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00字

2021-05-15 03:2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00字

  《道林格雷画像》是一本由王尔德著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一):感想

  道林格雷拥有能让人死亡的致命的魅力,是罪恶与美丽、欢愉与堕落的完美结合体。亨利大概可以称得上妖言惑众(?)了,像伊甸园中的蛇。可怜的巴兹尔,唯一真正关心道林的人,却被两个人抛弃进而被无情杀害。可怜可悲可叹啊,巴兹尔如果不管道林,直接走的话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我相信这是爱情(ಥ_ಥ) 哦我可怜的巴兹尔,我迷人的道林,以及玩弄人心横刀夺爱(?)的亨利……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读起来略微压抑,有些道理浅显却内涵丰富。我所明白的就是,再美好的外表终会随着时间变得苍老,唯有灵魂可以永远年轻。拥有美貌与青春的道林,画像里丑陋扭曲的道林,美丽外表下掩藏着他黑暗罪恶的灵魂。而亨利这种人是真实的恐怖,他能够轻而易举的引导别人跟随他的思路,他的出现可以说是道林发生改变的导火索。总能一语道破的人,言辞犀利眼神毒辣的人,能让你不由自主地进入他设下的圈套的人,更像是一个善于把握人心的魔鬼。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三):道林格雷的堕落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由著名唯美主义学者王尔德所著。王尔德大家都不陌生,他犀利的毒鸡汤曾一度在微博上成为话题点,在一个世纪之前的他所说的话,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适用。小说中,道林是一个美男子,但是刚开始他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丽的,经过亨利的游说和巴兹尔的画像,他才突然发现自己拥有着绝世的美貌,他开始变得非常偏激,甚至说为什么画像不会变老,而我要变老,如果有一天我失去我的美貌,我就要去自杀。王尔德是唯美主义学家,这本小说很能体现他的唯美主义思想。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四):论影响力的重要性

  亨利勋爵和巴兹尔就像是恶魔和天使的化身,在道林格雷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出现在他的身边。天使永远都过于无趣,他们说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在明白了禁区之后,充满好奇心的白纸,最想做的就是去突破边界。更何况身边还有个恶魔一样的亨利勋爵在时时诱导。亨利勋爵的巧舌如簧,和挑战世俗的观点,只不过是他用来抵御自己无聊生活的小把戏,他自己从未践行,却鼓噪身边的人以身试险。当然,影响力也是一种能力。道林格雷以后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文章中很多的对话,堪称偷梁换柱的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当然现实生活怎么可能如同小说那么简单。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五):残忍寓言成真才更残忍

  “我颁布的是明天的真理。” “我更偏爱今天的错误。”他回答。 “你解除了我的武装,格拉迪丝。”他喊起来,算是领教了她的任性。 “我缴了你的盾,而不是你的矛。” ……………… “艺术呢?”她问。 “是一种疾病。” “爱呢?” “是一种幻想。” “宗教呢?” “是时下流行的信仰替代品。” “你是一个怀疑论者。” “绝对不是!怀疑是信仰的起点。” ……………… “你非常爱他吗?”他问。 她久久没有作答,而是站着看风景。“我希望自己能知道。”她最后说。 公爵夫人在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却成为我眼里故事最吸引眼球的亮点。 这个笑起来牙齿就像红果里的白籽的女孩!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六):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

  对青春与美貌的过于执着,那么最终自己就会成为其奴隶。一如道林,为了永葆青春的荣光,在刺死代表自己良心的画像时,自己已沦为美貌与青春阶下囚

  何为敌意,你对人人都喜欢,也就是说,你对人人都漠然

  人要讨回青春,就只要把以前干过的傻事再干一遍。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女人代表物质对思想的胜利,正如男人代表思想对道德的胜利

  过去的事情唯一可爱之处就在于它已经过去

  我喜欢有过去的女人和有未来的男人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

  只有两条途径可以达到文明:一条是修身养性;另一条是腐化堕落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七):王尔德的故事

  妙语连珠,观点毒辣,构思奇妙。王尔德的文字如同孔雀羽毛一样华丽,热烈,给人带来冲击。

  千人千哈,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短暂是永恒的,永恒是短暂的。”就像微积分一样,无数的瞬间汇成了永恒,而永恒只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根本不存在。人们总是追求承诺,追求永远,一旦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有的东西就消失了。有人想要纯粹永远的东西,这样的东西真的存在吗?谁也说不清,当发现有一点不纯粹,这样的爱情就消失了,就像当一个人极力想要自己快乐,他反而快乐不起来。与其设定限制患得患失,为什么不珍视每个瞬间,每个当下呢?未来怎么样,鬼才知道。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知道了有的人做所谓的善事并非出于善良而是出于自私,为了虚荣,为了拯救自己。但是谁活在世界上又是完全无私的呢,有的事情糊涂一点比想方设法知道真相好。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八):看完还是很想骂他

  美人不能平庸,不是天使就该是堕落。

  虽然知道王尔德追求的美不该用很生活化的眼光来看待,但是还是忍不住把世俗道德的标准代入进来。。。。。。亨利真不是个东西啊。。。!!!十二分心疼画家,爱上一个小魔鬼,自投罗网,悲哀又幸福。

  看着美人一点点堕落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艺术享受,仿佛是一定要看他完成一个完整的沉沦过程,这件艺术品才算是真正完美。

  可是亨利纵使支持享乐和纵情,却并不认可杀人,虽然不认可的理由并不十分道德。。。然而道林却真正杀人了,他实际上跨越了亨利支持的底线,从亨利手下培养出来,却比亨利堕落得更彻底。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可是还想说道林真的很欠揍啊!!!!!不管他长得多好看也不该被原谅!!!

  所以我逾越不了世俗的界限,满脑子胡思乱想和黄色废料,却也只能平平庸庸当一个普通人。长得不好看,思想也保守。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九):灵魂深处的拷问

  王尔德不是悬疑小说作家也不是心理学家

  可是他的文字,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异常可怕

  在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时,我们能感受到人性的黑暗和复杂,你感到意外和震撼,但是那些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说实在的离我们的生活很是遥远,带着一丝的不真实。

  作为王尔德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他的可怕之处不是在于对人性的剖析,而是在叙述的同时对作为读者的你进行无数次潜移默化的灵魂拷问,他在写道连的同时也在写我们自己。人的一生从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开始,后来我们扮演了许多角色,参与了许多事情,经历的越多,也许意味着你的灵魂会变得愈发沉重且不可逆转。道连总以为只要他的秘密永远藏于画中,无人可知,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强大到时刻欺骗自己。这幅画为他承担罪恶,同时也将他送进了无尽的地狱。

  道连的死亡不是一种结束更不是一种解脱,他身上背负的罪恶太多,一瞬间的了断并不能将他灵魂的污浊洗去。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The Picture of Words

  口嗨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其容易所以廉价。虽然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种观点本身就贬低了思想力的价值。出发点当然是善意的,为了天下太平,不想让现实中的人受伤。 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想通过舆论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也是“不道德”的。亨利勋爵告诉格雷:“所有的影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不道德的。因为影响一个人是要把自己的灵魂交付与他。他就不会依照自己的天性思考,也不会依照天性燃烧热情。他的美德并非真的属于他,而他的罪孽也是借来的。”真要影响他人,除非你把对方变成自己。所以,某个人在公众平台说的话真的就代表百分百的自己吗? 当我们表达的途径从最原始的笔墨到如今的社交平台,要看到未经过二次加工咀嚼的想法越来越难。如果有能根据发表平台和语境等因素筛选的文字原料分离器或许能看到“真实”,但这未免过于可怕。 有时候活在文字的乌托邦里,也挺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