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号与噪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10篇

2018-07-31 04: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10篇

  《信号与噪声》是一本由[美] 纳特•西尔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一):为什么人们预测水平一直原地踏步

  神算子、神奇小子、来自未来的人……只要数一下纳特西尔弗身上的头衔,你就会明白——人们对于预言家的狂热崇拜自古至今从来没有消退过。在原始巫术被科学烛火驱逐出境之后,预言家们又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卷土重来——在普通人眼中,现代科技早已复杂到与巫术无异。

  就拿两次命中美国大选结果,被媒体捧为"大数据时代先知"的西尔弗来说,人人都在谈论他的"神机妙算"如何不可思议,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也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个"神话"正如同"大数据催生《纸牌屋》"一样,人人都挂在嘴上,人人都不明所以。

  如果你把他这本《信号与噪声》当作现代版《周易》,想看看他的"宝葫芦"里面都装了什么,恐怕要大失所望。正好相反: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的预测注定要失败,却没透露半点自己成功秘诀

  西尔弗在书中盘点了政治经济气象体育等各个领域在预测方面的"战果",真可谓是败绩累累,胜者寥寥。除了气象领域一枝独秀,预测准确率节节攀升以外,其他领域进步甚微,尤其是在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人们的预测还是和半个世纪之前一样不靠谱

  这也难怪"民间地震家"、"电视股评人"依然大行其道,拥簇者甚众了。既然专家手中并无水晶球,还不如择其顺耳者而听之呢。在这个众声喧哗、没有标准答案的"意见市场",专家的身份有时反而成为拖累。

  为什么人们已经把人类送上了外太空,却依然没法把水晶球擦亮一点呢?在总结失败原因之前,我们不如先看一看气象预报的成功之道。

  今天,虽然仍有“骗”我们做落汤鸡的危险天气预报已经足以成为我们安排生活指南。但是,在半个世纪之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引入了超大型计算机之后,气象学家们才有可能模拟大气中每一个分子运动轨迹设计出预测下一步风云变幻模型。(但是由于那只没事乱扇翅膀蝴蝶,有时候失之毫厘依然可能谬之千里)70年代气象卫星上天之后,人们可以24小时死角监控云聚云散、洋流涌动、气温起伏,预测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气象预测给人印象深刻的进步大概就是飓风预测了,25 年前,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提前 3 天预测飓风登陆的位置时,平均误差将近 563 公里,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预测毫无意义。而现在的平均误差只有约 161 公里,正因如此,在新奥尔良飓风中气象预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技术进步固然居功甚伟,但是为什么只在气象预报领域单兵突进呢?首先,预测的前提是对所预测对象了解,了解程度越深,预测也就越容易接近事实。几千年来仰头观天,数十年来卫星俯瞰,人们自内而外已经积累足够多的气象学知识风雨雷电发生原理已经成为人人皆知常识无知者常常质问"地震预测为什么不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准",殊不知,人们至今对于地壳活动的了解可能还不如月球。而且,每一次气象预测都能很快收到反馈根据结果修正预测方法,在这样日复一日,日拱一卒的过程中,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这一招显然不能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地震预报,如果地震局三天两头、大小不拉地"危言耸听",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被民间地震学家占领了。

  在社会科学领域,预测者要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从学科分立的时间先后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社会运作原理的了解比对自然界的了解差远了,各个学科无不是门派林立,学说纷云,不同派别对于未来的预测大相迳庭甚至南辕北辙

  当然,人们也没有机会像模拟大气中分子运动一样推演人们的行动轨迹、个体选择。更要命的是"观察效应"(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存在,这个量子力学多年的难题困扰着每一个社会学者——预测本身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类似于自我实现光环加身的西尔弗恐怕也难逃这一规律的"诅咒",毫无疑问,他下一次的预测一定会影响最终的投票结果。

  对运作原理的不确定使人们无法从大量的"噪声"之中筛选出有价值信息。以美国经济预测为例。美国政府每年公布的数据,与经济指标直接相关的有 4.5 万个,而私人数据提供者要追踪高达 400 万个统计数据。经济学家们试图在这些指标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以便作为预测的参考,比如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的菲利普斯曲线、GDP增长与就业数量之间正增长的奥肯定律,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被经济周期所推翻。参考指标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经济学家可以选取任意变量,发明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模型,并宣称拟合度很高(想象一下,当你拥有电话簿一样厚的一摞经济数据时,自己会变得多么有创造力)。比如,美国橄榄球超级杯大赛冠军队伍曾一度是经济预测中非常有名的“领先指标”。1997 年之前的 31 年里,有 28 年该指标都正确地“预测”了股市走向。从理论上来看,统计学标准测试可以表明这种相关关系绝非偶然,是偶然的可能性只有 470 万分之一。然而事实上,这种关系的出现只是巧合而已。1998年,这种"神话"就在大牛市面前轰然倒塌了。

  与之类似的,当你在电视上看到麦当劳指数、“短裙效应”等经济风向标时,最好一笑置之

  在所有学科中,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恐怕是最多的。比如,经济学家对近期发生的 6 次经济衰退进行预测,结果正确预测的次数达到 9 次。这当然是对经济学家未能"未卜先知"金融危机不满,更有对于他们和金融机构之间沆瀣一气抗议

  虽然我无意为经济学家们鸣冤叫屈,却想说他们不应该成为千夫所指罪魁祸首。因为现在基于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必须需要测量经济体的体温血压脉搏等数据。尽管经济学家都没有计划经济学者那样"致命自负",他们还是要承担起测量员的角色。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等模型的局限性,他们也都心知肚明,但是作为风雨如晦摇曳朦胧的灯盏,提着总比空手抹黑向前要强。而且,一次次的预测失败也正是经济理论在现实面前一次次检验、一次次加深认识的过程。作者一味地归结为经济学家"致命的自负",可能是局外人对于学术根深蒂固偏见

  quot;评级公司有这样一种魔力,能将捉摸不定不确定性转变成看似可以感知风险。"和塔勒布一样,作者也指出评级机构并没有把小概率事件考虑评估模型中,以至于大大低估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标普、惠誉的评星本应为人们标识出金融系统软肋所在,却反而成为麻痹人们神经的遮眼布。我想被作为唯一的靶子,它们可能有点冤枉:将一切风险量化、分散化是现代金融体系的立身之本,不确定性尽管无法评估却又不得不评估,为了一两只"黑天鹅"而全盘推倒重来无疑是不现实的。

  正如我开头提到的"《纸牌屋》靠大数据取胜"的神话一样,"啤酒尿布"这个查无实据的神话也成了数据挖掘威力经典例证。"你不必为了安全驾驶而去了解汽车引擎如何工作",在去年风靡一时的《大数据时代》理充满了这样的惊世之论:大数据时代,相关性因果关系更重要。当获取全样本的信息成为可能,追踪任意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再困难,谁还需要知道所以然呢?"It just works"就够了。

  看了前面的分析,你应该能够看出这种说法荒谬之处了。有了理论支持,或者至少对其根源进行更加深入研究之后,统计学推理才会更具说服力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财经评书,热门财经图书、畅销职场小说、经典经济著作 ,提取书里精华,用文字声音将书中智慧一网打尽。让你在碎片时间也能“读完”一本本好书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二):人类的终极梦想

  人类的终极目标或许就是能够预知未来,而这这一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表达,就是预测。

  作者从各个领域——赌博,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经济走向,政治选举等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预测这一技术在其中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经过这么多的记叙和描写,作者无非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辩证地对待题目中的两个词汇:信号,噪声。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充斥着用不完的信息,可是我们的决策却没有变的更加高明,原因就在于真正有用的那部分信息,也就是作者强调的“信号”,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那么增加的难以计数的部分,就是扰乱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噪声”。

  信号和噪声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这里就要谈到模型。预测总是需要一个模型来进行因素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而在因素的输入部分,实际上已经确定了这一预测的命运。往往过于复杂的模型,就是那些试图将所有相关因素都考虑在内并且加以权重的“巨无霸”,都犯了一个相同错误,在书中,作者称之为“过度拟合”。比如说,我们预测A,B之间的关系,实际上AB之间的关系用象限图来表示将会是一个斜角为45°,且与原点相交的直线。那么,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一真想,但是我们获得了很多点,这些点看似杂乱无章的分布在象限图中,有些分布在45°线上,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信号,而更多的是分布在这条直线之外,也就是所谓的噪声。过度拟合的情况下,模型会考虑所有的点,那么你的出的结论很可能会是一条不知所始、不知所终,并且不断变化斜率的曲线。其实,在辨别信号和噪声的过程中,人类也会经常犯这样一种错误,我们会把“相关性”,错误的理解为“因果关系”——比如,事件A的发生往往伴随事件B的出现,两者之间呈现出相关这一特点,但是我们会草率的认为,B发生的原因就是A。在书中,作者提到了“温室效应”,人们往往会说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而实际上,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的升级才会造成全球的持续变暖: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浓度,全球变暖,这三者很好的诠释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区别联系

  于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模型,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和不断的实地观察从而去伪存真——天地预报就是在这一规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当然,这离不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在计算机被发明出来之前,天气预报基本错的离谱,因为科学家找不到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计算的工具),但是地震预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现存的原始记录相对来说少得可怜,而地震的发生频度(特别是特大地震,如7级以上)也不比天气变化那样在时刻进行,基于这样的客观条件,地震预测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最后,关于预测,我们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或许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的真正目的或许并不是期望结果的正确性,而是在预测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去阻止一些事态的恶化。比如说,当科学家找到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且预测到某某年全球温度将会上升到某一高度导致南极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从而淹没一些现有的沿海城市的时候,人类已经对这一预测的结果做出反应,比如,世界政府开始着手寻求国际合作,各个行业进行科技创新,普通改变日常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节能减排,而这一变动因素往往造成预测的结果预先偏差,或许在这个时候,科学家们不应当感到沮丧,只要预测的过程符合真相,我们何不接受这一比原本的预测结果更好的事实呢?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三):惊叹于作者的知识面

  读完此书,作者渊博辽阔的知识面,不禁让我折服,一土生土长的美国青年,了解自己的国家的次贷危机,政治选举,大联盟球赛,球星球探轶事,NBA运作,谷歌模式。。。也就罢了,还清楚日本大地震,意大利地震,他还喜欢分析中国人爱猪喂猪吃猪肉与禽流感的关系,欧洲同性恋者与艾滋病到底谁是鸡谁是蛋,还很关心机器人与人之间,孰优孰劣。。。我想说,纳特,你才34岁,怎么就可以那么成功的创立自己的预测网站,成为美国公认的“神算子”,你好好继续搞预测,赚钱就好了,还涉猎广泛,是要把人逼死啊~~

  不过天才不只是靠三位数的智商,纳特你情商还那么高是闹哪样啊

  执着,好吧,预测,数字,分析,在噪声中寻找信号,这些都需要冷静的分析,执着的演算,不偏不倚的判断。

  神算子,你哪天来中国预测下,中国足球崛起的概率吧~~come on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四):很棒的一本书

  是有关预测科学的科普。丰富的案例将预测科学分成不同的种类,每一类中都提出很多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总结了预测中的共性问题。并推荐了相关的一些书。唯一的缺点是案例有时候讲的太细节,有时会偏离的各章的主题。

  看到别人评论里有很多人说 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其实本书中的大多数课题本身就是很难解决的,甚至许多问题的难度是最近几十年才逐渐被大家认识的。混沌、复杂性系统、有机系统这些理论还是处在刚提出问题的阶段。对于这类问题,武断的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往往是误导性的,弊大于利。

  总之,可能跟我从事的职业相关,看书的时候经常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也把很多以前混淆的问题搞明白了。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五):乘上开往目的地的信号车

  这本书可归为一句话:就是什么预测都是不准确的,如同仍色子或者玩剪刀石头布,50%赢或者输,作者列举了十三个行业的实例,不管是预测金融危机,总统选举或者是地震,天气预报,乃至温室效应,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居然谈到了恐怖袭击的预测,看书时恰好发生天安门恐怖事件,所以提前先翻阅了这一节,更不用说关于赌球,扑克等的预测,更属于长期来看你等于没有赢钱,我们打麻将的也有体会,赢的钱全交给了楼下的小卖部或是夜宵店。既然这样,我们就放任之,这显然不是作者的态度,也不会是任何人的想法,两种解决方法,技术上贝叶斯定理是我们的解决之道,收集更多的信息,依据贝叶斯方程式,不断更新预测的概率,因为人类的认知不完美,所以我们不可能达到真相,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观念行为上要保持谦逊的态度,集思广益,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要做狐狸型而不是刺猬型专家。

  这个世界是客观的,理性的,只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非理性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累积提高自己,尤其在现在大数据时代下,但更要注意区分信号和噪声,认识信号车道和快车道,不要进行数据的过度拟合,所以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是非常关键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搭乘正确的信号车往目的地,而不是坐上了与目的地南辕北辙的快车道。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六):小概率事件~!

  今天出门的时候,看到满街树木都很憔悴,染上了深深浅浅的黄色。远远看到街角处一树红红绿绿层层叠叠的,就像是和纸和和服织锦般灿烂华美得不可思议……居然这时候开了花?忍不住走到树下驻足,凝眸细看——居然是棵枫树?!可我在这住了这么些年了,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家楼下居然还有棵枫树⊙﹏⊙b汗

  真的很不可思议呀!可能,是因为之前我出门时为了抄近路,都是直接左转的,很少会往右转,也不会往右看了。就算是平日里看到了,时间不对也看不出个什么。不管怎么说,这可真的称得上是个小概率事件…

  说起来,从小到大,我的运气一直中平,既没有好到天怒人怨,也没差到鬼哭神嚎的地步。所以,我逛街从来没遇上过小偷,走夜路也不会被劫道;虽然每年的感冒都是第一个得最后一个走,但也从来没患过什么疑难重症的;挤公车从来没遇上过卡油的(着点倒可能是我长得太爱国…),可我的容貌不是美丽绝伦,却也绝没抱歉到需要整容的地步。真的、我知足了。——比上是不足,可比下有余啊。

  确实是赶不上那些运气特别好的人,他们三天两头的就能在大马路上捡到钱,抽奖就算不大中也能小得,干什么都会顺风顺水的等等。可我的运气也不算差啊。有些运气比较差的人,坐车三天两头车祸,走路小偷劫匪那是常打交道;在米其林餐厅吃饭都能吃出苍蝇头发;一样是走街心花园,别人都没事,就他会被鸟屎亲吻;基本上,坐电梯会被关,机器取款就会被吞卡的……

  什么稀奇的事儿发生在他们的身上都不稀奇了,简直就跟电视剧似的。当然,上述两种人的运气,都是属于那种比较极端的,也是属于绝对小概率的。像绝大多数的人,就如你,就如我,运气都属于比较平均的普通人。所以,即使今天的运气比较好,可能明天的就会比较差,不会一直保持不变,而大多数的时候,运气都是不好不坏的。

  所以,也就不用白日做梦的指望着能像是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在街边白捡个戒指,就能是个富人扔的高档钻戒;随手买张彩票忘在脑后十几年,一朝发现还能是个惊天大奖;也用不着担心,从来不生病的自己,一生病就是只有在韩剧里才听过的不治之症;出门就得小心高空坠物建筑物爆炸(﹁”﹁)我想,那种运气,也只能说是‘妖孽’了吧!

  以上,只能说是我从这本书里唯一学到的东西。照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说,概率的存在,就是让人仰视的——所以,只要有了哪怕再微小的概率,那么就基本确定了这件事迟早是会发生的……

  就个人而言,这本书实在算不上友善。不是因为有些人以为“欢欣”“活跃”,而有些人认为“预警”“威胁”的,鲜亮的柠檬黄色外封。主要是那个过于微小的字码和紧凑的版式。本来就是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还不是什么寓教于乐的形式,再加上这种版式,真的有点儿啃不下去了。或许是我太浅薄了吧~在我眼中,这书即说不上是寓教于乐,也算不上是科技先锋。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或者不是对这方面有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下的,看了就会后悔的。

  之前还以为这本书,是那种类似《零的历史》、《镜子的历史》、《廉耻观的历史》的社科书,就是从起源到现状的该学科的历史科普。价格高些也无所谓了,毕竟,中信出版的社科类书籍还是有品质保障的……问题特么的根本不是社科书啊!!!——你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它们方便面?直接在隐蔽位置来个累瞎人眼的标注文字“图片与产品内容不符,仅供参考”!

  说起来,这本书该改叫《信息与分析》或者《信息分析在现代领域的应用》之类的。仅以开篇两章为例。第一章讲的是,为人们视而不见的预测,以在金融危机中不起作用的信息预测为例——旨在说明人类可怕的侥幸心理,明明危险的预兆明晃晃的都摆在眼前了,还在那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幸运儿呢。而第二章,讲的是被预测者主观感情左右的不客观的预测,以美国的大选为例——【必须认识到人类在预测世界进程方面的局限性】,供人们预测的信息都是冰冷的数据,但是分析这些数据的,却是会被外界压力、个人欲望所驱使的,有立场的个人。

  书里确实引用了一些很典型的案例,但案例不是故事,有些书是告诉你很多的故事,然后让你自己去想去分析;而这本书,是给你很多的案例,只是由作者以自己主观的角度作出分析,纯灌输性的。就算有很多专业性的图表,照样看得很是别扭。而且,这书的内容专业性太强,案例的记述也过于数据化偏重分析,加之这个翻译的水准-_-|||专业性是有了,但是文学水准太一般。而且,作者说的话翻来覆去的,前脚的话后脚就被推翻掉。前脚还在那说信息总能预测,后脚又说预测了也不准确——总感觉这个作者,按他自己的分类,也该是个脸大心空的“刺猬型专家”。

  难怪我看的这么折磨,在我终于决定放弃~~o(>_<)o ~~把书往书架里塞的时候才发现!在书脊上印有小到能让人看成对眼的四个小字【经济读物】——说起来,这书确实是主要以经济领域中信息分析的应用为主,至于那些天灾人祸或者体育博弈、政治竞选什么的,虽然篇幅不小,但还是要攀扯到经济上……还真的是资本社会的唯经济论呢。

  琢磨了一下,大概这书的重点是,——虽然,没有任何的信息来源是令人不安的,但是,过量的信息反会给人误导。真正适用的信息总是稀缺的吧。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个古老的试题,站在一大片麦田前面,哦,也有人说是在花丛前面,反正就是让你从里面走过,挑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支。这个问题是最难回答的,现在那些自我修养、管理之类的书里也多会引用分析。

  当然,早就有了答案,千百年来也就是那么一个答案。第一阶段分析,第二阶段选择,第三阶段验证,选好之后,就直接走出来,后边的大不大、好不好的就不要去管它了。分析都说,这样做你选的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却避免了许多抉择的尴尬和危险,这才是之于人而言最明智的做法。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掉了,在这个故事里信息与分析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最后成功的那个学生,不是在最后一个做出选择,有了之前那么多牺牲者换得的信息,他还可能成功吗?可见,“失败乃成功之母”斯言诚不欺我啊。

  话说,按照这本书里作者的理论,我突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那些说,“今后10年的中国,如果做得好就是欧美,做不好就是拉美”的人,绝对都是没有拜读过这个作者理论的土鳖!按照这个作者的理论,现在的中国,就跟《十日谈》里那篇犹太教徒改信的故事似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篇故事,讲述了一个本来信仰坚定的犹太教徒,让自己的好友天主教徒缠磨的受不了了。于是很干脆的说:那他先要到罗马去考察一番再说,看看天主教究竟怎样,再决定是否改信。这下可要完啊,他的朋友当然知道他去了会看到什么,几经劝阻,不想倒愈加坚定了他的决心。等他赶去了罗马,在那里他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

  从上到下,烂到了根儿……【触目惊心的情况使那个严肃的犹太人提出这样一个结论:罗马哪里是什么“神圣的京城”,乃是藏垢纳污之所:教皇、红衣主教,这些人本该是基督教的支柱和基础,却无恶不作,无非要叫基督教早些垮台,有一天从世上消灭罢了。】

  结果…,犹太教徒把话头一转,【可是不管他们怎样拼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可还是屹然不动……这么说。你们的宗教确是比其他的宗教更其正大神圣。】因此他竟下定了决心,改信了⊙﹏⊙b汗~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不但是故事里的那个基督教徒被这神转折惊得是失魂落魄,连我也看的是目瞪口呆。

  是,现在的中国是在走钢丝,看似繁花似锦,实际危机暗藏,但是请相信,就像是故事里的教会一样,总会坚持下去的。别看教会里的人员烂到一塌糊涂,但是他们心里可都明白着呢,他们的一切皆仰赖于“上帝的威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真危及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谁也不会惜力的。

  ——当然,信仰是无价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只看你的出价够不够而已】。

  .【】内的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七):坏天气好运气

  坏天气好运气

  偷爱警/文

  作者的论点,全部来自于生活事件,每个事件,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房产、股票、地震、天气、疾病等等都是与生存相关的话题。为了做足论述工作,作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查询了很多数据,当一系列数据纷纷成为有效论据的时候,作者自己蒙圈了,到底那些信息是有效的,那些信息是虚假的。很多信息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噪音,并不能佐证事件的进展状态,并不能预测未来的结果。这其中,噪音是华丽的转身,却带给生活无尽的思考。真实信号,或许并不华丽,但却可以成为事件,最终的盖棺论据。

  公众、媒体、社会都希望从纷杂的噪音里,挑选出信号的起源地,却始终迷失在噪音的干扰当中,是什么让科学技术、让智慧、让人类的进步望而生畏,是什么让人类的发明创造变得愚钝可笑,就是噪音,不同种类的噪音,各种变化的噪音,强调了思想的过程,却给不出正确答案和结果。

  通过这部书,我们最起码可以从作者的思想判断中,找到一种规律和方法,分析出那些噪音是虚拟的、非线性、非常规的表象,我们可以运用深入的讨论,运用不同种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信息汇总,来综合分析有效数据的可操作性。如果所有数据都不过是烂泥一样的数字组合运算,就可以说明,这些数据都是噪音,都是过气的历史参数,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进行论证。

  通过往期数据看,常规数据的起伏表现,不过是阶段性的综合参数。而一旦,数据出现高风险、高负债、高频率的波动,加上不期而遇的意外干扰,打乱常规数据的有效性。仅凭这些,良性数据中存在的微小误差,微状态因素,就会轻易的打乱数据有效性,从而,成为巨大的数据隐患。

  最近,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为造谣传谣,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判刑,他们利用网络传媒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发布虚假信息,制造声势,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这些谣言四起的事件,都是子虚无的虚假信息,误导了大众和传媒的判断,诱发诸多不利的安全隐患,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力。最近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实际被点击数达到5000次以上的”,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打击的是信息的捏造者、发布者,而不是转发者。”这是最高法院审判员的解读。而作为媒体和公众,却误读解释,认为传谣造谣就等同于犯罪。信息的准确解读,正确解读,会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麻烦。关键是引起公众的猜忌和怀疑。就此问题,公众应该如何评判事件的定性,事件的误导错误。公众只是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旁观者,却不是事件的亲历者,只是想要找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样的谈资,会带来“祸端”,公众并没考虑。当公众面对司法解释之后,言论会受到了制约和限制,公众会对某些信息的发布,加以警觉和审视,会更加斟酌、慎重的考虑事件的真伪和可信度。公众觉得,一旦将“祸端”引爆,公众自身难保,惹祸上身,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还可能遭遇法律制裁。由此,公众的防御心越来越强,封口所有的判断力,封锁所有的伪证命题,不去谈论没用的、虚假不实的信息,公众做一只闷闷不响的乌龟,躲在龟壳里,不出来。因为嘈杂的信息,会让乌龟,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根本找不到北,那条路是对的,那条路是错的,跟谁的屁股后面走,信号是判断的关键,而这信号往往掺杂了太多的杂声噪音。如何剥离开噪音困扰,乌龟所要做的是用五官、生存经验、避难技巧、伪装等招数,来保证活命。缺少任何一样生存本领,对乌龟都是致命的打击,当然,初级乌龟也可能死里逃生,厚积薄发。但乌龟一定会记住突如其来的打击,尽可能的不去触犯同样的错误,毕竟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惨重的。

  灾难来临的时候,人类总是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的数据读取、数据判断、数据分析得到提前预报,得到可靠的预测。但透过历史事件分析,人类所做的努力,会因为逆袭的天气、地震、恐怖袭击、疫病等不确定因素的发生,扰乱阵脚,进而发出悠长的叹息。到底那里出错了,详细、真实、综合性分析,都无法控制灾难的发生,人类还需要做哪些?还需要积累什么?根据作者所言,人类的进步已经很优秀了。但数据中的噪音,往往会成为研究方向的拐点,拆解细节,进行分类、分段、分差别的密集排序,会给灾难更多考量的依据,但是这些依据,仅仅是一种大胆猜测和预判,并不是征兆预测。谨小慎微的操控,会给人类带来最好的避险条件,给人类的自我,敲响警钟。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功利与自私,如何在生死逃亡。抢占先机中,如何在诱惑与舍弃面前,摆正心态。

  虽然这部书里,满满的数据,满满的讨论,都是些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这部书却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下很多人生的哲理,在欲望都市的噪音里,有人说,我到了天堂,有人说我们将要下地狱,有人傻傻的微笑,诡诈的说自己是天才。有人则愤愤不平的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没赶上好时机。噪音太多,信号太少。别去抱怨,只能说手里的金刚钻还没练到火候,自己的手艺还不够炉火纯青,就算是这两样都占了,还要有点未知,不可预测的好运气。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八):人类对未来的懵逼史

  这本书讲了各种领域的预测,题目很酷炫,作者Nate Silver也很牛逼,成功预测好几次美国大选精确到州的选举结果,初看乍以为会告诉你如何区分信号和噪音,得出真正正确的预测。可是整本书读完发现几乎就是一部人类对未来的懵逼史。除了Nate Silver最熟悉的棒球领域和政治预测领域比较成熟以外,其他领域的预测人类真的跟大猩猩没两样:地震领域在过去1000年没啥进展;气象学在过去几个世纪没进展,直到最近30年;经济预测总是搞不清楚经济危机什么时候到来;传染病预测虽然困难,但好在医学界比较靠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靠谱;对恐怖主义的调查更是像大海捞针。

  这个领域目前的精神导师是贝叶斯,可贝叶斯老爷子也只是讲了一个大概,告诉你新的信息会告诉你新的概率——没办法提高模型精度,更何况你要在大量的数据堆里寻找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这本书是了解顽强的人类对于未来的不懈攀登的极佳入门书,还把“大数据很牛逼”批判得体无完肤,看完之后你还能对“专家告诉你XX结论”保持更多警惕。但实在抱歉,作者就是没办法提供那个你想要的灵丹妙药。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九):《信号与噪声》的信号与噪声

  本作虽然在欧美书市广受赞誉,然而,我读完后的最大感受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差评。

  本作题为《信号与噪声》,内中阐述了从海量的大数据(噪声)中甄选有用信息(信号)进行预测的相关内容。巧(fěng)合(cì)的是,本作的内容本身也恰恰谙合了这个题目。

  我们来看看本作到底说了些什么。(下列要点中的“我”指代作者纳特·西尔弗)

  * 预测很重要。你不能瞎预测,要从信息中分辨哪些是信号哪些是噪声。

  * 专家分两种:狐狸型和刺猬型。

  * 我跟几个预测达人很熟,他们很牛逼。

  * 当然,我棒球赛猜的准,扑克牌玩得也不错,所以我当然也很牛逼。

  * 我给你们讲讲贝叶斯定理。

  * 咱们讲讲“深蓝”的算法吧。

  * 关于选举、天气、地震、疾病、股票、温室效应、恐怖主义,这里边的猫腻太多,我也不好预测。不过,他们之前为什么预测错了,那我心里可跟明镜似的。

  可以说,这里面绝大部分的篇幅都是作者在灌水扯淡,和本作本应阐述的内容没有任何联系——亦即本作中的“噪音”;除此之外,作者还十分乐意以万事通的口吻来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居高临下、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早年间各界的预测疏忽及失误,却闭口不提自己的预测内容及方法。如果作者确实是个硬货满满、货真价实(而不是虚有其名)的专家,那么只能说明他不会写书,或者根本就是故意不好好写书。

  最后,如果说一定要从书中找出点能称得上是“养分”的东西,那么我想也就以下几点:

  1. “狐狸型”和“刺猬型”专家;

  2. 贝叶斯定理;

  3. 预测不单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还要在检验结果后对先前的统计进行修正。

  《信号与噪声》读后感(十):预测的技术

  书中作者提到了几条预测需要遵守的原则。

  原则一:用概率的方法思考问题。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事物的发展变化似乎都是受一定的规律控制的,是必然的;但实际上,事物的发展都是路径依赖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很大,微小的条件变化就会导致结果的极大不同;因此,当我们面对未来时,能够做出的预测往往是一个概率分布,而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结果;我们需要根据这个概率分布来选择受益最大化的策略;如果依靠一个单一的确定性预测来选择策略,长期来看可能是灾难性的。

  原则二:今天的预测是你以后人生的第一个预测。作者是在告诉我们要尽量摒弃过去的观点,多思考未来。社会心理学中有一条“承诺和一致原则”,是说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日常社会活动中,“承诺和一致”增强了个人和群体活动的可预测性,是有益的,但在预测领域则有害无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当实际情况发生改变时,我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你是怎么做的呢?”

  原则三:寻求共识。我想在这里作者的意思更多的是独立思考,寻找各种信息的共识。善于预测的狐狸型专家已经培养出一种仿效集体决策过程的能力。他们不再咨询整个专家组,而是不停地向自己发问。通常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将很多不同类型的信息集合起来——就像一组各持己见的人真正要做的那样——他们会客观地对待所有信息,而绝不会把某一条信息当成金科玉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