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之病历2》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神之病历2》的读后感大全

2022-03-29 03:0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之病历2》的读后感大全

  《神之病历2》是一本由夏川草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之病历2》精选点评:

  ●不如第一本,虽然增强了故事性,却反而折损了其中一些独特的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些可惜。阿榛的形象太模糊了,感觉只是一个单薄的治愈栗原的存在,栗原对她的感情也太过简单,整体来看只像是个宠物,而不像是老婆。已经不太想看第三本了,但既然一起买来了就会全部看完的。

  ●請再次讓我吐槽下書腰和封面 ps.剛搜了一下 發現有 3 @人民文學出版社 什麼時候再引進下吧...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治愈力不足。

  ●好老婆~喵 窝也想去信州啦

  ●“良心的平静是我们唯一可靠的报酬”

  ●我没什么朋友,没有可以喜欢的人。画画看书写东西当然无足轻重。但是在我眼里不可思议的,但其实应当是理所当然的——那些无论如何也拼命想活下去的人,就算微不足道之处也好要是我能稍微帮到他们一点的话…在我死了以后也会感觉到来到这个世界上,大概是一件好事情吧。

  ●医生首先是人,在一个崇尚敬业的国家和行业,也会有这种思考。能驱动医生高强度忘我工作的是什么因素?社会各行业对工作的态度?收入?如果一个社会其他行业都以效益为重,工作中敷衍、官僚风气很浓而单独要求医疗行业从业人员即敬业又有操守,就真是天方夜谭了。

  ●栗原一止只是一个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的“怪人”。

  ●不如一

  ●医生也是人,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生活,在连医学也无力面前,医生所做的事情能让临终者得到心灵的安慰。面对死亡,人类很无力。

  《神之病历2》读后感(一):^-^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啊,

  我只能和其他走过去的生命共同拥有时间。

  内科大夫没有武器。

  外科或是妇科大夫,一道紧要关头,还可以有手术刀解决问题。内科大夫没有这个手段。有的只是去病房查看的两双腿。这两条腿交互迈出,缓慢持续的走到,这就是内科大夫。”

  两本书两个话题,但是也没有书评那么神啦……说有点沉重还好,说非常感动~还没有~~~

  《神之病历2》读后感(二):读后感

  《神之病历II》是让我眼眶湿润的一部。虽然每一部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的去世,但是古狐先生的逝去尤其让我心疼。他和千代夫人深厚的感情,以及一直笑嘻嘻的大狸部长的嚎叫痛哭的画面都让人唏嘘不已。不过这一部让我理解了生与死的循环。有生就有死,新旧交替,四季轮回,满开的樱花总有凋落的时刻。对于生命,我们敬重而珍惜,但是生命的逝去,我们无法阻止。人一生下来就向着死亡走去,但是这路途的美景,如何也不能叫人忘怀。

  这一部阿辰(近藤辰也)出场了,被称为“医学部的良心”的他来到本庄医院,但是种种行为都能显示出他回到信州是有着难以诉说的原因。自己的妻子“如月”为了一个“好医生”的职业名号,抛夫弃子得在医院里救治病人研究医术。阿辰的女儿夏菜生病了,如月也不会来照看。这让阿辰的内心很崩溃,决定回到信州,好好地抚育夏菜。这不禁让他怀疑医生的职业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最好的医疗?其实这也是这本书一直在探讨的。最后,被栗原的一杯咖啡浇醒了一些,虽然之后这个行为他也还回去了。

  阿榛善良真诚的内心和温柔开朗的性格,治愈了松本城里的很多人。她灿烂的微笑下,一直怀着对于栗原的关心和爱意。最后他们一起去攀登御岳山,相信感情也会一直这样美好下去。栗原与阿榛对于彼此的信任和爱意无需语言说明。

  “命运是上帝决定的,人只要做好该做的事。”——夏目漱石

  《神之病历2》读后感(三):浅绿清酒

  那一路沿途的风景是如此的美丽。从入冬到来年深秋,本庄医院到御岳庄短短的步行距离里,四季更迭。艳丽的红梅,缤纷的落樱,多彩的碧桃,素颜的花水木,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分,在孤独与无力中,悄然无声的映入眼帘。从病房的窗户向外望去,总有生生不息的花朵交替着勾勒出如画的写意诗,纵然只是脆弱到稍纵即逝的生命,也要留下一季的绯红。

  那看似寻常的故事是清雅温情的,宛若一小块方正的豆腐,柔软洁白,入口后从胃底涌起一股暖流久久的积聚不散。不起眼的居酒屋老板总是会拿出最喜欢的清酒,美味甘醇的驱走疲惫。怪异的邻居下着输不起的将棋,陪伴寂寞迷茫的人。不听话的病人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里满面绯红。而全年无休的本庄医院的医生们,每日日常是24小时至72小时的忙碌,迎来与送走。

  那隐藏在情节背后的感情,是如山谷间的溪流清澈平缓,却最终汇聚成海掀起滔天巨浪。就像相伴七十年的夫妇,每一天老爷子都用满是皱纹的手握紧躲在病床上同样满是皱纹的老奶奶的手。有时,会在深夜里轻轻唱起老奶奶最爱听的歌,悠远绵长,仿佛跨越岁月的河,连时间都忍不住停下来驻足聆听。然后在那最后的一日里相伴而去。

  有时候温暖并不是太阳般的炽烈,它躲在阳光的细缝里,悄悄的落满一地。或许只是擦肩而过路人的一句“保重”;或许只是疲惫时有人冲泡的一杯或芳香四溢或难喝无比的咖啡;或许只是医生连续值班48小时后依旧挂在脸上的一抹微笑;或许只是集体策划惊天阴谋样的给了一分钟黑暗,可以仰望星空,银河倾泄如同初恋般的璀璨。

  曾经有情绪低落的朋友问“生命到底有什么重要性”,我推荐给她这本书,然后说或许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追求、梦想什么的。可当有一天一个生命消失的话,受到他帮助的人会默默送上一朵花,继承他遗志的人会恍然听见他说的话,相识三十年的友人会唯一一次话毫不掩饰的在佛龛前大声痛哭,一起走过半辈人生的爱人会假装坚强的说他一直都在这里。有人是如丝般的牵绊,有人是在胸前开了大洞。留下那么多的悲伤,那么深的痛苦,那么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超越了最终肉体的质量,是否足以验证生命的重要性?

  想要翻开这本书再细细的看一遍,看平常住宅掩映后的神社,九十级的台阶拾级而上,合掌许下个微小的愿望。看夜空里的银河,有谁搭上了开往那时的列车,从仙女座到猎户座一路风景的穿梭。看美原高原雪山上万丈绝壁的壮观美景,谁和谁相扶相持的攀登,在高山和人生的漫长旅途上。

  如果可以,想品一品那信州的美酒,叫做“写乐”或“飞露喜”或“杉之林”名字的,在花瓣染红了街道的季节里,让温暖和辛辣一同入口。

  《神之病历2》读后感(四):ありがとう。

  很久没写东西,想到哪儿写哪儿,就各种……

  -----------------------

  神样2的故事开始于三月。三月的信州,红梅未谢,早樱未开。在被白雪覆盖的美原高原上,榛名对一止说,请不要忘记,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紧紧跟在你身后,这是我们在御岳山神前的约定。

  1部的故事是以栗原一止为中心展开的。每日忙碌的工作,信浓大学医疗部的邀请,田川先生和安昙女士的去世,为学士的送行,还有最后依旧留在了本庄医院的选择。2部的故事于是添加了新的角色进藤辰也。这个角色的作用大概可以被认为是:解决了栗原一止的问题之后,再给出一个必要的对比角色,从而更为深化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当然,这么说就太公式了。

  平静的本庄医院里除了一止曾经或许要去信浓大学可以引起些风波之外,每天是一如往常的迎接日出日落,见证生老病死。夜半时常会响起的急救车鸣叫,留在口边的还有提神咖啡的余香。进藤辰也从东京回到了信州,带着压抑苦闷和迷茫怀疑在适应着新环境的同时,又因为自身的棱角而产生了许多摩擦和碰撞。

  关于进藤辰也的故事是这样的:辰也本是与一止大学时代很要好的朋友,和妻子如月婚后进入了东京的有名的医院,妻子却因为压力巨大而渐渐不再顾家,辰也于是辞退了工作回到了本庄医院。然而由于自己的挣扎和困顿开始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地方医疗而遭到同事的诟病,最后被一止一杯咖啡浇醒,两人解开了心结,一同在医院里努力工作。

  在近期医疗题材的作品里,免不了要提到白色巨塔和地方薄弱医疗的对比。我所知道的至少有「Doctor X~大门未知子」和「遅咲きのヒマワリ」。在神样1里,通过栗原一止的选择,作者已经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表达的很清楚了。在我看来,我相信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冥冥之中被赋予的生存的意义。尖端医疗有尖端医疗存在的必要性,而像一止这样的地方医生,他们同样是用自己疲惫的身躯支撑起整个国家医疗体系的重要存在。

  因而在神样2里,作者所探讨的问题似乎转变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作为医者和作为人的立场与界限。从进藤辰也回到本庄医院开始,作者已经引入了这一主线,而后在辰也对一止诉说关于妻子如月的时候,彻底对读者挑明了这个问题。作为医生,并不是说为了患者就要赌上自己的全部,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工作到疲惫致死才能使患者觉得“这是一个好医生”。但是作者同时又否定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辰也在回到本庄医院的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选择在上班时间之外,业余休息时完全断绝自己与医院的联系。

  人只有在面临不可逃避的困境的时候,才能做出对自己来说正确的抉择,也才能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更为明确。面对医者和人这两个身份的矛盾,选择偏向医者的如月最终还是舍不下自己的女儿和丈夫,选择偏向人的辰也又恢复了对职业的热情,继续在医院里战斗。因为是作为人的医者,所以才会有古狐先生和大狸先生“在这个城市里,建一所不管是谁,不论何时都能看上病的医院”这样的约定,所以才会有进藤辰也和栗原一止“良心的平静是我们唯一可靠的报酬”这样的觉悟。但又因为是作为医者的人,古狐先生也需要千代夫人数十年如一日的陪伴,进藤辰也不能失去和女儿夏菜、夫人如月在一起的美好生活。而栗原一止,在御岳庄的简单又甚至有些怪异的日子里,终于明白了生死由天,但自己却可以更加的关心妻子的道理。他明白作为一个人,这个喜欢到处摄影、拥有自己独立事业的栗原榛名,始终是坚定地陪伴在自己身边、要共度一生的人,始终是他温柔的避风港,是他可以休憩的家乡。

  无论是神样1还是神样2,作者始终都用一种缓慢的、细腻的笔法在讲述一个并不是很复杂的故事。作者会很详细的写一止的心情的微妙变化,也会在书中人物对话的同时,写下他们所经过的路上的花草树木,写他们头顶的蓝天白云,或者月色星空。从第一章引入进藤辰也这个人物开始,一直到第二章的结束(也就是书的中间部分)才揭晓辰也回到信州的原因。作者从一止和辰也的对话开始就引入了如月这个角色,每一章里可能只出现那么一到两页的篇幅,却也正是这个从未正面出场过的角色成为了剧情推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缓慢的笔调是我喜欢的,它并非是要去迎合现在快速的阅读文化,仅仅是快速的翻一翻书,也或许并不会对这个故事产生兴趣。但情感的渗透正是一个安静而缓慢的过程,正如同你匆匆地从花前走过一定闻不到它的淡香。如果之前那些缓慢的描述和铺垫,大概最后也不会收获这么多的感动。

  当然,这本书的故事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在信州这个小城市里居住的各式各样的人,也占据了相当的书本内容。御岳庄这个在外人看来居住着一群稀奇古怪的人的地方,却是一止他们最为安心的家。喜欢绘画的男爵,热爱哲学的学士,研究农业的屋久杉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与事业,每个人无论之前有多么贫困潦倒,却都是对自己的信念无比执着,用认真努力的姿态积极的活着。神样1里因为母亲的去世和自己的逃避而曾经一度自杀的学士先生,最终在大家为他漆出来的满院的假樱而感动不已。同样不明未来而平凡度日的屋久杉君,还是振作起了自己的精神,要做好对自己专业的研究。

  我想,作者或许是要传达这样一种观念:平凡的小人物也好,又或者是面临死亡的重症患者也好,每一个人都有积极生活的权利,而这也是他们应当被尊重的原因所在。我又想起了「フリーター、家を買う」里的一句台词,重新出发这件事,无论何时都是来得及的。

  当然,作为整本书的最大的舞台的本庄医院,作者身为一个医生,也通过对医院里生离死别的叙述,让读者更为深刻的去思考关于死亡这一回事。去世的安昙女士,孙七先生,丰子奶奶还有古狐先生,每个人都逃不开死亡,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不息不止。即使是死亡,也带不走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所留下的温暖记忆。正如安昙女士的笑容,孙七先生「木曾节」的歌谣,古狐先生的理想。还有因为住院而走在一起的会田先生和四贺小姐,这又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因而我认为,电影中所添加的关于榛名怀孕这一情节其实很好的补充了关于死和生的这一回事。有死亡的悲伤,也有新生的喜悦,这大概更能够表达作者的想法吧。

  也许,书名所谓的「神様のカルテ」,并不是指如同大狸先生、古狐先生、栗原一止、进藤辰也这样的医生如同神来之手一般什么病都可以治。本庄医院也只是许许多多地方医院的其中之一,而所谓的医疗的界限这种东西,也是一直都存在的。执着的栗原、认真的进藤和爽朗的砂山,也许究其一生都只是在信州这个小地方本分的做一个普通的医者而已。

  作为神明的意愿,人的生与死是不断接替的过程。正如季节一样,有新的生命出生,也有老的生命离开。即使凭借所谓的神之手,也不能逆转死亡,不能抑制新生,不能停止生命的轮回。作为医者,或许应当禀照神明的旨意,坦然接受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老病死。然而,神明大人是温柔的,他也不会放弃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即使是面对死亡。因此才会有古狐先生与大狸先生的约定,还有把这个约定继承下去的年轻的医生们。尽自己所能的去救每一个人,又或者为那些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人,尽力去圆他们一个美好的梦。这是作为医者,也是作为人,他们可以做的已经足够的事情。

  我还要感谢夏川草介赋予每一个章节的名字。我看过一遍书大约会忘掉全部的对话,但我还是会记得有那么一些美丽的文字,在我看着那黑白分明的书时,好像目光可以透过这些薄薄的纸张,看见一个似乎是近在眼前的风景。我会记得御岳庄门前四月尚未凋谢的浮动着暗香的两株梅花树,记得深志神社与护城河边淡红色漫天飞舞的江户彼岸樱,记得辰也家经营多年的荞麦面屋旁三色的碧桃,记得街道两边大片的如同白雪一样的花水木。

  故事的最后,一止和榛名遵守了三月的约定,在夏天又去攀登了御岳山。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的,理想和信念会一代代的传递着。人会勇敢地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前行,是因为有一定要到达的地点,也是因为有无论如何都愿意站在自己身边的最重要的人。这一次,换一止对榛名约定,我会一直跟你走下去的。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真心喜欢着的樱井翔先生。谢谢你出演这样的好作品,让我并没有错过这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元気をもらった。ありがと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