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4 03:3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的读后感大全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是一本由[美] 亨利·戴维·梭罗 / [美] 杰弗里·S.克莱默 (注疏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一):怎么少了一篇重要的文章?

  此书太有名了!主要是书中有一章,号召人们不要同政府合作。这可太少见了。西方的国家中,尤其是美国,把政府视为是同公民对立的一个怪物。为什么美国要允许公民持枪,不是为了对付强盗或者是匪徒,就是要对抗政府。这批人,当年从欧洲大陆跑了过来,最心有余悸的就是政府。当年在欧洲大陆上,政府,当然也有教会,把这批人害苦了,所以,移民,跑到新大陆来了。说实话,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其中的这个著名论断我知道。还是要拜读一下的哟!好书!咦?

  写完这些评论,我上网搜索瓦尔登湖的图书目录,居然没有我说的那篇文章?我记得是在第一篇啊?题目好像是,公民不合作论?难道是我记错了?无奈,找出我收藏的英文原版,在梭罗描写瓦尔登湖自然风景的前面,赫然一篇文字,公民不合作论。看来中文本删除了。可惜啊!当然,严格讲,它是瓦尔登湖散文集的外篇。也难怪了。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二):心灵休息的小站

  在现代社会的今天,看看我们周边的设备,电话手机电脑汽车高铁华丽的服装高新科技产品等等等等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着,一到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买东西上网,如此方便,习惯于现代生活的我,甚至根本不敢想象离开这一切现代化设备如何生活,他们虽然提供给我们方便,但是我们也渐渐在这个物质及其丰富的社会慢慢迷失自己,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大脑,手机不断,电脑不断,周围的熙熙攘攘,国家的经济发展等等无论是你想关注还是不想关注的问题都在满满的占据的你的大脑,剥夺你思考的空间和权利,成为高新科技的行尸走肉。

  作者通过在瓦尔登湖两年的独居生活,描述了他在这两年之间逃离现代社会,返璞归真的生活,更主要的是他离开现代化的生活,更多的在自然中发现更多的美,更多人生的意义与乐趣,也时常在思考着自己,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如此简朴的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给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课。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三):当生活被记录生活的媒介拉低了档次

  看瓦尔登湖,虽然看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梭罗可爱的描写(比如很多精妙的比喻)萌到,但是还是感觉读得很吃力,看来还是我修炼得不够。

  接下来讲正题。

  为什么我会这么觉得呢?因为其实瓦尔登湖就等于是梭罗住在瓦尔登湖的时候的日记、生活随记。而我们现代人的日记、生活随记是什么呢?是朋友圈,是instagram。这些都只能让我们很匆忙地、很碎片式地记录我们的生活,来不及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反思,或者说,深入地思考。我觉得,还是只有写很大段很大段、全部都是肺腑之言、不用担心别人会不会点赞的文字作为记录生活的媒介,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活得更加有深度。所以我觉得豆瓣日记真的挺好的。让人好像梭罗一样沉静下来,认真地记录生活的小趣事,抒写自己的感想。别人读不读,无所谓,这是我的世界。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四):瓦尔登湖

  早已不是第一次读《瓦尔登湖》了,事实上每次我都是字斟句酌地读完它,这次仍然读得缓慢,几乎花去一个礼拜的时间,每页纸张停留时间不短于三分钟。我第一次发现梭罗的局限,他的描写有时候过于失实,一种混乱的联想和毫无根据的夸张,他本人也偶尔表现出虚伪、自负、前后不一的性格。不仅在文学层面,还有他的人格层面我曾以之为完美的高大塑像崩塌了。但我仍然很喜欢他和他的《瓦尔登湖》,一个像他这样热爱自然的人就是人类中的圣徒,不过圣徒也有缺陷,我很高兴我看见了他的真实和人的一面,梭罗不是神。而他的文字总体上瑕不掩瑜,那里不止有山川风物的灵气,还有梭罗稍显啰嗦和一厢情愿的“布道”,他的哲学。《瓦尔登湖》和他其他的作品一样既常读常新又有着恒古不变的内核,就像冰雪融化后瓦尔登湖的水域。这个版本很好,注释详尽,几乎与正文字数差不多。主要通过梭罗本人和他朋友的日记为正文做解释和补充,以更全面的呈现梭罗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的嬗变。遗憾的是翻译差劲,数不清的语法错误。出版社编辑差劲,数不清的错字没有纠正。装帧很漂亮,取下书衣,内封为黑色硬壳,唯有书脊和书壳有WALDEN银粉嵌字。深绿色书签带像夏日浓荫下的湖水。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五):自由胜于一切

  这本书适合在穷又不追逐名利的时候去读,这时候的心态跟梭罗一样,纯粹是在享受生活,你刚好可以维持生活现状,吃饱穿暖,没有多余的钱去奢侈,只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制造生活的乐趣。慢下脚步来欣赏生活,你可以很早起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阳台上安安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然后从容地喝上一杯蜂蜜水,吃完早餐去上班,当年不紧不慢地完成了一天工作,合上电脑,下班回去,吃上一个苹果,又可以约上几个朋友,去跑步或者去打球,淋漓尽致地出一身汗,回来洗个澡好好谁上一觉,一天美好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没有烦恼没有遗憾,不去觊觎别人的额万贯家财,不去羡慕别人的锦衣玉食,不用担心 明天没有饭吃,不用担心朋友突然离去,你要的一切生活都可以满足,你有足够的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像梭罗一样,自己建一栋房子,自给自足!

  我特备钦佩作者描写树林的那些不速之客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那些小精灵的啄食状态,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那一群自然的小精灵中间,和他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读这本书就像喝着一杯甘甜的山泉水,没有丝毫腻味,没有丝毫饱胀,只有满腹的馨甜,希望它汩汩不断,当最后她戛然而止的时候,满心的失落,很想从头再来一遍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六):本书装帧是极好的,可杜先生的翻译大负恩泽,大消臣读书的兴致

  我是冲着99微信上李银河的推荐,买了这本书,甚至都没试读。。。

  我之前读过walden,是上学时候路边摊买的盗版,还是英汉对照本,读的朗朗上口,甚至有时候觉得梭罗讲述的口气有些诙谐。单本书读到第87页实在读不下去了,感觉特别晦涩难解,搞得费了半天劲,从纸箱中我翻出那本盗版书,按照英文对照,才能读下去,因为逻辑性差,因为好多没主语没宾语的,读者特别扭,总感觉像是大一、大二学生翻译的还要扣语法分。。。(原来我上学时,老板经常组织大家翻译,每人30-50页,然后凑再到一起)。

  我不是来砸场子的,也没那么多时间。举两个短点儿的例子吧:

  1、本书page13/para3的开头一句。英文原文:

  i think that we may safely trust a good deal more then we do. we may waive just so much care of ourselves as we honestly bestow elsewhere.

  杜译文:我认为,我们可以安全放心地去相信,比眼下相信得更多一些。我们可以减少对我们自己的关心,减少之后,把剩下的一切都诚实地给予他人。

  我的看法:第一句相信没有宾语。第二句翻译的太费解了、太罗嗦了。

  这样翻译可能会更好理解:我认为,我们可以泰然相信的事情,要比我们实际上相信的多得多。我们能放弃多少对自己的关怀,才能够真诚地给予别人多少关怀。

  2、本书page87/para1最后一句。英文原文:

  ut i would not stand between any man and his genius; and to him who dose this work, which i decline, with his whole heart and soul and life, i would say, persevere, even if the world call it doing evil, as it is most likely they will.

  杜译文:但是,我不会阻拦任何人去维护他的天性;我虽然不做善事,但对那个一辈子全心全意承担这种义务,虽然我推辞这种义务,但我还是会说,坚持,即使世界称它是作恶——而世界完全可能是会这么做的。

  我的看法:很难读懂,“但对那个一辈子全心全意承担这种义务”至少缺“的人”吧;“世界称它是作恶”中的“它”是指什么?指的是“一辈子全心全意承担这种义务”,还是梭罗“推辞这种义务”?哪位看官能看懂?小子我是没看懂。

  这样翻译可能会更好理解:可是我不会阻拦一个人去发挥他的天性;我虽然不做善事,但是对一辈子全心全意地做着的人,我会和他说,即使全世界很可能说这是“作恶”,你们还是要坚持下去。

  全书装帧精良,纸品上乘,可见书商和出版社是下了功夫的。但前段时间刚读过聂震宁老总的《舍不得读完的书》,讲文化要与商业完美结合,要精心做书才会有精品,出版人是要有良心,不能只顾着赚钱。作家呢?教授呢?怎么育人呢?这书好像也对不起李银河的广告吧,呵呵。

  忘了说,这本书的目录翻译的比我那本地摊货好,我那本第一章叫:经济(本书叫简朴生活),第三章叫:声音(声籁)。。。。

  当今时代,好书也经常被吐槽,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烂书,我更会呸一下。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七):消费主义今天的一剂良药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代表著作。但是由于本书使用的典故繁多并且大量使用隐喻,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克莱默注解的全注疏本对于正确理解本书的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该书的中译本在2017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以,我们可以把梭罗在瓦尔登湖附近建造一间小木屋,并过着两年的简单生活视作为一种修行。通过简朴的生活本身,包括盖房子,砍柴,种地,捕鱼,梭罗实际上在体会生命的真谛。梭罗认为,作为猎人,渔夫,伐木人在森林中劳动,就可以比诗人或者哲学家更好的观察大自然。他同时认为,如果一个人只限于阅读,那么就会忘记另一种一切事物都在使用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无需比喻就能够完善表达”,“任何方法和学科,都不能取代我们应该随时保持警觉的必要性”。因此,通过把自己沉浸到大自然中,人就有可能得到启迪。

  亲近自然,简朴的生活和劳动,内心反省,最终达到启迪。这个思路实际上和中国传统禅宗达到“顿悟”的做法异曲同工。当然不能说梭罗一定是直接受到禅宗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梭罗确实受到过印度文化和中国哲学影响。因此他在这两个禅宗思想的母体上重新组装出类似禅宗的思维方式也不能说是意外。

  梭罗生活的目的是在于发现生命或者宇宙的实质。即回答所谓的“真性”问题。因为时光流逝,万物都在变迁。生命有限,而你今天认为重要的东西可能明天就不复存在了。那么是不是有某种恒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呢?在“生活在何处,生活的目的”这一章中,梭罗把流逝的时间比作小溪,他把自己的生活比作在小溪中钓鱼。他想做的是透过流动的溪水,看到小溪沙质的底部。这个比喻实际上就是他希望能够看到的宇宙的实质。这种实质在梭罗心中就是上帝。当然如果在禅宗中就是佛。但是,如果推广到现代人文主义,你理解为某种真理,也同样是可以的。

  梭罗认为,他“生活在宇宙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和“历史上最吸引我的时代”。他发现“我的房子实际上就是宇宙中这么一个地方,它偏僻隐退,但又永远是全新的,永远不着尘埃”。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比喻。他的小屋实际上就是无限时空中给自己的心灵找到的一个角落。宇宙之大,何以容身?这个是千古以来各国哲人探索的问题。实际上,关键不是肉体的身体,而是人内在的心灵。倪瓒的一江两岸的绘画中为什么必然得在近岸处画一个小亭子?这个小亭子就是倪云林心灵的容纳之所。而梭罗的小屋实际上就是扮演了云林的亭子的角色。

  在今天消费主义主导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貌似有无数的选择,都有无数的事需要去做。每一件事,比如买房,投资,小孩出国留学,自己国际旅游,甚至美容,好像都是“刚需”,都没法放弃。然而,资源就这么些,要办的事又那么多,人人不免生活在焦虑之中。然而,每天晚上入睡前如果你仔细想想,又有多少件事是你真的必须做的呢?一定角度上讲,这种“刚需”的膨胀实际上也就是人欲望的膨胀。欲望就像火一样,如果不加以约束,必然吞没一个人的人生。因此难怪大多数宗教都会把地狱描绘成充满烈火的场所。因为,无控的欲望实际上就是地狱而已。因此,在现代社会立足,人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你真正需要的。

  这一点也就是《瓦尔登湖》一书在今天的意义。梭罗教导我们,要“活得有意义,只面对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事实,看看能不能学到生活可以教给我的东西,而不是在我行将离世的时候,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觉得记住这句话,利用《瓦尔登湖》书中描述的方法去体验世界的实质,一个人必然可以脱离被单纯而空洞的欲望所支配,从而在目前的消费主义的社会中活出生命的“真性”。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八):三联生活周刊:读书 | 10问《瓦尔登湖》注疏作者杰夫里·克莱默

  原创 2015-08-16 杜先菊 三联生活周刊

  秋叶红了又败了之后,冬雪也如期而至,等克莱默先生、张又年和我终于找到一个大家都合适的时间时,时令已是隆冬。那一天的天气却是出奇的好,进入林中的小路并无积雪。

  我们参观时,克莱默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他最珍贵的收藏——梭罗的手稿、他妹妹的绘画、梭罗家族粉笔厂出产的粉笔等等,然后带我们在研究所周围转了一圈。我和张先生都在软件公司上班,和杰夫畅谈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两人共同的感觉就是,清晨最好的时光来拜访这个宁静的世外桃源,真是不想回去上班了。

  面谈时基本上是闲谈,为了便于整理,回家后,我给克莱默先生发了下面这十个问题,由他做出了书面回答。

  Q:克莱默先生,你是瓦尔登森林中的梭罗研究所的所长。你能不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梭罗研究所?如果研究梭罗和崇拜梭罗的人到这儿来拜访,你会给他们介绍些什么?

  A:我是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担任瓦尔登森林中的梭罗研究所(TheWalden Institute at the Walden Woods)的所长,但我同时也是一名独立学者,在耶鲁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企鹅出版社美国分社等出版社出版了很多版本的梭罗著作。我第一本关于梭罗的著作就是《瓦尔登湖全注疏本》(Walden,A Fully Annotated Edition),于原书1854年出版一百五十周年的2004年出版。我研究梭罗、思考梭罗和写于梭罗有关的著作的年头很长,长得我自己都懒得去想,不过,年复一年,他的洞见的力量还是令我惊叹,他对于文字的驾驭,还是令我着迷。

  如果有人来研究所访问,我会请他看这几样东西:梭罗著作的初版,几样手稿,梭罗家的铅笔厂制造的一些铅笔,他的妹妹索菲亚画的水彩画,梭罗的好朋友丹尼尔·里克特森的儿子瓦尔滕·里克特森雕塑的梭罗半身像,还有爱因斯坦写给梭罗的信。

  Q:你奉行梭罗的哲学吗?你怎么看待梭罗在美国过去和现在的重要性,在中国呢?

  A:我尽力而为。我这么说的意思是,梭罗本人并不总是一个梭罗式的人。我尽量过最好的生活,尽量超越于每天拖累我们的日常琐碎,尽量以超验的方式思考生活。借用梭罗日记中的一段话,就是我睡觉时希望第二天醒来会是一个全新的更完美的一天;我试着过一种比我现在过的生活更高尚的生活,用它来界定一种更适合于我自己的生活;我更希望已经超越了凡人的价值,这样我就不会分散我对神圣的价值的关注。或者,更简单地说,我遵循梭罗的信念:“一个人在一年的年底比一年的年初更有价值,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Q:把这本书翻译成外文的话,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翻译这本书的人碰到困难的时候和你联系吗?你能否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

  A:翻译梭罗最大的困难是,梭罗的写作是多层次的,而且他经常用双关语或文字游戏,这些层次在翻译中就消失不见了。一个词或词组在英语中可能有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在《瓦尔登湖》的文本中都有意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你只能表达出一层意思,或者是用脚注,或者是用几句话表达梭罗用一句话就能表达的意思。因此,在你想翻译的那种语言中,找到一种最能表达这些意义的译法,是非常重要的。

  Q: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多次引用孔子和孟子。你能否给我们讲讲他的资料来源、他从法文翻译成英文的孔孟言论,以及这些引文是如何融入他的写作和哲学的?

  A:梭罗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还能广泛吸收。他阅读和理解别处发现的思想,然后把它们带进他自己的作品。当时,美国已经开始阅读东方哲学,其中大部分是从法文翻译而来。梭罗在中国文学和宗教中遭遇到的哲学,和他本人的超验主义哲学珠联璧合。正如梭罗所说:“所有真诚的思想都是不可抗拒的。”

  Q:你是怎样开始编篡《瓦尔登湖全注疏本》的?

  A:作为这个研究所的所长,人们问我很多关于梭罗和《瓦尔登湖》的问题,于是我就去查阅关于《瓦尔登湖》的注疏本,但这两本书涵盖的内容都有限,而且也没有重新审阅原文,这样我要么找不到人们问我的问题的答案,要么答案是错误的。于是我认识到,该出一本新注疏本了。

  Q:你完成这本《瓦尔登湖全注疏本》花了多长时间?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在编辑这本书过程中,最有趣的一天,和最头痛的一天。

  A:业余搜集材料和编辑这本书,花了我好几年的时间。最令人头痛、最困难的是如何保证仅仅只使用梭罗当时能够看到的材料,也就是说,为《瓦尔登湖》作注的话,我只能使用梭罗1854年前有可能使用的资料来源。这就意味着,一个词今天常用的意思,在梭罗的年代的意思可能略有不同,所以我在给一个词下定义时,一定要保证使用梭罗那个年代的定义。

  对我来说,最令人兴奋、最有意思的时刻,就是能够举出一个关于梭罗的轶事的通行的说法,要么证实它是确切的,要么是证明它是不确切的。比如说,梭罗称农夫弗林特(Flint)为“小气鬼弗林特”(skin-flint),据说是因为弗林特不让梭罗在他的土地上居住。我根据这件轶事追根溯源,发现这个说法没有足够的证据,此外,梭罗和他一些朋友对梭罗在最终在瓦尔登湖居住前选择的几个地方非常明确,其中根本就不包括弗林特湖。

  Q:你是怎么设法让耶鲁大学出版这本书的?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书,市场销售情况怎么样?

  A:我有了出新版本的想法以后,联系了几家出版社,我很幸运,有两家出版社感兴趣。有一家经过充分考虑,认为这本书不好销售,不能盈利,但另一家,也就是耶鲁大学出版社,认为有必要出这本书。他们给我打电话,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出版人?我是这么回答的:我要找一个负责任、不会让书脱销的出版人,换句话说,我要让这本书一直有售,我还要一本漂亮的书,一本拿在手里感到舒服的书。他们保持了他们的诺言。差不多十年了,这本书仍然有售,书出得也很漂亮。

  Q:为《瓦尔登湖》做注疏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能否总结一下关于这本书的争议?《瓦尔登湖注疏本》在这些争议中,你如何为它定位?

  A:最大的困难是不用梭罗不可能知道的资料来源作注,保证我所有的资讯都是1854年以前的。对任何注疏者来说,另一个挑战就是迷失在注释中:亦即,忽略了原始文本。我经常发现自己忙着解释我的注疏中引用的一个资料来源,哪怕这桩小轶事和梭罗的著作毫不相干。对我这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刨根问底本身就没完没了。

  至于争议,主要的争议是关于文本,而不是注疏。对很多人来说,这本书的学术文本就是1970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个版本,目前,还很难让人们把我这个文本当作囊括所有前人文本、包括1970年那个文本、并在前人基础上做出了修改和建构的权威文本。我自己的定位?一个人干嘛要读一本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前开始修订、没有包括近期学术研究成果的书呢?

  A:我会建议他/她到梭罗研究所来看我们展出的珍稀收藏品。然后,顺理成章,去瓦尔登湖,沿湖而行,去拜访他的小屋原址,像他从前看湖那样去看瓦尔登湖。还有他的小屋的复制品,人们常常惊奇地发现,一个人住的房子,居然有这么大。

  瓦尔登湖(全注疏本)

  (美)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著

  (美)杰弗里·S.克莱默(Jeffrey S.Cramer) 注

  杜先菊 译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c5MTU3NTYyMQ==&mid=219013250&idx=1&sn=558150b0a4cf8b30e5468951c6486b02&scene=0&key=dffc561732c226519671c58f99b6bfb732b1b70d35940642a3fc811bbe30ba4e9c4c85c5304561c4fd8fb1b9d8a1038f&ascene=1&uin=Mjg5OTEzNDg1OQ%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1020020&pass_ticket=DsJtwcz7eyVypTejCfa3vIxtsPg3kpdxb7FHB5gnuPQHqPk3OTfKUzbXjdC5zMq4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九):我为什么要做一本《瓦尔登湖》的注疏本

  一本书为什么要做,一本书为什么不做,在我近十年的编辑生涯里,一直将此类问题作为出版的核心工作。换句话说,让不让一本书在自己手上出版,这不只是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工作”。

  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出版人传记:《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传主有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的职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退稿。”这是伽利玛出版社创始人对刚从事出版的新编辑提出的一条建议,初听起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书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传主是这样说的:“在这个行业里干了四十年之后,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情:我们永远也无法预知一本书的命运。”两句话在书中相距遥远,但如果联系起来看,大致可以知道,做和不做一本书,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至于怎么做,做成怎样,那还在其次。

  现在各行各业都讲“市场”,讲“受众”,出版业也是一样。经常听到身边的同行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本书有没有市场?读者群在哪里?通常的做法,是看市面上有哪些受人关注的同类书,作为初步的市场调查;而如果根本没有,这本书很可能在选题阶段就胎死腹中。故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类型或题材相近的书大行其道,或者同一本书的许多不同版本或译本。

  或许我个人阅读经历的原因,自从事出版的第一天始,就根深蒂固地认为每本书都是独特的,就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之所以需要使之出版发行,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价值。更直接地说,是因为市面上没有。

  几年前,当陶立夏跟我说她很喜欢一本英文书,一直伴随她在旅途中,不知是否可以翻译过来出版,我请她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我也到网上查了英文资料,发现这本书非常特别:这是一部自传,讲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英国女飞行员在东非的事情,虽然作者本人是个传奇人物,但她在书中没有对此多加描述,大部分篇幅都是讲她在肯尼亚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当地人的相处。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没有此类书的记忆,如果说能唤起一些相似印象,可能是小说《走出非洲》及同名电影,或者英国传教士利文斯通及后来者的非洲探险故事,但这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以多年非洲贴地生活写就的自身经历和体验。我很快决定要出版这本书,并着手去打探这本书的版权。这就是后来出版的《夜航西飞》。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今年出版的《单身社会》。当时决定做这本书,就是因为市面上没有一本关于单身现象和独居现象研究的书。所有成人都在谈身边的所谓“大龄剩女”现象,所有媒体都在关注此类话题,也有一些书关涉这一现象,但都是哗众取宠的娱乐消费或不知所云的情感问答,能够称得上严肃研究的相关社科书一本都没有。就我个人的生活阅历而言,我完全不认为单身是个负面的社会问题,相对于二十年前的中国社会,这只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究竟因何而起,以及会给其他社会层面带来哪些变化,会怎样影响我们每个人以及如何积极应对?这些疑问,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想有所了解,而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这本基于广泛调查的研究著作给出了开放的解答,引起我更深入的思考。

  然而,《瓦尔登湖》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据网友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大陆一共出版了34个不同译者的译本,差不多平均每年出版一个不同译本。如果从2003年算起,到2012年,十年时间里出版了30个译本,这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的创纪录,堪称“世界出版奇迹”。

  在我决定做《瓦尔登湖》(全注疏本)的2010年,就这一年里,就出版了六个新译本,分别是:贵州人民版孔繁云译本,辽宁教育版叶子译本,重庆版王金玲译本,译林版梁栋译本,中国三峡版田伟华译本,大众文艺版刘永升译本。加上之前已经出版的25个译本,理论上说市面上共存在31个译本——当然,这些译本中能流传下来的只是少数,很多新译本都成为当年首印一次就没了后续踪影的“过客本”。

  这种出版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浪费。对读者而言,特别是非专业读者和年少的读者,他们如何从这么多译本去作出自己的选择,而对出版社来说,多少财力、人力都付诸东流,再者,对译者来说,本来可以将时间和精力用来翻译其他未有译本的著作。

  而从翻译上说,我们知道《小王子》也有很多译本,但它篇幅微小,语言简单,对译者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虽然之前已经有多个很好的译本,新译本依然一个个冒出来。有法语译者朋友曾跟我说,她太喜欢这本小书,就想拥有自己的一个译本,所以她就翻译了《小王子》。这种心情,作为同样喜欢《小王子》的我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否自己去翻译一个译本,则另当别论:我确实收到过一个要做《小王子》立体书的编辑邀请,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将前面那位译者朋友介绍给他。

  翻译《瓦尔登湖》却是一件大工程。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没有随时备查的参考书,要理解亨利•戴维•梭罗这部巨著中俯拾皆是的各种引经据典绝无可能,更不用说翻译。哪怕对于英语作为母语的读者来说,要完全读懂它也是具有极大难度。

  所以,当那时一位做图书发行的同事跟我说,你做一本《瓦尔登湖》吧,一个好的译本,我绝对把它发行得很好,我只有朝他笑笑,并没有答应他。这位同事在做图书发行之前,在一家知名的民营书店工作过,他对书的市场判断,不是来自直觉或者同类书比较,而是直接来自书店也就是所谓终端的经验,我应该可以信任他。但他不知道翻译的艰辛,特别像《瓦尔登湖》这样一本书,他不知道译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需要投入多少智力和精力,不知道一个好的译本,从开始筹划到翻译完成,再到正式出版发行,中间要历时多少月多少年。而没过多久,这位同事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我们公司——上海九久读书人,去了别的城市另谋职业。

  我在大学读书时读过《瓦尔登湖》的中译本,甚至接触过英文片段,但说实话,十多年过去之后,除了大概知道这本书讲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边两年多的独自生活和所思所想,其他的印象,留下得很少。而除了海子写过一首叫《梭罗这人有脑子》的诗,我也不了解有哪位中文学者对梭罗的思想也好,对《瓦尔登湖》这个文本也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介绍。也就是说,如果要做一个好的译本,我根本不知道哪位译者最合适来翻译这本书。

  上面所说的这位同事虽然离开了,但我并没有忘记他跟我的提议,倒是开始去思考:这本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译本?

  或许,这跟海子写过的这首诗有关。海子于1989年去世,此前只有两个译本:今日世界版吴明实译本(1978),上海译文版徐迟译本(1982)。1997年,《海子诗全集》出版,这首诗自然收录其中。在这15年间,没有出版过一个新译本。1999年,远方版张玲译本出版;之后,要到2003年,一年中涌现了三个新译本。也就是说,从《海子诗全集》出版的1997年算起,之后的六年时间里,一共出现了四个新译本;再之后,除了2006年这一年之外,每年都出版至少两个新译本。

  好吧,我们来插播一下海子的这首诗(它如今在网上到处都是):

  梭罗这人有脑子

  1.

  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2.

  好在这人不是女性

  否则会有一对

  洁白的冬熊

  摇摇晃晃上路

  靠近他乳房

  凑上嘴唇

  3.

  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手头没有别的

  抓住了一根棒木

  那木棍揍了我

  狠狠揍了我像春天揍了我

  4.

  梭罗这人有脑子

  看见湖泊就高兴

  5.

  梭罗这人有脑子

  用鸟巢做邮筒

  两封信同时飞到

  还生下许多小信

  羽毛翩跹

  6.

  梭罗这人有脑子

  不言不语让东窗天亮西窗天黑

  其实他哪有窗子

  梭罗这人有脑子

  不言不语做男人又做女人

  其实生下的儿子还是他自己

  7.

  灯火的屋中

  梭罗的盔

  ——卷荷马

  梭罗这人有脑子

  以雪代马

  渡我过水

  8.

  梭罗这人有脑子

  月亮照着他的鼻子

  9.

  那个抒情的鼻子

  靠近他的脑子

  靠近他深如树林的眼睛

  靠近他饮水的唇

  (愿饮得更深)

  构成脑袋

  或者叫头

  10.

  白天和黑夜

  像一白一黑

  两只寂静的猫

  睡在你肩头

  你倒在林间路途上

  让床在木屋中生病

  梭罗这人有脑子

  让野花结成果子

  11.

  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梭罗这人就是

  我的云彩,四方邻国

  的云彩,安静

  在豆田之西

  我的草帽上

  12.

  太阳,我种的

  豆子,凑上嘴唇

  我放水过河

  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的盔

  ——一卷荷马

  这里就不展开分析这首诗与《瓦尔登湖》之间的文本或非文本关系了。

  如果这首诗确实对更多读者去阅读《瓦尔登湖》产生了正向作用,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就像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一文里说到他深受査良铮、王道乾等翻译家诗一般译笔的影响,使得许多“门下走狗”去阅读外国文学译著。然而,几十家出版社轮番、持续推出新译本,这种杂乱的翻译出版现象,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又说明了一点:是不是从这本书的第一个译本开始,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完全让人信服、使人称道的译本,所以许多出版社从经济利益考虑,认为可以占据一席之地?而有些译者也从阅读前人的译本中发现讹误或缺憾,认为自己有改进的余地,于是跃跃欲试?抑或更有甚者,抵挡不住出版社提出的高额翻译费,甚至主动请缨并与出版社议价,或者,还有所谓“中翻中”的版本掺杂其间?出现这么多译本,可能各种情况都有吧。

  我不是版本爱好者,没有一一去研读和探究这些版本,虽然,也从网上论坛里看到很多专业读者贴出原文以及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他们似乎都不满意。所以我想,如果我要做一本《瓦尔登湖》的译本,一定是能够被所有中文读者真正读懂的独一无二的版本,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文学研究者,或者梭罗思想及超验主义哲学研究者。

  有一次很偶然,我翻找以前自己做过的书,翻到一本刚入出版这行时在一家出版公司编辑过的一本尼采著作注疏本,还有一本柏拉图著作的注疏本,于是就想,如果有一本《瓦尔登湖》的权威注疏本,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么,虽然这对译者的要求依然非常高,但由注疏引路,至少在理解原文上不会出现偏差。

  随后,就去亚马逊美国站搜索注疏本,很快找到了耶鲁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Walden: A Fully Annotated Edition,这个“全注疏本”是为了纪念《瓦尔登湖》首次出版150周年,注疏者克莱默(Jeffrey S. Cramer)是瓦尔登森林中的梭罗研究所所长,管理着梭罗研究所的档案资料和珍稀藏品、梭罗学社和爱默生学社,他编辑出版过多本关于梭罗和爱默生的书,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图书奖。我又去查了克莱默的维基页面,他被评论家描述为“活在梭罗中,呼吸着梭罗”,是“当代最了解这位瓦尔登湖吟游诗人的人”,这个注疏本更被称为“一部关于《瓦尔登湖》的百科全书”:好,就是它了!

  然而,从联系好版权并收到样书开始,就又回到最初的担心:谁来翻译这本注疏本?这个版本的注疏非常之全,极其之细,自然对译者翻译时帮助巨大,但注疏本身又引用各种语言文化的经典语句,而就篇幅来说,注疏的体量与正文相当,相当于翻译两本《瓦尔登湖》。

  经过几个月的暗中查访,中间发生几多波折之后,依然没有着落。有一次,跟我的同事彭伦说起寻找这本书的译者之难,他说为他翻译小说的译者杜先菊(菊子)就住在波士顿附近,离瓦尔登湖很近,北大硕士毕业,后来到牛津大学和波士顿留学,是研究犹太历史文化的博士,知识全面,文笔又好,可以问问她是否有兴趣翻译这本书。

  很快联系上菊子,她表示有兴趣但得先看了样书才能答应我。之后便是她长达三年的翻译和反复修订,由于住得离瓦尔登森林较近,期间与注疏者克莱默时有往来,切磋交流,请教翻译难点。至于她当时为什么会在自己并不清闲的工作之余接下这个重活,她曾在豆瓣上写道:“我当然有我自己翻译的理由。”那是另一个关于译者和翻译的故事,就请菊子另外告诉我们吧。

  (首发做书微信号:ipublishing,转载请先联系作者本人。)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读后感(十):吃饱了撑的:小议杜先菊译《瓦尔登湖》,兼及其它8个译本

  很久不读译作,看到一直啃不动的《瓦尔登湖》出全新注疏版,便按捺不住买一本的冲动,加之知道新版的译者是留美学者,还是豆瓣上关注的文笔甚佳的友邻,所以对新版寄予了莫大希望。

  然而现实每每总是让人失望。本来本着学习的态度来的,结果在京东上读了几个章节,便又情不自禁地想当起老师来。

  本人有个习惯,决定买不买一本译作前,一定要挑上几段研读一下下,以鉴优劣。鉴别的标准非常简单:自洽。亦即,译文是否能够“自圆其说”。

  我用来检验杜先菊先生新译 “自圆其说”水平的,是《阅读篇》中的第一段,因为京东上有试读。杜译如下(句子序号系本人所加):

  1 如果在选择职业时增加一点深思熟虑,所有人可能都会在本质上变成学生和观察者,因为所有人都肯定会对人的自然和命运感兴趣。2 我们在为自己或我们的后代积累财富,建立一个家庭或国家,或者甚至是追逐名誉时,我们是凡夫俗子;但是,在和真理交往时,我们是不朽的,既不需要害怕变化,也不需要害怕事故。3 最古老的埃及和印度哲学家曾经撩起了神灵雕像的一角面纱;那颤抖的面纱,今天依然还是敞开着,而我看到的荣耀,也和他们当初看到的一样新奇,因为当初那个勇敢揭开面纱的就是他身上的我,如今看到这个景象的,又是在我身上的他。4 那件面纱上没有落下尘埃;自从神像被揭开以后,时光也不曾消逝。5 我们真正可以改善的时间,或者是能够被改善的那个时间,既不是过去和现在,也不是未来。

  慢慢一遍读下来,并不那么通,隐隐就觉得不大妙:这或许可能大概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学习的译本。

  开篇第 1 句便不知所云。问题非常明显:为什么选择职业时多点深思熟虑,所有人就可能会变成学生和观察者?是因为“所有人肯定会对人的自然和命运感兴趣”?“人的自然”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对人的自然和命运感兴趣”(A),“在选择职业时增加一点深思熟虑”(B),就可能“会在本质上变成学生和观察者”(C)?A+B怎么就推出了C?所谓的超验主义逻辑?

  第 2 句。第 2 句本身似乎并无问题,但是你能看出它与第1句逻辑上的联系吗?我肯定,单看译文,你绝对看不出。

  第3句。先抱怨一下,Cramer 的原版注释对这一句而言,过于简略了,不贴心。其实,中译文在该补注的时候还是要补注,毕竟Cramer 的注释本针对的是西方读者,比如对我一个中国读者而言,对于揭开 Isis 和 Maya 的 “veil” 这个典故,Cramer 直白的注解是不够用的。于是一番自助下来,虽然没有找到梭罗典故的准确出处,但是这句话的意思不难落实:埃及哲人也罢,印度哲人也罢,撩起神像( Isis 和 Maya )面纱/衣袍这个动作都是有点大胆的,有点大逆不道,但是却是“和真理交往”的行为,是揭示真理,带来真理的动作,有点像普罗米修斯的盗火。这第3句与第 2 句的联系在于,这一句是在阐释第 2 句的下半句,即,在“和真理交往时”,我们是非个人的,是不朽的,因为真理具有延续性,可以代代相传,从本上来说不被时间左右,如果说“财富”、“家”、“国”、“名声”诸如此类,是昙花一现的东西,随着我们肉身的消亡而消亡,那么真理却永远“新奇”,让追求真理的人贯穿一气,逍遥于时间之外。行,这一句大体没有问题。

  然后第 4 句,单看译文,也没什么问题……

  第 5 句是当头一棒,完全不可解。什么叫“可以改善的时间”?什么又叫“能够被改善的时间”?为什么要去改善时间?是时间改善了我?还是我改善了时间?还是时间和我,改善了彼此呢……

  检验完毕,译文不自洽,翻译有问题。这书可以不买。

  一般我的个人品鉴行为就到此结束,但是因为原著的地位和此译本的隆重,所以决定还要再探个究竟,多啰嗦几句,因为杜先生为译此书想必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心力,我的微末之言,也许可以为译者所用。

  接下来,一起看看梭罗的原文:

  1 With a little more deliberation in the choice of their pursuits, all men would perhaps become essentially students and observers, for certainly their nature and destiny are interesting to all alike. 2 In accumulating property for ourselves or our posterity, in founding a family or a state, or acquiring fame even, we are mortal; but in dealing with truth we are immortal, and need fear no change nor accident. 3 The oldest Egyptian or Hindoo philosopher raised a corner of the veil from the statue of the divinity; and still the trembling robe remains raised, and I gaze upon as fresh a glory as he did, since it was I in him that was then so bold, and it is he in me that now reviews the vision. 4 No dust has settled on that robe; no time has elapsed since that divinity was revealed. 5 That time which we really improve, or which is improvable, is neither past, present, nor future.

  原来如此:第 1 句中的“职业”压根儿不是什么职业,而是 pursuits:追求。这下就清楚了:因为看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我们大约就会看到这个人的本性和人生走向。那么,当我们对人的追求多点慎重多点考虑,大约就会低头俯首当起学生和观察员来,因为借此可以看清人的本性和命运,而人的本性和命运,想必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很有意思的。所以说,“人的自然”和“自然”没有五毛钱关系,nature 的意思是“本性、本质”。第 1 句通了。

  第 2 句。其实 “积累财富”也好,“成家建国”也好,“追求名誉”也罢,都是“pursuit(追求)”之一种,但是在这样的“追求”中,我们却都是凡俗的,必有终结的一天( mortal );但是在对真理的处理上、“追求”中,我们却是不朽的( immortal )。所以这第 2 句,其实是在对第 1 句进行展开。第 1 句中的 pursuit 是个关键词,它含义之广,将牵出下文的“积累财富”、“成家建国”、“追求名誉”、“对待真理”……我一度想不明白为什么杜译为把 pursuit 译成“职业”,不可否认,在某些语境下,pursuit 确实可以译成“职业”,但是在当前语境中,你把野心勃勃的“追求”译成旮旯胡同似的“职业”,是作什么?后来,在看徐迟先生备受诟病的译本时,发现译的也是“职业”,于是恍然大悟: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以讹传讹”了!

  顺带一句。缩小原文的语义是在某些情况是可以的,也可能是必须的。但是这么做时,译者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原文不用“窄”语义的词?比如第1句,倒推之,梭罗为什么用 pursuits,而不用 vocations 或者更老气的 avocations?如果找不到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原文为什么不用 vocations / avocations,译者最好还是不要耍小聪明,就老老实实把原文的 pursuit 译成 pursuit (追求)。一般情况下,原文作者总是有他的道理。

  此外,第 1 句中还有一个词也值得商榷——deliberation。这个词并不生僻,字典里两个解释,简单来说,一是“思量”,而是“谨慎”,但是做“谨慎”讲时,通常和 with 配对,也就是梭罗在这里的的用法。以下是两个例句:

  1) My mother folded her coat across the back of the chair with careful deliberation. (Collins Cobuild)

  2) He is one that will not hastily run into error, for he treads with great deliberatio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当然我们必须想想,deliberation 做“思量”讲时,与 with 搭配也未尝不可吧?凭什么和 with 一起时,deliberation 百分百就是“谨慎”?

  怎么办?本人还是想倒推一下。这么想吧,做“思量”讲,deliberation 后面的介词应该是 on (比如 thought on),而不是 in吧?于是这么一来,本人就倾向于把 deliberation 理解成“谨慎”。当然,前面说了,这个词是“值得商榷”,至于说究竟是哪个意思,本人并不完全肯定,因为用“思量”去解读原文,也是通的。

  终于说到第 3 句了。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前面已经说过。但是理解归理解,细节上而言,这句话中,比较让人疑惑的是 robe,因为 robe 是 robe, veil是veil,但是梭罗貌似把两者等同着用了。robe 可以译为“纱巾”否?遮身体的东西( robe )也可以指遮脸的东西( veil )否?在找不到梭罗典故的准确出处的情况下,一个合格的译者大概也只能把robe做技术性处理了:自洽。

  第 4 句杜译有歧义。杜译“那件面纱上没有落下尘埃”,容易理解成“尘埃”没有从“面纱上落下”,而不是“尘埃没有落在面纱上”(原文之意)。

  第 5 句英文乍一看比较费解。按我们的学习经验,improve 大概就只是“提升、改善”。但是“改善时间”是什么意思?也想过, That time which we really improve 中的 which 是不是 when 的误植?也就是说这个断句的意思是不是“那个我们真正得到提升的时刻”,即我们“见到真理”的时刻,提升的是we,而不是 time,因为这样意思显然更说得过去。但是查了几个英文版都是 which。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问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了——词典。 但无论是 Collins Cobuild 还是 Macmillan,这个时候都不够用。列出的无非两个意思:to make something better; to become better。最后,还是老牌牛津(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不负所望,在 improve 的动词2中,有这样一个释义:

  2 trans. To turn (a thing) to profit or good account, to employ to advantage; to make profitable use of, take advantage of, avail oneself of, utilize; to make use of, use, employ.

  简言之,是“利用”的意思。这就对了! “用好”时间!

  但是不要高兴太早。还是需要看看例句。就“利用”这个意思,“牛典”给出5个例句,从1292年到1850年,这说明 improve 的这个用法是比较古旧的。且看1850年的例句:

  I will…improve the money I have obtained, in some way of merchandise.

  我纳闷是否有一个译者会如此愚蠢以至于把上面的句子译成——我打算改善下我得到的这笔钱……

  确定了 improve 是“利用”之意,梭罗的这句话就可以译成:“那个我们真正拿来用的时刻,或者说那个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时刻,既非过去,亦不是现在或将来。”

  这里所谓的“时刻”,即是让我们“用来”瞥见真理,见识真理的时刻,在梭罗看来,在“追求真理”时,我们都是不朽的,在这个“时刻”,时间没有时间感! 这最后一句,是真正“超验主义”的时刻!

  以上是本人对杜译注疏本的小小评鉴,只是个人管窥,不是全面鉴定,不妥之处,看者自可明鉴。 记得意大利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评家兼小说家翁伯托•艾科曾经说过,“翻译是一门失败的艺术。” 这句话,无疑能让每个做翻译的人对自己的“失败”心安理得,不过阿根廷大仙博尔赫斯有句话,却无疑能让大家从此都得道解脱。他老人家不无戏谑地说:原文总是给译文戴绿帽子!

  是呐,无聊的半吊子读者,总是给译文戴绿帽子。吃饱了撑的!

  ———————————————————————————————————————

  记得译文论坛上有过一个系列贴,叫《可怜的梭罗》,现在看来,梭罗真是可怜,就这么一段文字,没有个译对的(归根结底,是没个译者理解)。搜搜豆瓣,《瓦尔登湖》何其多。以下本人从几个算有代表性的版本中,挑了《阅读篇》同一段文字出来,用 pursuits, 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 glory, improve, improvable 这6处作为检测点,凡对应有问题的点,全部列在每种译文之后。中译文本身不做细评,各种译文本身可能还有其它问题,在此也不再评价。

  (温馨提醒:请远离田然译文、仲泽译文。万不得已要读这书,走戴欢译文可以找点文采,走许崇信译文多点准确。)

  【本人试译】

  在选择自己的追求方面,如果能够更审慎一些,所有的人可能都会变成本质上的学习者和观察者,因为人的本性和命运,想必是能引起所有人的兴趣的。为自己或后代积累财产,成家或立国,甚或是树立个人名望,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是凡人,终有一死;然而在与真理打交道时,我们都超凡不朽,无须害怕变故。古埃及或古印度的哲人曾经撩起笼罩神像轻纱的一隅;如今,那微微颤动的袍子一隅依然掀起,此刻我所看到的非凡之美,一如哲学家所看到的那般鲜活,因为当初如此无畏的正是他中之我,而如今重赌这一奇景的正是我中之他。那袍子如今纤尘未染;自从神明显露以来,也没有时间流逝。那个我们真正拿来用的时刻,或者说那个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时刻,既非过去,亦不是现在或将来。

  【徐迟译文】

  如果更审慎地选择自己追逐的职业,所有的人也许都愿意主要做学生兼观察家,因为两者的性质和命运对所有的人都一样地饶有兴味。为我们自己和后代积累财富,成家或建国,甚或沽名钓誉,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是凡人;可是在研究真理之时,我们便不朽了,也不必害怕变化或遭到意外了。最古的埃及哲学家和印度哲学家从神像上曳起了轻纱一角;这微颤着的袍子,现在仍是撩起的,我望见它跟当初一样的鲜艳荣耀,因为当初如此勇敢的,是他的体内的“我”,而现在重新瞻仰着那个形象的是我体内的“他”。袍子上没有一点微尘;自从这神圣被显示以来,时间并没有逝去。我们真正地改良了的,或者是可以改良的时间,既不是过去,又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呵。

  6处:pursuits,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glory,improve,improvable

  【戴欢译文】

  倘若在选择自己的追求时,更加谨慎从事,所有的人可能多半愿去当个学生和观察家,因为这两种角色的性质和命运令所有人颇感兴趣。在我们为自己或子孙后代积累财富、成家或者立国甚至沽名钓誉等多方面,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但在探求真理时,我们却是超凡脱俗的,也无需害怕变革或突发事件了。最古老的埃及或印度哲学家,掀起了神像的一角掩面轻纱;而这轻覆之物,如今在微微颤动,仍被撩起着;我凝视这这轻纱与往昔无异的清新的荣耀,因为“他”心中的“我”曾经是如此豪气万丈,而“我”心中的“他”如今还仰望着那景象。那掩面的神袍纤尘未染,自那神迹显现以来,岁月并未流逝。我们真正利用的时间,或者可以利用的时间,既非过去,也不是现在,更不是将来。

  3处: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glory

  【仲泽译文】

  只要在面对毕生追求进行抉择之时略作沉思,所有的人可能都会打心底里愿意成为学习者和观察者,因为两者就其性质和趋向而言都非常有趣地趋于一致。我们固然会为自己和子孙积累财富,也会创造家园建设国家,甚至会猎取名誉,就这些方面来说,我们都是凡夫。但是我们又会探求真理,就此而言,我们又是不朽的,我们无须担心任何的变故和意外。天命之神曾被一袭袍衫所蔽,是古埃及和印度的哲人撩起了其中的一角,那方衣角微微颤抖高高揭起,这一景象依然如初。我满目艳羡地注视着这份壮丽,它冲击视觉依旧鲜活,一如前贤当刻的感受,因为当刻那样果敢冒失的是他身上的那个“我”,而此刻重睹这道风景的是我身上的那个“他”。自那一角被揭开之时,再无灰尘蒙蔽,时光也就此驻足而永不消逝,因为时光一经探索或为探索占据,它就归于永恒,从此再不属于将来,也不再属于现在和过去。

  5处:pursuits,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improve,improvable

  这里不得不说,这段文采裴然、天马行空的译文,大概可以让梭罗气到从棺柩里爬起来吧?觉得译者可以去直接当作家,写一本《窦尔顿湖》什么的,没必要受翻译这份气……

  【许崇信、林本椿译文】

  在选择职业时只需更加慎重点,一切人大概基本上都会成为研究者与观察者,因为毫无疑问,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同样会引起所有的人的兴趣。在为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后代积累财产上,在成家或立国上,甚至在追求名誉上,我们都是凡人;但在对待真理上我们确实神仙,无需害怕变化,也无需害怕意外。最古的埃及哲学家或印度哲学家曾揭起神像上的一角轻纱;至今那件微颤着的罩袍仍然往上面翘,而我则见到天上的光辉,此刻和当年一样鲜艳,因为过去“他”中有“我”,有我这个无所畏惧的人;而现在“我”中有“他”,有他这个心中充满对真理的憧憬的人。那件罩袍上没有一点尘埃;自从那神仙被显现出来至今,时间没有逝去。我们确实在利用的时间或可以利用的时间,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3处:pursuits,their nature, glory

  【李继宏译文】

  只要在职业选择方面稍微再用点心,也许所有人都会变成本质上的学生和观察者,因为人们当然会对同类的天性和命运感兴趣。为我们自己或者后代积累财富也好,成家立业或开辟疆土也好,甚至包括谋取名望在内,这些都是凡俗速朽的事情,唯有对真理的追求是永垂不朽的。最古老的埃及人或者印度哲学家曾经撩起神像的面纱;那颤动的纱巾迄今依然是掀起的,我看到的光彩面容依然如他看到的那么鲜活,因为当初他那么大胆时我就在他体内,而如今我再读仰望尊容时他就在我体内。灰尘未曾落在纱巾上,而自神像被揭开以来,时间不曾流逝。我们真正能够改善的时间,或者说可以被改善的时间,并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

  4处:pursuits, glory,improve,improvable

  比较意外的是,李译貌似不是抄的。

  【王义国译文】

  如果在选择追求的时候能够稍微审慎一些的话,那么所有的人也许都会从本质上成为学者和观察者,须知学者和观察者的性质和命运当然令所有的人都感兴趣。在为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后代积累财产的时候,在建立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的时候,甚至在获得声誉的时候,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但是在讨论真理的时候,我们则是不朽的,没有必要害怕改变,也没有必要害怕事故。最古老的埃及哲学家或者印度哲学家,揭开了神的塑像的面纱的一角,那颤抖的长袍如今还是这样撩起,因而我就像那个塑像一样凝视着一种新的光荣,因为如此大胆的正是在他身上的我,而现在审视着那个幻景的,正是在我身上的他。在那个长袍上没有落下任何尘土:自从那种神性被揭示出来,时间并没有流失。那个我们确实在改善、或者可以改善的时刻,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

  4处:their nature, glory, improve, improvable

  【田然译文】

  倘若更审慎地选择自己追求的职业,所有人大概都乐意做学生或者观察家,因为这两者的性质和命运令所有人都饶有兴趣。为我们自己和子孙积攒财富,成家立业或者为国家做贡献,甚至追求名和利,在这方面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但是在追求真理之时,我们却又都是超凡脱俗的,无须害怕变革或者突发事件。最古老的埃及或者印度哲学家,掀起了神像的一角轻纱;那微微颤动的袍子,今天仍然被撩起,我凝视着往日的轻纱,它和过去一样地新鲜荣耀,因为当初勇敢豪迈的,是他体内的我,而今天重新仰望着这个形象的是我体内的他。衣袍上没有半点灰尘;自从神显现以来,岁月并未逝去。我们实际上利用过的,或者说可以利用的时间,既非过去,又非现在,也不是将来啊。

  4处:pursuits, 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 glory

  通而观之,田然的译文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几乎没有一句译准。再看最后那个“啊”字,我也是醉翁亭记了。

  【王家湘译文】

  人们在选择他们从事的事业时,如果考虑得更仔细一些,也许所有的人主要都会成为学者和观察者,因为无疑大家对二者的性质和命运都很感兴趣。在为我们自己或后代积累财富,成家,兴国,甚至获得名望等方面,我们都是终有一死的凡人;但是在对待真理时我们确实永世长存的,既不必害怕变化,也不必担心意外。最古老的埃及或印度的哲学家从神像上撩起了面纱的一角;那颤抖着的袍子现在仍然撩起在那里,我凝视着和他当初看到的同样新鲜的天国的荣耀,因为那是如此大胆的正是在他身上的我,而现在重新回顾这一景象的,又是在我身上的他。那件袍子上没有积下任何灰尘;自从那神明被揭示以来,也没有任何岁月的流逝。我们真正改进的,或者可以改进的时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

  4处:pursuits, their nature, improve, improvable

  由此而可见,王教授的译书从此可以不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