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银汤匙》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银汤匙》读后感锦集

2021-04-10 03:1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银汤匙》读后感锦集

  《银汤匙》是一本由[日] 中勘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汤匙》读后感(一):儿童世界,不可俯瞰的“小人国”

  

——我读《银汤匙》(中信出版社)

  《银汤匙》读后感(二):最难忘却的过往岁月

  一个人总有许多眷恋,许多怀念,譬如对故乡,对童年。这种眷恋与怀念,往往是真挚的,无暇的,它可以涤荡人的灵魂,使人心变得明净清澈。《银汤匙》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银汤匙》集中笔墨描写了一个孩子日常琐碎平凡的生活,从而自一个孩子的眼里折射出一副美丽、温情的小城风土画。许多在成人看来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事物一旦出现在儿童的眼中,就会变得五光十色、鲜艳夺目。所以小说尽管写的只是儿童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却因为这一切都处于儿童的感受领域中而充满诗情画意。

  《银汤匙》的每一段,都可以当做一篇散文来读。这些文字有深度、有美感、有颜色、有温情,是中勘助对童年的一种心灵感悟,对社会的一种生命体验,对人生的一种美好表达。铁凝说,散文是一种惦念之作。《银汤匙》便是首先表达了对亲人的大爱真情,在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勘助对大阿姨的惦念和依恋。对于孱弱多病、聪慧敏感的“我”来说,大阿姨的照顾和陪伴是堪比母亲的。“对大阿姨来说,能够照顾我是她在世上唯一的幸福。虽然这的确是因为她没有家,没有孩子,又已经上了年纪,生活中没有任何寄托的缘故。”无论在衣食住行哪一方面,大阿姨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大阿姨,就没有如此幸福美好的童年。

  除此以外,书中还用了大量的笔墨书写了“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上学以后,因为爱唱反调,遇到同学恃强凌弱,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连哥哥也对“我”恨铁不成钢。可“我”偏偏不惧不恼,敢想敢说。享受着小伙伴甜蜜的“欺负”;也因为自己竟能安慰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和小对手一起撑到完美收官,然后坦白说“其实我很着急”……随着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描写,让读者目睹一般人眼里“不一样”的小孩如何逐渐融入大千世界,并走出了独具魅力的真实人生。

  《银汤匙》读后感(三):《银汤匙》的世界

  《银汤匙》是中勘助根据自己少年时代的记忆创作的自传小说。成年的作者,少儿的视角,所以能有较高的境界俯视社会人生,又能以澄澈明净语言来细述孩提时的往事。

  小说由主人公找到抽屉小盒子里的一把银汤匙为契机,展开描写。这把银汤匙是大阿姨为了给体弱多病的主人公吃药时使用的,也是伯母为了把汤药喂到他小小的嘴里而特意找来的。因为先天体弱的关系,作者各方面的成长都比同年的孩子缓慢。小时候“怕生又没出息的我”总是无时无刻黏在大阿姨身上,大阿姨也十分的疼爱主人公。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大阿姨幽默诙谐的个性影响,也就没有主人公充满趣味的童年。作者把当时的记忆如同昨日的情节般细腻地刻画出来,由此便成就了经典文学《银汤匙》。 

  此外,本书还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明治时代一位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男孩的成长环境,这也是极其珍贵的资料。这部小说中,对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东京的自然风景和风俗习惯,作者使用了以散文为主的优美文体以及独特悦耳的方言来描绘。更巧妙的是,作者使用了基于自身敏锐的语感而发明的一些拟声词和拟态语。语言的意义和画面感融为一体,起到唤起人们诗歌般联想的效果。内容的纯粹自不用说,还能让人真切感受到日语的美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佳作。

  《银汤匙》的作者中勘助不怎么被大众所熟知,中勘助是一个“孤高”的人,他不受前人的影响,也不管现在的流行,只用了自己的眼来看,自己的心来感受,写了也不多发表。因此他的作品也就不会跟随流行而变为陈旧的东西。

  中勘助其人

  《银汤匙》读后感(四):念念不忘的温柔

  还在长假的夏日里,提前在网上买好的这本书,在一个骤雨突袭的下午送达到办公室,没有半刻犹豫,让快递师傅稍等,我马上打车赶过去取这本比来回打车费还便宜的书,让快递员惊叹以为里面其实是伪装成书的现钞。

  回到家后,迫不及待,泡上一壶淡淡的生普,开始读起来。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年这句话特别的火,像是普罗大众同时找回了最宝贵的人性,那便是纯真童心。你还记得自己的童年吗,或许只剩浓缩了的转瞬即逝的片段,或许只有一个具象物体的表征,然而中勘助敏感多情,细微绵长的天性,造就了他儿时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鸣,大人小孩都鲜活跃然于纸上的世界,一个风轻云淡,却有无尽的温暖汩汩而出的记实童话。桥本武用这本银汤匙作为学生的语文的教材,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教室,绝非噱头博人眼球,它的故事像珍珠一样圆润天然,叙述像微风一样舒畅而朴实,于经历了纷繁杂沓的成人而言,唤醒了掩埋已深的至情至性,于浑然天成的孩子而言,更是开启了认识这个世界的心眼。小堪与大阿姨温凉清敬的故事,正是如我们成长一般,读来让人微微一笑,身边总是有一个呵护着你的人为你扮演着“四天王”“猪妈妈”等等不同的角色,陪你一起成长,用耐心和诙谐引导小时候的我们朦胧地去认识善恶与错对。突然对隔壁女孩的怦然心动,一改往日内敛孱弱害羞的个性,从心底鼓起勇气去期待,去争取,去反抗,如同自己第一次对异性产生情愫的心里过程。对哥哥蛮横无理的行为,从一贯压抑地服从到最后遵从自己的内心和选择,慢慢地走向独立的世界,让哥哥瞠目结舌。到最后,面对繁星沉落的大海,内心波涛汹涌却又克制地凝望着薄如影子的大阿姨即将离去,第一次对至亲的人即将永别的束手无策,那么真实。终于,一个孩童成长的经历,已如海边拾贝一般,浪潮过后,留下坚硬的贝壳,作为成长的印记。

  关于孩子的成长,关于对世界的认知,关于独立性格的培养。银汤匙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论,但每个人开启自己“银汤匙”的记忆大门,或多或少会想起每一段让自己蜕变的生命时刻,朝着不同的生命路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自己。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慢慢的成熟,自己独立的人格,对待事物一套稳定认识的观念。能长成现今的我,纵然经历了太多太过深刻的分别,但面对自己的人生路程,还是有些小确幸,虽没有波澜壮阔,也不乏把酒言欢的情怀。我也希望我的女儿能早些形成自己的独立品行,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像大阿姨一样,陪她玩耍的过程中,展现世界的不同面,告知她善的一面就够了。

  再次回看书里自己画的笔记,越发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温暖填满胸口,如果在别人家里也看到这本书,我想我会感到心安。

  《银汤匙》读后感(五):自在飞花轻似梦

  在看这样一本自传(就是自传吧,何必往“小说”上靠?)之前,对于中勘助,我一无所知。即使介绍说,他是夏目漱石的学生(而且夏木先生很欣赏他);后来有位知名的老师,将这本书作为课堂必读,教出了许多未来的名校生,并且因此自己的教室也变成了“奇迹教室”……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依然对中勘助没能了解太多。抛开其实并不存在的“教育”“启发”“鼓励”,我只记住了他的书中的样子,和他的精神世界——从襁褓始,至十七岁终。十几年,甚至本书完结以来一百年,中氏留给后人的印象,恐怕都会是一个孤单、善感、自在的少年形象。闲愁万种,却始终饶有兴致。

  【那些年月里的影像、声息和气味】

  中氏的性格有可能源自于他自小的体弱——因为体弱,于是在五岁以前,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被大阿姨背着,去家中院落、街坊、市集、庙会上转悠。很多年里,他没有实际生活中的同龄朋友(大阿姨很可以算一个,而且非常可爱),只有几个心爱的玩具做他的小伙伴。因为他的弱小和无助,所以对于外部的世界——对于那些鲜活而生动的家畜与人,他既好奇,又害怕。反倒是对于宁静的、细润的、物哀的自然,他从记事起,就喜爱并且留恋。而这样一些人间景致的点滴——无论是来自遥远幼年的,还是近乎成年的十七岁,都如写生般栩栩如生地刻画在了书中。

  比如大阿姨(请注意,在作者年幼的时候,他的许多“自在”都是大阿姨陪伴并且成就的)让他站在姐姐们写字的桌上:“从面向庭院的窗户看出去。我看到种在黑色墙壁旁的那棵杜鹃花,每当夏天,鲜红色的花一齐盛开,有时会有来自市内的蝴蝶飞来吃花蜜。当我在欣赏那些蝴蝶飞快地舞动翅膀时i,大阿姨就会探头在我肩膀上说,那只黑蝴蝶是山里的老爷爷,白色或黄色的则是公主,公主很可爱,但老爷爷挥动黑色大翅膀飞来飞去的样子好可怕。”家里盖新房子时,大阿姨带他去看工程的进度:“马从大鼻孔里呼着好像棍子般长的气息,猛吃杉树的叶子,牛有时候会打嗝,嘴巴里发出声音嚼个不停。……当刨花穿过刨子快速卷起而掉落在地上时,每次他(阿定)都会捡起最漂亮的刨花给我。我把看起来很新鲜的杉木或桧木刨花放进嘴里吃;每当我用双手捧起一大堆刨花而掉落时,那种痒痒的感觉总让我非常愉快。”“每天收工后,我环视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功底,听不见大伙的喧闹声,寂静的暮霭低垂,直到听到家人在呼喊我的名字,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工地,期待明天早上再来这里。每天我都这样去看我们家新房子的工程进度,充分嗅闻木材的香味而感到心旷神怡。”

  ——多么鲜活的印象!而我一定相信,看这番描述的你们,多少是有共鸣的,一如我的共鸣一样。——原来,这些记忆,这些味道和声息,是值得记忆的呀。

  中氏的这些年少印象记,像是一帧一帧的片段,虽然没有什么故事、冲突,却自有动人:“雨后的茶树或茶花上有很多雨露闪闪发亮。虽然茶花并没有什么稀奇,却有些古雅,挺适合用来回忆童年的岁月。那是一种白色花瓣,轻轻地环绕着黄色花蕊,绽放在深绿色卷曲叶子的上方。我习惯把插画贴在鼻子上闻一闻它所散发出来的香气。石板路的左侧有一口井,井边有一棵桂花树。桂花盛开时,风中飘着甜甜的香气。有人在井水时,滑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连在家里的我都能听到。寺院主殿玄关大屏风上有两只色彩绚丽的孔雀,雄孔雀低垂着好似蓑衣似的尾巴,不知驻足在什么智商,一旁则是体型稍小的雌孔雀在啄食。它们身旁有很多盛开的牡丹花,还有几只蝴蝶在花上飞舞。” 他会因为晚霞悬满天际而感到宁静,因为雨后摇动杉树叶子嫩芽上的水滴,水滴瞬间掉落而开心。

  缺少玩伴,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成了他觉得新奇的东西。他甚至看到家中的和歌纸牌,也会因着画中的情景而觉得哀伤或美好,抑或可怖。

  其中我尤为觉得动人的是小小的他孤单到了极致(即使在学校,同学和老师都令他觉得格格不入),反而有一种特别宁静的安然。他于是就干脆躲开别人的视线,一个人独处,常常躲在自家书桌下或柜子里,并因此而获得一种难以形容的平和和满足。他最喜欢躲在有抽屉的衣柜旁。“在朝北的窗子和衣柜之间,刚好有一处空间可以让我坐下来。我常坐在那里,凝视窗子上的放射状裂纹、窗户旁的榧子树、缠绕在枯树上的美男葛,还有美男葛的红色藤蔓,以及在藤蔓上吸食树液的蚜虫。我独自一人就可以独坐消磨掉半天或一整天,所以在不知不觉间习惯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铅笔在衣柜上写一两个を字。不久,大大小小的を把整个衣柜表面都覆盖了。……我觉得这个を的形状好像女人的坐姿,对我这个胆小、体弱多病的孩子来说,每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就很期待从を字中获得安慰,因为它了解我的心情,也会亲切地安慰我。”(怎么我读到这里,有一种强烈的怅惘呢?)

  另一个叫人怅惘的场景是善感的他对于被家人丢弃的蚕宝宝的不舍:“一个下雨的傍晚,大阿姨发现无论家人怎么呼叫都不肯回家的我,站在屋后为那群被抛弃的蚕宝宝撑伞。我看到阿姨,突然放声大哭,抓住她的围裙。有一颗像佛陀般的慈悲心的大阿姨,真的很想帮我忙,却拿不出办法,只能念佛经安慰我并且把我带回家。”之后家人发现,他居然还为蚕宝宝们竖了一个墓碑。(其实,我小的时候也干过这事。)

  自在的感觉始终如一,即使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与天地自然相合一的淡淡的不喜不悲的状态,甚至是有一种禅意的。(当然也有画意!)我们看作者在给寺院里的老僧送茶,过桥的过程中,“我曾端着黑色漆器茶托过桥时,飞来一只偷吃南天果实的短脚鸽,以致把杯内的茶洒落。月夜里,我曾看到白花一朵一朵落在桥上。”

  虽然中氏写自己常常流泪:因为看见某个他觉得可怜的人而哭泣,出门在外想起暂时无法还乡而哭泣,听见寂寞的海浪声而哭泣,在月夜独自唱歌却无人聆听而哭泣……这些哭泣,总是被一直以“好男儿”要求自己的哥哥训斥。而很有可能,他的哭泣中,并没有令自己难受的情绪在,也许只是对于过于平静的一种心境的释放。反过来,人在脆弱的时候,对周围万物的感知能力会更加敏锐——这也就越发成全了他的自在。

  有的时候,“自在”会是一种“悟”与通透。当然,这要到跨过了童年,在人的心智大大成长后才能捕捉到。如同作者的爬山:

  “我头上不时有鸣叫声越来越高的隼盘旋,一会儿突然疾速飞来,擦过我眼前,又往高处飞向。往下看时,我发现右边山谷有一条路在黑森林中蜿蜒,越过山脉可直达村落。透过哪条路的狭小空间,我看到很多峰峰相连的山染上红色、淡红色、紫色或淡紫色,并且跟云朵无边无垠地重叠在一起。我一方面感到有些恐怖,另一方面也感到喜悦和赞美,于是放声高歌。没想到竟传来回音!那声音好像有人躲在山里要追赶我,清晰地反复唱我所唱的歌。我被那个隐形歌手所激励,尽情地引吭欢唱,那个人也跟我一样大声回应。然后,我又恢复跟平常一样的歌声。我就在这个显而易懂的原理中,享受着单纯的愉悦,度过快乐的半天,在夏日夕阳即将西落时,才回到那个有交趾木围墙的房屋去。”

  【岁时、风物、生活】

  为什么桥本武要将《银汤匙》作为学生的精读教材,而且年复一年均如此?

  在我看来,这本书里蕴含的主题太多,可能桥本老师看到的会更多。而他作为教育工作者——日本传统文化的普及者,一定注意到了其中蕴含的岁时风物的描绘。

  比如神田的明神庙会、当年的盂兰盆会、平日里的庙会(用了八页的篇幅描述,超级详细!)。这些集体活动中的摆件、参与者、活动、印象,都刻画地非常细致,栩栩如生。而我们再从作者的“自在”状态,也看出,他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的美,以及活在人间的有趣和快适。他详细记述童年时喜爱的各种活动,并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又都是怎样的:捕蝉、寻找果树、打栗子、看花坛里的花木……更遑论,与阿国、阿蕙、阿贞这样的小伙伴的互动,甚至和哥哥、大阿姨这样的亲人的相伴与相离。

  比如他写在菜园里:“蚕豆叶被人一吸,叶子的表皮就会鼓得好像雨蛙的肚子般,我觉得非常有趣,所以常因到旱田去摘蚕豆叶而被责骂。另外,把山茶花的花瓣放在舌头上,吸入空气的时候,就会像筚篥般发出声音来。”

  又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初夏,庭院里的自然景色最让我心旷神怡。春天日暮时分彩霞满天,南风、北风交互吹来。寒暖晴雨不定的晚春结束后,天地万物朝气蓬勃,清澈的初夏到来。天空如水洗,阳光普照,凉风习习,紫丁香微微摇曳。或许是心理作用吧,连那棵阴郁的罗汉松也和平日不一样,看起来很开朗。蚂蚁四处建塔,白蚁则从洞穴里爬出来,到处乱飞。一到傍晚,可爱的小蜘蛛在树荫后屋檐下开始跳舞。我们用灯芯补幼虫;把地蜂穴埋起来,聆听它尖锐的鸣叫声;寻找蝉壳;轻轻地戳着毛毛虫走。总之,所有一切都充满朝气,让人愉悦、开朗,没有任何令人憎恶的东西。在那种时候,我最喜欢站在微暗的罗汉松树荫下,眺望远山渐渐暗沉;光这样就能看到入迷。此外还可以看见绿田、森林,听见风吹水车的声音和青蛙的鸣叫。从对面高岗的森林中,传来寺院的钟声。我们两个一边目送在夕阳的余晖下优雅飞去的一群夜鹭,一边唱着‘晚霞满天,太阳将下山……‘’的童谣。有时候,也会看见白鹭鸶伸出长腿飞去。”——好一幅水墨山水图!好一派人间生活的悠游与机趣!

  至于彼时的玩具、我们熟知的偶人、阿国和阿蕙这样的女孩小伙伴的穿着与饰物、儿童之间常常玩的游戏——无论户外的还是室内的、唱的童谣、大阿姨老婆婆乃至旅途中邂逅的美女姐姐做的吃食,都跟随作者的回忆与日常一一展现,因为和特定的人、特定的时日直接相关,而自然地有了光轮或色晕。

  【陪伴是长情的守候】

  对于自己的父母亲,作者并没有怎么着墨;他始终刻画、想念、依恋、怀念着从小带大和陪伴自己的大阿姨。

  对于大阿姨与这户人家的关系,我们无从可考,猜测也许是作者的远方亲戚(因为提到妹妹的看护者,作者用的是“保姆”,则大阿姨应当不是纯粹身为外人的保姆)。她是个淳朴、善良、有童趣的女子,从作者还没有出生,就心心念念祈祷他平安。作者婴儿时期生满疮疥,她毫不嫌弃,始终如一的用全身心的爱来带他,照顾他,呵护他,每日祈祷他平安。

  中氏对人世间最初的印象便是从大阿姨的背负中开始的——因为大阿姨的走路,他眼中的世界也是摇摇晃晃,又异彩纷呈的。害怕的时候、累的时候、不舒服的时候,只要埋头在大阿姨的背上,就能找到最安全和最满足的慰藉。

  我们能找到小小的他与大阿姨许多有爱的互动——

  与大阿姨互相玩四天王与清正:两将对垒,互不相让,正面较量。他因为大阿姨的“假死”制造的胜利假象而洋洋自得,又害怕大阿姨真死了而惊骇不已。这样的交战游戏,他们可以一轮轮玩上整个下午,乐此不疲。

  和大阿姨一起买糖果饼干:即使大阿姨推荐给他她认为好吃的,他也有孩童自己的坚持,而大阿姨只好让着他。

  大阿姨为了哄他吃饭,给食物编造各种来龙去脉,每一样食物于是变成一个传奇。

  大阿姨的脑中永远储存了不计其数的故事:它们或者是名人典故、历史传说(以及妖怪传说),或者是大阿姨自己的随意发挥,而即便如此,她也能绘声绘色描述人物的说话口吻,和他们的形神动作。

  大阿姨担心的还不仅仅是他的身体,更是他孤单内向的年少。是大阿姨为他找到第一个朋友——阿国,并且促成了两个小孩儿从生分到熟识到难舍难分;大阿姨还会利用许多小孩在一起玩耍的场合,为他制造交朋友的机会。在大阿姨看来,闷闷不乐的小少爷如果能跟小伙伴一起嬉戏、展颜,那真是特别可爱也可贵的景象。

  大阿姨深知儿童的心理。在他和阿国玩到忘乎所以,不想回家吃饭时,她去拽他,故意说“我拉不动你我拉不动你”,让他觉得不好意思,遂跟阿国一边唱着歌儿一边约定明日的再逢;也是大阿姨,在雨中,为他对蚕宝宝的悼念,撑起荫蔽的伞,不发一言。

  和他一起游戏、给他买玩具和好吃的零食的大阿姨,终有一天,离开了他。等到再相逢,他已是高瘦的十六岁少年,形体和模样变得让她完全认不出来。当他自报家门,大阿姨是那么欣喜!——年老衰朽的大阿姨,突然间生命里注满了力量:她给他做好多好吃的,陪他说好多好多的话,担心他是否吃饱,是否累,是否睡得暖和,是否心神安定。“她精力充沛地收拾一切,然后跟我面对面坐着。好像打算把我的身影收进她小小的眼睛里带到极乐净土般,盯着我说东扯西。”

  翌日清晨,大阿姨孤零零地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去,很久很久。这一别,从此永诀!那个陪伴他整个童年的大阿姨,永远成了他心底最温柔亲切的呼唤。

  【这可爱而可哀的年月啊】

  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

  书中还有一种动人,说的是作者的“两小无猜”。

  阿国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同龄朋友。彼时,是大阿姨努力要让她成为孤单的他的小伙伴。刚开始两人还别别扭扭的,但接触了好几天之后,总算相熟了。从此后,肤色黝黑的活泼小女孩同瘦弱的光头小男孩在一起玩耍的情景,便成了中氏一家的日常风景之一。

  作者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和阿国共度的傍晚。“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初夏的傍晚,看着夕阳把云朵染成淡红色后,夜幕渐渐低垂,想到该回家却又依依不舍。”“阿国常常会拢起刘海,让风吹在微微出汗的前额……”

  即使在这种小孩子之间的互动中,作者依然保持着对于自然物事细致的感受力与观察力。“雨后,杉树篱的杉树低垂,嫩芽上的水滴闪闪发光。当我摇动杉树篱时,嫩芽上的水瞬间就散落在地的样子,经常让我觉得很开心。不过一下子工夫,嫩芽上又产生新水滴。”

  他们就这样忘我地玩耍,直到被夕阳染红的云朵渐渐变黑,悄悄躲起来的月亮也慢慢明亮,他和阿国会望着温柔的月亮一起唱歌。阿国教她去认月亮里的小兔子,这让他越想越觉得有一种无上的喜悦。当月光明亮时,他们会互相追逐影子,踩影子,直到大阿姨来喊他吃饭——这样一种熟悉的情境,真是叫人分外怀念。

  作者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两个小伙伴,都是女孩,阿国是第一个玩伴,阿国跟随家人搬走后,他邂逅了阿蕙。如果说,与阿国在一起的情形像是两个未谙世事的纯真孩童在一起的戏耍(这种“纯真”,还表现在两人相约一起抗拒家人的安排,不要去上学——哈!小孩子的普遍心理!),那么与阿蕙在一起,则更多了一层朦胧的倾慕在。中氏多次在文中写到阿蕙是如何的“好看”,她头上的发带、她的和服裙摆、她笑起来的样子(以至于不满意阿蕙的爱做鬼脸,认为这样就不好看了),包括家人对阿蕙容貌的夸赞。对阿蕙投入拍球或者玩沙包的样子,他是一个欣赏的旁观者(他并没有写他和阿蕙一起玩这些游戏),细致描绘她的动作、神情、歌谣——这些童年时候的美好,历历如画,深刻地印刻在了他一生的记忆里。

  阿蕙是他的同学,他们之间友爱又竞争;他非常在乎阿蕙的感受,会因为她的喜悦而喜悦,因为她的生气而不安。像是有一次因为沙包的事情让阿蕙不高兴了,他第二天到校之后一直忐忑,直到看到阿蕙进来才放心,但阿蕙一整天都没有搭理他,他患得患失——直到放学后,阿蕙主动来找他玩,他所有的烦闷才烟消云散!

  跟女孩更容易亲近、对好看女孩的珍惜,侧面体现的是中氏自己性格中偏女性的善感,难道不也反映出他与《红楼梦》中宝玉某些特征的遥相呼应么?

  我们看他是如何安慰被人欺负的阿蕙的:

  “(我)赶紧走到已经爬起来却还没拍掉身上灰尘、正以衣袖掩住整张脸哭泣的阿蕙旁边,把沾在她头上和衣服上的果子一颗颗拔下来。阿蕙不知道谁在帮她,只是懊恼地不停哭泣,继续让我帮她整理。没多久她便不哭了,好像很想知道谁在帮她的忙,于是从袖子缝隙卡到我。当我们四目交接,她开心地微笑,长长的睫毛因为眼泪而沾湿,漂亮的大眼睛闪闪发亮。”

  有一个他与阿蕙在一起互动的场景尤为动人且奇异:那是在一个月夜,他俩一起靠在窗边,站在照射着百日红的月光下唱歌。当时他发现自己搁在小窗上的手腕真的很美,皮肤白皙又光滑。这是月光映照瞬间所产生的效果。天真的孩童于是觉得分外骄傲,马上给同伴看。“我的手腕多漂亮!”小伙伴也觉得神奇,却不服气地也伸出自己的手腕,“粉嫩的肌肤看起来好像寿山石”。顿时觉得“真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竟然就在寒冷的夜晚里,互相露出胳小腿等身体各部位,彼此都忘我地一直发出惊叹声。——这本身,就是一幅传神的图画了。

  但世间风景总是离散多,相聚少。阿蕙终于也因家庭的变故,要搬走了。最后一天她来道别时,中氏竟然临时生怯,躲起来,不敢见面,只听见乖巧的阿蕙跟家人打招呼的声音——在她走后,他一直都后悔,却再也没能和她见面。二十年后,中氏将这段往事写出,既留恋也怅惘,因为未晓阿蕙是生是死,命运如何,他和她终于是茫茫两不知了。

  阿蕙之后的伙伴是阿贞,这是一个小男孩,似乎也和他一样内向而善良。与阿贞的玩耍,作者没有着墨太多——阿贞更像是他在流连与自然风物时,很好融入景致中的一个存在。和他自己,和彼时的草木虫鱼天光云月一样,悠然自得。

  童年在他还没有充分来得及品味的时候就逝去了……尤其是,当亲爱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相继远离了自己后。《后篇》中作者甫一出现,就已经是十二岁的少年了,依然不合群,依然善感而天真(会把星星叫做“星星大人”),独自执拗地、孑然地生活在人世间。他的心灵世界里,没有了大阿姨的关爱与呵护,没有了亲人的体贴与包容,没有童年时遇到的老僧那样智慧而通达的指教;他与世人只是邂逅、擦肩,记不住谁,也没被谁记住。

  直到又一次遇到一种美丽的存在:十七岁那年,在旅途中,遇见朋友的姐姐。

  这位姐姐美得夺人心魄,那种美与温和,甚至让中氏觉出了卑微;因为这卑微,他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于是,对于姐姐的寒暄、致歉、热情、遗憾……他笨拙地不应或是逃避,虽然心里头其实是欢喜的。

  像是有一天深夜,他站在花坛里,看着月亮从后山缓缓升起。“几千只虫挥动小铃铛,海风越过农田,把大海的潮味和海浪的声音送过来。独栋屋子的圆形窗户流泻出灯光,圆窗前的和花坛里,有几朵收合的白荷花,傍晚一阵骤雨的水柱,还留在荷叶上,看起来非常凉爽。我沉浸在所有思绪最深处、最难以名状的沉思中,忘我地凝视一夜复一夜、缺角越变越大的月亮……这时,猛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朋友的姊姊也站在同一个花坛里。月亮和花朵都不见了,犹如映在池塘水面上如绘画一般的风景,被一只飞过来的水鸟扰乱,所有的倒影一瞬间全化作白色水沫。”——前言万语诉不尽此刻的忐忑与欣悦!

  可是,也许,正因为这种难以启齿的卑微与难舍,他始终都不敢公然应对姐姐的善意或者说热情,始终在与她单独相处的场合里,觉得尴尬难容。对于这种若即若离的相处能够持续多久——这一天,终于来了。

  就像当年跟阿蕙的分别,他没有正视一样,这一回,朋友的姐姐要跟他道别,他又没能应对,只听得佳人款款声语——他装作没有听到——只听得人力车的铃声当当。他的世界里,除了大海边不断移动的星星,除了海浪声、虫鸣声,还有天空之外……什么也没有。

  少年于是再一次落泪——这也是他在本书中最后一次的落泪:对自己的恼恨与对这次美好邂逅的匆匆结束,让他禁不住在花园里发呆到浑身冰冷。姐姐留赠的那个桃子,散发出清润的香甜,连同眼泪一起,被他沉默地贴在唇边。

  本书到此也戛然而止。此后对于中氏对作品与生平,我们再无所知。唯一可以体会的是:水样春愁的少年步入里悲怆不休的青年,这不休的自在与哀戚便是他的浮生。

  【他人瞧见的,你读到的,说来都是心意】

  所以,到头来,这本书无需和《窗边的小豆豆》去比较。一个天然机趣,一个散淡自得:两种成长,两番人生。

  周作人写,中氏年轻时候喜爱诗歌,后来发现用日语写长诗是不可能,于是转而写散文——但“诗”又何尝只是一种文体!把诗之韵味、诗之调性、诗之品格,以散文等形式去体现,一样诗意盎然。

  我们更可以部分去推测桥本老师为什么要多年来心心念念地让学生读这一本书——除了岁时风物,除了白描写生技法的运用和真挚情感的表述,书中氤氲涌动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在,安然或不安,浅淡的喜悲,深沉的回顾与品咂。百年前这个善感少年留给我们的,是对生活与美的爱与敬,对人间与真的恋与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