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怪的身体》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100字

2021-05-09 03:0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100字

  《古怪身体》是一本由[日] 鷲田清一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一):clothes mate

  我最喜欢巴黎世家的衣服,宽宽大大的穿起来超级舒服,正如书中所写衣服让身体与外界环境产生了联系,这种微妙的结合直接连接了大脑,各种不同的感觉随之而来,时尚让你不断的更新原有的存在的属于身体与外界的平衡感,不同人的不同风格也是对身体本来的不平衡的一种平衡,舒服个性安全开心愉悦是时尚潮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传达给身体的和大脑的,所以时尚才会有不同的风格,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选择不同的风格让自己的身体达到最舒服的状态,永远不要放弃追求时尚,做时髦的新新人,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感知到本属于他的最大化的像。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二):身体就是一个行走的箱子,我们摇晃箱子,看能被接受怎样的改变

  这是一本睡前躺着看还要爬起来找便签贴感想的书!

  我发现,当越长越大,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简单,因为,很少发现新的想法和思维了。古怪的身体这本小小的哲学书,在穿衣服这件每天都发生的小小的事情上,引入了很多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眼前一亮,是棒的。

  以下还是摘抄一些书中的观点和想法,给自己做个笔记。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三):身体在时尚的范畴是什么?

  这是一本作者叨叨的集合,没有完整的体系,就是聊聊时尚与身体的关系。

  如果人裸体,撇开性欲,大部分情况下我不会觉得人那具肉体好看。可是穿上比基尼后会显得更好看。我们总是装扮自己的身体,掩饰或者突出身体的某些部分。某个意义上来说,衣服一种社会语言,而且是每个人都必须说的那种。衣服成了最明显的语言,可是哲学家对此却所说甚少,不能不说是遗憾。

  作者非常喜欢三宅一生,川久保玲这些前卫设计师。他们表达自己对于社会规则的认知,或是反抗,或是隐藏,衣服是表达一种感觉。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四):时尚,更像是人类自欺的一种方式

  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1)身体为什么是古怪的?第(2)个问题才是作者一直阐述的,即时尚是什么?

  首先,身体为什么是古怪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但是每个人并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切入认清这个属于自己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个想像的产物,作者称之为“像”。身体属于我们自己,但自己却认不清,而是需要通过他人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身体。矛盾呀。所以也是“古怪”的呀!

  接着引出第(2)个问题,时尚是什么?

  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既然认不清自己的身体,可以换种方式去感受身体呀!所以,时尚就是人类探索和认清自己身体延伸出来的一种文化,是对我们身体加工的一种方式的体现。而时尚的本质是创造一种质感,作用的对象就是我们身体,这种皮肤的感觉,才是时尚所在。时尚的载体(衣服、鞋子、装饰品等)都是为了创造这种感觉。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五):你的衣服在诉说

  之前和一位在时尚女装行业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老司机聊天,老司机侃侃而谈,说了他对行业的诸多见解,“在目前快时尚占据主流的今天,服装行业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效率。”

  我继续请教询问:能讲讲您对快时尚的理解吗?

  老司机的答案并不让人满意,这个问题就继续停留在脑海中:它是淘宝京东唯品会不断上新的打折促销?还是店铺里的换季上新?是今年流行的蓝条纹?一字衫?我们在追求潮牌时尚的时候其实在追求什么?为什么时装周上模特穿的都是我看不懂的衣服?我们购买一件衣服买的仅仅是一件衣服吗?

  鹫田清一在《古怪的身体》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没有给出明晰的答案,而是像一个引路人,坦诚地说出他对于时尚、服装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他没有告诉读者要如何穿衣搭配看起来有国际范儿,而是在述说着“我们先来看看,世世代代人们追求的时尚,诸多女性对美的无尽渴求,这些到底都是什么?”

衣服、身体与行为的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六):不被社会消遣

  读鹫田清一《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

  不被社会消遣,主动打破被制定的自己,从穿衣打扮开始。

  选择一套服装,就是在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意识,认识和表达自己的这一个过程是值得被尊重的,代表着一颗热烈的和世界互动的心。假设地铁里每个人都剪那样的头发,梳当下流行的刘海,穿那样的衬衫,系那样的领带,就好像是放弃了要表达自己一样。

  什么是时尚,时尚即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做被制定的自己,我们才有更多的空间去尝试,去玩耍,去体验,去重新排列组合。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的规章制度,Win Wenders采访山本耀司时,耀司说了一句这

  样的话我觉得深有感触:“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想着我不要和大人们穿成一个样,我要打破这种平衡,总是故意穿的比较邋遢…”高田贤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的成衣无疑是特立独行的,通过破坏传统服饰的规则来制衣,一直以来都在做着奇怪的甚至说不合身的衣服,他们能准确的理解每个时期的“时尚”,利用剪裁工艺处理面料肌理进行破坏和重组,缝上记忆让人穿上时间,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和时代感,这种看似奇葩的街头服饰是对这种“不自由”的观念的抗议和对当下社会大众审美的批判,然而越是发达国家对特立独行的街头时尚的包容性越高也更加多元化,所以日本、欧美国家的时装一直走在前沿。

  这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似乎并没有影响国人对各类奢侈品的疯狂消费。奢侈品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或是时尚这种观点已根深蒂固,见客户总是需要体面一点的服装包装自己也好,背着和自己不相称的大妈款Gucci包包也好,要有意识的思考这些观点成为主流的原因并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再选择接受或者反抗,并非无意中接受的这个时代强加给我们的价值标准。COMMEdesGARCONS也好,无印良品,gap,zara也好,我想再次挑选服装的时候很难像以前一样单纯的认为好看或者流行而剁手下单,我会想着面料和身体的碰触感,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设计师想表达什么,开始观察自己在穿衣时的各种感觉。(文/肉肉)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七):时尚的治愈作用

  你是否有过穿着臃肿邋里邋遢并且对自己的这种“土土的”状态无比沮丧的时候?是否有在外出游玩拍了几百张照片之后仍然挑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的时候?是否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极端不想开始上班? 坦白讲,我是有过的。 每当有这样的时刻,你是如何治愈自己的呢?或者说,你是如何说服自己从丧的状态里振作起来的呢? 有的时候,我会选择给自己一段独处时间。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像野兽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看看豆瓣,看看喜欢的博主的治愈系的文字和视频,读一读文字温暖的书籍,然后心情平静地上班去。 有的时候,我会选择把自己全身上下收拾得干干净净,穿上精心挑选的衣服,认认真真地涂睫毛、画眼线、涂眼影、腮红,然后穿上喜欢的高跟鞋,星光灿烂地出门去。 我曾经一度依赖前一种“治愈方法”,但是事实上后一种更加的快捷有效。这让我很疑惑,服装和外貌的修饰为何能有这么大的效果?时尚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直到我读到了鹫田清一在《古怪的身体》里的如下一段描述才恍然大悟。 “我们本身这千疮百孔、不平衡的存在,有了衣服的支撑,给予了我们小小的自由。这种自由让我们去抵抗时代带来的压力,告诉自己“这样不行”,然后在自己的表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变化,脱离人生的种种“不幸”,这就是我们说的时尚感觉。” 原来,“时尚”是对抗"现在"的一种方式。 至于衣服和化妆对于身体的意义,他还提到: “用口红将嘴唇与其周围分开,用眼线围住眼睛,头发的造型、指甲油、项链和手镯等,都在象征性地将身体分割开来,在身体的表面画线,将它分成不同的部分,让每个部分都拥有不同的意义,而这切割线越锋利,带来的诱惑力就越大。” (鹫田清一《古怪的身体》) 第一次有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诠释化妆的意义——原来,化妆的修饰的本质是在于“象征性地将身体分割开来,在身体的表面画线,将它分成不同的部分,让每个部分都有意义”。 一成不变,是接近死亡的一种方式,化妆就是给你的“现在”赋予意义。而时尚,就是帮你打破现状,抵抗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化妆”代表着进取,“时尚”代表着生命力。 所以,各位男女同胞们,不要停下“打扮”的手,一旦你成了“这条街最靓的仔”,你的现在的烦恼就一扫而空了。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八):想要让蜉蝣的身体着陆,唯有变得更轻

  1

  “人的视线往往总被布和露出的身体之间的界限所吸引。而视线锁定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服装的重点...身体被象征性地分割了吧”

  “而这切割线越锋利,带来的诱惑力就越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分割和划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时尚则将这种意义用更加象征性的手法表现出来”

  “从体内排出的东西,只要能拂去,扔在看不见的地方,就不是个问题...而当界限模糊的时候,或者说里外不分、你我不明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产生恶心的感觉”

  “让人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是一个矗立在分界线上的存在,一个无法分类的存在,所以才会激起我们心中强烈的情感。”

  “与其说它个中藏着真理,不如说它是让人有一种里面藏着奥秘的感觉”

  “其实衣服真正想要隐藏的是‘其实没有什么好藏的’这么一件事,这就是‘隐藏’这件事的精髓”

  2

  “而时尚正是作为社会的皮肤,‘让深藏于暗处的东西一点一点浮上表面’ ”

  “我们在时尚的冒险中,不停尝试,不停犯错,在自己身上进行各种意义上的社会制度重组”

  “我们绝不能钻进一个被制定好的皮囊里就安心的高枕无忧,而是应该尽全力去撕烂这个虚伪的皮囊。我们本身不完美的存在,才是我们作为人的特权。自己的不完美...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去尝试,去玩耍,去重新排列组合..走向一个‘离出生时的自己特别遥远,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地方’ ”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是准备好要把自己底朝天地全部废弃重头再来的时候,就是把‘合身’和‘相应身份’这样的观念全部抛开的时候”

  “如果太自由了,服装的选择过多,多到没有边界,反而越来越难找到自己”

  3 不平衡的存在

  没太弄懂,不引了

  章末引出衣服、妆容是内在灵魂和外在宇宙之间的交流媒介

  4

  “时尚唯一的目的就是逆转好不容易创造的奢华...时尚激发着人们对新的东西、别的东西的欲望,而在同时又不断地推翻自己已经完美铸造的模型”

  “时尚一般特别注重表面的比例与平衡,而其诞生的原因正是我们自己平衡的欠缺”

  “我们的存在,在一种意义上说,是这样一个缝缝补补、拼拼凑凑的结果...在想象力有些衰弱的时候,衣服则能够勉强地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以至于我们不会不安,不会失控,不会崩溃”

  “我们本身就是古怪的存在...大多时尚中都试图将这种根源性的‘缺陷’隐藏起来,用豪华与优雅去装饰。可这样一来,更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与之的差距”

  “我们本身就是弱小与疲惫的存在。我们本身也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

  “优秀的设计师看上去是在处理各种面料的肌理,而实际上的结局,是让人穿上时间”

  “我们本身这千疮百孔、不平衡的存在,有了衣服的支撑,给予了我们小小的自由”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九):时尚的根本是为了让个体保持感受力

  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穿衣如此,处世亦如此。——读鹫田清一《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

  时尚是什么?也许首先被想到的就是,时尚是穿衣打扮,但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时尚更是一个找寻自己的过程,是关于身体的哲学。

  《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是一个哲学家对时尚的解释。鹫田清一利用身体哲学的角度去解读时尚,把时尚放在了一个世界观价值观的讨论范畴之内。读这本书的时候难免会觉得作者的思维跳跃得很快,毕竟是哲学家嘛,所以有时还要停下来花点时间想想前一章和后一章的联系,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书里那些有趣新鲜的观点的闪光。总的来说是一次对时尚的严肃又有趣的探讨。

  在这里不想复述作者的解读,而想把自己思考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1、时尚是一个找寻自己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值得尊重。时尚这个在身体表面的游戏,看似是穿衣打扮,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时尚才是有生命力的。以前看日本杂志,看到一些日本男性的“邋遢”形象都会有点不快——不长不短又看似油腻的头发,爱穿层次很多很拖沓或者破烂的衣服。但看了书之后,突然意识到,谁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优雅,整齐有秩序?这种不修边幅也许就是表达了一种对“合身”的概念的反抗,我们就像摇晃盒子猜里面是什么礼物一样去尝试不同的衣服“摇晃”自己的形象,直到找到自己为止。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自己身体的理解以及通过衣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但凡有过对自己身体思考的过程,都值得尊重,因为它们都代表了一颗颗热烈地与世界互动的心。有人喜欢优雅稳重,就会有人喜欢随意和反抗,任何一种观念都没有是非对错,反而应该鼓励这种多元性以及让自己有这种审美的包容性,去探讨每种衣着风格背后是什么样的一种世界观。

  2、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做被制定的自己。鹫田清一说:“我们本身不完美的存在,才是我们作为人的特权”。自己的不完美,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去尝试,去玩耍,去体验,去重新排列组合。“我们一定不能成为被制定的自己,而是时刻都要做好准备,走向一个离出生时的自己特别遥远,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地方“。曾经有朋友跟我说过,她会为了自己的不明智的选择而焦虑,我当时安慰她说,做点错事才证明我们还年轻啊。现在想想,如果我们一直表现完美,都做着“是”的事情,那是多么没有新鲜感的存在,稍稍给出一点“非”,反而让人有种惊喜感。完美往往像个谎言,有瑕疵的才是真实。现在的我也不像以前那样害怕和介意犯错,活得越久也越宽容自己,这也是一种让自己活得容易些的方式。

  3、时尚就是为了让个体保持感受力。拒绝无意识的跟随,保持生命的张力,是时尚的原则。山本耀司做不是衣服的衣服,脱下来比穿上的感觉好,就是要颠覆穿衣舒适的观念,这种破坏能让人思考更多关于时间和记忆;川保久玲的衣服,特立独行,完全与优雅无关,为的是表达设计者对这个时代审美根基的批评性,指向了任何一个人在无意中接受的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保持感受力,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反主流,而是强调“意识”这个问题,要保持我们生而为人的思考的主动性和活跃的批判意识,在有意识的前提下思考这个观念的成为主流的原因,再选择接受还是反抗。不管是对时尚还是其他,保持感受力是我们存在在世界上很重要的力量。

  看了这本书之后,以后去买衣服,怕是很难想以前一样只是觉得衣服好看或者最近流行而去选择,而会考虑我选择这件衣服想表达什么,多点思考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样想想,这钱花得也有点哲学的意义了呢。

  《古怪的身体》读后感(十):你知道你现在身体上每一寸部位都是什么感觉吗。

  年级组的文献汇报改为下周了,终于可以稍稍轻松一下过来写个读后感。

  对了,研一刚入学的时候听说大家要做什么读书报告,我当时还一乐,心想,哇,虽然读研感觉很枯燥,但是这种方式每周还可以跟大家交流读的书的读后感好棒呀,结果,尼玛。。。文献汇报就文献汇报,还叫什么读书报告。。。我特别讨厌那些名不副实的名字,比如我当年入坑的专业:动物科学,明明就可以叫家畜动物生产你叫什么动物科学!搞得我一脸期待好像读了这个专业就能对世界上的珍禽猛兽如数家珍。现在读研专业的名字到是言简意赅:动物繁殖,多清楚,就是只要你是动物,我就想办法让你生生生,不能生就拿出来给你体外生!

  言归正传,上上周去方所溜达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本《古怪的身体》,因为它跟山本耀司的自传放在一起心想:不是写时尚设计的吗,怎么叫古怪的身体,就拿起来站在一边读了几页,发现非常有意思,找了个楼梯坐下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说起为什么对山本耀司这么感兴趣,是因为之前追的脱口秀《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读过一段山本耀司对当下日本女孩的穿衣打扮做的一番评论,我当时很惊讶这是谁敢这么说万千宅男心中完美女神的形象,百度百科一下山本耀司和其对服饰独到的设计理念,觉得这个人还真是时尚界的独树一帜,然而他的衣服我并买不起【摊手】。

  《古怪的身体》第一章讲的看似跟衣服没什么关系,因为作者是个学哲学的,所以他写了人对自己一无所知。每个人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因为人永远也看不清看不全自己。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脸,和我们脸上不加修饰通过表情传达出的信息的人居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我们要看什么必须借助镜子,即使这样,有些地方我们仍然看不到或者要非常费劲。

  作者有个观点说,其实人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好隐私的,都是可见的,只不过随着人类发展,我们滋生了一些观念,这些观念还相当龌龊,所以导致并没有什么好隐私的身体就被迫要把某些地方遮起来,而脸呀,脖子,手这些就露了出来(当然不包括某些信仰民族)。所以,慢慢地提到了时尚,时尚就是有些地方要遮,有些地方不遮,这遮与不遮之间,就是时尚。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这东西还是挺难的,毕竟你看袜子长一点和短一点点的效果都不同,要么说时尚这东西怎么跟时代有关。比如前些年韩流流行裤腿长过脚底,还是喇叭裤;现在流行短裤还是收口的,露出脚踝,露到什么高度也是长一点和短一点的效果都不同。

  读本书之前,对于从小我妈给啥穿啥,到长大后还不会买衣服搭配穿衣服的我,对时尚这个词在我脑中就是奢侈品牌和各种潮牌以及流行的杂糅。而本书后一章作者讲到了时尚的本质,为什么会滋生出时尚,就是人对社会以及自己的态度。

  看我们六十年代穿的什么衣服,制服,服服帖帖立立整整的,还是蓝灰,深灰色,目的是要求统一拒绝异类,我们上学的校服也是同理。到后来我们走入了社会,开始急迫展现自我,也开始反抗社会强加给我们的理念。所以年轻人开始在衣服上表达自我,和对大众平庸的反抗:如把袖子拉长,裤子肥大,等等,还有很多大多数人看不懂的甚至看似丑陋的衣服:破洞设计,做旧设计等等。

  看完我也明白了,真是这么个理,我们生在文化大碰撞,言论自由,你喜欢什么就看什么做什么的时代,衣服就代表了我们自己,你穿什么样的衣服其实已经超过了保暖这一层面,而是穿衣代表了自己的态度。不是人人都趋之若鹜的奢侈品,也不是随便跟风的潮牌,而是你自己要跟自己做朋友,用心了解自己,感受自己的每一寸皮肤和内外,再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展现在衣着上,这就是时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