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经典读后感有感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是一本由王伟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精选点评:
●这本书介绍了日本,朝鲜,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从地缘角度叙述了该国的政治方向以及政治需要。深入浅出的理清楚我国和周围这些国家经济贸易背后的政治博弈。作者是极端乐观的中国梦和伟大复兴的支持者。全书读过,从头到尾洋溢着快乐的氛围。
●力自地起 毋容置疑的是,执政者的能力、意志力及政治操守对经营一个国家而言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普京(出自强力部门–克格勃) 书与前作重复内容比较多
●有意思,了解了许多,把世界的很多现象用中国的关系一比,就好理解了好多
●感觉这类书看两本够了,说的都差不多。随便看看也算在这方面不是个小白了。
●关心一下国际政治,想不到的是朝鲜的受教育程度!
●之前看过作者的《用地图看懂世界格局》,这本也不错。看完以后对于国际新闻背后的利益博弈有了点了解。也开始对于地缘政治开始感兴趣。想搞投资也需要了解世界格局!
●看个热闹。
●一个国家以何种态度对待另一国,这通常是他们内部讨价还价斗争之后的结果,而这种态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一国内部的利益关系都是始终在变化的。对此,我们无须理解——他们有他们的利益诉求,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但必须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搞明白两个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要弄明白两点:己之利益所在与人之利益所在。这两点搞明白了,才最可能做到皆大欢喜。各个国家除了其自身特点之外,也总会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去研究其他国家的历史脉络,品评其间的成败得失,除了能搞明白对方之外,对搞明白我们自己同样是大有好处的。
●对自己有科普的作用,对国际关系的新闻有了更深层背后的思考
●富国是建设出来的,而强国很大程度上则是打出来的。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读后感(一):经济利益决定一切
本书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等角度出发,分别讲述了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朝鲜、蒙古等国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领土争端、政治博弈等。 详尽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将大国博弈的阴谋和真相赤裸裸地展现给读者,让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明白了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 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就是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读后感(二):记录
俄罗斯
是不是可以理解俄罗斯就是被亲美的叶利钦一伙颠覆的?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次日苏联解体。P2
在美国指导下。实行“500天进入资本主义”计划。P3
92年俄罗斯通货膨胀2500%,钱一度拿来烧掉取暖。P3
俄罗斯连续7年经济负增长:GDP下降40%,其中工业下降46%。P5
这场私有化风暴中,俄罗斯财富损失1.7万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96年GDP的4.2倍,等于打了2个半卫国战争。P6 卫国战争应该是指2战?
1999年普京当总统,俄罗斯乱局还是好转。新政:削藩、整肃吏治、打击寡头、强化意识形态。P20
由此俄罗斯89个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等,分为7个联邦区。P20
成功的政治往往是一种进3退2的游戏。P25 深以为然
俄罗斯房价暴涨过,通过国家廉租房和法律稳定了房价。中国差不多也是走这条路。另外房价暴跌会导致短时间资金流入其他领域,导致物价急剧上涨。P30
穷人存钱,富人置业,前会在通胀中购买力下降,产业却会价格上涨,这样贫富差距就拉大了。P37
土耳其
2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由国父凯末尔带领脱亚入欧。
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之前是荷兰殖民地。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是英国殖民地。越南是法国殖民地。P57
美国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独立后,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流放地。P57
在澳洲东北珊瑚海,美军损失一艘航母,击沉击伤日军各一艘航母,迫使日本人放弃进攻澳大利亚。P60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读后感(三):外蒙古。抗日战争时期的货币战争等等
外蒙古是1921年在苏联的教唆下事实上独立出去的,二战末期,为了换取苏联的对日出兵,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对苏联让步,承认了苏联对外蒙古和东北的利益,1946年国民政府正式成法律上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承认了这一点。
美国:自里根总统81年上台后在经济领域实施了贸易、财政的双赤字政策,摆脱了之前的经济窘境,引导国内民众超前消费,从而在全球以市场和美元,控制影响其他国家经济,给自己创造了繁荣,一直持续到现在。
抗日战争时期的货币战争:北海币
1941年前,美国实际是日本侵华的最大支持者,主要通过提供大部分战略物资的方式,让其把英、法等西欧国家在东亚的影响力去除。
大国博弈400年
俄罗斯是 海盗文化维京人、蒙古尚武文化、东罗马帝国传人、东正教文化的融合。 一战的地缘政治起因就是德国想建设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地中海、印度洋海洋霸权,也制约了俄罗斯南下大战略。 通过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不打一战即强迫清政府割让了外兴安岭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获得了海参崴。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的现代融资体系,而清朝还只是靠财政拨款时时的老旧的金融体系来支撑。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读后感(四):《大国之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