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07 01:20: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经典读后感有感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是一本由[美]史景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一):信仰给利玛窦的力量

  利玛窦远渡重洋来到明代中国传教,可谓困难重重,因为这里的文化、社会风俗、宗教和政治环境、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等等无不让他时常感到困惑、甚至置身危险处境。但他选择通过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化,坚持在中国开展传教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从未动摇,对此可以说我是真的蛮惊叹于信仰能够给予他如此大的力量。

  可能在那个时代,来往于意大利中国的一封家书要耗时数年,在一个中国人不知外国人是敌是友的环境中,心中一肚子苦水的利玛窦想吐露下自己的辛酸都很难吧。也许背井离乡,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给予他力量了。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二):史景迁这套书还有其他基本会不会出

  我看这套书还有几册,会不会出

  这套书我看不是完整的,现在只有10册。。。。。。。。。。。。。。。。。。。。。。。。。。。。。。。。。。。。。。。。。。。。。。。。。。。。。。。。。。。。。。。。。。。。。。。。。。。。。。。。。。。。。。。。。。。。。。。。。。。。。。。。。。。。。。。。。。。。。。。。。。。。。。。。。。。。。。。。。。。。。。。。。。。。。。。。。。。。。。。。。。。。。。。。。。。。。。。。。。。。。。。。。。。。。。。。。。。。。。。。。。。。。。。。。。。。。。。。。。。。。。。。。。。。。。。。。。。。。。。。。。。。。。。。。。。。。。。。。。。。。。。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三):史景迁这套书还有其他基本会不会出

  我看这套书还有天安门等等几册,会不会出

  这套书我看不是完整的,现在只有10册。。。。。。。。。。。。。。。。。。。。。。。。。。。。。。。。。。。。。。。。。。。。。。。。。。。。。。。。。。。。。。。。。。。。。。。。。。。。。。。。。。。。。。。。。。。。。。。。。。。。。。。。。。。。。。。。。。。。。。。。。。。。。。。。。。。。。。。。。。。。。。。。。。。。。。。。。。。。。。。。。。。。。。。。。。。。。。。。。。。。。。。。。。。。。。。。。。。。。。。。。。。。。。。。。。。。。。。。。。。。。。。。。。。。。。。。。。。。。。。。。。。。。。。。。。。。。。。。。。。。。。。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四):开端只有在事后才能呈现出其全部的意义!

  2019—81! “一切事情在肇事之际,是那样微弱渺小,人们都无法说服自己,它将来竟能成就如此宏达的局面。” 1580年,30岁的耶稣会神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澳门开始在中国传教,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终于获准在帝国首都定居,1609年第一个圣母会在北京成立,次年神父在北京去世。 本书作者以武,要,利,好四个汉字以及波涛种的使徒彼得,以马仵斯之途,所多玛之人,圣母玛利亚等四副宗教图画为线索,跟随利玛窦走进远东及中国,这片未知地域,给我们展现出16—17世纪东西方交流的宏阔图景。 自此,基督教在中国扎根下来,而后基督教会开始深深介入中国的历史,徐光启,汤若望,近代教会大学(北京燕京大学,天津辅仁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成都华西大学,南京金陵女子神学院),现代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湖南湘雅医院),慈幼园,基督教青年会、租借、治外法权等等 都深刻影响着古老中国的发展。 400年后的今天,喝着可乐,身穿体桖,牛仔裤,运动鞋,玩着iphone,看着好莱坞大片,满脑子民主、自由、法治、权利的我们看着全世界的made in China,谁又会想到若干年前的那个形单影只,迷茫而坚定的背影呢?! 开端只有在事后才能呈现出全部的意义。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五):传教士

  读书笔记403: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从武汉回宁波的高铁长达五个多小时,在孩子的吵闹声中把这部书读完。昨晚回到酒店的时候,躺在床上眯了一回,被冻醒的时候已然是十二点了。在豆瓣书店挑了这部书,女老板很是热情,结账的时候又推荐了两部书,于是一并拿了。

  史景迁的传记手法与众不同,之前读过得张岱就很是喜欢。汉唐来中土传法的主要是佛教,罗马的景教虽然也很早,但是传播范围有限,也不怎么吸收汉人。元代向西方输出武力,把伊斯兰和基督教也带了回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利玛窦到中国的时候,正好是中日关系紧张,明万历年间,基督教在东亚的传播并不顺利,日本统一之后开始大肆捕杀基督教徒,而在中国,随贸易和掠夺而来的传教士也很难获得官方和民间的认可。利玛窦记忆力惊人,这成为他融入士人阶层的一个切入点,中国的科举制度很多时候是考察士子们的记忆力。同时,他利用西方的科学知识又吸引了一批学者,最有名的就是上海的徐光启,依靠这些人的帮助,他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次介绍到了中国。他同晚年的李贽也有交集,一度想让他皈依。

  面对中国复杂的环境,利玛窦势必要做出很多妥协和牺牲,他要贿赂官员和太监,事实上,教会插手东方的贸易,得以有资金支持东方的传教事业,引起官方重视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贡,他们选择了欧洲的钟表,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里,故宫里大量美轮美奂的欧洲钟表我想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中国的吧。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二十五岁从葡萄牙坐船去印度传教,三十岁抵达澳门,开始了近三十年在中国的传教,期间他收到国内的信件,得知父母已亡,悲痛万分,之后又获悉父亲还活着,欣喜万分,写了份信回国,信未到,其父已死,死讯传回北京前,利玛窦已经溘然长逝,时年1610年5月。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六):当代翻译作品中还能看到这样的翻译水准,真的很开心

  我看过的当代翻译作品不多,而这部书的翻译水准可暂列top1。 现今的翻译作品可谓泥沙俱下,章可的这部翻译作品可谓神级翻译!(笑) 流畅度: 9分 ,译法短句为主,几乎未见“中式长难句”,翻译选词准确,整体文感趋同。 历史翻译专业度: 9分,注释详实,大量引用《明史》、地方志、文人墨集,作为本书互引。 最近愈发觉得,翻译是一件高门槛的差事,很多翻译作品烂,不是烂在对英文的理解,是烂在对中文词句的理解运用,也就是说,很多所谓翻译人员,自身的中文流畅表述能力都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更何况是表述他者作品。 一个好的译者,应当是出色的中文驾驭能力+深厚的外文(专业)理解功力+耐心细致的译笔推敲。 可想而知,达到三者俱佳,难度不低。 章可,简单查询可知,复旦文科班出身,说明受到过系统的中文运用训练,在历史专业学习研究十余载,说明专业学识非浅。 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本书涉及高度相关。 与其说这是章可的翻译作品,不如说是章可对史景迁这本书,细致理解和研究后的一个结果。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8.1[美]史景迁 / 2015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七):信仰的力量

  无意中买到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意外之喜,对于这本书以及记忆宫殿的兴趣,正如后记中所说的,一般是来自于TVB的读心神探,塔它让这种似乎神迹般的记忆术在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但是每次买到了书好像都徒有其表,这次阴差阳错竟然买到了电视剧中同款书籍,真是圆了我一个小小心愿。

  当翻开这本书时,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授记忆法的书籍,更像是打开了利玛窦的记忆大门,他的一生都被他放在了自己的记忆宫殿之中,记忆宫殿的第1步,你需要建造一座宫殿,利玛窦就从大西洋彼岸而来,为了传教事业不懈努力。

  在西方教会的传教士是需要进行系统学习的,不光是教育,更有技术,美术,音乐,数学等。他们需要用强大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天主教义,但是中国人的信仰其实很复杂,他们对于利玛窦的技术很感兴趣,却无关宗教,只是为了谋取仕途,即使有些人为了要学习技术来寻找利玛窦,也不过是在广阔中华民族中的沙砾而已。

  中国人自古就有唐诗三百首,儒家精神,连少儿都能以背诵为傲。

  即使现在我们依旧在考试面前展示出惊人的记忆力,而这种本土天然的记忆力,其实完全不需要对利玛窦的技术产生过多的依赖。

  而利玛窦虽然想要通过这门技巧将中国人引入天主教,很显然并没有起到了主导作用,只是加深了他的个人魅力而已。

  而以他的角度经历的这段中国历史,却叫人感觉比这技术更加触目惊心。明代中国官场收受贿赂成风,攀比明显,酷刑遍地。

  利玛窦,尤其对仗邢这个刑法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他亲眼见证了不少屈打成招的案例。

  本书同样对明中末时期,中日中葡中澳的贸易做了描述。

  在中国渐渐走向悲观的时候,正是西方航海技术快速发展之时,而利玛窦更加不能理解的是中国将火药用之于制作大量的烟花爆竹,可以比拟他们打造使用火量的数量。

  同时在传播教义时,中国人对于天主教的信仰终究比不过对佛教来的根深蒂固,同样是舶来品,佛教却长久的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利玛窦一直想将天主教带进中国,甚至为了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将圣母的位置提升到圣子之上。

  而中西文化差异横着太多的不可知因素,一个耶稣受难十字架像在外国是信仰,是提醒人们主为他们受的苦难,但对于那时候的中国人来看更像是邪术诅咒。

  而书中也提到了明代男性同性恋的普遍流行,让我们了解了更多不一样的那个时代。

  结果这是一个巨大的记忆宫殿,进入这里便进入了几百年前利玛窦的头脑中,看到了他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切。

  或许这是为来自遥远国度的神秘记忆术,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太过于遥不可及,但是那个时候的地理,人文,那些活在科教书中的历史,如今好像我们穿越到了利玛窦的身上,以现在人的身份经历着那个时候的一切,虚幻却又真实。

  最后利玛窦都将他的一生所见所闻放在了他的记忆宫殿之中,然后他关上了那扇门。

  本书以记忆术为切入点,以构造记忆宫殿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16世纪世纪东西方巨大立体式的地图。

  合上书,我们好像也过完了,一生,温暖的山城马切拉塔,狂风肆虐的印度洋,南国旖旎,北海冰封,安然的放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任时间流转星辰,变化依旧如初。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八):书里的笔记

  

*这位光彩照人的修辞女神形象,和偶像崇拜神(Idolatry)的可怕外表之间的对比是多么强烈呵,后者的形象由5世纪时的神学家和神话学者富尔根蒂尤(Fulgentius)创造,后来又被十四世纪的修士德瓦尔(Ridevall)编成易记的拉丁文诗歌。由于偶像崇拜神被描绘成一个娼妓,她的头顶始终悬着一个高声鸣叫的喇叭,提醒人们她的到来。当偶像崇拜的话题被提及时,这个形象在人们心中就会唤起,她让人很快就想到神学教诲的关键点:她因为背弃了上帝,和邪异的偶像们私通,才会沦为娼妓;她既聋又哑,因为富尔根蒂尤曾说,最早出现的偶像,是奴隶们为了减轻丧子父亲的痛苦而模仿死去儿子做成的人像,而对于应该摒弃这类迷信的真信仰,她既看不见,也听不到。

*我们应该记住,如果说,在某种层面上,我们要把利玛窦的事业置于天主教势力主动对抗宗教改革的大背景中,将其视为16世纪晚期依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枪炮推动的“欧洲扩张运动”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意义;那么同时,我们还应该从一个更为古老的背景,也就是前文艺复兴时代的诸多方面来看待他的事业,这让我们回想起中世纪,甚至古典时代,回想起那个由基督教神父和懂得魔法、炼金术、宇宙学和占星术的“有智计的人”来共同抚慰人类心情的世界。

*然而,圣依纳爵·罗耀拉又说,当这些敌人确信自己将被征服时,就会“像女人一样”屈服和顺从,但只要人们有一丝动摇,它就会立即充满“愤怒、仇恨和狂暴”。“如果人们开始害怕,或者受到诱惑而丧失斗争的勇气,那么人性的敌人就会比地球上任何野兽都更为凶残,他会带着极度的恶意,去释放自己扭曲的丑恶欲望。”

*在他的中文神学著述里,利玛窦曾经以海船上的舵手这一形象(和其他形象诸如弓箭手、制作地球仪的工匠、建筑师、印刷工等)为例,来说明一个人的技艺显然跟不上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的变化。但这其实只是他对自己读过的托马斯主义读物的一种附和。利玛窦觉得,舵手引领一艘大船在蕴藏无限危险的大海中航行,但远处的人却根本看不到舵手的行动,这一点同上帝安排人类命运的方式十分相似,当然,人类永远没法看到上帝。

*1596年10月12日,他在南昌给他意大利学校时代的好友弗利加蒂写了封信,在心中利玛窦回顾了当年他们俩是如何憧憬着到印度去传教,成为前往那片“被忽略的丛林”的“浩荡大军”的一份子。然而,他也向弗利加蒂保证,意大利的信仰生活其实和中国的一样丰富多彩,因为“一个人没有必要刻意为成为殉道者而向坚硬的钢铁上猛撞,也没必要为了成为朝圣者而踏上万里征途”。

*天主降世,欲乐则乐,欲苦则苦,而必择苦,绝不谬矣。世苦之中,蓄有大乐,世乐之际,藏有大苦,非上智也孰辩焉。

*数学知识的产生是人的一场胜利,但对数学的需求恰好也反映了人的弱点。正像阿奎那所说,上帝和天使们并不需要那些数学图式,因为所有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整齐划一的。因而,数学似乎提供了一种特别的精确,“数学处于自然和神学之间,但比它们都更有确定性”,同时,它没有情感的束缚,“如果一位几何学家作了一个正确的证明,这和他的食欲无关,也与他是欢乐抑或愤怒没有联系”。

*利玛窦认为,友谊,应该是超越钱财资助和其他物质考量的存在,它是条纽带,将两具毫不相干的肉身连接一心。在困境中,友谊方能显示它的珍贵——在顺境里友谊太容易维持,反而失去了它重要的意义。利玛窦借用了塞内卡的想法,他并不为他去世的好友们感到遗憾惋惜,因为在他们生时他就已预见其死亡,而其死后仿佛依然鲜活。而西塞罗给利玛窦的教益是,一个人若不无时无刻全身心帮助朋友,就不是真正的朋友,只能算是个商人。他还用了马提雅尔的反讽警句:人若朋友寥寥,就少了许多欢乐,但同时也省却了不少麻烦。而普鲁塔克带给利玛窦的则是巧妙的比喻:人如果非要和那些最无用的人交朋友,就像是走进了大染坊,难免会被染料溅一身。

*同样的,罗马与同时代的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人性的高贵与堕落在罗马的大街上并存。人若信教之心越虔诚,发现的就会越多。

*当万历皇帝了解到,欧洲的皇帝们拥有高层的宫殿,而自己居住在较高楼层时,他不禁哈哈大笑,这做法在他看来是很荒唐的。这个例子让利玛窦感受到“所有的人都满足于停留在他们所成长起来的生活方式中。”

*他完全不认同佛教关于为何要避开所有动物食品的解释——比如说万物众生一体,或者是灵魂转世之类的教义。利玛窦想说的是,斋戒之所以有意义,仅在于他是一种苦修的方式,那是为了让修行者铭记自己的罪恶,并对自身肉体的脆弱性保持长久的警醒。

*利玛窦的观点是,从各个角度来看,毕达哥拉斯式的灵魂转世学说是极为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一个事实:人类是其他所有生灵的主宰,上帝创造这些生灵,是为了让其服务于人,并各以其本性生存。若按转世之说,则人类之婚姻便无法成立,因为一个人永远无法知道是否会和已逝的先祖结婚,甚至会和自己已逝的亲生父母结婚;家庭内上下尊卑的结构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人所差使的男仆或女佣可能正是某个亲戚,甚至父母转世投胎;就连以家畜耕种或者驼拉都不行,因为自己父辈的魂灵可能正附在这畜生身上。而且,假设真有转世这回事,那么我们记忆里一定存有某些前世活动的踪迹,但这显然不对。

*1599年初在南京城的一次宴席上,他与知名的僧人三淮和尚就宗教问题展开辩论。两人争论的,主要是创世的意义以及人类心灵在此过程中能起的作用。三淮认为,人心具有无穷的创造能力,而利玛窦则针锋相对地分析,在超自然领域,人类心灵只有贮藏的功能和映射的能力。他告诉三淮,镜子毕竟只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辉,而不是创造出一个太阳。

*人之生也,母先痛苦。赤身出胎,开口便哭,似已自知生世之难。初生而弱,步不能移,三春之后,方免怀抱;壮则各有所役,无不劳苦,农夫四时反土于畎亩,客旅经年遍渡于山海,百工无时不勤动手足,士人昼夜剧神殚思焉。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者也。

*如若玛丽亚是花园、是旭日、是甘泉、是大地,那么按鲁道夫斯所说,她也是高塔、是城堡,耶稣基督虔心步入,而环绕城堡的水流,便是人世间所有泪水汇成的涌泉。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九):他以记忆术献祭天主——读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一)

  这个书名稍微有点怪异,我对它的理解,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单看书名,考虑到利玛窦在明末曾进入北京宫廷并供职其中,想当然地以为这本书是介绍他所见闻,发生在中国宫殿里的故事;第二,看了书前面的介绍,知道书里讲述了关于某种记忆术的内容,由此在阅读中抱了一种追寻“彩蛋”的愿望,眼光尽在字里行间仔细搜索,惟恐遗漏了什么(令人遗憾的是,书中只在第五章,对某种“记忆符号系统”和“定位记忆体系”,以及对利玛窦关于记忆法的内容稍有提及,此外再无任何稍有“武功秘籍”意味的记述);第三,随着阅读的深入,知道讲述的是利玛窦为增强自己的记忆,按照某种记忆方法,为自己搭建的虚拟的记忆宫殿——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只属于利玛窦——但是通过“参观”这一记忆宫殿——当然是在史景迁的导引和讲解之下——我们还是可以概貌领略利玛窦的传奇人生的。

  不知是否真是利玛窦自己构建的记忆宫殿——其有《西国记法》、《中国札记》等书传世——抑或是史景迁循此思路为利玛窦构建的记忆宫殿,以便将与利玛窦相关的事件归位安置,书中共提到了七个助记符号。这七个助记符号包括四个记忆形象和三幅图像(其中的第四个记忆形象也可以看作是第四幅图像),而四个记忆形象又进一步转化为四个取其象形含义的汉字:“武”、“要”、“利”、“好”。然而,这种归位,或者说助记应该说是相当牵强和无稽,甚至荒诞,堪称匪夷所思。比如说第一幅图像《波涛中的使徒》,描绘了使徒彼得在海水中挣扎,而基督在岸边站立的情景,由此,这一章的内容讲述了利玛窦梯航中国传教的艰难过程,以及他在中国经历的与航船以及洪水相关故事。或许这还勉强说得通,至少都是水,沾得上边,而第二个记忆形象,第二个汉字就相当天马行空了。它要讲述的内容是“回回”,其实就是西方几种宗教的竞争问题,而汉字“要”,则拆解成“西”、“女”,其在记忆宫殿中的具体形象为一个西域女子,要突出的只是“西域”!这脑洞开得也太大了吧?!

  总之,就是在这种近似奇幻的认知旅程中,基于利玛窦记忆宫殿中的七个注记符号,经过史景迁不管是否说得通的解说,利玛窦那充满传奇的一生在读者的头脑中形象了起来。可以说,史景迁把利玛窦记忆宫殿中的记忆形象复制到了每个读者的记忆宫殿中。

  书的《总序》篇名为《妙笔生花史景迁》,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译作。

  在看完这一系列中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一书后,我曾以《“穿缀”史料,“金缮”历史》为题谈了自己对史景迁中国历史写作特点的理解。出于同样的感受,我觉得用《奇思妙想史景迁》作为《总序》的篇名可能更为准确,它更精准地点出了史景迁作品的特点,而且,“奇思妙想”中所蕴含的创造性价值似乎比“妙笔生花”更为可贵。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二)

  在流连或者只是参观利玛窦记忆宫殿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他的“主业”。这个洋和尚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而来,并最终埋骨异乡,其目的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传教,传播上帝的福音——“给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带去信仰的曙光”(第322页)——而且这种传播还是相当策略地。史景迁在书中,自始至终并不隐晦这个问题,相反地,他不时地进行强调,从而将利玛窦的记忆法和他的传教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在这里,记忆法是利玛窦实施传教的一个工具,也是他打开古老中国的敲门砖:

  ——由于利玛窦自己是一位天主教传教士,因此他期望,一旦中国人开始重视他的记忆能力,就会顺此向他问询西方宗教,正是后者使得此种奇事得以可能。(第9页)

  ——利玛窦在华的经历表明,在中国大众的心目中很自然地认为他的记忆法来源于魔力……利玛窦认为,这些中国人到访主要有三个动机:他们相信耶稣会士能将水银变成白银,他们想要学习西方的数学,他们渴望学到利玛窦的记忆法。(第25页)

  ——利玛窦之所以想用他的记忆法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想引起中国人对他的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对上帝产生兴趣。(第189页)

  ——不论如何,利玛窦所做这一切,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中国人关注他的科学成就,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基督信仰。(第200页)

  ——由于他并没有着力推广基督教义中更为强硬的那部分,许多年长的中国士人很容易将其引为同道。(第201页)

  ——在1590年代后期,利玛窦找到了一套劝人皈依的办法,那就是发展私人关系和科学知识传播双管齐下。当然,利玛窦希望通过讨论严肃科学问题吸引优秀的中国学者(如瞿汝夔、李之藻、徐光启等)入教,这一做法被证明是有效的。(第202页)

  ——利玛窦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当然包括新的材料,但还有新的视角,让他们能拿来评估自己已有的知识,另外,利氏还给他们带来一种目的意识,使他们相信,在利玛窦的帮助下,他们能重新找回中国传统中失落的东西。徐光启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序中就表达了这种意识,该译本是他根据利玛窦的口译作笔述并修饰成文的。(第204页)

  ——当然,利玛窦时刻注意着中国社会里那些对传教能带来帮助的部分,他抓住了印书这个切口,大展拳脚。(第205页)

  ——利玛窦通过谈论记忆,或是几何学的分析,将宗教讨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第208页)

  ——为了让这福音能够传播,利玛窦身怀的技能、巧计、训练和记忆所能提供的林林总总的方法,都已用尽:棱镜、钟表、画像、欧几里得几何、传教文书、晚宴、教会神父、古希腊罗马哲学家,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圣母的神圣指引下一一展现。(第340页)

  从结果来看,不管是否得力于记忆术的运用,利玛窦的传教还是颇有成效的。这里,利玛窦的记忆术,还是他献祭给自己尊崇的天主的技艺。

  抛开其中的功利心,或者说目的性不谈,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来到中国“拓荒”的第一代西方传教士,其信仰之坚定、精神之纯粹以及境遇之多舛还是相当令人动容的。这也是美国作家、旅行家哈利•弗兰克在《百年前的中国:美国作家笔下的南国纪行》一书中所描述的,1920年代居住于庐山,生活舒适、待遇优渥的西方传教士所不能比拟的。

  (2020.3.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读后感(十):通过利玛窦想象中国

  如何再现一个逝去的年代?那通常大概只能依赖人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两者的结合可以唤回某些失落在时间中的那个世界的瞬间。不过人的寿命终究有限,个人切身所体验的经历很难超过上百年的时长,甚至即便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人的记忆也常常被证明为是不可靠的,而包括文献、档案、影像资料等在内的“历史”可说是一种“物化的记忆”,是真实的记录;相比起来,想象力常被视为是某种“错误的记忆”,甚或就是虚构,是非历史的,常常就是历史学所要驱逐、粉碎或使之破灭的那些东西。

  显而易见地,事件所发生的年代越是久远,可资凭借的历史文献就越是稀少,而当人们想要再现那个年代时,想象力就发挥得越加漫无边际。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曾举例说明:假如某年某地下过一场雪,那么在没有任何证人或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也就无法证明这场雪的确曾下过。事实上,历史文献再详尽,都不可能无止尽地记录一个逝去时空中所发生的所有事件,更何况,任何第一手的史料,都是具体个人记录下来的,难免带有主观倾向。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正如后现代史学所强调的那样,想象修辞,实际上是历史学中一个不可避免的书写策略。

  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晚明,一个距今四百多年的时代。鉴于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存在穿越的可能,我们在世的所有人都不可能长寿到对它有任何切身的记忆,因为不可避免地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和存世文物来感受和想象它——但那仍然只是那个庞大时空中所存留下的极小一部分碎片。我们不如老实承认:任何对那个时代的再现,在本质上都是我们后人的想象。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史景迁在撰写《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时想必深知这一点。这从全书的书写中就可看出:他采取的不是那种通过考索钩沉的努力来“还原历史真相”的实证主义方式,倒不如说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通过利玛窦的眼睛来“看见”晚明中国。

  利玛窦并不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西方人,但却可能是1840年之前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中最了解中国的一位。相比起自己的同乡马可•波罗,他与其说是被中国的光芒所吸引而来,倒不如说是为了把光芒引入中国,因而抱有截然不同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他有点像一位渡海而来的跨国商人,旨在将自己的商品推销给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一商品便是上帝之道,只不过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时常隐藏在他所带来的书籍、仪器和礼物之中。

  在这里,他遇到了无数困难。首先便是当时中国人在文化上的优越感,这往往阻碍着他们去接受西洋事物,何必呢?他们已有了一个自足而完善的世界,而任何西洋事物在这里都无法找到一个高到足够被人仰视的位置。其次则是中国文字所构成的繁复而庞大的知识体系,这对任何传道者而言都更像是障碍而非称手的工具。利玛窦令人惊叹之处在于,他以自己魔法般的记忆力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确实,当他发现中国人误认为他的记忆法来源于魔力时,他看来乐于利用这一误解。

  虽然在中国住了二十七年、结识了许多中国人,但恐怕无人能真正理解利玛窦:他的真正使命、他的思想和意识,都属于更广阔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属于中国。他对景教徒、开封犹太社群、契丹国即中国的考证,都是欧洲人长期感兴趣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却是当时的中国人不在意的,又或根本不成问题的。他所注意和归纳的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从本质上说,都潜在地以欧洲为参照系。史景迁说得对,尽管利玛窦“有时候被视为一个对中国毫无批评的完全的赞扬者,但他并不是。”他对中国的视角,始终是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对他而言,“中国”乃是一个庞大的单一整体,本身就像一座巨大繁复的迷宫,或许只有从外部才能看得更清楚,而他即便在进入之后,也从未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它。他是“内部的外人”。

  自然,利玛窦并非全知全能的上帝,他所看到的晚明中国,不免也会带上自己的主观色彩,然而在这里,历史叙述的问题在于:既然一个“真实的晚明中国”是不可能的,那么“利玛窦眼中的晚明中国”或许本身是更耐人寻味的事。作为第一个真正掌握汉语并阅读中国典籍的西方人,利玛窦似乎将汉字视为进入中国的关键钥匙,他的记忆法也可说是文化接触中翻译和再阐释的过程,对他而言那数量巨大的汉字大概就像是具备不同形状和意义的密码符号。讨论利玛窦的书籍早已汗牛充栋,史景迁独独选择“记忆”作为理解利玛窦和晚明中国的切入点,或许也是看出那不仅是中西文化交往的缩影,也是理解他一生的钥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那还像是历史学本身的隐喻——记忆本身就是历史真实性与历史书写的争论焦点。

  译者章可在译后记中说,“精彩的历史叙述,已能模糊‘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但说实话,史景迁这本书(或许也不止这本)常为人所争议乃至诟病的,也正是这一点。尽管对某些历史事件究竟是否“真实”,历史学家们也常常争论不休,但“想象”则通常是他们十分忌讳的,仿佛是行业的道德污点,是史学家最不应屈服的诱惑。全书读下来,行文优美流畅(其中自然也有译者的功劳),但有些段落的确不无过分文学化的嫌疑,画面感极强,最明显的莫过于结尾这样写利玛窦:“他的思绪飘荡,跨越时空,眼前展现的,是微微闪光的宫墙和立柱,是廊檐和雕饰精美的大门,在那后面,储放着许多记忆形象,那一切都来自阅读、经历,还有他那坚定的信仰。”这几乎已有几分像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历史与文学、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在此毫不犹豫地模糊了。

  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史景迁的叙述策略不无讨好读者之嫌(意思是他写得太易读了),从学术性的角度来说有点“水”,比不上另一些著作扎实。的确,像林金水著《利玛窦与中国》更符合一般史学研究的范式:运用大量材料来条分缕析地论证史实,并对历史人物做出盖棺论定式的评价,尤其重在利玛窦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以及将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等方面的“重大贡献”,而在他之后中国又如何经历了“科学倒退”。

  可以说,这与史景迁的根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写法。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原先所设定的目标读者不同(关于利玛窦对中国有何重大贡献,史景迁原著的英文读者大概并无兴趣),更是史观和史笔的不同。史景迁所感兴趣的显然并不是考证史实和评价利玛窦的历史功绩(但这却是中国传统纪传体史书特别热衷的事),他甚至干脆放弃了历史学的“严谨”,转而试图去呈现利玛窦所看到的中国,并引导着读者一起去感受这一点。由此,历史不完全是历史,而是与现时代有所共鸣的情境,不是一堆史料或细处的考证校订,而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这看起来是后现代的,但或许倒更接近于利玛窦本人当时的体验。鉴于长久以来中国的历史学家为了显示自己这门学科的“科学性”,不惜把历史著作写得乏味无比、把历史人物写得难以亲近,我在此很愿意投史景迁一票。

  已刊2016-03-21《三联生活周刊》

  ---------------------------------------------------------------------------------------------

  译文商榷:

  本书在之前在中国大陆已有两个中文译本,现在这个译本可谓后出转精,还校正了一些原著的小错(见下),不过某些地方似可商榷:

  .15-16:她既聋又哑……她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按,从前后文看,似应是“既盲又聋”?陈恒、梅义征译本《利玛窦的记忆之宫》p.12又作“她既聋又瞎”

  .19:[《巨人传》描绘]甚至还包括“捕风君”、“饭桶君”、“马屁君”等学者做的精深的全部评注。译注:这三个学者是“Bangbreeze,Scallywag,Claptrap”,都是拉伯雷为了讽刺而虚构的人物。陈梅译本p.17“与此同时,班布里兹(Bangbreeze)、斯卡利瓦格(Scallywag)以及克拉普特拉普(Claptrap)之类的学者也把自己的满腹经纶传授予他”,现译本显然好多了

  .27:[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人]他的一些同代人则更为可怜,他们梦想着一个新世界,在那里河流的堤岸是用意大利酸奶酪(ricotta)筑成,而天空中则雨点般落下饺子和杏仁糖:“饺子”给人的感觉是中国食物,陈梅本p.24作:“比他贫穷的同时代人都在幻想一个新世界,那里河流的堤岸是用乳清干酪做成,而天空则下着意大利式小方饺和杏仁蛋白软糖。”

  .63:[晚明]奉命平定倭寇的将领们迅速召集并打造出一支训练精良的部队,这些士兵大多来自西南边疆的傣族和苗族部落:陈梅本p.63也作“来自西南方的傣族与苗族土著民”,按,应是西南土司兵和狼兵,是指苗人与侗台语的族群,英语里Tai people指操侗台语民族,非专指今傣族

  .198:梅卡特(Mercator):墨卡托

  .205:抄写一篇文辞优美的悼文能换来八个达克特,甚至写几行书法也能值十分之一个法克特:第二个应该也是“达克特”

  .205:他仔细记录了中国的工匠如何把一整版倒置的书法文字刻在木板上,木板的材质通常是苹果木或梨木:按,恐应是枣木或梨木,所谓“灾梨祸枣”,中国当时并无苹果树

  .207:作者原文中将人名“祢衡”误作“Ni Heng”,“卢庄道”误作“Lu Jiangdao”;p.305:鄂本笃神父在到达肃州(原文为“Xuzhou”,应为肃州——译注);p.316:玛利亚在圣地伯利恒的牛棚生下了耶稣基督,译注:原文如此,较通行的说法是马厩。这两处校正应归功于译者

  .247:汞——通常在西方被称作水银,在中国叫丹砂:丹砂即辰砂,实际上是水银的硫化矿物原料

  .280:[中国物产丰富,利玛窦]发现中国不产的东西大概只有橄榄和杏树:按,杏为中国原产,此处原文或是almond?即巴旦杏

  .282-283:那些重建故宫时从华南地区以水路运来的巨木,还有那些用来做梁的雪松木:按,此处怀疑是楠木、杉木,中国原产的雪松只有一种喜马拉雅雪松,但生长在藏区,当时不可能采伐;英文中cedar除了指“雪松木”外,也指“杉木”。嘉靖年间京中多有大工程,所需大量楠杉高级木材大都来自湖广、川贵,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奏:“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转运岁月难计。”故此处South China所对应的也不是闽广等华南地区,而是泛指中国南部

  .331:“玛”是象形字,指国王骑在一匹马上:按,应是形声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