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盈利》读后感精选
《万店盈利》是一本由陈志强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元,页数:5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店盈利》读后感(一):简直是做餐饮朋友的超级福利
餐饮,一直是很多人想尝试的,餐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门店选址 ,产品的营销,服务,品牌的塑造 ,在一个餐饮都在叫着,学习海底捞时 ,往往学到的都是皮毛 , 却学不到核心 。想要做强做大,竞争品牌之多时很难 , 万店盈利这本书 , 作者 陈志强 从事管理咨询与企业投资 进20年,此书内容,落地性超强 , 尤其对餐饮入门者,及其的友好, 从多个视角写出了餐饮的各类问题,提出了众多战略思维。底层逻辑,如何把企业做强 。从0到1的打造,这本书,可以成为餐饮行业的实操书。 从中心问题,找到了答案 。餐饮行业,需要做的是品牌 ,翻台率 ,产品的构造 万店盈利此书,让你找到答案,用完整的知识底细让餐饮朋友破茧成蝶
《万店盈利》读后感(二):餐饮行业最好的教科书
我将之定义为“餐饮行业最好的教科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板块,都是干货满满,里面真的给了一些类似于教科书一样的分析和方法。
(框架梳理)
本书分成三个大板块,每个板块里面3个小板块,再细分
一、赚钱
(一)标准化
产品:爆品、定价、研发
门店:选址、装修、店长
服务:体验、客诉、食安卫生
(二)连锁化
拓店模式:直营、加盟、其他(联营、托管)
供应链:集采、央厨、物流
门店管理:培训、督导、统一思想。
(三)外卖化:
平台:规则、配送、活动
运营:菜单、选址、设计
数据:获取、分析、应用
二、赚大钱
(一)品牌化
品牌定位:用户画像、超级符号、VI体系
营销宣传:新媒体营销、事件营销、全员营销
区域扩张:城市选址、区域策略、差异管理
(二)科技化
自动化:前厅自动化、后厨自动化、工厂自动化
智能化:营销智能化、决策智能化、激励智能化
新科技:区块链、保鲜术
(三)国际化
市场进入:市场选择、进入策略、人才招募
市场拓展:合作伙伴、政府关系、供应链布局
风险管理:营商环境、政策法规、危机管理
三、长期赚大钱
(一)规范化
财税:财会制度、税务筹划、社保用工
股权:公司治理、股权激励、控制权保障
证照:门店、央厨/工厂、商标
(二)资本化
投资:项目论证、投后管理、投资清算
融资:融资规划、谈判交割、投资者管理
上市:上市规划、中介结构、风险管理
(三)平台化
品牌矩阵:核心品牌、新品牌、品牌组合
服务矩阵:阿米巴经营、供应链输出、全流程服务
平台建设:前台、中台、后台
(阅读建议)
拿到这本书,恰逢公司的项目流产, 翻开这本书,我有一种感觉“为什么不早点看到?”
因公司项目在股东、定位、市场分析等细节,都没有做到位,导致一步步错下去,加之工程开工后,费用如流水,导致几百万的费用就打了水漂。
所以,我建议,不要因为自己目前只是一个小店、单店,就只看第一部分,而是应该全部了解,比如在赚大钱板块,里面有规范化的内容,就是告诉商家如何做到财务、股权、证照等方面的合理、规划。
就如我们公司在设立之初,就只有董事会,发起股东平均占股,导致了没有核心话语权,同时与管理权混淆,每次的董事会,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因为是设立个体工商户还是公司(分公司)僵持不下;另外对于项目没有进行前期的经营测算,全靠股东兴趣使然,到后期才发现“自己所想有偏差”
当然,里面还有太多的干货建议,从发起股权分配、选址、布局装修、供应商、运营细节、品牌构建、员工管理和激励等方面,都给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做餐饮,真的也不如外行人想的那么热闹简单。要有成效,能活下去,长久活下去,真的需要步步谨慎。
如果,你有开店的计划,不妨先看看这本书吧!信任何人,都不如信自己!
《万店盈利》读后感(三):它给我的震撼力不亚于“教科书”
这本书对于创业者、想了解餐饮行业的老板来说,简直是一种恩赐。
各位网友,大家好
首先,我需要声明一点,我与本书没有任何合作关系,书评出于自愿,本人是一名商业学校的学生也正在带领自己队伍向前奋冲,这本书对于创业者、想了解餐饮行业的老板来说,简直是一种恩赐。我想用我最用心的方式,来评价此书。以配得上伟大的作者陈志强老师的良苦用心。
本书分为两册,上册当下,下册未来,上册又被分为1~5部分,下册又被分为6~10部分,看得出来作者进行了深度的划分,可以令读者“好读”“好读”“好吸收”。上册— —餐饮行业的现状和结合作者的经历给出的优质建议。下册— —餐饮改革方向。如果把这本书看作宝典的话,这话毫不夸张。那么,上册就是教你走路及矫正你走路的方式。下册就是,直接告诉你,你该走向哪里。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这都是需要考量的,但是这本书也是经得住考量的。
本期,我先说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餐饮食品是可以赚钱的大生意
看到这个标题,依照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商业的理解,我感到的是惊讶。我一直觉得,餐饮是一个又脏又累的项目,虽然流水高,净利率可观,但是管理、运营、服务等多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因素”,怎么能称餐饮是个大生意。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有一样的看法,餐饮行业的基本可观现状,也确实是这样。通过作者,不断刷新我对餐饮的认知,我的立场变了。
作者指出了行业内,最显著的例子—— ——海底捞
创始人张勇于,1971年出生,1988年技校毕业后,进入四川拖拉机厂,在创立海底捞之前的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1994年,张勇和朋友凑足了8000元,打了四张火锅桌子,在简阳创立了海底捞。1999年,海底捞第一次走出四川到西安开店,10个月就亏了300多万元。2004年,成立10年的海底捞仅在3个地方开了6家店。2007年,海底捞才进入北京市场。2014年,海底捞门店数不过112家,从2015年起才开始快速发展。来自本书第二个例子,来自于巴菲特。
巴菲特于1972年收购了喜诗糖果公司(see’s Candy),时至今日回报率在80倍。还多次公开表明,餐饮是他这辈子做过最好的投资。1988年,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并一直持有,今天他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市值超过 200 亿美元, 年化收益超过50%。2014 年,巴菲特向汉堡王投资了30 亿美元。2019 年上半年,巴菲特在餐饮食品领域的投资超过320亿美元,占其公司所有资产的 15%以上。第三个例子,达美乐披萨。
巴菲特一直说,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误就是错过了谷歌,因为谷歌是最好的科技公司。但是,最好的科技公司会是最好的投资吗?2004年与谷歌同时段上市的达美乐比萨,到2017年时投资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27倍,远远超过谷歌同期的投资回报率16倍 。达美乐从一家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比萨公司,投资收益远远超过“麦当劳”!来自于本书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有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是不是作者自身是餐饮行业的佼佼者,凭借着自己对餐饮的了解进行“孕妇效应”,其实并不是,继续往下看。
作者不仅仅凭借着对餐饮的了解来“夸大其词”,作者用大数据来证明,“餐饮本身就是具有强大潜力之一的行业”。
来自本书来自本书通过,这两张图片不难看出,餐饮其实就是带动经济发展“龙头”之一。
作者对此也做出了解释。
餐饮食品行业的典型特点是基于文化的品牌垄断,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慢慢占据了消费者心智,形成很高的壁垒和很宽的护城河,最后带来长期的巨大回报。所以,做餐饮食品一定要有耐心,很多企业在取得爆发式发展之前,都已经有5 年、10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爆发以后还能快速发展十几年。为什么做餐饮食品能赚大钱呢?很简单,餐饮食品属于刚需消费,吃穿住用行,吃在首位,特别是遇到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时,餐饮行业是一个很少受到冲击的抗周期性行业。中国餐饮食品行业有10 万亿元的规模,其中餐饮有4万亿元,年增长率达到8%,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水分比较少。一个好行业的行业增速应该是 GDP增速的 1.5~2 倍。以这个标准看,未来十年餐饮食品行业无疑是个快速发展的好行业。看到这里,我不断地被作者刷新对餐饮的认知,你的感受如何?
考虑到字数、时间问题,明天我会继续分享1~2部分。
怎么赚钱?作者—— ——实现标准化、连锁化、外卖化。怎么赚大钱? 作者—— ——品牌化、科技化、国际化。怎么长期赚大钱?作者—— ——规范化、资本化、平台化。
明天见
《万店盈利》读后感(四):餐饮食品是可以赚钱的大生意
民以食为天,看似恒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让众多投资者、创业者兴趣颇大。而且餐饮业门槛低,需求量大,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对于大多数想从事或正在从事餐饮行业的人来说,赚钱、盈利是其经营目标简单、直接的表达。我们听说过许多成功的餐饮连锁案例,但具体到行动上,却仍然是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中国餐饮行业伴随经济发展,不仅成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升的见证,也逐步成为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餐饮生意遭受了巨大冲击。许多从业者因此无法承受房租、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三座大山的重压。整个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又一次在极限生存的环境里,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
我国餐饮食品行业规模巨大,合计约10万亿市场规模(占总GDP11%),规模化的法人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企业及个体经营总数超过30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目前保持一直保持8%的复合增长率,未来将有很大的持续发展空间。
《万店盈利》作者陈志强,主要研究了餐饮企业的成长之道,并从标准化、连锁化、外卖化、品牌化等十个方面集中总结了餐饮企业的发展规律,帮助餐饮企业在认清自身的情况下,以不同阶段应施以不同对策为考量,通过不断达成小目标,一步步走向做大、做强的最终目标。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餐饮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前瞻性的预判。
很多人都会问:餐饮食品真的能赚大钱吗?答案是,能。
如果你问什么行业最赚钱,相信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餐饮行业。因此你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创业者投入其中。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大众对餐饮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也是为什么餐饮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行业。
书中给大家提供了3个例子。其一就必然会说到海底捞的成功,它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海底捞也因此成为中国餐饮业的标杆,从简阳一家几十平米的路边小店,到如今在中国和全球的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的餐饮巨头。
其二是股神巴菲特,他这一辈子发大财,首先要靠餐饮食品。1972年她受够了喜诗糖果公司,投资回报率到现在已经超过80倍,1988年他投资的可口可乐,股票市值超过200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巴菲特在餐饮食品领域的投资超过320亿美元,占其公司所有资产的15%以上。
其三就是达美乐比萨,从一家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比萨公司。在2004年与谷歌同时段上市,到了2017年投资回报率达到惊人的27倍。
所以,从全球资本市场看,餐饮食品领域很容易出现长跑冠军。
为什么做餐饮食品能赚大钱呢?很简单,餐饮食品属于刚需消费。
首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民以食为天,只要口袋有钱,经济再差、股市再差也要吃;
第二个原因是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家做饭比例越来越低,人们越爱外出就餐或者叫外卖;
第三个原因就是现在餐饮食品规范化越来越强,而规范化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化机会。
所以对应以上的原因,如果你想长期做餐饮食品,你的目标是什么?目标非常重要,不同的目标对应完全不一样的定位和商业模式。
赚小钱的方式千千万万,赚大钱的方式却是万变不离其宗
日本餐饮行业非常成熟、稳重,许多餐饮品牌已拥有悠久历史。日本餐饮擅长把产品研究到精益求精,尤其擅长单品创新路线,每个餐厅都有主打产品,并且围绕主产品不断优化,力求把一样产品做得最好最有特色。
在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制胜要素,制胜要素就是最关键的要素。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到致胜要素上,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快速增长,事半功倍。
相信大家对绝味鸭脖不会陌生,特别是喜欢吃辣的朋友,肚子里的馋瘾上来的时候,在外卖上,或者在附近的鸭脖店里买上一份鸭脖或者鸭舌,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表。绝味,仅仅靠卖鸭脖一年竟然能卖出30个亿!
绝味拥有一套标准的冷链配送机制,而且是最早在鸭脖行业采用冷藏车和冷藏柜。各地开店都以300公里为配送半径,工厂生产出当天的产品后,清晨时分当人们还在熟睡当中,绝味员工已经在将最新鲜的产品送往门店。从生产到简配包装出货的完整信息化自动系统,实现了生产与工艺执行的标准化,也确保了产品的美味与健康。
绝味专注做加盟模式,门店超过了1万家,其中有95%以上的店面都是加盟店,而它只负责建中央工厂和物流体系,门店无需操作,只要完成售卖就行。
海底捞可以说是时下爆火的火锅店了。它的成功在于它的标准化一致,门店装修形象一致,菜品规格和价格设置也有严格的标准,保证了口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此外,海底捞还有一整套完整、规范的服务流程,从餐前引导、询问、准备饮料等,到餐中服务、再到送客后的话术,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最为重要的是,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深谙人性,把客户当成上帝在海底捞展现无疑。海底捞的每一个门店都有免费泊车员,上网,下跳棋,象棋,小吃,美甲,差皮鞋等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它卖的仍然是火锅,但它改变了用户吃火锅的理由,使用户对人性化服务的期待超越了火锅本身。
以小笼包闻名世界的鼎泰丰,分店广布日、韩、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香港鼎泰丰曾在2010年到2014年,五度获得米其林一颗星的评鉴,是第一家登上「米其林指南」的台湾餐饮业者,更在2013年被CNN评选为全球最佳连锁企业第2名。
鼎泰丰从食品原料选购、加工、蒸煮、供应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鼎泰丰的每样餐点都有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化作业程序),且每个环节都规定了标准“温度”。
除了对食材品质的要求,鼎泰丰秉持“细节是最完美的服务”的态度,让顾客都能感受到真诚的服务。他们要求员工要善于观察客人的一举一动,去猜测客人每个动作的意义,务必做到“想在客人之前”。鼎丰泰靠着粗糙的双手,勤奋的捏出浑然有致的小笼包,也捏出一个旁人无法替代的“小笼包王国”。
餐饮企业要想盈利,除了选好产品、挑好门店、做好服务之外,还要深谙连锁店的开拓、供应链的管控、外卖的运营等管理之道;在此基础上,向品牌化、国际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更是在日新月异的餐饮行业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成功没有统一的路径,但是成功的企业都有相同的基因。不管你的餐饮企业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万店盈利》都将帮你从庞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用完整的知识体系,解决经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将 “做大做强”真正地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