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以为与同龄人一起奔跑着的你,也许真的错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总以为与同龄人一起奔跑着的你,也许真的错了

2021-07-25 18:01:22 作者:笙箫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总以为与同龄人一起奔跑着的你,也许真的错了

  “我是怎样一个人?”针对这个问题,你是否认真地问过自己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总以为与同龄人一起奔跑着的你,也许真的错了

  01

  与大多数人相同,我18岁之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18岁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思考。也因此得出了一些结论:我是一个有野心、擅幻想的自我蒙蔽者。

  为什么这样形容我自己呢?

  此处,我想举一个18岁之前的例子:高三那年,我立志从普通二中考入一本大学,与当地一中的学生相比,二中学生考大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于是,我每天给自己制定满满的计划,可谓“静坐于书桌前,食行一切从简,可一日不动也”。每天早自习必争取第一个到达教室,如若不是,则心中有愧。

  在老师眼里,我是刻苦上进的好学生;在同学心里,我是学习狂。

  02

  但随着一次次考试成绩的出炉,我并没有取得与努力成正比的分数。老师对我的疑问是“你是不是压力太大,考前紧张影响了考试成绩?”我自然也将原因归咎于此。

  慢慢的,我逐渐扮演了一个潜力派的角色,说直白一点,也就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后来,高考的落榜,我终于被打了一支清醒剂。

  回想起那段时光,我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努力。别人学习时,我在现实与幻想中学习;别人放松时,我在强迫自己假装学习。

  总以为趁着别人打水上厕所的功夫我能够多背两个英语单词便是胜利,却不知实为年少轻狂。

  我曾以为自己与同龄人走过相同的或者比之更远的路,但显然,此时我足以清醒的认识到,这仅仅是一场由我自导自演的历史悲剧。

  03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改变。

  进入大学的我,生活与学习相对自由和自律,课外书籍阅读数量的增多,运动自觉性的增强,社交能力的提升,登台表演的自信,奖学金带来的优越感等等,都使我满血复活。

  都说大学宿舍是青春的坟墓,而宿舍的床便是坟墓里的棺材。

  舍友早上9:00起床,不吃早饭,晚上熬夜至凌晨;而我早晨7:00起床,蹑手蹑脚地洗漱,坚持吃早餐,晚上11:00之前睡觉,能多出去走走,便不呆在宿舍。

  与大家不一致的生活步调,显得孤独。但我知道,自己在努力变得真实,变得优秀。

  朋友圈的动态一般作为主人公近期生活状态的宣示栏而存在,自然,我的朋友圈也不例外,宣告内容由人生感悟类转变为“自带光芒”的日常小自豪。

  我的经历似乎带着光,生活似乎也充满着光!非比寻常。

  但双眼被蒙着白布条走过的日子,终究不会长久。

  我是前段时间才又一次被注射清醒剂的。以下涉及到的所有人,皆为身边普普通通的同龄人。

  一同坐车回家的老同学在大学当班长,并获得过二等奖学金;好久没联系的好朋友在疫情期间做起了电商,每月的生活费可以自给;

  被科二绊住脚的女孩在20天内竟拿到驾照,并在暑期与朋友开启了人生第一场兼职途中的旅行;一个朋友争取到了仅有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名额;某同学热衷刷抖音,但与此同时,她的粉丝数也在默默增长……

  时光荏苒,朋友依旧是朋友,不失眼中的温柔,不缺心灵的照应,但每个人都带着渗入骨子里的野心默默地创造着更加优秀的自己。

  在那些时而沾沾自喜,时而孤独寂静的时光里,殊不知自己正天真地走着下坡路……

  余华在《活着》中写下这样一段自序: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我听过的对于“人该如何活着?”这个问题做出的最纯粹的诠释!

  是的,在同龄人给予的压力下,我们也应该纯粹一些,少一些自诩或自卑,多一些真心实意和脚踏实地。

  04

  在强者拥有优质生活的社会,不仅需要备一支清醒剂,也需要珍藏一颗定心丸。

  不言不语的那段时光,不同的抉择,犹如形状色彩各异的宝石,经过用心的打磨,直至出彩。这,也许就是同龄人之间不可言说的默契。

  总以为与同龄人一起奔跑着的你,也许真的错了!

  物尚有灵性,人群皆知;人胜于物而生,人群亦皆知;人亦有灵性虽非物之灵性也,而顷刻于脑后,悲哉!

  那些同龄人共同拥有的岁月,时而泛着光,时而倒着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