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识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2022-04-03 03:06: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知识与权力》是一本由乔治•F•吉尔特著作,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一):通篇的废话、词不达意与故弄玄虚

  典型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作者明显在自吹自擂。 不知是哪个报社或者记者竟把这样一本毫无干货的书奉为圭臬,更荒唐地将作者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认真阅读了全书,请问哪一句话、哪一段内容能体现有思想的?我明明看到了通篇的废话、词不达意与故弄玄虚,这些故作深奥的文字完全是为了把读者绕晕,让读者产生出一种作者学识渊博,深不可测的错觉。 老实讲,本书的评价大言不惭!竟称作者是“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 更深一层分析——客观地说——给出如此评价的人或机构若不是受了作者本人或出版社营销团队的贿赂,而不顾事实毫无底线地吹捧;就是评价者存在智力障碍,连基本的阅读和判断能力都欠缺,竟把如此劣质的作品评价得这样肉麻和夸张!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二):没有经历的人都会说它没用

  只有你亲身体验过这样的颠覆感,才能切身赞同,否则只留的一派片面胡言。…………………………………………………分割线………………

  这本书,我光是笔记就有几万字

  半个月,每天逮到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来读。

  与我一年前看的 理念的力量 中对于企业家的看法一致

  只不过吉尔德更加理性,张维迎就是用事实说道理,并没有道出关键影响社会与企业家关系的元素。

  无论自身经历还是之前的读书所收集的论点。这本书给我很强的未来感。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三):应该是一本烂书无误

  应该是一本烂书。当当书城和京东一堆的好评,而没有中评or烂评,明显有刷榜的痕迹。所有的好评都不是在谈书,所有的评论言之无物,都是在评价快递和商品的颜值-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褶皱or勒痕以及封面设计的美丑等等外在内容。亚马逊和新华书店·文轩网则一个评价有没有。让人觉得这本书太垃圾,根本就没人买。

  很遗憾:没有人去评价书核心的内容。这是包括这本书在内的几乎所有书评的通病。奇怪的是许多人声称还没看这本书,就评论了,还给了好评。这说明一种乱象:急功近利赚钱心态下的中国社会,买主:个人消费者购物和企业人事部招聘时都为了短平快,而采用低成本的判别方法,倾向于看颜值外貌、身材三围这些外表信息,而对于个人的真实能力,真才实学却无法很好地以低成本的手段鉴别出来。在不能尝苹果味道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品相-卖相这种替代性指标进行筛选了。这说明为了提高效率,牺牲了质量,时代在退步,社会的进步充满了曲折。

  既然评论图书,我就来谈谈作者乔治·吉尔德。这个人是有污点的。在1990-2000的十年前,作为一名经济与技术结合的股评人士在电视台节目大谈电信行业的美好前景,把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给捧上了天,通过夸张的措辞成功忽悠了一大批股民和基金买电信业上市公司的股票。造成了电信股票的非理性繁荣,炒作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使电信公司的股票泡沫比纳斯达克互联网股还要大,还要疯狂。他巧舌如簧地宣传使思科的市值一度超越了微软。但后来大家都知道:互联网股的泡沫破灭了,可是,电信、通讯股票的泡沫破裂得更惨,一大堆的电信铺设了电缆,甚至投巨资跨洋铺设海底光缆,结果看不到回报,收入远远抵不上建造成本和投资,使电信、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一泻千里。股民损失惨重,自己却在炒作中赚取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还被一些科技界的小公司和商业界的营销人士奉为是21世纪数字时代的什么三大思想家之一的思想家,其实不过是言过其实的骗子。电信、通信、实体网络信息高速通道确实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和经济运行模式,但绝没有像他说的那么伟大、神奇、无所不能。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四):没看出来信息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的

  这本书基于香农的信息理论讨论了经济学。

  作者的题目很大,副标题也很吸睛,但是看了半本书我都没发现啥干货。

  前面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展示信息论,然后把它类比到经济学里,来说明企业家的创造力的重要性。

  作者说需要在一个低熵的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实现法治、维护秩序,保护产权)才能催生出企业家高熵的创造。你TM是在逗我,说了那么多废话就为了得出这个结论?

  列出书中一些论点如下:

  “05 罗姆尼、贝恩和学习曲线”:“罗姆尼可以为其股东创造价值,因为他既掌握着贝恩公司的经营权力,又对其目标公司的情况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有着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就是信息,就是知识。”

  “06 学习的程度”:作者质疑“市场决定技术,需求创造供给”的观点,说是企业家和他的产品创造了市场。

  书中提到了学习曲线,描述如下:“在任何一个工业领域的学习曲线中,物理熵和信息熵,即能量损耗和信息不确定性,都会呈减弱趋势。根据学习曲线来看,在任何一个经济领域中,随着经验的积累,物理熵和信息熵都会降低,即能源损耗率会越来越低,不确定的信息会越来越少,信息熵高的内容将会迅速增加,通信业将蓬勃发展,工业发明创新增多,人类的知识水平也将达到全新高度。所有这些都印证了供给的作用,扩大供给是扩大市场之源。 减少物理熵,才能提高具有创造性的信息熵。”看起来也是一句废话。

  “06 学习的程度”结论:“从亚当·斯密的制针厂到微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都能表明劳动分工导致了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不是市场范围的扩大导致了劳动分工。在学习曲线、熵和想象力的综合作用下,企业可以通过生产更多新的产品与服务来催生新的需求。”

  “13 盲目追求效率的危害性”结论:“资本属于消息灵通的人,没有信息的盲目者将失去资本,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善于学习并能在市场反馈中积累经验的人终将获得资本,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将知识与权力结合起来。”

  “14 监管的漏洞”结论:“监管措施必须是低熵的、可预测的......监管规则过多就会形成噪声”

  “15 加州的倒退”中作者质疑了绿色能源,说“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地减轻全球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政府却一再盲目地要求建立一个新能源系统(其效率实际上还没有传统的能源系统高),这将会放缓技术进步的步伐。”

  看到这里我并没有看到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的,而且这些论点未免太小儿科了,也就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另外,翻译真的很烂,信息是“惊异”的!我很好奇原单词是什么,也很惊异。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五):5分钟看一本书《知识与权力》,美国经济为什么会衰落?

5分钟看一本书《知识与权力》,美国经济为什么会衰落

  在有书君心中,要说哪一门学科是枯燥难懂,但你又必须去学习了解的,恐怕非经济学莫属了。为了了解“如何致富”,我们都很努力地去了解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但扎心的是,这个时代变化很快,就连经济学知识其实也处在一种更新迭代的状态,比如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他用“看不见的手”,来隐喻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提出了是需求产生了供给,需求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可到了今天,经济的增长也远不是需求供给那么简单了,有书君就给大家带来一本关于新经济的书,那就是《知识与权力》。

  《知识与权力》的作者是乔治•吉尔德,他同当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和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一起,并称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20世纪80年代,他是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90年代,他是新经济的倡导者,经常与安迪•格罗夫、彼得•德鲁克等管理大师同场演讲。曾被白宫授予企业杰出奖,此外他还是里根总统演讲时最常引用的在世作者。

  不同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那支“看不见的手”,作者认为,传统经济学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作用,也忽视了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这正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致命缺陷。

  举个例子:从1800年到2012年的200多年间,世界人均收入大约增长了16倍,世界总产出的绝对量增长了118倍,而世界人口只增长了6倍。依照传统的经济学认为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重要资源是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但它只能解释这两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的20%。那么另外80%的经济增长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正是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推动了技术革命的到来,也带来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带来了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而这一切,还要从信息论说起。

  信息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基础理论,也是当前繁荣的互联网的基础理论。在经济系统中,供给方就是那个信息系统中的信源,提供了持续不断创新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来源正是企业和企业家们的知识和创造力。同时,作者也提出,为了让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在经济系统中高效传播,需要一个低熵的信道,也就是一个波动很小的信息传播环境。这在经济系统中,也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而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的建立,需要政府运用其经济权力才能构建。所以,只有将企业家知识和创新精神,与政府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最终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作者还提出,美国经济之所以会衰落,正是政府滥用经济权利所造成的。2008年金融危机,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是源于货币超发;也有人说是源于银行家和投资人贪婪的人性;而作者认为是大量的金融投机行为,导致了企业家知识和政府经济权力的分离,才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根源。那些正在拥有资金和权力的人没有创造力,或者说他们采取了短期套现,采取了长期隐藏和忽视风险的做法。而那些真正拥有知识和创造力的企业家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济权力,甚至有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加入到金融投机中。比如当时的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纷纷脱离其主营业务,大搞绿色能源项目投机,利用了金融杠杆来套利。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我们普遍认为的不平等现象,在他看来,所谓的不平等不是指人们知识掌握的不平等,而是指拥有财富的不平等。但财富只有与知识和信息结合起来,才真正算有价值。如果财富的所有者是盲目无知或者贪婪无度的人,那么他的财富也很快会消失。就像我们看到那些一夜暴富,然后没多久又变成穷人的大有人在。

  那为什么社会中只有少数人成为富豪呢?作者认为,这种不公平正是创造财富所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似乎与我们传统的思维有点不一样哈,我们通常希望社会是完全公平公正的。但这里面的关键正是,私营企业如果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和经济决策权,那么整个社会经济将繁荣发展,相反,如果绝大部分财富和经济决策权被政府控制,那么必将导致官僚主义、社会分配更不公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停滞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那些真正拥有知识和财富的企业家,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表现出贪婪,而相反他们工作更加勤奋,热心公共慈善,他们将知识和权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期间也必不可少地导致了贫富差距。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技术驱动的现实世界中。一切的经济增长最终都源于科技进步。虽然贫富差距限制了很多人,但努力获取知识的权利和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知识与权力》读后感(六):信息的价值

  这是美国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从信息论的角度,通过论证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让读者明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实质关系。

  在本书中,作者驳斥了货币学派的核心观点,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性和支配性的因素,赞扬了企业家创新思维给经济体带来的意外惊喜,强调指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供给学派的观点)。

  经济学家之所以能声名鹊起,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解释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因为能够预测未来并进行精明的投资。经济学已经僵化成了一个严重脱离现实的学术科目,异变成一个充斥着复杂公式的数学体系,却仍然幻想着利用牛顿式的规则去分析错综复杂的人类行为。经济学家们痴迷于机械的市场模型,却忽视了一类重要的市场主体,即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

  对于经济学而言,信息论的关键论点在于,信息就是新闻,信息可以通过其给人带来的惊异来度量。这种惊异就是信息熵。一系列能够预测的数字位根本不会传递任何信息,一系列未经编码的混乱的噪声也不会传递出任何信息。

  信息论的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它明白通信既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也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信息传输的成功取决于信道的相对稳定性,即在跨时空传输信号的过程中,信道不会发生重大改变。香农对信息论的主要成就包括对比特的定义、对惊异或信息熵的解释与计算、对信道容量的度量、对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及其本质的深刻探索、提出了抽象的密码学理论、对多用户信道的规划、提出了信息冗余及纠错规则以及对编码的深刻见解。

  熵是衡量惊异性、无序性、随机性、噪声、失衡性以及复杂性的一个指标。熵也可以用来衡量选择的自由度。熵的对立面是可预测性、有序性、低复杂性、决定论和平衡。熵具有两面性。它能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惊异,产生令人惊喜的结果,能提供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与此同时,它的载体本身需要不断地对噪声保持警惕。

  高熵信息(创造性的惊异和发明)需要低熵载体(不含惊异)承载。在生物学中,低熵载体就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DNA骨架,它的核苷酸携带着生命的高熵密码。如果高熵信号没有低熵载体,就无法到达目的地。

  虚拟化是意识和物质的结合、信息与能量的结合,而学习曲线(每当产品或服务的销量翻一番,其制造成本就会下降大约20%到30%)体现了虚拟化对生产效率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推动作用。信息和能量的结合就能带来信息熵。

  比起其他的学习曲线,摩尔定律更能体现高熵产品(即令人惊异的产品)、利润、低熵信道(即稳定、可预期的生产过程)和载体(即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摩尔定律和学习曲线理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学习曲线的长度。在任何一个工业领域的学习曲线中,物理熵和信息熵,即能量损耗和信息不确定性,都会呈现减弱趋势。这两种趋势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明为什么生产率能够提高20%到30%。

  光载体是终极的低熵信道。光载体可以同时搭载大量无限信号,任何一个信号都能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在没有产生重量的情况下增加信息传输量。条件熵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惊异,取决于历史经验的积累,这种条件熵体现在行业标准和基础设施方面。在通信领域,要传输高熵的信息(即充满惊异的信息),就需要一个低熵的载体(即不会带来惊异的载体)。而对应的社会载体包括:实现法治,维护秩序,保护产权,确保监管的可靠性和约束性,提高政府支出的透明度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此外,政府还有扮演适当的、可预测的角色,同时实行适度的税收政策。

  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在为政府建言献策时,无不是建议政府从货币供给、总体需求、消费者信心、贸易失衡、预算赤字、资本流动等因素着手,唯独忘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相当于信道中的噪声,其结果往往是阻碍经济发展。最普遍、最具破坏性的噪声源恰恰是制度。利率对于经济信息论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利率是衡量真实经济环境的一个指标。如果政府操纵利率,就会传递虚假的信号,导致市场出现困惑情绪,结果就会损害企业家的活动。利率是噪声,而不是信号。

  信息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不是保持平衡,而是打破平衡。根据香农的理解,信息熵并非起源于可靠的知识,而是起源于商业假设的可证伪实验,它体现的并不是过去的知识,而是意识、意志、纪律、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的潜力。

  融入企业家精神的熵,不只是代表混乱或噪声,它也是秩序和变革的结合体,定义为‘有益的无序’。人口增长、资本积累、经济效率,甚至科学进步都没有企业家的创造力重要。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企业家在可证伪的投资实验中是否能制造出积极的惊异和熵。

  如果认为经济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看起来很健康,那只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即虽然存在多种浪费情况,但企业家的创新才能带来的成就弥补了资源浪费带来的损失。知识是过去的经验,企业家精神着眼于未来的创造。

  回忆连接过去,选择指向未来。信息论从未来看过去,而物理学理论从过去看未来。事件由过去的物理原因和面向未来的主观选择决定,企业家则跳跃于两者之间的创造之峰上。

  在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金钱丑闻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只有稳定的、低熵的载体才能给富有创造性的经济带来积极正面的惊异。利润是衡量高熵变革与发明的准绳,因此它也是失衡状态和无序状态的成果,是熵与自由的果实。

  经济机器的健康运行需要知识,需要透明度,即信息需要通过低熵载体实现自由流动。如果政府以高熵的、令市场措手不及的方式要求企业必须满足某些技术标准,就会扭曲和耗尽整个经济系统的信息结构。监管机构的本意是改善经济环境,但其高熵的、不可预期的监管规则反而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无论是在金融业还是在制造业,无论是在环保领域还是创新投资领域,监管规则过多就会形成噪声。从企业家手里抢夺资源,并通过政治手段重新分配,是扼杀创造力的行为。

  股票市场并不是赌场或彩票,也不是一个物理或物质系统,而是信息的竞技场。一个公司的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存在序列相关性。要想获得高熵的信息,要想捕捉到能够促使股价呈线性增长态势的信号,就必须对企业创造的惊异有深刻的认识。要理解股市的股价变动趋势,不需要拿着电子示波器去研究整个股市,然后找出哪些是噪声,只需要研究一下每个公司及其股价背后的创新过程即可。

  如果投资者不去认真分析市场的基本面,即每一家公司的实际业绩和潜力,那么市场就几乎无法传递出任何信息,而这个分析过程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对重要信息的监管反而会严重抑制从公司流出的内幕消息。所谓内幕消息,指的是有关技术进步、产品测试、战略转变、研发动态、单日销售数据的详细情况。恰恰是这些遭到政府压制、广大投资者无法获取的信息才真正能够对股票的业绩状况产生持久的影响。

  企业内部的消息人士无法每天及时地将技术信息透漏给能够领会这些信息内涵的人,而是负责公共事务和投资者关系的部门在律师指导下定期发布消息。由此产生的新闻稿大多数零熵的文件,包含的无非是些重复性的营销信息,充斥着佶屈聱牙的法律术语,安全港声明的长度往往超过了正文的长度。

  市场经济是从给予开始的。自由市场与自由交换是现代市场市场经济的特征,但它们是企业家精神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原因。经济学理论之所以屡屡失灵,是因为它背离了信息论的一条关键原则。

  ‘价值创造’本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活动,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却居于低级和次要的地位,相反,‘价值衡量与交换’本是比较低级的活动,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却超越了‘价值创造’的地位。

  信息理论涵盖,包括博弈论、计算机理论、控制论、基因、网络理论、人口学以及战略。信息理论涉及一系列工程领域,如软件编程、芯片设计、计算机架构、机器人、计算机辅助工程、图形甚至人工智能。

  在熵(衡量选择自由)的支配下,信息理论是人类自由、知识和权力的科学。

  以色列取得非凡成就的核心原因在于掌握了信息工具,用知识的力量取代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力量。

  自由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既有终极的优势,也有致命的弱点,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过去依赖个人的创造。

  人们可以在极端危险和难以预料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未来只属于那些不断创造、不断进行高熵投资的企业家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