曾祺的文字有着别样的力量,像温润的小溪安静的流淌,笔下没有尽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有静静的情景呈现,人物、景致自然而然流泻而出,不带一丝烟火气,美的让人不敢惊扰。我平时喜欢在书上涂涂抹抹、写写心得,但在汪曾祺的书上,我竟不敢写字,生怕惊扰亵渎了这份清雅。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这本书里选的多是汪曾祺老来所写,此刻的汪老说:“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所以,他的小说越到后来,越是返璞归真。在笔下与我们谈天说地,我们了解到他出生在书香世家,曾祖、祖父都考取过功名。父亲很有才华,会体操、绘画和多种乐器。他自己因为仰慕沈从文,在抗战困难的时候“从上海经想干、越南到昆明”,考取西南联大,最终得偿所愿,成为沈从文的入室弟子。我们知道他的种种喜好,写字、画画、做做菜,是为懂生活、知情趣的人。他亲切、乐观,不靠材料写作,只写“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如姜白石所说的“世间小儿女”。

  汪曾祺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因为他的小说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也正因如此,他能相对平安的度过十年浩劫。《随遇而安》中详尽介绍了他被划为“右派”前前后后的经过和具体的感受,虽然也“血压升高”“极度疲倦”,但通篇没有一丝的仇恨,没有一点的抱怨,能做到这个的并没有几个人。而且,他还进一步的努力“改造”,干农活、抗麻袋、上大田、喷农药,“能够扛起一百七十斤重的一麻袋粮食,稳稳的走上和地面成四十五度角那样陡的高跳。”别人忙着不知所措的时候,汪曾祺却和农业工人“干活在一起,吃住在一起,晚上被窝爱着被窝睡在一铺大炕上”,近距离的观察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的环境,所以日后他笔下农民和农村才那么吸引人吧。

  心情不好的时候读到这篇,心里自然自然的变得特别宁静。从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到七九年平反,经历力了下放劳动改造,在沽源马铃薯研究站画了三年马铃薯,调回北京“控制使用”创作“样板戏”,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还能在平反后说出“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样的话,还能觉得丁玲的“逆来顺受”太苦涩了,自己的“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是需要怎样的宁静与淡然。

  当年读《受戒》时吓了一跳,文章还可以这么写?现在读《随遇而安》《自报家门》又受了一惊,做人可以有这么高的境界。不求显贵,不想刻薄人,只想平静温柔的享受生活,享受生活里的美好事物。

  星云敬上

  2017.11.1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