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量子力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是一本由李淼著作,博集天卷/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一):物理学家杂闻拾趣
如果你想了解量子力学或者入门的话,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诚如书名所说这是一本给孩子的故事书,当然这让我怀疑是否有孩子会喜欢看。 书的内容更多的是科学家物理学家们的野史趣闻,还有作者的感慨,这类东西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些言论感觉很荒唐。还有一些科学定律与量子物理常识,这类东西,不多也不深。算是本书的菁华部分了。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二):可以给孩子读的量子力学
[转]不求甚解是做很多事情很重要的一个态度,对于孩子来说,讲量子力学能懂吗?显然要想懂需要物理学、数学很多专业知识的支撑,这一本书达不到,但是这样的浅显易懂的教学,收获的是举一反三的思考,激起的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于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想象着以后能够可以坐在沙发上、搂着自己的孩子给Ta读这本书,该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三):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我是带着对量子理论的强烈好奇心来看这本书的,因为之前听过却一直没有去详细了解,我觉得我是个物理界小朋友,这本书介绍基本量子很不错。但是既然给我们这类,孩子,说的,那么不应该设上限和下限,虽然没搞懂我好奇的地方,但例如基本粒子上面,教科书上说的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基本粒子,没说是下限粒子。我就认为宇宙之上无穷上,粒子之下无穷下。不过还是给了我很多新的想象,整体还好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四):浪漫物理学
有什么比寒冬的休息日烤着电暖气读书更快乐的事情吗。窗前还有非常奢侈的本地阳光。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躺在想看列表里躺了四五年的科普书。
短短几页讲清经典力学的框架,然后在小故事里走进量子世界的大门。那么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被物理学拆开解释,都变得那么精密和美妙。万物没有理所当然。要尽可能开阔自己的心智,去追问和阅读,就看得到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火是幻觉,天空是幻觉,宇宙的构成只有能量,空气组建我们眼里的一切浪漫。啊物理学!写得出最美的诗篇!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五):不一样的量子世界
对于量子为何物,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薛定谔的猫」。但好像两者是毫不相干的。可能因为我把量子与分子、原子、原子核这些具体有形的物体等同起来。从这本给孩子解释的书了解到量子不再是具体的(以前是),而是一个概念。所有跟量子力学有关的东西都可能被叫做量子。虽说是孩子的书,但最好还是具有初中物理知识更好理解。我以前所理解的世界,最小的物质是原子核、电子、质子和中子,但量子力学是就好像把一种神奇的力量加入这些粒子,变得科幻起来。为什么叫力学,因为万有引力在此微观状态下无法适用,只能用量子理论来解释。万有引力由此变成了经典力学,只能用在较大的物体上。用量子力学来看世界会感觉世界不一样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因为看完此书,你会生出更多的疑问。这是很痛苦的事,但没办法,再深可能就看不下去。如同看到魔法的神奇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量子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量子计算机是前所未有强大的计算机,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出意识的关键。因为人脑可能就是台量子计算机。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六):我自己的科普书
本书虽然是《给孩子讲量子力学》,但对我这样一个非理工类专业毕业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其实我买的时候的初衷就不是给现在六岁的孩子准备的,而是希望在他问我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不至于什么都回答不上来。我很需要被科普。不单是我,很多很多人,都需要被科普。所以这样的书是极有价值的。
本书对读者的基础要求极低,基本上有初中物理学知识就够了。对我这种物理学渣来说这书让我理解了很多原来我看不懂解释的专有名词,如测不准原理、引力波、薛定谔的猫等等。更带我思考了很多我原来从未想过的问题。虽然我也知道有的比喻差强人意,但看得出来作者也是尽力了。而且教会我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用引导的方法让孩子思考物理问题、用类比的方法给小孩子解释物理原理。
作者李淼,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能够放下深奥的架子,为孩子们写了一系列的科普读物。除了本书之外还有《给孩子讲宇宙》、《给孩子讲相对论》。另外还有《三体中的物理学》、《超弦史话》、《越弱越暗越美丽》等一系列图书。对普通人亲近物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七):在孩子心中种下量子力学的种子
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时候,都有过长大后当科学家的梦想。科学,在孩子的心里,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神奇、非常庄严的事业。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也都注重灌输基本科学常识,培养科学兴趣,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阅读科普书籍都是好方法。
很多科学知识和理论都比较深奥,包括宇宙中存在的普遍常识和原理,那么,是不是孩子就不能接触这类科普了呢?个人认为未必。其实,孩子对世界万物、对宇宙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都一心渴望着能够更多、更快的认识这个生存的世界。如果能够以孩子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把关于世界的知识讲述给他们,他们会非常开心,同时也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种下一种可能。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八):书里提到的一些基本物理概念
从小我就物理不好,但最近忽然开始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决定把书里提到的一些物理概念汇总一下,方便日后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会一直保持它原有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上,我们把物体想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叫作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如果你对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就会受到物体给你的 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有质量 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彼此吸引的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光:光其实是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波。
波:波是某种东西在传播过程中振动的现象。波也有能量:其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波的能量越高。
动量: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速度。(所以,拉普拉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要在某一时可同时测出物体的位置和动量,就可以精确测出 它以后的运动情况。)
整个宇宙充满了能量,除了能量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只不过能量的形式不一样,有的呈现为电子,有的呈现为原子,有的呈现为光子,有的甚至呈现为暗物质或暗能量。
量子传输:所以理论上来说,人类可以制造出一台量子传输机。当你走到机器里面,机器开动起来时,原来的你会变成一堆垃圾;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星球上,有一台与之配套的机器,里面有一堆物质会忽然得到你全部的信息,然后变成你走了出来。如果能掌握这种瞬时的量子传输技术,人类就可以实现科幻电影里常见的空间旅行了。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最核心的区别是,量子计算机基本元件构成的开关既可以是开的,同时也可以是关的。换句话说,它可以同时表示0和1这两个数字。这样的量子开关被称为量子比特。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九):一位大科学家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原子、分子等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等等。在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学习中,我们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但对于大人对说,量子力学还时一个比较难懂的话题。在我看来,要让小孩子理解量子力学有关知识,何其难啊!要让小孩子理解量子力学其中的奥秘,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可我们的大科学家李淼先生却不信这个邪,做起了对量子力学的科普工作,用比较生动有趣的方式,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奇妙的量子力学世界。
本书的作者李淼先生现在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红科学家了。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作者心甘情愿成了一位对科学家来说,多点不务正业之嫌的“网红”。在我看来,作者把量子力学这种高深的学问变成了小孩子都可以听得懂的故事和看得懂的书,的确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仅仅为了这个,我们也要向李淼先生表示敬意!何况这本书写得这么精彩,更是值得我们大力推荐了。
在这本书中,李淼先生谈论了四个吸引人的问题:“量子世界是什么样的”、“物质为何能保持稳定”、“量子力学有什么用”、“我们的大脑不是量子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带领小朋友走进美妙的量子力学的世界。在这本书中,李淼先生将比较抽象难懂的量子力学巧妙转化为日常可感受的事物,在书中也讲述了许多可爱的物理学家的故事,这一下子拉近了物理与小朋友的距离,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和学习量子力学。
在这本书中,李淼先生非常坦率地说到,这本书对他也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你想想看,连成年人对于量子力学也是不甚了了,更何况是知识、见识尚少的小孩子。不过李淼先生对科普工作很是热心,他在做科普工作中发现,采用图像性和故事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做科普工作,效果很好。故而在这本书中,李淼先生也采取了这样方式,在我看来,这种写作方式效果不错,至少我阅读了这本书后,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大大增加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写作方式应该也是比较适合的,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来看待世界的能力。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读后感(十):让孩子徜徉在量子力学的海洋
物理学,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它甚至是一门难以理解、无法参透的学科,如何能够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真的是个难题,还好,有这么一本书,只要读明白了它,孩子们肯定会因此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享受物理学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快乐。
这就是我国的李淼先生所著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正如封面介绍“大科学家给小朋友的前沿物理学”,“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真相”,孩子们的想象都是丰富多彩的,也许从这些知识中今后的他们会发现量子力学中更有趣的知识点和新的发现与研究,期待着我国未来的花朵们能够从这本书中有所成就。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当翻开这本书后,却感受到了它的“有趣”。
版面有趣。本书的封面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畅想空间,这幅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呢,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宇宙?翻开页面,再次映入眼帘的是本书的目录,充满了童趣,超人、飞碟、宇宙、计算机这些图片肯定能非常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吧!在正文中,作者也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图片,这样小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肯定不会觉得枯燥,会非常愿意接着阅读或者让大人讲着听的。
内容有趣。与一般的科普类书籍不同,这本书虽然也有很多的科普知识,但是作者却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来为读者讲述每一项知识内容,尤其是一些科学家有趣、好笑的事情,读者仿佛就像读故事一般,轻松、愉悦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过往。讲到什么知识点时,作者也是用很简单的语言,“四两拨千斤”,让读者了解到了跟量子力学相关的知识。
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量的“大”。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太多的知识与发现需要我们的孩子来一一探索与解决,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些知识很枯燥,但是正是这些你认为“枯燥”的东西组成了我们现今的世界,未来是孩子们的,为了能够让他们勇敢地迎接日后的挑战,我们就需要给孩子提供能够让他们自由呼吸的“氧气”,而这些知识就是“氧气”,我们要引导孩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氧气”,才能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量子力学的“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