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灵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的灵都》读后感摘抄

2021-04-02 02:1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灵都》读后感摘抄

  《我的灵都》是一本由[奥] 雷立柏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灵都》读后感(一):对话雷立柏

  本文载于2017年6月24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雪;编辑:张畅,张进。

  原文出处

  2017年6月24日《新京报》B01版~B12版

  《我的灵都》读后感(二):我的灵都——笔记

  看完我敬佩这位奥地利来京30余年无私贡献的学者。 书中大量谈及关于宗教(关于1600-2000中国)、教育(语言学习)、正义(法律)之重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但书中大量片段重复。 1.看问题的角度值得深思,对待事物或许得更加开阔心胸更加包容。尽可能客观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2.反对无知,暴力,谣言。 2.当使用鸦片撬开利益之门(书中一点都没有提到过),作者所认为的谈判(割地赔款,作者也没有提)便只剩为笑话。这一段历史是入侵,是强大对弱小的欺凌。 中国社会贫富不均的具体表现就是“不均”,大的城市会比小的城市医疗资源更好,教育资源更好。

  《我的灵都》读后感(三):雷立柏:用拉丁语,撬动中西对话的新发声

  本文载于2017年6月24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雪;编辑:张畅,张进。

  原文出处

  雷立柏:精神使人活

  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Matteo Ricci(利玛窦)来到北京,进呈自鸣钟、万国舆图等物,以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布道,同时把中国的科学文化推介到欧洲。

  四百多年后,奥地利人Leo雷立柏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了利玛窦的墓碑。两个在中国教授拉丁语文化的外国人相遇了。作为一位当代北京高校的拉丁语教师,他的时代和世界都与利玛窦不同,却有深切的关联。

  “在多种文明里看人类的现在与未来,就会站在一个高高的地方,思想的澄明和审美的快慰自然也流出。”学者孙郁这样形容雷立柏。现代以来的重要思想者常在世界文化的范围里思考问题,在中国这样的人并不多,生活在北京的“世界公民”Leo雷立柏是其中之一。

  雷立柏(Leopold Leeb),古典语文学家。1967年

  《我的灵都》读后感(四):外国人眼中的北京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而被全世界人所熟知,基本上有条件的中国人都去过北京,而外国人来中国玩一定要去北京看一看,因为北京的历史悠久,文化具有代表性,那么在外国人的眼中,北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首先作者看待北京有一个前提,就是无论它有什么缺点,他都爱它。这本《我的灵都》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把北京当作是自己灵魂的首都,带着这样的前提看北京,才能够看得到更多的细节。

  作者善于联想到各个有趣的方面来表达自己对于北京的热爱,他在北京生活的这些年看到了在自己国家,甚至是在其他城市所看不到的景象。作者是奥地利人,他追溯到很远的历史,最后竟然的出一个结论——他有着一半的中国人血统。北京作为首都,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它足够大,在这个城市,容纳着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说着各种不同的语言与方言。来这里学习语言相关的知识再合适不过了,而从北京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是最好的切入点。

  书中都是作者对于北京的个人感受,可以看出很多历史都是他经过翻阅资料并实地调查之后才在书中呈现。书中宗教色彩很重,所以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也比常人深奥,我在看本书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不是让读者看得有趣,而是单纯的把自己对于北京的看法与想法写出来。

  作者叫雷立柏,他把自己的名字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差分开来并寻找其中的意义,在这段描写中,我还发现他的汉语拼音功底很强。作者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很强,他能够从身边的很多事物作为切入点而聊到历史的事,他对于中国的那些古代的名人和皇帝等又有很深的了解,估计就连高中文科生在他的面前都会显得像个外国人一样。有意思的是,在书中作者总是不知不觉的给我们讲历史常识,很多东西的由来和发明动机都是应该被当作常识所了解的。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对于北京甚至中国的历史都会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虽然书中讲的历史并不全,但是这样随着文章偶尔蹦出来的知识点更统一被我们记住。

  这本书其实仔细看一看一部是特别深奥,不过就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和所想写下来,你可以否认,但是更多的地方是值得学习的。

  《我的灵都》读后感(五):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卞之琳有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奥地利汉学家雷立柏之于中国,之于中国的首都北京,与这首诗恰有不谋而合的意蕴。

  《我的灵都》这本书中,雷立柏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北京城和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从大学课堂到日常生活,都在他的述说范畴之中。从他给每一篇文章取的题目,就可窥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和北京的深情眷恋。比如:《北京——我的母亲》,《北京,我的肺腑,我的血肉!》,《我的精神家园》,《我最佩服的北京人英敛之》……

  作为古典语文学家,雷立柏在人大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在书中,他把拉丁语的推广毫无保留地融入到对北京的热爱之中。书中有不少文化比较方面的文章,通过专业的拉丁语分析词根词源,再由此推导出欧美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欧美主流价值观的根基之所在。

  不同语言、文明和思想的交流碰撞,是治学与求知最珍贵的所在。雷立柏看待中国,诠释文化的路径方法,是不同于国人的。因为我们成长的土壤与轨迹并不完全相同。正是这种不同,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交流桥梁。

  在《我的灵都》的序言中,杨慧林教授在结尾写道:“我们之间的差异很可能多于我们的相似,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相互倾听,从而也才有了一向的信任和坦诚,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也是如此,既然‘仙山’可以‘久往’,未必需要追究‘是空是色’。所谓‘空’‘色’,‘迷执’而已,文化的相遇和碰撞,则恰恰可以破执。”

  雷立柏的文字顺畅平实,还带着一点幽默和机敏。行文之间,他的真诚与开阔性格跃然纸上。

  我们都在看风景。可我们却站在不同的角度与高度看风景。位置不同,收入眼底的景致亦是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同样热爱眼前的风景,也无碍于分享彼此眼中的景致几何。

  互通有无,或许是我们在思想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乐事吧。

  《我的灵都》读后感(六):外国人眼中的北京

  对于北京,我印象中是,中国的首都;清华北大所在的城市;那里有天安门,长城,故宫;还有沙城暴。但我从未去过北京这座城市,那些只是从别人口中,或者网络上的图片所得知的。现在,有一个机会,让我了解北京,那就是《我的灵都》这本书,这还是一位老北京所写的书,他在北京居住了有20多年。最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是外国人,来自奥地利。

  作者,雷立柏是一位研究古典语言学的奥地利学者,古典语文学家,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至今已在北京居住 20 年之久。他称北京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灵都》便是他献给“家”的随笔集。在书中,雷利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讲述了京城鲜为人知的历史,并细数出 101 条外国人爱上北京的理由。他将自己对北京深沉的感情倾注于文字,并凭借其学贯中西的学识,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或从语言、 文字、历史、艺术、宗教等诸多细微之处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被淹没的历史,或以全新视角解读那些为人熟知的、被淹没的历史,在文化的相遇与碰撞中破除迷执。

  对于书名中的灵都,比起首都,都城,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很好,灵都,有灵气的都城,有灵魂的都城,就像犹太人对耶路撒冷的描述,特别有深意。对于一个扎根于北京二十余载的外国人来说,北京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就是他的母亲,从书中的文字中,就可以深深体会到,他深爱着这片叫做北京的土地。

  从一个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北京,不同于常见的形式,对于我而言这是一种新颖的读法。他们从我们看不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或者是换成西方的思考模式去探查这座城市,他的历史,他的故事。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从未思考过的,而作者看到了,在本书中,可以知道许多被湮灭的故事,比如第一个写欧洲游记的中国人叫樊守义,但他的作品至今都让人看不懂;第一个留学欧洲的中国人叫郑玛诺,名字有点意思。书中还涉及到了很多早期出国留学的北京人,那些我们可能从未想过去探查的过去,因为作者特别关注这些而感到愧疚,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毫不关心,实在是可耻。

  书中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作者追问北京为何没有早起留学生的博物馆,那些故事可能对于一个城市更为重要。很多外国人旅游,到底目的的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当地的博物馆。而我们对于这个自己城市的认识好像不会有这种意识。虽然现在每个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博物馆,但去的人还是很少。

  想了解北京这个城市吗,想看一个奥地利学者眼中的北京吗,那么这本书一定适合你。

  《我的灵都》读后感(七):读后感

  今天早上读完《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新星出版社2017年6月1版1印,定价42元,全书262页(后有致谢未计入)。作者是奥地利籍“中国人”雷立柏(Leopold Leeb),现任教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等。作者是汤一介先生的弟子。

  之所以说他是个中国人,是因为他在北京工作和学习已经超过20年,“早已把北京当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了。作者以一个拉丁语教师的情怀,缅怀了早期中国与欧洲文明的练习者——传教士们,既有外籍的,当然也有中国籍的;既有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也有在中国培养的中国传教士到欧洲接受宗教学习和传教的,这促进了文明和文化的交流,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雷老师”认为,一说起传教士,首先绝大多数中国人想到的,是“文化侵略”(他引述这个词语也是“文化侵略”的结果,真是悖论!这个词是瞿秋白1923年从俄国带回来的),甚而至于义和团前期的舆论氛围(外国传教士们在教堂里领养孤儿是为了吃小儿的心肝或者挖眼睛用药等荒谬可怕的谣言,但是在中国,谣言往往对于无知的下层愚民们有天生的吸引力),导致了许多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的无辜死亡!利玛窦、汤若望、丁韪良等传教士们,都是想推广新知识,帮助中国人的发展的,可惜许多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意识不到(原因显而易见),包括在抗战中北京唯一正常上课(没有按照日本人的要求把日语当成必须课,参加日本的战争庆典等)的辅仁大学(北师大),其能够这样运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辅仁里由德国传教士主管,另有一些意大利的教师(教士)的积极运作,向日本当局提出由墨索里尼向日本天皇提出建议,当然在这样的情形下,辅仁大学得以继续培养人才,输送到抗日的后方!(见212页《北京唯一的大学?》一节)在书中190页《北京的“魔鬼”:无知》里,叙述了妖魔化传教士的一些理由。

  文中对中国的“法”也转述了一个说法,即“中国的法......是置身于权利和义务之外的,......它是一种治国的技术,......它本身并无固定的内容,尽管要求老百姓“令行禁止”,但上面却随时可能“朝令夕改”,一切都是为了统治者的政治实用,毫无神圣性可言。所以中国的法从来都被看作是低层的,与道德(仁义)相对立,从先秦的“儒法斗争”开始就是如此”。(转引自邓晓芒《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253页)这真是个一针见血的见解!这个尽管说的可能是古代的“法”,但是现在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吧?!

  本书篇章多,每篇的篇幅很短,大多数文字都是及其生活化的文字,并不全然涉及政治(否则也就没办法出版了!)。从字里行间看出,雷老师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对拉丁文教学推广的热情,真算是一个好老外!其实下层人民对于老外是极其朴素的热情的,书中谈到一个细节,老雷有段时间骑自行车去郊区,总要路过一个村子,后来一段时间改换了路线,一年后有一次重新走老路的时候,一个人把他喊住,不断热情地招呼,很多村民也非常热情的欢迎他。这也应该是孔夫子说的“礼失求于野”的一项证明吧!此书易读,前后大概3-4天读完。

  但是此书在编辑中仍有错漏,如p107,引用易经错误“乾:元,享,利,贞”,明显是打字错误“元,亨,利,贞”。另外还有大段的重复,p255第二段结尾处,莫名其妙把p253和p254的内容又重新粘贴了一遍,但是在倒数第四段里却比前文多出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里的“北京”二字。这恐怕是此书编辑不可推卸的责任吧?

  总体推荐阅读,尤其是对传教士历史有点兴趣而又不愿意去读学术作品的,可以一观。

  《我的灵都》读后感(八):北京是他心灵的归宿,你呢?

  自从中国社会步入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像风潮席卷而来。除了科学知识的引入之外,还有更多的西方社会文化精神也一道而来。胡适所说的“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这背后所隐含的跟多的文化寓意和历史源流却却鲜为人知。当下,随着刘小枫、甘阳等一批学人的努力,西方古典学在中国越来越为人所熟知,但是古典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都成问题,古典学自身在当下语境的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古典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停留在浅层次,学生培养的连续性始终难以持续。而对于雷立柏而言,对于西方古典语言的教授和学习一直都停留在自发的层面,作为一名外来学者,他坦承汉语学习存在很多的阻力,因此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汉语学习方案和思考。

  尽管雷立柏现在的汉语已经相当流利,基本可以毫无障碍地交流,但他的汉语学习研究之路却并未停止。和绝大多数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语言学研究者不同,雷立柏更喜欢从西文的视角观察汉语。在他看来,“现代汉语实际上是非常西化的语言,很多词的背后甚至有拉丁文的成分,大部分说汉语的人并不知道”,所以要想彻底感受现代汉语的美妙,“你可能必须要懂一点拉丁语”。为此,他举例说,现代汉语中的“母语”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书中说作者的拉丁语是从温柔的妈妈那里学的,而后来教授外语的则是学校里粗暴的男性老师,在此之后才有了“母语”这个词,英文的“mothertongue”,德文的“Muttersprache”,包括汉语的“母语”,都是这样来的。如果要追溯这个词背后的文化意味,则可以发现,正是当时的基督信仰提高了妇女地位,才使得“母语”这样的构词得以在当时原本男权至上的社会产生。从这样的视角看,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或者说,每一个词就是一段历史。像这样中西文并举互相阐发的例子在雷立柏那里比比皆是。

  在该书中,雷立柏教授以“世界公民”与“文化桥梁”的视角,将自己对北京深沉的感情倾注于文字,并凭借其学贯中西的学识,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或从语言、文字、历史、艺术、宗教等诸多细微之处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被淹没的历史,或以全新视角解读那些为人熟知的历史,在文化的相遇与碰撞中破除迷执。孙郁先生称赞本书说:“在雷立柏的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种语境的北京,一个集叠着人类智慧的北京。在愚昧与文明中,在挫折与成长中,北京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汉文明的历史,而是世界文化融会的一部分。而雷立柏的价值,也恰在这交融的过程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慧林教授说:“真正重要的,是他(指雷立柏)已经在北京住了20年,是他对北京的接触、考察和理解会让我们这些‘原住民’多少感到惊讶,是他把我们共同生活的‘人民大学校园’视为‘舒适之地’。”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称赞雷立柏教授“以超越东西方的勇气架桥铺路”。

  最打动我的便是“保守就是保存和守护”的文化观。物质的世界,感官性的东西是容易保存的。比如音乐,音乐是很美的,我们听一段莫扎特,觉得这好听,就可能让孩子们学小提琴或者别的什么,音乐的文化就很容易接续。但是拉丁语不可以,语言没有感官的吸引力,它是枯燥的,白纸黑字有什么好玩儿呢?唯独当你深入进去读一段时间,你才能感受到思维的乐趣,阅读的快感。中国人今天已经承担了传播古典音乐的责任,但也该承担起传承古典语言的责任,不止是要保存书法传统或者繁体字,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应该成为柏拉图专家、西塞罗专家、荷马专家,圣经学专家。因为这些东西不属于希腊人,也不属于德国人,而是属于全世界的。它们是世界的宝贝,所以应该保存好,守护住,这是我所认同的保守。

  从古至今,不同文化的思想碰撞之时都有许多像雷立柏教授一样的学者,借由他们的视角,我们能洞悉到一个文明的更多语境。

  《我的灵都》读后感(九):故乡与他乡的对话

  昔人有诗“冠盖满京华”,而今北京身负都城的重任,也依然在见证着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的人头攒动。来来往往无非都是他乡客子,在陌生的城市里疏离又亲近着记忆里故园的模样。 如果说流离似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另一种传统,我们在他乡面前却依旧只是陌生人的错愕,在无奈之中远走他乡,却对故园有种莫可名状的有思无恋。过客的身份似乎注定我们与他乡有着微妙却不可调和的冲突,似醒非醒、似梦非梦的状态中,我们比当年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更有一种看似辉煌的凄凉却浑然不觉。在故乡与他乡面前,我们只有过客的话语,却走不进它们的灵魂。 烟云笼京华,今日的都城还延续着旧日古都的记忆,即便已经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而我们似乎无法理解的,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奥地利人,一位古典语言学家,久居京城20年,这位汉学家“久住仙山”,北京在他心中早已是“灵都”的一个地位。尽管也以此为切入点目睹了种种不尽人意,但这并不妨碍他怀着亲切之情写下这本《我的灵都》。 作者雷立柏先生从留学中国到在中国执教,他为我们带来的可以说是另一种文化的视角,如果没有对这座城市的爱之深切,我想他不会在书中流露出那样多的叹惋。而我们总是在斤斤计较于一国的文化,却同时走进了一个拒绝包容的迷执,一如近年来对待繁简字使用的争议一般,我们忽略了文化在跨越国界的层面本来可以相通。 北京在众多北漂者的心目中,意味着机遇,意味着财富,也意味着至高的国家权力中心,当然更多是梦想的追逐地。而在雷立柏先生的书中,他亲切地称呼北京为“灵都”,将这里视为一个精神性的实体,视为一座“圣城”,有如犹太人心中的耶路撒冷。也许是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令他们更为注重在精神层面对于终极世界的思索,而与烟火红尘中的活色生香有所差异。然而既是“暂住仙山”,作者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感动于民风的淳朴,人心的了无尘埃,最朴实的热情恰是让他徘徊不去的原因之一吧? 他在中国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并尝试着去寻找许多汉语词汇中与这三门语言之间暗藏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实则远非只是语言之间的联系,透过语言产生的文化碰撞,他惊异地发现,原来早在远古的年代,悠远的古代文明便已延伸出智慧的根系,只是地域的遥远,令我们没有发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心有灵犀。 在许多人的心中,即便故乡再有如何不堪,总会对之心怀偏爱,更多是不许别人对之进行批评。然而对于别人的故乡,最难的是不因对家山的眷念而凭空生出一种固执的心态,学会尊重一个地方,并努力去寻找它的动人之处。这取决于我们在文化上的包容程度,而不再下意识地画地为牢。跳出地域的藩篱,东西方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得以开始平等的对话,并寻找在素未谋面之时便已失落的交融与共鸣。 爱之深,责之切,对于中国人存在的问题,雷立柏先生可谓是直言不讳。这并不妨碍他将北京看作他的第二故乡,“久住仙山”,感情深厚,以至于他一度拒绝离开北京。而他本身的宗教情怀,更是让人感动于近乎殉道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现代公民意识,使他超越国界而怀有如此一种令我们许多人似乎无法理解的异乡情深。如果说这是“错认他乡是故乡”,那么我们要承认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及他。 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终期于我们以人类普世价值为出发点的友爱与博爱。而过去与现在,并非完全阻绝并失去交流的可能,以语言为时间的铃,牵动它的那一刻,过去与未来遥相呼应。我们既回不到古老的过去,只能去向无止境的未来,但是令人欣慰是,两者的精神隔着不知多少光年的距离,也看见握手言欢的希望。而在唤起它们共振的人中,雷立柏先生应该说是功不可没。 无论是文明之间,还是古代与现代之间,雷立柏先生正是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构建他心中的“桥都”,也在完成故乡与他乡的对话。他从故乡游离,却正是向故乡的归去,其实家山好处,心安之所皆有它的影踪。 ——芷若

  《我的灵都》读后感(十):打破沉默的“局外人”

  打破沉默的“局外人”

  --评《我的灵都》

  永远不会忘记两年前的冬天当我第一次踏入北京城,推着行李箱走在安定门内大街,忽然听到路边小店正在播放香港歌手陈奕迅的《浮夸》时带给我的感观冲击。刚在机场被漫天的儿化音砸晕脑袋还没缓过来,却在随处可见垂花门并感觉自己随时都会穿越回明清的街道上听到了流行粤语歌,竟然毫无违和感。因此“浮夸”成了我对北京的第一印象。以浮夸的姿态海纳着世间的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存在,并让一切都融合地那么自然,这就是第一眼的北京。

  正如雷立柏老师在他的新书《我的灵都》中评价:北京是一个浓缩的中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的世界。

  雷老师是一位久居北京20年的奥地利学者,钟情北京,热爱汉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一直致力于将拉丁语文化在中国的土壤上发扬光大,主张“提高古典语言的教育水平,让更多的中国孩子有机会学习欧洲古代文化,这样才能明白所谓的‘西方’是什么意思”。

  刚开始我阅读《我的灵都》的原因是希望能够透过一位热爱北京的外国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北京,毕竟外国人作为“局外人”或许能够发现我们极少关注却有趣的东西,而作为旁观者,也许他更愿意为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存在发声。只是没想到读完后的收获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许多历史、宗教、建筑、语言、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雷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了拉丁语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在研究英语等西方语言和部分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上的重要意义。书中提到了“爱国”“精神”“创新”等许多在古汉语中不存在词,皆来自拉丁语,并作了简明扼要的词源分析。这种关联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这恰恰是雷老师凭借对拉丁语和汉语的热爱而深挖出两者的联系并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

  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汉字和拉丁文就有过亲密接触,瞿秋白和苏联语言学家曾尝试在“北平音”的基础上将汉语拉丁化,共同设计了一种“拉丁化新文字”,目的是为了简化汉字,提高国人的识字率和“帮助”中国发展新文化运动。不同的是,几十年后的现在,一位同样想要“撮合”二者的雷老师将其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拉丁语在全球的使用率并不高,在中国更是相当冷门。但拉丁语做为一门古典语言,代表着西方根源化的文明,它的存在至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拉丁语为原文的宗教和历史文化典籍时,由于原版的拉丁文典籍里每个字母每个词折射的词义都很特殊,往往无法在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后的版本中贴切地表达出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雷老师希望大家能了解甚至掌握拉丁语等西方古典语言,从而正确解读西方文化,并因此化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某些误解和片面的理解甚至是对某些行径的仇恨。

  虽然有那么一瞬间我会觉得雷老师好像低估了中华民族旗帜鲜明且不易撼动的历史观。但从书中可以看出其实雷老师也认为任何形式主义的和解都没有意义且违背人类情感。甚至当有人想要举办一场纪念活动让国人和曾经的侵略者握手言和并邀请雷老师上台演讲时,雷老师的反应是害怕的,他认为“纪念侵略者的历史不容易,与侵略者和好更是个敏感的问题”。也因此才想要另辟蹊径从根源上传递些什么信息。

  历史确实很难和解,因为我们忘不了某些血淋淋的过去,既然忘不了又何来和解。但在现今友好互助、互惠双赢、通力合作的国际形势中,这种“不忘”“不和解”不是针对别人,而恰恰是我们民族自己,不忘愚昧无知的过去,不和曾经任人摆布的中华民族和解。只是为了那样的历史别再重演,而不是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另外,雷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迷思,关于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这让我想起曾经季羡林在一篇文章上归纳了宗教的四个条件:一要有神;二要有戒约;三要有机构或组织;四要信徒崇拜。对照着这些条件再思考这个问题,越发觉得雷老师确实具有作为一名“局外人”的澄明的特质。

  《我的灵都》虽是一本外国人的北京随笔,却意外地窥探到了这位外国人眼中北京乃至中国别样的现状。书中很多非常学术的观点和结论却以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见解独特,引人入胜不枯燥。也有许多生活中和京城的士司机、传单小哥斗智斗勇的轶事,让人忍俊不禁。

  雷老师身体力行向我们传达:即便“霾是北京浓”,即便他对国人的某些行径和思想观念无法理解,但依然觉得北京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并依然热爱着丰富多彩的汉文化。或许在某些时候,文化冲击往往更有可能带来民族认同。

  不知这是否能让生活工作在此地且已经默默习惯周遭的人们在每天匆忙的脚步中重新发现北京的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