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资本主义简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资本主义简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4-02 15:16: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资本主义简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资本主义简史》是一本由[德] 于尔根·科卡著作,新经典/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一):资本主义简史

  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资本主义,毕竟莫非王土,缺少产权保护,也缺少法治。读完现在或许在广义上说也是有的,毕竟资本主义更符合人性,有了城市有了分工,也应该就有资本主义了吧。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资本主义,毕竟莫非王土,缺少产权保护,也缺少法治。读完现在或许在广义上说也是有的,毕竟资本主义更符合人性,有了城市有了分工,也应该就有资本主义了吧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二):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

  文 / 静待花开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三):借用一本书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

  《资本论》在第一卷中就提到,资本(家)的目的有且仅有一个,“发家致富”,为了这,他们可以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疯狂且本能。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资本主义”,打开《资本主义简史》,今天我们只论学术。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四):环球视角下的千年资本

  关于“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其实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作者在书中将它看作一种分析和批判的工具,并进行了论述。

  本书以资本主义为主线,在环球历史的视角下对资本主义各代表性阶段进行了简述。中国汉代、古罗马以及阿拉伯的贸易唤醒了资本主义萌芽,接着是商业资本主义(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汇兑业务),种植园经济、矿业、手工业资本主义(伴随着航海大发现的全球贸易需求激增),原始工业化阶段,工业资本主义(期间从所有人资本主义到经理人资本主义),直到今天的金融资本主义。

  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作者对于劳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讨论,客观而深刻。

  虽说本书小而薄,但内容极富深度和广度。作者也引用了大量学者、思想家的书籍与文章为相关观点佐证。因为是“资本主义简史”,有些思想观点被作者一笔带过,没有进行详细阐述,值得我们再去深挖。

  总之,本书适合一读再读,以本书为出发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知识的深度。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五):历史学家跨界政治经济学,书斋中的学究描写真实世界,就是一个灾难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六):关于资本主义,你应该知道的历史

  文/初晓

  若是问你“什么是资本主义”,你可以能会给我书本中的各种定义,不同的人定义不尽相同。这些定义,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吗?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你又知道多少?纵观全球,资本主义似乎也引起当今社会十分紧要的问题,贫富分化严重大多数人都看得见,那么如今的环境问题也让很多国家和人为之困扰。

  资本主义既是造就创新与进步的引擎,也是带来危机、剥削和异化的源头。最早,资本主义这个词并不为人所用,用的更多的是“资本”这个词,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它最初指货币,后来指由货币、物品的货币价值、商业票据、商品和生产设备构成的资产,其关键是‘要用于盈利’,而不是用于消费或被积累起来。”1867年,“资本主义”才被一部重要的法语词典作为新词收录,被定义为“资本或者资本家的权力”。直到1896年,《迈耶百科词典》才第一次独立、详细的定义了“资本主义”,它的定义是这样的:与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名称。

  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有三位著名的经典学者,分别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约瑟夫·A·熊彼特,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和定义至今都有重大影响。我们最为熟知的人自然要数卡尔·马克思了。

  他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发达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场是分工和货币经济的基础;其二,马克思详细的分析了原则上无限的资本积累;其三,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依附于资本家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以及没有生产资料、受到合同约束人身自由、用劳动换取报酬的工人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其四,马克思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惊人的活力。

  他的理论很多人接受,也有很多人批评质疑。尽管如此,他的分析仍然是一种独到的、有趣的、重要的理论,直到如今,还有很多人认可。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七):资本主义---无与伦比的综合概念和批判分析工具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八):作为文化概念的“资本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东西。”有段时间,“资本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其实,马克思说这句话有他特定的历史背景。

  全书分成四章,首先阐析“资本主义”的概念。这个20世纪普遍使用、近乎泛滥的名词,其实之前是被学者们有意识地避免的。马克思著作里经常出现“资本”“资本家”,但他很少直接使用“资本主义”,即便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他的落足点也是“生产方式”而非“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在19世纪下半叶使用频率渐增,《迈耶百科词典》在1896年首次有了独立的、有详细释义的“资本主义”词条,直到1902年,维尔纳·桑巴特出版了经典作品《现代资本主义》,这才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地点燃了对“资本主义”的热烈讨论。

  作者选取了三位经典理论家:马克思、韦伯和熊彼特。

  马克思毋庸多言。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有很多与事实不符之处,但他在伦理意义上对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种种思考,很有启发性。在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的定义涉及私有制、市场机制和企业经济。他曾经说过,“创新、完成或者仅仅是运用个人力量和智慧的喜悦”超越了金钱的目的,而“互惠利他”无疑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增进全部个体的利益。熊彼特倡导的企业家精神近年来颇受重视。如何摆正利己与利他的关系,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如果有机会回到古罗马、回到丝绸之路,或者游览中古时期的佛罗伦萨和广州,我们一定会惊讶于喧闹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世故老练的商人,还有活跃其间的金融巨鳄。从广义上,“资本”即“可用作投资的金钱”,很早以前,就伴随着商业行为发挥作用。这段就严格而言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作者称其为“商业资本主义”,这就将通常的“资本主义”概念扩大化了。资本和资本主义者很早就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现代资本主义其实是“跳一跳”摘到的“果子”,它是人类历史长久的自然演进之后的一次迈步。

  直到1500年前后,商业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在此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股份制公司形式,是商业资本主义的一次强力升级,更剧烈的变动来自于工业资本主义。资本力量席卷全球,这是一场残酷的掠夺,是对劳动力的无情压榨,也是文化之根的断裂和重塑。

  当然,近百余年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具有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的功能。作为资本,逐利是其本能。它被冠之以“主义”,说明它在脱离自发的、蒙昧的状态之后,迅速以鲜明的、强力引导的方式进入各种文化。资本是奔腾的野马,需要套上笼头,还需要一个好骑手。房价不可能无限上涨,房产泡沫终究会破灭,怎样尽力减少资本的破坏性?资本主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平衡好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作者说,“每个时代和每种文明都有与自己匹配的资本主义”,不过,在“全球化”的名义下,多元文化被资本主义加强了还是摧毁了,仍然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九):关于“资本主义”的通识读物

  中国工业化起步于建国后,资本主义进入中国经济领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邓公战胜党内宝石势力带领大家完成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而非西方自下而上。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给企业提供一定自由空间、放松广大农村地区管制,农村人涌入城市。但那时期的中国仍是基础工业资本主义:低工资、残酷压榨工人、依靠大规模出口。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上巨大成就,使多数人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使大量财富聚集到少数人手里(邓公说的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并不是均富,也是像早期工业资本主义一样,允许贫富差距存在的)。

  我知道即使没有邓公,也会有后续其它领导人完成经济改革,但仍要感谢邓公,毕竟以当时的政治环境,他是赌上自己身家性命的改革者。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十):借用一本书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

  《资本论》在第一卷中就提到,资本(家)的目的有且仅有一个,“发家致富”,为了这,他们可以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疯狂且本能。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资本主义”,打开《资本主义简史》,今天我们只论学术。

  资本主义并不是我们通俗理解的制度,它是一套主义,主义本身是一种主张,资本主义主张用钱量度一切价值,积极角度讲,它的目的和作用是在量度上减少成本,促进贸易。资本出现的前提是市场,市场出现的前提是私有制,私有制自带排他性。资本主义主张将一切事物,包括人命、情感等以资本度量,但这明显的冷漠和数字注定是不能被所有人接纳的。

  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思想上的信仰,相信某些东西或方式是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这就是浅显的“相信资本”,“相信资本的力量”。在这个信仰下,以“资本”为出发点,设计考量规则,并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直至制度层面,才诞生论诸如“公司”、“金融”乃至“国家”等概念。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在他的驱动下,人类被划分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资本是经营的本钱和生产力要素,延伸开来,就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可以被用来生产和创造的东西。资本主义的核心是保护每个个人及个体利用资本的生产创造活动,所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一定范围内,任何组织都无法凌驾于个人之上,它维护了个体,却将更多人排除在保护之外。

  明白了资本主义是怎么诞生的,什么事资本主义,那么很多资本主义促使下的生产活动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包括阶级是如何固化产生的;资本积累、竞争交换、运用资本追求盈利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特征;货币、贷款和市场的形成为什么是高效管理资本主义企业的前提;甚至创新和贷款为什么构成资本主义的动力之源。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90年以后出生的我们,享受着改革开发带来福利厚报,眼界更宽,心思更活,很多时候其实是迷茫且无法体会到现处制度的可贵性的。这本《资本主义简史》,可以帮助我们用批判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