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精选
《一切终将远去》是一本由[日] 山本文绪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一):生活中的一切失去都让人细思极恐
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以为是几米风的作品,一翻开就明白完全不同。
匆匆一个下午,就着阳光和红茶,看完了。十二篇作品,每一篇看完的时候,都引发了万千思绪,想停下来想想,却忍不住又翻开了下一篇。
看完之后,跟室友讨论,我们都同意:生活中的一切失去都让人细思极恐。
离开家乡,在都市生活的我们,虽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定会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明白家乡已经回不去了。区别只是在哪个城市而已。
说着家乡的人、事、物都不同了,其实对于毕业之后就在城市的我们,家乡的一切本来就不曾熟悉过。本来就不属于我们。
我们拥有的可能只是家乡小镇的一个印象。过去的一切是由一个个已不存在的片段构成。迅速的城镇化席卷了家乡,原有的一切都已经不在了。
今年碰到从美国回家过年的友人,小镇见面,都觉得物是人非,对他来说,这个小镇,若不是还有父母亲在,他再也不会回来,小镇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家乡了。
无根之草。
我们只是无根之草。
活得很干净的人,往往不会申诉。他们求得只是纯粹简单的生活。
但是生活却常常给他们泼脏水。
看到《裁缝剪刀总藏于心》,心里一阵阵疼。心疼柚木亚纪子。因为自己也是那样的人。
感同身受。
裁去那些繁芜,裁不去沿着自己内心篱笆外疯狂生长的野草。
有的时候真的希望一下子就老去,既然那些本来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东西,最终都将远去,那么就简单接受吧。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二):娜娜与奈奈
通勤女性文学的《一切终将远去》有十二则短篇故事。每一则故事,似乎都有着暧昧的结局。事情的转折,往往落至毫不惊人的地步,然后就无迹可寻。这就是她们的人生。你会明白,我们自己的生命不也这般,在无意识处猝然而终。不由你。我们也真说不出自己究竟“失去”什么,也画不出来“失去”的容颜,但那第十三则的人生,需要作为读者的我们来续写吧。
生活的种种处境,感到了委屈,又无从诉说。也许会是《裁缝剪刀藏与心》的柚木小姐。自己裁剪自己,一直到以最大部分的嵌入这个世界。剪,是自己对于残缺不全的人生,能做出最美温柔的姿势。
但即使你作为旁观者,也永远不知道忍受多少痛苦,摒住多少眼泪,才能对这个世界,面无表情的微笑。于是我们想给自己那张寂寞的桌子加座——找一个不同的人,来抚慰自己。就像《无泪入眠》那样去征集女孩。但又总会召唤到同样的那一个自己。好比有一群人,突然我就在其中,扮演这一个和那一个。在人潮中间来来往往,却又透明不为人所知见,是不是很孤独的样子?
街友的你,还是会遇见不同的人。外遇《甜甜圈戒指》,或者,潜情《单恋症候群》。你遇见那个人,可是爱不了。哪怕回应有了,甚至甜甜圈都有吃,这一切来了,可只是迟。你无法再摆脱那指定的枷锁。你卑微的尾随着他,带着私欲的期望,但是无法走出那第一步。
当你终于去接触的那个黑夜,你会认为,之后的人生就会有不一样。就像《地鼠》45分的普通生与95分的资优生,《布满荆棘的时尚之路》,潮人与素人。所谓不同的人生,就如山本文绪的另一本书《蓝,或者另一种蓝》,仓子的你有第二个仓子。可当你真正进入新的人生,又会是《不完全自杀手册》或《裸身》。要么拥有所有,要么一无所有。无论如何选择,只可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自己忍受。
最后,你有你的理由重复。重复希望,又重复失望。大概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害怕改变。于是形成《爱在钱包中》的一种稳态。当然还有另一种结局,那就是《一切终将远去》的重新开始。
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生活,但生活有各种可能。我想,女性主义的觉醒,是从来不想做什么男人,而是努力改善自我。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三):我喜欢书中的插画
这本书的插画好棒。
刚刚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总会先把书简单地翻一下,看看目录,看看封皮封底,有时候还幻想着能从里面掉出来几张钱。读这本《一切终将远去》的时候,自然也没有例外,翻过之后,便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本书的插画真的不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不过这毕竟不是一本画集,而是一本小说。插画画得再好,也不能说明什么,既不能说明本书写得好,更不能说明本书写得不好。就像前不久看过一篇博文所写,宋慧乔是长得漂亮,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家的演技不强,你不能因为人家长得好就歧视人家。
书中的小说也不错,正像序中所讲,这是一本名为“失去”的宝箱。十二篇短篇小说组成了这本颇有清新之气的《一切终将远去》,十二篇短篇小说为你我演绎了失去的痛楚。失去是无所不在的,得到的同时往往就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在我们看过的许许多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当中,主角有失去生命的,有失去爱情的,有失去亲人的,总之是有各种失去。但是,那些作品当中的失去其实只会发生在特殊人物身上,那些失去只不过是他们身上的奇特事件,对于你我这般普通人来讲,这些失去有时候是不会发生的。《一切终将远去》中讲述的失去,并不是这种特殊的失去,而是除了生离死别之外,在转瞬即逝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足为奇。这是封底的滨野雪江做出的评价,读完这本《一切终将远去》,我发现颇有道理。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看到小说,就觉得故事的主题是爱情,尤其是短篇小说,更是觉得如此。现在上了年纪,才慢慢发觉,生命中比爱情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比比皆是。这本《一切终将远去》讲述的不全是爱情,当然,也有爱情。虽然文中的故事看起来都很普通,但是对一个懂生活的读者来讲,你会看出来,作者比你更懂生活。看似小清新的作品里并没有蕴藏着什么大的哲理,但是总会引你瑕思。
引人瑕思,也正是这本《一切终将远去》的另一个特点。正如序中所讲,十二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没有结果一样,你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想讲什么。不过这样半开放式的结局自然也有它的好处,引你瑕思,让你最大程度的开动脑子,参与到其中来。也只有这样,你才会思考,你看到的到底是什么,你读到的到底是什么。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四):成长即失去
无数的事物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生命之中失去。童年时的玩伴、情窦初开时喜欢过的人、曾经的理想、去年夏天的好心情……在失去之时我们并未曾感受得到,直到很久以后的某个瞬间,才恍然明白,原来这些事物是真真切切地已经从我们身边离去,再也不会回来。
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感伤的事情,多少我们曾经以为天真不变的事情,最后却只留下一个日渐淡去的模糊记忆。
然而这一切却又无从改变,只要生命还在向前,便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成长即失去——这是我以为山本文绪用十二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
于是我们在书中看到《裸身》中被男友抛弃的女孩决定丢掉过去的一切情感纠葛,“赤裸着向前走”;《不完全自杀手册》中的小桃老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重新对生命燃起渴望;《甜甜圈戒指》中的男主人公放下了出轨的念头回归到家庭……
自然本书也并非完全便是由这些最终给人鼓舞和治愈的故事组成,也有诸如《裁缝剪刀总藏于心》中女白领柚木为了保护自己而将自己的情感掩藏起来的无助;《爱在钱包中》的虚荣女孩陷入是否放弃浮夸的表面踏踏实实去生活的纠结之中;《一切终将远去》中,对于时间流逝的伤感和无可奈何……
在这些故事里,有恋人的离开,有亲人的伤逝,有自我精神的迷失,有年华的老去……然而读来却并非让人一味伤感,反而有种淡淡的解脱:既然失去无可避免,那么索性接受其发生便是,无论如何,生活总是要向前走。
山本文绪总是能轻易地洞悉我们庸常的生活,找出看似平淡无奇的事情之中令我们心有触动的部分。
一切终将远去,所有的无论是否美好的事物都将远去,夏天会过去,坏心情也会过去,甚至连生命本身最后也总免不了要逝去。
得到同时也是失去。得到一件新的礼物,可能便失去了对于旧礼物的喜爱,结交新的朋友,不免与往日的故旧有所疏离,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乐趣也日渐远去。
如此,似乎太过悲观了些,然而这却并非是山本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东西。
失去并不可怕,所谓的失去只不过是生命必经的过程,不断地经历,不断地得到,不断地失去,从容面对人生那些不期而至的灾难、打击,享受生命每一分的美好,不断地向前走。既然一切终将远去,那么不要过分沉湎于那些过去之物,好好珍惜当下,勇于把握未来,这才山本这部作品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东西。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五):时间没有冲淡一切,只是你已经不在意了
又看一遍山本文绪的《一切终将远去》。当初是在书店闲逛时被书名所吸引,这本书是几个短篇故事组成的,我便站在那里翻看了一篇。一篇看完毫不犹豫地拿了本新的买了下来。
我看书主要依靠被别人安利的形式,所以这种意外自己发现的喜爱的作家,就对我格外有意义。“一切终将远去”也是其中一个短篇故事的标题,是一个完全能回应你对这六个字自顾自设想的一个小故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完美结局的故事看起来格外虚伪,而刻意的悲剧冲突也让人厌倦。山本文绪笔下的故事不同,激烈的情绪被时间和人生轨迹冲淡,实际却是克制地爆发。看她写的故事会有心脏被击中的感受。她把一个人的苦恼、痛恨或者喜悦都写的非常理所当然,这就是她笔下人物一直以来的人生。你不禁也会想,我的人生真的可以挣脱出桎梏吗?或者是真的存在什么困境吗?
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套。
还好,一切的一切也终将远去。
“一切终将远去”并非最击中我的那一篇,这一篇比起其他几篇其实没什么威力。初始你以为是两个年轻少女在商场偶然相遇,兴奋地打招呼惹得周围人侧目,叙旧聊天中得知大学时曾被同一渣男劈腿,愤懑地打给那个男生电话,却得知那人已归天。到这时仅仅觉得突然,设想两个姑娘也突然不知该生气还是遗憾。此时她们却淡淡说道:“没想到他已经去了,不过也是呀,我们也都已年到花甲。”
从头开始就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相遇。不得不重头再看一遍 。两个老人兴奋地和朋友叙旧,一起游览东京铁塔,一起痛骂渣男,像年轻女孩一样。其实年龄本来就是外在赋予的,我们可能会从小孩活成一个沧桑的人,最后的最后还是会回归成小孩。关于一切终将逝去,我很喜欢文章结尾的描写:那些本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东西,全都成了过去。失去一样,得到一样。就这样每一天照样到来。幸福、绝望都失去,渐渐地连“失去”这件事都被遗忘。只是随风飘荡,飘向那意想不到的美丽彼岸。
时间没有冲淡一切,只是你已经不在意了。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六):一切终将远去 你还有什么放不下
文/友竹
读山本文绪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的,不仅因为故事的构思极为巧妙、文笔流畅,更重要的在于她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你看,现实生活中情愿背负巨大经济压力,也要不停买买买以充当“壕”的人是多么的常见;婚后的男人明明夫妻恩爱、有儿有女、生活富足,却又偏偏会对看上去只是个高中生的女孩子萌生爱意,甚至想法设法去接近、示好;至于那些习惯性暗恋别人却打死也不肯开口表白的家伙更是多了去了,他们宁愿偷偷跟踪所爱、捡回对方扔掉的垃圾暗中研究,也不愿表露心迹……
对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惊讶:什么?竟然在我们人类中有这么多不同的种类?先看看《一切终将远去》里的故事吧:青梅竹马的两个女生在同一时间段里被同一个男同学“脚踏两只船”不说,到了60岁的年纪还能相遇并说出这段往事。当愤怒的一方打电话给男主角准备质问时,却意外发现他已经去世。
本来觉得尴尬的两人也为此放下了一切,并相约兴奋地爬上了东京塔——两个人记忆中一直想跟男主角一起爬上去约会的地方。像郊游的孩子般用望远镜看够了风景的两人又去买了冰激凌,坐在长椅上边吃边聊。回忆起当年的失恋之痛,两个人感触良久。
最终女主角小暖得出了一个结论:失去一样,得到一样。就这样,每一天照样到来。所以,初次痛彻心扉的失恋、曾经幸福的新婚时期、生儿育女、丈夫夜不归宿的孤独夜晚等等都是过眼云烟,你永远不必执着。
《布满荆棘的时尚之路》里那个小鹤姑娘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漂亮姐姐本是作者心中的偶像,长大后跟她住到一起才发现偶像的种种奇怪之处。小鹤会节约生活中的一切费用,目的只是为了不停买到手一件件衣服。而她这样拼命打扮自己的深层原因竟然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除了对打扮感兴趣,而为了赢得心上人的好感,她便不停在穿衣服上做文章”。果真是恋爱令人自卑的好案例呀。
直到小鹤知道,自己深深暗恋的人准备娶“那个土包子一样的女人”小惠时,小鹤终于通过“这痛苦的失恋”走向成熟了。她变卖了家里堆积如山的衣服,从此开始了生机勃勃的生活。可见,一个女人要想活得开心呢,就必须远离委屈自己、卖乖讨好别人的生存之路!说什么没他不行、非他不可,那都是“越得不到就越想要”的思维在作怪,女孩们可千万不要掉入这个圈套。
一切终将远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放不下的人都该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会试着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哦。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七):自由与爱,原本在于心
《新鸳鸯蝴蝶梦》里唱到:“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无论何人,身处何时、何地,“失去”这件事恐怕是令人最无能为力的。日本作家山本文绪,却将失去变为“宝箱”,用文字成功将读者带入了那些曾经扰乱人心,最终又全然逝去的人生片段里。
书中共有十二个短篇故事,如果不是最后翻看后记的日期,读者会很难发觉这些故事居然全部创作于整整二十年前。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在日本的都市,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他们身上全无时间印记,和我们如今周遭的人们并没有太大区别。
例如《裸身》一篇中,女子被同居男友抛弃,工作不断减少,跌入生活低谷。后来,凭着一点儿一点儿攒下来的钱又重新租到属于自己的房间,捡起画笔。多年之后,前男友回头她才发觉自己一直舍不得丢弃的那件法兰绒衬衫其实早就想要丢弃了。
失去了爱情的女子收获了成长与独立。这样的故事如今看来大概太过普通,用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形容“谁还没有遇到过几个渣男”。但放在二十年前,能有如此觉悟的作者,必定令那些被失去恋人困扰的青年男女醍醐灌顶。
又如《地鼠》一篇中的地鼠(在2009年台版之中被译为《仓鼠》),这种在日本流行了几十年的宠物如今也是中国许多白领阶层的家庭成员,稍有爱心之人都不会对其不管不顾。不过作者独辟蹊径,从母亲对仓鼠一家的无视行为引出这个畸形家庭中的母女、姐妹关系。就在读者为女子深感绝望之时,新生命的到来唤醒了她内心柔软,爱得以再次降临这个家庭。
即将失去旧房子(家)的妇人;总是想自杀,其实却希望活下来的大学老师;对生命不屑一顾的母亲,盲目追逐在时尚之路上的女人,等等。阅读这些小故事,会觉得人生其实原本就是如此平常,琐碎,充满失去和无奈,而作为一个“主人公”我们如何去处理这样的感情,或许才是最需要考虑的。每个人面对失去就如同面对一面镜子,反射出的影像往往正是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与需要。
在结尾处进行欧亨利式的“点睛”,是山本文绪的小说的最大亮点。对于这种将“爱”与“失落”以微妙的平衡展现出来的技巧,是一种非常令读者喜爱的拿手好戏。在这个版本之中,这些点题之笔大多已经在文章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的插图之中被挑选出来。虽然单看并无特别之处,但放入故事之中方显出微妙与温度,回过头来翻看时也令人回味悠长。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配有大量与文字内容相对应的插画。画风有点像吉米,但又透露出一种可爱的稚气,大约是一位年纪尚轻的作者所绘。阅读间歇欣赏一下插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十二个故事,十二封情书,失去之人,之事,之物不可再来,不如让它随风而去。幸福、绝望、想要的,想放手的,其实自由与爱,原本只在于心。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八):失去里的文字,文字里的希望
在一个情绪抑郁地快如雾霾一样遮住自己心田的冬日午后,读山本文绪的《一切终将远去》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但是情绪不正如人生一样就像坐过山车吗?到了极点便也是消散时期!如此,就这书名而言,今日读它,倒也不算是坏事!
山本文绪的短篇小说,不谈立意不谈技巧,就好比在复述生活,“一样话百样说”,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意思我们说出来可能就如喝被污了的水,比嚼蜡还难!可是,一经山本文绪说出来,原来在日复一日、转瞬即逝的类似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我们原本可以拥有的一切,而这些,若能细细体味山本文绪的每一个字,似乎我们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切终将远去》由12篇短篇构成,每一篇都含有缩小或放大了的我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我总是笑着说肯定再也不会见面了吧,但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裸身》中这句女主角广濑在接到分手五年后的男友打来的电话时,如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觉。我突然觉得《裸身》的故事应该是山本文绪或者说12篇故事都是她曾亲身经历过的,否则,她又怎么如此透彻人的心理?这一生,我们不都是如此吗?在失去后总是看似潇洒地说没关系,可是内心的痛内心的期待真的是“没关系”能够掩饰住的吗?除非,你没有心!或者没有真的投入过!“好过的时候靠过来,不好过的时候就拍拍屁股走人。会这样做的,不止他一个。有魅力的人,大家都靠向他;当他变得无趣时,大家又离他而去。”山本文绪总是这样细腻地、隐晦地来表达人际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向心原则”,我们都是一个个的个体,我们为生存为生活而努力奔波,很多时候甚至为了所谓的利益而放弃曾经朝夕相处相爱过的人,最后又想破镜重圆!世间哪会有一颗心会永远去等待并重新接纳伤害过自己的另外一颗心呢!山本文绪的故事及语言,就像富士山的樱花看似似锦、笑意吟吟,其实背后却有着无限细腻的意蕴,它会如空隙一样,避开所有的障碍,直达一颗不曾绝望的心!
我总是觉得《一切终将失去》中的12个故事就像一年12个月,它们归属于每个季度,却是每个月各有自己的风采,每个月中的每个日子又有自己的精彩……所以《裸身》是失去,《不完全自杀手册》是失去,《地鼠》亦是失去……12种失去,12种不同的滋味。越读越觉得自己的心情抑郁地好没有道理!因为,希望其实就藏在失望背后的,只要你稍微换个角度,就能发现它们!
“那些不熟悉的脸像河水般流过身旁。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我平凡无奇,没有人对我感兴趣”,《无泪入眠》中这段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就连曾经熟悉的彼此,都已经想不起来彼此的存在了!所有的存在似乎都成为了一个网络头像一个网络昵称!而原来的你我,都已经消失在网络中!
一切终将逝去,最先是时间,然后是生命;一切如此的短暂,只是,为什么我们还想不开呢?若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能用惶恐来面对自己的选择,哪又何必坚持,放弃,转头,看看别处的风景!或许它们不会让你惶恐!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九):失去一样,得到一样
面对那些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已经不在了,山本文绪感叹道:“就好比飘浮在蓝天之上、看上去仿佛静止不动的白云,在我们不经意转移视线的瞬间,它便飘至远方。人世间的事莫不如此,总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飘然而去。”在《一切终将远去》这本书中,贯穿的主题便是“失去”。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切终将远去。“本以为握在手中的一切,最终全部从手心滑落。那些本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东西……全都成了过去。”
十二个短篇故事,以冷峻的笔触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情感,体现出繁华都市中失落与爱,以及意想不到的希望这一主题。故事大都很伤感,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但生活得都不尽如人意,或因爱情煎熬,或被生活折磨,或单恋成魔,或缺少友情……然而,结尾意味深长,引人遐想。每读完一则故事,总会在结尾看到希望,仿佛千疮百孔的内心得到疗愈。
失去的背后,蕴藏着美好的希望。“失去一样,得到一样。就这样,每一天照样到来。幸福、绝望都失去,渐渐地连‘失去’这件事都被遗忘。只是随风飘荡,飘向那意想不到的美丽彼岸。”比如:
《裸身》中的“我”,终于丢掉前男友那件不舍得丢弃的衬衫,找到自己,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表面张力》的三口之家,处于社会底层,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主人公“我”的生活环境似乎是冷漠无情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有意无意中失去了母爱和父爱,跟哥哥也和陌生人无异。后来,她小时候的家乡也在消逝。她不断地失去,由于窘迫的经济条件,连意外怀孕的小孩也要堕掉。看似无望的生活,没有尽头。故事结尾,在车站的地下通道里,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儿子的一番话又给人以希望。“儿子哼唱起动画片里的歌曲,我也轻声跟着哼,他回过头笑嘻嘻地看着我。眼角的泪滴轻轻摇晃着,在阳光下发出光亮,却没有滴落。”早熟又懂事的儿子,给“我”活下去的勇气。
《裁缝剪刀总藏于心》的柚木小姐,失去了跟课长的爱情后,便果断地用心中那把大裁缝剪刀剪掉自己的感情。
《爱在钱包中》中的“我”在经历丢钱包后的一连串事件后,决定把恋人、工作,一切都抛弃了,回老家过平淡生活。按下重启键,重新来过。然而,随着前男友在门口发现丢失的钱包,她轻轻地捋了捋头发,要按重启键的那只手停在了半空。这一刻,她似乎又找回了生活的意义,明白了谁才是自己的真爱。
《甜甜圈戒指》中的男主人公“我”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婚姻生活,在婚后十五年,跟咖啡店女服务员小艾发生了一段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在吃完小艾送的甜甜圈后,感慨“为什么?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没能多谈几次恋爱呢?说什么自己不受欢迎,把这个当借口,在感情上把自己欺骗至今。如果我当时能够坦诚地向自己喜欢的人告白,现在应该能变得更成熟,也能以更好的方式去爱自己心仪的女孩。”然而,回到家里,置身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他做出了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的决定。以后多半不会再去那家咖啡店。也不会让嵌在像奶油面包一样的手指上的细细的铂金戒指松脱。
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失去后,学着珍惜,我想这才是“失去”的真正意义。如果再不珍惜,现在手里的东西,陪伴在身旁的亲朋好友,明天也不知会消失在何方。
: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一切终将远去》读后感(十):一切终将远去,唯愿爱与希望生生不息
失去总悄无声息,持续发生。
儿时心心念念的毛绒熊,后来有了得到它的能力,却不再有想要它的心情。看似不过失去一只从不曾得到的玩具,但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点点失去了被微小事物取悦的能力。
察觉到身体不适去医院,病灶已在体内潜伏很长时间,健康的失去,早在忽视中发生。
说分手不过一分钟,但彼此间的关系早在某次争吵或者相互试探中埋下隐患。伴随失去一个人而来的,或许还有爱的热情、对人的信任以及自信的丧失。——在看得见的失去背后,总有看不见的更严重的失去。
《爱在钱包中》的女孩,因为出门忘带钱包,一步步陷入困境,甚至感觉自己从社会的潮流中脱离了出来。到后来她未结账偷偷走出咖啡店,失去钱包这件事就演变成了失去生而为人的重要部分——自尊,或者其他难以准确描述的东西。
《单恋症候群》中,大龄单身女青年偏执地单恋男同事,潜伏在其公寓楼下,偷走他的垃圾,带回家分类整理。被人以这样的方式爱着,大概只会觉得毛骨悚然。后来明明知道他会反感,还是深夜在他公寓楼下给他打电话,后来干脆去他家。失去爱,舍弃自尊。
山本文绪写的,都是平常生活中的普通都市男女的事情,他们的行为看似出格却又意外地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或许因为那些行为背后流动的,是所有人共通的情绪。城市繁华热闹,又荒凉冷落,生活于其中的人,渴望爱,渴望陪伴,又自带疏离气质,在清冷中独自喂养内心。“大街上明明那么多人,我却一个都不认识。”谁不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人似乎很少察觉自己拥有什么,一件件东西失去,却马不停蹄。另外,得到一件东西需要付出行动和愿力,失去一件东西却轻而易举。如此看来,一生下来,似乎很难保持“收支平衡”。但又有一个奇怪的法则存在,让我们免于背负赤字走完一生,即得到总是伴随失去而来。
《裸身》中的女插画师,在工作走向低谷时对男友产生依赖,想着与他结婚便可高枕无忧,却在这时遭到男友嫌弃,两人分手。几乎一无所有的她被好友收留,除正式工作外,去夜店打工。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求生,她重拾画笔,画风变得更有力量,约稿源源不断。人们总说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但爱也会让人得意忘形,处在自以为稳定的关系中,会忘记自我提升,而失去爱会让人谦卑,脚踏实地。
山本文绪的文字,表面上看,总有一点淡漠疏远,但本质是温暖且有力量的。《不完全自杀手册》中的大学女助教“想死”也不过是因为“想生”,想要伤害所爱之人也只是因为想要被爱。生与爱,不就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吗?
《表面张力》中描述的生活最为困顿,也最能体现生命的张力。主要提供给低收入人群的住宅区翻修,房租将会涨两到三倍,收入不足以承担更多房租的一家人陷入困境。母亲带着儿子走过地下通道,参观无家可归的“野人”。母亲问儿子:“直人,你也想变成他们那样吗?”儿子想了想,问:“妈妈你呢?”母亲愣了一下,回答他说:“如果直人你愿意的话,妈妈也愿意。”儿子说:“我也是,如果爸爸也愿意一起的话,我也没问题。”——只要跟爱的人在一起,流落街头也无所谓。
处于社会边缘的一家人,以顽强与善意对抗生活,竭尽所能地让自己不被城市中的人流挤出去。即便连生存的条件都失去,还有爱与希望支撑。
一切都可能失去,唯愿爱与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