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魏玛德国》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魏玛德国》读后感100字

2021-04-08 00:1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魏玛德国》读后感100字

  《魏玛德国》是一本由[美]埃里克·韦茨(Eric Weitz)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5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玛德国》读后感(一):多彩的混乱与壮烈的悲剧

  

魏玛德国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于混乱与绝望中带来了更多样的可能性。

极端的社会生活环境激发了人们更为活跃的创造力,战争、伤残、贫穷、饥饿、混乱……但这些都能够化作人类思想革新迸发火花的基石。功绩并非在混乱与绝望本身,而在于从废墟中重建信仰与希望并开辟新道路的人类自身。

魏玛德国的开局是温和的,但恰恰是这样的温和与不彻底,成为了日后形成悲剧的伏笔。然而我们无法去批判这种温和,历史上改革与革命短短一字之差放在具体的时代中颠覆的是无数家庭与个人命运的全部。

《魏玛德国》一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向人们呈现出那个特殊的时代下的复杂性,不论是从一战后签订条约开始,从那些伤残的士兵归国开始,甚至从德国贷款发动战争之时就已经开始,这样的复杂重压给当时的德国人带来的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开局。社会民主党尝试在一片废墟之中搭建起新的秩序,但力量的强弱决定了话语权力的高低,纵然是它的盟友,德国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类型的诉求,更不用提右翼甚至极端右翼的党派了。况且,不彻底的革命让保守党的势力仍然在国内占据很大一方势力,这一点从军队的主导势力的倾向性就可以看出。

虽然当时的共和国政府被许多民众指责软弱,但这种软弱同时也孕育了生活文化上的包容与多样。愈是支离破碎,艺术家们愈是开始产生更多先锋的现代性的艺术构想。因此在戏剧、文学、电影、建筑、摄影等多个方面,这些具备充分现代性的艺术作品都有机会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些蕴藏其中的先锋思想无疑促进了大众开化,从思想文化层面快速推进了德国的现代化进程。

阶段性历史文本的书写难点在于既需要保证多方史料的整合梳理,又需要兼顾真实性和可读性。不仅仅需要做到单线的脉络梳理,更需要从经济、政治、思想、艺术、社会生活以及全球视角等多种不同角度来带领读者真正走入那个立体的时代。

《魏玛德国》的史料内容与评论观点是非常丰富扎实的,但并非是完全枯燥的材料堆砌,尤其在“漫步城市”一章中,用与读者对话交流的形式,带领大家在那个时期的德国街头漫步,以当时的作家们留下的社会生活记载作为蓝本,将原本零散的内容以一镜到底的方式加以串联描述,这样文学性的写法让历史的复现更加鲜活。

(历史大部头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难啃,评论中的观点如有偏颇失误还请见谅)

  《魏玛德国》读后感(二):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多年前我在读一战史时,朋友顺口说过一句话:一战打散了奥匈帝国,德国打成了“喂马”的。至此之后,一想到魏玛德国时期,我的脑海就自动闪出一个喂马的场景,多年后也挥之不去,而对于这段时期真正的历史细节却仍是模糊不清,也不曾过多探究,毕竟一战之后还有二战,加上中日战争史也要啃上很久,于是魏玛就一直停留在浅显的印象里。今年年初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韦茨的作品《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心想正好填充我脑袋里的这块空白。

魏玛共和国始于一战后的1918年,又终于纳 粹上台执政的1933年,只有短短十四年光阴,之前去了解历史的进程更多的是站在政治、军事的角度,解析它是否为纳 粹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或舞台,而今天这本《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是站在直视它本身的角度,将其做为主角来全方面的呈现与剖析,这段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相关的影响,还有它人文艺术、社会经济以及意识 形态等其它带有温度的呈现。

《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全书共10章内容,大致扫了下,自身感觉对后半部分更感兴趣,而前半部分相对有些记忆点,尤其是“不利的开局”、“动 荡的经济和焦虑的社会”这两章,后者突然让我想到现下疫 情仍未退散并波及了全球的经济,看到如此小标题总不免想探寻其中是否会有相似景况。

“不利的开局”的开局就是自一战战败归来的队伍,书里同步附了相关图片,从视觉上带领读者瞬间闪回那个年代。一战战败后的德国面临的是怎样的局面,魏玛共和国诞生在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之后,对这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无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魏玛的开局建立在崩坏的基础上,历史充满了悲凉的意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德皇的退位加速了民主化进程,新政府颁布了大量法令,确立平等选 举权等一系列重大变 革。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大量人员归国,其带来的是重建的力量还是无序的混乱也未可知,远看上去,彼时德国已然处在重大的历史节点。

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引用了当时相关的出版物和新闻报道来进一步呈现历史的面貌,也为读者还原百年前的历史场景,在第二章“漫步的城市”中随作者置身魏玛时期的柏林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正如文中所言“漫步这座城市,可以窥见魏玛社会生机勃勃的各个面向”。奇妙的是书中波茨坦广场的老照片让我仿佛看到大连百年前的中山广场,查看历史,五味杂陈。

本书在谈论魏玛政治史时谓其分为三个阶段,五年稳定期夹在前后两段变局中,在这重要章节开启前作者先让读者理顺了整个时期的政坛势力倾向,虽然政 党的纷争与合作不是魏玛时期政治的全貌,但它是影响甚至改变历史的重要因素。

除了政治因素,影响和改变历史的还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因素。作者在本书关于魏玛经济的第四章一开篇便引用了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的话“经济就是命脉”。共和国时期的经济经历了早期的通货膨胀、战后赔款,中期的合理化改革、技术革新,以及后期的经济危 机、大萧条时代。作者关于这部分的描述同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 军 事问题相联系,浅析其对社会民生的影响,但是对其中深层的缘由未作过多且深入的探讨。

本书在四章之后是对魏玛时期文化、艺术的描述,其中包括了建筑、绘画、摄影、文学、电影等方面,在此篇幅中附有几十幅彩色及黑白图片,让读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了解那个丰富多样的时代,而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之前阅读魏玛时期相关历史所缺失的部分,它更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识,也终于让印象仅仅停留在它是一战和二战之间过渡期的概念有了刷新。

书的最后两章则放眼于魏玛后期右 翼势力、纳 粹上台、社会的动荡,以及在全球视角下,魏玛共和国留下丰富的全球性遗产。读完整本书后的阅读感受是易读且有收获,它的装帧我也很喜欢,有机会也看看同系列的另一本《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吧。

疯猴勿杀20210303

  《魏玛德国》读后感(三):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多年前我在读一战史时,朋友顺口说过一句话:一战打散了奥匈帝国,德国打成了“喂马”的。至此之后,一想到魏玛德国时期,我的脑海就自动闪出一个喂马的场景,多年后也挥之不去,而对于这段时期真正的历史细节却仍是模糊不清,也不曾过多探究,毕竟一战之后还有二战,加上中日战争史也要啃上很久,于是魏玛就一直停留在浅显的印象里。今年年初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韦茨的作品《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心想正好填充我脑袋里的这块空白。

魏玛共和国始于一战后的1918年,又终于纳粹上台执政的1933年,只有短短十四年光阴,之前去了解历史的进程更多的是站在政治、军事的角度,解析它是否为纳粹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或舞台,而今天这本《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是站在直视它本身的角度,将其做为主角来全方面的呈现与剖析,这段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相关的影响,还有它人文艺术、社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其它带有温度的呈现。

《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全书共10章内容,大致扫了下,自身感觉对后半部分更感兴趣,而前半部分相对有些记忆点,尤其是“不利的开局”、“动荡的经济和焦虑的社会”这两章,后者突然让我想到现下疫情仍未退散并波及了全球的经济,看到如此小标题总不免想探寻其中是否会有相似景况。

“不利的开局”的开局就是自一战战败归来的队伍,书里同步附了相关图片,从视觉上带领读者瞬间闪回那个年代。一战战败后的德国面临的是怎样的局面,魏玛共和国诞生在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之后,对这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无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魏玛的开局建立在崩坏的基础上,历史充满了悲凉的意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德皇的退位加速了民主化进程,新政府颁布了大量法令,确立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平等选举权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大量人员归国,其带来的是重建的力量还是无序的混乱也未可知,远看上去,彼时德国已然处在重大的历史节点。

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引用了当时相关的出版物和新闻报道来进一步呈现历史的面貌,也为读者还原百年前的历史场景,在第二章“漫步的城市”中随作者置身魏玛时期的柏林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正如文中所言“漫步这座城市,可以窥见魏玛社会生机勃勃的各个面向”。奇妙的是书中波茨坦广场的老照片让我仿佛看到大连百年前的中山广场,查看历史,五味杂陈。

波茨坦广场

本书在谈论魏玛政治史时谓其分为三个阶段,五年稳定期夹在前后两段变局中,在这重要章节开启前作者先让读者理顺了整个时期的政坛势力倾向,虽然政党的纷争与合作不是魏玛时期政治的全貌,但它是影响甚至改变历史的重要因素。

除了政治因素,影响和改变历史的还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因素。作者在本书关于魏玛经济的第四章一开篇便引用了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的话“经济就是命脉”。共和国时期的经济经历了早期的通货膨胀、战后赔款,中期的合理化改革、技术革新,以及后期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代。作者关于这部分的描述同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军事问题相联系,浅析其对社会民生的影响,但是对其中深层的缘由未作过多且深入的探讨。

本书在四章之后是对魏玛时期文化、艺术的描述,其中包括了建筑、绘画、摄影、文学、电影等方面,在此篇幅中附有几十幅彩色及黑白图片,让读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了解那个丰富多样的时代,而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之前阅读魏玛时期相关历史所缺失的部分,它更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识,也终于让印象仅仅停留在它是一战和二战之间过渡期的概念有了刷新。

书的最后两章则放眼于魏玛后期右翼势力、纳粹上台、社会的动荡,以及在全球视角下,魏玛共和国留下丰富的全球性遗产。读完整本书后的阅读感受是易读且有收获,它的装帧我也很喜欢,有机会也看看同系列的另一本《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吧。

疯猴勿杀20210303

�jkWٞ��

  《魏玛德国》读后感(四):【转载】德国之声:历史学家称魏玛共和国的教训依然有益今天

  

(采访发生于2008年1月,译文地址:https://ftreview.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30.html)

75年前,希特勒上台,结束了德国历史上的首次民主尝试——魏玛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当年真有生机吗?美国历史学家兼作家埃里克·韦茨(Eric Weitz)对此自有答案。

今天的魏玛已经成为一个平静的小城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意味着魏玛共和国的终结。德国1919年(一次大战刚结束)至1933年间的这一首次民主共和尝试之所以被历史学家们冠以“魏玛共和国”的称呼,是因为通过共和国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的国民大会当年是在魏玛市召开的。

魏玛共和国的特征具有两面性,迄今依然既令人惊骇,又令人向往:一方面是恶性通货膨胀,失业率极高,政治极不稳定;另一方面是科学、艺术领域发挥出的令人眩目的创造性以及柏林充满传奇色彩、五颜六色的夜生活。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主任埃里克·韦茨去年(首版2007年)出了一本颇受好评的书,论述德国历史的这一时期,书名为《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德国之声网就那个时代的精神、就导致希特勒夺权的原因以及魏玛共和国带给我们的教训等话题对韦茨进行了访谈。

德国之声:您书中的观点之一是魏玛共和国并非可以简单地被看作是纳粹独裁统治的前奏,而是一个自有其独立存在权利的时期。

韦茨:她确实是应当被看作是有其独立存在权利的时期,而非过渡时期。魏玛共和国时期是一个创造力得到大发挥的时期。在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不应总是先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来看历时14年的魏玛共和国,因为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发生了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革新。我们需要把它作为独立存在的时期来予以回顾和评价。其实,无论是知识界、艺术界,还是政治界和社会各界,人们对魏玛共和国的方方面面、对德国1920年代的生活都已进行过深入探讨了。

德国之声: 您怎么解释 1920 年代德国特别是首都柏林的文化艺术那么兴旺呢?毕竟,这个民族刚刚经受了战争的磨难,数百万人死亡,而又时值通货膨胀和政治动乱。

韦茨:魏玛共和国时期层出不穷的革新恰恰和这些因素有关。许多人只看到一次大战给德国带来的绝望。毫无疑问,绝望确实是深重的:200万德国人死于一次大战;400万人受伤;从前线侥幸逃生的人往往身负身体的和心理的重伤;留守后方的女性经历了四年的极度困苦;随即而来的是战后危机——重新调整和恶性通货膨胀。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经济、社会、政治的极度不稳却又促使有识之士更为积极地思考生活在现代的种种问题,思考德国在政治上的何去何从。而且除此之外,1918—1919年的革命也对这一文化繁荣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场革命,革及皇帝的命,也就是废除了帝制,创立了民主体制——德国至此为止最为民主的体制。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人们生发了一种可以创造未来的感觉,一种前途无量、可以以更人道的方式塑造未来的感觉。这种感觉未能持续很久,但它却造就了魏玛共和国的大部分文化革新创举。

德国之声:但当时也有德国人对魏玛共和国报以仇视。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既然当时的情况那么诱人、那么令人充满期待,他们为什么会希望魏玛共和国倒台呢?

韦茨:魏玛共和国的所有事物都受到争议。我的书中所关注的那些人——艺术家、思想家、建筑设计师等等,他们的大部分作品甚而所有作品都受到右派的强烈攻击。我在此所指的右派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保守势力——保皇的名门贵族、政府高级官员、军官、生意人、银行家、教会人士等等。一般来说,这些人不仅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而且也反对民主。1918—1919年的革命大致上没有触及他们的权力。那次革命虽然创立了民主政体,但是对社会状况以及上述守旧精英的权力却没有做任何变革。

最初的革命浪潮过去以后,这些守旧精英就开始对共和国迈出的每一步投放绊脚石。许多纠纷的焦点并非仅是政治方面的,也包括文化、社会方面的,比如当时曾有过一场所谓的“采伦多夫(注:柏林一市区)房顶之战”,因为保守势力,还有纳粹分子,攻击批评现代建筑的平顶绝对不是日耳曼的,真正日耳曼风格的建筑,其房顶是斜顶。他们称平顶建筑是一种犹太人的建筑方式。还有,1920年代的妇女解放以及对满足性爱情欲的积极讨论也是引起激烈纠纷的焦点话题。

德国之声:您会说魏玛共和国是全球化的一个早期牺牲品吗?您认为假如 1929 年不曾发生世界经济大萧条,魏玛共和国就会得以继续生存吗?

韦茨:世界经济大萧条是致命一击。纵观1928年,也就是大萧条发生前一年的经济状况和当年的选举,我们就会看到政治上在转向中间,经济上也有不错的起色迹象,这是所谓的魏玛共和国黄金时代的最后一年。没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话,魏玛共和国或许最终还有继续生存的希望。毕竟,1923年深具破坏力、令人迷失方向的恶性通货膨胀她都度过了,但1929年来自美国的大萧条潮流却速度极快、力度极大,自然为脚跟还没有真正站稳的魏玛共和国带来了致命一击。

但我们同时也不应忘记,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在类似魏玛共和国的困难条件下,成功地建立了民主体制。初建的共和国需要更长的休生养息时间,需要西方盟国更为胸襟开阔的大度姿态,需要经济稳定和发展,而所有这些,在一次大战后的那些年月,都是金贵的稀货。

德国之声: 那么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呢?毕竟, 1928 年大选时,纳粹党才得到 2.6%的选票,而5年之后,希特勒却大权在握。

韦茨:确实,1928年,纳粹党还只是一个非常边缘、并不重要的政治团体,除了在经济大萧条开始前就已显出不景气的几个特殊领域,特别是农业领域以外,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极小。然而,在纳粹党夺权以前,魏玛共和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是“残桓断壁”,政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那么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期间,人们希望有条出路,而魏玛共和国却拿不出任何应对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从1930年起,德国实行的其实是总统专制,因为德国政体已经四分五裂,连国民议会都召集不起来,议会多数制也运转不灵,因此,从1930年春上任的总理布吕宁开始到其后的总理都是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元帅通过行使紧急状态令任命的,而不是议会任命。

但我想特别强调的事实是,纳粹党从来没有在一次自由竞选的大众选举中得到过多数。1932年夏天,他们得到了37.4%的票数,是他们曾得到过的最高票数。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飞跃了,但这不是多数。在美国经常听到的“德国人选希特勒上台或者选纳粹党上台”的说法是不对的,是不准确的,不符合实情。纳粹党从来没有被选上台。在下一次选举,即1932年秋季举行的选举中,纳粹党就已经失去了不少选票,比夏季的选举差多了,全党处于混乱状态。最后他们夺得权力是因为保守势力的精英们,也就是围绕在总统兴登堡周围的那些实权人物把权力托手交给了希特勒,最终致魏玛共和国以死地的其实是这帮人。

德国之声:人们能从魏玛共和国的历史吸取哪些教训呢?有一个问题贯穿您的整个著作,即当代哪个民主国家是否也会重蹈魏玛共和国的覆辙,落入新法西斯势力的手掌。

韦茨:今天的德国已建立了稳健的民主制度,我没有任何担心。毫无疑问,德国社会也有一些极端右翼的团体,可能有些危险,对他们做出的回击反应有时还是有些迟缓,但这些团体还处于社会边缘,而且柏林不是魏玛。

我担心的更多地是我自己的国家——美国。我的意思是,对民主的威胁并非总是来自国外,大部分危险的威胁可能来自国内。魏玛当时的情况,特别是最后几年的情况既是如此。令我担忧的是有些人或者有些机构口头大谈民主,但在实际中却在做渐渐架空推翻民主的事情。当然,纳粹党从来没有致力于民主,但他们却利用了能引起老百姓共鸣的哗众取宠的修辞手法。假如现在有人也利用这种哗众取宠的修辞手法掩盖其非民主的做法,那我认为我们真的需要密切关注。

类似的,当现今有权有势的保守势力亲近极端右翼分子,接受其成为席上客的话,就会令我非常担忧。我认为美国确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当保守势力超越正当合法的民主商谈和宪法条款的界限,使极端右翼团体的纲领、人物、思想变成可接受的东西时,我们就麻烦了。

德国之声:近几个月来,美国社会好像重新对魏玛共和国感兴趣,无论是在时装方面,还是在艺术、音乐方面。您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韦茨:这是极其古怪的现象,确实存在,特别是在纽约。我想这和9.11恐怖袭击后人们心中生出的脆弱感有关。美国人了解的魏玛共和国比较片面,比如通过百老汇音乐剧《歌厅》(“Cabaret”)了解到的魏玛共和国堕落颓废、危机四伏,这是符合实情的,但却只是实情的一部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举办了一个魏玛共和国人物肖像展,展出的是奥托·迪克斯(Otto Dix)和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的作品。那假如你对魏玛共和国的了解仅局限于此,那你当然会想这是一个残缺不全、性格扭曲的时期。这种诠释当然是不全面的,没有考虑到那个时期其实还有民主期望、科学文化革新的一面。至于魏玛共和国现在之所以在纽约的文化圈内举城走红,原因其实还是纽约文化人自身所感到的那种脆弱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