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1000字

2021-05-14 00:5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1000字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是一本由[澳]Joan&Neville Symington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精选点评:

  ●“离开心理的舒适,去面对恐惧。”我想我做不到,抗拒ing

  ●比昂“无欲无忆”的观点被很多分析师所熟知,不过最吸引我的是他身上“神性”部分,这点和荣格很像,他们尊重甚至认同世间神秘力量。和很多热衷于总结规律的分析师不同,比昂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含混不清、非理性的,显露在人面前的事情往往是不连续的,事后人们用一种语言、秩序和分类对其描述,才显得具有连续性和合理性。人毕竟是需要掌控感的!想起一句话“宇宙本质上是无序的” #写给资深分析师的一本书,不适合新手看

  ●印象不深,概念不少,容量却不大。二倍速。

  ●网格图值得细细研究

  ●大神比昂

  ●bion的思想读起来就是舒服啊

  ●2019.1.6- 减分减在中文版上。译者就不评论了,编辑也该罚钱。必须有人脑纠错和英文原著加持。

  ●非常好看~

  ●的确是非常的抽象,每一章节都是连续看两遍,第一遍看得很痛苦,第二遍才明白过来。但说实话,其实比昂的观点不多的,无论是武志红还是曾奇峰,都在精分普及教学里把他的基本观点说的比较清楚了,而这本书却写得相当繁复,如果适当精简一下就更好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学派。在读完这本书、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昂这样一个人走过之后,就实在不好意思再声称自己是哪个学派的了。当然,你还可以这样说:我属于一个学派,但这个学派只有我一个人。(曾奇峰)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一):曾奇峰:一个人的学派

  节选自《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万千心理出版)推荐序。 比昂,这位精神分析领域最深刻的思想家,的确已经把精神分析弄得有点面目全非了。精神分析两个最大的特点-决定论和潜意识理论,在比昂那里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们真的可以怀疑他还在不在精神分析的框架里面。 当然,对比昂来说,他也许并不在乎自己的思想的归属和分类,他在乎的是,每个个体的生命和经验的真实。 比昂的目标是,“基于领悟的个人化行动”,这句话展开了说,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感受和行动的原则。 如果你是一个走进治疗室的病人,你有权利拒绝一切现有的治疗理论,因为那些理论没有考虑你独特的经验,所以不一定适合你;如果你是一个治疗师,你也可以拒绝在你出生之前产生的任何理论,因为那些理论没有涵盖你的经验和知识。归根结底,一个不那么“二百五”的学派,应该充分考虑到医患双方的独特性,才能够使治疗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没有加入他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的学术思想,都是没有价值的。毕竟生命是他自己的生命,生活是他自己的生活。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二):神性的O

  读书笔记而已

  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跟传染病的出现和流行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传染源",跟这个"传染源"接近的易感者率先患病.这些人又成了新的传染源,渐渐地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现代心理治疗的传染源在佛罗伊德那里,在他之后,很多人感染了弗洛伊德病毒,一百多年下来,这种也可许可以被视为良性的病毒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且造成了极大影响.

  仍然眼传染病的流行一样,思想的病毒也会在宿主的变化中发生变异.在有些宿主身上,病毒的变异比较小,而在另一些有较大创造力的宿主身上,变异可以很大.精神分析病毒在克莱因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异,大到直接地建构 了经典的和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分水岭.而当这个病毒从比昂那里出来的时候,变异之大简直让我们都要怀疑它还是不是原来那个病毒了.

  它不在乎自己的思创的归属和分类,他在乎的是,每个人体的生命和经验的真实.

  比昂的目标是:基于领悟的个人化行动,这句话展开了说,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感受和行动的原则.如果你是一个走进治疗室的病人,你有权利拒绝一切现有的治疗理论,因为那些理论没有考虑你独特的经验,所以不一定适合你.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没有加入他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的学术思想,都是没有价值的.毕意生命是他自己的生命,生活是他自己的生活.

  O代表终极现实,我们可以用诸如终极现实,绝对真理,神性,无限或者事物的本质等词汇来代表O这一终极现实.

  quot;退后一点,以便更好地前进."

  他意识到,在所有这些的背后是O.他将精神分析的目标称之为O,在每次治疗中,通过基于关纱的发展而产生的有意义的进步,我们可以描绘出O所呈现出的东西.我们可能已经跟随着比昂到达了这样一个点,这个点有点儿类似于新石器时代的先人们发现了可以用外面的印记来代替数粘土包里有多少代币的那一刻.比昂认为,在思想的进化上,我们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原始阶段.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三):翻译和编辑都不怎么负责任

  像这种引言一般读者能知道引的是谁?即便自行搜索,也不一定搜对啊。“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还有,网格图在网格图那章里是不存在的,只在前言部分出现过一次,有考虑到读者阅读和理解的方便吗?

  总之,译者偷懒,编辑偷懒,活儿整出来就好,打磨是不必打磨的。差不离就是这么个态度。看得人有点生气。

  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你说我太短怎么算不短多少是不短你倒是说个数啊

  《思想等待思想者(万千心理)》读后感(四):痛苦的形成、处理与自我重建

  《思想者等待思想者》阅读笔记

  ——痛苦的形成、处理与自我重建

比昂思想示意图

  与弗洛伊德“通过释放被压抑的欲望以缓解痛苦”不同,比昂强调直面痛苦以抵达真实。《思想者等待思想者》是对比昂精神分析思想的一些阐释。以下是读书笔记,包含我对本书中比昂思想主体部分的提炼、梳理和归纳,以及延伸出来的批注部分。

  一、痛苦的形成

  (一)持久的关联

  “持久的关联”用于若干事实或事件有规律地一起发生的状况。一旦观察到这种“持久的关联”的现象,就可以用“持久的关联”为它命名,并且将其设立为一个心理学事实。通过对于一种持久的关联的注意,一个概念在人的内心树立。

  譬如,父亲。“父亲”这一概念,持久地关联着关心、保护、高大的形象这些元素,因此,当我们提起“父亲”时,脑海里出现的并不简单是这个人,而是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感受、形象、气味、记忆的集合。故而,父亲的消失,即其“死亡”作用于人的大脑,也并不单指肉体的消亡本身,而是意味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要素的消失(不能复现)。这对人来说,是一种习惯的突然撤离,这种撤离造成了难以忍耐的缺失的感受。

  (二)无乳房之痛:为什么“得到后再失去,往往比没有得到还要更难受”?

  涉及到心理期待的问题。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喝粥,那么母乳对他来说便是一个概念之外的东西,可有可无。母乳的消失与否并不对其造成影响。直到有天他终于吃了母乳,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有关母乳的概念,母乳成为了他的一个“所属物”,他生命中本应存在的一部分。此时再撤掉母乳,这一动作对婴儿造成的影响便不再是“+1-1=0”这么简单。“母乳撤离”这一动作,会使婴儿头脑中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被剥夺”,而“无母乳”(0)这一状态,则以“被剥夺”的象征物存在于婴儿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坏母乳”(﹣1)。

  “剥夺性”缺失比缺失更让人痛苦的原因即在于:其本质不在“缺失”,而在“剥夺”。如果用等式将这一过程加以概括,即为:1-1=﹣1。

  面对这一状况,许多人为了避免痛苦所采取的办法是:降低心理期待。即告诉自己,我并不需要母乳这个东西(一种自我麻痹,并不能从根部抵消对母乳的渴望)。比昂明确地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利于消除心理障碍的:“如果‘无乳房’不被思想,即如果一个人不主动思考这种感觉性体验,他会感觉自己是和一个坏人(注:即坏乳房)在一起,这个坏人物随后将发挥作用。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那些遭受过严重童年期创伤的人,经常以一种恶意的、精神错乱的方式行动。行动是思想的替代方式。同样,那些持续的偏执性感觉或自我惩罚感,也属于不思想、对于‘无乳房’不能加工的范畴。”(注:此处所说的偏执性感觉或自我惩罚的行动即属于弗洛伊德“通过释放力比多缓解痛苦”的快乐原则。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而对这种本能或放纵或管理,则是弗洛伊德与比昂的本质区别。)

  许多事情同理。

  (补充前两天看到的有关“象征暴力”的问题:如果一句骂人的脏话在你身上起作用,首先你必须认同这句脏话所置身的一套系统。比如,当一位小男孩被说“娘炮”,他会感觉到不适并进而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那么他一定已在心底认可“娘炮”一词本身所附加的贬义含义。在小男孩第一次听到“娘炮”这一个词时,他必定不会有任何不适,因为他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此时“娘炮”一词所附着的贬义色彩并不通过其意义本身作用于小男孩身上。而“娘炮”一词,则在小男孩日后的生活中,与讥笑、排挤等一系列不好的感受持久地关联起来,正是这些持久的关联,共同在小男孩的心中建立起“娘炮”这一贬义词的概念。

  这是布尔厄迪的一个重要命题:象征暴力要对你起作用,首先你就得去认同那套机制。同理,当你以一种抵抗的姿态出现的时候,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克服它带给你的那些负面反应。)

  二、处理痛苦

  (一)比昂与弗洛伊德的分歧

  弗洛伊德:卸载法。倾泄痛苦,以使症状得到暂时的缓解;

  比昂:将痛苦分解,再重组,从而使其从根本上消失。

  弗洛伊德认为,快乐来源于释放力比多(被压抑的性欲望)。(注: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趋乐避苦所致。在这个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整个精神机关的基本促进动力,来自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一个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从而消解紧张,得到快乐。在早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不快乐原则”,可后来重新命名为“快乐原则”,这个标签后来成为心理学词汇的一部分。)

  比昂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于现存痛苦的直面或逃避。弗洛伊德假定世界是完善的,愿望是可被满足的,挫折和苦难可以通过释放力比多(被压抑的性欲望)来缓解,如果世界不完善,那便捂上自己的眼睛。其本质还是一种依赖,依赖于一个外在于主体的“排泄系统”(如心理咨询师)而非人本身。比昂则提供了一种治本之策:对自我的整合与重建,以承受重击。他看到,当一个人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拒绝接受整合和教育时,可能并非对自己主张的自信,而恰恰是相反——对主张被否定的害怕和抗拒。此时的主张不再是主张本身,而是自我的缩影。而那个即将面临的真实、全新的自我,正是对现有自我的背叛和否定。

  如果说弗洛伊德关注的是人所怕的事物,注重如何将其移除,比昂则关注的是人的害怕本身。比昂思想的核心是:“用自己的心或灵魂思考或行动。”他的一系列主张、分析包括临床诊断措施,都遵循这样一些原则:“使真实浮现”和“心理成长”。他的主张是对个人化力量的肯定。“本质上,基于领会的个人化行动对于所接受的教育具有颠覆性或潜在的颠覆性。”

  (二)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1.他者:“团体式”依赖

  “团体式”依赖,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站队”、“抱团”、“小团体”。比昂认为,团体的基本假定是:“人们作为一个团体来到一起,是为了保持(preserve)这个小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依赖性团体式的文化,但是,只有处于听得见看得见的相互关系中,它才变得明显。这种对团体的依赖性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你在做一件事/一个决定时是渴望被认可的。个体的力量有时显得单薄,且一旦有反对的力量,那力量远比个人的意志力强大得多。因此融入集体、以他者言辞的累计(数量)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是最安全也最稳妥的选择——“集体主义”、“团结就是力量”的逻辑也就在于此。

  但这种逻辑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团体式依赖的本质并不在求真,而在自证。换句话说,保持(preserve)住团体本身并不通向真理,而是相反:团体的存在本身是有碍于发展的。

  有关团体中的“领导”:

  “这种团体在逃离敌人(这个敌人可能是一种恐惧的心态)或与一个不幸的受害者战斗时,也会寻找一个领导者。当担任工作团体领导者的心理学家或分析师不抱有这种态度时,团体会感觉他在逃避责任。”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三色幼儿园事件中领头的那个家长。最后这个事件不出意料地不了了之,一种说法是,家长抵不住施压接受了道歉,同时接受了(以孩子被伤害为代价换来的)丰厚的补偿。这种结果使许多饱含着正义怒火的群众泄了气,“补偿”使这位家长失掉了完美受害者的身份,放弃追责也使其被视为“逃兵”。但敢问站在这位家长的家长的角度上,有谁敢,有谁能不做出同样的选择么?(如果没有足够财力和背景的话)只好暗自庆幸这种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转发是容易的,倾泻情绪也是容易的,我们此刻付出的正义,是因为这种正义不需要代价。

  正如之前布尔厄迪的命题所言:“象征暴力要对你起作用,首先你就得去认同那套机制。”我们大可举一反三将布尔厄迪的命题推演开去:你需要得到认可,但你一旦被认可并从中获得了快感,那么你便承认了这种“认”,承认了“通过别人的赞扬肯定自身价值”这套机制,这套机制就会反过来束缚你。团体,是主体性的反面,是对个人力量的忽视或否定。

  因此,即便在冲突的高点也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初衷。这并非为着坚持所谓的“理性、客观、中立”,而是为了避免最终自己坚持的和反对的成为同一回事。

  2.自我:破损的容器

  “无乳房之痛”中“婴儿——母乳”的关系被比昂进一步延伸为“容器——被容物”这一对概念。容器,指婴儿、接受思想的主体及其表达思想的语言,用符号♀表示。被容物,指乳汁,被接受的思想,以及思想的内核“情感”,用♂表示。

  于是,“思想等待思想者”的含义即为:思想在思想者诞生之初早已存在,只等着思想者从自己的角度去进入、去发现。思想(被容物、乳汁、♂)是0,是终极现实,是不可知但可以无限接近的一片混沌。

  (“答案已经在十五岁的生命中存在,只是十五岁的少年还未及觉察。答案,在生命诞生的时刻,就已存在。那一天,L离开那座可爱的房子,越跑越慢没有了往日的兴奋,跑过小油盐店,跑过石桥,跑在河岸,越跑越慢没有了往日的快乐。答案已经存在,只是等待着少年的发现。答案甚至已经显露过了,就像真理早已经显露过了,但要发现它,却需要:夏日的夕阳沉垂的时刻少年沿着以往的归途,怅然若失。

  怅然若失,是少年皈依真理的时刻。”

  ——史铁生《务虚笔记》)

  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表现为♀的缺乏,那是一种损伤了的或者漏了的容器,不能容纳♂,就像用棉布袋装水一样。比如《心灵捕手》中的will,他不愿意向任何人、包括心理咨询师sean吐露内心,是因为他觉得如果那样做了,就会使自己像一个冒昧的、强迫别人容纳的孩子。在情感层面,他害怕真实的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他认为,一旦让你知道我是一个这样的人,你恐怕最终会离开我。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先一步离开。在这个意义上,Will离开女友,与其说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女友,不如说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是♂情感没有找到合适的容器♀容纳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和♀并非两个单独的个体,二者之间会相互作用,依据联结的不同会发展出寄生关系(互相依赖,彼此掏空)、共栖关系(彼此联结,保留各自特性,展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发展不一定对双方有利)和共生关系(彼此联结,彼此促进)。在will与女友吵架后夺门而出的案例中,双方的情感是如此的强烈,大家都想用语言表达这种情感,但两方的情感内核都是对彼此的误解,最终发展出愤怒性的沉默。这种愤怒性的沉默,就是情感(♂)破坏语言(♀)的结果,而will的行为本身,也会对其女友造成伤害。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情感的匮乏——破损的容器。

  另一个例子:俄狄浦斯王拒绝知道真相,得知真相后自我放逐、剜掉自己的眼睛。

  : 语言对文学的重要。不能说“这人小说写得挺好的,就是语言不行。”语言就是文学。

  以及现在对语言的滥用,网络烂词的出现。你在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述一样东西,代表你对这个事物有怎样的理解。二者密不可分。

  (三)处理方法:阿尔法功能(T功能 逻辑功能的发展)

  阿尔法功能:对内部情感体验整合的能力。阿尔法功能赋予思想以主观性的感觉,从而使人能够以个人化的方式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并进一步将情感体验转化为思想。比昂所强调的“个人化”,即我们所说的“主观作用于客观”,这意味着:对于一种客观的知识或理论,一个人是否用自己这个人、这颗心去感受它、消化它,而非对知识单纯的汲取。因而,一个哲学家可能具有从感觉材料中进行抽象总结的能力,但不能完成对于人本身的认识。

  “有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和通过与别人关系的体验了解自己,完全是两回事。在与别人的关系中面对贪欲和在理智层面了解贪欲,也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必须不断做出决定,是选择逃避痛苦,还是选择忍受,并因而将痛苦转化。通过理智来了解感受,就是一种逃避的过程。”

  “用自己的方式说废话是个很可笑的事情,但那也好过以别人的方式谈正事。前一种情况下,你是一个人;后一种情况下,你只是一只饶舌的鹦鹉。”

  三、抵达真实

  (一)“0”的概念

  比昂是这样定义“〇”的:

  “0”代表终极现实,我们可以用诸如“终极现实”、“绝对真理”、“神性”、“无限”或者“事物的本质”等词汇来代表0这一终极现实。

  最原初的不可知的现实叫作“0”,它早已存在,但不可知。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片有关“完满”的混沌,人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无限地靠近它,却不能抵达它。要呈现它,必须经过一个人内心的转化或加工。

  对于同一个〇,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转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千百年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在表现着相同/相似的母题:人的爱恨情仇(一个非常草率的概括),一个创作者穷尽一生也不过表现出那无限星火中之寥寥而已(而这已经足够)。作家与理论家、学者的区别也就在于此: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个角度决定了他之所以为他。“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这是汪曾祺;“我的身体就像被洞开,通体透彻,鱼在我的身体里游,水草舒展”,这是李娟;“如果上帝并不允许一个人把他的梦忘掉得干净,那么最好让梦停留在一个最美丽的位置”,这是史铁生;“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这是鲁迅。

  (二)“0”的转化

  存在着一种终极现实,它是不可知的,它仅仅能“被成为”,就是说和它在一起是可能的。它代表着任何事物的真相。比昂认为,“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是不可知的,不是可爱的,也不是可恨的。”我们在意识或潜意识里都认为,最好不变成“它”,因而,我们在自己和它之间设置障碍。0就是这个终极现实,等同于真相或真理,可以通过精神的成长而靠近。

  我们不能知道0本身,而仅仅可以了解一些0散发出来的东西,那是一些我们可以察觉到的现象。通过与某些我们感觉到美好善良的事情的接触,比如当我们体验被一个真相深深地感动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短暂地体验到成为0的感觉。这些体验只发生在遵从“一种需付出极大耐心的关系准则”之后。这些准则包括:

  1. 包括放弃对通常形式的保证的依赖,那些保证源自感觉性依据;

  2. 需要避开信仰行动(F),以便使一个人保持对接受现有关系真实部分的理解的开放。

  3. 克服对于从字面上了解0向成为0的转化的特殊恐惧(即:成为0本身,而不是成为上帝)

  一些很好的摘录也一并放在这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