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律修炼手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自律修炼手册》的读后感大全

2021-07-08 00:36: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律修炼手册》的读后感大全

  《自律修炼手册》是一本由[美]史蒂夫·帕弗利纳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律修炼手册》读后感(一):了解欲望 优化习惯

  《自律修炼手册》里作者从了解欲望,激发动力,优化习惯,管理精力四方面阐述,理论结合实例一步步帮读者梳理自律的修炼过程。从自序开始便被史蒂夫先生巨大的行为和性格改善而触动。好多成功的人生,恰好是被教育抛弃被社会抛弃,强力触底反弹的结果。为了改变必须做出与以往不同的选择。自律修炼并非一步到位,而是要从基础自律逐步升级到高级别的自律。我感触最深刻的是作者讲述的“了解自己的愿望”和“优化习惯”这两方面。 自己刚工作了六年,期间也两次面对工作变动,没变动的时候也时常对现做的工作不满意,对未来迷茫,现在看完此书发现也只是些没有行动力缺乏自律的迷茫。面对职业选择虽没有问六个问题也问了几个,最后部分问题无疾而终作者说“虽然会感到痛苦,但通过维持清醒的认知,积累自己最强大的力量,而这最终会让你拥有你需要的力量。”作者强调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按优先顺序排列,再用这个清单帮助确定人生目标。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作者提醒了我们未来做决定的思考方向及其重要性:帮助自我成长,选择最佳自我的决定,选择将来想要的回忆,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如果能扭转或撤销的决定可以大胆的探索新的体验,无法撤销的决定要先测试决定。 看完“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这篇后惊讶于自己从来没有正确的从第三方角度像自己预测别人的未来一样预测自己的未来。这件事很有必要,还好自己没有太晚看到这本书,跟着作者的指导我们优化预测自己未来的标准,来走向更自律的未来。 关于优化习惯,作者推荐30天实验法。根据书中的提示我们应该开发适合自己的实验点子。多去想自己在30天能得到什么收获。 我们身边上班混日子的人很多呀,这也是许多人的真实人生。如果不想自己变成这样的人,过这样的生活,从修炼自律开始。找一个自己感到快乐的方面并付诸提高自律行动。整本书满满干货,接下来慢慢消化。

  《自律修炼手册》读后感(二):了解欲望 优化习惯

  《自律修炼手册》里作者从了解欲望,激发动力,优化习惯,管理精力四方面阐述,理论结合实例一步步帮读者梳理自律的修炼过程。从自序开始便被史蒂夫先生巨大的行为和性格改善而触动。好多成功的人生,恰好是被教育抛弃被社会抛弃,强力触底反弹的结果。为了改变必须做出与以往不同的选择。自律修炼并非一步到位,而是要从基础自律逐步升级到高级别的自律。我感触最深刻的是作者讲述的“了解自己的愿望”和“优化习惯”这两方面。 自己刚工作了六年,期间也两次面对工作变动,没变动的时候也时常对现做的工作不满意,对未来迷茫,现在看完此书发现也只是些没有行动力缺乏自律的迷茫。面对职业选择虽没有问六个问题也问了几个,最后部分问题无疾而终作者说“虽然会感到痛苦,但通过维持清醒的认知,积累自己最强大的力量,而这最终会让你拥有你需要的力量。”作者强调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按优先顺序排列,再用这个清单帮助确定人生目标。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作者提醒了我们未来做决定的思考方向及其重要性:帮助自我成长,选择最佳自我的决定,选择将来想要的回忆,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如果能扭转或撤销的决定可以大胆的探索新的体验,无法撤销的决定要先测试决定。 看完“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这篇后惊讶于自己从来没有正确的从第三方角度像自己预测别人的未来一样预测自己的未来。这件事很有必要,还好自己没有太晚看到这本书,跟着作者的指导我们优化预测自己未来的标准,来走向更自律的未来。 关于优化习惯,作者推荐30天实验法。根据书中的提示我们应该开发适合自己的实验点子。多去想自己在30天能得到什么收获。 我们身边上班混日子的人很多呀,这也是许多人的真实人生。如果不想自己变成这样的人,过这样的生活,从修炼自律开始。找一个自己感到快乐的方面并付诸提高自律行动。整本书满满干货,接下来慢慢消化。

  《自律修炼手册》读后感(三):不要害怕能让自己变得强大的东西。

  推荐指数五颗星

  如果你正处于不能清醒掌控自己生活状态;如果你在为自己无止境的刷娱乐消息,小说,玩游戏而感到悔恨;如果你有想法想要挖掘自己自身的潜力,挑战自己如果你想把人生当作一场体验,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那么本书将会极大程度的带给你精神启蒙以及行动指南。 我是一个相对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状态的人,能在前一天做完计划,按计划办事。原先,我认为这本书没什么可阅读的价值,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自律话题。但还是因为被“了解你的欲望、激发你的动力、优化你的习惯、管理你的精力”四大核心话题吸引。 本书共15.8万字,239页。断断续续花了四小时看完。这的确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籍,且脉络清晰,通熟易懂,行文富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洞见,也给了我许多的新知。 作者史蒂夫·帕弗利纳从一个盗窃成瘾的辍学生到世界级的写作者,书中很少谈到自己前面如何不堪的生活,而着重在方法论与心法上。 是的,我们也曾有甚至现在仍有很多人就处于一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生活的状态,我也曾经打了一整个暑假的王者荣耀,而今想起,只遗憾虚度了时光。 首先,我们要清醒意识到自己处于低认知状态, 意识到自己做着一些浪费时间,无法扩展人生体验的东西。我们潜意识认为不跨出去就会有安全感。我们可以牺牲任何东西,却唯独不能失去的是:清醒意识。 通过维持清醒的认知,我们可以积累能量,而最终会让你拥有你需要的能量。你可以确信自己:“我当下无法做出改变,但我想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足够做出改变。”你需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自律水平。 没有人生来自律,都是内心的欲望驱动着我们。欲望与快乐其实不应该分高级和低级,而分持久满足和短暂满足。 我们可以离开温暖舒适的被窝,是因为一天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是更有趣和有价值的,我们可以在前一天做好明天的规划,是因为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的的确确是行之有效且让人持续满足以及有安全感的操作。 以及作者放弃许多可以明显获得无数金钱的生意,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持续个人的成长、分享与帮助他人成长。在他内心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的排行,遵循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人生,在这个观点上,让人尤为敬佩。 关于本书,还有无数的精华与实操方法等待你的翻阅。1000字不足以叙述完我的感想,总而言之,此书将会给想自律的人以启迪,也会给已经实现自律的人不少新的视角以及新的观念。

  自律修炼手册

  评价人数不足

  [美]史蒂夫·帕弗利纳 / 2021 / 湖南文艺出版社

  《自律修炼手册》读后感(四):自律的方法,不要学太多——清醒的意识加上少数方法,就够了

  我之前曾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原则,就是“千万不要沉迷于一直去学习工具和方法类的东西,而是要去实践它”。

  哪怕只知道很少的方法,但是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了,我们的改变也将是惊人的。

  比如每天写晨间日记,写晚间复盘,写“六时书”,坚持跑步,坚持记账等等。

  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是又会回到寻找方法上面去。尤其是当感觉自己没那么自律/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没有他人那么自律/没有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的时候。

  这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然后就又把很多鸡血励志方法论的书籍拿起来看,获得一些能量。 但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并不是你不懂那些方法,也不是你不会用,而是因为一些原因,你没有主动持续地实践。什么原因呢?

  最主要的,还是当下的舒适俘获了你。换句话说:保持现状可以让我们获得即时的满足,而改变自己却有些痛苦和不舒服。

  01

  宇宙间有一则最强定律,叫:“生命以负熵为生”。

  这句话是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说的: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我用大白话说一下大致的理解。

  熵,物理学概念,是用来度量一个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

  熵增,意味着混乱程度的增加,熵减,意味着混乱程度减少,变得越来越有序。

  举几个例子便于理解:

  我吃得很胖。然后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就吃得越来越胖。

  我的时间管理很糟,然后越糟越不想好好规划时间,于是精力、工作、学习都越来越乱。

  房间堆了很多杂物,越不收拾,变得越乱。

  而终止这个熵增的过程,就是要做“熵减”——控制饮食+锻炼身体/调整作息+管理精力/整理房间断舍离。

  《少有的人走的路》里面如此解释自律: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一切变得更好,就不能随心所欲地顺着人性。所以,熵增定律被称为最为绝望的物理定律,揭示着人类的终极规律。

  因为事物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适,对抗带来的则是痛苦和不适。

  02

  既然宇宙都逃脱不了绝望的熵增定律,那我们普通人更是一直在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

  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律。

  《自律修炼手册》封面,郭一炜译

  想想自己短短的人生经历中,凡是能够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少数的一些高光时刻,都是有自律来打底的。

  不过,自律的方法,依然没必要掌握太多,能用好少数,就能成事。

  这个世界上,成大事成小事的人,太多太多了,讲自律和习惯养成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

  还记得前些日子我分享的那本英文版的书吗?叫做《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 》(《聪明人的个人成长》),史蒂夫·帕弗利纳写的,讲的是个人成长的7个原则,预计明年1-2月份出版。 在这本书没出版之前,史蒂夫·帕弗利纳的第一本作品合集——《自律修炼手册》刚刚出版了,译者也是郭一炜同学,就是那位25位放弃华为50万年薪,全职做自媒体的(我最羡慕的)自由职业者。 昨天拿到书,今天花了大概2个小时看完。 我最近读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每一本书,当你翻开来的时候,文字和表达中自带的那种作者的气场立马显现,就好像作者站在你的面前,向你讲述他的逆袭故事一样。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曾经因为盗窃成瘾而锒铛入狱,又被学校开除的坏学生,下决心要改变自己。 于是他开始设定目标,不停学习,践行自律, 改掉坏习惯; 开公司,破产,但没有放弃,扭转了局面;

  同时,将自己个人成长与改变的心得,通过互联网不断地分享,不断地激励别人成长。

  最终,他成了一位在个人成长领域的世界级的教练。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又影响了更多更多的人。

  《自律修炼手册》是作者之前的一些文章的合集,提到了他自己的很多很有效的成长工具,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做决定,如何清醒自主地掌握自己的未来五年,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排序,如何用“30天实验”建立好习惯,如何坚持做一件事……等等。

  03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个地方,是作者提到的“清醒意识”。

  你的清醒意识有多强大,你就能取得多大的改变和进步。

  什么是清醒意识?就是你对你的现状有足够客观的了解,你知道你将要去哪里,将要去做什么,你还知道,如果你不这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一个肥胖的人,能够减肥成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有足够清醒的意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结果会如何。

  一个果敢辞职去创业的人,也是一个有着清醒意识的人。他会预判到辞职在短期内带给自己的影响,但他更知道一段时间后自己会取得的结果。

  《自律修炼手册》书摘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高度清醒自主的人,他们几乎全都散发着能量的光芒。仅仅是待在他们身边,你都能感到自己变得更加清醒了。” 我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而下一步,我也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具有清醒意识的人,也能够去正面影响他人。

  清醒意识这个词,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察觉和认知的能力,李笑来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一旦我们能对自己的认知和思想有了察觉,再加上自己自主的控制,那么我们就能够变得越来越自律。

  能够拥有并保持清醒的意识很难,用清醒的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更难。

  比如,情绪不好的人总是会在发泄情绪后,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

  但是,在发泄情绪的那一刻,通常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启动元认知,清醒地知道我们不能这样做,这样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另一种就是:发泄。

  发泄带给了我们即刻的满足。

  但发泄完又会陷入后悔。

  所以,有序,熵减,必然是痛苦的,但也是有效的。

  因此,保持清醒的意识,并用意识控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04

  在清醒意识这一章节里,还提到了一点,与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有相同的观点,就是不要总是去不断地批判、指责自己,哪怕之前,我们确实做过一些错误的决定和选择。

  作者说:

  武志红说:

  “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核心经历合理化,不这样就没法生存下去。”

  如果一直在为过去辩护,或者对过去的自己指责批判,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提升自己的清醒意识,反而降低了它。

  一旦不再清醒,生命将重新回到混乱无序的“熵增”过程中。

  《自律修炼手册》书摘

  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

  想对生活有掌控感,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序,让成为更好的自己,必须自律,因为这是底层的规律;

  但是,自律的方法,真的不用学习太多,有清醒的意识,加上少数的方法,持续不懈地行动,就可以不断地优于过去的自己。

  -EN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