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观后感精选
《姜戈》是一部由赛尔乔·科尔布奇执导,弗兰科·内罗 / 何塞·博达洛 / 洛雷达娜·努斯齐亚克主演的一部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姜戈》观后感(一):竟然被通心粉电影感动了
姜戈一开始出场特别帅,一把枪连开可以杀五六个人;但后来双手被废了,先用枪托打,然后又被好多匹马踩了一遍。他和他的仇敌约在坟场决斗,对方来了五个人,而他双手都不能用,用牙把手枪板机前面的【丿】卸下去,但枪又没法很好架住,一直往地下掉。他全身破破烂烂的和坟墓十字架下面的枯草和黄沙滚成一团。他的仇敌居高临下一边冲他前面的十字架开枪一边说为了圣母圣子圣灵的祷告词卖弄枪法(看了姜戈你就知道昆汀好多梗从哪儿抄的了)。而姜戈在架好枪的一刹那,又使出了他拿手的连发绝技!瞬间把敌人挨个击倒!还替仇敌说完了最后一句悼词!最后在片头曲的乐声里他潦倒疲惫地走出坟场,全片结束。
……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觉得姜戈帅呆了。
《姜戈》观后感(二):迪亚哥
1、开头曲子和片尾曲子不错,昆汀抄了去,确实是好听。
2、姜戈拉着棺材到处跑,有意思,就差背着十字架了。
3、开头抢战,一个特点“快准狠”,这是高手必备技能。结尾也是如此。
4、小镇缺乏群演,就一户人家?但是雨后的泥泞不错,人物有质感。不像有些戏人物衣着干净,不染风尘。
5、中间墨西哥那帮人出来后,节奏和叙事就弱下去了,尤其是无聊的到抢黄金,人物竟然有两个目的?姜戈要黄金干吗?这种点设计的不好。
6、女主不行,从头到尾一个表情,仿佛欠她钱似的。
7、结尾的镜头不错,小摇臂升起,俯瞰主角,落在了英雄走向远处,前景是沾着血的枪和坟地。
《姜戈》观后感(三):强哥,你的身影依旧霸道
经典的开头,拉着棺材登场的主角,大伏笔。
耍帅(装逼)家的典范。一秒六发的男人,竟比麦爹还要炫酷?!麦爹俗称一秒真男人,至少是敌手是在同一方位的。强哥一秒六发,讲究的是四面八方,应声而倒,霸道。当然,最拽酷的是放走敌方大佬,并扬言:明日引你四十余骑同上,吾在此候你!
我内心大惊,暗想:左轮不外六颗子弹,纵你功力再深,也不过双手互搏之术,一来二去也只是一十二骑而已,余下三十来骑还不把你射成大窟窿?
也罢,我这局外人权且看你做啥手段。
镜头是那样的熟悉,很慢,彰显敌军驾马而来之势汹汹。与之对应的,是强哥不急不缓,平和地如开场那般,拖着棺材往仙人掌位置移去。他越走越近,也越走越慢⋯⋯忽的,他踢开棺材盖,从中掏出一把加特林,突突突!
我的fuck!我大喊,惊叹于导演精湛的反转艺术,然后,顺手关了电影。睡觉!
《姜戈》观后感(四):我与《姜戈》的缘分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意式通心粉西部片,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
90年代初5、6岁的某夜,这部电影在地方录像台播出,记得家里还来了亲戚,主客一起欣赏了这部少见的电影。前半部分内容基本遗忘了,只记得这个沉默寡言的牛仔为了美丽的女郎一再和地方恶霸较量,弹无虚发,但点到为止,一再放过了恶霸首领;到了最后他的手被恶霸首领弄残了,但他把枪架在坟地的十字架上,用手臂开枪打死了所有人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此后很多年寻它无果,一度以为是一场梦。
直到2013年昆汀的新片《被解放的姜戈》即将上映,我看到花絮里面说这是根据一部早前的西部片改编,突然想到这一部片,但当时还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在西部片吧里把剧情描述一番经人回答才知道居然就是近在眼前的《姜戈》。
如果以现在的标准看,这部片无疑是非常粗糙的——剧情开挂、前后矛盾,人物塑造严重脸谱化。但和那个时代所有的文化产品一样,它的某些特质是如今的电影所不具备的,那种雄浑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息、阳刚的男子气概和强烈的代入感都足以让人唏嘘,主题思想里浓厚的惩恶扬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让人击节称快。特别是主题音乐尽显铁汉柔情。
《姜戈》观后感(五):强哥老强了
他拖着一口棺材在无垠的大漠中独行,无人知晓棺木中究竟藏有何物——直到大战上校时,众人方才明了——原来那是把不会转管的伪加特林机枪,煤球孔般的枪口射出的是让南方佬们绝望的夺命子弹;
大多时候,他喜欢把脸深埋在帽檐之下——直到有人搭讪时,他才会抬起头来,让对方略略欣赏他那性感的胡须与蔚蓝而忧郁的眼神;
那是个墨西哥人还不愿做拉美裔美国人的年代,他并不想介入反叛军和红套3K党之间的战争,他没有朋友,他的眼里只有黄金;
他等了一生想要把过去的自己埋进这口棺材里,“我许多年前就忘记怎么去爱了,现在它长眠在坟场的十字架下面”,他对着那个有一半印加血统居然还能长成金发的女人如是说。伤心欲绝的语调不禁令人想起了那个白驼山男人留下的凄清叹息:“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黄金入沼,女人遇险,两手还被打成三级伤残,更要命的是——他没有社会保险。但就像所有孤胆大侠的结局一般,他愤而雄起,手刃仇敌,然后在黄土地的背景里踽踽远去,留下的是一把挂在十字架上的左轮手枪和一曲荒原中不断被传颂的英雄绝唱。
他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他的名字叫强哥,“D”不发音,就像贝克汉姆里的“H”一样。
骚客闻此,立诗为证: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大漠孤烟直,强哥老强了。
《姜戈》观后感(六):《Django Unchained》中昆汀对本片的致敬
《Django Unchained》中昆汀对本片的致敬
1, 片头曲《django》
2,鞭挞女主角
3,南北战争的背景
4,虐待: 墨西哥人,黑人
5, 儿子死在父亲面前
关于本片,几点亮点:
1,把那个短暂的女人,当作普通的女人送还给墨西哥人。那一刻女人的表情,眼神。
2,Django选择了墨西哥女人,玛丽亚嫉妒的眼神,受伤的眼神
3,剧情弱点:玛丽亚怎么看出Django的计划?
4,玛丽亚的爱,在Django落入沼泽的时候,上桥救他。真爱,亮点。真爱永远是亮点。
5,Django抱着Maria 回到旅馆,这时候吉他响起,Django展露沉睡多年的‘爱’。
6,英雄主义-----‘一直逃跑是没用的,你必须停下来奋战到底。’ ‘我明白了,当棺材沉入沼泽的时候,我握紧着你的手,如果我应该失败,我至少应该试着,重新获得我的生命。’
7, 老实老板最后还是死了,象征着旧有的小镇秩序的终结。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 上校的死亡。
8,背负棺材的Django,终于在坟场开始新生。
9,坟场射击前,上校还要提到圣子圣母圣灵,美国人的宗教观之深,可见一斑。
剧情修改假设:
浪漫版:Django抱着Maria一起沉入流沙
《姜戈》观后感(七):作诗机和西部片
《假如歌声响了》
假如歌声响了
就请用泥土
把我安葬
我将在墓地
编织一把
怒火的手枪
在我眷恋的荒野上空
继续射击
《一个人来到墓地》
毫无疑问
我开的枪
是全荒野
最潇洒的
-------------------------------------------------
老片的魅力是持续不减的,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看过西部片数量用十个指头就数得过来的人,能立刻遇上《Django》是件幸福的事情。但说回来似乎要感谢三池翻拍所带来的好奇感,尤其是面对预告片时想像着:那原片是什么样的面貌?
“Django”既是片名又是男主角名字,似乎还是英文片名叫得顺口,否则就该是翻译成人名的“加戈”。在主题歌声中(就是三池翻拍片的主题曲),Django拖着一口棺材,在泥泞的荒野上慢步前行。
Django的出场固然神秘,面对恶棍表现得漫不经心,之后又枪法神准,解救得美女。没人知道他从哪来,没人知道他要做什么,荒凉小镇里的人们对他充满好奇。但吊儿郎当的他,如何在两方恶斗中求得生存,引起本人极大的兴趣,反英雄的段落逐渐出现,并且震撼至结尾。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517121/
《姜戈》观后感(八):怎么就暴力了?难道我看的是删减版?
来路不明的大镖客,姜戈,拖着一副棺材游走了美墨边境。后来我们知道,箱子里藏着一架机枪,但非得拖着棺材吗?当然,西部片得追求点仪式感,牛仔拿腔拿调这种范儿,也是吸引我们这些西部片爱好者的元素之一。
姜戈初来乍到,在坟场救下了一个漂亮的风尘女子,玛利亚。玛利亚身上有白人、墨西哥人、印第安人的血统,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因为接待过墨西哥人,3K党徒打算杀死她,被姜戈救下。
姜戈带着玛利亚来到小镇,到了她以前工作的娱乐城(餐饮、保健都有,不是娱乐城是什么?)。这里的人都知道玛利亚的底细,他们不敢得罪3K党首领杰克逊,本来不想接纳玛利亚。姜戈用美元说服了他们,将玛利亚安顿下来。
在密探那儿听说,知心的玛利亚曾回来过,残暴的杰克逊大怒,带了几个手下就来砸场子。姜戈弹无虚发,只留杰克逊回去叫人。大队人马杀到,姜戈大杀四方,用机关枪除掉了绝大部分3K党徒,只放跑了杰克逊。
从后面来看,他是想留杰克逊活命,用来制衡墨西哥革命军?
姜戈手段高强,人还特别仗义,长得又帅,玛利亚爱上了他,一夜温存。
革命军来了,他们和姜戈是旧相识,在姜戈的出谋划策之下,特洛伊木马攻克了墨西哥政府军堡垒,掠走了大笔黄金,再次放跑了杰克逊和几个军官。
姜戈提出分红后散伙,被首领拒绝。姜戈不得不想办法逃走,玛利亚坚持一起走。到了河边,姜戈打算跟玛利亚分开。玛利亚阐述了自己的心意,姜戈不为所动。之后马受惊,装着黄金的棺材掉进沼泽地。玛利亚勇敢地救了姜戈,就是在那一刻,姜戈爱上了她。革命军追到,开枪击伤玛利亚,废了姜戈的手。
返程的路上,杰克逊和政府军的队伍伏击了革命军,后者全军覆没。
姜戈带着玛利亚回到旅馆,安顿好她之后,跟杰克逊决战。杰克逊卖弄了一下枪法,但双手残疾的姜戈仍然兵不血刃,斩草除根,happy ending。
西部片,是妥妥的直男电影。一直到现在,出现的女性角色都很少。少数的几个女性角色,通常也是风尘女子。《黄金三镖客》、《不可饶恕》,都比较典型。感情故事,故事塑造得好,非常给这类影片加分。本片中,虽然姜戈是绝对主角,但是玛利亚绝对给影片添彩。玛利亚虽然沦落风尘,但是跟娱乐城里那些热情的大姐比起来,她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再加上长得漂亮,非常吸引人...挨打时心疼,坏人们蜂拥而至时替她担心,看到她中枪后心都凉了...
好的影片人物塑造必须要有移情效果,有的影片,主人公特别作的,特别不希望他们好(即使影片将他们塑造成正面人物),这就是人物塑造的失败。
《姜戈》观后感(九):神奇的姜戈
我看的电影不多,但历史上有名的西部片还是看过一些,却之前对《姜戈》闻所未闻,是昆汀又让我捡回了这一部经典。
1964年的《荒野大镖客》讲诉的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一名侠客,挑拨镇上的两股势力,从而消灭他们,渔翁得利的故事。片尾,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说:“墨西哥政府在一边,可能美国政府在另外一边,我就在中间?”意思是他可不想再挑拨美国和墨西哥,复制一遍内奸模式,这太危险了,就此收手吧。没想到,伊斯特伍德不干的事,两年后,还真有导演按这个思路拍出来了。不过《姜戈》也不可能真涉及美国和墨西哥政府,只不过是一群美国种族主义者和一小撮墨西哥武装势力的争斗。姜戈卷入其中,结果两派皆全部灭亡。《姜戈》的故事情节和《荒野大镖客》异曲同工。如果说不同的话,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荒野大镖客》里的被解救的女人,这次被摆在了女主人公的位置,并且让她的爱情,直接降临在姜戈身上。
《姜戈》让人惊奇的地方有好几处,从片头出现一个拖着棺材的主人公,就足以让人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当姜戈要单枪匹马对付上校的40人时,观众都会为他捏把汗。直到这时,棺材里的秘密才得以揭晓。原来棺材里放的是把威力无比的机关枪,有了这把机关枪,敌人自然就好对付。这把机关枪三次大显神威,一次帮助姜戈基本消灭上校团伙,一次帮助姜戈和墨西哥人夺取黄金,一次帮助姜戈逃走。看到影片一大半,我在想,为什么这部电影不改名叫《一把机关枪的故事》。当然,编剧不会这么平庸,少不了一个精彩的结局来凸显主人公的形象。眼看着姜戈,美人黄金皆已到手,幸福的生活即将启程,剧情却峰回路转,一瞬间,黄金掉沼泽里了,美人中枪了,连姜戈赖以生存的双手也被人弄残废了。但结尾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姜戈血性迸发,在最后的决斗,眼看一双废手,连枪都握不住,却在一瞬间,神迹诞生,连发几枪,将敌人全部消灭。一个没有手的神枪手,这在当年西部片林立的电影界,一定让人惊叹。还得说的是,棺材的蕴意并不仅仅是机关枪那么简单,它还埋葬着姜戈的过去,包括姜戈悲伤的爱情往事,让姜戈沉重而无法自拔。但他最终因新的爱情而觉醒。
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像是《姜戈》的前传,但为什么原作里的姜戈明明是个白人,到了昆汀那里却变成了黑人?不过昆汀拍电影向来只重风格,不重严谨,他也不在乎这个。昆汀继承了原作里的种族主题和爱情主题,并把它们拉扯的更加宏大。在我看来,《被解放的姜戈》里,种族主题只是姜戈大行杀戮的一面正义的挡箭牌,而我更喜欢它是一个男人因为心爱的女人而勇敢的故事。
1966年的《姜戈》据说因为太过暴力和血腥而被禁,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点也没觉得,和1969年的西部经典《日落黄沙》比,它真是小巫见大巫。但这一定是昆汀喜欢《姜戈》的缘由之一。
《姜戈》观后感(十):马受惊,害煞了铁血男儿
为了看昆丁的《被解放的姜戈》,预习了一遍1966年意大利版本的《姜戈》,听说《被解放的姜戈》是昆丁致敬《姜戈》而拍,大为期待。
《姜戈》讲述了,主人公姜戈拖着棺材救了一个快被坏人弄死的漂亮姑娘,结伴来到墨美边境酷似龙门客栈的一个地方,在那里姜戈帅气的从棺材里扛出一鼎重机枪(哥一直想着会从棺材里蹦出一个NB的双枪男儿)轻松解决了当地最NB的黑社会“红头巾”,之后伙同旧友“将军”及部下深入墨西哥抢回众多黄金,最终姜戈与将军产生分歧,姜戈过河拆桥再次劫走黄金,带着姑娘成功远去。眼看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要是我,片子至此就可以结束了,金钱美女都有了,姜戈,你还想要些什么呢?
所以我拍不了电影的,俗!实在是俗!
结果到此影片最奇葩的转折开始了。
在去往美好远方的途中,姜戈竟然停下与姑娘磨磨唧唧大谈“人生”!就在这时马儿受惊,装着黄金的棺材不幸落入沼泽,姜戈痛心疾首毫不迟疑跳入沼泽营救黄金。眼看姜戈NB的生命就要葬送沼泽,紧急时刻姜戈眼前突然一亮,一双世界上最好看的手把他拽上了岸,可惜就在这时将军赶到,“砰”的一声,姜戈不得不与这双天下间最美丽的手告别,姑娘中枪瘫倒在地。姜戈看见躺在血泊中姑娘热泪盈眶,在他悲伤的瞬间,将军念及旧情,只废了他的双手,姜戈悲伤到都没有感觉到痛。
片子至此,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演下去,我只能感叹姜戈的“一棋错,满盘皆落魄”悲惨命运,保着小命,背着姑娘赶紧躲远了吧?不要在想那些复仇的屁事了。
但是姜戈想的是:铁血男儿活着一定要热血沸腾。
姜戈背着姑娘重回客栈。在这时,将军在去往墨西哥的途中被逃跑的红巾BOSS杰克逊击毙。姜戈在客栈里重振勇气,他决定消灭红巾余孽杰克逊。
最终影片还是上演了主角不死的狗血剧情,被废双手的姜戈在坟场艰难的摆弄着那把左轮手枪,装B的杰克逊众人嬉笑看着悲惨的强子,仿佛在说:“你丫在牛逼个试试?”世间所有的坏人在死前都会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啰嗦,如果不罗嗦,最后笑傲江湖的会不会是我?是呀,这是所有的反派都会琢磨的问题!就在杰克逊结束嘲笑准备枪决姜戈的瞬间,“砰砰砰砰........”强子匪夷所思的开动了扳机,在倒下去的一瞬间杰克逊终于顿悟....“命运是注定的,我再NB也逃不过主角的一颗子弹”。姜戈骄傲的从坟场爬起,慢慢淡出观众的视角...........一段牛逼的音乐响起,仿佛在嘲笑坟场的亡魂“让你们丫的跟主角装B......”
作为电影史上NB的西部片,说句装犊子的话,谈不上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有太多的为什么要问?虽然,我很喜欢那口棺材,很喜欢强子,很喜欢大波美女,包括在泥泞地里打滚的妓女我都喜欢,甚至反派我都喜欢,但是导演安排的痕迹过于严重,剧情上有些不甚合理,有不少地方值得推敲~,对于一个对影片逻辑有强迫思维的我来说,看着实在有点难受!不过再看看这部电影拍摄时间~1966年~~~~~~~在那个年代能够让大佬爷们看到“美女、牛仔、血腥、枪战、爱、恨、情、仇”,能够在标榜民主自由的西方被禁,难道还不够装B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