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空中庭园》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空中庭园》观后感精选

2021-05-04 04:11: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空中庭园》观后感精选

  《空中庭园》是一部由丰田利晃执导,小泉今日子 / 铃木杏 / 板尾创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中庭园》观后感(一):我們是一樣的卻各自奔天涯

  心若是被什麼吸引,就什麼都看不到。畢竟生活無法維持像精心裝飾的空中花園,成長、工作、活著⋯⋯即使單調枯乏的日子也隱藏著無法預知的好與壞,那便是生活的真義。因為一直想擺脫某種狀態或是渴求某種理想的狀態,反而將腐爛的種子一起帶入新的生活,像埋下一顆定時炸彈般,那便是癥結的所在。它讓尚未被治癒的負面能量像滾雪球般膨脹,分裂,敗壞,它不斷滋養培育出當事人避而不見的矛盾衝突,一切好像都要被搞砸了。慶幸的是,我們總是願意放過自己,和過去的我們講和,重新拆解重組相關記憶,然後大聲哭喊著伴著紅色的血泊迎來新生。

  《空中庭园》观后感(二):恐高症

  看一部家庭剧比看恐怖片还恐怖 而且我还是看过书的!!说实话 看过书后看电影只是一种收集癖好而已 没有什么期待 因为每个细节都记得啊 所以一旦可以给我一点惊喜我就觉得很感动了 而这一部 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循规蹈矩 但是每一分钟都看的心惊肉跳 也许是镜头的处理很特别 也许是演员 每一个演员的笑都超级有特色 绘莉子的完美故作坚强心力交瘁的笑 沙肆意无礼风尘味十足的笑 美娜天真中带着神经质的笑

  绘莉子漂亮的超乎意料 所以当看着她一个人那么努力去维持家庭和谐的表象 怜惜感就更强了

  如果说书是阴天一样的压抑 那么电影就是暴雨一样的刺激 所有阴暗源源不断冲破提防 所有的冲突都摆在台面上却还能用视而不见来保持平衡 真的好厉害

  喜欢那个拿叉子的镜头 还有吹蜡烛的镜头

  结尾曲也很好

  《空中庭园》观后感(三):无解的命题

  因为有不快乐的童年,所以立定决心要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住下,与选定的男人组织一个家,生育了一女一子。

  规定全家人都要开诚布公没有秘密;家里的钥匙只有自己拥有,因为...不希望你们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空无一人。

  女儿却说:“没有秘密的家庭就象没有窗子的爱情旅馆”。

  表面秩序井然,不论心里多么想用刀插对面的人到死,还是表面微笑客气得不得了;她知道老公有外遇,女儿经常逃学,儿子有自闭倾向,女教师与老公和儿子关系...可是一家人还是和和乐乐;这种不快乐不安定的根源来自不快乐的童年,从来没被母亲肯定过...可是母亲却说,当我要求你让我尝一口你手中的冰淇淋的时候,你拒绝了...一环扣着一环。

  所有的一切终于爆发。

  其实我觉得电影没办法给出一个光明的结尾。结尾是这样的,她生日的那一晚,下着大雨,想象中她飘浮在雨里浑身是血,屋外是老公女儿与儿子在敲门,终于,她从雨里走回来,吃力地打开了门...

  《空中庭园》观后感(四):空中庭園

  摇摇欲坠的电影。白日下随镜头摇转的车窗内是面无表情的年轻的脸。晒台上满目喜色的主妇,她的貌美世界没有支点。直到三栋庞然大物整整旋了360度,惨蓝天色下的四个大字“空中庭园”渐渐浮现。这便是太早被看穿的,一个裹着可悲面具的家庭。

  “在我们家,从未有过秘密。”微笑的母亲和一双儿女与家庭教师分享着他们仿佛自视甚高的传统,桌下女人多情的脚却早已伸向了一边假笑附和着的父亲。四个残缺人格的相互容让与隐瞒如同眼盲,一切无处落脚的自欺欺人竟得以天衣无缝。这是从未停止过以笑示人的母亲一手建立的完美家庭,为了逃避对自己母亲长久的恨,为了努力活在幸福美满的乌托邦里。

  “我们不需要四把钥匙。因为我不希望你们独自回到空无一人的家。”多温暖多可笑的母亲的用心。五年未与母亲有过关系的父亲近乎疯傻地执迷于墙外花。花季的女儿满脸无辜地与不同的男人走进情爱旅馆。面目孱弱的儿子受着与父亲有染的“老师”的神秘蛊惑。但也只有他尚守着沉默的理智:在他面前的电子屏幕上,白色的公寓楼被一根绳牵离了地面。他们的所在,是再也踏不到地面的一座空中庭园。

  母亲顽固的伪装的微笑使一切无比压抑。她臆想中狂怒的崩溃,真正发生了该是怎样的解脱。无可救药的女人,电影告诉我们她需要一场腥风血雨的拯救。而在这雨夜的另一方,父亲和儿女间的默契那样不自然地渐渐成形。他们便承担了将母亲拉回现实的任务。

  我们还是无法舍弃被一点希望眷顾的结局。母亲终于失魂落魄地跌撞在眼前,她的伪装不再完整了,是稍稍的宽慰。

  《空中庭园》观后感(五):没有秘密就是全是谎言

  事先没看过介绍,不过有朋友推荐,说《空中庭园》挺好看的,说实在的,日本片真的不如韩国片,至少韩国片现在还有不少风景可以看,日本片就过于生活化了,类似上次看的《NANA》,都是过于现实了,体现的过于赤裸裸了。

  “在我们家里没有秘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真的,实际上,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句最大的谎言,没有秘密其实就是满口谎言,“京桥”的情人美奈,后来变成儿子的家庭教师,当然也会涉及到性,而绘里子的女儿,也是因为空虚而向往那个充满sex的野猿旅馆,最大的秘密,莫过于绘里子5年不与丈夫行房,竟然是因为染有性病,这原本在这个没有秘密的家庭里,绘里子隐藏了5年。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地方,越强调的东西,就是越缺少的东西,在这个日本家庭里面,最强调没有秘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虚伪的,就像在中国,越来越强调“8R8C”,其实,这些本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东西,越被强调,其实就是现在社会最缺失的东西。

  当一个小家庭、小社会,没有什么可以强调的时候,其实就是最公开的时候,或许当你去一些尚未被开发的山区,你不会看到一个口号,但是当地的人却以诚待人,但是当被开发之后,当地旅游部门越是强调要诚意对待旅游者,实际上,就是这些原本朴实的家庭,已经掉进钱坑里去了。

  原文:http://www.xucx.com/blog/post/493.html

  《空中庭园》观后感(六):很喜欢很喜欢

  个人很喜欢的电影,虽然沉重。

  夜深人静时分时观看,情绪深陷其中。那些最初的巴士行进中摇晃的镜头,以及穿云而下透过叶子的镜头,带来眩晕的真实感,仿佛亲历。

  看完想,所谓生活的真实与谎言,现实和幻像,执念与真相,其实都是一体的两面,它们交织着,转换着。它们象滚动的筛子。你不能只读其一面。

  家庭也罢,个人也罢,从一代延续到另一代,是一个漫长的错误的过程。不停地犯错,改错,再犯错,再改。或者可以说是伤害,在伤害中死命渴求并把握些温情,在温情中体味甚至重复那些挫折和伤害,再努力站起,再跌再起。。。这样子继续下去。就象一个摇摆的钟,在这样子疑惑和确认中,一遍遍认定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就是生活。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就是在于这个故事最后,并不是灰色的。它依然是一个站起来的温情结尾。在我所执着认定会是“死亡”的结局的时候,一个长长的空镜头后,小泉今日子全身湿漉漉地站在了白色窗帘后,慢慢舒展她原有的笑容,宛若重生。

  什么是真相呢?

  其实是没有死亡的。但你认定电影结局是死亡的时候,你的心就象死亡。而真相依然是温暖的有生命的颜色的。

  就象情人旅馆真没有窗户么?——每个人认定是没有的,但其实它还是有的,只是躲在重重的幕帘后面,并且看得天摩天轮的梦幻的影子。

  同样的,小泉今日子所演绎的这个家庭只有谎言和伤害么?我想答案也由着观者的心。

  里面的母女两代人关系刻画也入了骨。如此倔强,个性独特鲜明的母亲与这样渴望爱孤独又阴郁的女儿。这样的轮回,这样真实。

  很喜欢小泉今日子,觉得她真美。演技真好。非常好。不过不欠,恰如其分。真的是白骨精级别的演员了。

  也喜欢里面的外婆这个角色。她的个性实在独特,真好。

  《空中庭园》观后感(七):这不是影评而是我口中的详细影片介绍-需要保持影片神秘感的可以跳过

  人如果太过执着就会看不清生活的真相。

  虽然家庭的规则是没有秘密,可这个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可告人的东西。惠理子青春期的时候患过忧郁症,而现在因为丈夫的外遇而不和他做爱已经有五年之久。结果是丈夫让外遇的理由更加充分,一个是甜美的美眉,一个是喜欢SM的富婆,在享乐与受虐之间游荡,无法自拔。女儿成天逃课,与不知道算不算的上是男友的男性友人有了第一次,就在爸爸妈妈曾经欢愉过的猿猴旅馆。而隔壁那个从头惨叫到尾的男人就是她的父亲。儿子长一副很阴郁的脸,不苟言笑,一个人的时候耳麦总是响声嗡嗡,不知道他把他父亲的小情人带回家是不是预谋,也许他知道但也许他不知道。纱因为抽烟过凶罹患肺癌,却不愿意做手术,理由是怕打了麻醉之后她会说出她的秘密。什么秘密?她对惠理子说真正的秘密是要带进坟墓的。

  惠理子认为母亲纱从来没有爱过她,梦魇给的净是母亲那张狰狞的脸,所以她早早地成熟,早早地建立自己的家庭,早早地让自己理想实现——完美家园,并且执著着要去维护那样的完美。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家慢慢在阳光中开始溃烂,因为没有永远的真空。所以当空中花园中那些曾经艳丽的花朵开始凋零,意味事情开始转弯。

  丈夫的小情人在惠理子为她和纱举办的家庭生日聚会时明白,所有的人都知道对方的谎言,但是谁都保持缄默。

  当一切都撕裂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痛失幸福?

  十八号那天,惠理子更加的神经质,她怀疑儿子和丈夫的小情人幽会,质问女儿为什么不去上课,向丈夫咆哮他所有的丑事。纱打来电话,惠理子因为恨依旧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当纱慢慢道来她做的那个梦时,惠理子开始不耐烦,最后纱说:生日快乐!我看到惠理子那种诧异的表情,没有高兴到流泪,是震惊到无语。没有人不爱她,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让惠理子看不到家人的爱。夜晚大雨滂沱,淋湿了惠理子,浇醒了那个陈封已久的心。这部电影最后给人的感觉很阳光,我很喜欢看这种至少在最后是朝前向上的片子,给人勇气。所以它给我的惊喜远远大于我对它的希望。

  《空中庭园》观后感(八):执着之谬

  以不完整不客观的印象来说,日本是善于写家庭的,小津一生的电影几乎都围绕着家庭展开,谷崎润一郎的《细雪》也是将简单生活写成诗篇一般的存在,而《空中庭园》让我想起的倒是竹中直人的另一部电影《连弹》。

  王朔最近很活跃,并且大谈婚姻必在一百年之内灭亡。现代生活的确复杂而畸型,人性也变得复杂,畸形倒还不至于。因为人的行为和性格是集体而互动的,只要互相能够接受,就不算踏到畸形的定义中去。但变得脆弱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用看电影,看看身边就能分晓。

  儿子“固”对母亲说,你跟我一样,太执着了,所以就看不清现实。这倒值得商榷,他老妈并不是看不清现实,反而像是拒绝看清现实,其实她如何不知那些背后的事情。看了些网上的影评,无非是大谈家庭危机,欺骗和信任,就差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了。

  丰田利晃是个很有趣的人,我不知道原文小说是怎么样,但从名字上来看,这确实该是个揭开真相式的家庭剧,但丰田没有这样处理这个故事,里面可以看到像岩井《花与爱利丝》一样的,年轻人那些没心没肺的成长,当然没有岩井那么狠厉。其实学生开情人旅馆怎么了?跟老师做爱怎么了?都是我们固有的判断在起着误导,年轻人就像野草一样,就是那样疯狂地生长的,直到被社会焚烧,慢慢纳入轨道。电影里面那些剑拔弩张的片段,都是导演故意带给我们的误导,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母亲早在最开始就已经原谅了丈夫,宽恕了儿女。真正的疼痛不来自于现实,而来自于内心。绘里子的疼痛是因为她不敢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电影的角度也是以她为主的,以她的执着,幻觉,反思,引出这个错综复杂的家庭(现实)和内心之间的牵涉。

  我仍然觉得丰田是一个喜欢宽恕人类的导演,或者在他看来,残缺本来就是人类所固有的状态,我们不能假设说,如果绘里子跟丈夫没有发生五年不做爱的事,丈夫就不会出墙。在丰田的表达式里,这是一部关于爱与执着的片子,绘里子用执着的爱来爱着这个家庭,而家庭成员则用背叛的方式来回应这种过于强势的爱,最后是一次崩溃让执着败下阵来。也许绘里子承认了她的失败,也许是她发现了她的自私。因为把家庭当成你自己的理想来打造时,别的人也许并不这么喜欢你的理想。就像我看《37度2》,我就觉得BETTY在爱情上是个自私的人,她真正想要的东西不是爱情,而是爱上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并培养他,成就他。这是她人生的意义。她爱情的投射方,从来不是那个男人本身。

  看电影通常是件仁者见仁的事,但当我去猜测一些电影的更深层的东西时,我是不赞成过于主观的个人角度的分析。因为当一部电影成型之后,它的所有镜头和内容就自然形成了它自有的潜在逻辑,甚至可能与导演的意图都不尽相同。

  《空中庭园》观后感(九):《空中庭园》:人性的勇敢与悲哀

  我虽然对日本人并无好感,但还是要承认日本电影曾经是亚洲电影的翘楚。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新藤兼人……这些名字已经写入世界电影史的教程;年轻人比较熟悉的岩井俊二,北野武等,也一直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只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韩国电影狂飙突进,在亚洲一枝独秀,而同处亚洲的其他地区的电影制作却进入了低谷,相比之下,一衣带水的日本电影,就略显沉闷。

  但日本电影的能量还是不可低估。近年来,以独立制片方式制作电影的编导成为日本电影的主要力量,并且也一直有佳作推出。有些影片名不见经传,但是从艺术质量与思想深度上来说,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丰田利晃的《空中庭园》。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只觉得背心都是冷汗。首先说明这不是恐怖片,就算看恐怖片我也不会被吓出汗来。影片描写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几个成员的故事,并没有任何暴力、凶杀、惊悚的内容,但它还是让我有窒息的感觉。怎么来形容这部《空中庭园》呢?表面上精致、唯美、略带忧伤,内中却是毫不留情的尖锐,甚至是撕破脸皮的凶狠。

  故事并不复杂:母亲在家中做全职太太,父亲努力工作,孩子们上学读书,标准的日本中产阶层。影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这个家庭有一个规矩,就是谁也不能隐藏秘密,每个人都要坦白自己的生活。于是,孩子们可以问母亲他们是在哪里受孕,父亲指着冰箱说就在那里。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摆放在桌面上,这是多么宽松的氛围,多么和谐的家庭。

  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父亲有SM外遇;儿子带家教老师去开房;父亲又和儿子的家教老师有一腿;女儿随便和哪个男生都可以脱衣服;因为有性病母亲五年不与丈夫做爱,她其实出身在不良家庭,外婆是个浪荡女人。母亲从少年开始,就处心积虑地要逃脱自己的家庭,去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她费尽心机苦苦支撑着的这个家,表面上风平浪静尽善尽美,其实里面已经千疮百孔,一切的美好生活,就象片名所隐喻的那样,分明只是一个空中的庭园。

  影片无情地撕扯下中产阶级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皮,掏出底下肮脏腐臭的根基——空中的庭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在说谎,并且知道别人在说谎;每个人都隐匿起自己的秘密,并且也洞悉他人的秘密,可是大家还在共同努力,营造“温馨”、“祥和”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伪善的生活!

  相信这部电影会让很多人心惊肉跳,因为这样的生活,决不仅仅在电影中出现。现实中的情况,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太多的人都是这样,活在一个并不存在的空中庭园里,可能活得自得其乐,也可能活得非常辛苦。问题是,当洞悉了一切真相之后,生活已经下陷成一个深渊,而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下去?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可以选择,生活可以对我们严厉,而我们却很难对生活决绝。所以在影片中,母亲最终还是从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露台走了回来,为丈夫和孩子打开了家门。这可以说这是人性的悲哀,但也可以说是人性的勇敢。

  毕竟世间不全是欺骗和背叛,外婆对母亲的爱,丈夫对妻子的爱,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如同经历暴雨之后的花朵,虽然被雨水打得疲惫不堪,但还是顽强地生长出来。最后一个镜头,定格于雪白的百合花上,一片纯净的白色,这是对于明天新的生活的希望与寄托。导演在对我们的生活剥皮抽筋之后,最终还是划上一笔充满柔情的省略号。

  演员表演精彩,导演的手法也非常独到。尤其是最后,母亲发觉自己这么多年都是在自我欺骗和自我逃避中苦苦挣扎,她全部的精神开始崩溃,漫天的雨水幻变成血水落在身上,这个段落充满触目惊心的cult风格。本片被日本最著名的专业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2005年十大佳片,女主角小泉今日子也获18届日刊体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虽然节奏略有沉闷,但总的来说是值得收藏的佳作。

  《空中庭园》观后感(十):蓄意谋划的幸福家庭

  这是继《不可撤销》之后第二部执着于旋转镜头的电影。缓慢的颠倒。从影片一开始就将我拽入一个伪证:关于幸福感。这是个伪大的漩涡状命题。

  以和乐开场的家庭,有一盏图案生动的餐桌吊灯。其下,儿女和父母遵循“家族成员间不该保留秘密,而该畅所欲言”的准则。于是,即将过生日的女儿问父母,自己诞生于何处?答曰:野猿旅店。

  接着便是主妇的一天,在宽敞阳台上洗晒衣物,浇灌花草。顺便回想,十几年来自己执行的“完美家庭计划”。与此同时,家族成员从幸福态中散离,女儿在生日之日和男友前往野猿旅店,丈夫拨通情妇的电话……

  就这样,现实感分裂成超现实的真相。原来,主妇曾经是个憎恶母亲和家庭的少女,在高中时代就孤注一掷,学习家政,培训自己的贤惠,为的是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家,还要迅速生下儿女——

  少女时的主妇将面善的男友(多年后臣服于两位情妇的丈夫)带进野猿旅店,纵然放肆,竟也是蓄意。在兼具细胞和花朵的细菌感的墙纸包围的密室里,在灰白同心圆的圆点天花板下,在黑白棕套圈的圆形旋转床垫上,在那个名叫野猿的钟点旅店里,压下了一颗受精卵为赌注,并因而顺当地嫁人成婚,带着绘有空中庭院的餐桌吊灯,从此俯瞰毫无出错的日常生活。这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安排自己的路径。哪怕这对夫妇五年不曾做爱,也无碍于一个完整而温馨的家。

  她穿着朴素地去医院看望母亲。尽管她恨她,但她分不清是义务还是本能地在爱她。在给母亲回老屋寻找存折的时候,找到多年前的照片,泛黄,如六十年代的杂志插画,吸烟的女子旁边坐着童花头的女孩。那是母亲和自己共享的一只冰淇淋。超现实的回忆常常纠缠在无谓的细节里。她记起陈旧的老式木宅地板上滴下的雨水,一滴一滴。

  这个坚信于自我之不幸感的女人,在臆想的镜头中表达出尽力而为的分裂。竖条纹的马赛克碎碎地延展开,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温文尔雅、又最有撕裂感的臆想镜头。就这样,我们看到一个手拿叉子的主妇如何杀死一个不知廉耻的恶毒少女。这段不足五分钟的戏,看得我心惊动魄,明白这世间所见之景背后都可能有另一番恶狠狠的幻灭。

  所有欺骗都在一场被搅和的生日会中爆发了。主妇的母亲其实是个无所禁忌的骨感外婆,她抽着烟,貌似口无遮拦,却藏着身为女人和母亲的终极机密。这个外婆说,有了孩子的女人方才开始新的生活,生活走上正轨,直到孩子们长大,一切重新来过。主妇却问,身为母亲是否应该做到免除孩子的绝望和沮丧,难道不该建立一个状如空中庭院的家庭吗?于是,这个女儿对吹熄最后一根蜡烛的母亲说,来世成人,我要变成你的母亲,好好照顾你。

  两代女人以不同的方式谋划家庭。而无论怎样做,我们都可能失败。败得莫明其妙。败得荒唐可笑。正如儿子的电脑三维画中的野猿旅店,和,洁净整齐得像展示厅一般的住宅区——同样的不着尘埃,有如道具般、设定值般的伪造现实。作为“家”的这栋建筑物在儿子的电脑里腾空悬吊,像是家时代的摩天轮。我们呀,其实都在和陌生人分享一切虚伪善意的家庭、抑或、全人类。

  儿子则还在懵懂的年纪,只有他在问:朝南的一样大的窗户,是为了放进所有阳光、让所有人一样快乐吗?然而,得到的世故答案却是:为了让衣服快点干。

  在这部关于撕裂表面幸福的电影之结局处,主妇在闪电暴雨里呐喊,淋受血色的大雨,仿佛幻想中血腥残忍的真相人生。喊出去、流出去就仿佛一了百了。她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真正出生的地点,永远无法让不快乐的青春期重来一遍,永远无法挑选另一位母亲。正如她的母亲所说:家庭中本没有秘密,一切隐瞒只是为了保护;真正重要的东西,应该摘掉假牙,带进坟墓。

  假如幸福也是一种真相的话,你执着于不幸,便永远看不到幸福。果然,搭乘同一辆公车回家来的家族成员们一起叫门,给前来开门的母亲兼主妇兼妻子送上纯白的郁金香。电影有如此昭示希望的结局,当然显得感人,也因而有种胆敢和虚伪对立的愚忠。

  而我则突然发现,主妇家沙发上的靠垫布料和野猿的旋转床罩有着一样的花纹。若不是道具设计师在偷懒,那只能意味着:不管幸福是不是一场蓄意谋划的骗局,女人仍然在过程中留下了眷爱的真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