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精选

2021-11-06 00:4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精选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本由(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1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一):站在两个深渊边缘的人

  “我是席勒的爱好者,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谁要是认为我是一个恶棍,那他就还不了解我。”作为“两个深渊”即滔天大罪和朝气蓬勃的美之间的人,老大不仅知道自己会跌入万丈深渊,而且也知道自己能飞升到光华四射的顶峰。他是席勒的酒神颂歌和哈姆雷特的独白的狂热崇拜者。作为一个心灵崇高的人,他无力从包围着他的罪恶泥潭中挣脱出来,但在大难临头之际,他整个内心仿佛豁然开朗。他梦到了遭逢火灾的村庄,他想知道为什么人们这么贫穷,于是他想同这些灾难作斗争,好让人世上从此再也没有眼泪。他想成为几近灭绝的农村居民的保护者,成为他们幸福的缔造者和他们共同灾难的分忧者。陀的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伟大作品,就是以这种方式描述了全体俄罗斯人民难以忍受的痛苦。陀笔下的人物都具有某种神经质,突然会因为某件事歇斯底里,喜欢讨论哲学宗教上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良心的问题,他们内心都被某种道德上的鞭子抽打着,执拗于某种精神折磨之中无法自拔。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二):神与人

  如果说,我的人生有一个巨大的拐点,亦或我的思想实现了一个让我心醉的突破,那么这一切的根由,都离不开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在很多人口中听说过,厚重、繁琐、令人抓狂,总的来说就是——望而生畏。 但真的读下来,却发现,还好。 “陀爷并不以文笔见长”,很多人如是说。 中文译本来说,确实如此。 那我们为什么读如此厚重的书浪费时间?不知道。 于我而言,读它只是因为好奇——为什么它能如此令人头秃? 最后也没能找到答案。 好在我自有我的收获,可与他人言,可不负此间漫漫时光。 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船,我们是舵手,海浪是艰难险阻,那我们的思想就是指南针。 《卡拉马佐夫兄弟》并没有什么精彩绝伦的情节,但它依然可以让人血脉贲张。你看到的一字一句,都是人性与神性在交手。 以前,我对人生有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对于细微处,并未纠结。很大程度是因为懒,但根本上是因为思想。 譬如一个人醒过来就去抓书和另一个人醒过来就去抓手机,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是在做思想让他们做的事。 另一方面,一个人热爱学习而去图书馆学习和另一个人知道学习会有光明的未来而去学习,他们都在做一样的事,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而我的思想的转变在于,对于人生细微处的抠弄,由强制主动变为热爱。 当然这不是什么励志的故事。只是说,人生嘛,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作为普通人,无数细微处集合起来,便是一辈子了。 愿景是,每个细微处拿出来,都是自己的热爱,便是完美的人生了。 但,人,生而痛苦,世界也是。 纵观历史,直观今日,预测未来,总和起来,总是悲观占了大多数。而这些,都被把自己人生看的透彻后去细细品味世界一草一木一人的那些人,看的明明白白。于是掩盖在繁华之下隐隐流动的世界本质,是一丝丝的悲观。 把一丝丝细微到很难再解剖的困惑,用针尖般敏锐的灵魂挑出来,放大,再放大,然后置于世人眼皮子底下,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盯住,让他们无意识的惊醒,我认为,这就是陀爷所做的事。 但是就故事情节来讲,影响足够深远,却并不能使人们真的批量的成为假想中的人。 上帝是否存在? 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大法官”一节在内心深处留下无法磨灭的徽记。这是很普通的一节,因为是借一人的口,讲一个故事。却又是不同的,因为从未有过,如此直白。 神是否存在?是亘古不灭的话题。 但是大概很多人不曾细细想过,为什么很多坚定地唯物主义者,会选择信仰,其中不乏科学界顶峰人物。又为什么有很多诚挚的信徒,内心深处却相信神并不存在。 “宗教大法官”,借神之名治理城邦,民众安乐,却见神现,竟投神入狱,质问为何要来? 以神之名,行人之事。大概是很难改变的了。即便是今日之社会,依然如此。 于民而言,信最为重要。 所以作为我等,又该相信点什么呢? 于是又回到最初,抠细节,从细节里看本质,从本质里寻乐趣。 我们的人生,要不要做到纤毫毕现? 我想起一张人三种高度的漫画。 我相信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做,他们相信新闻,相信手上的钞票,他们活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里,即便有时候被琐事困住,也很快能被阳光冲淡。 还有一些人,他们怀疑,怀疑的太多,于是努力的向上爬去,终于一抬头,发现周围黑漆漆的,全是乌云,于是人生充满了悲观。是这种高度比较好,还是开心更重要?不知道。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到了这里,就只能继续爬下去。 于是去掉一些悲伤不能自已的人,一部分人继续爬下去,终于越过云层,看到了一部分太阳,这是最接近太阳的地方,也是最真实的快乐。 带着悲观的真实,与快乐的突破口,开始教化世人,于是他们自己变成了太阳。很多人开始努力向上爬去,只为了追随他们的脚步,看到自己的信仰。 所以神存在吗?攀爬中自有答案。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书店卖了很多本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读进去的却不会太多,这是必然现象。 但如果可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去走一走陀爷的思想征程路。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三):迟交的作业

  今年总算看了两本陀翁小说,六月到八月看了《罪与罚》,八月到十月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每本都耗时两个多月,速度不可谓不慢。

  陀翁的大名和他的小说,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是在大一。那时刚上大学,处处新鲜,去蹭中文系大三的课,外国文学史,教授正好讲到十九世纪俄国文学。记得提到《战争与和平》,教授说,相比《简·爱》等,这才是世界一流小说。

  那时的我不知天高地厚,《简·爱》正好是我在初二开始接触外国小说时读的第一部,也是非常喜欢的一部,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托翁的书只看过《复活》,只记得全程沉闷,仅仅到了结尾终于有冲出黑暗乌云透出金边的感觉,又没看过《战争与和平》,便在课间,教授出去抽烟的当口,冲出去问教授,为什么《简·爱》不能算一流小说。对于这个愚蠢的问题,教授并没有任何不屑,而是和蔼耐心地回答,托翁《战争与和平》等小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面貌的鸿篇巨制,《简·爱》仅仅是单一的爱情故事,故而算不得一流。记得我当时一知半解,又终于开始发觉这个问题的无知而有些觉得丢脸,且发现同时一下子在教授面前暴露了自身阅读量的匮乏,于是强行追问,那《红楼梦》能不能算一流小说,以试图挽回一点脸面。教授点头说差不多能算,于是我便满意地回来了。休息结束下半节课开始的时候,教授还特意在课堂上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并再次对大家做出了解答,可见教授对于学生的重视。只是这个提问题的学生是来蹭课的无知大一新生,不知道教授看没看出来。

  在中文系一共蹭过四五节课的样子,有教授的外国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史,但最喜欢的还是这门外国文学史课,讲得实在精彩。人生中第一次被推荐陀翁,便是在这里。

  当教授讲到陀翁,明显地能感到激情更加充溢,尽管教授日常的课堂就充满能量。教授讲到《罪与罚》,讲到《卡拉马佐夫兄弟》,说没有人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把人性、把心理剖析得如此深刻,强烈推荐每个人都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教授毫不掩饰说自己崇拜陀翁。

  我便记在心里,一直觉得早晚都会去读。

  然后过完了折腾不已最终自甘堕落的大学生活,接着工作,十年没有读书。

  陀翁的小说仍旧只是听说过名字而已。

  直到今年,刷豆瓣在书组看到最经典译本的汝龙版《罪与罚》被译林出版社重新初版,终觉读陀翁的时机成熟,不等促销活动便下了单。

  看完两部小说,坦白讲,我并没有感到期待中的灵魂震撼。

  这可能是理解不足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多年不阅读所导致的阅读能力严重下滑,到《卡》的后半部甚至阅读困难症发作,无法聚焦注意力,很多句子反复读多遍仍无法平滑越过去,非常煎熬。甚至还有可能,单纯是我的喜好并不是陀翁的风格,也许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更适合?

  但无论如何,读完后我都承认,这的确肯定是世界小说的高峰。

  对于我自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阅读体验超过《罪与罚》。

  《宗教大法官》一章的确冲击心灵,以后肯定要再重读。伊凡遇到魔鬼、法庭上检察官与律师的总结陈词,也都无比精彩,肯定要再看。不过《宗教大法官》名声太巨,读之前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心理预期,而最使我猝不及防的,是“树皮擦子”斯涅吉辽夫和他的儿子伊留莎。主要的情节有三处,三次都使我止不住地痛哭。

  这人世间的苦难啊。亲爱的伊留莎,你让我的心碎了。

  不过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候,无法百分百沉浸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理解几个主要角色的情感动机与行事逻辑。勉强能理解米卡70%,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两位女主人公,无论是卡嘉还是格鲁申卡,无法理解她们的神经质与在到底爱谁不爱谁的问题上反复无常,连仅仅十四岁的丽萨也是如此。只能感叹“可怕的女人们啊,生出多少事情来”。

  由此,阅读时就无法预判人物的行为,而只能被他们牵着跑,看到他们有了什么行动,又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努力在头脑里配以解释,以达到逻辑上的通顺。这种后置式的理解模式,仿佛是来到了一个行为逻辑与道德准则完全陌生的世界,与日常所习惯的约定俗成的模式完全不同,故而非常吃力,总觉得隔着厚厚的一层,无法沉浸。

  这便是我读陀翁小说所产生的的困惑。

  此外,从译文上,汝龙版《罪与罚》真的是永恒经典(虽然觉得最恰当的形容词是yyds,尽可能避免网络用语),阅读体验极为流畅,完全不会因为某个用词太过汉化或者语句不太通顺而突然出戏,意识到“现在是在读翻译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搜索译本推荐之后,选择了耿济之译本,读完的感觉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然不至于像传说中的荣译或臧译汉化严重,依然有不少地方会让我的意识跳脱出来,感叹“真想看汝龙的翻译”。如果接下去再看陀翁的小说,比如《白痴》,我大概率不会再选择耿译了。

  时至今日,在第一次听闻陀翁伟大的十九年后,我终于开始读了两本小说。

  虽然没完全读懂,但仿佛终于勉强交上了一份拖欠十九年的作业,总算觉得心里轻松了一些。

  而当年的教授,王志耕教授,作为曾蹭过您的课的学生,永远记得您的精彩课堂、您的神采飞扬推荐陀翁和回答我的傻问题的耐心,它们都将一直激励着我,我终生感激您。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四):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理解

  第三次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终于读出些味道,有些初窥门径的喜悦。第三次阅读,不同于前两次赶进度的方式,很幸运的能有大块时间一口气细细读完,有的地方还是读不清晰,不知所云,但好歹可以有了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是除了读书期间可以沉浸、忘我外,最大的收获。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被誉为小说文学巅峰的巨著,其实对于自己这样普通轻度读者来讲,能啃下来实属不易,能有些收获便显得弥足珍贵。读完后我曾惶惶的去看各类书评,想把自己虚无飘渺的收获按主流思想整理个脉络,可是看过不少书评后又发现主流解读有些粗线条,难以与自己的主观感受完全契合,迷茫后也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妄自菲薄。不同人生经历的读者,对小说有自己微妙的理解,是只属于自己的幸运。但是对此书最多的那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描述的是上帝与魔鬼的争夺,而战场就是人心”,确实很经典,因此我选择把这句话完全吸收,希望作为我个人思考的脉络。

  先从人物说起。小说的主要人物兄弟三人,私生子一人,女主两人,其余支线人物若干。书读三遍,很多感受不一样,但最笃定的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从未变化,就是老大德米特里,也就是米嘉。米嘉是老卡拉马佐夫第一任妻子的儿子,与其他兄弟同父异母,但遭遇近似,是在被父亲基本遗忘下长大的野孩子。成年后当兵,返乡后即小说主要剧情。米嘉的性格,与一个现代流行的网络词很契合,就是“莽”。看似粗鲁、不拘小节,实则是内心丰富而奔放情感的外现,他是个被本能支配的人。他在书中做了很多荒唐事,可事情的动机都很单纯,那就是要和他挚爱的格鲁申卡在一起,和爱的人在一起,正是他那个年纪的年轻人的本能,这我很有共鸣。因此对他所做的荒唐事只感到不计后果,却也明白,像米嘉这样的人,内心的情感已燃烧成火焰,他所作的事,是他唯一的选择。米嘉在与爱人短暂欢愉时放纵奢侈,在吃醋时赌咒发誓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在需要筹钱私奔时饥不择食四处碰壁,在跟父亲闹经济纠纷时暴打来传信的无辜上尉,他在前半本书中一直在做荒唐事,可所有的荒唐事都指向一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代表着人心的本能部分,是个只遵从内心的人。这一点最高潮的体现,就是他在预审时终于被迫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于是我们看到,即便一个如此混不吝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宁愿做个弑父的强盗,也不愿做个小偷”。于是这样一个没干过什么好事的人,却让人忍俊不禁。米嘉的小秘密公开后,对他的审判其实也已完结。对普通人不足道也的小事,却直接击中了米嘉的灵魂。经过那宿命的一夜,米嘉背负上了弑父的罪名,却也终于得到了心爱的格鲁申卡。至于米嘉、卡佳和伊万的三角恋,限于阅读能力,难知其味。只隐约觉得作者仿佛在用手术刀对人性进行解剖,剖下来的每部分都莫名其妙,回放到解剖前,才发现那确是人心。

  老三阿辽沙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主要线索人物,各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阿辽沙的走访一一展现。初读以为阿辽沙是工具人,细细琢磨,又觉得阿辽沙才是本书隐藏大BOSS,他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即上帝确实仍是信仰崩塌年代中唯一的寄托与拯救,阿辽沙在书中代表了人的神性。阿辽沙可以很自然的让所有人在他面前坦露心扉,也可以同样自然的一语道破甚至对方自己都无法言说的心绪。阿辽沙的支线故事时时穿插在主线中,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面貌,也在主线之外给人以神性的慰藉。当然,佐西马长老之死,使虔诚如阿辽沙也对神产生了怀疑,但不同于其他主人公,阿辽沙纯真的本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竟能让他在堕落边缘与格鲁申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既挽救了自己,也使格鲁申卡重获新生。阿辽沙重回修道院,半睡半醒间又想起佐西马长老的教诲,“回到俗世区”。于是阿辽沙毅然离开修道院,开始了自己的重生。佐西马长老是书中先知般的存在,他的这句“回到俗世去”给阿辽沙指明了通向信仰的道路,但我想,这句话更适合伊万。如果也能有先知告诉伊万"回到俗世去",我想伊万一定可以避免悲剧收尾,而前途也将比阿辽沙更开阔。

  伊万是书中最复杂的主人公。三兄弟中,米嘉代表了人的本能,阿辽沙代表了人的神性,伊万则代表了人的理性。伊万很难让人喜欢,可又不得不承认,伊万正是我自己。伊万与阿辽沙同父同母,与阿辽沙的洞察力相比,伊万更多的是内心的敏感。周遭世界的风吹草动,尽管表面上伊万不为所动,然而他的内心却已酿成风暴。当周遭世界真的发生了风暴,伊万敏感的内心就会将风暴转化为对世界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伊万逃避的方式。从他与阿辽沙第一次酒馆的对话看,伊万深深的质疑着神,质疑着这个世界,他无法接受上帝支配世界下的种种不完美,因此他产生了叛逆,他认为既然神的世界是不完美的,那么神就是不存在的。没有神,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万事皆可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必然的结论。读到这里,我是十分赞成伊万的。他的无神论是建立在自己对世界的理智思考基础之上,体现了人的主动性,扔掉神这跟拐杖,自己为自己创造自由,这是人的理性的最高级的体现。伊万为此着了魔,看的出来,他隐约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害怕,他跟阿辽沙,甚至斯迈尔佳科夫不断嘟囔着他的哲学,正是不自信的表现。他为何害怕,为何不自信,他自己不知道。直到命案发生,与斯迈尔佳科夫的三次谈话让他找到答案。他明白,自己无法驾驭自己的理论。他的想法太过庞大,太过惊世骇俗,他只是战战兢兢的去敲开了一扇门,却没有勇气走向门后迷雾的道路,以至于他终日思考的哲学被斯迈尔佳科夫一击即灰飞烟灭。斯迈尔佳科夫仿佛伊万的影子,他认同伊万的哲学,却没有伊万的头脑,他只会全盘接受,因此具有惊人的执行力。当斯迈尔佳科夫当着伊万的面承认杀人,甚至羞辱伊万时,二者终于合二为一。伊万受不了内心的撕扯,终于人格分裂,在病中与魔鬼的对话堪称全书最为惊心动魄的部分。魔鬼并未张牙舞爪,却一字一句将伊万带向深渊。读到这里,不禁产生一丝凉意。阿辽沙是作者的代言人,告诉世人上帝仍是人类最终的救赎。伊万的结局却告诉我们,人类想通过自己的理性获得自由只会引火烧身。伊万是所有知识分子、无神论者的代言人,他在书中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我一模一样,我想替伊万鸣不平,一定有哪里不对。

  书中的人物讲完,从伊万回到自己身上。对世界的探求是每个人的本能,我自己就在每天瞎琢磨自己的哲学,跟伊万并无二致。我不认为也不接受无神论者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哪里不对呢?我想就在佐西马长老的那句话中,“回到俗世去”。用千百年前孔夫子的话来翻译,伊万的问题在于“思而不学则殆”;用当代中国式马克思主义观去翻译这句话,就是“要去实践”。伊万的哲学完全靠敏感的内心吸取养料,建立在自己的脑中。这样的哲学无异于闭门造车,用自己做养料,养育自己,再产出。这是控制学里的正反馈,会无限放大噪声,是每个系统应避免的设计。正确的做法,马克思和毛主席说的很对,去实践。用实践去不断修正理论认识,实践在思考先。以我目前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能不完全认同,但这套实践为主的方法论,我认为已是我心中的真理。伊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还是他太年轻,缺乏阅历,缺乏去做的环节,最终钻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中。

  写到这里,还有很多想说的限于理解水平无法尽谈。姑且放在下一次的阅读中,期望再次捧起这部惶惶巨著,能有更多收获和思考。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五):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理解

  第三次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终于读出些味道,有些初窥门径的喜悦。第三次阅读,不同于前两次赶进度的方式,很幸运的能有大块时间一口气细细读完,有的地方还是读不清晰,不知所云,但好歹可以有了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是除了读书期间可以沉浸、忘我外,最大的收获。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被誉为小说文学巅峰的巨著,其实对于自己这样普通轻度读者来讲,能啃下来实属不易,能有些收获便显得弥足珍贵。读完后我曾惶惶的去看各类书评,想把自己虚无飘渺的收获按主流思想整理个脉络,可是看过不少书评后又发现主流解读有些粗线条,难以与自己的主观感受完全契合,迷茫后也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妄自菲薄。不同人生经历的读者,对小说有自己微妙的理解,是只属于自己的幸运。但是对此书最多的那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描述的是上帝与魔鬼的争夺,而战场就是人心”,确实很经典,因此我选择把这句话完全吸收,希望作为我个人思考的脉络。

  先从人物说起。小说的主要人物兄弟三人,私生子一人,女主两人,其余支线人物若干。书读三遍,很多感受不一样,但最笃定的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从未变化,就是老大德米特里,也就是米嘉。米嘉是老卡拉马佐夫第一任妻子的儿子,与其他兄弟同父异母,但遭遇近似,是在被父亲基本遗忘下长大的野孩子。成年后当兵,返乡后即小说主要剧情。米嘉的性格,与一个现代流行的网络词很契合,就是“莽”。看似粗鲁、不拘小节,实则是内心丰富而奔放情感的外现,他是个被本能支配的人。他在书中做了很多荒唐事,可事情的动机都很单纯,那就是要和他挚爱的格鲁申卡在一起,和爱的人在一起,正是他那个年纪的年轻人的本能,这我很有共鸣。因此对他所做的荒唐事只感到不计后果,却也明白,像米嘉这样的人,内心的情感已燃烧成火焰,他所作的事,是他唯一的选择。米嘉在与爱人短暂欢愉时放纵奢侈,在吃醋时赌咒发誓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在需要筹钱私奔时饥不择食四处碰壁,在跟父亲闹经济纠纷时暴打来传信的无辜上尉,他在前半本书中一直在做荒唐事,可所有的荒唐事都指向一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代表着人心的本能部分,是个只遵从内心的人。这一点最高潮的体现,就是他在预审时终于被迫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于是我们看到,即便一个如此混不吝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宁愿做个弑父的强盗,也不愿做个小偷”。于是这样一个没干过什么好事的人,却让人忍俊不禁。米嘉的小秘密公开后,对他的审判其实也已完结。对普通人不足道也的小事,却直接击中了米嘉的灵魂。经过那宿命的一夜,米嘉背负上了弑父的罪名,却也终于得到了心爱的格鲁申卡。至于米嘉、卡佳和伊万的三角恋,限于阅读能力,难知其味。只隐约觉得作者仿佛在用手术刀对人性进行解剖,剖下来的每部分都莫名其妙,回放到解剖前,才发现那确是人心。

  老三阿辽沙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主要线索人物,各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阿辽沙的走访一一展现。初读以为阿辽沙是工具人,细细琢磨,又觉得阿辽沙才是本书隐藏大BOSS,他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即上帝确实仍是信仰崩塌年代中唯一的寄托与拯救,阿辽沙在书中代表了人的神性。阿辽沙可以很自然的让所有人在他面前坦露心扉,也可以同样自然的一语道破甚至对方自己都无法言说的心绪。阿辽沙的支线故事时时穿插在主线中,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面貌,也在主线之外给人以神性的慰藉。当然,佐西马长老之死,使虔诚如阿辽沙也对神产生了怀疑,但不同于其他主人公,阿辽沙纯真的本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竟能让他在堕落边缘与格鲁申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既挽救了自己,也使格鲁申卡重获新生。阿辽沙重回修道院,半睡半醒间又想起佐西马长老的教诲,“回到俗世区”。于是阿辽沙毅然离开修道院,开始了自己的重生。佐西马长老是书中先知般的存在,他的这句“回到俗世去”给阿辽沙指明了通向信仰的道路,但我想,这句话更适合伊万。如果也能有先知告诉伊万"回到俗世去",我想伊万一定可以避免悲剧收尾,而前途也将比阿辽沙更开阔。

  伊万是书中最复杂的主人公。三兄弟中,米嘉代表了人的本能,阿辽沙代表了人的神性,伊万则代表了人的理性。伊万很难让人喜欢,可又不得不承认,伊万正是我自己。伊万与阿辽沙同父同母,与阿辽沙的洞察力相比,伊万更多的是内心的敏感。周遭世界的风吹草动,尽管表面上伊万不为所动,然而他的内心却已酿成风暴。当周遭世界真的发生了风暴,伊万敏感的内心就会将风暴转化为对世界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伊万逃避的方式。从他与阿辽沙第一次酒馆的对话看,伊万深深的质疑着神,质疑着这个世界,他无法接受上帝支配世界下的种种不完美,因此他产生了叛逆,他认为既然神的世界是不完美的,那么神就是不存在的。没有神,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万事皆可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必然的结论。读到这里,我是十分赞成伊万的。他的无神论是建立在自己对世界的理智思考基础之上,体现了人的主动性,扔掉神这跟拐杖,自己为自己创造自由,这是人的理性的最高级的体现。伊万为此着了魔,看的出来,他隐约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害怕,他跟阿辽沙,甚至斯迈尔佳科夫不断嘟囔着他的哲学,正是不自信的表现。他为何害怕,为何不自信,他自己不知道。直到命案发生,与斯迈尔佳科夫的三次谈话让他找到答案。他明白,自己无法驾驭自己的理论。他的想法太过庞大,太过惊世骇俗,他只是战战兢兢的去敲开了一扇门,却没有勇气走向门后迷雾的道路,以至于他终日思考的哲学被斯迈尔佳科夫一击即灰飞烟灭。斯迈尔佳科夫仿佛伊万的影子,他认同伊万的哲学,却没有伊万的头脑,他只会全盘接受,因此具有惊人的执行力。当斯迈尔佳科夫当着伊万的面承认杀人,甚至羞辱伊万时,二者终于合二为一。伊万受不了内心的撕扯,终于人格分裂,在病中与魔鬼的对话堪称全书最为惊心动魄的部分。魔鬼并未张牙舞爪,却一字一句将伊万带向深渊。读到这里,不禁产生一丝凉意。阿辽沙是作者的代言人,告诉世人上帝仍是人类最终的救赎。伊万的结局却告诉我们,人类想通过自己的理性获得自由只会引火烧身。伊万是所有知识分子、无神论者的代言人,他在书中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我一模一样,我想替伊万鸣不平,一定有哪里不对。

  书中的人物讲完,从伊万回到自己身上。对世界的探求是每个人的本能,我自己就在每天瞎琢磨自己的哲学,跟伊万并无二致。我不认为也不接受无神论者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哪里不对呢?我想就在佐西马长老的那句话中,“回到俗世去”。用千百年前孔夫子的话来翻译,伊万的问题在于“思而不学则殆”;用当代中国式马克思主义观去翻译这句话,就是“要去实践”。伊万的哲学完全靠敏感的内心吸取养料,建立在自己的脑中。这样的哲学无异于闭门造车,用自己做养料,养育自己,再产出。这是控制学里的正反馈,会无限放大噪声,是每个系统应避免的设计。正确的做法,马克思和毛主席说的很对,去实践。用实践去不断修正理论认识,实践在思考先。以我目前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能不完全认同,但这套实践为主的方法论,我认为已是我心中的真理。伊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还是他太年轻,缺乏阅历,缺乏去做的环节,最终钻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中。

  写到这里,还有很多想说的限于理解水平无法尽谈。姑且放在下一次的阅读中,期望再次捧起这部惶惶巨著,能有更多收获和思考。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六):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理解

  第三次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终于读出些味道,有些初窥门径的喜悦。第三次阅读,不同于前两次赶进度的方式,很幸运的能有大块时间一口气细细读完,有的地方还是读不清晰,不知所云,但好歹可以有了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是除了读书期间可以沉浸、忘我外,最大的收获。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被誉为小说文学巅峰的巨著,其实对于自己这样普通轻度读者来讲,能啃下来实属不易,能有些收获便显得弥足珍贵。读完后我曾惶惶的去看各类书评,想把自己虚无飘渺的收获按主流思想整理个脉络,可是看过不少书评后又发现主流解读有些粗线条,难以与自己的主观感受完全契合,迷茫后也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妄自菲薄。不同人生经历的读者,对小说有自己微妙的理解,是只属于自己的幸运。但是对此书最多的那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描述的是上帝与魔鬼的争夺,而战场就是人心”,确实很经典,因此我选择把这句话完全吸收,希望作为我个人思考的脉络。

  先从人物说起。小说的主要人物兄弟三人,私生子一人,女主两人,其余支线人物若干。书读三遍,很多感受不一样,但最笃定的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从未变化,就是老大德米特里,也就是米嘉。米嘉是老卡拉马佐夫第一任妻子的儿子,与其他兄弟同父异母,但遭遇近似,是在被父亲基本遗忘下长大的野孩子。成年后当兵,返乡后即小说主要剧情。米嘉的性格,与一个现代流行的网络词很契合,就是“莽”。看似粗鲁、不拘小节,实则是内心丰富而奔放情感的外现,他是个被本能支配的人。他在书中做了很多荒唐事,可事情的动机都很单纯,那就是要和他挚爱的格鲁申卡在一起,和爱的人在一起,正是他那个年纪的年轻人的本能,这我很有共鸣。因此对他所做的荒唐事只感到不计后果,却也明白,像米嘉这样的人,内心的情感已燃烧成火焰,他所作的事,是他唯一的选择。米嘉在与爱人短暂欢愉时放纵奢侈,在吃醋时赌咒发誓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在需要筹钱私奔时饥不择食四处碰壁,在跟父亲闹经济纠纷时暴打来传信的无辜上尉,他在前半本书中一直在做荒唐事,可所有的荒唐事都指向一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代表着人心的本能部分,是个只遵从内心的人。这一点最高潮的体现,就是他在预审时终于被迫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于是我们看到,即便一个如此混不吝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宁愿做个弑父的强盗,也不愿做个小偷”。于是这样一个没干过什么好事的人,却让人忍俊不禁。米嘉的小秘密公开后,对他的审判其实也已完结。对普通人不足道也的小事,却直接击中了米嘉的灵魂。经过那宿命的一夜,米嘉背负上了弑父的罪名,却也终于得到了心爱的格鲁申卡。至于米嘉、卡佳和伊万的三角恋,限于阅读能力,难知其味。只隐约觉得作者仿佛在用手术刀对人性进行解剖,剖下来的每部分都莫名其妙,回放到解剖前,才发现那确是人心。

  老三阿辽沙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主要线索人物,各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阿辽沙的走访一一展现。初读以为阿辽沙是工具人,细细琢磨,又觉得阿辽沙才是本书隐藏大BOSS,他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即上帝确实仍是信仰崩塌年代中唯一的寄托与拯救,阿辽沙在书中代表了人的神性。阿辽沙可以很自然的让所有人在他面前坦露心扉,也可以同样自然的一语道破甚至对方自己都无法言说的心绪。阿辽沙的支线故事时时穿插在主线中,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面貌,也在主线之外给人以神性的慰藉。当然,佐西马长老之死,使虔诚如阿辽沙也对神产生了怀疑,但不同于其他主人公,阿辽沙纯真的本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竟能让他在堕落边缘与格鲁申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既挽救了自己,也使格鲁申卡重获新生。阿辽沙重回修道院,半睡半醒间又想起佐西马长老的教诲,“回到俗世区”。于是阿辽沙毅然离开修道院,开始了自己的重生。佐西马长老是书中先知般的存在,他的这句“回到俗世去”给阿辽沙指明了通向信仰的道路,但我想,这句话更适合伊万。如果也能有先知告诉伊万"回到俗世去",我想伊万一定可以避免悲剧收尾,而前途也将比阿辽沙更开阔。

  伊万是书中最复杂的主人公。三兄弟中,米嘉代表了人的本能,阿辽沙代表了人的神性,伊万则代表了人的理性。伊万很难让人喜欢,可又不得不承认,伊万正是我自己。伊万与阿辽沙同父同母,与阿辽沙的洞察力相比,伊万更多的是内心的敏感。周遭世界的风吹草动,尽管表面上伊万不为所动,然而他的内心却已酿成风暴。当周遭世界真的发生了风暴,伊万敏感的内心就会将风暴转化为对世界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伊万逃避的方式。从他与阿辽沙第一次酒馆的对话看,伊万深深的质疑着神,质疑着这个世界,他无法接受上帝支配世界下的种种不完美,因此他产生了叛逆,他认为既然神的世界是不完美的,那么神就是不存在的。没有神,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万事皆可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必然的结论。读到这里,我是十分赞成伊万的。他的无神论是建立在自己对世界的理智思考基础之上,体现了人的主动性,扔掉神这跟拐杖,自己为自己创造自由,这是人的理性的最高级的体现。伊万为此着了魔,看的出来,他隐约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害怕,他跟阿辽沙,甚至斯迈尔佳科夫不断嘟囔着他的哲学,正是不自信的表现。他为何害怕,为何不自信,他自己不知道。直到命案发生,与斯迈尔佳科夫的三次谈话让他找到答案。他明白,自己无法驾驭自己的理论。他的想法太过庞大,太过惊世骇俗,他只是战战兢兢的去敲开了一扇门,却没有勇气走向门后迷雾的道路,以至于他终日思考的哲学被斯迈尔佳科夫一击即灰飞烟灭。斯迈尔佳科夫仿佛伊万的影子,他认同伊万的哲学,却没有伊万的头脑,他只会全盘接受,因此具有惊人的执行力。当斯迈尔佳科夫当着伊万的面承认杀人,甚至羞辱伊万时,二者终于合二为一。伊万受不了内心的撕扯,终于人格分裂,在病中与魔鬼的对话堪称全书最为惊心动魄的部分。魔鬼并未张牙舞爪,却一字一句将伊万带向深渊。读到这里,不禁产生一丝凉意。阿辽沙是作者的代言人,告诉世人上帝仍是人类最终的救赎。伊万的结局却告诉我们,人类想通过自己的理性获得自由只会引火烧身。伊万是所有知识分子、无神论者的代言人,他在书中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我一模一样,我想替伊万鸣不平,一定有哪里不对。

  书中的人物讲完,从伊万回到自己身上。对世界的探求是每个人的本能,我自己就在每天瞎琢磨自己的哲学,跟伊万并无二致。我不认为也不接受无神论者的结局一定是悲剧的。哪里不对呢?我想就在佐西马长老的那句话中,“回到俗世去”。用千百年前孔夫子的话来翻译,伊万的问题在于“思而不学则殆”;用当代中国式马克思主义观去翻译这句话,就是“要去实践”。伊万的哲学完全靠敏感的内心吸取养料,建立在自己的脑中。这样的哲学无异于闭门造车,用自己做养料,养育自己,再产出。这是控制学里的正反馈,会无限放大噪声,是每个系统应避免的设计。正确的做法,马克思和毛主席说的很对,去实践。用实践去不断修正理论认识,实践在思考先。以我目前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能不完全认同,但这套实践为主的方法论,我认为已是我心中的真理。伊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还是他太年轻,缺乏阅历,缺乏去做的环节,最终钻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中。

  写到这里,还有很多想说的限于理解水平无法尽谈。姑且放在下一次的阅读中,期望再次捧起这部惶惶巨著,能有更多收获和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