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博士》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张博士》经典影评集

2021-04-30 23:2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博士》经典影评集

  《张博士》是一部由黄儒香执导,李维富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博士》精选点评:

  ●消失的洗脑与毁灭的年代,并未消失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代表,这一场他编你导我演的人生戏。

  ●甚为唏嘘,一个小人物的革命之路,最后彻底没有走通。2002年的故事,5年之后我入学,居然从未听说过这个人,如果没有这部片子,东区操场边的这个旧身影也就彻底飘零散轶了。

  ●这个纪录片的后续是:张博士4次赴俄罗斯做劳务翻译终以失败告终;至今居无定所,年过六旬依旧孑然一身。

  ●如果你覺得張博士可憐,先別急著流淚。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多少少個張博士,再照照鏡子,自己是不是那個被憐憫得五體投地的張博士。

  ●#纪录片#三年纪录了一个具有非比寻常性格的人,一个具有真正人性的人。

  ●心酸,让人想起两个人来;老学究?至少人家有理想,不管怎样,理想是个让人奋进的好东西;看完再看简介,只能说这简介说得乱七八糟,至少在片子很多没看出来的;在他成功出去的十年后,我来到了这个城市,然后再看到了这事,很想故地重游一下

  ●一个真正为梦想奋斗终身的老人~

  ●張博士窮其一身的俄羅斯獨角戲。

  ●我很注意到片尾部分的那个墙体上的语录:坚持贯彻一个代表的中心思想。“三”掉了两横,变成“一”了,张博士这样的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被边缘化的小人物在这墙下跑来跑去,为自己未知的命运拼命奔波,这个标语顿时有了极其嘲讽的意味,这是本片的注解,哪怕导演自己不承认有政治方面的倾向。

  ●像一台蓝屏中的电脑,无限循环着吞吐数据。草履虫因为执着而一无所有,也因为一无所有而一往无前。

  《张博士》影评(一):推荐搭配另一部电影:多桑

  另一部更早的电影,吴念真的《多桑》。多桑出生在台湾的日据时期,成长于日本对台湾推行的的“皇民化”环境当中,因此对日本充满了向往。觉得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到日本是多桑一直以来的心愿。 而他的子女出生的时候台湾已经光复了。因此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无法理解多桑对日本的向往,甚至骂他是走狗汉奸。 直到多桑患肺病死了,他的骨灰才终于被长子带到生前朝思暮想的日本 .....

  -

  《张博士》张博士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和苏联关系最亲密的时候 ,从小便被灌输了关于苏联的美好想象。连同因为WG而中断的求学一起,成为张博士一生的执念 。他以清洁工的身份,在川大旁听了17年。自学了俄语,处心积虑地争取劳务派遣到俄罗斯当农场翻译的机会.....

  《张博士》影评(二):人间正道是沧桑

  当我躺在床上地看完这部纪录片时,抬头一望,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深夜颇有一种奇异的魔力,让人忍不住为历史往事而心悸、心酸和无可奈何。沿着小路往江边走去的时候,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阿伦特那句有如幽灵般的话:“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而当代是一个不需要纵深的时代,自然也排斥一切记忆,更加自然的是:有人需要——甚至千方百计地想让我们忘掉那些——不值得为之宣传、警世的,处于历史幽暗处的记忆。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就是这样的历史,就是这样的“纵深”。我们可以冷嘲张博士的迂腐偏执,热讽张博士在当代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梦想,甚至可以别有用心地为“读书无用论”作论据。但我始终无法忽视那几个若隐若现的词语——“WG”、“34年”和“59岁”。同样的,我无法忘记那些迂腐的话语:“书上说的”、“毛主席是对的”和“把被颠倒的人生颠倒回去”。

  那是一个时代的痕迹,那是一个时代的旧人潜意识中矛盾,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纵深”。我所感到悲哀的,是这些历史终究要消散无言。

  此时已经是4点23分,江边萧索,只有对岸的高楼灯火阑珊,一位清洁工抽着烟从我身旁须臾走过,远处渡江大桥上的货车仍是匆匆,大街上几辆自行车熟练地拐进小巷。

  天,快要亮了。

  《张博士》影评(三):天真的理想,也好过没理想

  看完这部纪录片又是好几天了,张博士一脸认真,别人忍住不笑的画面依然很深刻。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你说张博士傻吗?他的确是很傻,傻到对不切实际的理想坚持了那么多年。张博士真的傻吗?他也不傻,他的确是在追寻理想,还没有傻到冒泡。在半傻不傻之间,张博士游走在真实和虚幻的边界,经历在理想和现实的撞击,感受人情冷暖。

  张博士的理想来自于少年时代,那时的他因为学习太努力,被定性为“白专分子 思想反动 学习勤奋 诱惑异性”,进而失学。还没有来得及吸收营养,理想的花朵就干枯了。如果不是悲剧作祟,张博士肯定会顺风顺水地成为天之骄子,去趟俄罗斯算什么事呢?做个翻译又有何难?何至于流落街头,连口饭都要邻里接济,更不至于被弟媳妇赶了出来。

  生活中在任何时代都是现实的,没有对等的生活状态,别人就不会给你对等的尊重。张博士一心出国,弟弟求之不得,这么大一个累赘以后要是拴在身上,那麻烦可就大了。和朋友喝完酒下楼碰到张博士来要钱的事情会天天发生,所以巴不得他赶紧出去,从此,山高水远各不相欠,死活自己负责。再换一个角度去想,谁让张博士没有工作呢?好好的厂子无故离职,跑去大学里旁听,十七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自己成了一个彻底的弱者。这既是理想的代价,也是生活的惩罚。

  年逾花甲的张博士孑然一身,但是对婚姻的观念依然固守着旧时代的理想主义。婚姻要从友谊开始,经历考验变成恋人,再经历考验变成婚姻。对于一个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人来说,这种理想过度的基础在哪里?友谊在哪里?张博士的天真让人同情,让人唏嘘。

  历经若干折腾之后,张博士终于成行。在远赴俄罗斯的列车上,张博士在茫茫夜色中微微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告别礼,其神情举止也很具年代感,使命是庄严的,旅途是未知的,蹉跎了那么多岁月,人生的价值就要实现了。

  纵观全片还是挺戏剧的,张博士自带喜感的表现力和特殊的人生,让影片的人物刻画极其容易,也极其成功。在导演访谈中,她曾提到,与张博士在列车上分别的最后时刻,张博士把别人捐助给他的500块钱给她委托保管,回国之后再来去。导演拒绝了这个要求,她说她无法担当这种信任,她只是一个榨取被拍摄者的纪录片导演。

  另据网友提供信息说,张博士赴俄并不顺利,最终回国之后像以前一样,居无定所。也许张博士在大学旁听了17年,俄语水平并没有达到他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理想之火燃烧得太猛,烧毁了前行的路……

  《张博士》影评(四):张博士后续,及做张博士的可能性

  

张博士后续

可能从批判MAO时代的角度能更好的写出来,但是在“一个代表”的时代,我看到里普通人做张博士的可能性。

弟弟虽推脱但还是带张博士去办理了手续和护照,四川大学没有把他当成流浪汉赶走而是默认他去旁听还给他了放石灰的房子住,同学们也很善良和他交流,邻居们走的时候也都很他来拜别,官员们也没有特别的为难他。

张博士固然有他的毛病,比如拿着一本过时的语录,邻居和他拜别时不理人家,对着列宁的像许愿。其实他在某官员面前说自己需要多在这方面学习,他知道在现代人情世故上他是不足的。但我们就能认为张博士是错的吗,在我看来记住偶像的歌词和对着信春哥(哈哈哈哈)是一回事。

一个理想主义者能一直坚持下去会被社会当成是病态。虽然我嘴上也说应该要去人应该坚持理想,但是我内心也会反思,如果是我身边的朋友或者就是我和张博士一样,我到底会是祝福还是会嘲笑呢?

套用那句古老的疑问,到底是社会病了还是张博士病了呢?需要去反思。

我到最后才留意到导演是一位女生,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是男导演拍的(固化的性别认知,真该死)。

评论区关于张博士的后续还是在2012年,我看到凹凸镜的一篇文章说了近况

热门里说四次以失败告终,实际上张博士的业务能力还可以,第一次是遇到了黑心老板,四次他的翻译工作都能完成,第二次去还收获了短暂的爱情。准备第五次去时自称被四川省农业厅以缺乏社交能力为由拒绝。现在在重庆,妹妹给他买了房子,被便秘所困扰,预期活到120岁。到老都是理想主义者!

链接:ttps://zhuanlan.zhihu.com/p/29198575

  《张博士》影评(五):张博士—— 一个代表

  无疑这部片子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就如镜头多次晃过墙上部分文字脱落的标语“贯彻一个代表重要思想”,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有趣的联想。张博士,时代政治运动的受害者,14岁被定性为“白专分子 思想反动 学习勤奋 诱惑异性”,被勒令退学。重庆工厂工作时自学17年后,又经历在大学里旁听17年历程,开始积极申请到俄罗斯去当翻译,一个人的漫漫长征。他说:要把被颠倒的人生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张博士并不姓张,他本名叫王忠厚。但是几年前你在川大随便问一个学生,可能知道前者的人会更多一些。而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媒体报道——“清洁工想出国当翻译”,这是他从小就树立下的两个梦想之一,另外一个是当教研员。天方夜谭吗?未必。他在和别人电话交谈都会不经意蹦出几个俄语单词,据他自己所说俄语水平起码到了大学四级;博士绰号的来源,是因其在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以及川大漫长而坚定的课堂旁听;张,则来自中国人张三李四最寻常的叫法。不是吗?他应当是当时千千万万个被革命掉的人群中最渺小的一员,被历史学家忽略掉的犄角旮旯,那段特殊时期所带来的一切,被有意无意的淡化;而这个群体马上就要消失了,他们即将不为人知带着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崇敬,紧闭双唇默默离去,一个时代的玩笑对个体命运的伤害就被这样轻易的放过。幸好黄儒香及时纪录到了这个群体典型“代表”,从这个角度看来该片文献性的价值更大一些,如果一个民族只懂得忘却,那将永远也不会拥有未来。没有比面对历史更令人窒息的时刻了,真正将之付诸行动来纪录和保存的则更为难得,也许黄儒香就是被张博士身上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所触动。依附在他们身上的社会痕迹、文化痕迹如此根深蒂固,以至张博士几乎每句话听起来都像是语录。然而“生存也是为理想而奋斗,不能是理想为生存而奋斗”——听着这样理直气壮的话居然出自一个身无分文、三餐不继、四处流浪的人,你怎么还能无动于衷,欺骗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

  影片并未刻意强调张博士穷困窘迫的日常生活,着重纪录的是他从农业厅开始办理去俄罗斯的出国手续过程,过往经历只在他言谈中透露一二。其实,当下就包含了一切,导演的剪接异常冷静。片中的场景,大多是长镜头交代,或左或右缓缓移动;也没有特别戏剧化的冲突,反而有两个沉默的特写,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张博士在弟弟家时,花了1分钟坐在桌子前思考,终于忍不住起身;还有一个就是得知因护照问题而无法成行,他仅仅是惊愕的站着,盯着手中名单呆了50秒,再俯下身去仔细看了两分多钟,镜头一动不动,内心的绝望却昭然若揭。是不是因过去长期训练出来的敏感和警觉,张博士已经习惯性封闭自己的情感?又或者,心中有了信仰,他始终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经过在重庆、四川两地的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学生宿舍等地来回奔波,出担保、写证明、理发拍照,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却又被告知只能再等一年,他并未消沉,而是继续锻炼身体、读书、洗冷水澡……在俄罗斯大剧院门口的列宁画像前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为了对应这些快速剪接的画面,导演用了野孩子乐队的一首《消失》,那是一首怀疑一切的歌曲,点题,但是我未免觉得过于煽情;影片结束时响起的那句许茹云“是谁导演这场戏”则简直用力过度。也许黄儒香最后仍然觉得,似乎应该给张博士一个说法?

  然而事情似乎最终是得到了解决。张博士被告知可以去俄罗斯时,高兴的从学校操场旁边那狭小肮脏的教具室跑出来“又有电话啊”,但我们看到他明显的步伐蹒跚,白发苍苍。去到俄罗斯就能过上向往的生活,可以天天吃黑麦面包,再也无需“包装”就能看上去年轻健壮吗?张博士恐怕也不这么认为,他热泪盈眶的在离去的火车上敬礼,但理发店的老板娘说:“18年,终于成才了。”毕竟他是成功的扭转了命运,传奇般的把14岁就被定性成牛神鬼马的自己送去了梦想中的国度,他给了现实一记响亮的耳光。

  消失——野孩子乐队

  一切都会永远消失

  一切道理都不重要

  一切信仰都是假的

  一切生命都会永远

  一切都会永远消失

  一切欢乐都不停留

  一切结果都是真的

  一切誓言都会改变

  你们的灵魂消失在你们的欲望里

  你们的热血消失在你们的思想里

  你们的自由消失在你们的房间里

  你们的爱情消失在你们的怀抱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