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益创业方法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精益创业方法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3 02:2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益创业方法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精益创业方法论》是一本由龚焱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益创业方法论》精选点评:

  ●建议读《精益创业》后再看这本书,这书只是反反复复强调mvp等几个概念,相对比较浅,但是比较容易读。

  ●如果你想创业,先读读这本书。

  ●核心本质和禅的道理接近。道理都简单,关键是要在演练中执行。书中最精彩是对“实验”描述,科学地犯错才是“做决定”而不是“做赌博”。

  ●创业公司是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最大的浪费是没有人用,所以需要MVP.

  ●内容挺短的,比李善友的前面三本,要实际接地气多点,最后那种低成本测试用户需求的方法蛮有用的,至少比闭门来拍脑门来推导靠谱,用户需求什么,其实还真的很难把握

  ●创新的道路原来走了这么多错误的道路,看完茅塞顿开!

  ●Boss推荐的。核心观点就是不要yy用户的痛点,而要去试错,而且是快速地试错,在死掉之前飞起来。有些思路已经是创业圈里人尽皆知的了,不过怎么说呢,道理都懂,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很多时候人是输给了自己的欲望,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

  ●字够少的

  ●可以不看精益创业,先看这个

  ●精益创业的中国解说版,观点都是那本书的

  《精益创业方法论》读后感(一):精益创业方法论

  1.创业的本质:价值创造:a.用户痛点,b.解决方案

  2.精益创业: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都是未知的:a不知道用户痛点是什么?B不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

  3.精益创业模式目前已经成为硅谷创业的主流模式。精益创业模式最基本的前提是认为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都是未知的,创业者不知道也无法完美地去预测用户痛点是什么,也无法完美地去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所以,精益创业与火箭发射式创业的前提是完全不同的。

  4.同理,我们想象中或计划中的解决方案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永远无法重叠。我们只能用不断迭代的方式去不断逼近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理念是整个精益创业思维中的一个关键点。

  5.

  《精益创业方法论》读后感(二):精益创业方法论

  精益创业的核心是:

  1.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产品),针对天使用户的最小功能组合;

  2. 先验证用户需求,没有验证前不做。

  1) 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能不要的都不要);

  2) 只服务最小范围的用户(能不管的都不管);

  3) 只做最低范围内的开发(能“装”的都不做)。

  3. 开始:最小可行产品MVP;

  加速:学习循环;

  稳定:刨根问底解决问题。

  4. 精益创业的核心是需要有柔韧性,以及不断自我变革,不断自我颠覆的能力。

  参考案例:

  A. Zappos的创始人在最开始创建时,设计MVP时,没有买一推鞋子或建立仓库,而是直接去鞋店拍照片,然后放在自己网站上,如果有人买,则去鞋店买下来寄给客户(原价卖或价格更低),虽然这个过程会损失一点钱,但是这点钱和验证基本假设相比,实在划算。因此他用很小的代价验证了“用户是否愿意在网上买鞋子的”的假设。

  . Dropbox是一个文件传输软件,在办公室将文件上传云端,回家打开电脑就可以下载到本地(最初的网盘)。他们是这样做的:做了一个视频,假装已经开发完毕,然后把视频放Twitter上,视频被点击了超过10万次,大家都在问在哪里下载这个软件,团队一看真有需求,就回去开发,耗时一年半开发出来。

  C. 净推荐值(NPS)增长引擎三个核心:

  黏着式增长(新用户增长率>用户流失率);

  病毒式增长(推荐系数>1);

  付费式增长(用户终身价值>用户成本,经验值是3倍以上)。

  题外话:

  1. 套用《三体》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2. 学习,持续改造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

  3. 这个世界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的,是否真正接受这种生活方式,需要深刻的想清楚,如果是那就接受并拥抱,持续增强自己或企业的适应能力,具有柔韧性。

  《精益创业方法论》读后感(三):精益创业,从全知道到不知道

  《精益创业方法论》与之前同大家分享的《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一样,是李善友登高四书之一,读完觉得作者倡导的方法论与现代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并无二致,故与诸友分享。

  作者认为时代在变,创业的方法也要变,要从以前主流的“火箭式创业”模式向“精益创业”模式转变。“火箭式创业”模式就是硅谷最初的创业模式GET BIG FAST,由于以前产品研发费用高昂,研发周期经常是以年为周期,产品基本上是“一举定成败”,所以要像火箭研发一样,考虑到所有可能性,做出完美的计划,进行准确无误的执行来保证火箭精准的发射。这种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的“天才式人物+天才式创想”,这种是假设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是已知的,它的背后要建立在完美的计划和完美的执行两个基础上。而在精益创业过程中,要以建立假设为前提,用高速迭代、科学试错的方式来获取认知,是不断进行用户探索和用户验证的循环过程,再完美的商业计划也比不上和用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所以精益创业的前提是用户的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都是未知的,想象中的用户痛点和真实的用户痛点是永远无法百分百吻合的,因而解决方案永远也不可能完美,只能通过不断迭代不断逼近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认知理念上看,从火箭式创业向精益创业的转变就是世界观从“世界是已知的”向“世界是未知的”转变。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讲到,为什么在中国、印度等亚非国家在技术、经济实力胜于欧洲情况下,是欧洲成功征服了美洲称霸全球,成为全球的权力中心,作者认为是其“探索、征服”的心态,他们的出发点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所以欧洲人的世界地图有大片空白,承认自己对大部分世界还一无所知,而过去的帝国主义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整个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利用及传播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

  诚实面对自己领域的无知,并试着加以填补,承认自己理论还不完美,一定还有什么尚未得知的重要信息。以这种理念来看世界,心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我们会受益颇多:我们会发现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组织能呈现指数级增长;而以此理念践行的商业模式也更容易成功。麦肯锡提出的七步成诗法以问题界定、大胆假设为前提,并通过搜索事实、数据等进行验证,它是一个不断设立科学合理假设并不断推翻假设的过程,是典型的对未知进行探索的一种咨询方法论,这也是业界公认的问题终结方法论。而被工业时代认为是革命性产品的工商管理学在互联网时代也开始失效,工商管理的底层逻辑是规范化、标准化,是基于“全知道”的前提,而互联网式的有效管理是自组织,失控状态下的持续性创新,是基于未知的,是对全不知道的不断打破。

  以“不知道”心态看世界,商业模式也能取得创新式突破。基于“全知道”,我们建立仓库,进行库存管理,与手工点库相比省去了不少麻烦,却让库存积压成了最大的麻烦,库存成本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传统厂商的运营成本中竟占到了10%的比重,更不用说服装、食品等品种多种多样的零售业。而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就会发现预售、众筹、海外代购、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的服装定制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小米就是典型的预售范例,早期小米每周二中午12点在官网开放销售,在预售后才交给代工厂去生产从而能达到零库存。

  KK在《必然》中说“在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全力避免掉队的菜鸟,永无休止,原因在于未来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导生活的重要科技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是典型的未知心态,在经过互联网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将带我们继续飞。

  《精益创业方法论》读后感(四):知行捕手读书笔记

  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一个是用户痛点的捕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用户的痛点到底在哪里;另一个是如何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从而来解决这个用户痛点。一切创业的关键所在无非这两个要素,即捕捉用户痛点和提供解决方案。

  从大规模集成电路一直到互联网,硅谷主流的创业思维是依靠天才人物的天才设想:某个具有天赋的创业人物,有一个好点子,风险投资跟入,之后封闭开发,投放市场,最终进行大规模地复制。在这个时期,硅谷主流的创业思维用三个词可以概括:GBF(Get Big Fast,快速扩大),而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当时的风险投资家。

  我们用一个路径图来表示。在“火箭发射式”的创业方式中,用户需求/用户痛点被认为是已知的,可以完全准确地被把握,而且路径、解决方案是已知的,整个过程只是一个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过程,需要做的无非就是调研、思考,然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适当优化。“火箭发射式”是一个非常线性的思维,它是基于商业计划的完美执行。在火箭发射式的模式下,强调的是两个完美:完美的计划和完美的执行。

  亚马逊先用缴纳299美元年费的方式过滤出天使用户,这些天使用户对购物环节有着极大的痛点,因此对亚马逊提供的这项服务有极高的需求。即使这一部分用户非常少,但是他们的黏度非常高,亚马逊从这群用户开始了整个验证和测试。

  精益创业是从行动开始,是行动导向而非计划导向,用科学试错的方式来获取认知,由行而知,完成学习的第一循环。同时,将所收获的认知转向行动,由知而行,完成学习的第二循环。再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形成认知的不断更迭与行动的不断调整,这是精益创业在思维上的一个基本模式。(行知互动,知行合一)

  我想再强调一下,在精益创业的框架里,中心是用户,而不是产品,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产品。在整个精益创业的框架里,用户居于核心地位,产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开发。

  《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推动创新的不是市场调查和没完没了的焦点小组,而是非常焦虑而生气的客户。(焦虑而生气的用户是最具价值的,他们会提供极具价值的建议)

  ANM一半的员工每天就专注阅读差评,最终将差评转化为认知,继而针对性地迭代自己产品的设计。(差评居然有这么大的价值,应该好好利用)

  用户验证过程中有一个最关键的工具——MVP,英文全称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意即最小可行化产品,是针对天使用户的最小功能组合。(天使用户验证工具)

  MVP的定义透露了两个关键点:第一,它并不针对所有用户,而是只针对天使用户,就像前文所谈的Amazon Fresh,它主动过滤和筛选用户;第二,它并非一个庞大、复杂的功能组合,只是一个最小、最基本的功能组合。所以MVP是针对最小用户级的最小产品级,这是此概念中最为核心的两方面。

  莱斯反复强调两个观点。第一,MVP只针对早期的天使用户,这群人对产品有更高的容忍度,能够看到产品的未来,愿意互动,一起改进产品。第二,在产品功能上,建议把你想象中的产品砍成两半,再砍成两半,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最小功能组合。可见,MVP在用户和产品上都选择了最小的切入点。

  设计MVP 用户排序:定位天使用户 功能排序:痛点/功能排序 关键点:有限资源+迭代速度 MVP的设计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任务:

  第一,用户排序,并不急于放大用户群,而是主动做减法,主动过滤和筛选用户群,找出最核心的天使用户;

  第二,功能排序,对功能组合进行排序和筛选,找出最核心、与痛点最相关、最小的功能组合。 这是设计MVP最核心的两点,其本质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加快迭代速度,快速获取认知。

  庞大的用户群体犹如一座金字塔,我们定义的天使用户是身处金字塔塔尖的两类用户。痛点对于他们是如此剧烈,以至于他们已经准备了预算,决定购买某项产品,同时已经开始自己动手寻找解决方案。可见天使用户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痛点很迫切,所以愿意尝试不成熟、不完美甚至有一定缺陷的产品;第二,愿意积极提供反馈,并愿意积极推广这个产品或解决方案。

  那么,怎么验证呢?怎样可以不花6个月,而只花6周甚至6天就发现这些问题?与酒店谈判也需要时间,那么不去谈判怎么做呢?我们想到一个办法,淘宝上有很多酒店在卖房间,可以把这些酒店的信息放到我们的程序里,假装我们已经跟酒店谈好了。淘宝一间房卖500元每夜,我们可以补贴200元,以300元卖给用户。这样我们的程序上可能一下就有3000家酒店可以预订,而且价格有绝对优势,这样我们就节约了两个月跟酒店谈合作的时间。 如果补贴200元之后出售,而用户依然不愿意在手机上支付,那就说明手机支付真有大问题,根本不需要去和酒店谈判。如果订单量仍然很少,只有少量的人愿意买,那就会发现存在的其他问题,有别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的亏损是很小的。每单就算亏200元,每天10单亏2000元,最多只需一周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也只亏了14000元。而在我们的真实案例中,6个月的时间,团队工资加上房租,绝对不止14000元。 有人问万一补贴后的低价房卖得很好,一天卖出去1000单怎么办?那我们可以第二天涨价,500元购入,450元卖。如果还有1000单,那这个生意太好了,我们可以再涨价到550元。如果还有人买,说明用户只看概念,不看价格,那我们就可以凭这个概念去跟酒店一家家谈了。 如果这个小试验不顺利,我也仅需6天就可以知道这是条死路。如果这个小试验很顺利,我从淘宝上接了3000家酒店过来,销量还可以,那我怎么办?我可以挑里面卖得特别好的酒店,直接去谈合作。如果没有这个试验,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跟酒店谈,不知道哪些酒店在我的商业模式下会好卖。但如果我有了淘宝这3000家酒店的试验,我就能发现中间卖得好的就200家酒店,我可以把有限的销售资源导流到这200家酒店,也许就能完成90%的销售额,解决90%用户的问题,我也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我的资源。 甚至一开始不需要APP,我为什么要做个APP呢?我做个小网站或者微博公共账号不行吗?我为什么要接通支付宝呢?我做一个支付宝的支付按钮不行吗?用户点了支付按钮,会收到提示“对不起,这个功能还没做好。15分钟之内会有工作人员打车到你面前,拿个POS机让你刷卡”。如果有很多人点了支付按钮,到那时我再做也不晚,这也比我们花两个月开发支付功能要合算。 所以如果让我重新来一遍的话,我肯定可以找到很多方法,让产品很快就可以上线试验,收到反馈,我能很快学习、改进,最终走向康庄大道。 还有一点,在商业模式还没有验证之前,我不会再做营销,我并不需要那么多用户。因为用户越多,我得罪的人也就越多,而且我会自我麻痹,每天看到越来越大的用户量,会忽视用户的真正感受。

  我所理解的MVP是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能不要的就不要,只服务最小范围的客户,能不管的都不管,只做最低范围的开发。第一步是做出MVP,第二步是如果有5%的用户参与,就上线这个MVP。如果实际数字是5.3%,显著高于1%,那就决定做。如果只有0.05%的用户参与,怎么办呢?那就改一改或者不做,但需要提前想好要看的数字是哪一个,一定要找到基准线,对比实际反馈和预设定的指标,然后决定是继续还是调整。

  我所理解的精益创业,本质上是心态上变得更加谦卑,不觉得自己很牛,不认为自己的商业计划一定是靠谱的,而是要想这事肯定还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要慢慢地去验证。 所以精益创业是不傲慢假设,不鲁莽前行,不着急转向,而是小心求证、科学试验和深入思考。总而言之,就是让人在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时候,变得更加谦卑和小心谨慎,更加科学而不是盲目。这样我们的跑道会更长,飞起来的可能性才会更高。

  在整个精益创业的框架中,首先是克制自我膨胀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做搏斗,从做减法的思路切入,极简、极致、单点突破,这是精益创业框架的基本出发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