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塑的我》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可塑的我》读后感1000字

2021-04-08 00:0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塑的我》读后感1000字

  《可塑的我》是一本由陈婕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塑的我》读后感(一):三十而立,重塑不一样的人生

  30岁,是一个迷茫又混沌的年龄,它意味着你成家立业可以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但是,朋友,年纪到三十岁,你的实记年龄是三十岁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从小被父母溺爱长大,就算真的到了三十岁,但心智还是停留在婴儿时期,什么都要依靠父母,等到了,我们做决定了,我们首先想到是父母,因为有父母为我们做出了决定。

  你想要为自己活吗?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本书名叫《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书中教会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成就自己。

  01接受自己

  我闺蜜小花是学校里的校花,人美,功课也名列前矛,身边不乏有追求者,但是她谁也看不上。而我另一个闺蜜小美是个长相普通,但心地十分善良的人,虽然没有追求者,但是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某天,小美的男友来学校找小美,不巧被小花看到,心想小美怎么会找到这么好的男朋友,随后想报复小美,挑拨小美和男友的关系,但都被小美男友一一化解,原来小美男友之所以爱小美,因为小美心地善良,不会因为她的相貌而离开她。

  正所谓爱情会消失,一个懂自己,爱自己的人,能接受自己不足的人,哪个男的不喜欢呢?

  02 父母过渡的溺爱,只会毁了自己

  知乎上说你会嫁给妈宝男吗?我想一千个答案都是不嫁。因为事事都要听妈妈的,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故事主人公小许年纪也不小了,眼看就要奔三了,父母为了他的婚事,忙前忙后,终于娶到了新娘小敏。小敏是北方姑娘,大学毕业就来到了上海,一个人独自打拼,现在是一家外企的白领,月薪过万,小许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因为父母宠爱,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被父母安排在自己的公司。小两口

  结婚组成了新家,就是要承担起责任的。但是成家后小许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下班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而小敏下班做家务,做饭,感觉自己就是小许娶进门的保姆。月底发工资了,小敏要老公的工资卡,殊不知,老公的工资卡放在了婆婆那,老公要拿回工资卡要问妈妈,老公要洗澡了,婆婆帮着洗,老公要睡觉,婆婆要哄着睡,总之,老公时不时的就是妈妈……妈妈……可想而之,最后小两口离了婚。

  一个年纪长大,但心智长不大的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因为他生处的环境造就了他,要想远离这个环境,就要自我打破,父母永远爱着自己的小孩,不管多大,心里永远爱着孩子,但是孩子拥总有一天会长大,这不是爱他,而是再害他,爱他就要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03 安全感是自己给予的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爱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了解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会胡乱猜测,因为缺少了安全感。

  在男女双方恋爱中,希望每天都腻在一起,如果短信不立即秒回就认为对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

  我闺蜜姗姗有个交了半年的男朋友小吴。小吴可是下了很多功夫才追到姗姗的。两个人刚确定关系,就整天腻在一天,恨不得天天都不分开。小吴是公司高管,最近公司有个新项目,由小吴负责,如果项目成功的话,有可能小吴会升迁。

  小吴整整一个月都在忙新的项目,就冷淡了姗姗,姗姗看着男友不理自己就生闷气,就打电话给男友,但都以加班为由,挂断了电话,姗姗是个粘人的姑娘,恨不得男友天天陪着自己,但是爱情重要,但是工作更重要。姗姗为了留住男友,把男友的手机关机了。在公司谈新项目的当天,因小吴的缺席,公司的新项目没有谈成,结果让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小吴也被公司开除了。可想而之,小吴与姗姗的爱情也到头了……

  爱情中的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给予的。在爱情中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每天在一起,也可以短时间的分离,不会因为对方的短暂分离,而感到措手不及,可以在自己独处时做些其他事,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写在最后

  人的一生是不断地在学习与进步,接受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只有自己接受自己了,才会去爱别人。

  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灵魂,我们不能希望对方能像父母一样溺爱自己,处处想着自己。因为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每一个动作对方总能猜得到,但是我们的恋人却做不到,我们不说,不表达出来,他们又怎能了解呢?

  在三十岁的年纪有过迷茫,现在重新开始又合乐而不为呢?

  《可塑的我》读后感(二):《可塑的我》: 用心理学搞定职业、人际、情绪、家庭、情商等

  

在工作中遇到困境,有的人会出现不善于沟通,机会被人抢走,职位和收入慢慢落后于同龄人,而且随着年龄见长,在高强度工作节奏面前,会有些力不从心,又不知道是否能换工作?

而有人在情感方面遇到问题,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安全感,过于讨好他人或过分的强势,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意;

有的人在家庭关系上遇到问题,不管是父母、情侣还是孩子,都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感觉自己快掏空了。

在这些困境的过程中,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进入一种泛中年危机的状态,产生了自我价值低、焦虑等不同的心理感受,有人也会产生很深的无力感,感叹人生太艰难,熬得很辛苦

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中,作者陈婕君,毕业于世界的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曾于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有多年临床咨询经验,在做了14年多的心理咨询,咨询时长超过1万小时后,她发现很多人的问题都很相似: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某些方面已经失控了。

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表现出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便是人的可塑性。

比如说,当人生走向失控时,那么你要知道,这个过程的发生是缓慢的、日积月累的,出现这个结果,其实跟自己在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相关联的,可能是你有意识做的,但你不清楚做了后会导致现在的结果。

说白了,就是你的“心理基因”,决定了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从而影响了你对事情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也就影响到你的行为。

举个例子,对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挑战,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迎难而上,有的固执、保守,还有的多疑和退缩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问题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日积月累,也让同起跑线的人,走向不同的人生。

当你发现你的人生之路越来越窄,你感到越来越多的焦虑和无助时,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救,就是通过反思、寻求帮助和进步,打破当前的认知与限制性观念,重新理解自己和改变自己。

书中分享了三个简单的步骤,思考尝试来恢复对生活的掌控力:

第一步,思考最显而易见又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了。

第二步,思考在重新掌控人生的过程中,有什么观念或想法阻碍了你的进步。

第三步,在完成了前面两个步骤后,思考如何开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当我们通过书中对自己的心理基因做一次全面的扫描,就可以清楚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情绪的,也能通过书中的心理学知识,明白自己的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尝试用心理学工具来分析自己,从适合自己情绪的地方入手,开始去改变自己。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人在开始掌控人生的过程中,会凭着想象来掌控人生,而忽略了掌控力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导致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有时还陷入无助的状态。

当你不再受控于自身的一些成就和观念,放开这些限制性的思维,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路,会明白如何去达成对自己人生的掌控。

你也可以了解到埃里克人格发展、依恋模型、CCRT等35种心理知识,从书中,可以看到一部“人生问题大百科”,明白如何全面筛查自己的“心理基因”,通过心理学,来搞定职业、人际、情绪、家庭、情商、人生规划等关键的人生课题。

完成自我内在认知的不断提升,重塑自己,成为最成熟、最完整的自己。你会发现你对自我的探索越深,你对人生的掌控力就越大,说白了,在这过程中你也会体会到你自己就是全世界,当你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了这个世界。

这本书就是帮助你从小处入手,用书中提及的心理学工具梳理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过往经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规划自己,今后更加丰富更加灿烂的人生。

  《可塑的我》读后感(三):如何预防并对抗“泛中年危机”?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35岁中年危机,一直是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其实35岁并不可怕,年轻人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可以转危为机。

小贝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她梦想着可以在这家公司工作到退休。但是,最近小贝一直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公司接连劝退了好几个中年员工,而小贝的年龄也已经35岁+。中年未婚的小贝该何去何从?

小贝从小品学兼优,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一路读到硕士,毕业以后进入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从事研发开作。研发工作是和小贝专业对口的,小贝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心里很开心,下定决定要在公司好好干,打算一直干到退休。

刚开始工作的几年,小贝一直在封闭的实验室做研发,每天接触的人很少,能说的话不超过十句。小贝和外界没有什么社交,认识的人就是身边有工作交集的几个同事,但是每天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研发工作,小贝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随着公司的发展,实验室做了一些调整,公司通知小贝不能再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了,公司向小贝表明,如果小贝还想在公司继续工作,只能转做销售,因为销售部门打算开拓新市场,可以再安排人员。

当时30岁的小贝,没有恋爱、没有结婚,她考虑到一个30岁未婚未育的女性,如果重新找工作难度会很大,所以就答应公司的建议,外派到外地新市场从事销售工作。虽然小贝做的是销售工作,总体来说是没什么压力的,因为只是维护公司在外地的老客户。

小贝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只是维护公司的老客户,不需要开拓新客户,这样的销售工作对于小贝来说做起来难度也不大,小贝慢慢就适应了。小贝觉得外派工作挺好的,公司安排公寓住宿,每月可以省下不少房租,她心里继续打算一直在公司做到退休。

但是,小贝的社交圈并没有因为从事销售工作而扩大,小贝平时除了去拜访老客户以外,就是呆在公司安排的公寓里。

不知不觉,小贝已经35岁+了。最近,小贝的妈妈经常从老家打电话过来催婚,令小贝苦恼不已。而且,近期公司又劝退了几名中年的老员工,小贝分担了离职同事的大部分工作,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小贝事业爱情都不太顺,内心阵阵焦虑。

小贝感觉自己进入到进退两难的状况,她一方面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公司劝退的对象,35岁+还在从事基础的岗位,再出去找工作难上加难;她另一方面担心的是,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但接触的圈子小,寻找结婚对象也是难上加难,生孩子更难。

小贝的状况已经进入到大家常说的“中年危机”。

最近读到《可塑的我》这本书,其中讲到很多25岁-40岁的人会面临或经历“泛中年危机”。

《可塑的我》实拍

研究发现,中年危机一般发生在35岁-40岁,但是中年危机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从25岁就开始了。一个人如果在18岁-25岁时能打好基础,在25岁-35岁时能保持自我发展和提升,中年就不会是危机,中年将会以黄金期的面貌出现。

通常人们认为法定年龄18岁时就成年了,其实成年是一个过程,18岁-28岁这个时期就是成年期,人们需要把年轻时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融合成人生智慧。然而,很多人在大学时就一心放在学习上,只追求学科成绩,基本不接触社会。

有时候这也是父母从小灌输的思想“只要读书成绩好,其它都不用管”,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人的成年期推后了,很多人27岁-35岁才开始成年,有的人35岁时的心理状态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心理失衡会导致更强烈的“泛中年危机”。

为了避免“泛中年危机”的发生,从青春期就需要重视起来,在青春期就需要慢慢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对父母和老师百依百顺的人,不能把自己的人生选择权交给父母和老师。

如果只专注于专业学习而缺少其它方面的培养,就会非常被动,导致工作上安于现状、难以晋升,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人脉关系单薄等等。

在成年期这个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还需要培养自主性、能动性、逻辑思考能力、平衡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把握好成年期,就不会遭遇“泛中年危机”,中年将迎来黄金期,有知识、有经验、有能力、有人脉,这将是最好的时光。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可塑的我》读后感(四):工作或学习时感到迷茫?掌握这套思维方式,受益匪浅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被人生的车轮推着走,忙着学习,忙着工作。有时候停下脚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会泛起一丝丝迷茫。不确定前进的道路是否是对的,这是父母或老师所希望的道路,还是自己真正适合的道路。

很多人会通过不断换工作,通过不断尝试新工作,来获得答案。据统计,现在95后从事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仅为7个月。

短时期内就更换工作,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种损失,因为一个人从适应一份新工作,到在工作中产生价值需要一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今天我将分享一套思维方法,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方向,帮助你不再把时间浪费在迷茫中。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认识自己

俗话说:“当局者迷。”

有时候一个人迷茫,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清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以后,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好问题可以带来答案,你可以通过问自己问题来找到人生的方向。最近读到陈婕君写的新书《可塑的我》中提供了两个问题模版。

第一个问题:你是否具备某种能力,只凭这一个能力,你就能生存下去? 第二个问题:如果以自己具备的能力为立足点,你能否站得住并站得稳,而且没有焦虑或不安的感觉。

举个例子,小许生于神经外科医学世家,从小到大,不管是家人、亲戚还是老师,都对他寄予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小许品学兼优,在学校时各科成绩都是第一名,然而每当小许面对危急病人时,内心就会充满恐惧,整个人就会僵住或者全身发抖,导致无法进行紧急救治。

小许具备一名医生的知识和技能,凭这些他可以救治病人,但是小许光凭这些还无法在神经外科医生这个岗位上站稳,因为他的心理素质还不够,遇到危急病人时他就会发挥失常。

所以,小许需要认清事实,而不是被周围的人推着走上神经外科医生的岗位,背负过重的压力。

02 选定方向

当一个人清晰的认识自己以后,基于对自己优缺点的了解,可以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判断,并找到优化的方向。

《可塑的我》书中有一个小工具,可以很细致地从四个维度对自己选定的方向进行评估。

维度一,自信。你现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带来自信吗? 维度二,收获。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除了收入,你还有哪些收获? 维度三,力量感。你现在做的事是消耗你的力量感,还是增加力量感? 维度四,取舍。如果只是这件事的一部分耗损了你的力量感,你是否可以灵活地把这一部分舍弃?

依然拿小许的例子来分析,小许虽然品学兼优,具备一名医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心理素质不够,导致在面对危急病人的时候,内心充满恐惧,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对救治病人这件事的掌控感。

从以上四个维度来评估,小许在从事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时,一遇到危急情况就会失去信心,力量感逐渐消失,在工作中除了收入,没有其它收获。

后来,小许通过对自己的评估,对人生方向做了优化,他还是喜欢救治病人这个事业的,所以他舍弃掉自己面对危急病人心理素质不够这一条,选择从救治病人的一线退下来,转向从事病理研究方面的工作。

小许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研究工作绰绰有余,他充满信心,拥有强大的力量感,而且除了收入以外,研究成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03 抓住机会

当人们选定人生方向,并一路前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有的人会从中失去机会,而有的人能找到解决办法抓住机会继续前行,从而最终到达目的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可塑的我》书中分享了阿根廷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提出的“WOOP思维法”,这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抓住机会。

《可塑的我》实拍,2021年第25本书

“WOOP思维法”是由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

W:Wish,愿望。 O:Outcome,结果。 O:Obstacle,障碍。 P:Plan,计划。

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基于“WOOP思维法”,你需要思考做这件事的愿望是什么?如果这个愿望实现,能达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为了避免这些障碍的出现,或者克服这些障碍,需要做些什么?然后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向着人生目标前行的过程中,通过“WOOP思维法”,可以对很多艰难险阻提前做预估和准备,从而更容易抵达目的地,实现目标。

人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挑战,每个人的成长也需要动态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可塑的我》书中从自我发展、事业管理、人际关系、重塑生活、心理基因、情商发展、心理健身各个模块展开详细说明。

每个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面对不同状况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每个人都是动态发展的,都是可塑的。认清自己、选定方向、抓住机会,人生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可塑的我》读后感(五):包钢职工跳入1700℃熔炉自杀,“泛中年危机”的压力会击垮多少人?

3月29日,一条有关“包钢集团男职工疑因压力大跳入高炉钢水中自杀”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只见15秒的视频中,一名工人在熊熊燃烧高炉边,探头往里看了看,随后取下头上的帽子,往炉口走了几步,再探头往里看了看,纵身一跳消失在监控中。

1700℃熔炉,说是炼狱都不为过,这个人究竟是遭遇到了什么困境,才选择用这样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

而今天,宝钢对此事发出了公开声明,声明中称该工人“性格内向,至今未婚,长期通过证券公司购买期货和股票,仅3月24日当日亏损6万多元”,并怀疑其自杀与其“亏损数额较大、负债过多,无法偿还有关。”

这则新闻看得人内心五味陈杂:

“性格内向”,意味着他心中有压力但是不善于表达;

“至今未婚”,说明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人与他同舟共济;

“长期购买期货和股票”,可以看出他内心对金钱存在执念;

“一天亏损6万多”,则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实在太累了,既然这样,不如解脱。

看完这个新闻后,有人唏嘘,有人叹惋,有人难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更多如他一样生活艰难的人,还在咬牙苦苦支撑着:

同学小A,在某四线县城做银行柜员,工作了4年才转正,但薪资却刚够温饱;

当同学们谈论着自己当领导、涨薪时,她还在担忧今天冬天单位能否多发700元的煤炭补助,因为这关系着一家人能否过个温暖的冬天……

朋友小B ,公司中层,外人看来年轻有为、生活幸福,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很难再升职,精力体力学历已不如年轻人;而爱人刚有了孩子,没法工作。

他日日担心自己会被新人替代,更担心自己中年失业,那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

没有谁的生活过得容易,正如有人说,“有鞋穿的话,没有人愿意光着脚”。

可是,对生活的“失控”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积少成多的过程,那么要怎么样,才不会在辛苦努力了那么久之后,依然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

每个人都是具备可塑性的,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Ta完全有能力表现出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或者在危机中顺从、等待其他机遇,或者在危机中蛰伏、积蓄更多力量,或者在危机中爆发、化危难为机遇。

这是由壹心理心理咨询平台推荐《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一书中,作者陈婕君最主要的观点,她认为:

对于25-40岁的人来说,“泛中年危机”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在“泛中年危机”的压力下,人就一定会失控;

在任何时候,可塑性都是我们最珍贵的生命礼物;

当一个人能够发展出成熟、完整的自我时,即便遇到危险,Ta也可以将危机转化,重要的是修炼出强大的精神内核。

而修炼出强大精神内核的关键,在于补充心理发展上的短板——没有谁生来就事事完美,在看不见的地方,谁还没点心理缺陷;

只有通过调节心理和个人的发展,把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心理营养”补回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成熟的人格和成熟的心理状态”。

而当一个人能够成熟地思考时,Ta对自己的人生就是有掌控的:

Ta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选择,知道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自己又是否有能力去承担其中的不如意,结果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去控制风险。

再回头看那位自杀的宝钢职工、为煤炭补助发愁的小A、担心随时失业的小B,他们无疑例外都是“卡”在了心理短板上,比如缺乏良好的判断力,不具备坚韧的品格与意志力,能动性较差……

所以,陈婕君认为,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发展短板——逃避是没有用的,它只会让隐藏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

而人一旦因为缺乏某些能力而无法实现阶段性突破,就会陷入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绪中,而这,就是“泛中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那么要怎样,才能够补充自己的心理发展短板?

在这本《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书中,陈婕君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办法:

什么是“心理基因”?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人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时各种反应,你是勇敢还是懦弱,是固执还是变通,是多疑还是信任,是敏感还是驽直……

而“心理基因”是人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逐渐建立起来的,它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周围人以及自己的底层逻辑;

它既包括观念、想法,也包括我们真实产生的情绪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它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应对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所以,“我”的“心理基因”是什么?在面对问题时,我“特有的”表现有哪些?我可以运用哪些心理学工具来更全面的分析自己?

在这本《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中,作者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大家没有真正了解掌控力背后的心理学和生物学原理,而只是凭借着想象掌控人生,就会在所谓的努力过程中走很多弯路,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越挣扎陷得越深、越无助的情况。”

那么,哪些想法是限制性的想法?

它包括“掌控人生就意味着什么事都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做,不然就是失去了掌控”;

也包括“掌控就意味着目标都可以完成,甚至必须完全按照节点完成”;

以及“掌控必须通过日复一日地严格自律与自我批评才能够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真正掌控人生”。

但是实际上,作者认为,真正掌控人生的人并非事事都紧紧捏在自己手里、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只需要在事情变化时可以从容面对、灵活调整;

而对于普遍认为的需要高度自律才可以做好的工作,能掌控人生的人也并不需要多费力,他们自驱能力极强、精神专注、做起事情来没有内耗,在奔赴目标的过程中其实很开心。

所以,想想看,你还有哪些“限制性的”想法或观念?

并非只有身体锻炼才需要使用健身房,想达到心理的“强健”同样也需要“健身房”。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提出了使用“心理健身房”的几大要点:

要根据“心理体质”的健康情况,明白特定的“心理肌肉”不强壮的原因;

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计划,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从一件件小事的坚持做起;

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比如最基础的安全感、自信、信任感、咨询等,这些都属于心理的底层特质,“锻炼”它们要花费的时间最长,但影响也会最深远……

作者认为,正如“知道举哑铃可以锻炼肌肉并不能使你手臂肌肉强健”一样,“心理肌肉”的强健也必须通过真实的练习——

要将认知中的转变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改变,才会真正发生。

“对自我的探索越深,对人生的掌控力就会越大。”

当你不再受控于某些执念与偏见,不再受控于某些惯性的思维方式或下意识的行为反应,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永远都会有选择。

你有哪些“心理短板”需要解决吗?期待这本《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给你带来更多启发与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