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杨绛:将历史与人性反思含藏在节制的文字背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杨绛:将历史与人性反思含藏在节制的文字背后

2021-10-22 11:21:24 作者:张进 来源:新京报 阅读:载入中…

杨绛:将历史与人性反思含藏在节制的文字背后

  杨绛:将历史与人性反思含藏在节制的文字背后

  杨绛在《隐身衣》中引用一个比喻,把社会视作“蛇阱”,蛇在其中压压挤挤,你死我活,为的是钻出头,享一时片刻的荣光。而她最想要的却是一件“隐身衣”,身处卑微,消失于人群,别人忽略了自己,自己恰好因此得到自由,又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就个人来说,杨绛潜心一志所完成的,就是她的写作,以及她的“修身锻炼”。杨绛认为,人的存在意义是自我完善。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她的写作也遵循着“修辞立其诚”的古训,修身与修辞相配,实现了人格理想与审美理想的统一。

  审美与历史:

  杨绛文学创作的价值

  新京报:杨绛先生晚年以散文知名,成为当代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作为研究对象,杨绛吸引你的地方主要在哪里?

  吕约:选择研究对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你喜欢的,这样研究动力会很充沛;还有一种是不管喜不喜欢都可以客观研究。我的选择是第一种,这样更愉快,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能解答我一直在思考的对20世纪以来“新文学”的审美期待问题,所以我的选择标准首先是审美价值。

  杨绛的创作,大众所熟知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干校六记》为代表的作品。她用独特风格来表达个体生命经验,同时也表达了我们的集体经验、历史经验,把个性和共性结合得很好,所以她才能够达到文学表达的一种理想境界:既有高度的文学性,又始终向普通人敞开大门,实现了雅俗共赏的读者接受效果。

  我选择杨绛作为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原因是她历史价值。杨绛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同龄人,直到2016年去世,经历了中国20世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种种变迁,她的作品也以文学的方式提供了历史的见证和思考。

  新京报:杨绛先生为什么能在晚年保持如此强大的写作能力?

  吕约:这体现了她文学生命的坚韧和持久。坚韧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在支撑?文学生命的中断不仅发生在她一人身上,杨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特殊历史年代,她一直隐身蛰伏在那里,从事西方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为后来的创作做准备。我认为,这跟作家是否有一种统一的价值追求在背后做支撑有关。这个统一而持久的价值追求,既包括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理想,也包括“五四”以来的现代启蒙精神和价值理性。杨绛对待自我跟世界的关系,对待社会历史,以及对待语言,都有统一的信念在背后做支撑。这也体现了儒家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自身境遇如何,杨绛一直对文化本身的价值充满信念,这是杨绛、钱锺书这一代作家给我们的启示。

  隐身与分身:

  杨绛的人格与风格

  新京报:关于杨绛先生其人,有一些较为流行的说法,比如“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生命从容,我心优雅”等。你对杨绛其人有怎样的整体性理解?

  吕约:前面这句话出自钱锺书笔下,后面这句话就不知道出自哪儿了。网上经常见到鸡汤化了的杨绛语录,需要鉴别。关于杨绛其人,我认为首先是她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立姿态与“隐士”姿态。到了晚年,杨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仨》变成了文学畅销书,加上媒体的宣传,使她成了一个热点文化人物,甚至是文化偶像。这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反差。媒体和大众想象中的杨绛形象,与真实的杨绛之间到底是统一的,还是存在错位?热点里有没有盲点?

  关于自己的身份,杨绛从来不说自己是一个专业作家,在文集的序言里面她说“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她始终跟时代主流或者所谓主潮保持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表示她不关注现实,她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非常敏感,比如《我们仨》,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历史时间中的悲欢离合,就浓缩了大量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终极价值问题。但杨绛又始终跟时代的主流、甚至文坛主流保持一定的观察间距,身披“隐身衣”,这样一种文化姿态是跟她的人格心理密切相关的。用陈晓明老师的一句话说,“她身上既有古代中国的隐士风流,也有现代中国的启蒙意识”,这句话准确地抓住了她的人格特征。

  对于自我跟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杨绛有深刻的体验和思考。比如在面对集体运动时,个人怎么样选择自己的立场?我们以《洗澡》为例,当外部世界要强力改变你的时候,你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洁身自好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这个价值选择里你要坚守的是什么,意义何在?这些都是她作品里的重要主题。我对她的解读中有个关键词就是“隐逸与分身:隐逸保真的精神风格”。隐逸的目的是什么?身披隐身衣就可以把自己隐身在芸芸众生里面,别人看不见你,你看得见别人,一方面把自己隐藏起来,另一方面可以自由地观察世界,获得了一种观察的自由和乐趣。

  中国文化中一方面有英雄,要主动改变社会,实现“积极自由”。还有一种就是智者,类似庄子所说的“真人”。智者有超越世俗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智慧,和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但这又不代表消极无为,而是通过隐匿的方式来捍卫自我的真实和人格理想。“天下无道”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隐身”的方式保全自我,不仅仅是保全自我的肉身,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精神生命和精神自由。杨绛在《隐身衣》里提到“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致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最集中地体现了她隐逸的目的:保持自我的本真,不被外部世界所污染和改变,不扭曲自己的人格来随波逐流,在保持本真的过程中还要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这就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是说我要去做一个改变世界的英雄或救世主。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的使命是文化责任,她是一个用低调的姿态来实现精神自由的人。这也是非常中国式的文化智慧。

  新京报:“隐身衣”可以被视为杨绛先生的一种人生观,另外书中还提到与此相关的词,就是“分身术”。如何理解“隐身”和“分身”的关系?

  吕约:“分身术”是与“隐身衣”相对应的一个关键词。隐身不是无为,有所不为恰恰是为了有所为,所以需要“分身”,由一变多,打破“一”的局限。

  举一个例子,在《丙午丁未纪事》中她写到自己在台上变成牛鬼蛇神,被红卫兵们批斗,被剃了阴阳头,还要戴个纸糊的高帽。身处这种境遇中,一般人都会感到痛苦羞辱,有的人还会选择自杀。杨绛说,这时候她的元神就像孙悟空一样跳出自己的肉体,在半空中观看自己这副丑怪模样。她通过灵魂和肉体的瞬间分离,把自我对象化,在黑暗中发出了笑声,这就是她的喜剧智慧在非常时刻的体现。这种方式就是分身术,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应急心理机制,也是超越现实局限的理性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