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摘抄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是一本由兰迪•扎克伯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一):这种宣传方式是她的本意吗?
书中主要是扎克伯格的姐姐在叙述弟弟创业给她带来的改变,以及后续生活中她自己怎么处理这种改变。像是自传,又必须捎带着写点fb的故事。如果封面放她自己的照片,文字叙述上我可以接受评分在2.5到3星之间。书中对商业的理解,包括对fb创始到发展的参与感基本没有太多的见解,更像是一个路人甲的经历。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二):还是没明白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科技是客观的,社交是主观的、可塑造的、有套路和目的的。这本书有着大多数中信出版社商业用书的毛病——干货湿货揉杂在一起,并没有非常吸引人的力量。和小扎没什么关系,是他姐姐兰迪类似回忆录的小杂文。论人格魅力,我还是站小扎。最后不得不说,中文名给自己套了个太大的帽子——“社交的本质”,what?说清楚了吗?——还是英文名比较贴近一点:dot complicated, untangling our wired lives.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三):扎克伯格首次透露社交产品的成功关键
精装,外封,小扎同学很帅。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四):太没有深度了
书的内容跟社交的本质没有半毛钱关系,前面都是在讲她在Facebook期间的各种经历,后面写了写她对社交的认识,本书看起来完全就像是是扎克伯格姐姐的回忆录,顺便写了写她对社交的认识,而且观点十分的片面,缺乏思考的深度,读起来完全是浪费时间。
相比起来我推荐各位看看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内容写的就很有深度,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至于这本书还是算了吧,两星都嫌多。
只能说这个封面和这个标题确实是唬人,乍一看以为是扎克伯克来讲真正的社交的本质了,然后自己一读发现不是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五):《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眼球经济下的骗纸
作者是Facebook创始人的姐姐兰迪,巧妙的用小扎这个姓来做副标题,是她个人的感受,真的与脸谱没一毛钱关系。估计是没有弟弟帅,不用自己的相片而用了小扎的脸。
人们常说一本书最能打动你一句话就足已。好吧,我找到了。
《金色的耶路撒冷》
山林气息美酒般清爽,松柏多芳香
还有那美妙的钟声,在风中弥荡
树丛中石雨垣都沉沉睡去,却进入了梦乡
只剩下孤零零的城市,哭墙居中央
黄金之城,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充满光芒
我愿用我的琴声,为你歌唱。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六):小扎姐姐的书
这本书小扎的姐姐写的,她是Facebook的创业元老,,任Facebook市场总监达6年之久,带领Facebook从美国大学校园走向世界。曾获艾美奖提名,入选“数字时代最具影响力的50人”。她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也是全家唯一的大学生(马克同学并没有毕业)。全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在于阐述了Facebook的产品理念,或者说是其成功的理由。Facebook的价值观,或者说企业愿景,就是让拉近人与人之前的距离,增加亲密感。所以,它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于此,坚持实名制,全球化的语言,并且他们也认为图片、视频、艺术什么的,往往比文字更能传达普世的价值。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七):成功产品的简单逻辑
Facebook坚持实名制,是有它的理由的。我的QQ或微信里,常分不清谁是谁,必须加备注。书里提到,从最开始,Facebook的文化就是如此。尽管当时在其他社交网站,例如MySpace、Friendster上,昵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Facebook的用户都选择使用真实姓名,因为他们需要用“edu”为域名的邮箱进行实名注册,确保他们在网上交流的人就是每天在教室、寝室或校园派对上能遇到的人。这种方式建立起一种早期的信任,意味着Facebook建立的联系比其他网站的更真实、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用户的行为都是经过思考的、诚实的行为,他们不会说脏话,也不会编造谎话,否则会很容易被揭穿。成功产品的逻辑,往往是简单的。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八):名不符实的“读者”类型文字
封面大大的扎克伯格,标题大大的大名,但是我看了第一章就看不下去了,这压根就不是社交的本质啊!!!
作者也在序言中承认“在本书中,我会带你重走我过去的生活……”,所以哪里是社交的本质呢?基本上就是作者的个人经历感想。
客观的来说,看完第一章很不爽。不只是因为作者写得浅,而是觉得localization吃相太难看。一是翻译水平尴尬,比如social media竟然翻译成“社会化媒体”,怎么看怎么别扭。二是我怀疑这种封面、标题跟内容的落差就是localization的锅。像第一章“事件营销:为奥巴马竞选”,看似很有噱头,实则只有第一小节讲奥巴马,其余都在说作者的大学求职和进入FB一开始的经历。也许英文的标题并不是这么虚有其名??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九):这是小扎姐姐的书,不是小扎的传记
喜欢看传记,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看了看简介和目录,没有太多的思考。
看完会让人失望的,这本书营销、包装做的非常好。小扎姐姐是facebook的创始元老、全球市场开拓人没错,哈佛高材生也错,获得艾美奖也没错,提纲列得很好,可惜这本书没有写好,没有深度,也没有写透。
这本书更多的是扎克姐姐的杂文,碎碎念,工作与生活的记录,但没有中心。什么是社交的本质、商业秘密是什么,完全没有讲到,都是大而化之的科技只是工具、注意力即金钱,讲了实名制,或许是facebook的成功基石之一,但里面没有思考与碰撞,自说自话。
扎克姐姐在facebook创业初始,抛弃奥美的工作加盟facebook,又在facebook功成名就之时离开,演讲了一年,这点还是值得点赞的,如果心路历程更深刻些,书名为facebook的大姐大之类的,还可一读。
《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读后感(十):书名、封面太过耀眼
2018年5月30日 完成《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
###有没有正经的马克或扎克伯格的书推荐啊,大佬们###
1、书名是认真的嘛?看了一半的时候感觉自己走进了都市小说的感觉。
2、或许是翻译的锅,但无所谓,这本书不想再碰了。
3、书名感觉是本传体或纪实,内容好像是本facebook的使用解读和个人使用网络社交时的心灵指导,总结下来又是一篇闲言碎语。
4、书中多次提到作者基于自己能力做出了多么出色的工作,而且反复强调,真实的作者没有考究,但基于书中内容,是facebook成就了作者,而非作者成就了facebook的传媒板块。
5、奥巴马的选举贯穿了整本书的主线,所以对于书名而言更显牵强。
6、马克作为封面确实骗了不少关注量。
7、关于facebook和马克,有没有好书推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