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准忘了我》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摘抄

2021-01-19 23:0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摘抄

  《不准忘了我》是一部由Alex Schmidt执导,米娜·唐德 / 劳拉·德波尔 / 卡特琳娜·塔巴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一):觉得女主角该被报复

  把小伙伴骗井里了,等晚上又去捞,没捞好把小伙伴又摔下去。本来来个青年能帮上忙,女孩却误以为小伙伴已死,怕承担责任,又把青年给赶跑了。

  小伙伴在井里等了几天才被大人发现,吓出毛病了,精神病院里长大后找女主报复。结论是女主活该被报复,人家原谅你说明人家品德高尚,人家不原谅你说明你确实把人家害的太惨了。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二):最悲惨的人不是几位主角

  素食者 2014-04-16

  整部影片里,玛丽亚的小女儿是最悲惨的,她的出生就是罪恶、痛苦和伤害的产物,是在扭曲黑暗的环境下、鄙弃的目光里长大,连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像《悲惨世界》里的小珂赛特的童年一样,珂赛特后来被冉阿让收养得到幸福,而这个小女儿却要一直在阴暗的心理环境下长大,很难有好的未来。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三):窒息般的绝望和难过

  这个片子围绕这一个可怕的童谣展开,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跟着这个童谣走。构思精巧,逻辑严密。

  可是,整个片子的基石,即那个童谣实在太过恶心,它不是恐怖,而是一种窒息般的绝望和难过。这使得原本观影过程中的畅快感觉不复存在,多数时间非常压抑,不是紧张带来的压抑,而是故事挑战你的价值和直觉带来的不舒适感。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四):世上本无鬼,皆为人心太黑暗

  作为阅览恐怖惊悚片无数的我,可以说这是近三个月以来我看的最好的一步惊悚片,没有血腥没有杀戮,再一次验证了世上本无鬼,皆为人心太黑暗...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肯心甘情愿的为你付出,请不要辜负他,更不要欺骗他,请用更多的爱来回报他,千万不要因一时糊涂毁了你们的感情、毁了他的生活,也毁了自己的未来...建议大家看一下,为了不剧透,就不多说了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五):牵强附会

  悬念性真心不强,几乎没多久就猜到了身份。后面的细节实在太牵强,长大了以后总会留下小时候太多的蛛丝马迹,女主人公连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就瞎认,这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汉娜的精神病与凶手的身份确认太牵强,医生和警察们是猪么?还有最后女儿那副凶神恶煞的表情与剧情完全不搭,与其最后报复,干嘛一上来不告诉大人们这个阿姨就是坏人?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六):不恐怖

  心不在焉的看完了,看到最后给我的困惑多余恐惧。开始的时候男主试图拯救婚姻,跟结局对女主的态度反差大到无法接受,完全接受了莉亚?的说辞,无感情的认同女主的转变,对后面的对话简直没一点反应,就这样???还不如前面把男主写的阴谋些呢!ps:看到有人说女主应为莉亚的谋杀迫害负责,对这点表示反对。那个时候女主并不能意识到会对莉亚造成多大的伤害,她们还都是受监护的儿童,况且后面的莉亚是女主造就的吗?如果说这有罪我觉得我可做很多事。现实社会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的直接或间接的“谋杀”他人,要不哪里来的那么多罪犯,我不觉得他们犯下的罪过需要我来负责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七):绝对五星

  很多人说故事写的弱,敢问你们从头开始就知道女二是假身份吗?除了女主和其孩子的身份比较明朗,妈妈,弟弟,守门人这几个仅有的配角身份都写成谜,从这点说,我觉得这故事就不弱。

  还有很多人问小玛利亚哪里来的,电影里说了,在疯人院里被医生随意打各种针剂,被值班医生强奸发泄。所以孩子是意外出生的,我觉得孩子的出生也加速了她的复仇计划,小玛利亚可以帮助女二将复仇计划做的天衣无缝。

  一切都是邪念的产物。没想到小时候的汉娜这么作,“如果你不下去,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是家长,两个耳光抽过去,尼玛,好的不学净学这些作死的。如果汉娜不做,玛利亚不会发生这些事。如果医生或者护士不强奸玛利亚,小玛利亚也不会出生,复仇计划就不会这么天衣无缝,小玛利亚也不会生活在被妈妈利用和冷暴力之中。

  看到有豆友写的那句话,很对,不作就不会死。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八):熊孩子一生黑

  差不多猜到玛利亚没死 而偶遇女主假装闺蜜的就是玛利亚

  为什么看完之后我一点都不同情女主角呢 反而有一点点暗爽呢

  你欺负你的小伙伴好朋友只是为了讨好你的新朋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这一天呢?发生这么大事情你居然会忘得一干二净 ,活该啊。如果你知错能改当时及时告诉别人父母或者是自己父母顶多玛利亚不愿意再和你做朋友你们形同陌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你把她弄疯了还要被迫一起疯 甚至女儿也要疯

  这个片子强烈建议给熊孩子看看 以及熊孩子父母

  第一 不要欺负别人 特别是你的小伙伴 没人欠你 要为了你做不愿意的事

  第二 错了就要承认错误 不要逃避 要即是挽救 自己挽救不了 就要和大 人求助

  第三 要学会铭记你犯过的错误

  第四 不要轻信他人 突然冒出来个小时候的闺蜜 你也不怀疑一下么 不问问她子伦敦过得怎么样么

  总之整个片子最喜欢黑化闺蜜的女儿 善良 可爱 同时期待 熊大人的女儿逆袭反击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九):悲剧的循环

  看完之后还是挺震惊的,可以说挺完美的串联起了一切。不管是那些画纸与过去的回忆还是诸多岛上的故人。 甚至那个诅咒一般的故事,也被充分运用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 可以说孩童天真无知的残酷是悲剧命运的开端,玛丽亚这里的仇恨无法化解永远循环着,她的苦痛带给了她的母亲兄弟甚至是她的孩子。在她宣泄痛苦而精心步下的局里,汉娜就是注定的痛苦替代者,她要让汉娜承受一切她曾经受过的痛苦,她甚至靠这个信念活了下来,残忍杀害了不少人后取代了汉娜。她过上了汉娜的生活。 但最后医院里汉娜也诅咒般的对玛丽亚说过出,你是不会好过的。 我起初认为这句话指的是即使玛丽亚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也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为她过去的那些痛苦永远留在她的心里,永远不会抹去。 直到最后的最后,我看到汉娜的孩子莉亚画下一副看似温馨的画然后残忍地涂抹掉其中一人的头后我才总算明白,这是个永远不会停下的悲剧循环。可以想象就将来莉亚会为了妈妈而复仇,她会像玛丽亚那样蛰伏着,等待最后的一击。

  《不准忘了我》观后感(十):我怎能遗忘

  3.5星。

  故事里谁都有错,但是剧本就是这么设定的。

  女主有告诉玛利亚的弟弟。

  但玛利亚的弟弟因为他姐姐不听他的话(或者不跟他玩),并没有及时告诉父母。

  当时看见她们的那个大男孩应该也没有及时说出来。

  影片就是为了突出这背后的原因或者动机,从而放大仇恨。

  其实想想,都是小孩子,谁不可能犯点错误。

  影片最大的BUG就是,玛利亚的母亲也会参与进来,甚至“放任”自己的女儿把儿子杀了。

  所以权当是剧本设定限制。

  克拉丽莎好像是自杀;大男孩被斧头劈死;玛利亚的弟弟被玛利亚搞死。

  如果有错就得死,那么期待汉娜的女儿发飙吧。

  冤冤相报何时了。片名《遗忘》其实是《我怎能遗忘》

  就像戴佩妮《怎样》最后两句歌词,我不会原谅,我怎么原谅。

  小时候的爱(友谊)也好,恨也好,都是比较深刻的。

  对于爱,我们当然要珍惜。

  但是对于恨,其实应该像汉娜那样已经遗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