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耳朵借我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耳朵借我读后感精选

2021-05-13 01:29: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耳朵借我读后感精选

  《耳朵借我》是一本由马世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耳朵借我》读后感(一):音乐也有使命和教养

  这本书成文于2010-2014年之间,大半文字来自《财讯》和《小日子》专栏杂志,这本书更像是日记的整理。第一辑《像刀子一样的风》,读起来很沉重,怎么读都读不完的感觉,仿佛看见那个年代的炮火和在炮火下匍匐的人,他们没有战壕。读到第二辑歌词唱错了的部分,人才放松下来了,慢慢地读到音乐本身的小事情。“音乐不是枪炮”存疑,文字工作者的枪炮是文字,音乐人的枪炮应该也是音乐,马世芳的本意应该是音乐承载不了那么多,也不应该去承载,而在事实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让音乐承载了一些东西。我觉得音乐作品还是有一点使命的,首先它承载它的创作人。 14年走川藏线,队友老赵很喜欢音乐,一只耳机就花了几千,我问他能分得清一件音乐作品用的是什么调什么样的编曲吗。马世芳说要有“音乐的教养”,深以为然,没有教养的都是伪,伪到自我陶醉更可怕,不仅仅是音乐需要教养。

  《耳朵借我》读后感(二):使命和教养

  这本书成文于2010-2014年之间,大半文字来自《财讯》和《小日子》专栏杂志,是由日记和回忆整理而成的一本书。 第一辑《像刀子一样的风》,读起来很沉重,读不完似的沉重。我看见那个年代的炮火,和在炮火下匍匐的人们,他们没有战壕。 第二辑写歌词,写到歌坛老将们在年轻时唱错歌词的尴尬趣事时,整个人才放松下来了,缓了一口气。还是开心点好,哪怕就一点点也行。 马说“音乐不是枪炮”,心里存疑。他的本意应该是说音乐承载不了那么多,也不应该去承载——这是马世芳对音乐的钟情和偏袒!我倒是觉得音乐作品还是有一点使命的,首先它承载它的创作人,实际上人们也确实或多或少地让音乐承载了一些东西。作者人的枪炮是文字,音乐人的枪炮应该也是音乐啊。 马世芳说要有“音乐的教养”,深以为然,不仅仅是音乐需要教养。徒318的队友老赵很喜欢音乐,他舍得花几千块去买一支耳机,我问他能分得清一件音乐作品用的是哪个调什么样的编曲吗,他没回答我,我猜测他可能不知道。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去研究,之后才可以说喜欢的——这是喜欢的教养。

  《耳朵借我》读后感(三):眼睛借我。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发现,这本书需要从后往前读。与现在紧密相连的是历史,当我开始看到罗大佑、周云蓬、小河、张悬的名字的时候、也开始好奇唱片筑墙让我想入非非,慢慢,就看结束了。

  读罢,我知道历史产生音乐,音乐记录历史。歌者也有歌者的个性,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超越了自己,对民族的热爱也超越了自己,享受自由,享受超越自我。纵然歌曲背后的故事给歌曲本身加了很多分,但这这也只是锦上添花,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清晨醒来,阳光很好的时候,我会想起林生祥的《种树》;留着眼泪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会想起《魂萦旧梦》;影片里战火四起,祖国岌岌可危,勇敢的战士抛洒最后一滴鲜血倒下的情节我会想起《亚细亚的孤儿》;看到香蕉,水牛,稻米,玉兰花等时,我会想起李双泽的《美丽岛》…

  《耳朵借我》读后感(四):马世芳不仅有大耳朵,还有硬笔头

  趁着“看理想”的开播,热衷炒作的“理想国”迎合地出版了马的三本书,我唯独对这本感兴趣,因为它谈的是音乐,集结的是2010-2014年马在台媒专栏聊华语音乐的随笔。众所周知,马有一双大耳朵,但有没有一支狠笔头,我很感兴趣。说实话,在初期翻阅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愉悦,甚至有些大失所望,都是些味同嚼蜡乃至被嚼烂的乐坛见闻,新鲜有余见地不足。但慢慢看下去,不知怎地,我的两眼就湿了,真的,可能是感同身受那种为了音乐和理想的执着与追求,为了自由和幸福的拼搏与戮力,不论是胡德夫、李泰祥还是罗大佑、李双泽,那个年代赋予那些人的气质与感动,那些如今早已被说滥唱乏的“青春、梦想、流浪、家乡”,那种尊敬音乐如同敬仰神灵般的纯粹,在马的笔下还原得那么动人心魄、令人悸动,只是这些东西现在早已稀缺得让人可笑可叹了。最喜欢的是其中两篇文字,一篇纯故事《目击陈升和伍佰的第一次》,马作为当事人讲述了“菜鸟”伍佰和“酒鬼”陈升的第一次录音室合作,其间酒过三旬肆意挥洒,好生羡慕手里痒痒,搞得我好想继续玩音乐啊!还有一篇《坐在音乐上》则完全相反,纯粹的音乐随笔,没有故事没有政治,只有旋律和歌词以及技术层面的探析。让我这个对林生祥完全不了解的人,也马上想要去听听这张《我庄》。

  《耳朵借我》读后感(五):侯德健序+李宗盛序

  天生一对“大耳朵”

  侯德健

  马世芳有一对天生的“大耳朵”,在绝大多数人只被允许用“小耳朵”听世界的时代,陶晓清和马老师夫妇俩就给了他们的宝贝儿子世芳一对难得的“大耳朵”。这一对大耳朵里有陶晓清的浪漫情怀和马老师的人文关怀,世芳用他的“大耳朵”分秒不差地记录了台湾、香港、大陆的歌手和他们的歌,再用调过音的文字准确地记录下来,我怎能不甘心情愿地把我这一对“小耳朵”借给他。

  关于过去四十年两岸三地的原创歌曲,很少人比世芳听得多,听得仔细。我有许多很爱听歌也很用心听歌的朋友,但大多数人都没有世芳独特的机会与缘分。认识世芳近四十年了,却很少有和他深度沟通的机会,直到前些年上他的电台节目谈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对歌的情怀比他的母亲更浪漫,更难得的是,他对生活在错综复杂两岸三地的中国人的关怀也不亚于他的父亲。

  把耳朵借给马世芳吧,听他放一首歌,认识写歌的人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侯德健

  2015年1月26号,北京

  推荐序

  李宗盛

  世芳老弟:

  让我老实跟你说,即便并不动听。

  从不主动或者能免则免,我极少看乐评或是相关的文章。

  能给我启发的不多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主要是我想纯粹地、主观地、不受影响地去完成一首歌或是一张专辑的制作。

  当我交出母带的时候工作已然完成,

  专辑的销售、外界的评语、歌者的成败,我并不在乎。

  一张专辑的制作对我而言意味着是要去说服、去感动、去带领一个团队,

  一起相信这十首歌能为歌者创造奇迹,能为时代留下印记。

  身为制作人背负着一个歌者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未来,

  他凭借着的是信仰般的虔诚与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我知道这样的态度当然有失偏颇,但是大半辈子的音乐人生涯也就这样过来了。

  然而其实无碍,

  你的文章我虽然不多看,但却必须承认持续暗中观察。

  所以在你新书发表的时候,要真心感谢你的孜孜不倦。

  所以请你继续,

  在众声喧哗时代中,为尽心尽力的音乐人挣些许尊严。

  在荒谬浮夸行业里,替混沌不明的现象给出诤言补白。

  我的耳朵无需借你,

  你的耳朵当真不赖。

  李宗盛 敬礼

  《耳朵借我》读后感(六):耳朵借我,Solo给你听一下

  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娓娓道来,颇有种在音乐里醉生梦死的温柔。

  如果单纯把他当做一个乐评人,未免太过简单。在他笔下音乐既复杂又纯粹,既是私人往事又是大众记忆,他拿着颗修史的心在写和音乐在一起的这些年,音乐里的人、事、青春、热血和变革,他何止是拿耳朵在听。

  可能迷恋这件事情是可以穿越的,所以在他的书里,我竟然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walkman耳机一戴拿声音筑起一个自己的城堡,城墙上都是自己拿零花钱一盒一盒攒下来的卡带,认真的听完A面听B面,恨不得认真考据专辑歌词册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2

  说起来,我是个音乐的杂食动物,不挑食,接受度广泛,来者不拒。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启蒙来自初一时的闺蜜D,她带着我在宿舍熄灯后偷偷听新买的专辑,我第一次听到扯着洋气十足的嗓子唱R&B和舞曲的李玟,然后是唱着解脱清汤挂面的A Mei。在那之前我以为音乐是四大天王是beyond是中国音乐电视里的一众华南歌手,幸好,我碰上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好时候。

  后来,和闺蜜每周一次从城郊的住宿学校放假回家,必经一站是城里为数不多的正版音像店,大学附近有一家,城中心的文艺路有一家,老板的品味还有些不一样,每次都要去亲自碰运气,甚至渐渐开始跟老板预订。常常是因为我和闺蜜的要求,好些新歌手的新专辑才得以跨越千山万水降临这座小城。

  壮观的卡带收藏一度是我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大概几百盒的正版卡带,按照自定义的音乐风格流派,我给他们编上了号。因为对于乐坛新人的迷之追捧,我买过很多出了这一张音乐生涯就到头了的歌手的卡带,但似乎依然不觉得后悔,但也因此买过好多后来成为乐坛的大咖的人第一张专辑,有种自己早已偷偷发现了宝的暗喜。

  《耳朵借我》读后感(七):耳朵借我,Solo给你听一下

  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娓娓道来,颇有种在音乐里醉生梦死的温柔。

  如果单纯把他当做一个乐评人,未免太过简单。在他笔下音乐既复杂又纯粹,既是私人往事又是大众记忆,他拿着颗修史的心在写和音乐在一起的这些年,音乐里的人、事、青春、热血和变革,他何止是拿耳朵在听。

  可能迷恋这件事情是可以穿越的,所以在他的书里,我竟然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walkman耳机一戴拿声音筑起一个自己的城堡,城墙上都是自己拿零花钱一盒一盒攒下来的卡带,认真的听完A面听B面,恨不得认真考据专辑歌词册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2

  说起来,我是个音乐的杂食动物,不挑食,接受度广泛,来者不拒。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启蒙来自初一时的闺蜜D,她带着我在宿舍熄灯后偷偷听新买的专辑,我第一次听到扯着洋气十足的嗓子唱R&B和舞曲的李玟,然后是唱着解脱清汤挂面的A Mei。在那之前我以为音乐是四大天王是beyond是中国音乐电视里的一众华南歌手,幸好,我碰上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好时候。

  后来,和闺蜜每周一次从城郊的住宿学校放假回家,必经一站是城里为数不多的正版音像店,大学附近有一家,城中心的文艺路有一家,老板的品味还有些不一样,每次都要去亲自碰运气,甚至渐渐开始跟老板预订。常常是因为我和闺蜜的要求,好些新歌手的新专辑才得以跨越千山万水降临这座小城。

  壮观的卡带收藏一度是我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大概几百盒的正版卡带,按照自定义的音乐风格流派,我给他们编上了号。因为对于乐坛新人的迷之追捧,我买过很多出了这一张音乐生涯就到头了的歌手的卡带,但似乎依然不觉得后悔,但也因此买过好多后来成为乐坛的大咖的人第一张专辑,有种自己早已偷偷发现了宝的暗喜。

  《耳朵借我》读后感(八):借耳朵听台湾

  成长于各色土地上的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便吹着不同的风,喝着不同的水,携带着截然不同的身世记忆。阶级、党派、宗教、家族、文化,白色纸张盖满印记,层层叠叠。身处不同阵营的你我他,是否有缘哼着相同的旋律,向同一片土地抒发同样多的深情? 这是马世芳的期盼。这位生于台北的乐评人,擅长在节拍中寻找台湾词曲家隐忍的呐喊,习惯在海峡的那一岸遥望这一岸的物转星移几度秋。他总在不经意间,把音乐与政治挂钩,却隐隐排斥一味浸润于政治土壤的音乐人。他似乎推崇侯德健的说法——“政治本该是人的一部分,人不应该是政治的一部分”——但也明白,在人心浮动的历史环境下,台湾乐者只要稍显家国情怀、社会焦虑,喷薄而出的艺术灵感就会被政治裹挟。犹如侯德健,一首《龙的传人》原写于“中美建交”之后。看到台湾被赶出联合国,看到大陆重返世界舞台,这位台湾出生成长的眷村子弟,用一首压抑的民谣表达对素未谋面故土的痴迷。然而,在KMT官媒炒作下,哀怨的民谣摇身一变成为悲壮的史诗,恨铁不成钢的词句通通不见踪影,只剩下正气凛然的“兴国之志”。讽刺的是,“爱国歌曲”的创作者却成了众叛亲离的“逃兵”,先是“出走”大陆,而后“重返”台湾。他的“摇摆不定”,也让这首歌在两岸三地几经沉浮,相同的词曲,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中,映射出不同的光谱…… 这不是个例,马世芳向读者“借耳朵”,絮絮讲着众多因政治文化禁忌被KMT封杀的台湾歌曲,诉说一批又一批边抗争边妥协的台湾音乐人。这些文章大都最先发表于对岸纸媒,因焦虑两岸关系,作者言辞不免犀利。引进大陆之时,部分内容作了调整,但“理想国”尽量保留了作者的书写初衷。辑一“刀子一样的风”,文字虽不至刀刀见血,读来也是惊心动魄。幸好涉及此主题的文章只占书目三分之一,读者方可在其他音乐趣闻中喘口气。但莫以为不把音乐当枪炮的词曲家就没有“为歌而生为曲而死”的悲壮,且听信乐团的《如果还有明天》。痴迷KTV的80后90后,大都靠着这首歌来奠定自己的麦霸地位(或许还要加上《死了都要爱》与《离歌》)。但你可知,当时的词曲者,一位身患肝癌,一位数度自杀未遂,弥留之际的一条半人命,换来一句“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罗大佑、李宗盛、蔡琴、齐豫、陈升、伍佰、张震岳、陈绮贞……曾经的知名歌者悉数登场,在耳熟能详的旋律里吟出熟悉又陌生的台湾众生相。可惜,隔着一层毛玻璃,终是看不真切。东瞅西看、东拼西凑的文字猎奇者,像极了厦门轮渡码头上被船夫大叔忽悠去金门“一探究竟”的游客。说是来一场离台湾最近的旅行,可惜总是大雾时,连岛上的八字标语都看不清。 眼神不好,耳朵还行。那就先听首歌吧,重新回味一番那些“被屏蔽、被遗忘却犹然美丽的大小声音”。 推荐指数:四星半。

  《耳朵借我》读后感(九):光阴的故事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罗大佑《光阴的故事》

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都是作者马世芳在文化品牌理想国频道的音乐类视频节目《听说》里的文字再创版,不过阅读时却常会让人产生一种光阴飞逝之感,比如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年轻的胡德夫、齐豫、李宗盛……甚至更早台湾刚解禁之后的地下音乐。

有一个网络流传的段子说,如果你能马上说出一盘磁带和一根铅笔的关系,那就证明你老了……不过“磁带和铅笔”,却显然是这个年纪的音乐人都经历过的。

比如我这个年纪的人(85后),以前上学的时候,谁还没在书包里放过歌词本呢?一有空闲时间,便会把喜欢的歌词都郑重地抄写在里面,歌词的来源,除了听到熟稔的歌曲,便是磁带附带的印刷歌词,偶有发现其讹错之处,还会将其修正,不用提这时候的心里有多得意了。

对于日常普通听众来说,黑胶CD之类距离还很遥远,更为流行的音乐载体还是磁带,不过其缺点是直接切到想要听的歌曲时并不方便,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尽可能老老实实地,把一张磁带从头听到尾,那时歌手的一张专辑基本是10首歌,不同于现在,很多歌手都选择在网络音乐平台上发布单曲,而很少再出印象里的那种专辑了,这也是技术手段的改变造成的。

现在回想小时候听港台音乐时的场景,设备是简单的磁带+录音机或随身听,那时候对音质还没更多地要求,歌曲里细腻的低音或鼓点很难被听出,但至少一两代人还是通过聆听音乐,得到过真诚的快乐。

甚至我们这一代的大陆音乐人,哪一个不是通过汲取港台音乐的营养,间接窥探日本和欧美流行音乐的面貌呢?

得益于家庭成员的熏陶,作者很早就开始注意收集华语音乐的各种小掌故,并将其娓娓道来,当然更多的,则是台湾的音乐故事,毕竟作为台湾音乐相关从业人员,能接触到的台湾音乐幕后故事也会更多。台湾比大陆更早接触到了国外音乐,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得益于此,台湾音乐人比大陆更早地开始他们本土化音乐创作,再加上诸如李寿全李泰祥罗大佑等一批天才音乐人,台湾的音乐随着各种手段流传到了对岸后,滋补了大陆人民饥渴的耳朵。

书中提到很多的早期音乐人,似乎他们更有创造性和理想主义特质,比如罗大佑,早期尝试过用徐志摩翻译的英国诗歌当做歌词来谱曲,之后再用郑愁予和余光中的现代诗。他自己创作的音乐歌词里,更多地在反思身份的困惑,未来的迷惘,现实的批判,并歌颂友谊和爱情……

也许因为他们对音乐更有敬畏心,尽管也会有不少口水歌面世,但毕竟更多时候还是在尝试开创华语音乐的深度和多样性。

当现在的我们听音乐时,更多时候还是会选择更方便的音乐软件,而很难再去选择那些看起来笨重的听录设备了,然而一张CD,一盘磁带,却是有生命的载体,你会回想出与这张CD有关的故事,那些曾经触碰到你心尖的音符,你曾经的高兴与失落,曾经发生过的像一颗石子丢入河水中荡起层层涟漪的情感,那些再无联系的人,外借过的磁带和CD所遗留下的他人的气息……哪怕记忆漫漶,但曾经的种种感受,却已经固化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份独家秘密,自己最珍重的矿藏。

  《耳朵借我》读后感(十):耳朵借我,听马世芳讲和音乐有关的故事

  圣诞假期,网购了三本关于音乐的书籍: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昨日书》,韩松落的《老灵魂》。兴许是情随事迁的缘故,在外头漂泊的日子久了,听得音乐也开始变化,不再爱听周杰伦、许嵩、王菲,陈奕迅也越来越少了。而替代他们的是许巍、宋冬野、朴树。每到孤寂无人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挂着耳机、声音往最高分贝里放,凝视歌词,仿佛在听一段故事,久而久之,便越发喜欢这些老灵魂、这些音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买来马世芳一读的原因。

  马世芳被人称作台湾首席文青,虽然“文青”这个字眼日益扭曲,然而放在马世芳身上却极其的熨帖合适。马世芳的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资深广播人陶晓清,恰如侯德健所说,“他天生拥有一双大耳朵,这一对大耳朵里有陶晓清的浪漫情怀和马老师的人文关怀”,因此,他的骨子里是浪漫和才情兼具的文艺青年一点都不为过。

  知道马世芳,源于理想国一档名为的“听说”栏目,在录音室里,马世芳像个电台主播,跟听众朋友一起分享关于音乐的故事,声音柔软温柔,故事穿透优雅的声线,从远方娓娓道来。恰如马世芳其人,面容温和,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宛如山间清新自然的风在温暖你。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听的、儒雅的、博学的。自然爱屋及乌,听了他的“听说”,买下他的书:《耳朵借我》、《昨日书》也就顺其自然了。

  马世芳1971年出生,对于他来说,这个他不能主宰的出生年月,是幸运的,也是某种不幸的。不幸的是,彼时的台湾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中,直到一九八七年才解除戒严。然而与白色恐怖相伴而生的是青年的抗争,这与大陆也是极其相似,诗歌、音乐这种激烈而激进的表达方式,总会在这样的时候,像一股喷涌的岩浆一般、热烈、炽热,他们藏在地底下,灼烧一个时代的神经。而马世芳的幸运便在此,他亲历和见证了这个时代,他也因此幸运的见证了这一代音乐人的历程和抗争。这也是他能写下《耳朵借我》这些歌手和他们的歌的源泉,让我们知道和窥视到那个年代的故事。

  而《耳朵借我》是作者在杂志专栏的文字集结,虽然是专栏文字,但全书都是围绕音乐和音乐人来写的,他写侯德健、写胡德夫,写我们所熟悉的张悬、陈升、罗大佑、李宗盛,写和他们的交往,写那些年代,那些曾经影响一代人的音乐《美丽岛》、《橄榄树》、《龙的传人》……背后的故事。当然同时他也写和彼岸大陆音乐人的交往,他写周云蓬、小河、崔健等等。可以说,是马世芳的私人记忆和私人叙述,让我们得以知道更多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音乐历史的镁光灯所无法照射到的地方,却是最珍贵、最真实的史料。马世芳,充当了连接音乐和人的媒介,穿插其中,与音乐融为一体,那一定是心底那种深深的挚爱方可为之,否者,爱之浅薄者,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细细读完整本书下来,你会发现,马世芳帮我们隐约的勾勒出了一幅民谣和摇滚的音乐地图,而他在这些地图上的点都用文字给我们写下了一段故事。他的文字朴素、真实,没有花哨或是过分抒情的修饰,仿佛一种优雅的倾述,不疾不徐,娓娓动听。当然,由于专栏文字的限制,很多时候,你可能期望我们能够知道或了解的更多,便戛然而止,有时候是意蕴无穷,有时候便成了一种缺憾。

  兴许是我读的和音乐有关的书少的缘故,第一次读到这些故事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感觉郁结心底,欣喜或是忧伤,总归是五味杂陈。此前,我偶尔也读到一些和音乐人有关的非虚构故事,那是“正午故事”团队采写的《正午故事》,他们出版的书,每一册我都买回来看,每一期都会看到看他们笔下的那些故事,和电影有关,和音乐有关的摇滚也好、乐队也好,多半是悲伤的,也因此,这些执着追求音乐或是梦想的人,他们有着敏感的神经和才情,是这个时代的狂飙突进者,这种勇气和坚持,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他们的故事理应被更多的人知道。

  而这也是我喜欢马世芳的书的原因,朴素中自然流露的文字,深情的给我们道来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值得让更多的人知道,而我们能够听到他们的歌和故事,也都是幸运的,也因此,我打算继续读他的:《昨日书》、《地下乡愁蓝调》。

  在本书的序言中,李宗盛写了两句话,我想最能概括这本书的意义: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中,为尽心尽力的音乐人挣些许尊严。

  在荒谬浮夸行业里,替混沌不明的现象给出诤言补白。

  看到此,我竟不知道是该喜悦还是悲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