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锦集

2021-04-03 03:23: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锦集

  《不就是看个病吗》是一本由赵雅楠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7-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就是看个病吗》精选点评:

  ●和张羽一样,都是怀揣着小说梦想在做科普,结果就是(自传体)小说的部分也没写好,科普的部分也没做好。书里的科普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患者或家属是有积极意义的,差不多是几篇公众号长文的容量,问题是硬塞了太多没有意义的小故事,写专业知识时挺有条理,一写旁枝末节那文笔真是糟心。

  ●简单易读,非常实用,看病也是门技术活。

  ●最近很喜欢看的类型 很多感同身受的经历 总觉得家里有个懂医学的人看病就医就会灵光不少 看到很多国内三甲医院的通病与无奈 挂号的科学策略 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以及被怼以后的情绪控制和理解压制……

  ●跟《只有医生知道》一样,都是故事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医疗科普书。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看病省心省力省钱,掌握与医生沟通的技巧,最终收益的还是自己。

  ●一直有种感觉,正常人陪病人去医院,正常人也快病了。医院那拥挤的人群,各种排队各种花钱,各种病人的难受,让人一度后悔为什么没有学医。所以,照顾好自己身体,好好爱自己,在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也尽量调整好心态,平和一点,多一些有效沟通和交流,多储存一些有效信息,少一些无用的消耗。

  ●微信读书阅读

  ●医院行动指南。原则上远离医院,进医院力求心中有数。本书闪烁着微弱风趣的火花,但时常令人感到无穷沮丧的冷风。

  ●学到了许多有用的挂号小知识还有关于身体的小知识。发现这本书大概属于叙事医学的范畴,整本书的一些章节是串联的,这让我读起来很舒服。

  ●日常实用

  ●不错!有实用价值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一):读书笔记之十八:《不就是看个病吗》

  我简直有冲动买一本收藏了。这是一本中国式看病攻略。作者是一个就职于北京某大医院的90后小大夫。西安人。妈妈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慢性病。她从患者和医生两个方面,从识别医院,挂号,初诊,候诊,问诊,住院,手术,术后恢复的流程,详细地做了攻略和分析。 语言风趣。特别是怎么找专家的支招,比如向医院实习生以家里有小辈要考研的名义打听,还有怎么找邮箱,向专家邮箱发信的方法,真是让我拍案叫绝。 去年有过一次去北京看病的经历。先后跑了儿童医院,同仁医院,海军总院。长途跋涉加上对于流程的不熟悉,即使有熟人带路也是弄得身心俱疲。去大医院看病简直就是个恶梦。 身在二线城市,这种烦恼少了许多。不过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也为了父母家人,以防万一,这种知识还是必须要有的。 继续运动,保持健康才是最好的良策。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二):90后小大夫陪诊记——攻略全干货,幽默似段子

  去年春天参加阿宝《书香北京》节目的录制,等待入场时和也参加活动的陌生朋友聊天,其中一位小姑娘是在山东读大四的医学生,一头短发颇有几分女汉子的利落劲儿。聊得投缘便加了微信,偶尔看她在朋友圈发一两条更新。

  今年暑假,忽然看见她说新书出版了,各大网站开始预售,打开链接,发现这本《不就是看个病吗》还是由张羽(我很喜欢的一位医生作者,著有《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写的推荐,让我意外又惊喜!意外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不容小觑,惊喜的是原来朋友圈里藏着不少扫地僧。

  没过两天,看她在朋友圈说想要赠书的请留地址,她给寄。如今书价成本不菲,想来出版社留给她的样书不会太多,这圈人情送下来分明要倒贴钱,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收入不高,不忍心让她送,于是回了她一句:“你这是要破产的节奏啊?我还是自己下单买吧!”姑娘带着一堆飞吻的表情符号回复:“真爱啊!”。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三):读《不就是看个病吗》有感

  不就是看个病吗7.8赵雅楠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有助于人们了解和适应国内医疗业态的一本书。从医患双方的不同视角讲述了一些幕后故事,揭示了医患矛盾背后的无奈心态。如果把视角放大,这其中更多的是在社会规则下,普通人为生存而坚持、挣扎、奋斗的现状,是大多数被各种生活成本按部就搬裹挟着的平民百姓所经历的日常。

要说不容易,医生和病人在此系统下都不容易,在缺乏安全感、信任感、尊重感和价值感的现实下,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累。可是,当你无力去改变环境的时候,你是否认真的去思考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所以作者说"不就是看个病吗",何必给自己添堵呢?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医院科室信息、分布、功能,准备好要问的问题,要交流的讯息,继往病例⋯⋯有空时多学习一些医学常识,保健知识,防患未然不好吗?把所有用来抱怨的时间积极用来建设和完善自我,不是更简单高效吗?

所以,向内看,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你可以看到无限的可能。爱自己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与生活的较量中,你永远只能依靠勤奋好学积极的自己!加油!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后感(四):简评+摘录

  《不就是看个病吗》一书讲述了年轻医生赵雅楠眼中的人和事。作者既是一位初入医院的菜鸟住院医师,也是一位哮喘合并慢阻肺患者的女儿,她正是从这两个身份出发,向读者趣味科普预约、挂号、检查化验、医保报销等就医过程。

  我老早就注意过这本书,只是以前被读者评论给误导了,评论说这本书不大值得看,但我看完后发觉这是本不错的书:一、足够有趣,以她自身的所见所闻故事为底子,将要为读者科普的就医流程融入其中,有人物,有对话,不会觉得干巴巴的;二、对去医院看病的人应该是有帮助的,医患之间闹矛盾除了双方主观原因之外,还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在医生们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到了患者这里就变成了新奇玩意儿、重大问题,交流不到位,而这本书正是讲了很多这种医生常识,对于消除患者的误解挺有帮助。

  下面是标注的笔记:

  “你要是首诊,之前没做过任何检查,挂专家号就是浪费时间。因为一般能挂专家号的,尤其是挂特需专家号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小地方看不了的才到这儿看。”

  “如果气体在肺里存多了,一个个肺泡就会被吹起来,圆鼓鼓的。本身肺泡与肺泡之间走的是电路、水路,也就是神经和血管,但是气体一多,房间扩容,压扁了电路和水路,尤其是水路,会变得水泄不通,这就是难搞的肺心病。肺坏了,压扁了肺里的血管,心脏里的血就从肺里过不去,因为心脏的血和肺里的血是上下游的关系,右心室出来的血先进肺里进行氧合,得到氧气的血再回左心,所以一旦肺血管被压扁,左心就会缺血,右心就会瘀血,于是右心室会被撑大导致功能不全,最终变成右心衰竭至全心衰。”

  “这(儿科、耳鼻喉科、急诊科)是医院里恩怨最多的三个科室,也是医院的悲惨世界集中地,如果你想去这些科室看病,请用你满满的爱去包围他们。”

  “能喝都是天生遗传的,哪有后天锻炼的道理?因为肝脏产生的代谢酶是由基因编码的,这属于遗传因素。人们常说的‘练出酒量’其实只是练出了他们对酒精中毒症状的适应度而已,所以后天能喝的,基本上都是假能喝;先天能喝的,那才是真能喝。”

  作者引用的这一段观点对我简直是当头棒喝,因为练酒量在大众常识中显得有理有据,一直有喊我练酒量的筒子,而我是先天不能喝,练出对酒精中毒症状适应度说到底还是以消耗身体底子为代价,所以说,禁自己的嘴,让那些先天能喝的人喝去吧。

  “一喝酒就脸红当然是酒量不好的表现。酒精(乙醇)在肝脏代谢的第一个中间代谢产物就是乙醛(我:难道是甲醛的弟弟?),乙醛就能起到扩血管的作用导致脸红,也就是‘上脸’,乙醛过多不仅能上脸还能致癌(我:你果然是甲醛的弟弟!),而大多数酒量不好的人反应多停留在这一步。”

  “要说用药有什么原则?想来想去,也就是导师经常说的: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我:就是打针吧?),能肌注就不输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谨遵医嘱,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品。”

  “要说出院后关于药物的用法,最需要做的也许就是谨遵医嘱,想改药量的时候记得询问医生,不要擅自做主,尤其是对于处方药抗菌药(我: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来说,千万别自行调整用量或者停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