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抉择》读后感锦集
《理性的抉择》是一本由[美] 特蕾泽·休斯顿著作,49.80元出版的36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一):这本书冲击了我的性别平等观
这书我看的很艰难,用了三周才算基本看完。书是个女性认知心理学家写的,引用了很多研究报告和参考书目。我常常被书中提到的书和论文吸引过去,而原书只能看十几页。书中有些章节的翻译生硬,我就去打印了英文原版对照着看,阅读速度就更慢了。
这本书冲击了我的性别观,比如:
1. 我认为女性要提高自己的自信, 在不自信的时候也要装作很自信(fake it untile make it)。How Women Decide这本书讲的相反。你的自信水平跟你的性别无关,只跟你所处的环境中有关。如果你需要说服别人,那么你需要提升自信心水平,如果你需要收集讯息做一个艰难的决策,那么你需要调低自信心谦虚的收取多方面信息。女性在怀疑自己的时候,要去分辨这是性别刻板印象,还是自己能力不足。如果是性别刻板印象,那就告诉自己,这只是社会大众偏见而已,我不要在乎。如果是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盲目的提高自信水平,而是树立校准的自信(well-calibrated confidence),让你的能力和你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水平相符。
2. 生理上的性别差异可能会导致决策模式的性别差异,这直接否定我之前的“性别差异仅仅局限在生理层面,其他都是后天习得的“的观点。科学家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在相同的情况下做同一决定,神经机制完全不同。男性倾向于“我们行动吧,直面风险”。如果失败了,雄性可以逃跑。但是如果失败了,雌性不能逃,因为她要照顾幼儿。雌性会说,我们先要慎重。面对威胁的时候,雌性需要一种减少风险的策略,直面风险又保证自身和幼崽的存活。雌性倾向于采用“照料和结盟”(tend and befriend)的方式 。就算找不到结盟的对象,把风险降低到最低也是雌性面对风险的最佳策略。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二):笔记随想
就是说,女性必须通过多次成功,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因为她们的成功经常被当作偶然事件,而男性的成功则很容易被当作实力雄厚的表现。
他把男性比喻成特工,把女性比喻成母鸭。特工的特点是干练、独立、果断、强硬,可以迅速地做出决定并执行。而母鸭的任务是照顾自己的每只鸭宝宝,并确认宝宝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期待男性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却希望女性能够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
女性在做决定的时候,她们通常比男性更谨慎,更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依据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女性表现出的自信有所起伏,越是熟悉的领域,她们越能正确评估自己的知识。而男性则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自信心爆棚。(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男性会选择高成本、小概率的大成功,而女性则会选择更有把握的小成功。(不要相信男老板有时候作出的应急方案)
在收集信息的阶段,你要尽量调低自信度。因为人们只有在感觉到被尊重的时候,才愿意提供更多信息。但当你有了足够多的信息并且已经做出决定之后,要调高自信度,让别人信服你,并且愿意执行你的决定。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拥有者偏见”,就是说,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时,我们比别人更容易高估它的价值。我们还会不停地寻找证据,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为了突破这种思维局限,我们就要学会引入更多的选项。(不停得找)
而那些不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死亡率反而会降低。也就是说,我们对压力的负面印象让压力损害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压力的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压力的态度来改变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不要试图忽略或降低你的紧张,而是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些现象理解为兴奋。这一点小小的转变就会让你更轻松地面对挑战,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我要改变对压力的偏见,不让它再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三):理智的注入影响女性的抉择
作为女性,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中充当重要的角色,这在之前的历史中可能更多是遵从道德礼仪等老思想,而现在的女性却更加独立和有思想,善于思考并且开始延展到各个领域,不断地展现着作为女性所独有的魅力。可是女性作为与男性相对立的一面,有着许多男性所没有的特点,这特点带来的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弊端,这些都难以避免。
这本由著名认知心理学博士著作的《理性的抉择》关注对象就是女性,这点让女性读者都受益匪浅。看完这本书,合上这本书的一刻,我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里面写的一些内容很有指导意义,可以让我深入思考作为女性本身的优势和劣势,趋利避害地去解决问题。
女性本身的一些焦虑问题还有一些作为领导应该避免的问题都是应该思考的地方,作者都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决。明确女性应该如何在决策中,理性的对待,并综合考量做出正确的判断。作者拿男性和女性对比,用正确和错误的决策对比,让女性在思考和决策中更加谨慎,做出实用性的决策。决策往往指导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从而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有人可能会说这本书适合女强人,这只是一个方面,每个女性都能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固定思维,这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
书中引用了许多经典的心理理论,让我震惊的是自己完全掉到了这样一个个理论中,成为了那么一个固定思维的女性。在女性焦虑时,可能有一些领导阶层的人总是会说这样一个焦虑的女性是没办法担当大任的,特别是一些决策往往需要一些理性的男性来做,可是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观点,也许这样的感性而又富有想象力的女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正是一些有远见的人所需要的方向,这多么可贵的想法,让作为女性的我感到了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振奋。
作为女性,生理心理上都有很多的不同于男性的地方,我们更需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从而能够让自己扬长避短,更好地做决定,从而给自己的未来开辟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四):正确的决定
历史的书页中到处都闪现着权威女性的名字,时常都会出现一些与她们同时代的男性一样散发权威光芒的伟大女性。她们中的一些影响深远,为现代人熟知,她们之所以不同,大多是因为她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保持理性,让她们在成功的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这本书讨论的是女性如何做决定,还有女性如何做出更好的决定。这种现实提出问题在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这本书很有说服力,书名是《理性的抉择》副标题是女性如何做决定,这个话题很少有人会注意,而往往最容易本人忽略的话题却更重要。女性是十分具有多面性的,并且比男性更加顽强,其实在男性的角度上去看待女性,总是充满着主观因素,其实两性之间的差别仔细算来不亚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为女权而发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然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女性本身的力量,女性的决定是很有力的。
由于性别的不同,所以思考的方式也一定会有偏差,但是不知不觉中女性的决定好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实这些应该得到重视。这本书以科学的方式客观的讲述了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列举了很多强有力的实例,让我们体会女性在决策时的状态。在中国,武则天是个最经典的例子了,当然还有慈禧,很多女性在做决定的时候比男性要果断的多,人们忽略了女性的实力,是时候认清这一点了。
每个人都会做错决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决定,很多人都说女性的直觉很准,这句话不是无中生有的。很多女性在沟通和判断的时候会犯的错误书中都有探讨,作者把这些实例解剖,通过理性的思考总结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个男性,书中的这些思考方式果然和我不同,很多是值得学习的,书中作者也提到了男性在判断时的思考方式,并做了比较,最后的总结还是女性会更加谨慎。
这本书更适合女性看,因为男性很难学会女性的思考方式,也没有必要,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埋没好的决定。学会理性的决定在如今的职场中十分实用,要做女强人,从做决定开始。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五):女性
《理性的抉择:女性如何做决定》是一本写给女性的决策指南。本书作者特蕾泽·休斯顿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博士,也是西雅图大学教学中心的创始主任,她的主要研究兴趣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决策,可谓名副其实的决策专家。 休斯顿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社会一直在低估女性的决策能力。相比于男性的决定,女性做出的决定往往更少被信任,更多被苛责。在面临抉择时,男性通常只需要思考怎么办,而女性却不仅要思考怎么办,同时还要思考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的决定,以及怎么去应付这些评价。这种隐性的性别歧视,意味着女性往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努力,才能在事业上更进一步。于是,休斯顿写下了这本《理性的抉择》,希望通过对五个关键词的阐释,帮助女性在职场中克服偏见、更好地做出决定。 第一个关键词:直觉 人们常常觉得,和男性比起来,女性更喜欢依赖直觉做决定,而且女性也更擅长用直觉去做决定。但事实上,女性的决策风格是更倾向于分析的。这与大多数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第二个关键词:果断程度 人们通常的印象是,男性比女性更果断,更有魄力,女性则总是优柔寡断,缺乏行动力。但事实上,社会对于女性的苛刻态度,才是造成女性在决策时格外小心的原因。 第三个关键词:风险 人们普遍倾向于认为,男性更勇于冒险,而女性更保守谨慎。但事实上,性别对于风险偏好的影响很小。男女对于风险的偏好,主要也是由社会期待塑造出来的。男性在做出有风险的选择时,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支持,而女性却更容易遭到质疑。所以女性应该有意识地树立自己敢于冒险的形象。 第四个关键词:信心 在我们的社会里,男性确实比女性表现得更有自信心。男性总是过度自信,而女性总是信心不足。但适度自信恰恰是女性在决策方面拥有的优势,可以让女性大大降低犯错误的概率。 第五个关键词:压力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女性会丧失理智,会变得脆弱和情绪化。但科学研究却表明,在高压环境中,女性实际上通常比男性更冷静、更镇定。而人们之所以认为“女性更脆弱”,还是因为社会对女性一直在采取更严苛的评价标准。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六):女性决策的秘密
男人和女人是有生理差异的,这点至少在上万年之前,大家都知道了,所谓“女人有一个漏洞,男人有一个长处”;
男人和女人是有心理差异的,这点至少在上千年之前,大家都知道了,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且,这种心理研究在历史中不断发展,比如著名女性需求心理专家王婆教授的“潘驴邓小闲”理论,以及《肉蒲团》中侠盗的零散理论;到了现代,又有“男女与女人之间的鸿沟,就是跨文化的鸿沟”,以及畅销书《男人来自什么星,女人在子什么什么星》等。可谓常青话题、常聊常新,但是,几千年了,似乎都还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直到最近几年,认知心理、神经科学、管理科学的决策的兴起,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认知心理学博士特蕾泽•休斯顿这本《理性的抉择》,就是在神经科学、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女性决策的一本好书,在“女性在做决定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会面临什么样的评价?遇到哪些问题?”等方面,给出了行为科学的依据,而不仅仅是文化的、更是科学的判断。
为什么说是科学的判断?因为她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兼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采用了认知、神经等学科的知识,既有鲜活经验,又有科学实验,逻辑就是科学,科学重视逻辑,这本书的结论,都是来自实验和推倒,逻辑感很强,比如“花37 美元买瓶葡萄酒太贵了吗?”的论述,生活感很强,但又有逻辑力,因而体现了科学的魅力。因为她的视野比较宏阔,没有局限在女权主义的情绪中,而是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比如同样做出不许在家工作的决定,男CEO要比女CEO承担更少的指责和质疑,这也是一种外部的文化认知,会对于女性决策形成压力,以小见大,这本书在视野上的宏阔,为得出科学结论提供了有益的助力。因为她的性别优势。这位作者是女性,这种性别优势,让她更能走进女性的内心,以及检验理论的得失,更可贵的是,对症下药,对于现实中的应用,给出科学的改进性建议。
如今的时代,是女权消费的时代,女人是消费的主力军,因而,了解她们的决策秘密,就有助于我们打开女性市场,所以,这本书很适合做市场营销的朋友读一读,更适合做女性产品的相关人士读一读,相信读过本书后,你体会更深,挣的钱也会更多。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七):笔记整理
对于男性所做的决定,就算它令人费解、不讨人喜欢,我们也会迅速接受,并且认为必须如此。而当女性宣布同样的决定时,我们却会花双倍的力气进行审视。这也许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我们确实会怀疑她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是这样吗?)
我们如何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这种不公平的倾向?我们需要训练自己,学会察觉我们对待决策时的隐性偏向。
但是类似这样对女性决策者的歧视,有多少已经完全消失,又有多少只是隐藏起来但仍然影响人们对领导者的选择?(隐性,隐藏,换一种形态)
直到1920年,美国的女性才获得选举的权利,那时世界上已经有十几个其他国家通过了允许女性参与公民决策的法律。
布里斯科的研究说明,当男性和女性用同样的方式说同样的话时,我们潜意识中的偏见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我们认为,他一定会大有作为,而她真是个麻烦精。
女性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还多,可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担当重要决策者的女性却只有一小部分。2015年世界上的独立国家有195个,这些国家中只有11.2%的国家由女性领导;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和英国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女性高管所占的比例都只有15%。进入标准普尔前1500名的公司里叫约翰的男性CEO比叫任何名字的女性CEO都要多,我将其称作“约翰数据”。2013年,一项调查收集了超过1400位管理人员的信息,发现想在公司担任高职位的女性和有同样想法的男性一样多。当被问到是否想让自己的职位再升一级时,83%的女性管理者做出了肯定回答。同样的问题,只有74%的男性管理者做出了肯定回答。(数据)千方百计采用所有职业发展策略的女性,还是没有使用同样策略的男性上升得快或挣得多。
“狗拉雪橇问题”
他说:“这是不是很有趣?一个男人决定把自己的事业放在一边,去追随他的妻子,没有人质疑他;而当一个女性做同样的决定,要去追随她的丈夫,却要经受审视。”这时,我才放下了之前的思维。确实,在我做决定时,感觉自己被冠以辜负女性、辜负自己的罪名。社会对男女决策的偏见,容易让人们在评价女性决策时落入狭隘的、模式化的窠臼。
你必须能分清轻重缓急,想出并仔细分析方案,然后测试你的想法,进而选出与优先考虑因素相匹配的方案,得到人们的支持,并且要为决策失误可能导致的情况做准备。
“再次证明”歧视。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八):如何才能做出好决定?
文/初晓
当今社会,虽然看似男女平等,可若是仔细看看,会发现招聘很多职位“只限男生”,而在公司的高管中,女性的比例少之又少。这究竟是因何引起的?
关于这个问题,在看《理性的抉择》这本书之前,我还真没思考过,或许是习以为常了吧?但看到本书的序言部分,竟然有点愤怒。男性与女性遇到同样的问题,社会对男性的宽容度要大的多,造成的影响也会小很多,但类似的事情放在女性身上,可能在社会舆论中引起的争议长达几年。如此看来,女性在做决定之前应该更加谨慎。可女性如何才能做出好决定?
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特蕾泽·休斯顿所著《理性的抉择》一书中,重点分析了女性做决定之前是如何思考的,做出决定之后会带来怎样的评价,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特蕾泽·休斯顿在《理性的抉择》这本书中向我们解答了“女性是怎样做决定的”以及“女性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出决定”两大问题。在讨论这两大问题时,作者结合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加入了很多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让本书更具可读性,也更具趣味性。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女性究竟怎样做决定的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女性靠的更多的是直觉。“直觉”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很感性,甚至没有根据,但是即便女性针对一个问题思考很久,最终回答出来的结果也可能是“直觉”。书中,作者引用了伊莎贝拉的例子,她在思考了三个月之后做出决定,被问及原因时,却说:“你可以说,我不过是跟着直觉走。”其实,现实中,不只有伊莎贝拉如此,很多女性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趣的是,“直觉”在男性看来,似乎不存在,也不可信。
这是不是代表直觉没用呢?其实不然。相较于男性,女性通过后天努力,能够更加准确地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辨别情感。从这一角度来说,女性的直觉也可以作为强大的决策方式。如果能够在强烈的直觉之后,寻求证据,还可以在困境中做出好的决策,也更具决策力。
女性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出决定?这个问题就更为现实。虽然女性在社会中许多时候不备接受,甚至一个决策就会引起争议,但是女性的直觉与信心,还是极其有优势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女性并非被打垮,而是变得更为专注,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而作为女性,应该合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
总的来说,决策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在阅读《理性的抉择》之后,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方法加以练习,让决策的难度降到最低。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女性的书,但任何一个性别的人都可以阅读。若是能从书中学到一些好方法,相信在未来做决策时或许更有决断力。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九):女性领导力
《理性的抉择》,副标题是女性如何做决定。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7万字。我会用24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里的精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女性应该如何做出好决定。 这几年,职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尽管越来越多人认可女性的职业竞争力,但女性在职场仍然面临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显示,全球女性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仅为54%,而男性则高达81%。职业女性的平均工作时间比男性更长,但平均收入仅为男性的一半。女性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多,但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却很少。在中国,仅有18%的公司拥有女性高管。而女性董事和CEO的比例仅为10.7%和3.2%。 在书里,作者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把男性比喻成特工,把女性比喻成母鸭。特工的特点是干练、独立、果断、强硬,可以迅速地做出决定并执行。而母鸭的任务是照顾自己的每只鸭宝宝,并确认宝宝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期待男性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却希望女性能够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 这就意味着,女性不得不面对一个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人们期待女性更民主,也更重视团队协作,另一方面,人们却觉得,在决策过程中让别人参与,就表示决策者没有主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钢丝偏见”,无论是职场上的隐形歧视,还是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都给女性决策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女性的第一个优势就是更具有同理心。科学研究显示,女性在识别非语言线索方面比男性更敏锐。这就是说,女性更容易察觉到同事对谈话感到不耐烦,也更能看出来老板低头是因为失望还是集中注意力。她们甚至更擅长从短信或者邮件里读出对方的语气。女性的这个特点对团队合作格外重要。 第二个差别是,女性表现出的自信有所起伏,越是熟悉的领域,她们越能正确评估自己的知识。而男性则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自信心爆棚。 女性的第三个优势:压力环境下,女性的决策会比男性更加理智。神经科学家认为,当处于压力环境时,女性的决策会更加理性。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设计了一款抽牌游戏。游戏分为两个版本:安全版和风险版。安全版中,玩家有输有赢,但输赢的奖金数额都很小,基本上,玩家可以看到自己的奖金稳步增加。但在风险版中,除了偶尔出现一次大奖,大部分时候玩家都会输,甚至可能还要赔钱。最终,这个研究结果显示,在放松时,男性和女性大部分时间都会选择安全版,只是偶尔想要寻找刺激的时候才会去玩风险版。但当压力升高时,女性更多地选择安全版,更多男性会选择风险版赌一把,而且他们下的赌注会比平时更大。而女性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更清醒地进行决策,她们会选择那些自己更有把握的选项。 首先,我们分析了女性在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人们习惯用更苛刻的眼光评价女性,忽视女性的成功,夸大女性的失败。社会对女性也有不合理的期待,一方面我们希望决策者果断,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女性能以群体利益为重。除此之外,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也使得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缺少干脆利落地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些都使得女性在职场承受了比男性更多的压力。 第二,我们谈到了和男性相比,女性有哪些决策优势。女性对周围环境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有同理心。女性也很少过度自信,她们的自我评估更客观、更准确。同时,女性在高压力的状况下更冷静,更容易做出明智的选择。 最后,我们从三个方面,讲到女性应该如何做一个好决定:第一,运用直觉时,要寻找客观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决策;第二,根据不同的情境调节自信度;第三,通过增加选项和改变对压力的认知来减轻压力对决策力的负面影响。 《理性的抉择》这本书纠正了过去社会对于女性决策过程的很多误解和偏见,并且提供有效的方法应对这些困境。它不仅帮助职业女性实现职场进阶,同时也提醒整个社会,不要低估女性的决策能力,让女性更多地参与决策,不仅对于女性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理性的抉择》读后感(十):女性的抉择
女性的抉择
《理性的抉择:女性如何做决定》是一本颇具有研究 意义的图书。探究女性在做决定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会面临什么样的评价?遇到哪些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特蕾泽•休斯顿,在这本图书当中,用众多鲜活的实例和研究成果,将我们带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向世人解答“女性是怎样做决定的”以及“女性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出决定”两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可行性的建议,让女性在职场中更好的作出理性的抉择。
在当下的职场中,精英中的女性数量占比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大,在叱咤商场的领袖人物中,女性显得尤为稀少,这在政界也是如此,是什么导致了女性在领袖界的缺失。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力量呈现出多元化,更加自然和自由化,从中国古代的第一女皇武则天到把握清政府朝政垂帘听政的慈禧,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到美国前参议员、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从著名的慈善家、企业家梅琳达•盖茨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似乎女性的决策和影响力从未止步,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类。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的,近些年,让女性发出战斗的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鼓励女性表达诉求,追求自身价值。激励女性参与决策,承诺赋予渴望权力的女性以权力,只要你足够优秀,有能力带领人民追求更好的生活。女性在思考和决策的时候,面临的抉择和判断显然跟男性在思考和判断的时候不同。在世俗的眼睛中,中国古代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从幕后者逐渐走向前面的舞台。
在本书当中,作者从理解女性的的直觉开始,探究女性在决策时思考的因素,进而在决策力困境中,分析了女性在沟通、协商或判断时面临的困境,通过困境的剖析,明确女性应该如何在决策中,理性的对待,并综合考量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这其中,作者不乏拿男性和女性对比,用正确和错误的决策对比,让女性在思考和决策中更加谨慎,做出实用性的决策。
从一定程度上看,本书像是一本探究女性决策的研究读物,但从深层次看更像一本行动指南。不论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女性,还是准备要进入职场中一展身手的女性,阅读这本图书看起来都非常有必要。有证据显示,有更多女性参与的团队能够研究出更好的结论。让女性在决策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企业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