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私域”的一些新思考
开篇先说下,近期《运营之光3.0》的连载在憋一篇大稿,快要搞完了,预计这周四左右就会发,争取搞完后开始进入稳定每周更新的状态。追更的童鞋们,先说声抱歉久等。
今天,倒是有一些最近关于“私域”的反思和沉淀可以分享下。
首先,所有成功的“私域”运营体系,从前到后,可能都会有这么5个关键要素——
1. 产品&精准目标用户定义;
2. 人设;
3. 私域服务;
4. 转化逻辑和策略;
5. 流量来源;
上述5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私域打法。
而结合我最近1年多的观察,我觉得行业里其实存在3种常见的“私域”。
第一种,是纯营销导向的私域。从我添加你、认识你之后,我就会有“我可能会在你这里购买东西”的预期。
这种私域,一般更适用于高频刚需类产品,例如很多快消品、咖啡奶茶、母婴用品等等。这种私域,除了信任关系外,重在你的“货”一定要好,要把货的好真实呈现给用户,让对方认可,然后也要给对方正经的实惠。
这一种私域打法,更侧重关键因素是5要素中的1,再辅以2来强化信任关系,更好转化和成交。
第二种,是服务型的私域。这样的“私域”,其本质是一个服务产品,典型比如很多学习社群。
对这一类私域最大的认知偏差,可能在于,你其实应该看的第一指标是用户满意度,而不是看转化率和GMV。
要做好这样的私域,其实难度很大,你必须要把它当一个服务产品来设计,从用户体验地图、用户触点、价值交付、用户生命周期等各方面都来做精细化设计,要想做好,其实难度和复杂度完全等同于要从0开始做一款产品。
所以,这样的私域其实做得特别成功的并不多,因为真的比较复杂,而且做到一半发现没做好想要迭代,迭代成本也会非常高。
这一种私域,更侧重关键因素是5要素中的3,再辅以2来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有满意度才有成交和老带新。
第三种,就是完全基于IP和影响力的“私域”,典型如群响刘思毅。
这一种私域的逻辑,一定是要先有IP,再有私域。用户一定是因为对IP有所信任和关注,才愿意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投射给你。
且,IP本身也需要好好呵护和经营,不能透支,也不能损害ta。
IP型私域的关键,在于内容和互动。即你到底能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或者设计什么样的机制来跟用户互动。有好内容,有持续互动,当你给用户推荐产品时,他们才会更愿意购买。
人人都在聊“私域”,都在看很多千奇百怪乱七八糟的私域打法,但本质上,你得搞明白你要做的“私域”到底是哪一种,到底服务于什么业务目标,往下落地起来,才能真正更顺。否则,很容易上下纠结不对路,各种拧巴。
另外,在做私域的过程中,你最好也要持续关注,你在上述“5要素”中,到底跟竞争对手有什么差异或区别?或者你的独特竞争力体现在哪个环节?
否则,其实私域也挺内卷的,要是你做来做去也没啥特点,或者也没创造啥独特的价值,咱有一说一的讲,你也挺容易被其他人所替代的。
举例,在我们的会员社群里,有人曾经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
在极度流量内卷和赛马的情况下做私域,流量增长困境如何突破呢?因为赛马内耗,用户体验很差客户流失大,我们一方重视客户服务短期内也达不到预期,0资源支持且leader失去老板信任情况下,怎么能找到稳定规模化的流量增长路径?
我给ta的回答和反馈是——
抛开私域不私域增长不增长的,如果你身处任何一类内卷式竞争中——也就是跟其他竞争对手做着同一件事,没法给用户带来独特价值,相反大家还在过度竞争造成自己和用户的损耗都很大,但你又想打破这种局面,此时必然需要差异化和创新。
那你肯定会问:怎么创新?
答:回到实际业务中去,把整个业务的所有关键要素按照业务链从前到后拎一遍梳理一遍,再看在哪些地方是有机会实现差异化和创新的。
就像回到“私域”这个业务上,我们已经提到了整个业务中存在5要素。
则如果你在私域卖面膜,你的竞争对手也在私域卖面膜,为了避免内卷式竞争,你就可以分别在这5要素的层面去思考“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例如——
1. ta卖58的面膜,你专门卖500块一片的高端面膜,专门面向名媛群体;
2. ta用的人设是青春靓丽美少女,你用英姿飒爽御姐范儿;
3. ta在私域提供的服务就是定期提供折扣,你往前再推一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肤质帮大家做测评,并提供30天美白改善跟踪计划;
4. ta的转化策略就是不断种草价格折扣+社群套路群内直接卖,你的转化策略可能是一个个私聊+视频号直播间成单;
5. ta的流量来源是公号大号投放,你则专门聚焦只做小红书。
这样来思考,你会发现围绕“5要素”的差异化创新空间会是非常多元的。
同时,在特定渠道下、面对特定人群,一类打法最后必然会有一个赢家出现——这个赢家大部分时候肯定是跑得最快、执行力最强的那个人。
所以你发现了,其实速度、执行力也可以构成你自己独特的差异性竞争优势。
最后,在今天用户的时间、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我的基本建议永远是:所有的私域,都要想办法做信任和关系维护,而不是简单一次性做流量营销转化。
以上,供大家参考。也欢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