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洞见与责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精选10篇

  《洞见与责任》是一本由[美]爱利克•埃里克森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一):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洞见个体与社会——《洞见与责任》

  正如丛书序张侃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如今心理学已被扯得四分五裂,又一次处在徘徊的路口:有行为主义、实证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有起源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有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如今占据主流地位的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而本书则是由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来看待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及其理论,临床研究、迁徙对人心理影响、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待历史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精神分析的开门祖师爷,弗洛伊德自然是一位了解不起的伟人,作者甚至把他和马克思并列:“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呈两极分化,造就了弗洛伊德这位跨世界的性理论家和马克思这位论述劳动的理论家,为人类心灵留出了未被精神分析涉猎的领域。”可见,作为弗洛伊德学生的爱利克·埃里克森是多么崇拜他的老师。正如每个出名的伟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争议一样,弗洛伊德也充满了争议,理论的不可证伪性、泛性论等等。埃里克森在书中做了一些解释,甚至认为“弗洛伊德的错误无伤大雅”。确实,开创了心理学第一势力的弗洛伊德,我们不能揪着某一些错误而否定他的伟大之处。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最认可的研究方法还是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但大多数人对心理学感兴趣往往是源于一个个临床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的案例,即我们往往是通过心理咨询的书籍来对心理学有一个懵懂的认识。而这些书籍往往是基于临床个案研究,毫无疑问,精神分析案例就是一个个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主观性往往备受质疑,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主观性或许会更多。埃里克森认为临床研究的主观性是必要的,“临床工作中受约束的主观因素,其核心——站在治疗师一方,也站在病人一方,用看似更加客观的手段讲起取而代之,不值得也不现实——事实上是从其他工作中提炼出来的。”为了取得治疗效果,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必须采用共情等技术手段使得来访者卸下戒备,说出自己的隐私(大多包含着心理创伤)。可见,柔和情感、情绪等主观性正是临床案例的特点,而一味的追求客观性原则,更多是自欺欺人。当然,作者强调临床证据的主观性同时并不意味着忽略客观性,作者也提出了采用录音机等技术手段保存客观资料,以便二次观察和重复分析。这样不但保证了客观性,还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迁移会促使人们产生新的、创伤性的世界图像和对这个突兀的新身份的预设。由于作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本身亦有欧洲移居到美国,于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成本章。移居会造成身份认同紊乱,而所谓的身份主要表现在完整的身体发展、生殖成熟、社会意识方面的多样性变化上;它包含了所有早年孩童时想成为的或者被迫成为的相继的身份特性;个体真实的身份有赖于年轻个体从集体身份中获得的支持。而移居会造成年轻人感到个人和集体存在着危险,考验着个体自我维持同一性和连续性的能力,稍有不慎,会带来部分退行,青春期的身份混淆会带个体回到婴儿初期。居住之所的变化会对身份认同带来挑战,社会技术的革新同样会对身份认同带来挑战。

  埃里克森最著名的可能是人生发展八个阶段了,在本书中,他亦进行了介绍。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以危机为动力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危机需要处理:婴儿时期,个体要处理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的对立;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要处理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对立;在老年时期,个体要处理的文集是整合与绝望的对立。随着危机产生的是被作者称之为基本美德,作者认为在儿童时期应培养起希望、意志、目的和能力,在青春期则需要培养起真诚,而在老年期应培养起爱、关怀和智慧。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唯一的生命周期背后是基本美德的推动,每个阶段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前一阶段基本美德培养,因此,想要超越自我的限制,我们必须要重视自己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美德的培养,亦或是借助心理咨询等技术手段对之前阶段的基本美德进行再次培养。

  书中,作者运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历史,看待人类的发展,以及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做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准则。具体内容欢迎大家去阅读。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是一本演讲集,所以每个章节相对比较分散,并没有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样也方便我们可以先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但为了更好的理解,还是建议最后通读。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二):精神分析对人类心理的洞见与责任

  这本书由爱利克·埃里克森在不同时期的六篇演讲集结而成,虽然各章主题不同,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值得详细阅读和思考。

  第一章是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百年诞辰之际发表的演讲,主要是向听众介绍第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这篇演讲从弗洛伊德的人生经历、相关的案例和信件等角度向听众介绍了精神分析的思想的起源、逐步发展及其中的曲折,让我们看到弗洛伊德这样一位精神分析的大师在其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纠结,也会有一些误解和当时的局限性,但其对人类心灵的思考和解释,又是那么的引人入胜。

  第二章埃里克森向听众介绍了临床经验对于精神分析师的重要意义。精神分析师对个体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主观经验,如何认识和理解以及应用这些主观感知的经验?埃里克森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探讨向听众解释了临床证据的本质,其特有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及其对咨询实践和临床研究带来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中埃里克森介绍了当今时代的迁移和个体乃至群体的身份认同的复杂关系。这种迁移小自个体的背井离乡,大至群体的迁移乃至整个种族的迁移,这种迁移对个体乃至群体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刻入民族的骨髓,当我们在理解人类、群体、个体的心理世界时,这样的社会因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思考。这章中作者不仅探讨了迁移群体的心理,还探讨了强迫他人迁移的群体的心理,引人深思。

  第四章介绍了埃里克森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的前身。在生命的周期之中,埃里克森识别出一些特定的人类力量,文中称之为美德,这些美德是整个人类时代相传的力量与品质;人的自我在内外在环境作用下成为一种调节器,在发展美德的同时促进内在的统一性。

  第五章详细探讨了弗洛伊德报告的案例和梦境,通过这种分析来阐明心理现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自我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应对机制,以及个体在其生命历程尤其是婴儿期发展的美德的作用。

  第六章作者谈及新洞见揭示的责任问题背后的伦理问题。埃里克森区分了道德准则和伦理准则的不同,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和社会对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和误用,以及在母婴关系、两性关系、医患关系及国际关系中对这一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读这本书需要深入的思考,读过一遍,我也只得到一些表面的理解,希望对各位书友有帮助,共勉。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三):心理治疗师的光荣与梦想

  《洞见与责任》这本书挺薄的,但我看了很久,不知是原文本就晦涩难懂(精神分析学派的通病)还是翻译风格略微不太适应,总之反复再三,觉得要完全理解埃里克森的观点还是有难度。

  以往在课本上见到埃里克森的名字,往往和发展心理学当中“人格发展八阶段”连在一起,对他的印象一开始就是发展心理学家,会忽略其精神分析师的身份。

  做临床跟做学术差别很大,现在心理学内部分化也越来越细,像埃里克森这等年代较早的,能够融会贯通两种角色的大师级别人物,如今已不多见了。

  《洞见与责任》是埃里克森根据自己的几篇演讲稿重新整理出来的:关于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派,临床证据与临床治疗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的身份认同,人类的生命与美德(从哲学角度来阐述人格发展八阶段),病人的心理现实以及如何对此进行处理,还有一篇对自己学术观点的修正和补充。

  通篇看上去其实是有内在逻辑的,而且也许因为演讲受众都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故而可能除了身份认同和美德这两篇,其他的乍一看上去会让我等“普通读者”有点懵,不过克服了这层所谓“专业外壳”的限制之后,即便普通读者也能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受到,何为心理治疗师的匠人精神。

  即便你不是一个有志于心理治疗行业的人,我想同样会被专业精神和哲思情怀所打动。

  埃里克森写临床证据的应用,非常严谨,有逻辑,也探讨了“心理现实”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感受,或许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在求助者的头脑层面,这些被ta确信为真实发生过,那么这种心理现实同样有其价值所在。埃里克森详细报告了自己对病人的一次释梦,带着玄幻与合乎情理的双重色彩。与其说这是验证治疗师对病人的任何严谨的假设和推理,倒不如说更像是漫无边际又有迹可循的猜测,我们对病人无知,对病人的梦也无知,从无知走向有知,就是运用和寻找一切证据的过程,是灵活运用证据的过程。

  我常常觉得治疗师既是手艺人,也是人类心灵的侦探。

  心理治疗师的光荣和梦想,其光荣之处也许就是心理治疗的工作中对专业性的坚守,其本质上和不断摸索的手工匠人一样。而梦想的部分,在埃里克森的笔下,表现出对全人类的关心。

  所谓的人类美德与能量也是如此,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是说人的纵向发展,如果把这几种品质(比如希望、意志、能力、爱)横向展开,你会发现不管是整个社会环境还是人自身,都像一个在任何阶段都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邪恶”的婴儿,失去信念感,软弱,容易因为一些社会性事件的刺激产生应激障碍,这也就是埃里克森所说的,我们没能继续发展人类的好的潜能,危机逐渐浮出历史地表,真实的、完整的自我面临更大的挑战。

  能够“看到”是种洞见,认为世界和人类与自己有关,这是责任。

  “要成为一个人,等同于自己的人,前提是要信任自己的起源,并有从中摆脱出来的勇气”。也许我们距离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还太过遥远,但能够心怀洞见,承担责任,想必我们至少会成为这时代中首先点亮火把的人。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四):《洞见与责任》:一语之间道破心理与社会的真相与现实

  《洞见与责任》:一语之间道破心理与社会的真相与现实

  文/葛维屏

  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学科门类。大陆最早出版弗洛伊德的著作,是作为文学用书引进的,并且在文学圈子里流布很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弗洛伊德的动机与作家的经营方略基本是完全重合的。

  之前我读过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所著的《游戏与理智》,这本书晦涩难懂,读的也是懵里懵懂,好在书中作者把心理学运用到美国的当代现实中,所以还能够领悟其中的一二内涵。当时也写了一篇书评,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点滴感受。

  在那部书的后记中,引述了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沃勒斯坦的话说:“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家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P199)可见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心理学界的影响之大。

  爱利克·埃里克森最突出的贡献,是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范围,他将精神分析与社会学结合起来,而没有沿袭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他拓宽了精神分析引用的广度,将这一纯粹用于医学治疗的心理学体系,扩展到广泛的社会学研究领域。

  最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世图心理”又出版了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另一部著作《洞见与责任》,这本书与《游戏与理智》一样,也是作者的演讲合集,两书在体例上有一点相似,因为是演讲嘛,不是系统的专著,所以,各个章节各有侧重点,并且秉承了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研究特征,注重将心理学与社会元素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在书中,爱利克·埃里克森称他的出身是临床医生,但他所表述的范围却投向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人生的各个阶段、哲学的各个界面,他用心理学的釜底抽薪式的内在攻略,去重新审视社会、人际、成长等等通常情况下只能从外面去了解观察的领域与层面,能够给我们带来超出想象的新鲜感与启迪意味。

  爱利克·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相当的崇敬,书中第一章就显现出来,这是一篇在弗洛伊德百年诞辰纪念集会上的演讲。爱利克·埃里克森身为弗洛伊德的学生,曾经见过弗洛伊德,他的学术思路,受到弗洛伊德的很大影响,在全书的多处章节中,爱利克·埃里克森都毫不吝啬对弗洛伊德的溢美与赞誉之词,如:“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呈两极分化,造就了弗洛伊德这位跨世界的性理论家和马克思这位论述劳动的理论家,为人类心灵留出了未被精神分析涉猎的领域。”(P110)

  可以看出,爱利克·埃里克森把弗洛伊德看成是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有所继承并发展了自己思想的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论上已经被证明看起来都难以让人觉得合理的部分。其中弗洛伊德对性心理的强调,就是弗洛伊德遭受质疑的最重心的一个部分。包括我们中国的鲁迅先生,都凭着本能的了解,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多有指责。在先生的“听说梦”的杂文中,他直接对弗洛伊德作了讥讽:“不过,佛洛伊特恐怕是有几文钱,吃得饱饱的罢,所以没有感到吃饭之难,只注意于性欲。……诚然,他也告诉我们,女儿多爱父亲,儿子多爱母亲,即因为异性的缘故。然而婴孩,出生不多久,无论男女,就尖起嘴唇,将头转来转去,莫非他想和异性接吻么?不,谁都知道,是要吃东西!”

  爱利克·埃里克森必须面对弗洛伊德在此理论点上的无力招架之处。他对此论述道:“弗洛伊德的激情把他引上了错误的复兴之路。当然,他的初衷是好的,但禁不住内心的矛盾与外界阻力的干扰,做得有些过头。在寻找发病事件时,他尤为看重病人童年早期的消极经历,并且指出,这类事件的作案者大多是病人的父亲。后来,他坦言:‘精神分析能挖掘出病人幼年时期的性创伤,这一做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内容不见得真实。这样一来,分析便缺乏现实依据。早知如此,我当初就该快刀斩乱麻,放弃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爱利克·埃里克森在这里引用的弗洛伊德的原话,与鲁迅先生的批评之语,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在这里,弗洛伊德貌似还在嘴硬,为自己的理论进行无力的辩护,这实在是因为,如果“祛魅”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儿童性压抑,那么弗洛伊德的理论就失去了支撑的底座。

  所以,爱利克·埃里克森在指出弗洛伊德性理论错误的时候,还是为他作了力所能及的辩护,当然辩护词有些乏力。他称“弗洛伊德的错误无伤大雅”(P17),说“为了研究人类的动机,总归有人要站出来,把一些东西归到性的领域”(P17),好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归是一个伟大的人。而弗洛伊德对心理病因向童年遭遇的性创伤回溯,爱利克·埃里克森也认为是弗洛伊德首开先河,指出:“在对人类进行历史维度的研究时,学者们几乎未考虑对童年时期进行评估”(P28),而从弗洛伊德提出他的开天辟地又骇人听闻的儿童“性心理创伤”之后,心理学中开始“流行一时的对童年期负面因素的关注,好像它们是人类命运的最终决定因素一样。”(P28)爱利克·埃里克森最终总结道:“鉴于此,我们或许可将弗洛伊德视为人类意识中自愈与平衡的先驱。”(P29)

  弗洛伊德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法,也是一个疑点重重、无法确证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最大的用处,就是激发了文学家的想象。著名的情色小说《五十度灰》中,把女主人公的内心分裂成几个性取向完全不同的女孩,有一本正经者,有风情万钟者,她们在女主人的内心里跳着不同的“舞”,扮出不同的“秀”,从某种意义上讲,女作家的思路激活,应该是来自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这一套分裂性人格理论,更容易在作家那里获得心领神会的接受与响应。爱利克·埃里克森应该明白,弗洛伊德对“自我”的神乎其神的发现,并不是那么经得住考验。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在老师的基础上,发明了“潜意识”,认为“潜意识”积淀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并没有什么实证的根据。在人的记忆深处,很难说一个人传承着历史的民族记忆。人的思想与认识,都是来自于后天的习得与袭得。在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这本书中,特别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名叫哈洛的教授对猴子的情感进行了研究,他用一个人造的“猴妈妈”去扶养小猴子,最后那些小猴子都成了“精神病患者”:“它们被动地坐着,空洞地注视着某处,甚至做出可怕的事情(被戳之后会咬自己,撕扯自己的皮肉直到流血)。它们没有学会将‘他人’看作母亲、伴侣、孩子或者敌人。”(P199)。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个生物,并没有天生地就具备自己的种族属性,更没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如果没有后天的传承,一个生物包括人,很难将“自我”、“潜意识”释放出来,统帅自己。如此看来,“自我”的理论虽然看起来标心立异,但实际上,却又可能是一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虚妄。对此,爱利克·埃里克森不得不如实评点弗洛伊德在这里的尴尬:“我认为,弗洛伊德早期对本能和超我的系统化区分对人们产生的影响过大,并且弗洛伊德的想法中有许多的矛盾,因此其理论没有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爱利克·埃里克森的意思是,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被人们严重高估了,但是,爱利克·埃里克森还是强调了“自我”在人的内在思想中所具有的“平衡性作用”,“自我逐渐被看作一种‘内在装置’。它使得人类将两大具有进化意义的发展——内心世界和社会规划的发展——结合起来。”如果我们比拟一下《五十度灰》,可以更鲜明地看到“自我”的概念,在女作家的笔下是如何抢尽风头的,小说里写道一旦主人作出违背了内在性取向的决定时,女主人公内心里的“小人”便不满地动作起来,拳打脚踢,表达不满,最终,数个小人交斗一番之后,总会以和平的方式收场,“自我”很像这样的一个内心里的调节器,修复人内心的交战,从而达到一个“强大的自我”。荣格从“自我”引申出的“潜意识”,似乎更代表着人内心里的上帝,比人的意识更代表着正能量部分,所以世图心理的另一本出版的著作《荣格与新时代》就批评了同一系列的另一本书《内在工作》妄图对“潜意识”进行巫术般的“招魂”,这一切,都显现出即使在师出同门的心理学流派中,也会产生理论上的严重对立与极大龃龉。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学既然无法用实证去检验其成果,那么,拉大旗、扯虎皮,便必然会成为这一学科的必然路径。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一个突出贡献,是他提出了与弗洛伊德异曲同工的人生分期,它把人的发展按年龄分成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秉承了遗传密码,在人出身后依次展开,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独特的个性。这八期分别为口唇期(出生—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两性期(12—20岁)、青年期(20—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之后)。可以看出,他的分期方式,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在《游戏与理智》一书中,作者对人类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仪式化进行了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大致与作者所设定的八个阶段基本相同步。在婴儿期,婴儿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到光线、面孔以及名字,而确立了“神圣要素”,因为孩子通过最初的这些感官符号的确认,而获得一种神圣感,故定性为“神圣要素。”到了儿童期,个体通过文字与法律,获得了对外界的感知,来审视自己,决定自己的选择。作者命名这个阶段为“公正要素”。适玩期则通过行为与想象,表现出“戏剧要素”。学龄期因为融入了学校的集体氛围,而具备了“正式要素”。青春期则由于自我的觉醒以及由此与真相的冲突,而被作者定性为“理想要素”。成年期因为个人要成为理想观念的传播者,而使这一阶段具有了“繁衍要素”。这些要素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人的阶段性生长,烙印上文化的痕迹,从而使得个人心理与国家意志产生了密切相关。

  而在《洞见与责任》中,作者则侧重于对人的各个阶段中的“美德”进行了主题词撷取。什么是美德?作者解释道:“我会将美德称为某些人类力量的品质。”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代表着正能量的品质。作者言之凿凿地为人生的各个阶段,用科学定性的方法,对那个阶段确定了所属的正能量主题词,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股公式化的简洁感与易于接受的爽快感。

  作者写道:“我认为,希望、意志、目的和能力是个体在儿童时期培养起来的基本美德;真诚是个体在青春期培养起来的美德;爱、关怀和智慧是个体在成年期培养起来的美德。”(P97)从作者这一提纲挈领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利克·埃里克森研究的侧重点已经跳出了临床心理学的病理研究范围,而是触及了对人的社会性的沟回与特征的揭秘。这也是全书里能够给人生以实际指导的现实部分。

  关于希望,作者认为是教导孩子的父母给予了孩子最初的希望的启蒙,但是作者也指出,“真正的希望是无情的,它会导致快速发展的自身意志与他人意志之间的矛盾。”(P99)也就是说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生还必须懂得“止欲”。“人们必须学会期望能期望的,放弃不值得去期望的,相信所期望的必然能发生。”(P99)而作者从里引申出另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既然希望是如此的渺茫,因此,很多人放弃了对希望的期许,而随波逐流,这样,人们反而把希望寄托在那些神与神人身上,“人选择屈服于自己对神和领袖的期望,将自己所弃之物给了他们。”(P100),一句话,道破了人类的“崇拜”效应是如何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线,那些“神与领袖”可谓是拾人牙慧,把人们弃若弊履的“希望”捡拾起来,再用这个“希望”蛊惑人心,成就自己的目的。可以说“希望”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被利用的“幌子”。作者从心理学跳脱到社会学是如此的自然,又发人深省。

  而爱利克·埃里克森更具社会化的分析,是他在书中对人的“从众心理”、“领袖晕轮效应”的论述,可以说解开了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产生一种集体暴力与集体疯狂的原因。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年轻人的成长,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这种完整性的实现,可“称之为一种内在身份。”但是,孩童时期在向成年期过渡时,会遇到身份危机,从而产生作者所称的一种“角色混淆”,“即年轻人拒绝接受他的性别、民族、职业身份,并且经常被驱使去决定站在哪一边。”(P75)。也就是说一个年轻人,找不到自己的站位,找不到社会中的立场,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作者分析道:“当个体因意外或发展性的转变而失去了整体性后,他会通过采取依赖我们称为极权主义的手段来重构自己和世界。”(P76)“整体性”这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大意是指一个人能够融入到一个社会与组织之中。现在一个年轻人无法被社会接洽,那么,“年轻人会感到个人和集体存在着危险,于是他们情愿让自己沉浸在一个综合的身份(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或阶级意识)和一个遭人谴责的敌人身份中。这种对身份丧失的恐惧促进了一种打着正义名号的罪行的泛滥。在极权主义条件下,这促进了有组织的恐怖主义和种族灭绝机构的诞生。”(P77)作者论及这一思想的论文发表在1957年,但其中对恐怖主义的分析,如果我们对照今天在中东地区,大量欧洲国家的青年加入到恐怖组织,就会看到这背后的原因正如爱利克·埃里克森所揭示的一样,是因为西方思想体系所激化出的人的身份混乱,导致了年轻人投奔到“打着正义名号”的组织中去,从事让他获得身份认同的事业,并由此产生精神愉悦。爱利克·埃里克森心理学研究的敏锐性意义,至今尚不失其锋芒与精准。

  爱利克·埃里克森还运用“超我”理论,对人类社会中的集体暴力进行了深入的透析,给人一种如灌醍醐灌顶之感。作者论述道:“精神分析还对‘超我’——凌驾于自我之上,是孩子服从长辈提出的限制性要求的内在延续——这个概念进行了研究。……超我发出的声音并不总是嘲弄的,但良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这个内在统治者的秘密武器就显露出来了。”(P195)

  “超我”的可怕一面就是假善之名行使恶。“人的‘最糟糕的一面’容易以‘最高尚的一面’的形象出现。良善、怀疑和愤怒的非理性和前理性组合会以公道和偏见的不良形式——我们称为道德主义——在成人阶段重新出现。在高级道德原则的名义之下,恶毒的嘲弄、折磨甚至大规模屠杀都有可能出现。”(P195)作者所引述的最终结论,正是房容在《宽容》中所立论的主题。可见,作者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原理,去讨论了那些困扰我们的社会现象,找到了一个让我们信服的理论架构。

  爱利克·埃里克森这一本书由于它的基础是演讲,后来作者又作了增删,但仍无法改变演讲时所需求的即时性与访谈性,而在立论的完整性与逻辑性上是稍逊一筹的。特别是作者大段的论述是采用了“圣经”一样的论断式语句,会给人一种无从捉摸的飘渺感,但作者的只言片语,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是非常有力的,往往在一语之间道破心理与社会的真相与现实,这正是爱利克·埃里克森风格的可爱与可怕之处。然而,这样的风格,无疑给予了愿意探讨心理学真谛的同好者以探赜索隐的绝好机会,这最终合成了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独特魅力所在。读过之后,你会在心里想:“将来有一天,我还会再来读第二遍的。”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五):“世图心理”大师彩虹系列总序:我们为什么该好好读读心理学大师的书?

  自从1976年中国社会逐步回归到发展的轨道上以来,心理学或者说“心理学”这个三个字组成的字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与过去将心理学贬为伪科学相比,当今社会几乎无人不说心理学重要:各个方面的研究人员都向心理学靠拢,从心理学中找科学问题,或者干脆宣称自己是心理学家;高校竞相创办心理学系,大举扩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心理学,或者说对心理方面的研究投入迅速增加;心理学研究论文在国内外的发表数量呈指数性上升。然而,所有人也都同样感觉到,国人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差,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越来越令人担忧,社会各界对心理学的需求却难以从浩如烟海的研究中得到哪怕万分之一满意的回答,因此中国心理学陷入了尴尬与困境。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心理学的状态也是如此。这个状态与马斯洛在七十多年前说的非常相似:“心理学今天已经被扯得四分五裂,实际上可以说已经成为三个(或更多)分离的、互不交流的科学或科学家集团:一是行为主义的、实证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二是起源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三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除了马斯洛所描述的那些以外,这场混乱中又增加了如今占据主流地位的认知心理学及其假子认知神经科学,使得整个心理学世界更加支离破碎。有识之士不得不认为,当今心理学又一次处于徘徊的路口。

  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不研究人的行为、不研究社会性的人的行为,当今心理学领域的某些研究工作就完全可以归于其他学科。而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是,一味试图以微观世界的现象解释宏观的人的行为,以为越微观的知识越正确。一些研究就是看哪个脑区的活动、哪个核团的功能、哪个细胞内外离子的运动、哪个基因何时开放等,试图以机械的还原代替研究对象本身,这不仅在哲学层面难以立足,实际结果也必然走向无知论,进而变相忽略了对人的研究,继续下去势必造成心理学学科的消亡。

  另一种倾向认为,只有实验室才是提供知识的唯一领地。目前这一观点在我国尤为突出。这种对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主要的知识体系并非来自实验室的视而不见的倾向,也泛滥于心理学界,结果是除了实验室以外的心理学的思想精华都被排斥了,更无法让这些精华在回答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与心理有关的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所有的人都认可,人的行为及其心理基础是人类自身所面临的极其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质疑以大脑来理解大脑是不是陷入了某种悖论,更何况人的社会行为远远比单个大脑可能拥有的功能还要复杂。这些思考难免给心理学研究蒙上不可知论的阴影。在同意心理学要从细胞分子水平到社会水平进行多层次研究的同时,一些人仍然对通过思辨、实践验证,再思辨、再验证,直到总结出普适理论的研究方法噤若寒蝉,这使得我们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的社会性和本性的认识严重滞后。众多因为人的行为而导致的社会问题陷入无从回答的窘地。今天恰逢爱因斯坦诞辰135周年,他的相对论最初也是观察、分析、思辨、推论的结果,是不可能在任何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但最后是在宇宙活动中得到证明的,这对于如何研究和认识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和行为特点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鉴于我国关于高级心理过程和人的本性研究的专著稀少,而西方心理学在这方面名著颇丰,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愿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精心挑选、组织、出版了这套“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虽然并不指望它对解决社会问题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至少可以给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心理人又一次冷静思考“心理学向何处去”和“心理学能干什么”的机会,同时也给社会各界又一次提供了了解心理学全貌的窗口,进而为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系列值得所有心理学人和愿意了解心理学、愿意重新理解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读者参考。此刻,《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斯洛)、《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弗洛姆)和《自我与自性》(荣格)三本书已经翻译和编排完毕,正在付梓,陆续还会有弗洛伊德、罗杰斯、埃里克森等人的一系列著作出版。这个系列的特点与其说关注的是人的心理,不如说偏重的是人本身及人性的本质。很多著作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甚至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范畴。生而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就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关于全人类的哲学。我想,这也是这个系列对大众及社会最具意义的地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长期致力于服务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最早与中国心理学会合作并始终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出版机构。应世图的邀请,正好就此机会,我就心理学如何面对学科目标和社会现实做点思考。这些自然都是一孔之见,希望求教于各位方家和各界人士。

  张侃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2001—2009)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2008—2012)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六):伟大的纠葛:对埃里克森“炫技之作”的一点解读

  最近读书不少,却好久没写东西了。介绍一本最近读过两遍的书吧:埃里克森的《洞见与责任》。

  人们常把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外地人叫“北漂”“沪漂”,之所以叫“漂”,里面有个身份认同问题。你本来不是这个城市的人,又在这个城市生活,内心深处如何看待“故乡”和“异乡”的关系,就涉及身份认同。

  跟“身份认同”相关的还有一个“身份认同危机”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身份认同危机是他研究的成果之一,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了“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对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影响深远。

  埃里克森一生著述颇多,《洞见与责任》是他的“炫技之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本书中,埃里克森通过六篇演讲稿探讨了精神分析领域本源性主题,包括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渊源;心理治疗中临床证据的本质;迁移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内在的关键力量及其发端、发展;心理现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不同时代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黄金法则的理解与误用。

  埃里克森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他本人继承了生父的斯堪的纳维亚血统,长相跟犹太人不同。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但是在继父家族中却被视为异教徒。所以说“身份认同危机”这一主题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埃里克森甚至都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由于他对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洞见之深和学识之广,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破格聘用为教授。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沃勒斯坦曾经说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家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此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的调查报告中,埃里克森在“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高居第12位,足见其影响之深。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情况,再来了解一下书中主要内容吧。

  这本书由埃里克森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表的六篇主题演讲修订扩展而成,每篇都非常系统完整:

  第一章,回顾精神分析创立之初既充满光明、又危机四伏的发展之路。

  第二章,介绍精神分析诞生半个世纪以后,一位心理治疗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第三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剖析迁移这件事——无论是主动迁移还是被动迁移——对移民、对各种“漂”的内在影响。

  第四章,详细介绍人类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基本优势力量及其发展过程,这也是埃里克森的看家本领。

  第五章,心理现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绝对是对学科的思考达到相当高度的大家才能提出的,有点心理哲学的意味。

  第六章,更加耀眼的思辨:从心理学层面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世界公认的“黄金法则”(为什么我在另外的书里读到的“金律”不是这个,这条是银律?回头再翻翻《历史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啥的)。

  这本书反复看了两遍,看第一遍时云里雾里,看第二遍才有“哦!”的感觉,可能要看到第三遍才能完全理解透彻。今天主要介绍下第一章的重点要点:历史上第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孤独的探索之路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篇文章发表于纪念弗洛伊德诞辰100周年之际一次重大的纪念活动中,埃里克森站在相当的高度,客观评价、分析了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伟大纠葛。

  埃里克森称弗洛伊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神分析创始人”,在弗洛伊德之前没有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似乎是从他的脑中迸出来的。在对弗洛伊德的历史成就进行定位对标时,埃里克森把他与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进行了比较。没错,这两个人都是人类形象的颠覆者:在达尔文之前,人们声称人是万物之灵。在弗洛伊德之前,人类相信自己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意识。达尔文用《物种起源》把上帝驱逐出了科学领域,弗洛伊德则把“癔症”病人从神经内科诊断中解救了出来;他二人都是从本来学习的学科中“出走”,利用本来的学科训练技术,将研究转向影响世界的全新的研究领域:达尔文由地质学转向物种进化研究,弗洛伊德如果不对神经症状感兴趣,会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内科医生。不过,有创造性的人,总是要别无选择地去完成那些注定属于他们的终极使命。

  这两个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达尔文有全套的古代科学成果可供参考,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起初只有生理学方法、他自己的推测和作家与哲学家的“信口雌黄”可供参考。他的困难不止于此,他还必须面对同时代同行的震惊与侧目,在探索广袤内在宇宙的旅途上,他是孤独的。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精神分析技术在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之际,还面临三重危机,埃里克森总结为治疗技术危机、临床经验概念化的危机和弗洛伊德个人的危机。

  先说第一个危机。弗洛伊德发现,在采用顺其自然的谈话和催眠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一些惊人的发现呈现出来。他从中发现了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唯有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研究对方的心灵。但当时的神经病学医生与内科医生在治疗技术上没什么两样,惯用专制的方式,医生是医患关系中的权威。弗洛伊德必须为治疗性角色找到一个新的位置。他要么这么做,要么前功尽弃。

  第二个危机,是弗洛伊德关注为同行所不屑的“情感”领域,生理学背景的他又有着强烈的个人创造欲,外界的困扰和内在的矛盾之下,他设法创造出一个“有思想的机器人”,将他的伟大才能发挥到近乎荒谬的地步。当他自己觉察到错误不得不回头时,他提出了力比多的概念,但他的激情再一次把他引上错误的道路,他认为病人的一切问题都与幼年时期的性创伤有关,这就有些过头了。后来,他自己也坦言:用精神分析挖掘病人童年性创伤,这个做法的方向没问题,但“性创伤”本身不见得真实,我们可以像承认实际现实一样承认幻想、梦、神话等潜意识中的心理现实的存在,由此才把精神分析扭转到正轨上来。

  第三个危机是弗洛伊德在与朋友威廉·菲利斯的深厚友情中迸发的。在这段从炽热到中断再到恢复的友情中,弗洛伊德经历了对菲利斯深深的喜爱、高估、怀疑与绝望等等移情反应。但弗洛伊德毕竟是伟大的身心探索家,他对自我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心理学的另一个原理:心理上的发现总是伴随着一些观察者自身的非理性因素,若这个非理性因素不能引起倾听者的共鸣,那么该发现也就无法感染他人。通过自我分析,弗洛伊德还发现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移情,即早期父亲形象对个人后期成长的影响,此外还有对慈母主题的研究。

  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危机的主要方面。弗洛伊德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独自顶住外界压力和内心矛盾,发现了人类特殊性中的同一性,毅然决然凭借一己之力说服整个世界,最终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责任突显伟大,作为人类意识中自愈与平衡的先驱,弗洛伊德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以上是对《洞见与责任》这本书第一章的简要概括,即弗洛伊德及其创立的精神分析在诞生之初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本来想逐章介绍,不过能力实在有限,对于这样一本240页的小书来说,读一遍所需的时间远没有思考需要的时间更久,我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想明白。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心理学尤其是对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历史感兴趣的人,后面几章的内容则因为涉及到身份认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和哲学思辨,适合对社科感兴趣的读者朋友。

  2017年还剩下最后两个半月,希望自己再多读一些好书,有时间的话尽量记下来,否则以我现在的记性,即便偶有所得也“随风飘去”了。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七):编后记:想和你随便说说《洞见与责任》这本书

  本书是爱利克·埃里克森呈递给安娜·弗洛伊德的一张完美答卷。在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之前,埃里克森曾接受了安娜·弗洛伊德数年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伊德在诸多方面发展了父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对埃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当埃里克森成长为一名富有洞见与责任的精神分析师后,1964年,他在这本《洞见与责任》的开头写下了“致安娜·弗洛伊德”——这也是唯一一本不是“致琼·埃里克森”的书——以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在编者看来,如果说《童年与社会》是埃里克森的奠基之作,那么这本《洞见与责任》则是埃里克森的“炫技之作”。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六篇演讲稿探讨了如下主题:

  一、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渊源;

  二、临床证据的本质;

  三、自愿或被迫迁移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

  四、生命各个阶段的关键力量——希望、意志、目的、能力、真诚、爱、关怀、智慧——的发端与发展;

  五、心理现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六、时代对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与误用。

  尽管这是六个不同的主题,但它们却共同回答了精神分析对于研究人类心灵的意义以及在当今科技时代和工业社会的任务。关于本书,编者有如下几点说明:

  首先,一般来说,由于汉语言的精炼性,当我们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后,篇幅会比原来小,然而由于作者思想的深邃性,有时若不对书中的某些表达进行辅助性的解释,本书便很容易沦为词语的堆砌,给读者的阅读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本书最终成了一本译文比原文篇幅更大的书。

  其次,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由于作者的某些表达是基于英文语境的,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为了避免误导读者,编者没有对其做深度加工,即用自己的片面理解来限定读者可能接受到的信息量,而是以直译的形式呈现出来。直译的好处是便于追溯原文。在阅读本书时,读者朋友可尝试在头脑中对相关内容——仅指个别词语——进行中英文转化,从而促进理解。

  最后,“世图心理”此前已组织出版爱利克·埃里克森的《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以及琼·埃里克森的《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此后还会陆续推出埃里克森夫妇的多部作品。埃里克森夫妇提出的心理社会理论和身份认同概念在这些图书中都有所体现。由于这两个主题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为了促进理解,读者朋友可将上述图书作为参考阅读。

  编者

  2017年6月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八):创见与心理史学

  《洞见与责任》是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一本论文集,由六篇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演讲组成。六篇文章成文时代不同,但是爱利克思想深邃,加上编排巧妙,本书读起来前后呼应,很精彩。

  如果要在这篇书评里将六章全都讲到,我怕自己没有这个才能,每一章里面都是干货满满,每读几页我都得掩卷沉思,要么是深有感触,要么是努力理解作者的想法。比如第三章,爱利克从自己不自觉地爱哼唱德沃夏克《来自新世界》的曲调引出自己作为移民的移民情结---《来自新世界》包含了典型的欧洲和美洲音乐元素。接着爱利克论述了移民情结在宗教和民族中的各种表现。很多移民,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终生被故乡的意象所吸引或困扰。这个问题看似与中国无关,其实不然,在中国这个情结表现更多的是它的反面--重土难迁。而且当下中国人口流动与几十年前相比就像坐上了飞机,这种心理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大问题。

  本书用了两个章节讨论弗洛伊德,一个原因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另外爱利克年轻时候也确实见过弗洛伊德本人。这里想讲一个自己的印象,在德国犹太人和日耳曼人或者说传统的德国人的治学风格似乎不太一样。犹太人往往富有创见,能开拓新领域,而传统的德国人凭借其细致深邃的思想能力能把任何一门学问做成一个自洽的系统。犹太人的代表人物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而经典的德国思想家如康德、海德格尔都是讲一门学问做到极致的大学问家。想想有趣,犹太人在金钱上斤斤计较,在思想上却如此积极进取。爱利克具有的显然是很经典的德国学风:思想深邃而体系化。本书中爱利克对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进行描述和总结,真是非常完美--真实细致全面客观。

  在第一章爱利克描述总结了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和地位。毫无疑问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和大师。爱利克特意标明了两点:当时的情势是这门科学呼之欲出,很可能如果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也会有别人提出类似的观点。但是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也付出了绝大的努力和天才。爱利克在这里提到了达尔文,并将弗洛伊德比作达尔文。他们同样创立了一门新科学,不仅要面临守旧者的围追堵截,同时还要面对新科学前途未卜的迷茫。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改变思路和想法,几乎什么都去尝试。不过即便如此,精神分析还是作为一门科学生存了下来。这让人倍感庆幸和惊险。我想,必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以解决老办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真诚面对不断出现新问题,这是弗洛伊德终成一代大师的原因吧。爱利克的语言并不特别花哨,但是他描写弗洛伊德四面临敌和努力奋斗的情形特别令人感动。不过奇怪的是,读者读完以后尽管知道创新之困难,却并不害怕这困难,而是害怕自己没有真正的信念。

  第五章爱利克特意讲了弗洛伊德的失败案例和自己的一些工作。这个失败案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精神分析发展历程的切片,显示了精神分析在自身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如何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和发展。精神分析与其他科学区别之处在于医生既是观察者也是治疗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与其他部分在性质上完全平等的一部分。我感觉好像是,医生不过坐在治疗者的位子上,但是人格与病人平等(大概意思,不准确)。但是在精神分析建立之初,弗洛伊德本人尚未摆脱旧的医学框架中医生的救世主架子,结果这个女病人的治疗一再反复。她始终没有被治愈,一直保持这对医生的不信任和嘲笑,但是同时又因为自己被写进《梦的解析》这本名著而沾沾自喜。这个失败并不意外,其实倒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析的特殊性,以及新科学树立之初会遇到各种麻烦和挫折。

  接下来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我觉得非常厉害。爱利克讲的东西初看起来很基本,但是他的思维指向的是未来,我觉得对未来有一种指示或者是预测作用。我读到这两章的时候,很清楚地想起了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其中丹尼尔第一次读到谢尔顿教授稚拙但是包含伟大萌芽的论文的那个场景。我感觉本书也包含着这样的萌芽,可以发展出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科学--心理史学。只可惜爱利克教授写作本书的时候,阿西莫夫的著作尚未出世,或者二人从未有过什么交集。至于余等庸人,怎能做此联想?据说美国政府曾经豪掷上亿美金给一些江湖骗子去研究什么隔空取物和灵魂出窍的漫游,真是愚蠢!真正对军方和国家有用的是爱利克教授的思想。

  爱利克的心理学思想加上肯宾默尔的博弈论,我觉得一定可以搞出真正的心理史学!

  《洞见与责任》读后感(九):心理治疗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以埃里克森的解梦报告为例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这本《洞见与责任》读得艰难,仅仅其中的第二篇文章“临床证据的本质”就读了三四遍。因为确实有营养,就试着把内容介绍如下,力荐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师生和对人性话题感兴趣的读者诸君去读这本书。精神分析治疗中所说的临床,是指治疗师通过倾听、谈话、催眠等技术手段与来访者共同努力的一系列过程及其达成的结果。因为是对心理世界的治疗,精神分析师在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时,总是会面临更信赖直觉还是更相信客观测试的问题。不可否认,直觉确实有用,但治疗师怎样才能规范自己的治疗过程呢?换言之,“一位治疗师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其本质要从医生每日的行医过程中被提炼出来。

  埃里克森这样解释:临床中有两大主体,分别是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和掌握治疗技术的治疗师。一般来说,治疗的过程是这样的。来访者有治疗诉求,生理医生会给他做一个健康体检,心理医生则给他做一些标准化测试,在测试之前,心理医生并不知道病人的病史。检查和测试结果出来后,所有参与病情检查的人会得出一个初步诊断,指出病人可能患病的确切范围。然后,来访者会被分配一个治疗师,跟治疗师推心置腹,配合治疗师的工作。相应地,治疗师会在其职责和能力范围内,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服务。

  临床中的这两大主体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比如,病人可能夸大病痛或沉默,于是治疗师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调整,让病人学会观察病情,成为“助理医生”。治疗师在处理个人私密情感时也别无选择,只能让主观性存在于临床实证和推理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治疗师必须遵循临床实证,以防主观性对精神分析的影响。但是,临床中的神经病学检查、社会学研究、心理学实验,都将病人带上了非治疗性的检查道路。这些客观检查、测试很重要,但这都不是精神分析方法本身所体现的临床实证本质。来访者和咨询师如何通过相互理解、分享见解联系在一起,如何使治疗过程切实有效,这是问题的关键。

  为了说明这一点,埃里克森举了一个自己的咨询案例,完整展示了他在临床治疗中是怎么思考和采取行动的。这是一份梦境报告,来访者在此之前已经在精神病院接受了一年的治疗,他说这个梦是他这辈子最恼人的梦。他的梦是这样的:“一张大脸坐在马车上,没有任何表情,周围还缠绕了可怕、黏人而又卷曲的头发。我不确定那是不是我的母亲”。埃里克森跟他谈了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他首先让病人自由联想。在精神分析中,即使在时间上遥不可及、在空间上相隔万里、在逻辑上截然相反的事项,也会由无意识的自我整合起来,心理学中把这叫做“自由悬浮的注意”。借助这种注意力,来访者想到了他的祖父。与此同时,埃里克森也开始了作为治疗师的“自由悬浮的注意”,他将梦境中出现的元素与这次治疗之前两人的会谈联系起来,对自己脑中或是持久存续或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一一进行分析。这个时候,他就面临选择了,病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下一步我该做什么?

  前面提到,来访者在提出治疗诉求后,医生会对其进行检查。这个病人的综合诊断结果显示他有边缘性神经症,表现为抑郁症和强迫症,正处于焦虑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梦境报告视为一个“焦虑的梦”。那么,作为诊断标志,这个梦是否预示着病人即将崩溃或者说到了痊愈转变的关键时刻呢?这时候,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埃里克森是这样思考的:如果梦境预示患者即将崩溃,那么我要考虑一些紧急措施来应对。如果患者处在转变关键期,那他一定有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梦境传达出来,我必须抓住这些信息并进行解读帮助。埃里克森选择了第二种可能——因为在此之前,病人的病情似乎取得了很大进步,他推测头脑中迅速迸发的想法,将病人的言行与他自身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进行对比,最后做出综合判断。

  那是一个沉闷的梦:“一张大脸坐在马车上,没有任何表情,周围还缠绕了可怕、黏人而又卷曲的头发。我不确定那是不是我的母亲。”来访者说,接下来,他还梦到小时候的自己和祖父一起从溪流上走过,他感到很心安。在这样一篇介绍性文字里严格重复埃里克森的分析过程似乎不太明智——在治疗过程中,他的每一步想法都指向如何解梦,如何通达来访者被紧紧压缩的内在世界,这个过程非常严密并且环环相扣,我想大家直接去看书会获益更多。我想重复的是看似大一些的分析原则。首先是心理治疗师不应强行定义病人梦中画面的意义,放弃寻找最合理解释的科学冲动,他必须让自由浮动的临床注意力和临床判断力引领自己去了解一切可能的“面孔”到底是什么。埃里克森将病人梦中的面孔和病人身边的重要他人联系起来:与他的母亲、祖父,还有埃里克森自己,因为他发红的脸颊周围一向堆着蓬乱的白发,他曾经“放弃”过病人,这或许让病人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移情。然后,他仔细分析了病人与这三者之间的感情在治疗中的作用。

  马车和马可以作为指示顽固守旧观念的术语,也可以作为怀念美好时光的象征,究竟如何解释,这取决于病人如何认识。埃里克森在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知道,这是一个来自其他州的移民,在那里他们有诗意的乡村生活。搬到城市的母亲因为不能停止对乡下的怀恋而不断给儿子灌输这种怀念,病人本身也正处于从故乡到异乡的身份认同危机,他时不时威胁母亲自己要成为一个不良少年,母亲害怕他的任何叛逆行为,只有当儿子表现得跟自己一样怀念旧时光、对当前消极不满时,她才觉得满意。然而,这给病人种下了对母亲的愤怒和恐惧。

  埃里克森又进一步分析了病人四个不成熟的人生时期:婴儿时期,他努力将母亲和蔼的面容留在心中,克服对母亲的恐惧、愧疚和愤怒。青春早期,他想成长为祖父那样在故乡有着稳定的令人尊重的身份的人,然而一脸白胡子的祖父去世前他顶撞了他,心里有无尽的愤怒和懊悔,因为他认为祖父“不能在给了孩子这样肯定的保证后却离开了他”。就读神学院时期,出于诚实和其他内在需求的原因,比其他信徒更加认真对待一切,但在祷告中他却没有得到预期的转变,“被上帝拒之门外”。目前治疗时期,他遇到曾经因为其他工作原因短暂“放弃”过他的有着白胡子的埃里克森,他害怕如果表现出某些极度愤怒的行为,会失去这次治疗和重拾自我的机会。这四个时期留给他的只有愤怒和恐惧,这些都指向一个中心主题:“无论何时,只要我开始信任某人给予我的力量和对我的爱,愤怒和病态的情绪就会充斥在我们的关系中,但最后,我不再生疑,不再空虚,不再沦为愤怒和绝望的奴隶”——他放弃了,他自童年起就没有形成基本信任感。

  埃里克森说,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成功的梦代表着实现愿望的企图,那么这个分辨不清面目的梦无疑代表了患者想要找到一张永远都拥有身份特征的脸,这是他当前面临的困境所在。

  在对这个梦境案例所揭示的临床证据的本质中,埃里克森认为,一些心理医生以为遵守了客观的原则,实则是自欺欺人。他用自己在治疗中对病人微微的“厌恶”说明,治疗师本人的情绪冲动不应被否定,即使否定或拒绝,它仍然真实存在。治疗师本身的愤怒在治疗和理论中都是一个重要工具。

  然而,在这些分析、情绪乃至共鸣之上,心理治疗师又如何断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病人的反应:在他能够掌控的未来范围内,他对心理治疗师作如何反应。他可能不会马上赞同,但在医生和病人的交流中,一个新鲜惊奇的见解会浮现出来,病人也有了更多想为自己负责的想法,正是这种想法链接这病人的过去和未来。

  尽管我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但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就足以被埃里克森打动。这个由病人编织的高度浓缩且杂乱无章的梦境,在普通心理医生那里很容易被视为病人的一种病症的表现。但埃里克森认为,它是一种创造物,或者说是一种浓缩的、富有意义的交流方式和挑战。既然是交流,就难免有回应和不可避免的抵触。埃里克森坦陈自己不想被卷入患者的故事,让患者明白自己不是他的母亲、祖父,也不是神——尽管这让患者难以接受,但这却非常重要。是患者的潜在愤怒激发了埃里克森的潜在愤怒,尽管他们二人谁都不是英雄,却可以联合起来打败患者的愤怒。

  一个小时,人可以写多少字?一个小时,人可以说多少话?一个小时,心理治疗师如何能够根据临床和自己的经验去挽住濒临崩溃边缘的生命?在这一个小时的治疗中,埃里克森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做出临床结论时所依据的方法,真实、坦诚、睿智又充满人性的力量。

  埃里克森对这个梦境的分析非常详尽,限于篇幅,我做了大量缩减,很多细节推断被略去。如果你对心理学、对人性感兴趣,这些细节才是真正蕴藏宝贵经验的地方,值得反复阅读体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