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洛夫诗手稿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1000字

2021-04-10 03:2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1000字

  《洛夫手稿》是一本由洛夫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夫诗手稿》精选点评:

  ●而我们的确只是一堆不为什么而闪烁的泡沫

  ●能看出每一首诗几乎都是先生一气呵成的,心底潜藏的温柔如他笔下的水墨。

  ●字好看

  ●美妙

  ●俯仰之间 吟哦不绝 饮一些些酒 赋一点点诗 放一些些浪于败草间的形骸之外

  ●好威风啊 那步步紧逼的岁月

  ●灯下,一只空了的酒瓶迎风而歌。

  ●小而美,很有趣。异想天开的比喻。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 尾生抱柱这个故事写成的这首诗有意思,其他的很难打动我。

  ●洛夫是中国将现代主义手法与古典文化结合最成功的一位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中,写满了诗人对于生命及生活的感触。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一):写现代诗的李贺

  小时候买过一本《中国最美现代诗》,里边就有洛夫的三首,一首《我在水中等你》,一首《众荷喧哗》,还有一首《与李贺共饮》。初读大感惊艳,《与李贺共饮》尤为印象深刻。一直觉得洛夫的诗很有古典韵味,虽然他的诗中也不乏西方意象,但是在语言的锤炼上,在意境的营造上,中国诗一脉相承的意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气质上还不是走的婉约含蓄的路子,是李白,李贺那一类的浪漫风格。他被称为“诗魔”,与有“诗鬼”之称的李贺倒是遥相呼应。

  当然,虽然气质古典,但是他的很多诗在题材上都切中了现代的病芥。他写很多东西,写禅,写爱,写自己落叶缤纷的额角,写无定河边钓云的故事,写望远镜中的乡愁,还写历史里不知为什么而闪烁的泡沫。他写起诗来,灵感似乎总是滔滔不绝,所以他的长诗读起来相对要更为过瘾。他的诗意象繁复,想象奇崛,但是这些语句并非在临虚蹈空,而是像蒙太奇一样,以一种精妙的联系一一串联起来。他的诗中没有那些晦涩生硬的词句,而是充盈着各种生动绚烂的画面,语气上也不乏幽默,相比于那些故作高深的现代诗而言,好读多了。好的现代诗,尤其是好的中文现代诗,就应当如此。诗无论怎样编排,诗意还是应当有,如果一句诗读下来完全不像人话,去哪里感受诗意呢?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二):《洛夫诗手稿》 洛夫

  

中国当代诗魔,超现实主义诗人。

我仰卧在树下,星子仰卧在叶丛中。

每一株树属于我,我在每一株树中。它们存在,爱便不会把我遗弃。

窗子外面是山,是烟雨,是四月,更远处是无人。

一株青松奋力举着天空,我便听到年轮急切旋转的声音。

我依然凝视,你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

还能抓住什么呢?你那曾被称为雪的眸子,现有人叫做烟。

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

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 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读镜中你的笑,如读泡沫。

这些话我偷偷藏了很久。 有几句藏在井边,有几句藏在厨房,有几句藏在枕头下,有几句藏在午夜明灭不定的灯火里。有的风干了,有的生霉了有的掉了牙齿,有的长出了青苔现在一一收集起来,密密缝在鞋底。 其实我想说的,正是雨想说的,流过你窗外的淡淡的水迹想说的。

早餐是一窗的云,外带一壶虎跑泉水泡的钟声,饱得打嗝。

但散步到堤上,又补了一顿,被荷叶吃剩的秋风。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三):写山写风也写雨,写爱情写乡情更写人情

  

洛夫的每一首小诗都有让我感到惊愕的句子和意象。

“漂泊的年代

河到哪里去找它的两岸?”

没有了两岸,河还是河吗?河不就成了无边际的一直在流动的水。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依稀记得去年写作课的时候有提到这句,当时就觉得奇妙,关于时间的譬喻已经有很多了,可是当步子一前一后地迈下,人在茫茫时间里就不再是最渺小的了;也许人变得更渺小了,当步子一前一后地迈下,这一天就结束了。

“伸手抓起

竟是一把鸟声”

特别灵的一句,能够说出这种话的诗人的心境该是多么的静啊,想起“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来了,洛夫的诗应该是禅诗才对

“好威风啊

那步步进逼的岁月”

“一身水淋淋的月光”

虽然写的是荷塘月色,但是我想到的是《太阳照常升起》里湿漉漉的发。

“水来 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

《庄子》里只有短短一句话,“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可是每次读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不知道是因为诺言重于生命,还是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虚妄…

  《洛夫诗手稿》读后感(四):读诗

  2018年3月19日,洛夫先生故去了。我听说过他,不记得是在哪里,诗作似乎隐隐读过几首,或者是几句,但同样记得模糊。于是便翻来这本书——《洛夫诗手稿》读一读,带着有关一位诗人近乎为零的知识,走近这五十首诗。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我读着新闻媒体第一时间赶制的纪念文章,揭开了诗集中第一首诗的面纱。《石榴树》简单但情感深厚,手稿的“仰望”到正式出版时改成了“仰卧”,正确的改法。“每一株树属于我,我在每一株树中 它们存在,爱便不会把我遗弃”我住进了爱里,并不害怕失去、并不害怕遗憾,故在石榴树下,仰卧就好,不必仰望。睁眼闭眼之间,树不会消失、离开,我亦不会消失、离开,这是属于我的石榴树们,石榴“每一颗都闪烁着光,闪烁着你的名字”。洛夫笔下的爱情,有时似石榴炸裂般突如其来的震撼,有时似众荷喧哗时温婉而立的平静,有时似水生抱柱般不避水火、刀枪不入。然而我们却看不出,他偏爱哪种模式的爱,或许,他只是平稳地叙述。“我在千寻之下等你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这般的承诺与告白没有生离死别的意味,好像在说:爱情就是这个模样,爱情就是说定了见面(永远),我便等到你来(永远)。你的信来了,夜里我反复读过,“信像一尾鱼游来”,鱼被包裹在水中,就像我们浸淫在爱中。我能读到你的一切,我能读到泡沫,鱼的泡沫、信的泡沫,不如说是你在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点柔情吧。

  提起泡沫,这里有一首与它有关的诗——《泡沫之外》。这首诗中的泡沫又是什么?不,应该说什么是泡沫?洛夫说“我们的确只是一堆 不为什么而闪烁的 泡沫”生命的意义在何处?是为了赢得不朽,在崩溃之风下化身为一座铜像吗?恐怕不是。泡沫转瞬即逝,有阳光照耀的时候,它最美丽,流光溢彩,像是微型的彩虹。下一秒,它便消逝了。飞去了哪里呢,空气里、大气里、天上、云里。多么不甘,可还是接受了现实。当无情的战火烧在每个人的心头上,泡沫的色彩褪去了,因为大火连天,或许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种颜色——血色。“而我们的确只是一堆 不为什么而闪烁的 泡沫”多少心酸,有些无奈。

  这本集子,我喜欢前头的诗,多过后半部分,但后半部分的诗主题更广阔,特别还有一部分禅诗。前半部分,有几行文字十分抓人,“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好威风啊 那步步进逼的岁月”“我匆匆由房间取来一件红夹克 从五楼阳台 向你扔去 接着:这是从我身上摘下的 最后一片叶子”或许还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对祖国、老去、父母的话题尤其敏感。感谢洛夫先生,曾经带给我们如此美好的诗歌世界。愿所有渴望回家的异乡人,不再被困在冷雾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