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100字

2021-04-04 04:0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100字

  《妈妈及生命意义(精)》是一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著作,45.00元出版的2017-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精选点评:

  ●爱,生命,尊严与死亡,永恒不变的主题。

  ●“没有所谓的无趣或空洞的病人(或团体)。每一个病人,每一个临床的情况,都隐藏着丰富的人生戏剧,心理治疗的艺术就在于启动这些戏剧。”

  ●内容虽然没有完全围绕标题,但于我来说,依然是高品质的阅读。特别喜欢最后一章,半夜读完,睡意全无。然而一读再读,甘之若饴……

  ●可能有好一阵子都不会读欧文亚隆了…文风免疫。 好像有点逐渐get到欧文亚隆的存在式精髓,那就是暴露一切自己作为人的本性,以及直面生而为人必须face的命题。不要隐藏,置换,也别异化。治疗关系本身可以引发改变,正常人与人的情感互动就可以推动一些治疗关键点。 “聚焦于关系,而非内容。” 不过私认为,咨访关系的建立有很多都依赖于弗洛伊德开创的一些传统,医患关系本身就象征着难以更改的核心部分——来访与咨询师。接纳与诠释,抱持与揭示,投射与移情,工具化亦或推己及人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格式塔。心理咨询的观点都来,各流派持己见,重新摆动天平,但最终目的只能回归——让人更贴近人。

  ●小说本身有一些是很有趣的,特别是最后一个故事,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书名和内容不怎么相关,很难看,间于虚构和非虚构,模糊不清。

  ●不记得上一次因为看完一本书而失落是什么时候,但是这本书真的是我这段时间读到的最能兼具故事性和教育性的一本!每个故事精彩绝妙,发人深省,尤其是最后一个故事,巧妙地结合梦境、诅咒等概念诠释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该如何去面对死亡。两年的课程结束后,我希望自己可以重读这本书,带着更多存在人本的理论和更扎实的知识,挖掘更深的意义。

  ●并没有点题吧_(´ཀ`」 ∠)_且真是非常不喜欢心理学家地自我良好感了。

  ●亚隆总是带给我惊喜

  ●亲近死亡,找到生的意义。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一):暂时这样吧,不知如何

  有人问我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怎么回事,其实很难去概括,或许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而欧文亚隆的治疗理念一向是关注此时此地、适度真诚、坦然接受面对死亡。 在这本书里依旧是秉持着亚隆一向的观念,但这本书和之前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篇内容其实有些自传的味道。后几篇故事似乎也说明欧文写过的小说都是有原型的。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二):总结反思

  1,对于死亡或者是令人恐惧的事情,足够多的科学知识能给予人坦然面对的勇气,人毕竟是带有感性的动物,终是需要点精神上的慰藉。信仰随恐惧而生,即使身边空无一物,信仰也能让人多一些安心,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有些人就是需要宗教信仰来安定内心。所以对于治疗师来说,能让治疗对象安心且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动力的方法,便是一种好方法。

  2,"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应该要有效利用起来,映射的是治疗对象生活中的一种期待或是心愿。

  3,在治疗中不能耗尽所有能量,最理想的是治疗师和对象在治疗中双向给予能量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三):治疗忧伤的七课 有感

  讲究实际的理性主义者vs悲哀沮丧的浪漫主义者,就像现如今 流行推崇的机器美感vs小确幸的颓丧文化。 堂吉诃德说:“你要选择哪一种:睿智的疯狂,亦或是愚蠢的清明神智?” “我所谓的理智,艾琳却认为是背叛;我称之为重新展开人生,她却觉得是爱的辜负;我认为是脱离逝者,她却觉得是放弃她的爱。我觉得自己是她所需要的理性主义者,她却觉得我在亵渎她的忧伤;我以为自己在领她重回生命,她却觉得我迫使她抛弃杰克;我觉得自己在启发她做人生的英雄,她却觉得我隔岸观火,尽可以说些风凉话……” 一个文笔好的心理学家,读起来就是爽啊[哈欠]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四):浪漫的治疗师和作家

  第一篇很震撼,看到文中的我与母亲的对话,很像是自己与母亲的很多心结,原来我那么不了解她,每次她在向我诉说时,我都觉得那是老生常谈而不耐烦,直到年岁渐长,逐渐明白了生活之不易和人必须面临的一些苦难,才愿意从自己的一点苦难来体会母亲更大的苦难,而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因她的逐渐弱势和我的逐渐懂事而慢慢缓和了,时间是多么奇妙的东西啊。读到九命怪猫的诅咒时,和治疗师一样,很想去拯救阿提米丝,猫都有它的故事,我们的很多苦恼都在于关系的不顺畅和对彼此的误解吧。借亚隆的故事可以窥见很多人的心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塑造他的故事,这样理解兴许能少一些对人的苛求和幻想。亚隆的书同时富于专业性和故事性,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好的医生,再试一次,最后一次,人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对他人的不忍才离圣更近。因为非专业,完全当一本小说读也可以,总会有一些启发。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精)》读后感(五):你找到生命的意义了吗?

  亚隆老师这本是以短篇合集的形式来讲述心理治疗的故事。前几篇是以其自身真实治疗的病人为原型编著的,最后两篇是通过小说来刻画,围绕的主题,如同书名「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书中每一篇都在讲述家庭,死亡。欧文从心理治疗的方向入手,侧面的讲述了,他认为面对死亡应该怎么做,死亡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相对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生命。

  同时,书中也有涉及到移情,反移情,团体治疗,精神科和心理治疗手段,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的矛盾。一如既往的深入浅出,把故事写的很连续,i mean, 不能赞一词。在保证故事可读性的基础上,兼顾了其心理专业的问题(对团体治疗很有兴趣)。尤其喜欢以亚隆为第一视角做改编的那几篇。

  其实,我们现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不可承受的烦恼,在死亡面前都会变得渺小。死亡会让人变得更有智慧,欧文说,“死亡本身虽然会使我们毁灭,但死亡的观念却可能拯救我们”。是的,因为我们究其一生也不一定找得到的生命的意义,在濒死之际却变得触手可得。

  欧文没有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利用人际关系达到更可观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是告诉我们,要透过对死亡的思考来寻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