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课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上课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12 00:00: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课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上课记》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课记》读后感(一):王小妮 凭一己之力,见到闪光的片刻乍现丨一种关注

  作者:邓郁 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

  《上课记》《月光》《1966年》作者王小妮

  《上课记》读后感(二):比“十个春天还要多”的诗意

  有幸成为小妮老师的学生

  即使毕业了这么久 课堂上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分享新闻 朗读诗歌

  喜欢听小妮老师讲那些“历史”

  喜欢小妮老师自在的读诗

  喜欢小妮老师推荐的各种书籍

  在课堂上她很少发表特别主观的看法

  平静又温柔 “纸里包着火”

  小妮老师的课从来没有逃过

  之前的《上课记 1》

  大学同学们争相传阅

  我的那一本已经被翻的旧旧的

  然后特别特别感谢小妮老师的是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读了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然后收到了隔壁班同学的一张小纸条和一包零食

  这个同学后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春天一样的朋友

  春天一样的老师

  春天一样的课堂

  春天一样的《上课记》

  比心

  《上课记》读后感(三):真实的文字启发思考

  看完这本书,一时不知道作何感想,忽然就浮现出窦唯的《高级动物》,一串串词的堆砌后发出“幸福在哪里”的拷问。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记叙了10年前的大学生们的生活点滴、内心所思所想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10年后,今天的大学生们又是什么心理状态,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实摆出来不作评判,读者自己去品去思考,这样的文字透着真实。

  面对现实,怎么选择,抗争,拿什么抗争?适应,凭什么去适应?躲避,又能躲到哪里去?或许最终要落到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里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平凡的人,依然可以成为生活的英雄。

  或许现实告诉我们,寒门真的难出贵子了,但贵子不等于骄子,傲骨不是一个贵字就可以诠释和覆盖的。王小波、顾城、海子,包括柯特.科本( Kurt Cobain )以及中隐隐于市的窦唯,天生骄傲、天生牛逼。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启发思考。用作者所说,“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

  《上课记》读后感(四):浅评

  我还没上大学,读这本书,隐隐地有了对大学的向往。读这本书,心里有时也有浅浅的同感。 很幸运有过一个厉害的语文老师。那时候我还羞于表现自己的感受,属于一跟人交流就脸红那种。一开始上她的课,也很拘束。但她很强,她能用亲近人的言行,诱导你说出你的想法。她的课很自由,哪怕站起来说个好字,也是可以的。(我亲历的)久之,在她的课上,就是“百家争鸣”,我也放开了内心的拘束,自由的汲取着他人的思想感受。自由,平等是我对她的课堂最深切的感受。读这本书,就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静默地观察这课堂,我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些语文课。 还有一点,就是在于对语文或者说人文的感受。书中的“我”,在课堂上强调感受,原始的感受,原始的意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也许我的理解很浅显:抛弃条条框框,把心贴近文字,才会有属于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是个厚脸皮的,读的书不多,感受可能也很浅,如果有人要求,我可以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没有什么,我就是我嘛。我觉得,搞清楚自己内心在想什么有什么,搞清楚它和世界的联系,也许就是人文的大门吧。 再次向当年那位老师表达感谢。

  《上课记》读后感(五):最短的绝望,我一生只遇见过三次

  卡素朋“临终”之前领悟到:我写或不写并无不同。即使在沉默中,“他们”也会寻找其他的意义。“他们”就是这样的。盲目得看不到任何启示。

  这份绝望来自安伯托·艾柯的历史惊悚小说《傅科摆》,它以“1407年,菲利普四世借口协助教皇调查骑士团崇拜异教偶像,甚至朝十字架吐痰,然后把教团首领悉数捕获,屈打成招,并将财产抄没入库”这一历史冤案为题材,诠释了何为“宇宙大阴谋”。

  最近读《上课记》时,我屡屡想到《傅科摆》。大概有种绝望恐怖感隐隐相通。其实《上课记》中,既没有阴谋,也没有冤案。该书缘起2005年,50岁的王小妮开始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与多数大学教师不同的是,她细致记录了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之间的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东西记的很真实、细碎,大概也是对以前自己写作的反思。这里面没有什么好句子,看起来不那么像本书,只是尽可能细致地观察、记录。众所周知,大学教师与学生若即若离,碍于课时和精力,师生互不认识也属正常。似乎与该书文案宣传中“时代洪流中教育斗士”的形象不同,作者写的淡然,没有情绪化的东西,也没有抛出宏大的教育问题,甚至对学生生活也介入不多。她说“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就像“一个美丽苍凉的手势”。无论是否有力,终究透露着话底的绝望。

  我一边翻书,一边幻象自己如果正好在这个课堂里会如何回应(一种自傲,我已经上过了四年的大学)。我回想起自己上学时的点滴,又想到我现在的上班,我可否试着写写当下的生活呢?我一直想读这本书。我想知道在诗歌之外,她是怎么写起小说、随笔来的。在《那个人,他退到黑影里去了》里,我记得她这样写:

  所有的,都亮了那么一下

  游离了恍惚了幻象了

  这种最短的分离,我一生只遇见过三次。

  如果说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绝望,那么我觉得比绝望更可怕的是看不见的绝望。在你的一生中,总有几次转瞬即逝的绝望,它们难以辨认、常被忽视,甚至当成某种欢愉。就像空中的绒毛,你一伸手,带起的风就吹走了它们。

  《上课记》读后感(六):浮躁中的难得温情

  这些日子网上关于女大学生裸贷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众人都在鄙视这种行为,而一篇网上的文章《指责裸贷大学生之前,应该先听她们讲讲自己的贫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裸贷事件,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王小妮。自然,多数人不同意王小妮的观点,认为她无视女性的尊严,但如果你曾读过王小妮的《上课记》,可能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上课记》是王小妮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海南一所大学任教时的一份真实记录,这里面有天南海北的学生的不同故事、有课堂上的奇闻异事、有身为老师的多种感触……这不是一份单纯的记录,很多东西都能触动读者现有的或者曾经有过的情绪和感触。王小妮首先是一个诗人,其次才是一个老师,她用诗人独有的眼光去观察学生,细腻敏感,角度也新颖,不受制于固有僵化的大学教育模式,使人为之眼前一亮。

  在王小妮的课堂上,她并拘泥于多年不变的教材,而是让学生们去观察,关注社会新闻、接触当代诗人、描写实物、用方言表达、看电影……她希望学生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不要被考试和点名束缚,“没人想听的讲座就该让座位通通空着”。同时,在不断探索教学中,王小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注每一名学生,她不想停留在学生点名册上一个个名字上,而是希望真正接触每个学生的血肉灵魂,挖掘散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光芒。

  虽以写上课为主,但《上课记》可绝对不是教人如何上课的教案,这里面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教学与社会的脱节等种种让人习之为常却弊端重重的现象,才是让人无奈之处。在本书的附录中是一些学生的作品,还有多年后学生反馈的近况,会发现当初大学期间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虽有迷茫和踌躇,但感情是真实的。而经过社会的洗礼和熏陶,真正走入成人社会的这些人则被现实压得沉重乏力。

  王小妮是因为“年轻的潜力”和“社会的未来”这两个原因在不断积攒动力,在《上课记》的最后,王小妮说 “在今天,做一个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束手待毙”“如果它是完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徒劳”,还有在这浮躁的社会中王小妮保持的那种难得的温情。

  《上课记》读后感(七):有时候不经意间遇上一个人,便影响了自己一生

  读王小妮老师这本再版的《上课记》,读到她写学生晏恒瑶时,写晏在深圳找实习单位,当时正在深圳家中的小妮老师不遗余力帮晏找单位的记录。不过是一份日常的记录,但不知怎的,读到这里时,我突然就流下了感动的泪,一份温暖和感慨涨满了心间,所有遇上王小妮老师的人都是幸运和幸福的。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在社会大课堂上,如果能够多一些像小妮老师这样的人,那这个社会将会多么温馨和幸福!然而,真相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现实里,像小妮老师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读她的作品,通过作品品读其人品,倍觉她的珍贵了。

  再版的《上课记》依然是小妮老师5年教师生涯的记录,这些文字就是一些白描式的记叙,原生态地记录下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里面有对学生的观察,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思考和想法,更有对人性的关怀。这些真实的文字记录下我看见的是小妮老师那颗关注心灵,关注成长,关注人性的悲悯之心。也藉从这些文字记录,我们也看到了当今普通大学生的日常状态——青春激扬,有梦想,有激情也有困惑与迷茫。这基本是没有背景没有福荫庇护的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写照。他们抱怎样一种姿态进入自己要到来的社会生活,大学的这几年,是他们思考一生的几年。

  小妮老师在2010年上课记中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你的梦想”的作业,学生们交出的答卷那么平凡那么真。小妮老师推崇的正是无论为人为文都要真心实意,学生们在老师的耳濡目染影响下,心灵的成长,大多长成了老师所期待的样子。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言传,更多是身教,去影响、感化吧。读这些记录文字,总是被这个老师,这一群人所温暖感动。这是一个可爱的老师,一群可爱的大学生。正是有了小妮老师的影响,才有了他们踏实而有方向的人生。

  后面摘录17篇各届学生们进入社会后的生活状况文字,让人看着也是满满的温暖与感动。读这些文字,一如他们当年在大学里一样,平实文字之下跃动着一颗颗努力生活的心。无论各自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从文字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对生活的平和接纳,正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在这个社会生存。我想,这正是在大学里小妮老师教会他们的。

  有时候不经意间遇上一个人,便影响了自己的一生,正如学生们遇上王小妮老师。

  《上课记》读后感(八):最终发生的并不只是徒劳

  在大学上课的第一年结束,看着学生散去,手里只留下一张快要翻烂了的学生名单,王小妮在每个名字后面自己标注的各种符号。也许在被人看来那就是黑乎乎一片名字,而王小妮却觉得哪个姓名背后不躲藏着随时挑出来的活生生的面孔和表情?王小妮萌生了记录上课过程中关于学生的点滴,《上课记》由此诞生,王小妮本人也“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现在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淡。很多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可能就是生产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曾经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讲台下昏昏欲睡的学生,神采飞扬说自己的教案用了七年之久,一个字都不用改动。老师说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说老师越来越势力,寓教于乐似乎是个遥远的故事。但是两者有时候又会将口径一致,淡然地说“教育体制”给予当下教育事业现在所有的困境。

  王小妮于“传统”的教育而言,是个异类。也许她以一个诗人的身份,突然闯进了教师的行当中,显得像个” 异类“。传统的教师会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写作要文辞优美,多用好词好句,而她建议学生不必用好词好句,因为”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金库“;传统的教师会站在道德制高点照本宣科地说,作弊可耻,诚信勿失,而她则是试着走入学生中去,去了解和理解学生对于作弊行为的看法;一个学生怕被点名,气喘吁吁赶到自己的课堂,王小妮看着这个学生内心感到悲伤,并不是因为学生的逃课行为,而是因为那个和自己高谈阔论的学生,为了所谓的权威,站在自己身边放下尊严脸上挤出满是虚伪的 笑容……

  王小妮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她的观念与主流观念相反,作为一个教师王小妮并没有去批判教育任何一个学生,多么的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念,在她看来学生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思想和选择。正如她所说,她是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执教生涯里,王小妮秉持的理念是引导、启发学生。如果将学生比作一些青春活力奋力攀爬的藤蔓,虽然有力但无方向目的,王小妮则站在旁边搭起了一个架子,告诉那些年少的学生,或许有更多的路径可以选择,但决定权在学生自己的手里。

  《上课记》是很平淡的,言语平淡,叙事平淡,平淡的像杯白开水。正如她教导学生那样,不用好词好句,只是简单地记录了上课的那些事儿。可在平淡之中,会时不时的触动一下已经不年轻的你。王小妮原生态的叙事比刻意的运用好词好句更具穿透力。一个个实在的人和事记录在书上,有感动有彷徨有气愤,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可在记录的过程中王小妮也没有评判。这何尝不是延续了王小妮一贯的理念,”只负责引导,不拔苗助长“。对于阅读这本书的读者也是一样的,展现给我们,引导我们去思考,而不是评判。

  《上课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师与学生都”坦然“一边评判教育体制一边接受它的时候,有一些老师勇于做出努力,对学生能够理解、宽容、循循善诱,并非遵从主流,不让“教的痛心,学的反胃”更加泛滥。王小妮便是这样的教师,只是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她的身后还有许多这样努力着的教师。

  如果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个庞然大物,而少数人的努力无异于飞蛾扑火,那就如王小妮所说:“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也要让这徒劳发生”。最终发生的并不只是徒劳,涓涓细流最终会汇成江海。

  《上课记》读后感(九):即使徒劳,也要让徒劳发生!

  即使徒劳,也要让徒劳发生!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随笔

  诗人首先是个“人”,诗人往往携带着自己的话语乌托邦介入现实的心跳。从2005年到2011年,诗人王小妮“变身”为教授王小妮。青年评论家曾念长认为,“教师身份(不但)拓展了诗人王小妮的意识边界,也赋予了‘记’不同于‘诗’的写作伦理维度。”在《上课记》中,王小妮用特别质朴的语言把一些关于上课中的片段,连同授课中的一些感受用非常平实的文字讲述出来。其中,不仅收录了教授王小妮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的作业和邮件。在再版序中,王小妮希望《上课记》能给初入校门的人们提供另一种视角,因为“总有年轻的生命带着小动物的纯真和热情,手里握着最未知又最不愿荒废的四年好时光”。

  “诗意常常待在最没诗意的地方,因为真正的诗意必须是新鲜的。”王小妮的《上课记》,撤销了诗的虚构要素,局部保留了诗的形式和结构。诚如著名作家、《钱江晚报》首席编辑孙雯所言,王小妮比较强调每一个独自的个人,也更愿意理性地倾听。“王小妮的《上课记》写的是90后的孩子,但很多年轻人能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出身,还是其中的躁动和茫然;以及,那些在残酷现实中并未全部沦陷的纯真与思考。”一千零几个学生的名字,在王小妮的眼中,不单单是花名册上的一个个符号,而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其背后更有不同的经历,欢乐和痛苦。用学者崔卫平的话说,“由她的笔下描绘出来的那些同学,各显各的神通。这是我们时代最好的灵性教育读本。”所以,与其说《上课记》记录的是王小妮在授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如说揭示了一位大学教授对教育的态度和反思。

  《上课记》不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个性化写作范例,更是一本社会学的大学生心灵调查报告。“我是/我狭隘房间里/固执的制作者。”王小妮在《应该做一个制造者》中用诗歌发出自己“固执”的声音,“我让我的意义只发生在我的家里”(《工作》)。尽管“教的痛心,学的反胃”,“教的和学的之间,有些完全不对接,完全的隔阂,完全的不信任……传授方式、接受态度都有问题。”比如,“教师不再认真诚挚地承担传承解惑的使命,年轻的学生们又需要足够的快乐,足够的娱乐性,足够的轻松”,“双方(均)忽略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厚沉重的东西。”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再)过于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王小妮认为,即使“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因为“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

  王小妮,一个大学校园里的“极少数者”。课内课外,她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自由想像与表达的空间,不管他们能否接受,王小妮还是在独自坚持,因为“这些孩子必须为自己争取未来”。“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王小妮认为,“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作为一位教授,诗人王小妮反对学生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用她的话说,这出自“一个写诗的人本能的抵御和挣扎”。

  作为教授,王小妮不但以一种“飞蛾扑火”的姿态,“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卖力气地”上好每一堂课;还有更为敏锐的心思,“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耐心观察着青年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我愿意把我最后一滴眼泪,最后一个白血球都献给你。”正如俄裔美籍文学评论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所评价的,“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王小妮也尝试着在大学课堂播撒理想主义的种子。在《上课记》中,王小妮不但记载了李亚驹、晏恒瑶、邓伯超、梁毅麟、田舒夏、卢小平、何超、余青娥“那些‘90后’的人生片段,在她百感交集的书写中,(还)承载着时代的巨大重量”。

  《上课记》读后感(十):大学、青春,如果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

  写下这样的题目,是全盘照抄了王小妮的文字,问题在于,即便是抄袭,也可能仍旧违背了王小妮的本意。她原本要表达的是,她在几年高校教学的生涯中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那些为了学生所做的努力,即使在别人眼中都是徒劳,她也不愿束手待毙,哪怕是飞蛾扑火。否则,人文还叫什么人文。

  自2005年开始,王小妮开始在大学任教,上了六年的课,记了五年的《上课记》,记下的是一个个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生活。从大一到大四,都有。事实上,正如她所说,每个老师都能写他的“上课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有这一本《上课记》,好在,还有这一本。

  王小妮看到的、记录的,远远不只是作为一种身份存在的“学生”,她记下的,是生命的蓬勃与挣扎。是在这样一个“世风恶化,民智崩塌加速”的时代,在世人眼中“浑浑噩噩的一大团”的学生,冲过高考的终点线后,猝不及防地裸露在大学刺眼又混乱的光线中的慌乱、不适与迷茫。这个数据,大约是每年500万。每年500万的新生“懵懵懂懂走进大学”,每年500万的年轻人“懵懵懂懂”走进社会。

  做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主动的身体力行的探究者”,是摆在每个新生面前的课题。甘心认命还是不甘心不认命,有着迥异的去向。因为生活“不是写文章,谁被它压着,谁知道那个分量”。王小妮的讲台下坐着的来自村镇的学生超过一半,75%的学生都是靠父母种田或者外出打工的收入供养。谈到一些敏感话题,有人无知无觉,有人会很有知觉。在有限的助学金名额面前,他们忍着难堪坚持举很长时间的手,无声的举手。“这些坐在角落里的安静谦卑沉默的学生,不肯因一时的羞辱放弃申领助学金的机会”。对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他们讲钱不是那么重要,明显感到学生的不认同,“也许只有当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远不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样,王小妮仍在坚持,继续讲。她想的是“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因为她想把这些话寄存在他们那里。有一天他们终会理解。

  如今,毕业即失业的呼声渐渐减弱了,当然,减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问题得到解决,而是喊也没用,现状已经固化。这段时间人们又开始热议大学生的“空心病”,以分数导航一路下来的学生进入大学感觉没意思、没意义,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状。十几年就活在分数里,离开分数,还剩什么?王小妮就带着这样一群学生,体味真理、诗意,推翻好词好句,尝试活语言。关注新闻,感受责任。“没有热烈的掌声”,成为她一个学期最大的安慰。

  她要求学生写下对自己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中小学老师的名单,请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书中一个个质朴的名字和真挚的期许,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也曾经是我们每个人的来路和渴望。可为什么瞬间就已经遥远。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时候,在黯淡角落里的年轻人还可依赖的是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可现实中的成功却又是那么艰难。毕业后的邓伯超说:“演戏不是理想,生存才是王道。”在南京打拼的王诗桐“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任何朋友。下了班,不知该去哪里。沉默而安全,小心翼翼地过每一天。”余青娥想着实在累了就回家种田,可是当大学转走户口后,老家的田地也随之转没了。小ZY在爸爸的一句提醒下,再也不说“回家”这个词了,家并不在这里,这里只是宿舍。北京没有“水”,没有“路”,“ 在北京如果只活成个普通人,我就输了。”

  大学教育的声誉滑坡,大学生的身价贬值,可学生们又不得不通过这样的门槛走出家乡、走过青春。热血与苟且是那么拧巴地糅合在一起。“中国的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是真正的翘楚,是精神的尖顶,是真希望所在”, 然而,在“四周都崩塌了”的状态中,现今的学生是比大众更迷茫的一群人。他们的纠结、恐惧、退缩历历在目,令人几度扼腕叹息。东方出版社再版的《上课记》,增加的就是这七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无比真实的生活反馈。

  用书中尹泽淞的话来做一句总结吧,“你以为高考是个结局,但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