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才是美军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精选

2021-04-02 00:0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精选

  《这才是美军》是一本由许述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24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才是美军》精选点评:

  ●谈的比较大众,语言偏向口语化,读来不会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参考了许多资料,但个人认为既然谈外军,那么亲身去参观或者采访或者见学应该更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只能依靠资料来获得个人的意见。局座即如此

  ●这才是美军,不如你想象的好,也不如你想象的坏。

  ●取长补短的初衷不错,写法符合年轻人口味,批评也比较讲究方式方法,但是选择的看点花边介绍多,分析较为肤浅,权威性欠佳,引文不少是畅销书和报刊文章,参考价值良莠不齐。非军事爱好者可以翻翻解闷。

  ●虽然有些故事逻辑转折太大, 但感想感言难得可贵。

  ●老板非要让员工看的书。于是看了,觉得稀烂。因为老板再减一星!

  ●要学习,特别是学习对手

  ●大杂烩

  ●只能算是军事科普类的书籍,其实早就把它加入当当的购物车了,由于价格的原因一直没买,这次机缘巧合得到了一本,亦是缘分。这本书里大多数的东西分析的并不深入,但确实是有些思想性的进步,不禁感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离美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任重道远。

  ●评分不高是有道理的,作者写的面很宽,不过总有种烂尾的感觉。抛出问题缺乏思考,解放军和美军到底差距在哪里?训练体质?装备?管理?我们该怎么去突破?内容能够引发思考,不过前瞻性不够,美军发展迅猛,他们的作战思想和方法都是受装备发展影响,我们开展战法研究只能立足自身,不能盲目追捧。感觉作者很多观点受王洪光、戴旭影响较大,很多观点偏左,空天第一思想,陆军海军在联合作战中只要用好也能事半功倍,美国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海军,为什么美国没有天天拿出空军来吓唬人呢,因为航母战斗群作为一个移动武器平台,它具有打击和威慑能力,大规模战争很难再现,海军作为移动平台,能够把战场尽可能转移到敌方或海上,只有愚蠢的指挥官才会想到要在家门口干仗。

  ●比你学习好的人比你还努力系列。。虽然很像读公众号但还是希望更多领导层会看,其中有几篇还比较有意义,所以会推荐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一):美军为什么能

  这本书在军事书里算是“异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悦读”,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普及军事读物。作者是一个“素人”,但看这书在京东和当当“军事政治图书”的新书榜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说明读者还是买账的。当然了,这书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短了些,读着读着就戛然而止了。也许,作者是按照自媒体文章的思路写书吧。作序的中将王洪光和戴旭都是目前军方的鹰派人物,写得比较中肯。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00条,相当于一百个小故事。

  对比我们的军队和装好,管理模式,指挥模式,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现在国家开展军民融合,我觉得将来有一天,现役军人能够正常穿军装外出而不用担惊受怕那就融合差不多了;

  将来一天,现役军人能够坐飞机做火车不用“依法优先”,而是自然而然优先,这个职业的荣誉性那就更高了。

  将来某一天,不用担心家属随军就业,二次就业,转业等后续问题,那部队的职业化程度就更高了。

  “两会”闭幕没几天,新组建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办,希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三):这才是美军

  【黄埔军军规“

  (1)班长同全班退,则杀班长;

  (2)排长同全排退,则杀排长;

  (3)连长同全连退,则杀连长;

  (4)营长同全营退,则杀营长;

  (5)团长同全团退,则杀团长;

  (6)师长同全师退,则杀师长;

  (7)军长亦如之;

  (8)军长不退,而全军官兵皆退,以致军长阵亡,则杀军长所属之师长;

  (9)师长不退,而全师官兵皆退,以致师长阵亡,则杀师长所属之团长;

  (10)团长不退,而全团官兵皆退,以致团长阵亡,则杀团长所属之营长;

  (11)营长不退,而全营官兵皆退,以致营长阵亡,则杀营长所属之连长;

  (12)连长不退,而全连官兵皆退,以致连长阵亡,则杀连长所属之排长;

  (13)排长不退,而全排皆退,以致排长阵亡,则杀排长所属之班长;

  (14)班长不退,而全班皆退,以致班长阵亡,则杀全班兵卒。”

  这段话在《这才是美军》里引用了。短短几句话看完之后也是热血沸腾。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普及军事读物,写得比较中肯。军事爱好者可以读一下。美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也是全世界军队研究、学习的对象。全书从作战、训练、支援、文化四个方面介绍美军,其实也是在说中国军队在这四个方面和美国的差距之大。

  美国二战之后大大小小的仗打了200多次,把打仗当作训练,中国军队呢?美国航母退役后不是选择卖掉,而是对自己的航母狂轰滥炸,来测试航母最弱的地方,加以改进。而中国的航母才刚刚建好。美国军人退伍之后,国家花钱让他们上学,学习一技之长。美国讲究平等自由,生前是,死后也是。战死沙场的军人,不论职位墓地大小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美国的F-22战机生产计划提前终止?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和中国的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延迟导致的缺乏清晰空对空作战任务……等等,本书都有介绍。中国也有中国的优点,但是希望大家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毕竟现在中印军队正在对峙,朝韩关系比较紧张。中国不敢打,但不知道这卧薪尝胆要到什么时候!

  《这才是美军》读后感(四):谈军事都是在扯淡

  2018年第一本估计也是最后一本书

  真正能安下心来认真看完一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难得的。毕竟大部分书,甚至就连小说,看到一半的时候都会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而弃坑。这本书之所以能看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点:一是本书都是短小篇幅,看一篇估计也就几分钟,不费劲。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另一点是最近开会确实太多。书不大,一边听着领导的八股文,一边看这本书还是挺感慨的。

  这本书的缺点也很突出,不论是网友还是代为作序的两个名人都说的很透彻。篇幅短小是作者给自己设的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话题的深入讨论。整本书的内容显得零碎,更适合碎片化阅读和一些兴趣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书中作者选取的点,有些地方个人认为还是值得商榷。中国的军事实力在整体上是落后美国的。但并不是说美军的所有东西对于解放军都有借鉴意义。写这样的书确实很难平衡。稍微过一点,就有可能被网友冠以汉奸、美分之名。如果不痛不痒就会如同八股文一样食之无味。所以看这本书还是要结合读者自身经历,多思考多分辨才好。

  几点感想:

  一、敢于发声不止还应有更多沉心研究之人

  从上至下的正风肃纪活动,使讲真话,讲实话成了可能。《解放军报》带头讲问题,讲弊端。不再是盛世太平的八股文横行天下。于是不少人借助公众号、自媒体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特别是一些确实心忧国防的人,针对一些积弊、时弊,批评的畅快淋漓。但是仍然是要警惕陷入批评者的狂欢。同样的问题,反复提就没有太大意思。还不如沉下心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不论是在墙内的还是墙外的。

  所以读这本书,有时有一种破有余而立不足的感觉。问题都已经摆这里了,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追赶。讲的还不够多。

  高兴的是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研究军史、研究战法战例的公众号。以前研究军事的,总是一些高级将领,总在一些中央媒体上,大多谈的是一些战略问题,涉及战术不多。所以现在一谈军情研究,不管单位大小,职位高低,必谈地缘政治、谈战略、谈军事理论。正儿八经可用于基层的不多。大家现在有一个平台,研究研究美军的战法,探讨出一些可借鉴的东西,或是能对思想上的改造有所裨益。终究是胜过整日在公众号上怨天尤人。

  匹夫一怒,易;磨剑十年,难!

  二、人的因素VS装备的因素

  这里无意争论究竟人与装备什么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和个稀泥,两者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陷入这样的讨论,其实对于一线指挥员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而对于高层,其实在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早已经做好了权衡。

  美军宁肯花费数百万美元也希望减少一个士兵牺牲。是因为其军事实力,包括军事科技实力对于其他国家军队来说是有代差有碾压优势的。装备发展上,解放军一直在追赶美军,有的方面,比如海、空军已经有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落后的。

  《战争论》中这样说过,战争只有在人的因素能够弥补军事实力差距的情况下才可能爆发。

  换句话说,在整体军事实力落后的情况下还自废武功,丢掉战斗精神,丢掉牺牲精神的传统,丢掉政治信仰,那么连与美军一战之力都没有。

  三、危机感

  其实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应该是看着敌人的强大,清楚自己历史的苦难,然后看到现状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看到一些人沉迷梦中,浑然不觉,而感到的焦虑。兴盛与强大,不是一两个人清醒能达成的。而要这天下之人,都能清醒。先要清醒,然后才能自觉应该做事,然后才能在做事中不断磕磕碰碰去找到一条正确的路。

  读史常常对一些事一些人,心生鄙夷,觉得荒诞。

  后来看看现状,也就觉得荒诞背后的合理与可悲。

  最近看小说《赘婿》,也对宋史产生了兴趣。经济实力和制度几乎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为何会败给一群蛮子。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为何后来有5万八国联军直入紫禁城。为何会有淞沪会战国民政府70万打不过20万日军。

  思想麻痹、战备松弛。

  没有绝对的实力,什么合纵连横,什么攘外必先安内,什么驱狼吞虎,什么虚与委蛇都是扯淡。

  后记:回归题目,谈军事都是扯淡,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战场。无法实验,无法验证,只有纸上谈兵。纸上谈兵一词,让多少人有了口诛笔伐的武器。直接往你脸上呼来,还真不知如何反驳。

  孙子云: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