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学馆大百科:恐龙》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的读后感大全

2021-10-24 00:36: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的读后感大全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是一本由[日] 富田幸光 等 著 / 廖俊棋 审校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0元,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读后感(一):保姆级恐龙百科全书:你不舍得放下的科普类书籍天花板

  喜欢读书的人,对书的喜爱是常人很难想象的,然而,当家里所有的书柜都爆满,地上、床上、沙发上都是书,被无数次“警告”应该做做断舍离的时候,有些书,是完全没有办法舍弃的。比如这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

  《小学馆大百科》系列是由日本科普图鉴的代表,在日本累计发行超过1000万册的权威百科系列。而这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则是以恐龙作为主角,对恐龙以及同时代生存的翼龙、蛇颈龙、鱼龙、哺乳动物等400多种生物进行了介绍。从三叠纪到白垩纪,这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庞大生物都演化出了怎样不同的群体?它们又是凭借什么样的“武器”在地球上称霸一时?作者富田幸光在书中给出了详细的答案。

  作为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名誉研究员,富田幸光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生院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亚利桑那大学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亚洲地区的恐龙系统分类与解剖学、北美和日本第三纪的早期哺乳动物以及古生物地理学。他不仅在日本各地进行古生物研究,还曾经深入美国的落基山脉地区、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国的内蒙古和安徽省等地进行野外调查。鞋油《恐龙的地球》《灭绝的哺乳动物图鉴》等书,而这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则被称为保姆级的恐龙百科全书。

  阅读指南

  科普内的书籍在阅读上会存在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对面向孩子的科普书籍来说,更是如此。要怎么才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去正好地利用科普书籍达到给孩子科普知识的目的呢?

  很多作者都会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很多父母也会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做这样的思考。但这本书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作者在书页前给出了一份详细的阅读指南。

  不但贴心地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恐龙的种类,把恐龙分为5组,甚至还给出了相同时期的其他生物,并在页面的边缘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指向关联页码的箭头

  画面丰富的绘本有时候看起来会让人觉得头晕眼花,不知所踪,为此,作者在相关信息出现在其他页面时,给读者画出了指示箭头,让读者明白箭头指向的关联页面,可以进一步地扩大知识面、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特别是里面有一个“博古通今专栏”,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更多的知识,帮助孩子成为小小“恐龙博士”。

  如何阅读恐龙信息

  这本书的主角是恐龙,而关于恐龙的信息,整本书中十分庞杂,如何在这样庞杂的数据中读取有用的信息呢?

  作者给出了阅读信息指南,简直不下要太贴心。比如写着恐龙常用名称的署名,引号内的话就是对这个名字的解释,在南十子龙这个子属下,就有很多解释。比如是母亲发现的唯一一具南十字龙的化石并不完整,颌骨只有下颌部分,它的前肢、后肢均保留着5根指头……

  最让读者意想不到的是,作者在书中居然对恐龙进行了解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子来规划全书,读来一目了然,真的是保姆级别的教科书。

  书籍本身的优点已经数不胜数了,而作为阅读主题的孩子,面对这样一本稍显“庞大厚重”的书籍,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

  大宝14岁了,对这样的书籍已经没有太多惊喜;二宝才8个月,还处于真正地“啃书”阶段,于是,阅读对象我给到了5岁的侄子。

  5岁的侄子很喜欢各种动物,恐龙一直是最爱。拿到书的那一刻,他发出了尖叫声,不知道因为书中那一张一比一的霸王龙图片,还是因为书中精美的画面。

  接下来,我在姐姐家时,侄子便天天围着我转,目的就是让我和他一起阅读这本书,听我给他讲述里面的知识,而他也成了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地问我很多我都难以回答,书中却有答案的话题。

  就这样,这本书成了侄子和我的友谊“桥梁”,以至于姐姐都有些“吃醋”,认为我一本书就把她小儿子给“拐走”了,O(∩_∩)O哈哈~

  至此,这本书的美好就已经呈现了,正如有位名人所说:“我们并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让我们成为陪伴孩子 走进恐龙世界的最好守护者。我是一家人三座城,二胎职场妈妈,专注家庭教育,喜欢读书、旅行和摄影,分享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育儿知识。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读后感(二):与恐龙同行,成为真正的英雄

  小男孩通过一颗神秘的蛇发女怪龙的牙齿,在一只始祖鸟的指引下,穿越到远古的白垩纪时代,见证了一只胆小、瘦弱,名叫派奇的小后鼻龙,在大迁徙的过程中,遇见心爱对象、历经艰险、丧失父亲,逐渐坚强,蜕变成族群首领的传奇故事。 每个化石都有它的故事,每个恐龙都有它的传奇。今天,青颜带你读《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奥秘与传奇。

  这本书是《小学管大百科》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它的作者是日本古生物学者,博物馆研究员富田幸光。 他对恐龙有着深刻的研究,曾多次深入美国落基山脉地区、蒙古戈壁沙漠、中国内蒙古和安徽等地进行野外调查,精心编撰《恐龙的地球》、《灭绝的哺乳动物图鉴》等书。

  在《小学馆大百科恐龙》一书中,作者收录有关恐龙化石的最新研究与结果,配以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科普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恐龙世界的一扇大门。 在这本书中,孩子们会了解到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的进化及演变过程、恐龙的种类、恐龙的身体构造、恐龙的化石与颜色、前沿先进的恐龙研究结果、恐龙的秘密、能够看到恐龙的世界博物馆信息及网址等等。

  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美,我们能看到包括霸王龙、南十字龙、异特龙、马门溪龙、蛇颈龙、甲龙、鱼龙、哺乳动物在内的400多种生物的精彩介绍及图片展示。它们栩栩如生、风采各异,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种类恐龙的独特魅力与神秘。 该书逻辑清晰,它详细向我们介绍什么生物是恐龙?原来,研究者们通过对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的观察,根据其独特的腿部、骨盆、脚踝关节等特征,进行定义和分类。

  专家根据食用对象的不同,将恐龙分为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 植食性恐龙顾名思义就是吃草的恐龙,像前面《与恐龙同行》电影中的小派奇后鼻龙就属于植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就是吃肉或杂食性的恐龙,像凶猛的霸王龙就是肉食性恐龙。

  此外,按照行走方式,还可将恐龙分为2条腿行走、2-4条腿行走、4条腿行走的恐龙。 这本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根据恐龙的骨盆结构特征进行的恐龙分类。这两大类恐龙分别是蜥臀类恐龙和鸟臀类恐龙。 蜥臀类恐龙又分为兽脚类恐龙、蜥脚形类恐龙;鸟臀类恐龙分为装甲类恐龙、鸟脚类恐龙、头饰龙类恐龙。

  除此之外,作者还讲述了恐龙生存的年代,以及时代名称的由来。 作者为我们揭开了恐龙的神秘面纱,在满足我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文字有趣,数据清晰,图片灵动,我们就如同被始祖鸟指引的小男孩一样,在书中历经了恐龙的时代变迁与进化演变,感受到它们的强大与脆弱,也体会到它们的喜悦与悲伤。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图书馆,每座图书馆内,都应该有一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 愿我们都能像小派奇一样,饱经生活苦难,仍然笑对人生,成为真正的英雄。 与恐龙同行,与爱、真诚、善良、勇气永相伴。

  我是青颜,关注我,陪你读书看世界。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读后感(三):史上最全的百科知识图鉴,帮助孩子成长为一名资深的“恐龙迷”

  倘若问孩子最喜欢什么动物,恐龙无疑是排在首位的。毕竟,这类威武霸气的大家伙儿,就和它的出现一样充满着迷人的色彩。遗憾的是,由于恐龙早已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所以孩子们只能通过动画、图书或者博物馆来进一步了解恐龙。

  在日本古生物学者富田幸光创作的童书《小学馆大百科:恐龙》中,就以恐龙为主题,详细描绘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同时代生存的400多种生物。从恐龙的诞生到不同形态的演变过程,从恐龙的外形特征到迥异的生活习性,从恐龙的灭绝到丰富的考古知识介绍,其内容之强大,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我们都知道,科普书籍最重要的是内容的严谨。不过,由于作者一直致力于恐龙等地球早期动物的研究,且本书还经过了专业人士的审校。因此,内容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书中拥有700多幅细腻逼真的恐龙复原图、场景图片以及整体的化石照片资料,这无疑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引住孩子的目光,使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恐龙这种生物。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书的开篇通过对恐龙诞生前的生命进行简单地科普梳理,让孩子明白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恐龙出现之前,还是出现之后,都是如此。

  当早期的两栖动物彻底离开水源,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就为恐龙的出现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据可靠资料显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两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龙,随后才出现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由于肉食性恐龙比其他肉食性动物更加敏捷,其势力范围自然是不断扩张的。

  因此,地球在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时期曾一度变成恐龙的家园。而它们的身体结构也在不断演变,比如体型逐渐变得巨大,牙齿变得更为锋利,头上长出具有攻击性的角,有羽毛的恐龙和鸟类开始出现等。

  面对各种各样的恐龙,想要记住它们的特征,可能会觉得很难。不过,若是了解了恐龙的种类,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一般来讲,恐龙可以按照三种方式进行分类:第一种根据骨盆结构特征进行划分,第二种根据食用对象进行划分,第三种则根据行走方式进行划分。

  相比较于后两种,第一种分类方式是最细致的,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在本书中,就使用第一种方式,对恐龙的种类进行了清晰地介绍。而每一种类别下,又有着诸多具有亲缘关系的恐龙。通过阅读,孩子既看到了熟悉的霸王龙、三角龙、雷龙、腕龙、翼龙,也了解了埃雷拉龙、帝龙、欧罗巴龙、福井巨龙、肿头龙等不认识的恐龙。

  记得前段时间,孩子问我:“恐龙有多高啊?”当时,我回答他:“大概有一层楼那么高吧。”后来,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有多敷衍。为了帮助小读者们更好地理解恐龙的实际大小,书中以170厘米的成人和身高120厘米的儿童为参照对象,将人类分别与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种类的恐龙进行对比。奇怪的是,尽管恐龙家族极其庞大,但无论哪个种类,它们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

  大约6600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巨大陨石撞击了地球,并带来了了一系列的灾难,使得以恐龙为首的大量生物惨遭灭绝。那么,人类是如何知道这些地球早期生命的存在的呢?答案是化石。

  正是由于世界各地的恐龙化石陆续被发现,人们才得以拼凑出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究竟是什么样的。而丰富的恐龙化石发掘资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可以帮助小读者们了解恐龙的地域分布特点。

  另外,在书籍的后面,还有对中国恐龙博物馆以及世界恐龙博物馆的相关介绍。若是孩子想亲眼看一看恐龙的化石,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前往,这部分的内容真是太贴心了。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就是这样一部非常对孩子胃口的科普图鉴,可以让他们全面了解与恐龙有关的知识,而不是成为只知道几种恐龙名字的伪恐龙迷!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读后感(四):一本关于恐龙的百科书,让孩子爱上恐龙的世界

  壹提起“恐龙”,虽然我们都没有真正见过,但江湖上一直有它们的传说。市面上关于恐龙主题的书籍、电影、玩具,让我们眼花缭乱。小孩子对于恐龙的世界,更是充满了好奇心。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本关于恐龙的百科书--《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书在我们家里大受欢迎。小孩子的开心,是不会骗人的,他们会直接表现出来。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这本书的喜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介绍约400种恐龙,700多幅细腻震撼的复原图、场景图和化石照片,给孩子展现出一个震撼的恐龙世界。作者富田幸光为东洋国立科学博物馆名誉研究员,长期研究古生物。

  《小学馆大百科》系列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不仅是小学馆镇社之宝,还是东洋最畅销的自然科普图鉴。

  提起小学馆,我们或许有些陌生,但提起《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等经典作品,我们就非常熟悉。

  没错,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都是它家出版的。小学馆是东洋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这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中文版是初次引进,专门为中国小读者全新修订。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恐龙百科全书,它几乎涉及了恐龙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的开始,为了方便孩子阅读,用一整页来阐述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比如如何阅读图鉴页,如何阅读恐龙的信息,专题页等等。

  在这书里面, 有个地方我认为非常人性化。当相关信息出现在其他页面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括号里面,出现箭头指向。

  由此便可知道关联的页码,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称呼,这叫做链接。这种关联记忆,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的前几页,主要是讲恐龙生存的时代,描述下恐龙生存的背景。时代主要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一般我们给孩子讲时代,都是比较虚幻的,小孩子也听不懂。这本书的设计比较巧妙,用一整幅画来展现各个时代的不同之处。每个时代只靠不同种类的恐龙图鉴,来带我们走进这个奇幻的恐龙世界。

  我们讲到这里,如果问你,什么样的生物是恐龙?你又该如何回答?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恐龙书籍,开头直接讲恐龙的种类名称,却很少向孩子清楚地,介绍下什么是恐龙。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恐龙的特征和身体结构。

  这里面的介绍,包含了头骨结构和身体结构。根据骨盆结构的特征,将恐龙分为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

  然后,蜥臀类细分为兽脚类和蜥脚形类。鸟臀类细分为装甲类、鸟脚类、头饰龙类。你看,就是这么丝滑。这本恐龙百科,整体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来进行图鉴解说。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介绍了400多种恐龙等生物,图文的编排方式,清晰易读且富有条理。

  书中的恐龙知识,包含了从不同恐龙类群的特点,再到每种具体恐龙的详细资料:身长、食性、时代、发现地、名字由来。总之一句话,你想知道的恐龙知识,全都在这里。

  不仅如此,书中还设置了许多专栏,包括互动问答、小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设置,多角度的知识延伸,不断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变身为小小的“恐龙博士”!

  特别是在本书的最后,还专门罗列出成为“恐龙博士”的必备用语。按照汉语拼音顺序,对书中出现的恐龙相关词汇,进行了注释。你以为只有这些吗?NO,NO,NO。

  能够看到恐龙的国内博物馆,以及世界博物馆,全部都清楚地罗列出来。博物馆名称、介绍、地址、网址、联系方式、参观时间、收费金额等等,写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果孩子想去参观,我们可以根据指引,寻找到最近的博物馆,进行探索。这个设计,不得不称赞一下。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各项数据、学说已根据2021年数据全新修订,并且经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廖俊棋审校。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李健专业推荐。

  孩子对于恐龙,有着迷一般的喜欢。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还小,所以对于强大的生物,有着疯狂的热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珍贵的事情,莫过于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这本全面的恐龙百科大书,镇馆之宝,小孩子值得拥有。

  我是杰克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总结分享育儿感悟,当个有趣的阅读推广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