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网络》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社交网络》经典影评集

2018-07-17 03:4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网络》经典影评集

  《社交网络》是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杰西·艾森伯格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贾斯汀·汀布莱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网络》影评(一):翻脸比翻书快

  该片从拍摄到公映一直备受关注全世界的各类媒体、电影圈内圈外、学院派、独立影评人都对影片报以好评,且不吝褒奖之词,唯一尴尬的是我们国内的媒体,原因之一当然是该片没有在国内上映,再者我们甚至无法访问Facebook。

  影片开头那段马克在酒吧完全不顾他人感受语速200迈)喋喋不休的连还珠,哪个受得了,也许只有像TBBT里的那帮天才能赶上他示波器般跳跃思维,难怪马克的女友恨得差点吐出F-Word来,甩身离开这位SAT满分的Nerd。天才的性感就像榴莲、槟榔,爱的爱死,恨的恨死。

  受失恋刺激,马克回到宿舍自己博客里极尽刻薄地对前女友吐槽,迫不及待地表露出自己的脆弱小心眼,愤而恨屋及乌地想到报复自己所在学院的女童鞋,庆幸的是此时马克手里握的不是手枪,而是键盘。他利用网络漏洞窃取了学院所有女生照片,放在网上供人(主要是本校的WSN们)打分比较,当天晚上(无聊星期二)便使哈佛的校园网络因负载过大而当机,马克一夜间成了校园名人。人这一旦红了,就不怕没有投怀送抱的。这位头发自然卷的Geek马克就做到了。

  由此看来,就算哈佛这样的学校,马克这样的御宅,象牙塔谈恋爱、搞暧昧绯闻八卦永远比欧内斯特·海明威、艾萨克·牛顿、李清照更加长盛不衰,除非....主角是换成他们。XOXO,gassipgirl....

  故事由针对Facebook的两起诉讼官司时间轴,插叙描绘出Facebook从无到有,从小大到,至今已经成为拥有5亿“公民”的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除了马克扎克伯格天才般的奇思创意(马克应该承认网站创意上受温克莱沃斯兄弟的哈佛关系网的启发),至少影片展示Facebook的成功仍夹杂着人性弱点资本原罪。直到Napster的创建者肖恩·帕克(Sean Parker)的出现让Facebook大刀阔斧地开疆拓土,同时也让马克与他最好的朋友室友Eduardo Saverin产生分歧直至决裂,甚至坐上了法庭的原告席,友谊忠诚嫉妒背叛先后上演。肖恩担当了新一代魔鬼代言人

  《社交网络》影评(二):喧闹的Facebook,寂寞的Mark Zuck

  晚上回宿舍和淙淙一起看了近来大热的奥斯卡热门(虽然看之前并不知道)《社交网络》,从没看过传记类电影,一直很好奇一个传记为什么可以在豆瓣上得到8.6的高分。两个小时的电影,中途没吃东西没上厕所没玩手机,一口气看下来,酣畅淋漓却又引发了许多思考,我毫不犹豫的给他打5颗星 。

  诞生在E世代的、和我们年龄相近的、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除了与生俱来聪明的脑瓜、不断迸发的奇思妙想、哈佛这块“高级沃土和失恋对一个nerd的打击以外,还包括了创业必然出现的阴谋、犹豫、决断失去朋友以后的悔不当初。MARK和我们一样,会因为被甩而恼羞成怒,会因为被全校女生排挤而郁郁寡欢,会因为失去朋友而难过万分;Mark又和我们不一样,能做出一个风靡全世界的社交网站,明确知道自己的理想是“Live with fackbook”从而一切挡在他发展Facebook路上的绊脚石都必须撤掉,就算那块石头是他少而又少的朋友之一。他既是我们又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吧。

  影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哈佛这块培育千千万万名人的沃土。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中是顶尖的一份子:校赛艇队的成员可以获得奥运会第六名的好成绩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创建风靡全世界的Facebook;他们都是牛人,他们都是精英,这就是哈佛的学生。而我们身边呢?淙淙说的好,“你就看见一个女孩黑人王宏恩他们好你就要羡慕死了。”更别提出现几个能带动全世界风潮的校友了,别说全世界,全中国,甚至全北京市都难。

  喧闹的Facebook,寂寞的Mark Zuck,你赢的了全世界却输掉了你仅有的朋友。

  哎,人生

  《社交网络》影评(三):成功源于“背叛”

  我居然选择在这天留下对这部电影的评论

  “Mark Zuckerberg创建Facebook网站的经历”是我对本片剧情的一句话概括。穿插在主线剧情中的是Mark Zuckerberg经历的两起官司,即Winklevoss兄弟提起的官司和Eduardo Saverin提起的官司。原告提起官司的原因都是因为Mark Zuckerberg当初“背叛”他们,但Mark Zuckerberg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次“背叛”,才让他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并让其能够真正地发展起来。这种所谓的“背叛”,是从原告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以我这样一个局外人视角来看,这当然完全不能算是“背叛”的,Mark Zuckerberg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第一次经历让他创立了Facebook网站,第二次经历让他网站的发展不再受制。

  当初我在豆瓣首页看到对本片的评论是这样一句话“这世道绅士做不了,海盗才是王”。这一条我认为实际上并非只适用于Mark Zuckerberg,同时也是适用于这两起官司的原告:Winklevoss兄弟和Eduardo Saverin。Winklevoss兄弟当初也想过用“绅士”的办法解决Mark Zuckerberg的问题,当他们发现这样无论怎么做也解决不了的时候,他们最后终于放下了“绅士”风度——他们向Mark Zuckerberg提起了诉讼。

  Mark Zuckerberg的经历似乎是能给人很多启示,如果当初Mark Zuckerberg不做出那个决定的话,他现在可能是连工作都没有的。但我不得不说,影片讲的只是一名成功者的经历,事实上并非所有类似他那种经历的人最后都是成功的。

  在看过电影后我查了一些关于Facebook网站创立的一些资料,从而了解了很多历史上的这位创立者和网站的发展经历。当然不必太在意本片讲的是否完全就是Mark Zuckerberg当年的真实历史,作为电影自然是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在里面,而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的。想想虽说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有Facebook帐号的人(我是跳墙上的),但这个账号除了保存一些照片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别的用处了。

  :今天看到很多人因为本片和奥斯卡奖失之交臂而感到遗憾甚至对奥斯卡奖的评委表示愤慨。我想也许是因为之前出过很多报导本片获奖的新闻,使得之前多数人对本片的期待过高,导致出了结果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对我来说,本片未能获上奥斯卡或许确实是有些遗憾,但用不着为此怨那些评委,毕竟人家怎么评是人家的自由,每个人心目中的“最佳影片”都是不一样的,自己认为好的电影自己喜欢就行,还用得着在乎电影得过什么奖吗。

  《社交网络》影评(四):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

  ---------------------Mean “天才”-------------------------------

  看之前对这个片子本来是抱着看看励志片的心情,给自己近来懒惰状态打打鸡血。可是看完对扎克伯格完全爱不起来,对于(跟朋友一起)创业会带来的损失也存下芥蒂

  我对科技大咖(以及资本大亨)们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兴趣,即使有时候因为工作或者别的什么一些原因也需要关注甚至接触。这个时代十分崇尚资本和科技,你在新闻上看到曝光最多的一定是他们(当然也还包括文体明星)。人人都在讨论他们,也希望成为他们(看看这篇电影的最热影评就知道了)。而我对他们总是有些philistine的刻板印象,说的不好听点儿就是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没有灵魂。当然我知道我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不对的,因此我近两年来也在调整我对人进行评价标准—不再是这个人是否爱好文艺或者有好的文艺品味,而是这个人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是否专业。

  如果用“专业”这个标准来评价影片里的扎克伯格的话,会发现他确实是个“专业”的人。聪明、认真、肯吃苦、有追求,他所作出的东西确确实实改变或者说扩展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世界。而我对能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是抱有尊敬和羡慕之心的。

  但仔细想来,即使怀有尊敬,“专业”这个标准不足以让我去喜欢这个人(角色)。从影片的一开始,他和他的date的那场争吵就奠定了我对他的反感,无论是他说可以带女孩去见些从来没机会见的人,还是那句“You go to Boston University”,都让人无法不反感这样一个自大的人。B站的弹幕上有人说,“天才都这样”,我觉得挺悲哀。好像这些年由于GEEK热,那些个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备受喜欢。当然我也不否认我喜欢生活爆炸》里的sheldon,但是那是个角色而已,而且他并未对自己的情商低感到骄傲(take pride in his po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事实上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情商低。而对于那些刻意渲染自己情商低的人或者作品(比如我一直想吐槽的一个搞成人教育还是什么的公司地铁广告广告牌上是公司的创始人大头照,下面写着XXX,智商(一个很高的数字),情商(0)),我觉得是在倡导一种不正确价值观,并且已经对我们的价值观造成了误导(要不怎么会有“天才都这样”的说法呢)。固然,天才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可能确实跟常人不大一样,他们往往对一些普通人看来应有的客套不屑也不会。可是那些对人的起码应有的尊敬和理解,我想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天才并不因为是天才就有mean的权利,何况有些人并不能算是天才。

  而男主好友的关系,这篇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486806/)说的挺好,不赘言。只是想说和朋友一起创业真的可能意味着失去这个朋友,得谨慎

  -------传记电影(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因为对这部电影里扎克伯格的不喜欢,我一看完就想打个三分。然后突然有点警醒--我把对这个角色的不喜欢移植到对电影的不喜欢了。

  对于这种人物传记电影,我发现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往往有两种:一,如果这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我所熟悉的,那么我往往会根据电影是否符合(还原)此人的真实情况来评判;二、如果这个人我不大熟悉,那么我会看电影里塑造出来的这个人的性格是否是我所喜欢的。

  对于第一种标准,我想可能还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人物传记电影算是纪录片的一种的话(这个我不懂,还请方家指导),那么真实性应该是一条衡量标准。。但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说的一句话我也非常赞同:I don't want my fidelity to be to the truth; I want it to be to storytelling. (参见电影的WIKIPEDIA页面上引用编剧Aaron Sorkin的话)也就是说电影的真实性不是对于事件真相而言,而是对于电影所塑造的故事本身。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电影应该是成功的。

  而我的第二条标准立不住脚。不是所有的传记电影或者说所有的电影都是要以一个“好人”或者一个被人喜欢的人来作主角的,而编剧、导演也并不总是认同主角的人物性格和行事。但我们常犯这种认知上的错误

  顺带也说一个今天刚好在想的问题。做人报道记者可能常常会接触闪着光环的报道对象,这个时候保持冷静客观目光困难必要的。我想这一点也适用于人物传记的电影编剧和导演。

  -------------------SNS会死吗----------------------------------

  这部电影是2010年的,那个时候我仍处于漫长的自我封闭期,对于社交网络(特指熟人之间的)毫无热爱甚至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但是很奇怪的,2011年底的时候我主动去了一个曾经无比辉煌而后来日落西山的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北京研发中心实习(当然我不是码农),那个时候我看重的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世界的前景

  不过即使那样,我对SNS仍然没有太多热情,甚至在一条预言SNS在未来会更热的微博上评论写道,“我希望看到SNS的灭亡”。

  当然你看现在(事实上是这么些年以来)SNS的热度根本没有降低。有些具体的产品确实衰落了,但是人们对于SNS本身并未放弃,可以说更加变本加厉—你只需看一看朋友圈里大家各种晒状态就知道了。实话说,我自己也使用得不亦乐乎,虽然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塑造一个有利于我工作的形象。其实想一想,不管是为了真正地分享生活还是去引起别人的注意,SNS存在的理由似乎都挺充分,大概短期之类是不会死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未来能有些东西能让我们跨出窄小的私人圈子,停止对自我的推销和展示,而是让我们能与一些有趣的人做些真正有价值有启发的互动—这其实还是SNS,但是好像更有意义一些。希望这样的东西能快点出现。

  《社交网络》影评(五):社交是一个人的狂欢

  电影讲的是一个不善交际的哈佛高材生,因为失恋,使用各种手段打造了一个方面大家交友的网站并凭借其获得了很多钱,但是他自己最后依然是没有朋友。生活中充满了黑色幽默:世界上最大社交平台的创办是由于创办者社交的失败,而且,这个平台也没有改变他的社交窘况。

  事出偶然,扎克伯格因为感情之路不顺利,继而出于报复心理自己编程做了交友的网站,而且在自己的博客上披露前女友的个人信息,对她进行戏谑调侃,着实不能够把他和高素质联系在一起,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他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渣男”。可是就是这个渣男,先是凭借着自己被甩掉之后的愤愤不平创建了网站,而且在学校逐渐风靡起来,对啊,谁让人家懂技术呢?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可是说是Facebook的雏形,至于后来,他是否剽窃了温克莱沃斯兄弟的Facemash的创意?是否对陪伴自己筚路蓝缕的好朋友——埃德瓦多“杯酒释兵权”,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得出一个确切的回答,毕竟如果当事人不说,我们是无法得知真相的。既然无法获知,我们也就不再追究这些问题,交给时间和历史去评判吧。

  扎克伯克获得了钱,他也只获得了钱,温克莱沃斯兄弟和埃德瓦多也获得钱,可能他们需要的也只是钱。只是,友谊没有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没有了。一个所谓伟大的社交平台的诞生和强大的背后,是创办者们内部关系的“崩盘”。

  我不禁想到了当下的社交平台,我们在微信微博里面加了很多好友,可是真正联系的又有多少?我们每天活跃在朋友圈里发状态,评论,好像很亲密的样子,可是为何见了面却连一声招呼都不想打?哦,对,是没看见吧,因为我们都在忙着低头刷手机,忙着“社交”呢!在现代社会,社交往往就发展成为了一个人的狂欢,我们看似在社交,实际上只是让自己看起来是在社交一样。

  说了虚拟网络的社交,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实社会中所谓的社交和人际关系。除了和家人相处,我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都会很在意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人脉关系”,我去了驾校一天,在得知我是法大学生之后,就有三个人要加我微信,还有人咨询我法律问题。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融洽,但是背后不都是个人利益在作祟吗?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时候,看到的往往不是“人”,而是他背后代表的社会关系,我们选择和一个人交流和交往,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利益。

  可能人类历史上,所谓社交都是这样带有逐利性,没有人觉得这样有问题。可是支撑我们人类的情感生活的不是冰冷的利益,而是温情。现代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这种逐利性,甚至是方便和强化了这种属性。我们可以不必了解彼此就可以得到各自需要的东西。我无意贬低和弱化现代技术带来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只是我们不能忽视了现代技术给社交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可以搭建起方便联络的平台,可是不能取代社交本身。人与人之间需要面对面的交谈,需要更多的生活交际。不然,社交,最终将成为一个人的狂欢。

  《社交网络》影评(六):成功的道理

  任何时代的更迭,思潮的变迁,都将造就大师级别的人物。

  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想成为大师,必然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反映时代的主题,群众的呼声,这其中““超前性””是必须的。

  好的,那么作个这样的比喻:成为大师的旅途,好比未知丛林的探险,可选择的路很多,99%的人选择是99条荆棘重生,洪水猛兽的不归路,而只有1%的幸运儿,最终选择了抵达财富宝藏的智慧之路。然而,究竟是哪条路,只有丛林自己知道,也只有时间能够验证。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仍然不畏艰险,选择踏入丛林的,却就少之又少,这需要多大的人生激情和直爽霍达的人生观。

  但是这正是它吸引人的魅力所在,纵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仍要“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此刻,他的生命也定将成为永恒。。。

  《社交网络》影评(七):可惜我不是Mark Zuckerberg

  片看了有一周了,枪版的,完全体会不到大家说的音响效果……

  很多东西的感觉都后知后觉……大家说是这样,于是我才有感觉!

  虽然我很理解mark,虽然我对他的做法没什么太多的反感……

  mark是不厚道,可……又怎样?

  道德是给凡人制定的!梦是凡人做的!不满?当然也只是凡人才有……

  mark你不必再纠结于自己没有朋友,为什么想了那么多了,还要过跟别人一样的生活呢?

  这就好比上帝说:“我很寂寞……”一样,矫情!

  反证!如果你有以上情绪……那么!悲哀的告诉你……你还没成仙!

  再去修炼500年吧……10辈子?多少个轮回?

  ——————————————————————————————

  以上是关于影片的扯淡!纯属扯淡!

  其实我是想说:我不是天才,或者说不再以为自己是天才……

  当然不再像天才一样思考,不再能好像天才一样的骄傲的活着……

  不再像天才一样的无所不能……

  嗯!也许每个人都天才过?

  有的人的天才夭折于襁褓中……

  有的人的天才情结被扼杀在老师的第一句话里……

  有的人的天才思维被磨灭在环境的靡靡困顿中……

  有的人的天才只是被自我深埋!

  天才不需要被认同!

  起码不需要为了被认同而强迫自己做什么……

  每个活着的天才或多或少都被当做疯子……

  不被理解,不被认同,不被接受……

  好吧! 不是每个天才都好像mark一样幸运的!

  或者他没有把握到激发灵感的那个瞬间!

  或者他没有遇到那个激发他灵感的人!

  或者,只是或者……他做出的还不被人承认……

  ——————————————————————————————

  嗯!以上还是扯淡!我当然不是以上任何一种天才……

  因为我就不是天才,我就是我,我是凡客!

  好吧,我是挺喜欢凡客的!

  嗯!凡客最近的广告做的有点太过了……

  最近360跟qq干的很热闹!

  我也因为qq的强制升级差点点着了我……

  4年多裸奔的不破金身也被微软的mse攻陷了……

  最终还是屈服于qq之下!上面人太多了……

  于是在一个无聊的工作日午后,我有了一个天才的想法!

  一直以来都有的压抑突然找到了突破口!

  如果我能建立一个没有运营商,没有服务器的社交网络……

  核心1:每个用户终端都是服务器,分布式数据存储。

  核心2:连接只开放与熟人,信息之在熟人之间传递。

  核心3:本质还是sns!

  于是我开始自己设计数据结构,开始找技术支撑,开始设计交互规则……

  悲哀的发现自己从来没有code过……

  脑子里不停的转悠着各种不要code的突破口……

  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我烦编码,烦画图,烦写需求,烦做设计……

  于是我就会想,就会说,就会催,就会说no……

  这个时刻我深刻的悲哀于:我不是Mark Zuckerberg

  ——在一夜之间就能写出伟大的code来……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这个概念的核心价值来!

  其实我就是想突破这个没有真实的虚妄世界……

  我们不是没有判断力,我们只是看不到事情本来的面目……

  什么都是被粉饰的,什么都是被和谐的,什么都是被过滤的……

  于是我们表面上自己骗自己,世界就是这样的……

  明知道那不是我们想要,却还只能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下去……

  为了那些无聊的绯闻啊,太平啊……

  为了那些虚妄的荣耀啊,物质啊……

  能画条不一样的轨迹么?

  用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式!

  人的责任不是偿还!是创造!

  每个个体的圆满才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

  ——————————————————————————————

  以上是我扯淡扯的远了……

  核心就是我对现状还不满,看了电影被惊醒了,结合现实再自我鞭策一番,无奈于现实再感叹一番,为了自我的圆满再把自己的理想从心底里挖出来赏玩一番,然后再把理想浅浅的藏起来……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踏实!

  然后,别把自己丢了……

  可惜我不是Mark Zuckerberg,我就是我……

  《社交网络》影评(八):扎克伯格的成功历程血腥之路

  马克扎克伯格03年社交网络创造出来的亿万富翁,接承人马克爱德华多·萨维林室友开始的资助者35的股份没了兄弟合伙人的 利益啊,当初的宏图分歧在所难免,肖恩·帕克 不能说是人渣吧 从片中可以看出 马克与爱德华多的理念分歧已经到了危害 公司发展的地步, 如果mark还继续维持原来的这种状况,facebook能不能有后来的发展还真是成问题。 按照你们的想法,也许马克应该选择做个所谓的“好人”,但是那样的话facebook很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了。 我偏向于认为马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眼中的facebook股份不是钱,而是他的事业,如果失去了控制权,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我觉得,你会这么理解也许就跟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吧。就是人情关系很重要。 而在他们西方,则是都是自己的事务和自己的理念就要坚持如一,一切以未来整体钱途为出发点,绝不会因为人情世故而心软吧(可是让人不解而惊叹的就是,在集体团结与团队合作这方面他们比我们这个最讲究集体观念的民族国度好得多)。

  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见解的统一

  在他冻结资产是,马克就意识到威胁,毕竟马克想要真正的掌控公司!马克的这种心理很强,包括体现在和文氏兄弟的争端中

  《社交网络》影评(九):影评《社交网络》

  从片中我看到了什么?年少青春、励志奋斗、商业权谋,再加上过去与现实的快速剪辑,大卫·芬奇无疑又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他成功的告诉了众人,他不拍玄疑片,可以拍温情剧情片,也可以拍出《社交网络》这样的精彩电影。

  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把《社交网络》定义成哪一类型的电影,说他是年少励志史吧,听证会上昔日的朋友一句句的争锋相对把现实的残酷赤裸裸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说是商战片吧,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一起奋斗的过往,他们面对过去的凄凉背影。

  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扎克伯格是个genius,是个asshore,但片尾借片中人物之口道出,He's not a asshore, he's just hard to be.导演确实高明,一句话道出了本质。对于一个宅男来说,电脑是他们的一切,所不同的是庸人用他们看A片,天才用他们创造历史。

  扎克博格就是那样一个天才,给个支点,它能撑起一个地球,facebook就是他创造的地球,那是他的孩子,他小心翼翼,慢慢使他成长,不让他过早商业化,不让他昙花一现,那是他的,将来繁荣昌盛兴旺发达,都是属于他的。所以我以为他与爱德华的分崩离析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本质上的理念就不同,爱德华他是个规矩的学生,也会是个很好的商人,但他不能接受宅男们的疯狂,他们的不同常理。所以他们对肖恩·帕克的态度迥然不同。帕克的高谈阔论在疯狂的天才看来是可期的未来,在严谨的财政官看来是可笑的秀。两者就像是传统与前卫的代表,争锋相对再所难免,分道扬镳亦可预见,只是这种分手太过惨烈。从He is my only friend.到He was my only friend.其意义怎会只有一字之差。虽然我承认在片中我看不出爱德华对facebook有什么贡献,但扎克博格赶人手段实在卑劣。所谓同甘苦,不可同享福,大抵总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我宁愿相信这不是出自他的本意,所以即使此刻用户超过一百万对他也没有了意义。

  这是个太适合影像化的故事,这也是个让人唏嘘的电影,你可曾想到一个创造了庞大交友网络的人到头来却失却了朋友,如果料想到了这个地步,可曾后悔走了那一步棋?不,扎克博格不会的,他会为了facebook的强大做一切事,那我们呢?对于尚在追求前途的我们,可曾懂得自己所要的得失。

  这实在是一部出彩的电影,Jesse Eisenberg也太适合这个角色了,其貌不扬,带点小拽,喋喋不休的唠叨,把一个目空一切的天才演得活灵活现。Justin难得拍电影,出演一个滑头,倒也意外与角色合拍。当然最佩服的还是导演,紧张的音乐配以紧凑的剧情,整部剧情一直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再拍一部关于twitter的电影吧,我以为现在twitter比之facebook更来得强大,当然他们在中国都还是“该页无法显示”。

  《社交网络》影评(十):《社交网络》——一部叩醒社交关系的诚意之作

  你从来不会想到当你成为一个混蛋时,你的生活会有多奇妙。 理想和现实究竟哪一个契合生活?当理想被现实万马奔腾地冲击了一番后,理想就变成了看上去是34C,其实只有34B或者它根本就什么都不是的让你醉生梦死让你喋喋不休的烟雾和泡沫。 《社交网络》无疑是部伟大的电影。它反映了我们的生活。 我喜欢电影中的马克•扎克伯格,他高傲,神经质,是个社交白痴而且过于雄辩。他从不会意识到自己滔滔不绝挟持别人的大脑和思维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不会在意你委屈你茫然你不顾一切地只要他重视你到头来却落得被他弃之不顾的下场。他不是不聪明,只是IQ太高,EQ就得放下身段来平衡数据;他不是不需要朋友和信仰,只是理性与切合实际的利益窃取了思维,友情和爱情都得望而却步。 抛开电影里扎克伯格的人物个性,导演大卫•芬奇极佳的气氛营造与艾伦•索尔金机关枪扫射式的对白配合起来绝对是天衣无缝。这一次,芬奇放弃了花哨眩晕的特效,运用流畅的剪辑和完美的构图将多重视觉的讲述结构贯穿影片始终。而索尔金也不再矫情:他开始站在一个新的罕见高度,无可挑剔地将社交关系的矛盾心理融进《社交网络》的每一个DNA。 芬奇和索尔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的技巧和镜头设置就是为好故事服务的。你无法确定这两人究竟对哪一个细节进行了戏剧化处理,因为《社交网络》自然流畅的叙事风格和循序渐近的交叉式剪辑本身就浑然一体。当我们再次回归故事本身,你会发现《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像脱线喜剧般引起你的注意,然后让你不苟言笑地坐着直到最后一行字幕从眼前消失,绝不仅仅在于主角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也不在于他构建了联系5亿人的社交网络,重点在于马克是个受荷尔蒙刺激的青春期男生,Facebook的启动仅仅是装B过头带来的后果。无论如何,现实总是让你一言难尽。不管马克在虚拟世界里多么令人瞩目,他依旧是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社交圈。他是个自视过高的疯子。他用即食式的标签符号构建起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少男少女们沉醉其中,但马克却神经式地背信弃义到头来搭上了爱人和朋友成了孤家寡人。我想,这部酷酷的电影能够成功,不在于马克的“超智商”得到了全情展现,也不在于Facebook有多么引人注目的发家史,它胜在足够真情。影片中的马克是抛弃爱情和友情的实践者,是理想和现实交织的、在虚拟世界里渴望真情的拓荒人,他的故事根本就是这个时代最自负的混蛋成长史。 可是,不管怎样,一个混蛋改变了世界。 我们无法定义Facebook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你有5亿好友,就不可能没有几个敌人”。但是,它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现实中迷茫寻找信仰和支撑,在Facebook上刷新加上一大帮好友。然而,成长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把青春交付给了追名逐利,结果是丧失了情怀和信仰。 不得不说,芬奇和索尔金在将只属于这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搬上银幕之时,把关于青春期的迷茫和对成人社会的探索抛给了观众,所以,《社交网络》在构筑“狗血英雄”的道路上是一部内涵丰富的青春电影。它不在乎我们是否能从故事里找到信仰,因为一次从光影集里获得的视觉体验足以使观众被这种特殊的“蒙太奇”方式任意驱使,变得兴奋而没有判断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导演和编剧竭尽全力用一种新鲜的叙事方式来强化故事本身所折射的人性的明暗面。《社交网络》正尝试以多层次,多角度和多个方向的视点来观察和审视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你理所当然地会看到所有人的阴暗面:竞争也好,梦想也罢,失落痛苦、利弊得失随着审判、询问的深入跌宕起伏。在这里,利益成为了唯一的价值标准。 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探究信仰背后的价值,只需要窝在沙发里,静静地刷新下一次的Facebook。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