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人》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九人》读后感精选

2021-03-27 01:4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人》读后感精选

  《九人》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图宾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人》读后感(一):2021拓1

  

《九人》

去年大五的书单里有一本《联邦论》,读完之后收获很大,顺着系统算法推荐,找到了这本《九人》,副标题: 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本书从大法官人事更替以及几个影响力巨大的个案(比如堕胎、同性恋、种族平权、2000年大选之争、宗教进入公共领域等)入手,系统描绘了美国最高法院从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代的发展历程,为广大读者揭开了最高法院神秘的面纱,不输小说一样精彩的叙事,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本书为2021年阅读第一本,拓展眼界。

作者是一个自由派知识分子,写作中难免有人物脸谱化倾向,这点请大家注意。不过作者在后记的论述颇为深刻:近年来,导致美国社会出现裂痕的已不再是地域或宗教问题,而是意识形态分歧,往往是意识形态左右了案件的判决结果,在最高法院,意识形态的差异高于一切,未来只有而且仅有总统大选的结果能决定最高法院的未来。

意识形态纷争没有对错,大家只是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来判断,多元社会,还是要多理解多包容,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变局时代,多了解点外面的世界总是好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即使这个外面的门慢慢的关上了,我仍愿选择相信知识,相信理性,这是尊严的底线

  《九人》读后感(二):最高法院—意识形态的搏击场

  

2021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读完全书,从小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很可能对其中的大部分案件都错愕不已,甚至会流露出“就这”的表情。

当然灯塔国自由国情所在。他们的最高法院在我看来完全是建立在自身及所属政党意识形态基础上,有时候完全脱离了法理甚至基本的常识。导致各大法官对立的,是其不同的司法理念。法之成法,为什么要根据个人不同的理念来做出是非判断呢?在这个最高法院,意识形态的差异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决定最高法院靠的是:总统大选的结果。。。引用全书结尾的话“最高法院本身就是民主过程的产物,用句或许有些冷酷的话说,它既代表着最好的人的利益,也代表着最坏的人的利益”。

书中有幅合影很有意思,全书着重介绍的“九人”们貌合神离,各自盘算的形象很好的诠释了最高法院这处“殿堂”的“宫斗戏”

我想虽然目前我国的法治制度尚有提升空间,但也大可不必羡慕看上去很美的异域风情。

  《九人》读后感(三):《九人》——从“九老院”看三权分立

  ① 在读这本书之前,总是对美国的司法模式有很精致的幻想,认为三权分立是宇宙的真理,司法独立应当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美国最高院的九位大法官是最公平正确且顶级的司法裁判者。

  然而读书的过程,使我的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地崩塌、重塑。美国没有真正的“三权分立”,三权最初的架构就决定着它们之间相互暧昧而又龃龉的关系。“九老院”不单单是(或者说完全不是)为了解决美国宪政问题及联邦与州的矛盾而设立的最高法院,它是政治的产物,是党争的产物。每一个大法官的提名,都是一次政治投机行为。总统任期届满,由他提名并最终胜选的大法官将成为他的政治遗产(因为大法官的终身任职制),秉持着总统的意识心态与司法理念,通过在庭审中不断创设与推翻先例,来为其一党来谋取长久的政治利益。因此,在两党权力平衡的年代,总统会倾向于提名中间温和派来谋取两党合作扩大政治影响,而在一党足以主导议会的时候,则毫无顾忌的提名极端的保守派或是自由派以更大程度攫取最高法院的权力。同样,大法官的提名人选也日趋年轻化,也是为了保持一党的长远利益。

  包括罗伊案、布什案与布朗案等一系列著名的上诉案件在内,本书都在表达这样一个简单的观点——谁的票多,谁赢。先例的创设不在于谁的道理更深入人心、振聋发聩,而是谁手里的票数最多。九个人,九张票,两个党派,所谓的先例很有可能只是某一张摇摆票脑袋一热的结果,至于司法正义,在哪呢——或许在异议意见书里,或许不在。谁在乎呢?

  这样的最高院,这样的联邦法制,这样的三权分立,似乎并不能真正解决触及民众最根本的诉求——远远不能。

  《九人》读后感(四):History Repeating Itself in “The Nine”

  请访问我的网站"Shiba's Playground"阅读全文

去年在美国深受爱戴的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并且大选未定,战局看似焦灼,出于焦虑我打开了这本书,并且带着很多疑问:为什么当下我觉得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竟然有那么多的争议?历史上大家是怎么讨论的呢?当年大家关心的都是什么问题?

读完这本书之后,对于美国现在发生的各种夺人眼球的争论,都能从这本书里看见最高法院判例的影子,并且在当时的讨论中详细到给出了富有争议的数字级别判断方法。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觉得少数族裔收到了系统性的歧视,并且要求在大学录取的时候给予平等。那么这样的平等如何来判断呢?是靠录取名额在族裔间平均分配,还是靠给少数族裔更多名额以弥补历史歧视?这样的弥补政策应该持续多久呢,不可能是永远吧?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所有的种族真正平等了?标准是什么?

当然最后得出的判决书不可能如所有人的意,但是却比我坐在那里想当然地带着自身利益去思考要来得有理有据,是一些很好地引起大家思考的判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梳理。

由于豆瓣限制,请访问我的网站"Shiba's Playground"阅读全文,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