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摘抄

2021-05-03 02:18: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摘抄

  《希腊史(全三卷)》是一本由[英] J.B.伯里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0元,页数:1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腊史(全三卷)》精选点评:

  ●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轴,很符合我的脾胃。小错多,比如错字,还有895页左右写反了。

  ●写的很垃圾,翻译很一般。水平很差,早知不买了。

  ●可能从教科书角度来看,伯里的一些人物评价和希腊“蛮族”间的偏袒除了体现其个人观点外,更是100多年前西方的主流思想的反映

  ●大半年的,总算看完了

  ●1.近现代史的很多现象和本质都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仅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三大洲、使希腊文明开枝散叶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某些基本规律。古希腊人用最基础、最有限的物质条件,将这些规律逐一演示,而后世则用新的形式、新的条件重复着这些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一周目。2.作为入门读者,伯里《希腊史》的四个特点让我印象深刻:a政治军事为主,其他内容伺机插入b评述结合,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十分精彩c善于发现历史的相似性(即便只是在古希腊史这个区间内)d敢于对历史进行假设。3.吉林出版集团的这个中译本编辑问题很严重,尤其是译名前后不统一的问题,感觉翻译和编辑完全没有这个意识。其他问题一并在长评中奋力吐槽了……

  ●读了两卷了,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笔者刻画希腊两大城邦的荒诞与矛盾:民主制度的摇篮雅典城邦一发不可收拾的走向了帝国的道路,对科基拉、埃吉那的暴行更是与伯里克利口中的理想城邦形成鲜明对比;而尚武、古板的斯巴达却在击败世仇时保持着高贵、理智的气节。突然想起林阿P那句俏皮的话:“我不介意被世界淘汰,世界本来就古怪”。

  ●终于知道Hellas怎么变成的Greece啦

  ●翻译的一般般,没有多出彩也没出大错,读起来不如直接读原文通顺。另外人家英文原版一卷本的书,影印时拆成2卷就算了,翻译成中文愣是拆成3卷,价格也直逼300,本来是一本优秀的单卷本希腊通史,为了某种原因充成了大部头读物,这是对原作者伯里的不尊重,违背了老先生的初衷。

  ●插图不少,但是地图太少了,为什么不给一张古希腊诸城邦地图。

  ●翻译的真差一些,稍微对照一下原文就可以 比方说序言中:Hearth,翻译成“火塘”………………但是看一看考古图就发现,那明明是一个凸起的火坛……火塘从空间来说是向下凹的一个空间.

  《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一):最具小说风格的希腊史

  历史书,有时读起来会有些枯燥,刚刚接触这本伯里的希腊史,原以为又是一本枯燥的大部头,甚至我读到第一册前面几章后仍有这种感觉。半年时间过去了,三本大部头的书终于读完了掩卷长思才发现这本希腊史的珍贵所在。

  在读希腊史之前,其实我已经阅读了著名的《罗马人的故事》一套书。读了罗马史才发现罗马的思想,政体,文化的出处大多来源于希腊,到底罗马人是如何思考的,其实希腊人或者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更加深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了解希腊,了解希腊史的原因。不单单是罗马整个西方的文明史都是从希腊史开始,所以让我们重读希腊史,认真的去思考古人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在现今世界游走所需要的一些希腊精神。

  下面介绍一下我对本书的一些粗浅理解。

  这本希腊史很注重地理,历史与人物时代背景的融合。对希腊的思想,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生活方面的讲解也对了解希腊史有更深的帮助。

  三大线索

  其实这本书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重大事件的,时间为第一线索。第二,以人物为线索,本书中经常看到以某个人物的出生成长以及最后的死亡来介绍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对于亚历山大帝的描写就是以他个人的成长来讲述历史,甚至有些传记性质。以地理的发展脉络为第三线索。比如在描述波希战争的时候,首先会按照时间线索诉说波斯战争的进展,同时详细描述战争期间涉及的重要城市,地点。每本书的最后一页还有一张详尽的彩图描述了书中所记述的重大事件的地图,比如亚历山大最后征服波斯的行军路线就是第三册所附。

  叙事特点

  1.叙事逻辑清晰。介绍历史事件的同时,对起关键影响的人物进行详细的生活背景及人物心理的描写,甚至有些直接摘录了一些关键人物的演讲或重要讲话内容。这个对理解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历史事件的背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让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希腊人能够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或者为什么希腊有这样那样的政体?

  2.精准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很少有历史书对战争的细节描写到如此精微的地步。本书会对战争前的准备阶段,战争的发起原因,双方兵力的详细描述以及战争期间具体的排兵布书都有很深刻的独到见解。另外,对于战争期间的双方的派兵布阵,具体布局也配备了大量的战争说明地图和插图,这个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战争的过程。这个堪比日本著名的小说《德川家康》。

  3.希腊人的思维方式。虽然本书的作者伯里是一位英国历史专家,但是他所写的希腊史很多是站在希腊人的角度,用希腊人的思维方式来写作希腊史,这样就让我们读者能更好的接受或者理解为什么希腊人在处理很多重大事件的时候喜欢去追溯他们的历史或者传统,这些传统是非希腊人使我无法感知的。这本书读来常常感觉就是一个希腊人在给我们讲希腊的故事。

  4.参考书。读希腊史只读这一本其实远远不够,因为这本书也参考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典籍,我所参考的几本书籍如下:

  a.希罗多德的《历史》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色诺芬的《希腊史》和《远征记》

  d.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e.安诺德汤因比的《希腊精神》

  f台湾老师孙隆基所著的《新世界史第一卷》

  《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二):三个人,三个城邦,一段悠长辉煌的希腊史

  人物一——亚历山大

  在亚历山大远征之旅的叙述中,可以明显感到伯里对于这位神一样存在的征服者有多么地偏爱。

  哈蒙德说亚历山大进入亚洲时,一路上都带着《伊利亚特》。而在伯里的版本中,亚历山大那种好像活在英雄时代的人物特征刻画地如此生动:“但他最喜爱的还是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与敌人一决高下,或者冲在骑兵的最前面,而不太愿意调兵遣将或者出谋划策。他脑海里满是战斗的宏伟,眼睛所及都是长枪的红缨、矛尖的熠熠光芒和儿郎健硕的身材”。这段描写会让人误以为是荷马在描绘阿喀琉斯或者赫克托耳的战斗场面。

  好像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往往是遥远古代英雄的崇拜者。亚历山大坚信自己是阿喀琉斯的后裔,而拿破仑崇尚普鲁塔克笔下的罗马时代。

  亚历山大在希法西斯河畔以及在埃克巴坦那与马其顿士兵的矛盾冲突、互相赌气、拥抱和解。看那国王是多么单纯稚气又怀着一颗无比真挚的心灵。

  从伯里对留克特拉战役、喀罗尼亚战役、伊苏斯战役等的描写来看,想要了解战争的细节,这本书还是远远不够详尽的。

  人物二——阿格西劳斯

  无疑,伯里对这位斯巴达国王的不胜唏嘘,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阿格西劳斯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的霸权转移到斯巴达。在斯巴达最强盛的时期,他是全希腊的帝国之主,带领希腊人进军波斯帝国。然而,他的好身体让他亲眼目睹了斯巴达由胜及衰,“侵略者的铁骑践踏他那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引以为傲的城市曾两次因敌人扣关而摇摇欲坠”。

  他的最后一次远征是去往埃及。对于保守的斯巴达人而言,埃及国土是如此的遥远,在海的另一端。为了斯巴达人民糊口,他屈尊充当埃及国王的雇佣军。在得到这笔金钱后,他殒命于一座海港,是年84岁。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那个城邦纷争、霸权更迭的时代,长命百岁是对一个斯巴达国王最大的诅咒。

  人物三——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在别人的著作里。说苏格拉底是个人主义者,但是在自由民主的雅典,个人主义怎么就被城邦绞杀了呢?也许是因为苏格拉底质疑一切的精神吧。

  伯里在本书的结尾说希腊城邦为人类社会展现了许多独一无二的创举,其中首要也是最珍贵的成就当数无畏的思想自由。苏格拉底之死应该是这个结论最最有力的证明。

  简单粗暴地去批判雅典公民大会冤判也许不再合适。苏格拉底之所以服从审判结果,正是他对审判过程和结果合法性的最大肯定。无论控诉他的人是出于什么动机,但是整个审判过程都严格遵守城邦的法律进行的。所以,我们无法简单的用对错来判断当时每个人的行为。

  苏格拉底质疑一切的精神与维系当时人们信仰、生存的宗教体系逐渐形成矛盾。这不仅仅是苏格拉底与控诉者的利益冲突,而是整个希腊哲学发展与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不可避免的冲突。海伦的美貌、酒神的葡萄藤、阿波罗的月桂花环怎么经得起哲学思辨的推敲呢?

  凑巧的是,让我想写下的这三位人物,分别出自雅典、斯巴达和马其顿。这三个城邦依次引领希腊历史的每一段光辉岁月。雅典灵秀、聪颖、张扬,斯巴达内敛、坚忍、保守,马其顿人吸取众家之长,开创了辉煌无比的事业。

  腓力和亚历山大的成就无与伦比,光耀灿烂。至此,雅典和斯巴达已黯然失色。在亚历山大远征亚洲之时,为了反抗马其顿,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奔走呼号,雅典人则在宙亚港里拼命造船,和他们称霸全希腊的颐指气使相比,显得多么落魄不堪。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那么喜爱斯巴达人、雅典人。那些徒劳的挽回、那些苍白的挣扎不就是斯巴达和雅典吗?他们还是原来的他们,他们依旧如故,张扬的,保守的,自大的,固执的。无情的是时代已经变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下一个时代将属于别的人,那些埃捏阿斯的后代。

  《希腊史(全三卷)》读后感(三):人类文明的一周目——读伯里《希腊史》兼吐槽中译本

这三张地图采集自Historical Atlas (by William R. Shepherd),在某宝上找人用相纸打印并塑封

  原著四星,翻译扣一星,编辑扣一星。

  本文超级长,想了解此书是否值得入手,请直接看第三部分。

1/3 说说古希腊

  如果古希腊人活到今天,他们最想对我们说的话一定是:“你们能不能有点儿创新?”

  举个例子,我喜欢看奥运会,但我和很多人一样,比较反感所谓的金牌至上和举国体制。我觉得古希腊奥运会肯定没有这些世俗和丑陋的东西,它一定充满了神圣色彩,一定是对力与美的纯洁追求。但当我翻开希腊史,我才知道古希腊人,尤其是那些通过武力夺取政权的僭主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给原本神圣的赛会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千万不要被品达高贵的艺术所迷惑,认为僭主们确有崇高的道德旨趣。僭主们所渴望的也就是一顶奥林匹亚桂冠,并破费一大笔金钱通过诗人的高超技艺,力图使他们美名不朽……(p367)

  事实上,古希腊奥运会的政治化程度远不止于此:

就在缔结和平的那一年,碰巧举行皮提亚赛会。我们可能还记得,原来的菲莱僭主在成为色萨利的统治者后,也曾准备前往德尔斐主持皮提亚庆典,但那时他遇刺身亡了。如今,菲莱僭主的雄心和计划转移到佩拉君王的身上……对此,雅典人心生愠怒,并未派人参加近邻同盟会议;会上腓力被选为赛会主持人;后来雅典也未派人参加此次赛会。(p876)

  你没看错,古希腊也有抵制奥运会这种操作。马其顿人强势崛起,腓力二世君临天下,这让雅典人很不爽。你不是要主持皮提亚赛会、宣示领导权吗?哥不和你玩了!

  再举个例子。近现代国家大多经历过从王权到民权、从专政到民主、从等级社会到平等社会的转变过程。但人们心目中的古希腊却不是这个样子,那里是现代民主的发源地,人们享有平等的投票权……事实上,一方面古希腊的民主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像近现代国家一样从王权、专政过渡而来,另一方面古希腊社会无论王权时期还是民主时期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斯巴达是个典型的例子,它的民主(公民大会)相当有限,等级制却相当成熟。斯巴达的核心群体是拉凯戴梦人,这一群体又分为等级高的斯巴达公民和等级低的庇里阿西人,斯巴达公民享有全部公民权,庇里阿西人虽有人身自由但没有政治权利。斯巴达公民和庇里阿西人以下是希洛特人,也就是从外邦俘虏的奴隶。随着时代的发展,斯巴达后来又出现了因贫困而被取消公民资格的“下等人”,社会也就从三等变成了四等。至于雅典,在建立民主制度前同样经历了等级森严的王权时代:

在王政和贵族统治时期,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优帕特里德(Eupatridae)、格奥吉(Georgi)和德米乌吉(Demiurgi)。其中优帕特里德指贵族;格奥吉指自耕农;德米乌吉指靠商业和贸易为生的公共服务者。(p203)

  贵族、农民、商人,怎么样,是不是有些眼熟?到了贵族统治末期,雅典个人政治权力的大小从“由出身决定”逐渐转为“由财富决定”。财富越多的人,社会地位等级越高:

权力集中于选自富裕贵族的三位主要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之手,无疑他们大多也来自优帕特里德,即贵族阶层。不过,贵族家族之外的其他社会阶层,包括小土地所有者和商人也开始寻求自身的权力,并力求让他人感知本阶层的重要性……阿提卡的商业正在快速发展,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民主趋向的出现……(p207)

  是不是很像从王权向君主立宪过渡时期的英国,以及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呢?

  说起法国大革命,很多人会想起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外有反法同盟,内有保王党,一切疑似反革命分子的人都性命难保。这段历史之所以被后人铭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血腥与恐怖,还因为这种血腥与恐怖在日后的各种革命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演。不过,如果问问古希腊人的看法,他们一定会说:“嗨,还不是2000多年前我们玩剩下的。”在修昔底德笔下,科基拉的民主派曾残忍屠杀已经投降的寡头派,其中许多人因为私仇成为牺牲品。伯里对修昔底德的观察颇为欣赏:

因为希望或者担心外邦的干预,在人为的煽动和怂恿下,不同派别之间的界线越来越分明……现代最著名的事例——法国大革命——将革命的破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外国的干预激起革命者最血腥的暴行。在大革命中,革命精神失控时发生的恶行再次证明这位希腊历史学家关于革命精神对道德影响的分析是多么正确。(p508)

  你可能会说,虽然后世仍有血腥与暴力,但2000多年下来,论复杂性和成熟度,今日之民主定非古希腊之民主可比。我只能说,不好意思,稍微复杂一些的故事,恐怕古希腊也是上演过的。举个例子,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四本《如彗星划过夜空》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美国民主演进的论述:

politician,既可以译成政治家,也可以译成政客。政治家和政客合为一体,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注:林达此处指林肯时代)。古典的政治家,stateman,渐渐地让位于两面一体的政治家和政客,politician,是民主时代的必然趋势。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典型的politician。

  按照林达的说法,从贵族出身的美国国父那一代古典政治家,到草根出身的林肯时代的政客,这种转变是美国民主不断演进的一个标志。然而,早在美国建国的2000多年前,这种演进就已经在雅典完成了:

这些新兴的政客既无家族背景,也无族人支持,他们施行的民主政策完全没有任何贵族传统作为背景。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精明、勤奋、胆识和良好的口才向民众施加影响……这些新兴政客一定掌握了政治事务的每一个细节;有勇气利用并抓住一些显而易见的偶发意外对抗伯里克利奥林匹亚诸神式的权威;此外,他们一定研习过演说技巧,能够讨得观众喜欢。尤其有意思的是,克里昂及其他此类新兴政客正是发达民主政治所生产和培育出来的政治家。(p501)

  有趣吧?还有更有趣的呢,那就是伯里万万也想不到,在他这本《希腊史》出版100多年后,美国人民选出的一位总统完美地印证了他紧接着上述引文的一段描述:

虽然他们可能举止粗俗,令人不悦,但大量的材料表明他们确实精明能干,并无确凿证据能够证明他们全是虚情假意的政客。对于那些怀念伯里克利式具有高贵气质的人来说,克里昂或叙佩波鲁斯的演说激烈而粗俗……(p502)

  好了,国内政治就说这么多,我们再看看古希腊的国际政治。这方面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修昔底德陷阱”,虽然真正读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人寥寥无几(我也没读过……),但这个陷阱已经被用烂了,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聊了。读完这套希腊史,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度关注什么守成大国、崛起大国的关系,还不如关注一对更具体的概念:海洋大国&陆地大国。

《泰晤士世界历史》之“希腊人在地中海世界的殖民”

  全书第一章就让我震撼不已。我看到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各地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西达西班牙南岸,东至黑海沿岸,东西蔓延数千公里,宛如一颗颗珍珠洒落欧亚海岸。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他们开始用船桨而不是车轮来丈量世界,用海洋思维而不是陆地思维来思考地缘。如果与我们中国的历史稍作对比,此间差异会更加明显。回顾我们的历史,无论天下是分是合,国家是大是小,中原政权的领土总是连成一体,极少出现飞地。再看看古希腊城邦,殖民地散落地中海沿岸,与母邦之间可能远隔千里,而且中间还夹着其他城邦以及它们的殖民地。在战争时期,一个城邦自身的国土或许只有一座城市外加一个卫城,但其军队可以四处作战。两个交战城邦的战场可能位于爱琴海的另一侧,甚至是远离希腊本土的西西里岛。这对于习惯陆地思维的我们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对于后来的西欧与美国,这种海洋思维几乎一脉相承。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广阔的平原之上,形成国家之后最看重的是“金瓯无缺”,敌人最好远离国土,所谓“不教胡马度阴山”。在古希腊,想要拒敌于千里之外是不可能的,敌人随时可能兵临城下,但好处是只要你的水军足够强大,你也可以称霸爱琴海。当然,斯巴达和马其顿这两个军事能力最强大的希腊政权其实是偏向陆地思维的,但这不能掩盖古希腊人的海洋意识,何况斯巴达在意大利也有殖民地,马其顿也渴望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从这一点说,爱琴海对于古希腊文明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黄海或者东海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再看看后世,晚清的中国人正是在日不落帝国的船坚炮利面前才如梦方醒。海洋思维未必正确,陆地思维未必错误,重要的不是正误,而是对未知之地的探索欲望、对远方世界的开拓精神。

  陆地大国与海洋大国的差异还有一点值得提及。伯里在讲述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专门提到这种差异对战场选择的影响:

影响战争进程的关键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交战双方一个主要是陆上强国,而另一个主要是海上霸国。就常理而言,陆上强国攻击的范围是海上霸国在大陆上占据的地方,而海上霸国不得不将进攻方向主要限定在陆上强国的沿海地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海上霸国的陆军和陆上强国的水师主事防守而极少主动发起进攻;海上霸国的海上领土和陆上强国大陆上的领土一般很少发生战争。(p48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陆上大国,一旦与海上强敌发生战争,我们的沿海地区总会成为敌人的主攻对象,而我们辽阔的陆地却很少受到入侵。看看两次鸦片战争,看看中日战争,都是如此。只有在战争规模极大化,我们的战略纵深发挥作用时,一个陆上大国的实力才缓慢展现出来,但到了那个阶段,战争造成的损失已经相当惨重。这是过去,我们再看看未来,今天如果继续甘做陆上大国,我们的沿海还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吗?我们如果反击敌人,有能力打到对方的大陆上吗?

  总之,古希腊之所以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源头,理由是无比充分的,而随着现代人类文明逐渐统一于西方文明的各种规则和框架,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很多现象和本质都与2000多年前那片狭窄水域周边的一些小城镇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仅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三大洲、使希腊文明开枝散叶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某些基本规律。古希腊人用最基础、最有限的物质条件,将这些规律逐一演示,而后世则用新的形式、新的条件重复着这些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一周目。

伯里的《希腊史》

2/3 说说伯里的《希腊史》

  第一部分写得太多了,我决定以下长话短说。

  这套《希腊史》成书于20世纪初,距今已有100多年,其优缺点早已被后人反复评述,我作为一个外行,实在没资格、也没必要妄加评论。这里就简单说说自己作为普通读者的感受。

  一是全书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其他领域,如经贸、文学、思想、艺术、礼仪、习俗等,不是作者的叙述重点,甚至几乎没有形成独立的章节,常常是加塞儿似的插在作者的宏大叙述中。所以说,本书更适合希腊史入门读者,这类读者需要先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概况、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如果对其他领域感兴趣,只能另寻途径了。

  二是作者并非枯燥地陈述史实,而是在讲史的过程中穿插大量的评述,尤其是在重要人物退出历史舞台时,作者敢于用大段的文字为其“盖棺定论”。例如,作者对梭伦的评价相当之高:

在他身上,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早期希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也体现出希腊贤者的伟大。对他而言,首要的美德是中庸,他的箴言是“勿过度”。他绝非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他多才多艺,既是诗人也是立法者,既是旅行者又是商人,既是贵族的良朋又是平民的佳友;他能洞察到某些事物的发展态势,尽管这种态势在那个时代尚未显露任何苗头;对未获政治权力的弱者,他抱有一颗同情心;因对人性有深入思考,他能够抵制名利的诱惑;他从来未曾忘记,自己不过是穿行于生与死之间的旅行者。对一个希腊城邦而言,将改革重任托付给这样一位贤者,授予他全权,将其诗歌蕴含的理想转化成明确的立法措施,这难道不是一个满怀希望且与众不同的正确选择吗?(p219)

  作者甚至专门用一整节的文字评述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斯的功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伯里的视野超越了一时一地。他敏锐地看到狄奥尼修斯的帝国与之前的希腊城邦和之后的马其顿、罗马两大帝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评价狄奥尼修斯本人的功过之后,他又抛出了更高维度的观点:

作为一个开拓者,狄奥尼修斯具有重要影响。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讨论……僭主的天性限制了他进一步开展工作。他总是首先确保自己的非法统治,没有一刻忘记他是一个令人可憎的独夫。因此,他不可能全身心完成任何一项任务,或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而一位合法君主则不必分心检视统治基础是否稳固……作为一个未来统治广土众民大国君主制的开拓者,狄奥尼修斯的例子证明了此前我们注意到的一个事实:从性质上看,希腊城邦的僭主制和民主制都不适合创立和维持一个大帝国。(p818)

  三是作者善于发现不同历史片段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可能反映了某种历史规律,也可能使人徒增唏嘘和感叹。在希波战争中,昔日的雅典僭主希庇亚斯引领波斯大军从优卑亚岛的厄律特利亚渡过海峡,抵达马拉松,妄图恢复自己的雅典僭主地位。伯里在此提醒读者,50年前,希庇亚斯的父亲同样带领一直异国军队从这里登陆,并且成功战胜反对者,在雅典确立了自己的僭主地位。然而,历史没有重演,尽管希庇亚斯引领的波斯大军远远强于其父当年率领的希腊雇佣军,但雅典在马拉松战役中的辉煌胜利流传千古,而希庇亚斯却在这一刻从历史中消失。再举个例子,希波战争结束后,斯巴达功臣保桑尼阿率军解放东部希腊人。谁知在异乡作战的他竟然被波斯宫廷生活吸引,逐渐走上了卖国的道路。几年之后,希波战争的雅典功臣地米斯托克利被雅典人放逐,他一路辗转,最终竟也逃往波斯,为波斯国王效力。伯里对此颇为感叹:

环境迫使他步保桑尼阿的后尘;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两位分别是萨拉米斯和普拉提亚的英雄,被认为是希腊救星,但如今都已沦落为波斯大王的仆奴,谋划颠覆他们此前创立的伟业,奴役他们亲自解放的祖国。(p403)

  四是作者敢于对历史进行假设,这种假设的本质是基于作者掌握的历史材料和历史分析方法进行的推理。当然,这样的推理很冒风险,因为一来历史已经发生,假设的东西无法得到证实,二来历史材料必将日益丰富,分析方法必将日益进步,作者的努力迟早要受到后人的批评。例如,在讲述希波战争之前,伯里这样写道:

……波斯人和米底人所讲的语言与希腊人同属一个语系。可以设想,如果波斯受到希腊的影响,伊朗的历史可能会走向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波斯人是一支易受其他人影响的民族,他们不会另辟蹊径走一条独立的发展道路。与拉哥尼亚河谷的斯巴达人一样……当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为被征服者征服,采纳被征服者更有智慧的统治方式和思想理念。如果居鲁士将帝国的统治中心搬到西部,希腊人或许会成为那些操波斯语伙伴的老师;但是希腊人的思想未能传播给米底人或波斯人。结果是,新兴的伊朗王国轻易接受了巴比伦、亚述等日渐堕落的闪米特文明的影响;很快成为一个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帝国,很难使人还记得其统治民族讲着与希腊类似的语言。(p273)

  尽管伯里把波斯人与欧洲的斯巴达人相提并论,但这种有关波斯人本可以被希腊同化的假设仍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论,后人即便无法证伪这样的假设,至少可以批判他的历史偏见。话虽如此,我还是为作者的大胆假设点个赞,因为提出这个论点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深厚的历史学、社会学甚至人类学素养。伯里在介绍希波战争之前貌似多此一举地引入这样一番假想,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感慨吧。就像他在全书末尾比较了亚里士多德心中的理想城邦与亚历山大心中的理想帝国之后,同样提出了一种假设,而这个假设在抒发感慨之外,又有一丝为人类庆幸的感觉:

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共和国不如柏拉图的思想那样具有原创性,它不过是希腊人老生常谈的贵族政体。不过这种贵族政体经亚里士多德的精心修剪后已无锋利爪牙;经其富于哲理的提炼,亦无任何扩张活力;这种政体与斯巴达类似,并没有为公民的个人发展留下空间。如果希腊城邦确实按亚里士多德塑造和设计的那种模式发展,将不可能对西方文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p1028)在孔网上淘到一张1开的古希腊地图

3/3 说说这个中译本

  终于可以吐槽了。

  本书翻译还算中规中矩,尽管很多地方明显不通或者混乱不堪,证明译者没有吃透原文,但1000页的长篇大论能弄成这个样子也算基本合格。我要吐槽的是编辑。这个成品之所以成为我这些年阅读体验最差的几本书之一,责任九成归于编辑!

  首先,本书编辑的最大问题在于译名不统一,编辑缺乏基本素养。不是说本书的译名和学界或者出版界普遍接受的译名不统一——这个问题另当别论,而是说本书内部经常不统一!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样一部巨著,读起来特别像《三国演义》,人名地名比比皆是。本书中人名少说三五百个,地名至少两三百个。那些次要的、偶尔出现一次的也就罢了;但那些重要的人名、地名可能要持续出现几十页,竟然也能有两种不同的译法!这个当然首先是翻译的问题,我会放在后面谈,这里先集中炮火找编辑的茬,因为统一译名是编辑的基本责任,任何一位读者都无法忍受本书这种程度的不统一。接下来我会按照无法忍受的级别分别举例。

  初级不可容忍。一些比较重要的人名或地名会在书中出现十次以上,但前后译法不一致。例如,古希腊在意大利的一个重要殖民地叫Croton,全书累计出现不下20次,却有“克罗同”、“克洛同”两种译法。又如,列斯堡上最重要的城邦Mytilene,在整个古希腊史中有很多“戏份”,曾反复归降与反叛雅典,家门口战争不断。然而,这样重要的地名也先后出现了“米提勒涅”和“米提列捏”两个译法,实在搞不懂编辑的注意力得有多么涣散。

  中级不可容忍。一些非常重要的人名或地名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词,任何一个读者都很容易看出译名的不统一,但编辑自己没看出来。例如,优卑亚岛上的城邦Eretria与阿提卡隔水相望,因为与雅典太近,在古希腊史上多次站在“舞台中央”:它治下的土地先被底比斯夺走,后来又被雅典人没收;庇西特拉图和希庇亚斯两代僭主都从这里发兵雅典;它与雅典最早派出援军帮助伊奥尼亚人反抗波斯统治,最终在马拉松战役前夕被波斯大军焚城……这样一座重要的城邦,译名却先后出现了“厄律特利亚”和“厄律特莱”两个版本。这就相当于《三国演义》里的“官渡”写着写着变成了“官度”,谁能忍受?雪上加霜的是,书里本来就有两个“厄律特莱”(Erythrae)的地名,一个位于波奥提亚,一个位于小亚细亚,你把优卑亚的“厄律特利亚”写成了“厄律特莱”,愣是把三个不该统一的地名统一了,真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名……

  高级不可容忍。如果说那么多译名散落在几十万字里,不一致之处并不容易发现,那么我下面要举的例子,就完全不能用“没发现”、“看漏了”来辩解。比如章节标题和正文不一致。第十七章第九节标题“高加米拉会战以及征服巴比伦”,正文全是“高伽美拉”,且出现几十次。我不相信编辑看不出来大字号的标题与正文不一致。再比如配图和正文不一致,这种例子多到令人发指。第二章第六节提到米利都人在尼罗河三角洲兴建了希腊人的城市Naucratis。编辑似乎生怕读者不知道这个城市的具体位置,特意从别的历史书上找来一幅地图。结果,正文中这个地名出现三次,全是“瑙克拉底斯”,但地图及图片说明皆为“瑙克拉提斯”,而这五个地名就出现在同一页纸上!这不是强迫症能不能忍的问题,而是我感觉受到了侮辱:我TM居然会读一本编辑得这么烂的书,而且还巨贵!

佛系编辑以及隐身校对

  其次,编辑工作不够仔细,阅读体验不好。上述译名不统一的问题也属于工作不细致,但由于问题太多,我必须单独列出来,这里再列举其他一些编辑工作不严谨的例子。

  审稿不仔细。在有些战争场景描述中,一方军队的右翼当然对应着敌方军队的左翼,但译者可能把一方的左右译反了,结果成了我的左翼攻击你的左翼,我的右翼攻击你的右翼,请问你们是在五维空间交战么?翻译只看文字不看剧情,很容易犯低级错误,但不是还有编辑吗?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到了编辑这一关居然就这样混过去了?还有更搞笑的,第十一章“雅典帝国的灭亡”出现了两个第六节,分别是“第六节 西西里惨败的后果”和“第六节 寡头派的革命”。这两节在正文中相隔5页,我就当你眼花了,健忘了。那你TM自动生成的目录也是两个“第六节”,还上下挨着,你也看不见?!

车祸现场

  地图“不对症”。译者在《译后记》中提到,原稿的一些地图稍显落伍,译者从相关专著引用了新的地图。这种努力值得肯定,但编辑好歹也把这些非原著配图处理一下吧?张冠李戴怎么能舒服?即便伯里在某一章节描述的地理范围与相关地图展示的内容一致,但伯里强调的具体地点、地形地貌、地缘关系等等,这些其他地方弄来的地图未必表达得清楚。很多情况下我需要用地图解答疑惑时,只能借助于我自己搜寻的其他地图,书里的配图完全用不上。

  索引偷懒。书末索引的排列顺序沿袭了原著英文首字母的顺序,而不是中文拼音排列,导致查找极不方便。好不容易找到词条了,该词条出现的页码也是原著的页码!我又得回正文中去找原著的页码。问题是编辑没有把原著的页码放在页边,而是嵌在正文里面!如果我想看一下某个人名上一次在哪里出现,至少需要两分钟才能解决问题。如果索引按中文拼音排列,后面的页码也是中文版页码,那样的话耗时最多不过20秒。

  引文格式与正文无差别。按理说,大段的引文非伯里本人所写,应该改换字体和字号,最好再缩进一下,以与正文区分。编辑似乎有这种意识,例如第十八章第五节引述埃斯基涅斯感叹爱琴海风云变幻、霸权更替的演讲时,编辑就缩小了字号,将宋体改为仿宋,也做了缩进,效果不错。但更多的时候,大段的引文没有改变格式,混在正文里,如果不仔细看,你都不知道引文在哪一段结束。例如第十章第四节引用伯里克利的葬礼颂词就没有改换字体字号,引文跨了整整三页,最后仅用一个双引号告诉你伯里克利的话在这里结束,伯里的话从这里开始。

  最后,翻译问题出在此书百分百是多人合译,不是独译。虽然书上只写了一个译者,但我可以百分百肯定译者不止一位。

  理由一:不同章的译名不一致,说明译者并非一人。上文提到优卑亚岛重要城邦Eretria的译名问题,前五章译为“厄律特利亚”,从第六章开始全部译为“厄律特莱”(只有第十一章例外,又回到了“厄律特利亚”),这至少可以推断前五章译者和后面的译者不一样。再举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第十四章的主角、底比斯称霸的箭头人物Epaminondas在这一章出现了100次不止,译名全部为“伊帕米农达”这五个字。到了第十五章又出现了两三次,却变成了“伊帕米农”四个字!如果这相邻两章是同一人翻译,我只能理解为这名译者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

可能翻译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城邦的位置

  理由二:同一章内经常出现不一致的译名,说明译者严重缺乏学术经验和翻译经验,很可能是在校生之类的非专业人士。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不知道他们是有多么着急交稿,完全没有检查的意愿。

  理由三:前五章译注较多,且显示出译者的学术积淀,而从第六章开始,译注减少,注解水平也明显下降。

  由于翻译水平低劣,很多段落被译得面目全非,尤其是第二卷、第三卷,对很多战争段落的翻译是灾难级的,读者完全无法理解作者在说什么。这说明翻译没有进行任何的资料核实和背景调查,完全照着字面翻译,而翻译自己的英文水平又很有限,导致作者说的什么他自己都没读懂。另一方面,业余翻译不知道要统一译名,导致全书译名不一致之处可能有1000个以上,到了编辑这一关怎么可能都调整过来?

  综上,翻译的不上心和编辑的不称职导致这个中译本严重糟蹋了伯里的原著。就我自己而言,我不愿意买影印版的书,但原版书又极难买到,当时恰好赶上中文版打折,就入了这套。早知如此,不如直接看北大那版影印的,何必为这些翻译和编辑问题操心。想买这套书的朋友,请三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